盘王代表生肖哪个

生肖的源起,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一个人类小孩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盘王代表生肖哪个1

现在的人们更相信星座,交流的过程中更多会问你的星座是什么,而不是问,你的属相什么,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生肖的概念从很早很早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去看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的深远含义要去铭记他们的历史意义。

生肖对于原始社会的先民来说更像是图腾,所以图腾说对于生肖的起源有着很深的影响。原始社会的先民们经常会用某种动物或者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

在十二生肖中除了龙是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

后来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中,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彝族仍用十二兽历纪日并用于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为令人信服的学说。

对于生肖的排序可能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民间故事了,说古时候天庭选择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号召天下的动物前来报名,前十二个到的录取。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跑来占据末席。该传说还解释生肖为何无猫。其实远古中国无猫,家猫传入中国时生肖早已形成。这个近似于儿童故事的传说,远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便是人们所熟知的排序,同时又对应着十二时辰。

鼠,子鼠。想到老鼠,人们总是想不到什么好的词汇,什么鼠目寸光,,贼眉鼠眼,獐头鼠目等等带着鼠的词语都不是好的形容词。但是在古代中老鼠又被粮商米称为“仓神”,农历正月廿五为“填仓节”,粮商米贩祭“仓神”老鼠。

牛,丑牛。牛给人的感觉是憨厚、忠诚,任劳任怨的感觉,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因为牛耕,中国人对牛感情渐深,把诸如憨厚勤劳,不求回报等优秀品质附在牛身上,鲁迅以“俯首甘为孺子牛”言志。

虎,寅虎。百兽之王,山林的霸主,寅虎相配,同时人们认为虎是孩子的保护神。新生儿用虎骨水洗身以祛除疾病。孩子们戴虎头帽,穿虎头鞋。

兔,卯兔。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旧时在正月初一,有门额“挂兔头”的风俗。嫦娥奔月传说源于《淮南子.览冥训》,嫦娥在月中有玉兔相伴。兔是月的象征。《春秋运斗枢》说:“行失瑶光,则月出兔”。

龙,辰龙。龙是古代皇族的象征,虽是虚幻的东西,但确实地位的象征。在民间又有舞龙的活动,有竹龙、布龙、纸龙、铁皮龙等品种。二月二 “龙抬头”,民俗认为蛰伏的龙抬头,雨水渐多。龙舟竞渡相传是纪念屈原,赛龙舟在农历五月举办,以端午节最盛。

蛇,巳蛇。我们又俗称小龙,福建简称“闽”,便是门里奉蛇的造型。《闽杂记》载:“福建漳州府城南门外,有南台庙,俗称蛇王庙,其神乃一僧像。”遭蛇咬者到庙中投诉即能消灾,出庙后见死蛇表明蛇神已施刑。蛇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蛇的贪婪;

马,午马。祭马风俗古已有之。春祭马祖(马的星宿),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廿三祭灶。作为六畜之首,马除用作交通运输,还是强大的军事装备。战国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等马拉战车的数量来形容国力强弱。

羊,未羊。鱼羊为“鲜”,以羊为主食流行于北方。羊也是衣着的重要原料,羊的毛皮除了制衣,还做成被褥、帽、鞋、靴、毯、毡等装饰品。《周易▪泰卦》以十—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至春来,阴消阳长。在岁首用“三阳开泰”寓示吉祥平安,民间改作“三羊开泰”,以年画剪纸等描绘三只大羊祈祷国泰民安。

猴,申猴。耍猴表演可溯至东汉,《西京赋》绘百戏,”猿狖超而高援“。唐昭宗酷爱猴戏, “赐以排袍,号孙供奉”。宋后猴戏在市井大行。相传华佗发明“五禽戏”,模仿动物动作以舒筋通络,其中之一便是猿猴。中国传统武术中有“猴拳”,模仿猴子轻灵敏捷的动作。猴爱吃桃,桃子象征长寿,民间剪纸也常见“猴桃瑞寿”图案,取长寿之意。

鸡,酉鸡。雄鸡勇斗,古人想象其有辟邪神力。清初陈昊子《花镜》:“雄鸡能角胜,目能辟邪”。正月初一不杀鸡,这天是鸡的生日。古代在结拜兄弟需宰雄鸡,在酒里滴鸡血,对天发誓,将血酒饮尽。香港一带也有以斩鸡头为誓信的仪式。

狗,戌狗。正月十六是瑶族“盘王节”。这一天以祭奠瑶族先祖盘瓠为主:跳祭祀舞蹈盘王舞; 举行还盘王愿的祭仪,宰牛祭盘王; 颂唱“盘王大歌”。瑶族人上衣前短后长,女子腰带故意后坠一截,意在模仿狗尾巴。狗的忠诚,传说和现实比比皆是。《述异记》载,魏晋陆机的“黄耳”,为主人送信,劳累而亡。

猪,亥猪。汉族凡重大祭祀必用猪祭品,并以猪头为重,俗称“猪头三牲”。猪有“乌金”之名,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猪是财富标志,临夏大何庄的墓葬有三十六块猪骨陪葬。豕是士庶以下平民的祭品,以豕为之,陈豕于室,合家而祀,即“家”字。

根据生肖我们又有了本命年的说法,本命年指12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

“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本命年被视为不吉之年,故又“坎儿年” 。各地都有本命年挂红避邪的传统。大年三十,逢本命年,大人小孩都换上红内衣红内裤,扎红腰带,最好再佩戴红色饰物,如红丝绳、红项圈等,此所谓“本命红” 。一些地方,本命年除夕夜忌出门,已婚男子还要妇人陪伴。

生肖的历史源远流长,十二生肖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了中国的传统,而只知道西方的星座。

盘王代表生肖哪个2

编者按:新春之际,各路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讲述情满回家路的春运故事,展现丰富多彩的喜庆景象,反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给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把各路独具特色的“地方小调”汇聚成新春“主旋律”。除了“春晚”这道年夜饭外,各媒体还为大家准备了哪些丰盛的“新闻大餐”,让我们先睹为快。

人民日报社

关注百姓的日子是不是更美了?

过去的一年,百姓的生活有了哪些可喜的变化?他们的日子是不是更美了,年货是不是备齐了?

人民日报社百余名编辑记者组成20多个采访小分队,走边疆、到厂矿、进社区、入农家,和基层群众同吃同住,促膝交流,采写了大量来自一线、鲜活生动的报道。从中俄边境黑龙江黑河口岸,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年轻的城市新疆霍尔果斯,从河南兰考县仪封乡的集市,到“农村淘宝”全覆盖的浙江桐庐县,再到海南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多路记者跟随当地群众进商场,逛集市,游网店,一起置办年货,感受购销两旺的市场,品味浓浓年味。

人民日报还将推出“夜宿农家听民声”“民声面对面”等专栏,以及《民族地区看年货》等专版,计划发稿30多篇。

人民网也派出100名记者分赴全国各地进行采访,陆续推出图文报道。

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在首屏设置讨论话题,与网友开展互动交流。

人民日报海外版及各社属媒体也根据自身特点,推出了一批特色栏目和报道。

新华社

倾听社情民意 坚持权威发声

新华社制定专项报道方案,从“重要活动”“欢度佳节”“春节出行”“基层聚焦”“民生服务”等五个方面,策划400多个选题。重点围绕中央政策在基层、节日市场供需、春运、困难群体过节、百姓新年期待等主题,组织12组多媒体小分队,110多名记者兵分数十路,深入近200个采访点,倾听社情民意,挖掘带有“泥土芳香”的鲜活素材。

准确及时充分做好中央领导同志节日活动报道,表达中央领导同志与全国人民同喜同乐的情怀。组织播发重要评论言论。近日,新华社还将播发高端评论,以对联为题,以优美动人又大气磅礴的语言,回忆去年我国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新的一年提出新的愿景。

充分发挥通讯社报道资源优势,依靠“统一指挥、多媒体采集、N次加工、多元适配”模式。努力创新报道形式,通过优兔、脸谱、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传播中国春节文化。特别策划的“猴年贺岁”动漫视频也将于近日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播出。

解放军报社

与战士一起过年

解放军报编辑记者近百人次深入基层特别是边防海岛、作战部队开展“新春走军营”采访,突出军队特色,聚力强军兴军,突出网上网下互动。

2月1日(腊月二十三)至2月7日(除夕),以“聚焦风气看变化”为主题,反映全军部队大力加强风气建设所取得的可喜变化和成就;2月8日(正月初一)至2月13日(正月初六),以“过节战备看奉献”为主题,反映全军官兵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为保卫国家安全、捍卫人民幸福而牺牲奉献的动人风采;2月14日(正月初七)至2月22日(元宵节),以“改革强军看担当”为主题,反映春节假期后,全军部队尤其是新组建调整单位面对编制体制和职能使命变化,积极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的新探索、新面貌。

2月1日起,解放军报一版、第二要闻版开设“新春走军营”专栏,每天刊发3—4篇稿件。中国军网和解放军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连续推出编辑记者春节期间深入基层采写的鲜活报道。

光明日报社

把百姓的获得感一一写进报道

“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孩子,一定要把经济发展与张大爷李大妈联系起来,一定要把主要财政收入投在民生上。”这是光明日报2016年“新春走基层”首篇报道《好山好水好社区——在徐州泉山看共享发展》里的话,鲜活生动的报道让读者回味无穷。

2月1日,这篇报道刊发在《光明日报》一版头条,作者是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和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1月29日,他们前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调研采访,采访了徐州泉山关庄组团小区住户杨琛、63岁独居老人朱跃明、80岁老党员马相林等多名群众。他们将看到的泉山社区治理创新经验、听到的群众心声、感受到的百姓获得感,一一写进报道里,生动鲜活,娓娓道来。

光明日报有60多位编辑记者踊跃报名参加“新春走基层”活动,他们正陆续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到内蒙古包头北梁棚改户家中,体味12万多人从“忧居”到“宜居”的无比喜悦,深入到新疆伊宁县,感受各族群众竞相参与“我要上春晚”文艺演出活动的热烈喜庆,深入到沈阳铁路局动车段,体验“动车神医”唐云鹏忙碌的春运生活,深入到北京创客程石的公司,分享他执着创新创业的人生感怀。

经济日报社

触摸中国经济的温度

经济日报近百位记者走入一线倾听干群心声,反映基层的创新和脉动。

2月1日起,经济日报推出“新春走基层·触摸中国经济的温度”系列蹲点调研,记者深入企业、社区、工业园区、田间地头采写,反映基层干部群众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用事实告诉读者中国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在哪里,回应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的关注。

经济日报“两微一端”运营室推出“亮丽的中国名片”系列动图报道,介绍我国在高铁、桥梁等领域的成就;在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开设“采访札记”专栏,通过征集话题,集纳编发网友的新春发现。另外,“两微一端”还将推出多篇民俗知识类、生活服务类内容。

中国经济网在首页开设“新春走基层”“2016网络媒体走转改”“2016春运”等专题,并参与了“驶向春天的中国高铁”等主题报道。同时,开设“记录生活变迁 见证时代发展”新老照片征集。编辑部强调二次编辑,巧取角度,用微视频、H5等新媒体的方式诠释新变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让广播温暖回家路

2月1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子忠一行来到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走进中国之声《温暖回家路》直播车,和坚守春运直播一线的采编播及技术人员一道,亲自参与策划《温暖回家路》栏目,体验一线记者的采访和广大群众回家的温暖亲情。副总编辑史敏1月底带领编辑记者深入宁波的乡间地头、传统庄稼地,走进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三勤村的智能蔬菜大棚里进行采访,制作出录音特写《新春走基层:庄稼地里的供给侧改革》在1月31日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发。几分钟的录音报道,展现了智能蔬菜大棚的主人庞利民的酸甜苦辣,从一个微观案例展现打造绿色都市农业的努力和尝试,为沿海发达地区提供了现代农业样本。

1月25日推出《新春走基层之温暖回家路:列车上的“遇见”》,全程直播记录列车上的乘客故事,感受旅客们一路的期盼与守候,感受其中的艰辛与喜悦,走进现场、贴近人心。

中国之声还把“新春走基层”活动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结合起来,深入宣传精准脱贫的典型经验,生动反映基层精准扶贫的创新实践,客观展示贫困地区发生的喜人变化。

中央电视台

深入基层一线 聚焦国计民生

中央电视台共派出70多路共240多位记者前往吉林、西藏、新疆、四川、上海、湖南、内蒙古等地进行采访报道。

主题主线与“新春走基层”报道有机融合

把反映“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治国理政新实践等主题主线报道,与“新春走基层”报道有机融合。围绕“中国梦”“精准扶贫”“城市治理能力”主题,推出《我的愿望清单》《十八洞村扶贫记》《城市热线故事》等系列节目。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续放大升级原有的“家风系列”“春节说吧”“回家的礼物”等传统品牌项目,推出的《孝顺是什么》《妈妈的唠叨》等系列节目,凝聚国人共识,呼唤亲情回归,传承节日文化。

聚焦爱岗敬业职工群体的别样春节

春节期间,一些无法回家的人守护着更多人的回家路,继续建设着国家的重大工程,《春运“守望者”》《周湘虎的“别样”春节》《蔡峰和他的海工团队》等节目将聚焦这些不能回家的人。

融媒体报道强化互动

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互动平台,推出《红亭子有了互联网+》,独家推送央视新闻语音贺卡、《晒晒你的年夜饭》等专题,扩展《春节说吧》《家宴》等报道外延,与电视频道内容互动。

讲述记者走进基层的故事

开设“记者感言”版块,反映记者走基层的心得体会。《焦点访谈》栏目将专门制作一期节目报道各媒体记者走基层的情况。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多语种、全媒体讲述春节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挥多语种、全媒体的优势,通过“新春走基层”“外籍记者看春节”“春节回家路”“海外华人庆猴春”等多项内容设置,组织百名中外记者以连线、录音报道、图片、微视频报道等多种方式,赴部分省区市采访报道,通过制作贴近海外受众需求的特别节目,向海外受众展示中国年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利用多语种媒体平台报道春节故事:一是依托媒资发稿平台推出“国际视角看春节”特色报道。如“各国与猴子的故事”系列报道等。二是依托多语种广播围绕春节话题开设专题专栏。如俄语广播《外国人看中国》栏目以外国人的视角介绍中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法语广播栏目《直播天下》推出“猴年说猴 聊聊中国的春节”五期特别节目,介绍中国的传统“年”文化和过年习俗等。

国际在线和中华网的中外文网站开设春节专题专栏,多语种脸书、推特、优兔、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移动端也将及时推送春节报道。

中国日报社

增强中国文化吸引力

中国日报组织记者赴重庆采访报道三峡库区清漂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三峡库区湿地保护和消落带治理情况;赴安徽省阜阳市采访报道当地农民工返乡当“创客”、积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情况;赴伊犁、乌鲁木齐、昌吉、阿勒泰等地市,报道新疆加快发展冰雪运动和冬季旅游,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

以春节期间各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风俗习惯为切入点,向国际社会突出展现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例如,记者将赴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和平镇进行采访,反映古镇当地居民的春节节日传统和生活。

中国日报不仅将在头版、要闻版等重要版面刊登相关稿件,还将辟出“春节专版”,对相关话题作集中报道。还统筹美国版、欧洲版、香港版等平面媒体,中国日报网、美国子网、欧洲子网、亚太子网等网络平台,手机报、电邮报、iPhone及iPad客户端等移动渠道,以及微博、微信、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传播网络,将相关报道更加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科技日报社

把笔触和镜头对准生活中的科技

科技日报记者深入贫困山区、科研现场及偏远村寨,探访寻常人家的生活现状,记录科技工作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讲述草根群体创新创业的鲜活故事。自2月1日起,在一版头条位置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至2月4日,刊发《蔬菜大棚的致富经》《守着玉米地过大年》《众筹3D打印婚礼,你想到了吗?》等报道。

中国科技网组织网站编辑记者利用返乡过节时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将镜头聚焦一线科技人员和身边家人、同学等,记录身边风景,形成独具特色的报道。2月3日开始,中国科技网微博和微信每天推送一个相关内容的短视频报道,展现春节期间祖国各地的科技动态和民俗风貌。

中国科技网官方微博还发起“春节科技故事”话题,吸引广大网友发表自己在春节期间所见所闻的科技故事,进一步提升春节期间科技相关报道的热度和传播力。

工人日报社

深入基层 反映企业职工心声

工人日报派出10多支记者队伍在东北、福建、四川、陕西、山东等地采访,采写基层职工、干部和企业的生动故事,展示党的惠民政策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呈现各行各业欢度新春的热烈喜庆景象。

2月1日在一版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连续刊发本报记者春节期间深入基层的报道。其中,2月1日刊发的首篇报道《生活像花儿一样开放》,生动地描写了政府实施棚户区改造,给辽宁阜新市职工王晓杰一家带来的巨大生活变化。2月3日一版刊发的一组表现煤矿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的摄影报道,故事感人,画面真实。

中国新闻社

报道侨胞的海外“中国年”

中国新闻社从通稿报道、网络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报道、视频报道、海外专版报道诸多方面创新展现形式,在除夕前推出“华侨华人身边的年味儿”专题网络策划,集纳海外各地华侨华人过年的方方面面内容,并征集华侨华人随手拍“年味儿”,展现全球都过中国年的热闹氛围。另外,安排记者在春节期间连线采访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以及当地民众,报道侨胞的海外“中国年”,展现了海外各国主流社会民众对春节的认知和中国年的无穷魅力。

向海外华文媒体提供春节专版报道是中新社一项特色服务。中新社推出“文化中国 四海同春”巡演活动报道,利用供版优势积极向近30家媒体提供相关专版或消息报道;充分发挥网络报道优势,持续关注海外华社动态以及贴近当地读者的相关报道。如向美国《侨报》、巴西《南美侨报》、《欧洲时报》等媒体提供系列专题,展现多彩的海外中国春节活动,向世界展示更加立体的中国。

北京媒体

北京日报:三报联动 关注京津冀发展

正月初二(2月9日)至初七(2月14日),北京日报与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合作,牵头三报联动,在头版共同推出“年味京津冀”专栏,陆续以冬奥、非遗、交通一体化、旅游、疏解、文化为主题,深入报道京津冀一体化新常态、新亮点。同时,在头版开设“坚守岗位”专栏,派出多路记者采写春节期间京东快递员、警航飞行员等人员坚守岗位的职业风采。

正月初七(2月14日)刊发“记者返乡记”特刊。由回家乡的编辑记者集体采写。统一制作封面版,以第一人称写作,讲述我家(家乡)过年故事、家乡新事,生动有趣,并请每人写一句来自家乡亲人的寄语或是记者自己的回乡感悟。

北京晨报:以接地气的报道服务市民

春节前,开设“迎新春”专栏,突出服务性,报道交通出行、公安保障、庙会游园、门诊安排、天气冷暖等信息,为市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猴年春节服好务。

除夕到初七,安排记者每日深入基层,探访新春佳节期间放弃休息坚守岗位的人们,为市民奉献的人们;开设“记者过年”栏目,离京回到老家过年的记者,用自己的笔触描述老家特色过年民俗、新气象新变化等。

法制晚报:先网后报 “离你最近”

猴年春节,法制晚报延续十二年来的一贯做法——不停刊,重点仍然是基层和百姓,进行线上和线下双线运营,采取“先网后报”的原则,确保读者和网友在春节期间能第一时间看到鲜活的现场新闻和即时资讯。

打通传统编辑部门间的壁垒,进行大整合:每天由两位主编负责统筹,其中一名主编负责网络,对所有即时新闻进行质量把控,并对接新媒体各平台及时刊发。而另一位主编主要负责报版,统筹每日值班采编进行主题策划。同时,报社值班领导确保网络和报纸的稿件一个标准,绝不降低。

新媒体“HOLD(猴)住一切”计划:酝酿在春节期间进行线上线下活动,进行“全城找猴”,不管是动物园里的真猴子,还是寺庙里的猴子图腾,只要网友拍摄下来,与法晚官方微博进行互动,就有小礼物送上。

北京电视台:互动传播强化体验

北京电视台新媒体发展中心将创新互动传播方式,利用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站、北京IPTV、BTV大媒体客户端、微博微信矩阵平台以及论坛等多个发布平台推送形式多样的内容产品。

新媒体发展中心将推出《2016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环球春晚》录制时段的新媒体直播,同时,北京电视台微信电视也同步网络直播,并邀春晚导演走进微信电视与网友互动。此外,整合新媒体中心内容和平台资源,为网民提供资讯、生活服务、娱乐收视指南等综合内容和春节传统习俗,满足观众节日期间的娱乐需求。

新闻频道将系列报道碎片化,把精彩内容进行新媒体改造,推送至“今日头条”“千龙网”等显著位置,并根据内容从2月1日至22日(腊月廿三至正月十五)推出互动摇奖。

北京电台:让声音搭上新媒体“快车”

在春节期间推出专栏和系列报道6个,特别策划节目30多个,特别推出154个单元的春节展播节目,结合自身资源和广播特色,2月5日16:00—19:00推出三小时“广播过大年 红包滚滚来”广播春晚。

交通广播为服务春节自驾出行的听众,增加“北京交通广播”官方微信账号的用户粘度,提前与北京市交通委和北京市交管局沟通,在除夕当天推出“微信路况直播”和“微信红包添喜气”两个主题活动。“微信路况直播”在北京交通广播官方微信账号内,设置“除夕路况”的标签,更新各条出京联络线的路况信息,便于随时查找。“微信红包添喜气”一方面为微信路况直播增添趣味性,另一方面引导用户熟悉交通广播微信号菜单功能的使用方法。

千龙网:发起春节返乡调查类报道

千龙网派出多路记者,报道春节期间北京举行的新年音乐会、第二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庙会、游园等文体活动。春运首日即发布图像报道《2016北京铁路春运首发“北京—重庆”》,同时调动文字、图片、评论、图表多方面原创力量,重点报道铁路部门基层春运场景及出行服务资讯;发起2016年春节返乡调查类报道,派出家在乡村的编辑记者,采写、拍摄回乡见闻,纳入“新春走基层”报道和《新乡贤文化》专题报道。2月1日10时,《喜迎新春 2016年北京城里过大年》网络专题上线。专题围绕“金猴送福”主题,内容涉及春节民俗、生肖文化、民族记忆等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温暖、团圆等正能量内容。

天津广播

除夕夜特别节目走出直播间

天津广播新闻、滨海、交通、经济、农村、音乐六个频道派骨干记者、编辑和主持人20多名参与“新春走基层”的报道和“初二姑爷大拜年”“音乐闹翻天——走近消防官兵”等活动。

其中,“新春走基层”活动报道分4个系列,分别是“回家”“温暖过年”“老品牌的新故事”“天津边界行”,力图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要求记者们以亲历方式讲述新闻故事,记录基层变化,展现时代特色。

除夕之夜,音乐广播特别节目《音乐闹翻天》走出直播间,深入基层,计划将活动办到在“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期间为城市安全做出奉献与牺牲的消防官兵当中,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给他们送去祝福和欢乐。

重庆日报社

走村进户访脱贫

重庆日报今年组织大约30名编辑记者远赴各区县,深入工厂矿山,走进田间地头,用笔、用心记录城乡的崭新风貌,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愿望。从2月1日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到2月底每天不间断推出报道。

新媒体将“走村进户访脱贫”作为“新春走基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重庆日报官方网站制作“走村进户访脱贫”专题报道,分成国家政策、市里部署、脱贫故事、贫困户的心声、视频报道以及高清大图等栏目,共发布文稿100余篇,图片30余张,视频报道4条,截至目前点击量达到50余万人次。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聚焦坚守岗位的那些人

从1月末开始,龙视都市频道《新闻夜航》节目就陆续播发了如下内容:哈尔滨市瓦盆窑公安检查站的夜班执勤民警昼夜执勤在第一线,保证公路的客运和货运安全;哈尔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女巡逻辅警们巡视在城市人流密集的路段,保障市民购物和游客的安全;哈尔滨动车组检修车间的工人师傅们整晚都奋战在第一线,检修每一个机车零件;国家电网哈尔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五常保线站的工作人员在野外连续工作七个小时,爬上爬下,为春节期间的用电供应消除隐患等。

龙广交通台的记者、主持人也放弃休息,深入一线,重点采访火车站坚守岗位的铁路职工,路面上执勤的交警以及商场、旅游景区的节日情况。

河南媒体

河南日报:在中原大地上聆听春音

河南日报以全媒体阵容,推出“欢欢喜喜过个年”主题报道,倡导全体编辑记者扎根基层,聆听春音。

关注民情,于不同的时间节点依次推出多个栏目:“春节打算”的写作主体,就是全省各地、各条战线的普通人;“春节时间”栏目则让编辑记者们深入中原大地不同角落,采写经济建设、安全生产、民生保障、文娱活动、好人好事、新规新风等;“春节定格”栏目更是要求摄影记者把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扶老携幼逛公园的一家人、色香味俱佳的除夕团圆宴、凌晨采摘新鲜蔬菜装车的农民……;“春节有感”栏目注重引导编辑记者以贴近生活、贴近一线的视角,展现春节期间的祥和氛围。

微博、微信以及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报道题材更软、图片更多,更注重人文性和服务性。有网友留言说,“河南日报的微博、微信在手,这个年就能过得更好玩、更有趣,更加有滋有味!”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把话筒交给群众

新闻广播策划了新春走基层“文明河南·暖暖新年——欢欢喜喜过个年”专栏,微博“954爱自拍”新媒体互动,以及“春运志愿服务”等,通过采访新闻当事人,把话语权更多地交给百姓,让老百姓说自己过年的新鲜事儿、高兴事儿,进一步挖掘了新春佳节的文化内涵,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倡导文明新风。

戏曲广播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戏迷春晚举办前期,派出记者深入海选现场,采访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朋友,聊戏唱戏,用声音记录了首届戏迷春晚给广大戏迷百姓带来的激动、兴奋与欢愉之情。该晚会将在大年除夕至大年初三播出。

湖北广播电视台

民生视角描绘发展蓝图

新春走基层描绘发展蓝图。记者们通过采访一个人、一户普通家庭、一个社区、一座村庄,讲述他们的生活故事。用镜头和话筒记录春节期间的感动一幕,以点带面,深入了解普通民众对过去五年的感受以及对未来五年的愿景。《新春走基层精准扶贫》《2015 我收到的红包》《奋进“十三五”》《跨越时空看家乡》《我的这五年》《寻找记忆中的年味》《舌尖上的年味》(第二季)《爱在身边,路在脚下》,通过小切口展现跨越发展新气象。

公益活动温暖人心传递爱的力量。连续6年举办的送农民工兄弟姐妹回家过年活动,今年的形式更丰富,影响范围更广。通过专列、专机、专车等多元化交通工具送本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共惠及30万农民工。电视综合频道大型公益直播活动《爸爸我来了》以“向建设者致敬、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聚集党和政府的关怀,带给奋战在重点工程建设工地上的爸爸和他们的孩子们巨大的温暖和感动。

湖南媒体

湖南日报:感知新湖南 反映新气象

湖南日报开设“新春走基层 感知新湖南”总专栏,聚焦“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等重大主题,下设三个子栏目“温暖三湘年”“枫木潭七日”与“连线香草源”。

其中,“温暖三湘年”栏目号召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一线,走近群众,听民声、访民情,用镜头真实记录,呈现各地干部群众欢度春节的喜人场景和窗口服务单位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的默默奉献,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枫木潭七日”栏目组织记者在春节期间走进湖南日报社的扶贫联系点——怀化市鹤城区贺家田乡枫木潭村,与扶贫点村民一起过年,连续7天体验式贴近采访,多角度、立体化、图文并茂、融合展现扶贫点过年新气象。

“连线香草源”栏目派出报道团队赴江华瑶族自治县与湖南卫视联动,推出连续报道,现场领略瑶寨风情。

湖南广电:寻找有湖湘特色的过年场景

湖南卫视从2月6日到2月10日,《湖南新闻联播》将连续五天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香草源景区进行直播报道,展示瑶寨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和瑶族同胞的新年梦想。

湖南电台推出《全省新闻联播》系列报道《瑶山的年》,以记者在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桐冲口村的现场口述并结合提前制作的系列报道,将推出《瑶家团年饭》《盘王大歌》《长鼓舞》《山里的小木屋》等报道,为听众奉上一个富于民族风情的年味大餐。

《新春走基层 带你寻年味》系列报道将刊发记者在怀化、邵阳、湘西、永州等几个有代表性市州找寻有湖湘特色过年场景的报道。如益阳的看花鼓戏过大年、游客在湘西凤凰体验民族特色年、郴州、邵阳传统的文化年俗等等。通过记者实地体验、原生态记载等方式,展现湖南传统文化在春节中的体现。

湖南经视频道《经视新闻》将从大年二十九至大年初六,连续推出《古镇新年》春节特别连线直播,带领观众走进浏阳文庙、靖港古镇、铜官陶城等地,实地感受湖南的文化风俗。

云南媒体

云南日报:传递温暖祥和的力量

春节前,在要闻版专门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各部门各州市分社记者分赴全省各地,走访地震灾区、贫困山区、城市社区等,报道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走访慰问、“三下乡”等活动情况。

春节期间,云南日报按惯例正常出版,“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将会是节日期间报纸的重点内容,安排了多路记者在节日期间走访地震灾区、民族山寨、边贸口岸、农家小院、旅游景区等等,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云南各地城乡群众温暖过年的欢乐祥和场景。

云南网:开设“来我家过年吧”

云南网积极参与云南省网信办组织开展的“2016温暖的互联网——我在云南过春节”系列主题活动,策划了“来我家过年吧”“回家的路”“新年新貌 云南之变”等,受到广大网友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展现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富的节日活动,向外界宣传推介云南美好形象。目前,“来我家过年吧”的接待家庭和做客家庭都吸引了大量网友踊跃报名,已有部分家庭配对成功,他们将通过过年日志,及时分享在云南一起过年的愉快经历。

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上的“线上春节”

全媒体新闻中心从2月1日开始,推出《味道云南》系列新媒体报道,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舌尖上的云南”行动计划》为切入点,以云南丰富的食材为载体,结合春节浓浓的年味儿,展示云南各族群众丰富的饮食文化,探索滇菜发展之路。

云南新闻广播将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我在云南过大年”系列图文报道,全面展示全省各地过年风俗以及当地风景和美食,并以“留言上墙”的方式征集更多地区的过年风俗,并与云南交通广播互联互动,及时发布各类交通信息,方便群众出行。

微信《新闻晚餐》版块将在春节期间暂时更名为《新闻年夜饭》,聚焦省内、国内国际重大新闻,让受众在过年期间能继续享用丰盛的新闻大餐。“新春走基层”的记者,以记者手记的方式,记录所见所闻所感,并在微信、微博中与“云广粉”互动。

新疆媒体

新疆电台:“五种语言” 营造祥和氛围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维汉哈蒙柯五种语言十二套广播,将举办“新年新村貌”“新年新过法”等采访行动,组织40多名采编播人员利用回家探亲机会,深入南北疆、深入春运一线、文化市场、服务行业、普通百姓家中。

汉语综合广播春节七天每天推出特别节目“给新疆好人拜年”,分别邀请多年来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各地爱心公益组织成员、快递人员、环卫工人、爱心书屋工作人员、乡村支教项目负责人、爱心的士司机等给各族听众拜年。

103.9音乐广播推出大时段微信互动《春节,我在家》,邀请回到家的听众通过微信晒出自己在家的温暖照片,比如和父母吃团圆饭的照片、为父母做饭的照片、和家人的合影、和同学朋友团聚的照片等等,利用微信和听众充分互动,说新疆百姓自己的事情,过新疆百姓自己的春节。

维哈蒙柯四种语言广播春节期间也将推出《一路平安》《快乐过大年》《欢欢喜喜过大年》等特别节目,安排播出各民族优秀的歌曲、诗歌朗诵、广播剧等。

新疆新闻在线开设“迎新年庆新春”专栏网页,在新疆电台“两微一端”开设相应专栏,丝路云听APP开设专栏“新春新气象”,营造温暖、祥和、热闹的节日气氛。

新疆电视台:为您展现新疆的年味

从2月1日开始,新闻节目汉、维、哈三种语言就统一通过《新春走基层》《把爱带回家》等版块,为您展现新疆的年味,营造年的氛围。《天山南北幸福年》紧扣“十二五”变化和“民生建设年”的主题,报道天山南北欢度猴年新春的幸福年景。《新春走基层》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民生现状,深入反映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果。《记者回乡记·寻访家乡美》以返家记者第一人称讲述过去一年来家乡所发生的新变化。《我的猴年小梦想》借助微信平台搜集百姓拍摄的视频,通过一个个新年愿望,寻找我们共同的新年目标。《春节火了新行当》针对春节延伸出许多新的业务,寻找“春节新行当”“春节新业务”春节新经济。

本文内容由以上各媒体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盘王代表生肖哪个3

阅读《义门村的故事》,请轻轻点击“关注”哦!

2018《戊戌年》邮票珍藏册

十二时辰中,“戌”时排在第十一位,即晚上七点至九点。此时,夜幕降临,狗为人们守家护院,故戌时亦称“狗时”。狗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朋友。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与狗建立了互惠互利的感情关系。古人对狗的图腾崇拜,以及狗身上忠诚义气的品质,使得诸多美好寓意附丽其上,关于它的神话传说、风俗逸闻、吟咏唱诵层出不穷。

【清】 青玉犬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元】玉犬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元至明】玉犬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肖狗崇信

狗,亦称犬。孔颖达注《礼记.曲礼上》云:“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秦简生肖中并没有狗。“戌、老羊也”,彼时戌的位置由“老羊”占据。直到东汉,《论衡》中记:“戌,土也,其禽,犬也。”自此,狗出现在十二生肖中。戌,阴敛而潜寂。狗司夜,是为持守之物,故配戌。十二生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赖以产生的最本源要素,是人们在顺应自身生存的天地自然环境的理解与认知。肖狗崇信盛行于我国许多地方,最典型的就是对“盘瓠”祖先的崇拜。“盘瓠”又作“磐瓠”,原是犬的别称,是一个人犬婚配的犬祖神话。《后汉书》中有记载,帝高辛氏有狗名盘瓠。当时犬戎兵强,于是悬赏能得犬戎吴将军首级者,赐予少女。盘瓠得之,于是少女随盘瓠升南山,产子男女十二,自相夫妻,后繁盛也。《搜神记》和《玄中记》中也均有不同版本记载。三国时期徐整作《三五历纪》,吸收“盘瓠”入汉族神话,“盘瓠”成为开天辟地的盘古氏。此外,我国许多民族还流传着“天狗食月”、“人狗换寿”、“狗取谷种”等神话,这些故事版本虽然各有不同,却记载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人狗关系的直观理解。

《陶狗》 【汉】(宁夏博物院 藏)

淡黄釉坐狗【唐】 (广东省博物院 藏)

忠义之友

人们往往称狗为“义犬”。陈志岁《载敬堂集》载:“狗秉性谨忠,固德。”民间传说中义犬救主的故事非常之多,狗从一而终的忠义形象深入人心,代表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念。“黄耳冢”和“义犬冢”是历史上最为称道的两则关于狗的忠义故事。《述异记》中记载:魏晋时代的文士陆机养了一条善解人意的狗,名叫“黄耳”。为陆机充当信使,但在顺利完成任务后,因劳累过度,力竭而亡。陆机悲痛万分,为其筑了坟冢--"黄耳冢”。《搜神记》卷二十所载的“义犬冢”故事,更为生动感人。故事记载了在吴国孙权治下,襄阳人李信纯,养狗名“黑龙”,饮食与俱。一天李至城外饮酒大醉,卧于归途草丛,不巧逢太守烧荒围猎。狗见火起,以口拽李不起,奔至三五十步以远的溪水中湿身,再跑回主人卧处,将其周边草润湿。如此往复,狗累毙于李身侧。李酒醒,始悟此狗含命救主,报于太守。太守说:“犬之报恩甚于人。人不知恩,岂如犬乎!”即令厚葬黑龙,并筑高十余丈的义犬冢。诸如此类义犬的故事和传说,在古代笔记和书籍中多有记述,传达出人们对于人际情义的向往之情,也传达出在十二生肖中,狗对人的忠诚是无与伦比的。

《十骏犬图之十 雪爪卢》【清】郎世宁 绘 (台北故宫博物馆 藏)

节日与狗

《说文解字》解释“献”字时说:"宗庙犬齐羹献。犬肥者以献之。”在我国,狗最初用于祭祀--古人以狗为祭祀宗庙的头等供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刍狗”即指草扎的狗,也是祭品的一种。据文献记载,商周以后,一般不以狗为祭品。我国各族自古以来关于狗的民俗节日有很多,反映出狗在先民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汉族许多地方将农历正月初二定为犬日。人们在这一天以天气阴晴来预测当年养狗是否兴旺,晴主福,阴主灾。农历十二月初八以黄狗祭祀灶神的习俗,虽不常见,于汉家也是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汉阴子方,腊日见灶神,以黄犬祭之,谓之黄羊。”《燕京岁时记》又称:“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可见古时祭祀用的狗亦称作黄羊,而腊月二十三祭灶的风俗,还有黄犬祭灶的老话在先呢。浙江杭州还有做“清明狗”免灾除病的传统。此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很多与狗相关的节目。青海东部地区流行在农历正月初一,根据“狗占”来判断新的一年哪种农作物的收成最佳。瑶族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规模最大的节日“盘王节”,就与磐瓠神话密切相关。布依族有过年祭狗的习俗,每年“吃新节”晚上设宴祭祖后开始祭犬,然后家人才可以入席就餐,以此感谢狗为人类带来谷种的恩情。

艺术化身

对于务实而又心灵手巧的中国人来说,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将忠诚的朋友--狗留在记忆里,无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创作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处处都能见到狗的形象。阴山岩画中有不少关于狗牧羊与充当狩猎助手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北方民族早期的游牧生活。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一件彩陶上,腹部绘有四犬且两两相对,传达出人们对犬的喜爱之情和先民的审美意识。汉代出土的画像砖上的狗纹和釉陶狗,体现了彼时人们对狗的钟爱和生活观察,也体现了汉代在狗的造型艺术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狗的形象也出现在唐代三彩陶狗、宋代瓷狗等官家的艺术藏品中。清朝时意大利人郎世宁的画作《十骏犬图》,结合西方素描手法和中国传统国画画法,艺术地展现了各个部落首领或地方进献给清廷的十条品种高贵的名犬。在民间的木版年画、剪纸、雕刻、泥塑、刺绣以及陶瓷器皿的装饰纹样,民居建筑的装饰纹样中,都反复出现过狗。如河南省的泥泥狗、凤翔的彩绘泥塑,山东的彩绘陶狗、杨柳青年画中的狗、武强木版年画中的《义犬救主》等,均艺术地再现了狗憨拙质朴、骁勇狩猎、忠诚义气的宝贵品质。

《十骏犬图之九 霜花鹞》【清】 郎世宁 绘 (台北故宫博物馆 藏)

《秋葵全碟图》【宋 】(辽宁省博物馆 藏)

《人物故事图册 竹院品古》【[明】 仇英 绘(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调鹞戏犬图》 (临摹)【唐】 乾陵懿德太子墓出土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藏

《太平乐事图册 观戏 》【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白狗吠佛》 【明】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插图

《张仙射天犬》【清】

《唐人宫乐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生肖邮票

生肖邮票是众多生肖题材工艺美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邮票题材中最受追捧的题材,更是升值潜力最大的邮票种类之一。2018戊戌年生肖邮票--《戊戍年》延续了本轮生肖票“合家欢”的设计理念,展示了中华田园犬的形象。邮票共两枚。第一枚票图名为“犬守平安",公犬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有神,瞪视前方;两只耳朵机警地竖立着,后腿有力地后蹬,随时能够离地飞奔、抵御外敌、守护家宅。第二枚票图名为“家和业兴"棕色母犬展现了母爱,深情凝望幼崽;黑色小狗昂头挺立,像幼童学步一般努力挺直身躯,眼里活灵活现地透出幼稚胆怯。二犬相依,舐犊情深,寓意家业兴旺。两图相连,预示着家的平安和睦与国的兴旺富强。第四轮生肖狗年邮票,以小见大,祈愿华夏神州大地国泰民安,繁荣富强。此套邮票的设计者是我国著名艺术家周令钊先生。周令钊先生是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画像的作者,曾经主导设计了国徽、团徽、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同时也是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有“国家形象设计师”的美誉。在周令钊先生宏富的设计作品中,邮票设计占有重要的部分,其中第一轮生肖狗票《壬戌年》最受关注。时隔三十六年后再续生肖缘,十分难得。更为特别的是2018年,周令钊先生迎来了农历百岁,以将近百岁高龄创作邮票成为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一个奇迹。犬吠迎春报平安,踏雪画梅臻五福。祈望这种具有灵性之犬为我们送来平安与吉祥。T.70 壬戌年

T.70《壬戌年》特种邮票

2018-1《戊戌年》特种邮票

2018-1《戊戌年》特种邮票(版式二)

2018-1《戊戌年》特种邮票(版式二)

2018-1《戊戌年》特种邮票(版式一)

2018-1《戊戌年》特种邮票(版式一)

2018-1《戊戌年》特种邮票首日封

2018年个性化邮票

资料来源:岁臻福 《戊戌年》邮票珍藏册

整理编辑:义门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