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代表哪些生肖

青绿山水的巅峰:千里江山图,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故宫的礼物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道士代表哪些生肖1

中国传统的色彩里里有很多只听名字就令人觉得美好的色彩:

妃色、月白、鸦青、秋香、黛、胭脂红……

图片素材来源|故宫博物院

而“青”是一种尤为重要的色彩。

古时,青色属于五种尊贵的正色之一,象征着东方。五种正色青、白、赤、黑、黄,分别对应着东、西、南、北、中。而与正色相对的叫做间色,有绿、红、碧、紫、駵黄。

图片素材来源|故宫博物院

“青”的色彩在实际使用中是一个流变的过程,从染料来看,它是蓝草的提取物,相当于今天的深绿、蓝色与靛青叠加。在古代很多时候,它既可以代表蓝、绿、靛三种颜色,还可以表示黑色。如《尚书》中的“厥土青黎”、阮籍好为“青白眼”、绾“青丝”,“青”指代的都是黑色。

青色经常会孕育出一种极具美学价值的意象,在肃朴的尊贵和典雅中,又并存着神秘与多变。中国人对这种颜色青睐有加,与此相关的颜色搭配及作品也多成传世经典。

北宋的宋徽宗是“青色”的忠实爱好者。

没错!是我!

故宫博物院的吕成龙先生这样解释“天青色”:“淡天青色介于蓝、绿二色之间,绿色是一种充满静谧感的温和色彩,而蓝色则是带有神秘感的冷色,淡天青色既有蓝色之冷,又具绿色之暖,是一种冷暖适中、优雅和谐的色调。”

天青色|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而宋徽宗喜欢天青色,除了自身的艺术品味之外,还有其他原因。

在民间野史里,宋徽宗被戏称为“道君皇帝”。有个道士说他原本5月5日的生日不吉利,他立马改成了10月10日;另一个道士说他生肖属狗算是为狗造福,于是他赶紧下令汴京城内不许屠狗。正是受到道教崇尚含蓄、清淡质朴的审美影响,宋徽宗在造汝窑时提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这种令工匠们秃头的色彩要求。

天青色|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与青色另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他慧眼独具,发掘了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由此诞生了青绿山水的传世巨作《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一画五遍,分别经历了粉本、赭石色、两遍绿色、青色后,才正式完成。它的诞生解决了山水长卷布局问题,在此之前从未有如此长的山水画。《千里江山图》既继承了传统山水画之精妙技法,又独具创新,解决了青绿合理用色问题,可谓青绿山水之巅峰。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据说最初王希孟在画院的“试用期”并不顺利,交上去几幅画都不及格。不过宋徽宗还是在这些“残次品”里看到了天才的火光,决定亲自教授他绘画技法,还对少年的恃才放旷予以了极大的包容。

又是我!

同样是惊世天才,在政治运气上,王希孟比起李白要好得多。他也曾颇有让宋朝“高力士”脱靴的傲气,但因为遇到了宋徽宗,他得以大展才华。因为英年早夭,王希孟避开了靖康之耻,也避免了亲眼目睹他笔下的大好山河变得支离破碎、满目疮痍。

百代更迭,但画里青山依旧、水碧如初;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千山万壑,争雄竞秀;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江河交错,烟波浩渺;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巉岩飞泉,浪花四溅;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瓦房茅舍,苍松修竹;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渔村野渡,水榭长桥……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千里江山的雄浑壮阔、气势磅礴,18岁少年的壮志豪情、意气风发,就这样在时光里流传下来。

天青色等烟雨,江山待他挥笔。这“千里青绿”,却始终在等你。

故宫经典文创——千里江山图系列

千里江山笔筒/收纳筒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整体采用Pu材质,外部图案为千里江山图,颜值爆表,使用感满分。

千里江山书签/直尺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千里江山近在咫“尺”!尺身为镂空铜制,青绿远山在尺上连绵起伏。

千里江山手表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将局部小景移入表盘,抬手便是“千里江山”,时间流走,丹青之美却永恒。

千里江山真丝团扇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图片来源|店铺“紫禁城的礼物”

素扇纤骨,古典雅致,团扇为手工制作,真丝扇面对画作的呈现丝丝入扣,充分展现青绿山水的意境之美。

转发抽奖

时间:2019年4月18日至4月22日12点

1.关注公众号“紫禁城的礼物”;

2.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并保留至开奖结束,将转发截图发送到城主微信(添加gugongwc123);

3.识别公众号本篇文章结尾小程序参与抽奖;

4.小程序自动抽奖后,获奖者可凭转发截图领取奖品“千里江山书签”1个。

(活动解释权归公众号“紫禁城的礼物”所有)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联系「紫禁城礼物:城主」(添加微信gugongwc123)说明,万分感谢。

道士代表哪些生肖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大家碰到师傅啊道士啊和尚啊有很多都有一个神奇的技能、只要你告诉他你属什么他马上就推断出你是哪一年的、或者你告诉他哪年的他马上可以推断出你属什么、很是神奇有木有 !

其实很简单记住下面这张图你也可以分分钟做到。

生肖排年无非就是十二年一轮。你可以背下地支也可以把图中的地支换成你习惯的生肖来排。

然后找到你自己所在的位置、自己哪年出生的总不会忘记吧。

十二地支掌决

例如你是87年属兔的人,那么在卯的位置我们记住为87年属兔。和你差不多大的都在一轮以内、如果有人说他属猴、猴在兔后面顺数龙蛇马羊猴 隔了五个生肖、那就就是87年往前推五年也就是92年的、如果是说属猪的我们就逆时针推虎牛鼠猪四个生肖、也就是87年往后倒数四年 83年。大一轮的则再减或者加十二年就可以了。

如果有人报说自己是70年的 你的位置是卯兔八七年 所以他比你大要逆数、先扣掉一个十二年到75年还是兔的位置再往后退五个生肖也就是戌狗年所以70年属狗!!是不是很简单!!快点转发收藏加细读下吧!中国古人的数学是很厉害的!!

玄君子2018/4/15 夜

道士代表哪些生肖3

神话传说中,“创世纪”最精辟的概括是6个字:子丑寅,天地人。开天、辟地、造人3件大事中,牛以生肖丑的身份完成了第二件。清人刘献廷《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称:“天开于子…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鼠开天,牛辟地。天地开辟,方有人、方有万物。+二生肖中,虽说“丑属牛”,可牛非但不“丑”,反倒真“牛"!

农耕社会,辟地之牛,国之本也。牛与农业文明关系密,具有象征意义。

考古发现证明,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今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就已开始将野生水牛驯化为家畜。《周易》中有“王亥丧牛羊于有易”句,说的是殷先王亥客于有易之国,有易之君夺其牛羊的故事。《山海经》中讲到周人祖先叔均发明了牛耕,而甲骨文中“犁”字的出现则说明驯养、牛耕不会晚于殷商以后。还有梁朝顾野王《玉篇》讲到“黄帝服牛乘马”,孔夫子乘牛车周游列国等,都说明牛早早就成了社会的一员。

由于在农业文明中作用巨大,故而牛与文字的关系尤为密切。据称《汉语大字典》收有牛字旁的字280多个,有些字并不是非用牛字旁不可,如:可放牧的牲畜不少,而“牧"字从牛;可圈养的畜类很多,而作栏圈的“牢”字从牛;可牵来牵去的牲口也多,而“牵”字也从牛。

至于各地的牛故事、牛传说等,更是俯拾皆是----

金牛--《太平御览》引《幽明录》:“淮南牛渚津,水极深,无可算计。人见一金牛,形甚瑰壮,以金为鏁(同‘锁’)绊。"《太平御览》引刘欣期《交州记》:“居凤山,去郡四里。夷人从太守裴庠求市此山,云出金,即不许。寻有一妪行田,见金牛出食,斫得鼻鎭,长丈余。后人往往见牛夜出,其色光耀数十里。”

潜牛--北魏道元《水经注,叶榆河》:“(勾漏)县江中有潜牛,形似水牛,上岸斗,角软,还入江水,角坚复出。”

變牛--《山海经·中次九经》:“珉山……其兽多屏象,多夔牛。"郭注:“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为夔牛。晋太兴元年此牛出上精部,人弩射杀之,得三十八担肉…

青牛--道家谓仙人坐骑,《古小说钩沈》辑《列异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其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晋·葛洪神仙传》。卷十:“封君达,陇酉人。幼学道,入鸡兽山采药,百余年还乡里,如二十许人。常驾一青牛,人莫知其名号,因号青牛道士。

花蹄牛--《洞冥记》卷二:"元时三年,大秦国贡花蹄牛。其色驳高六尺,尾环绕其身,角端有肉,蹄如莲花,善走多力。帝使禁铜石以起望仙宫,速在石上,皆如花形.”

“黄毛菩萨”--《清异录》载:"有田老不喜杀牛,曰:"天下人吃用,皆从此黄毛菩萨身上发生。”

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

牛酒--牛和酒,古代常用作货赐、慰劳或馈赠之物,如《国策·齐策六》:“乃赐单(田单)牛酒,嘉其行。”

另有铁牛山、铁牛庙、企牛道、黄牛神、黄牛庙、铜牛山及牛王节、牛魂节、牛忌日等,不一而足。

诗言志,歌抒怀。古人常以脉牛明志抒情--

柳宗元《牛赋》,先是为其"画像":“牛之为物,魅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胆";接着述其辛勤:"抵触隆曦,日拼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委"陷泥厭块,常在草野";最后赞其“利满天下,皮角见用",浑身上下都是宝,“物无逾者。”

唐代元结《将牛何处去》:“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

明代李东阳《北原牧唱》:"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山苍茫,水清浅。”牛是田园的一抹亮色,带给人们劳作的欢乐。

李白《田园言怀》:"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宦海浮沉,功名梦幻,不如率牛饮水。

“耕犁千亩实干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辟赢病卧夕阳。”

白居易以诗表达对执政者的讽喻和规劝--《新乐府·官牛》:"官牛官牛驾官车,沪水岸边驱载沙…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荫下,铺沙堤。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右丞相,马蹄踏沙虽净洁,牛领牵车欲流血……."右丞相”即宰相。唐制,新宰相上任,地方官得派人给他用沙铺路,以防“泥涂污马蹄”。

牛是人类的朋友,有关牛的民俗和典故干年流传,其内容或劝农,或励志,甚或为国冲锋陷阵,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泥牛报春。《礼记·月令》载,我国周代习俗,每至冬末,官府祭鬼,用泥土做牛,送走寒气迎来新春。以后此俗改在每年的立春日举行,于是土牛又叫做春牛。泥牛报春,象征美好。

打春劝农。立春俗称“打春”,其要义在劝农:辛勤耕耘,不误农时,祈盼丰收。陕西凤翔年画《春牛图》上的文字颇具代表性:“今日打了春,万象一齐新。出门大吉利,买卖发万金。做官升禄位,庄农十分收。六畜多兴旺,全家福禄生。”

立春鞭牛。立春日鞭春牛,是重要的官办岁事。朝廷根据干支、五行、阴阳决定春牛的颜色、形制,各级官吏据图制成土牛。立春日,府县官员当众用彩鞭击打土牛,以示“劝农”。接着众人围上去,你一鞭他一鞭,只打得春牛碎成土疙瘩。然后一拥而上,争抢士牛碎士带回,以讨除病免灾、一年的吉利。

铁牛镇水。四川都江堰李冰父子治水,名垂青史。《太平广记》引《成都记》:“李冰为蜀郡守,有蛟岁暴,漂垫相望。冰乃入水戮蚊,己为牛形。”另据传说,李冰父子将蚊龙赶上岸,设计将其擒获,锁在离堆脚下伏龙潭底的铁柱子上。化牛斗蛟,铁锁蛟龙,二者合一,遂有铁牛镇水之说。

铁牛负河。古陕州府治河南三门峡一带,有铁牛庙,封铁牛为顺治王。铁牛头在河之南,尾在河之北,相传为禹用来镇河的遗物。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伺知陕州》写道:“谁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

太庙牺牛。《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牺牛”即用作“牺牲”之牛,后世以此典表达不愿为官,甘于隐居之意。

卖剑买牛。《汉书·龚遂传》:“(龚)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楼”“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宋·黄庭坚有诗曰:“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

牛衣对泣。牛衣,用乱麻编织给牛御寒用的裹体物。班固《汉书·王章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其妻呵怒之。”"阿怒”即鼓励其不要绝望,努力调养身体,发奋读书。受妻激励,王章终于功成名就,官至京兆尹。清代顾贞观以词代信作《金缕曲》两首,有“泪痕莫滴牛衣透"句。

弦高贩牛。《晏子春秋》载,公元前627年,郑国的弦高贩牛路上,遇见一支秦国军队。得知秦军要去袭击自己的祖国时,他急中生智,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信,一面自称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主帅以为偷袭阴谋败露,遂班师而回。

火牛阵。战国末年,乐毅率燕军一连攻下齐国70座城池,只剩营邑和即墨两城。危机时刻,齐将田单施反间计,使燕惠王派骑劫取代乐毅,猛烈攻打二城。田单尽征城中黄牛千头,给其披大红的绸衣,画上五颜六色的龙纹,特角绑上利刃,尾巴系浸油草把,趁深夜锣鼓齐鸣,点燃牛尾巴上的草把,纵入敌阵。五千齐兵乘势而上,斩杀燕军主将骑劫,并一鼓作气,收复失地。

牛与邮,一是辟地之动物,一是“传命”之房舍,二者看似“风马牛”,实则早就是“近邻"。何以见得?这得从古代祭祀说起。

《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古代,祭天地、祭神灵、祭祖先是一种很神圣的仪式,既有专门的场所,又有专门的祭酒(尊长省)、祭爵(以酒酒地,泛指祭奠)、祭门(宗庙之门)、祭器(祭祀用的器具)、祭主(主持祭祀之人)以及“牺牲”(供祭祀用的牲畜)、贡品等。

据专家考证,“邮"字最早见于《礼记·郊特牲》中“飨农,及邮表暖”一语,大意是,祭祀农神要以禽兽做祭品,到被称作“邮表驟”的地方去。“邮表暖”是什么?孙希旦《礼记集解》:"邮,田间庐會也。表,田间道路,,疆界相连暖也。邮表啜,谓始创庐舍,可表道路,分疆界,以利人者也。”

这样,“邮”为祭祀所用的"庐舍",牛乃祭祀用的“牺牲”。每逢祭祀之日,牺牲、贡品源源奉上,官家之“命”时不时地“传"来,牛与“邮自然有了“交集”。

虽同为“牺牲”,但牛的等级最高。据《曲礼》:“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牺牛是指纯色的牛,只有祭天子才可以使用。

沧海桑田,“邮"由庐舍发展为驿站后,不再有祭祀的功能,但由于“牛”字入地名司空见惯,于是,带“牛”字的驿站成为牛与“邮"的又一“交集"方式。

驿站,“传命”是其主要职责,同时它还是过往官员及文人墨客的住宿休態之地,也是他们萌发诗情、抒发客思的场所,“驿壁题诗”便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白居易的"每逢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就是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烈。

其一,金牛驿。今陕西省宁强县北大安驿,唐代称金牛驿,古有"金牛开道"之说。“金牛道”或称金牛路,为栈道名。相传秦惠王伐蜀,刻石牛五头,把黄金塞在牛屁股中。蜀王以为石牛能屙金,便派兵千人和五丁力士将牛拖回,而成道路。

其二,牛尾驿。未代在四川大足境内,今为永川之太平乡,宋·郑国华题昌州牛尾驿》:“地尾道中退朝客,雕按宝马黄金勒。谁怜远使足驰驱,夜半孤村牛尾驿。”宋,何熙志《续题郑国华昌州牛尾驿》:“十年去国真悠悠,概今便可行归休。平生意气着牛后,去踏金整顶上游。"牛后",即宁做鸡头不为牛后之意。

其三,牛群头站。元·周伯琦《牛群头站》:“岭西通驿传,山尽见邮享。万灶阅阁聚,千锁锻骑营。市桥风策策,野垠雾冥冥。雄略卑秦陇,孤兵笑广音。”元,胡助《宿牛群头站》:“苏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后苗隧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牛群头站,元代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蔬旗东闪电河北岸)驿道上的驿站之一,蒙古语称“失八儿秃",意为"有泥淳”,在今河北沽源县南10余里处。

其四,石牛驿。在今福建省宁化县西南,宋端平年间置,以旁有石牛得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裁撤。明末清初诗人、学者周亮工有《石牛驿》诗:"余风犹可见,谁使尽逋亡。古驿干山雨,残灯独客筋。声枯鹤味树,影黑虎夔墙。破被三更梦,真能返故乡。”

其五,牛山驿。辽置,在今河北省承德市东三沟附近。元代诗人耶律铸曾官至中书左丞相,有《晓发牛山驿》诗:"山灵护野烟霞静,风伯清尘草树香。鹅背洒仙和醉梦,不知延入五云乡。”五云乡者,即仙人居住之地也。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书信百花丛中,看似无牛,实则不然。

“千里牛"信使无端被害:

《古小说钩沈》《祖台之志怪》中有一则故事,其大意就是:"镇头”苟晞,收受珍噬美味,想孝敬京师亲贵,派一般车马需两天(信宿:连宿两夜)怕不保鲜,逐高价招募好牛递送。有人进“干里”牛一头。苟晞遂用结实的车子,派优秀的歌手,装美食并亲笔信赴京。这牛果然神奇,朝发、午至、晚归,“日行千里"名不虚传。可恶苟跨那既,不子“厚赏”也便罢了,反倒将世上唯一之“千里牛信使”杀死!这比卸磨杀驴更恶劣百倍!

邹阳狱中上书论“牛":

邹阳,西汉时齐人,曾在吴王刘涣门下做门客。觉察到吴王有谋反之意,上书劝阻不听,即弃吴投梁孝王刘武门下。谁知梁王有争继王位之野心,曾密谋刺杀袁盎,邹阳反对,于是遭梁王门下的忌恨挑拨,被投入监狱,准备处死。于是,邹阳写下《狱中上梁王书》。该书词采绚丽,气势奔放,抒发了抱忠而被囚的不平,表达了至死不屈的气节。书不太长,却两次提到"牛"——

宁戚饭牛。邹阳强调,要想做到“忠无不报,信不见疑”,就必须君臣相知,特别是君主要了解臣子。

牛骧同皂。邹阳强调的是尊重人才、爱护人才这样一种治国理念。

司马迁隐忍发馈自比为“牛":

司马迁,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因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替其解解,触怒武帝,被关入大牢,处以死刑。因无钱自赎,只好接受宫刑在其好友任安下狱后,司马迁写有《报任安书其中两次提到“牛"——

一是书的抬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走”是谦静,谦称自己是像牛马一样供驱使的仆人,大体反映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隐忍苟活、郁饱恢邀的心情。

二是司马迁写自己在面对生与死时的思想斗争:祖上没有获得过丹书铁券那样的免死金牌,在皇上眼里无足轻重,又为世俗所不肖,"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蚁软何以异?"九牛一毛,微不足道。而恰恰就是这微不足道,反倒坚定了他活下去的信念,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完成了巨著《史记》,而在“九牛亡一毛之后,司马迁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警世名言,千古流传。

王献之急中生智画"牛":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东晋大书法家,并称二王。

父亲的悉心传授和指导,为王献之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其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中秋帖》被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图7)。关于书法,《王献之传》有“乌驳将牛"一则趣闻:“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将牛,甚妙。”驳,斑驳;特牛,母牛。晋明帝女婿、当朝大臣桓溢曾让王献之题写扇面。一不留神把墨笔掉在扇面上,献之急中生智,乘势画了头黑色花斑的母牛,似神来之笔,妙不可言。这里似乎有牛无信,但您别忘了,那扇主人框温在书信史上可有一号--《资治通鉴》中“空函达书"的收信人。

郑板桥正本清源说“牛":

牛郎织女故事家喻户晓,故事主角是牛郎织女,而牛郎家的一头老牛可谓是这幕大戏的幕后“导演”。你看:天上七姐妹,下到温泉洗澡,老牛突然开口,要牛郎趁机把织女的衣服藏起来,于是“盗衣结缘”;而当天帝派天神把织女捉回天庭问罪、牛郎束手无策之际,还是老牛说话:自己死后,让牛即把皮剩下来,穿在身上即能上到天界寻妻,这才有了“鹊桥相会”。

农历七月初七为传统的“乞巧节",明·罗顾《物原》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等七孔针,陈瓜果于亭,以乞巧。"后来,七夕活动名目繁多,参拜织女是一大项,另有投针验巧、曝晒衣被、曝书、沐浴更衣、祭拜魁星.都不失“勤劳"本色。

乾隆九年(1744),郑板桥在给舍弟郑墨的信中提出:“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他进而有感而发:"尝笑唐人《七外》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衣之源也,泰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从名字到故事,主旨讲的是年年劳痒,务本勤民,郑板桥正本清源,振背发聩。而这些年来,有媒体竟将七夕炒作为"情人节"。倘板桥先生在世,还不气歪了鼻子!

子去丑来腾饰绣,鼠归牛到尽辉煌。回望鼠年战“疫”,举国上下,牛刀割鸡。放眼来年,牛奋四蹄,擒虎屙金,必定人寿年丰!

原文作者:仇润喜

文章来源:集邮博览

整理编辑:义门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