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代表什么生肖

2022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解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集邮博览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张骞代表什么生肖1

2022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共含29套93枚,小型张4枚,另安排发行小本票1本。总面值约为133.9元,总售价约为149.9元(不含待定部分)。2022年纪特邮票计划编制总体思路主要体现六大主线。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围绕宣传党中央战略部署,以“党的二十大”邮票发行为核心,安排反映成就类、科技类的《水电建设》《中国空间站》《中国科学家(九)》等邮票进行呼应;发行《中墨建交五十周年》等邮票,记录新中国外交成就。

二是突出重要时点。围绕“建党百年”主题进一步丰富拓展,发行《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一百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等邮票;展现中国高校“百年风华”,推出《东南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邮票。

三是覆盖社会热点。结合2022年在中国举办的重大国际活动,将北京冬奥会开幕、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邮票纳入发行计划。

四是关注青少年群体。面向青少年群体兴趣与偏好,推出《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动画——黑猫警长》等绘画、动漫类邮票,更好地向青少年儿童传播集邮文化。

五是弘扬传统文化。推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五)》《姑苏繁华图》《中国篆刻》《中国名亭(二)》《秦腔》《张仲景》等邮票,展现中国古典名著、名画、书法、建筑、戏曲、中医等优秀传统文化精粹,持续打造系列邮票精品。立足生肖文化,在虎年生肖邮票的基础上,推出《虎(文物)》邮票。

六是展现壮美山河。以世界文化遗产、名山秀水等题材,发行《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洞庭湖》《中国古镇(四)》《国家公园》等邮票,打造“大美中国”方寸名片。

1.《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互惠的大型区域自贸协定,现有15个成员国,其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对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0个成员国开始生效,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区域内自由贸易、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促进中国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邮票画面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英文缩写“RCEP”为主体元素,字母由多彩色块组成,背景采用简约、向上的动感线条,辅以城市楼群、地球等元素,代表经济增长、城市繁荣,寓意协定的生效将对成员国产生积极影响,画面设计简洁、主题表现突出。发行时间为2022年1月1日。

2.壬寅年

生肖邮票体现了中国人辞旧迎新、铭刻纪念的习俗。《壬寅年》为第四轮第七套生肖邮票,设计者为我国著名画家冯大中,其艺术创作中尤以画虎闻名。邮票延续了第四轮生肖邮票的设计理念,诠释出“国”与“家”的概念。邮票一套两枚,第一图名为“国运昌隆”,描绘了一只气宇轩昂的上山虎形象,矗立远眺、志存高远,传达出国家蒸蒸日上、满怀雄心壮志的含义;第二图名为“虎蕴吉祥”,描绘了面容温婉的虎妈妈带着两只小虎的温馨场景,寓意儿孙兴旺、家庭美满。发行时间为2022年1月5日。

3.中白建交三十周年

中国与白俄罗斯于1992年1月20日建交。两国关系发展顺利,高层交往频繁,经贸往来密切。中国是白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白俄罗斯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顺利,成果丰硕。2022年是中白建交三十周年。

邮票表现内容为两国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平遥古城和涅斯维日城堡。发行时间为2022年1月20日。

4.中国名亭(二)

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因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2004年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名亭(一)》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表现4座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名亭——爱晚亭、琵琶亭、兰亭、醉翁亭。根据邮票系列性安排,同时为宣传北京、河北“双奥”城市名片概念,第二组拟表现4座中国皇家园林中的名亭,分别为颐和园知春亭、景山万春亭、天坛双环亭、承德避暑山庄水流云在亭。发行时间为2022年1月25日。

5.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纪念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北京将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成为“双奥之城”。该套邮票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第8套冬奥主题邮票。

邮票表现内容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核心环节场景。发行时间为2022年2月4日。

6.中墨建交五十周年

中国与墨西哥于1972年2月14日建交,200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0年来双方在经贸投资、人文交流、抗疫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2022年是中墨建交五十周年。

邮票内容表现两国世界文化遗产建筑观星台和库库尔坎金字塔。发行时间为2022年2月14日。

7.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五)

古典文学名著系列为传统特种邮票选题。“红楼梦”邮票分别在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发行了前四组。按发行规划,2022年发行第五组,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组。

邮票内容为焚稿断情(第九十七回)、金玉结缘(第九十七回)、探春远嫁(第一百回)、却尘遁世(第一百一十九回),小型张为寒塘鹤影(第七十六回)。拟配合“世界读书日”,发行时间为2022年4月23日。

8.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

中国是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区到干旱区,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包罗万象。“中国南方喀斯特”由我国以此名称分两期报送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邮票表现内容为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广西桂林喀斯特、贵州施秉喀斯特、重庆金佛山喀斯特、广西环江喀斯特。拟配合全国佳邮评选活动,发行时间为2022年4月28日。

9.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

邮票内容拟以“紧跟党走”“强国有我”等为主题,展现新时代共青团面貌。发行时间为2022年5月4日。

10.中国古镇(四)

“中国古镇”系列邮票分别在2013年、2016年、2019年发行了前三组,按照系列邮票安排,每隔三年发行,在2022年发行该系列第四组。

邮票拟表现福建晋江安海镇、浙江杭州富阳龙门镇、江西浮梁县瑶里镇、山东微山县南阳镇南北古镇风貌。拟配合“中国旅游日”,发行时间为2022年5月19日。

11.洞庭湖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湖区名胜繁多,文化积淀深厚。我国五大淡水湖中,鄱阳湖、太湖已发行邮票。

邮票内容为君山叠翠、凌云鹤影、城头稻源、通江达海,小型张内容为洞庭天下水。发行时间为2022年5月28日。

12.我和祖国一起成长

“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主题文艺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每年定期主办,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孩子们将自身成长融入祖国发展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全国青少年儿童中有很大影响力。

邮票内容将表现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发行时间为2022年6月1日。

13.东南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2022年为东南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

邮票表现内容为校徽、标志性建筑等。发行时间为2022年6月6日。

14.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在成都举行。这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邮票表现内容为成都大运会主视觉元素、场馆、项目等。发行时间为2022年6月26日。

15.张仲景

数千年来,中华文明作为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绵延至今未有中断。其中的辉煌与智慧,饱含着先贤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人类命运的关注。中国邮政从2011年开始发行古代先贤系列邮票,已发行题材包括关公、诸葛亮、包公、玄奘、张骞、屈原、鲁班、华佗。

张仲景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邮票内容拟表现著书立说、坐堂行医,小型张内容为张仲景像。发行时间为2022年7月15日。

16.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一百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部正式章程《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2022年是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一百周年。

邮票内容拟表现第一部“党章”、二大会址等相关元素。发行时间为2022年7月23日。

17.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起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篆刻和书法、绘画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邮票根据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篆刻的不同特点分组发行,第一组拟表现战国时期至唐代篆刻。发行时间为2022年8月5日。

18.秦腔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秦腔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体系完整,表演技巧丰富,生活气息浓郁,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邮票拟表现内容为秦腔经典剧目:《火焰驹》《三滴血》《游西湖》。发行时间为2022年8月27日。

19.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工程的实施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中国载人航天已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预计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

邮票内容拟表现我国空间站发展建设成就。拟发行时间为2022年8月。

20.动画——黑猫警长

《黑猫警长》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经典动画片之一,自1984年播出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喜爱,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少儿的美好记忆,在中国动画史上影响深远。

邮票内容拟表现动画情节痛歼搬仓鼠、空中擒敌、吃红土的小偷、吃丈夫的螳螂、会吃猫的娘舅。发行时间为2022年9月3日。

21.中国现代科学家(九)

我国现代科技人才辈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为科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对于激发民族自信心、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科学家”属于分组发行的纪念人物邮票选题,从1988年至2020年已发行了八组。2022年计划发行第九组,邮票内容表现程开甲(物理学家)、吴文俊(数学家)、刘东生(地质学家)、袁隆平(农学家)。发行时间为2022年9月7日。

22.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属于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学校由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两个校区(含四个校园)组成。2022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

邮票表现内容为校徽、校训等。发行时间为2022年9月8日。

23.杭州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本届亚运会主题为“心心相融,@未来”。

邮票拟表现亚运会主视觉元素,如场馆、特色项目等。拟发行时间为2022年9月10日。

24.虎(文物)

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虎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这套邮票是继《龙(文物)》《凤(文物)》之后第三套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内容的文物邮票。拟发行时间为2022年9月。

25.鸽

鸽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的统称。鸽子和人类伴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鸽子的原产地之一。鸽子又是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象征。每逢重大的庆典活动,人们通过放飞鸽子表达喜悦的心情和对和平的期盼。邮票内容拟表现鸽的不同品种及美好寓意。发行时间为2022年11月5日。

2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负责召集。其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已经召开过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召开。

27.国家公园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全局性统领性和标志性的重大制度创新。近期,我国宣布设立第一批五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了我国陆域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邮票内容拟表现五个国家公园特色风貌。

28.姑苏繁华图

《姑苏繁华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巨幅画作,是继《清明上河图》之后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宏伟长卷,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卷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形象反映了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百业兴旺、人文荟萃的繁盛景象。邮票内容拟表现长卷画卷中太平山、木渎镇、狮山、万年桥、阊门、虎丘6段场景画面。

29.水电建设

近年来,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蓬勃发展,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建设环保水电工程,用安全可靠的清洁能源“点亮”神州,为中国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套邮票是作为配合“二十大”主线发行的建设成就类邮票。邮票内容拟表现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等我国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所有内容以最终发行为准)

来源|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END

《集邮博览》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国家级权威集邮期刊、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刊,该刊依托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中国邮政档案馆的丰富资源,具有权威性、知识性、资料性和趣味性。

集邮博览

期刊 : jiyoubolan@263.net

微信:3265523960@qq.com

张骞代表什么生肖2

一、引言

「猪」为中国十二生肖之一,配以「十二地支」为「亥猪」,位列最后一位:

中国文化中有很独特的「生肖文化」和「生肖信仰」。比如:人们赋予十二生肖鲜明的个性,并以此来解读人的性格,我们相信:属牛的人勤劳,属羊的人善良,属狗的人忠诚。。。等等,将动物一些特点投射到我们自己身上!

那么,中国生肖文化可以追溯到何时,起源和形成是怎样的呢?

二、先秦——秦汉:秦简中的「生肖术数」

其实,「生肖文化」并不是中国所独有,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甚也有相似的十二生肖。

所以,郭沫若先生1929年发表的论文《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一文中,曾认为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来自古巴比伦文化,猜测在张骞通西域从西亚传入中国。【注1】

郭沫若《释支干》一文书影

《释支干》一文旁征博引,推理合理,无疑是极有才气的,但今天来看,很多结论就已经站不住脚了,因为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生肖信仰」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汉武帝之前的周秦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考古发现井喷,战国时代楚、秦简牍大量出土,大部分是当时的基层官吏写的文献,而这些简牍说明先秦时代的民间已经存在「生肖信仰」,当时的古人和今人一样,也认为属相和人的性格相关。

比如《睡虎地秦简》中玄学术数文献《日书·盗者》就记载过「小偷面相、藏身之处」与「干支日、生肖属相」的关系:

睡虎地秦简·日书·盗者

《睡虎地秦简·日书·盗者》释文

《日书·盗者》认为「属牛的大鼻子,眼睛也瑕疵,属鼠的人锐口,耳朵有瑕疵,。。。。」,连赃物藏在哪里、哪个方向出现,都可以占卜出来:

我也是呵呵了,这很明显是将动物的特点附会在人身上,古人用这套方法能破案吗?稀奇程度堪比美国探索频道的的「灵媒破奇案」!

所以,甘肃放马滩、湖北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所记载「生肖术数」,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生肖文化出土文献。跟今天我们根据属相判断性格也算是「异曲同工」了。

不过秦汉简牍所记载的十二生肖跟今天有点不一样,跟今天十二生肖完全相同的记载,大致始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

秦汉出土文物上的一些生肖动物:

【上引材料来自:注2、3、4、5、6】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铜镜、墓志与敦煌遗书中的生肖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代「十二生肖」被开始用于纪年。如「十二生肖」分别出现于《南齐书·五行志》《北史·周宗室列传》等正史中:

引自【同注6】

南朝文学家沈炯创作的《十二属诗》,首次在文学作品中「集齐」了「十二生肖」: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在山西太原出土的【北朝十二生肖四神铜镜】是目前所见最早出现完整「十二生肖」的出土文物:

隋代十二生肖铜镜:

【铜镜图片引自:注7】

唐代佛经典籍也频繁可见十二生肖的概念,从唐诗可见当时生肖文化非常普及,「寅虎卯兔」等俗语出现在唐代:

唐代的出土文物生肖俑也非常常见:

唐代出土的生肖墓志图案:

【上引资料来自:注8】

在浩瀚的敦煌文献中就发现过晚唐时代的「生肖占卜口诀」抄本:《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可见当时已经形成了「生肖占卜的套路」,比秦简《日书》更完善:

法藏敦煌文献《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部分1

法藏敦煌文献《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部分2

法藏敦煌文献《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部分释文

【上引材料见:注9、10】

四、结论

唐代以后的生肖文化就无需多费笔墨进行考证了,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

这之后,最知名的十二生肖文物应该是清代【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

综上文献和文物的二重证据的引证,我们基本可以说:

十二生肖文化起源于周秦,定型在秦汉,东汉开始出现跟今天一样的十二生肖概念,南北朝隋唐十二生肖文化已经十分普及。

参考文献:

郭沫若(1929).《释支干》,《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8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1990). 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页94(原始图片)王子今. (2003).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页448(释文)翟利军. (2016). 汉文化十二生肖早期形成的历史学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第二节楊英 (2005). 〈 秦簡《日書》 盗者芻議〉,《秦文化論叢》 第十二輯, 三秦出版社,页491-501刘信芳. (2013). 生肖的起源及文化属性. 中原文化研究, 1(4), 45-54.洛阳博物馆. (1988). 洛阳出土铜镜. 文物出版社.编号69、71马春雨. (2017). 唐代生肖文化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金雅声, & 郭恩. (2006).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24. 上海古籍出版社.页77-79,编号:p3398(P表示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藏)吴裕成. (2004). 中国生肖文化. 天津人民出版社.页191-193(《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释文)

张骞代表什么生肖3

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做:男不养猫,女不养狗。至于原因嘛,大家可以自己查一查,然后在弹幕上含蓄的说一说。

不过现在,随着短视频的传播,经常会看到很多男生对这些“喵星人”,那是一个万般宠爱啊,甚至连女票都要靠边站。

那既然我们是一个专业的历史号,我们就来好好的讲历史,看看我们古代人也会“吸猫”吗?中国古代的猫是什么样的形象,为什么会有“猫妖”的传说?而我们的十二生肖里面为什么没有猫呢?

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边“吸猫”,一边获取历史知识,聊一聊中国古代“猫”的形象。

首先,中国古代啊,不仅会“吸猫”,还有专门的“吸猫攻略”。

在古代民间有一本叫《相猫经》的书,里面就根据猫的不同毛色,起了各种有趣的称呼。

比方说,那些从头到尾,毛色始终一致的纯色猫,被称为“四时好”;雪白的身体拖着一条黑色尾巴的,叫“雪里拖枪”;黑色的身体拖着雪白尾巴的,叫做“银枪拖铁瓶”;而如果在“雪里拖枪”的黑尾白身基础上,头顶上又多了一块斑点,那就成了“挂印”又“拖枪”的“将军猫”了。还有全身通黑,但是脚底是白色的猫咪,就像是脚底板沾了雪一样,它有一个特别有诗意的名字,叫“踏雪寻梅”。

所以,从这些名字就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里,也有很多富有生活情怀的的爱猫人士。

那么,大家怀里的猫,是什么样子呢?弹幕上分享给大家吧。

在古代,家猫有个别称,叫做“狸奴”。不过现在,风水轮流转,猫变成了“猫主人”,人反而因为爱猫,自称是“猫奴”了。不过别看古人管猫叫“奴”,实际上,伺候猫大人的时候,可不比我们今天怠慢。

在南宋时期,描述临安城都市风情的笔记《武林旧事》里面,有一章“小经记”里,就专门记载了那个时候的“猫市”。里面的经营项目,除了卖猫之外,还售卖“猫窝、猫鱼”这些猫的“衣食住行”的内容。其中还记载了一个“改猫犬”的项目,推测应该是当时猫的“美容护理院”,可以给猫洗澡、剪指甲、给猫毛染色,等等。

在宋朝,许多名人也都留下过养猫的事迹。比如说岳飞和秦桧,他们两位,尽管从政治立场到后世评价都迥然不同,但他们有个共同点,他们家里都养过猫,还都丢过猫。

岳飞的孙子岳珂是个文人,留下了不少著作。他有一部记载官场事迹的史料笔记叫做《桯史》,但里面也记载了一些被他认为很重要的“生活琐事”。就比如说,他家里丢猫的事情,就被记录在这些官场沉浮之间。

曾经岳珂家里养了一只黑猫,但是有一天中午,猫走失了,岳家到处找也没有找到。然后,有人就向岳珂偷偷举报,这猫呢,可能是被和宁门外的一家野味店抓走了。可见在当时的南宋临安城里,也有把家养的猫狗偷偷抓走,然后拿去做野味的说法。而后来这只猫究竟有没有找到呢?岳珂没有继续记录下去,我们今天也不得而知了。

岳飞孙子家里养的这只黑猫,根据记载,特别会抓老鼠。可秦桧家里丢的猫呢,却正好相反。

秦桧的孙女养了一只“狮子猫”,这种狮子猫,在当时的许多文人笔记里都可以见到记载,是黄白相间的毛色,样子特别美观,但却是公认的不会抓老鼠。

有一天这只狮子猫丢失了,把这个小孙女伤心坏了。然后秦桧家人直接动用关系,报案到了临安府,发动全城的官兵进行地毯式搜寻,挨家挨户进门搜查,还把自家的邻居们一一抓去审问,最终也没有找到这只猫。

秦桧家里丢了猫,官府找猫比找人都积极,这种“滥用社会资源”的行为,在我们今天,不知道被曝光多少次了。但是南宋那时候可没有网民和纪委,秦桧的小孙女就能作妖作上天,声称见不到她的爱猫,就要拿各级官员是问。最后,还是当时的临安知府,就相当于今天的杭州市长,亲自买来一只样貌和之前的狮子猫差不多的猫咪,托人送进秦府,这事儿才算完了。

秦府丢猫事件的全过程,是被当时的大文豪陆游,记录在了他的著作《老学庵笔记》里面。

那为啥陆游这么关心秦桧家丢猫的事呢?原因之一可能是,他自己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猫奴”。

陆游是个很重视爱情的文人,比如他朗朗上口的作品《钗头凤》,就是一首陆游和唐琬曾经离别,后来又在沈园偶遇的千古情诗。我在上个月,还去绍兴的沈园听了这场戏,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看。

事实上,陆游不光爱人也爱猫,他还留下了许多“爱猫情诗”,比如说这一首《赠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这个“裹盐”是当时民间的一种习俗,猫主人家里如果生下小猫崽的话,喜欢的人就可以带上聘礼去向猫主人“求崽”,而当时在江南地区,最典型的聘礼就是盐了。所以呢,求猫聘猫,就留下了“裹盐”这个别称。

在被赠猫之后,在陆游的诗里,“狸奴”的出镜率也跟着暴涨。比如陆游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说这一句大家应该就会想起来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直接体现了陆游的家国情怀。可其实,在十一月四日这个风雨大作的日子,陆游总共写了两首同名诗,上面这首是第二首。而第一首诗呢,却是记载了他和“狸奴”的温暖时光:“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我们讲了宋朝人爱猫的故事,但我们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古代社会里面,猫的另一个形象,就是“妖猫”。前几年有一部电影叫《妖猫传》,整个故事的“主角”是一只黑猫,里面附着了一个少年的灵魂。而在古代社会里面,真的就流行过这样的“妖猫”传说。尤其是隋唐时期,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的记载中,都留下过“猫鬼”的说法,禁止养“猫鬼”的事情,甚至还被写入过法律。

隋文帝开皇年间,独孤皇后一天突然全身刺痛,病倒在床。隋文帝见其病倒,立刻叫御医来诊断。结果呢,御医们一同出了一份“检查报告”:声称,这病呢,不是阳间的病,而是“猫鬼之疾也”。

根据《隋书》的记载,隋文帝听到这个“猫鬼”的说法之后,一开始还“微闻而不信”,结果没过多久,隋文帝手下有一名开国大将杨素,他的老婆郑氏,也突然生了和独孤皇后一样的病。这两起事件轮番发生,这就开始让隋文帝生疑了。最终隋文帝怀疑到了独孤皇后的弟弟独孤陀身上,而在经过审理之后,独孤陀家里的一名婢女徐阿尼居然招供了,声称,就是由她来指使“猫鬼”的。

这个徐阿尼,还在招供的时候,现场表演了一次呼唤“猫鬼”的表演。《北史》里面详细记载了徐阿尼的“施法”方式:“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牵拽者,云,‘猫鬼已至’。”隋文帝大怒,本来要下令赐死独孤陀夫妻,却被独孤氏一家苦苦求情,最后还是留下了他们的性命。而隋文帝也放出诏令,称“猫鬼”是诸蛊毒之首,从此被明令禁止,凡指使、操弄“猫鬼”的人,无论身份贵贱,都可问斩。

在当时,皇帝的诏令就是最高的法律了,而“猫鬼”事件之后,也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猫鬼之狱”。根据记载:“隋大业之季,猫鬼事起,家养老猫为厌魅,颇有神灵,递相诬告,京都及郡县被诛戮者数千余家,蜀王秀皆坐之。隋室既亡,其事亦寝。”

这位蜀王杨秀就是隋文帝的第四子,可见在“猫鬼之狱”面前,连皇帝的亲儿子都免不了被杀的命运,所以隋文帝对待“猫鬼”一事,可是动了真格了。而也有学者据此推测说,“猫鬼”事件的本质,恐怕不仅仅是简单的封建迷信。毕竟这件事情上升到了“杀儿子”的地步,所以“猫鬼之狱”的背后,恐怕是为了掩盖宫廷的政治斗争。学术界就有一种推测,隋文帝时期,蜀王杨秀因“猫鬼”而死,恐怕是当时的太子,后来登上皇位的隋炀帝杨广,密谋的一次诬陷行动。

这也并非毫无依据,在《隋书》里面就记载道:“炀帝初为太子,忌蜀王秀,与素谋之,构成其罪,后竟废黜。” 认为杨秀“行巫蛊事”的罪名,就是来自于杨广的谋划。而考虑到最早捣鼓“猫鬼”的独孤陀夫妇,在独孤皇后一家的“求情”下就可以留下性命,而后来出事的隋文帝亲儿子杨秀,却免不了被杀的命运。恐怕这件事背后,也不仅仅是一起单纯的“迷信”事件。

而“猫鬼”对宫廷的影响,在隋朝灭亡之后还没有结束。一代女皇武则天,天不怕地不怕,却也在正史里面留下了“怕猫”的说法。根据《旧唐书》的记载,简单来说,就是武则天在宫斗得势之后,准备害死王皇后和萧良娣。而萧良娣临死之前诅咒道:“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而武则天就当了真,从此在宫中禁止养猫。

那为什么萧良娣要诅咒武则天变老鼠,自己变成猫,武则天就会相信呢?

学者们最早推测,是因为武则天属鼠,所以才会这么在意这句诅咒。而根据武则天的生卒年代推断,她并不是属鼠的,所以学者又提出了新的推断,认为武则天“怕猫”的事情,也是源于宫中流传的对“猫鬼”的恐惧。

同样是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武则天害死了王皇后和萧良娣之后,“频见王、萧二庶人披发沥血,如死时状。武后恶之,祷以巫祝,又移居蓬莱宫,复见,故多在东都。”

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武则天频频看到死人,必然使她出现了“心魔”,很可能是出现了一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可当时又没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武则天只能根据那句“诅咒”,再结合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举办迷信活动去除“心魔”。

而这些迷信活动显然对她的PTSD症状起不到什么治疗效果,最后导致她只能移居东宫洛阳。到了洛阳之后,武则天的症状似乎确实有所缓解,如果我们拿科学的眼光分析来看,这是可能是因为,心理状况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移居洛阳东宫之后,能改变她对环境的认知,也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心魔”的压力了。

后来,也有学者对武则天受“猫鬼”影响提出了质疑,认为武则天看到的“披头散发的女性”,根本就不符合“猫鬼”的形象,而武则天“怕猫”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在唐朝时期,猫的社会形象和宋朝不同,在“可爱”之外,会更多地带有一些灵异色彩,比如说昼伏夜出、爱捉老鼠、形象像老虎等等,而且在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称杀害猫之后会遭到报应。所以,中国历史上猫的形象,从“可怕”转而“可爱”,应当是发生在唐宋之间。

当然啦,我们没办法走进隋唐宫廷,去采访研究这些人为什么会害怕“猫”和“猫鬼”,所以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恐怕难有一个定论。但是无论如何,在隋唐时期普遍流行的“猫鬼”迷信,确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留下了很多“遗产”。

比方说,隋唐时期的医疗界,就为了解决“猫鬼”这个困扰皇室的“国家重点课题”,做出了很多“研究成果”。在太医博士巢元方等奉召撰写的《诸病源候论》中,就记载了“猫鬼之症”的具体症状:“猫鬼者,云是老狸野物之精,变为鬼蜮,而依附于人。人畜事之,犹如事蛊,以毒害人。其病状:心腹刺痛,食人腑脏,吐血利血而死。”

而那个时代的医坛天花板“药王”孙思邈,也在他的《备急千金药方》里面,记载了几个可以治疗猫鬼症状的“处方”。

那孙思邈准备如何治疗“猫鬼”呢?我们来感受一下:

“治猫鬼野道病歌哭不自由方:五月五日自死赤蛇烧作灰,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又方:腊月死猫头烧灰,水服一钱匕,日二。针灸方见别卷中。

“治猫鬼,眼见猫狸及耳杂有所闻方:相思子、蓖麻子、巴豆各一枚,朱砂末二铢,蜡四铢,上五味,合捣为丸,先取麻子许大含之,即以灰围患人,前头着一斗灰火,吐药火中沸,即画火上作十字,其猫鬼并皆除矣。”

这几个药方,我们依今天的视角来看,必然很“封建迷信”,不过这几个治疗“猫鬼”的方子,是和一些治疗蛇毒、蜂毒、蚊虫叮咬等药方记载在一起的,而这些药方在今天也很实用,野外遇到危险的时候都可以用得上。所以,这个故事透彻说明了,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还是应该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那么,我们通过刚才的内容,介绍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猫的形象其实是很立体的,有“可爱”的一面,也有过“可怕”的一面。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为什么我们的十二生肖里面没有猫呢?

曾经有一种猜想是,我们的“十二生肖”是舶来品,是在汉朝“张骞通西域”之后,从两河流域传播过来的,所以我们的十二生肖包含哪些动物,恐怕是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这个观点曾经有一定影响力,因为在古巴比伦、古埃及等古代文化中,确实也有自己的“十二生肖”。但是它完全无法说明“中国的十二生肖没有猫”这个问题,因为在两套“西方历法”里面,十二生肖是有猫的。

而且,后来我国的考古发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十二生肖外来说”的猜想。在云梦秦简和放马滩秦简里面,纷纷出土了不同版本的《日书》,里面就有关于早期十二生肖的记载。它们和今天的十二生肖对比,重合度非常高。这说明,至少在秦代,我们就已经具备了十二生肖的雏形,所以生肖不可能是在汉代之后才引进中国的,而是中国本土自生的文化。

所以中国的十二生肖没有猫的原因,现在的学术界会更倾向于,应该是在“生肖”文化出现的时候,猫还没有被完全驯化,而未被驯化的野猫、狸猫,在形象上面又和虎过于相似,所以没必要占据一个位置。

在我们典籍文献中,“猫”的名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韩奕》里面:“有熊有罴(读皮),有猫有虎。”罴其实就是棕熊,虎和猫在这里并列,也有两个物种比较相近的原因。而关于驯养“猫”最早的记载,出自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扬权》,里面的一句,“使鸡司晨,令狸执鼠,皆用其能。”在那时,抓老鼠的动物还被称为是“狸”,而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猫在宋代的别称“狸奴”,这说明古代对于从狸到猫驯化的过程,是有一条相对清晰、完整的认识链的。

根据目前的文献研究和考古发现,我国最早出现的饲养“家猫”的证据,普遍出现在汉代。马王堆汉墓里面出土了一个“四猫纹漆盘”,在盘子上画了四只猫,上面还写着一条铭文,“君幸食”,就是“你快来吃饭”的意思。所以,这个应该就是“猫食碗”。

在汉武帝时期的名臣东方朔,也留下过一个“跛猫捕鼠”的比喻:“如果把千里马放到宫里抓老鼠,它们的本事还比不上一只瘸脚猫。”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我国对于猫的成功驯化,应当发生在秦汉时期。而我们前面提到过,从秦简的记录来看,秦代的“十二生肖”基本已经定型,而到了汉代,在王充的《论衡》里面,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就已经和今天的一模一样了。所以,猫的成功驯化时间,和十二生肖的成型时间,恐怕也就是个前后脚的关系。

可能说到这里,很多的“猫奴”们会觉得有些遗憾:如果猫的驯化再稍微早那么一点点,今天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过“猫年”了?其实这个遗憾也是可以弥补的:在我们邻国越南使用的“十二生肖”版本里面,是真的存在“猫年”!

越南版的“十二生肖”是从我国传播过去的,而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把“兔年”变成了“猫年”,而“鼠牛虎兔”就成了“鼠牛虎猫”。所以,我们大胆猜一下,估计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越南人“听错了”,把“卯兔”的“卯年”给记成了“猫年”吧。

当然啦,这个推测目前没有什么资料佐证,不过在越南的文化里面,确实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影响。

根据越南语言学者的统计,今天越南人的词汇里,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借用汉字来组词,被称为是“汉越词”。

好啦,我们今天关于“古代猫咪”的视频,到这里就全部结束啦。在视频的最后,我们也“猫赞猫长尾”的自夸一下,我们将会源源不断地制作新的内容,为大家分享更多有趣又有深度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期待您的点赞关注喔~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