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是代表什么生肖

邢窑与定窑的特点和区别,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华夏文·史·艺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宋瓷是代表什么生肖1

北齐以前,中国的陶瓷器基本是青瓷,北齐时出现了最早的白瓷,经过隋代的发展,至唐代时陶瓷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分布局面。唐代白瓷窑口多集中于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也开始烧造白瓷。此时期最著名的白瓷窑口是邢窑,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邢窑位于太行山东麓,散布在内丘县冯唐村、宋村以北,临城县祁村、双井村以南,内丘县西丘村以东,隆尧县双碑村以西的狭长地带内。内丘县城关一带的唐代白瓷窑最为集中,烧制白瓷的质量也最为精致。唐代瓷窑多以所在州命名,内丘在武德五年(622年)改隶邢州,故名邢窑。

邢窑瓷器的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黄等多种。邢窑白瓷按其胎、釉的质地,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白釉又有粗细之分,以粗者居多,细者占少数。邢窑的精细白瓷,选用优质瓷土烧成,胎质坚实细腻,胎色洁白如雪,釉质莹润,有的薄如蛋壳,透明性能极好。一般器物纯白光亮,有些则白中微微泛青。器型有盘、碗、杯、托子、瓶、壶、罐和注子等。邢窑白瓷多像这件注子一样,素面无装饰,到了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五代,邢窑器中也出现了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花口等装饰方法。唐代后期,邢窑由于制瓷原料等方面的原因,渐趋衰落。河北曲阳定窑受邢窑的影响继之而起,成为北方著名的白瓷窑。除邢窑与定窑外,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平定窑与浑源窑等,也都以烧白瓷为主。因此在北方形成了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

唐初定窑瓷器胎质较粗,胎色青灰,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已烧结;白釉器物内壁施满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润,积釉处呈灰色。唐代中期,胎土经过仔细淘洗,胎质坚硬,胎色纯白,釉直接施于瓷胎上,无化妆土,釉色乳白,个别积釉处呈灰绿或浅青白色,釉质细洁失透。晚唐至五代时期胎土质地更细,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外,均施满釉。此时期在定窑中还有一种带“官”或“新官”字款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征是: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白色;釉面滋润,釉为乳白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满釉。唐至五代时期,刻划“官”或“新官”款的定窑白瓷胎薄细腻、制作精巧,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北宋早期白瓷釉色白中泛黄或部分闪青,有些白瓷在器身上还有刻划花纹装饰,如这件北宋的定窑弦纹双兽耳簋,宋代瓷器空前发展,不但出现了五大名窑,而且邢窑一统白瓷天下的局面也不复存在。经济繁荣是宋瓷发展的物质基础,宋代的制瓷业分工明确,使其产品更为精细。由于宋时“兴文教,抑武事”,这使宋瓷表现出优雅的文人气质。

唐代邢窑杯

宋代定窑白瓷窑址在如今的河北曲阳涧磁村、北镇、东燕川村、西燕川村,古代属于定州,所以称“定窑”。曲阳位于河北南部,在邢窑窑场之北,因而定窑对邢窑的工艺有所继承,成为宋代白瓷的精品。邢窑和定窑瓷器,均为白瓷佳品,其特点却各有千秋。

首先,从窑场的范围及生产规模上看,邢窑窑址在河北南部,内丘县、临城县北部约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东燕川村、西燕川村等地。邢窑窑址小而分散,定窑窑址大而集中,无论是涧磁村的中心窑场,还是东燕川村、西燕川村的窑区规模都很大。其次,邢窑的粗白瓷和晚唐五代的定窑白瓷水平较接近,二者区别是邢窑工艺比较规范,成型、制胎、修胎较规整,胎和釉的质地较相似,器物各部位施釉均匀。而此时的定窑白瓷白度不一,有的泛青,有的泛黄,有的白中泛灰,加之窑中气氛控制不够稳定,有明显的流釉现象,这些情况是邢窑所没有的。

再次,从修胎上讲,晚唐、五代邢窑无论粗瓷、细瓷,施坯工艺多娴熟准确,切削干净利索;而定窑瓷器的修坏工艺却不太成熟,旋切不整之处,存在跳刀现象,工艺略显粗糙,这些缺点在邢窑瓷中是没有的。定窑修底的旋切法受邢窑影响,至宋时工艺才发展成熟,能熟练、准确地切削。

唐代邢窑浅碗

邢窑和定窑在胎质上的区别是:邢窑白瓷分粗、细两种,细白瓷在加工工艺上,每个步骤都很讲究,烧成后白度很高。而粗白瓷产量大,质地粗糙,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捏练还是陈腐都不够充分,白中常泛黄,到五代时部分产品的工艺水平有所提高,胎体中少有气孔夹砂现象,烧不熟的现象已基本克服,渐趋细腻。而晚唐五代的定窑白瓷和邢窑白瓷中的粗瓷相似,入宋以后,定窑水平大大提高,甚至达到了胎比釉白的程度。

最后是釉层上的区别,邢窑是镁釉,高温下黏度大,釉面易光滑平整,光泽度好,但釉色有乳浊感,不透明,釉色稳定,多呈白色或白中泛青的色调。这就使乳浊釉对胎体有良好的遮盖性,器物施釉到底,质优者足心也施釉。而当时的定窑产品釉料配置不稳定,就釉而言也分粗细两种,都不够光洁,光泽度差,宋代定窑白瓷流釉现象在唐、五代时期的作品上已有体现,施釉薄厚不均,有严重的流釉现象,流釉、积釉处颜色较深,施釉不齐,足心多不施釉,少数施釉者也只是略施一点,既不整齐也不均匀,定窑在五代时工艺水平有所提高,但多数白瓷仍白度不够,发青、发黄都很常见。到了北宋时期,定窑瓷多为象牙白,部分为粉白色。

以上是邢窑和定窑在同一时期的区别,至北宋时定窑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北宋中期还发明了覆烧的工艺,由于邢窑不采用覆烧工艺,产量较低,因此定窑很快取代了邢窑的地位,迅速占领了市场。与北宋同时期的辽代,瓷窑也烧制以白瓷为主的产品,在辽代的墓葬及遗址中白瓷较常见,可见辽白瓷在辽代陶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邢窑、定窑碗口沿对比图

第一,在造型上虽然它们都是浅式,敞口,底为玉璧形,但定窑碗的口沿变化多端,有的凸起一道大小不同的边沿,有的在形成时将口边翻折过来再粘合,形成一种俗称唇口的宽边,因而中间有空隙,随着卷边的宽窄往往留有大小不同的圆孔。邢窑口沿常只凸起一道较细的边沿,没有将口沿翻折过来的作法,因而邢窑不见有宽边和留孔的现象(见图)。

第二,定窑碗内壁加工精细光华,外壁往往留有明显的轮旋刀痕,抚摸时有高低不平之感。邢窑内外壁均加工精致,表面平滑,不留轮旋痕迹。

第三,定窑施釉有碗内外施满釉、底中心也施釉的;有碗外壁施满釉、底中心不施釉的;还有碗外壁施半截釉、近底处无釉的3种。邢窑均施满釉,底中心也施釉。

第四,定窑施釉不如邢窑均匀,尤其是碗外壁釉面往往高低不平或有所谓“泪痕”现象。

第五,定窑碗底中心施釉薄而不均,并往往在中心部位有漏釉现象。邢窑施釉厚而均匀,没有漏釉痕迹。

附录:邢窑资料

邢窑是我国古代生产白瓷最早的窑场之一。它始烧于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了鼎盛阶段,成为我国早期白瓷的生产中心。唐代邢窑白瓷造型独特,产品精美,产销量巨大,无论是对我国的物质文明还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邢窑白瓷的烧制成功,结束了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争奇斗妍的两大体系。邢窑的烧造历史从北齐、隋代、唐代至五代、宋、金、元,代代传承,源远流长。邢窑的范围跨州连郡,是一个庞大的窑区,包括内邱、临城、邢台的窑址均为邢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遗址主要位于河北省内邱、临城、邢台三县和邢台市区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带,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的泜河、李阳河流域,集中在临城县西双井以南、邢台县西坚固以北长约60公里、宽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

一.工艺特点与烧造文化

邢窑在制瓷工艺与烧造方法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邻近的定窑和磁州窑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制瓷原料与成型方法

经对比分析可知,临城邢窑细白瓷胎料,应该是由窑址所在地祁村至石固一带所产的一种俗称为红砂石的原料配制而成的。红砂石为半软质粘土,收缩小,塑性中等,能适应古代原料加工的条件。内邱邢窑细白瓷胎料,使用的是比红砂石AL2O3含量稍低的松质粘土,原料经过淘洗。邢窑白瓷釉料,使用的是富含CaO、MgO的釉土,并引入草木灰、石灰石和石英。除隋代透影白瓷外,其它产品的胎中没有发现掺入石英、长石等瘠性原料的现象,故均为软质或半软质粘土配制,一般经过反复淘洗捏练即可使用。而釉料中应该引入石英和石灰石,故需先经过捣捶后配以高岭土而成。

邢窑制品的成型方法主要是用快轮拉坯,也有经过模制或堆贴工艺的。从器物旋纹来看,其旋削技术非常娴熟,产品的足、腹、肩、口的加工都有固定的程式,精工细作,一丝不苟。

邢窑制品无论是平式器皿,还是立式器皿,大都是内外施釉,施釉方法多为浸釉或荡釉。而带彩器物则采用点、画、涂等手法施釉,如唐三彩器等。

2、窑炉结构与烧成

迄今为止,在遗址上已发现16座窑炉,分别位于内邱县西关北、步行街、商业街和临城县西双井、祁村等地。北朝至隋代的窑炉总体上为馒头式窑,双烟囱,大燃烧室。中晚唐时期的窑炉总体结构与前代变化不大,但窑体变长,窑床增大,呈长方形,平坦,燃烧室较大。窑炉大小规格不同,大的长6米左右,宽2.2米以上。五代时期的窑炉结构大体上与唐代的窑炉差不多,但其窑床已由平面变为坡面,面积较唐代有所增大,且前高后低,利于前后温差缩小,坯体受热时不易发生前倾甚至倒柱现象。到了宋金时期,由于烧成温度降低和燃料的改变,其窑炉有了较大的变化,体积增大,容积可达10立方米以上,但总体上还是馒头窑。各时期窑炉皆为半倒烟式结构。邢窑在五代或北宋初期以前,是用木柴为燃料的,到了金元之际则全部以煤为燃料。根据对邢瓷胎釉的物理性能分析,早期邢瓷是在强还原气氛中烧成的,但到了隋末则改为弱还原烧成,宋代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由于改以煤为燃料而采用氧化焰烧成。邢瓷的烧成温度在北朝至唐代初期在1200—1300℃之间,到了盛唐以后烧成温度最高,一般在1280—1380℃之间,而到了五代以后烧成温度又下降至1300℃以下。

从邢瓷传世作品和窑址出土遗物来看,其釉色基本一致,玻璃质感较强,极少有烟熏泛黄的产品。产品胎的瓷化程度基本近似,大都处在微生烧状态,所见极少过烧、欠烧现象,且由于胎釉AL2O3含量高,要求在1300℃以上烧成,这充分说明了邢窑窑工对高温烧成,特别是还原气氛的控制技术十分成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烧成温度比邢窑高的其它窑场,这应该说是我国制瓷技术的巨大进步,也是邢窑的重大贡献。

3、窑具与装烧方法

窑具主要有:(1)窑柱座和窑柱,(2)三角垫片,(3)环形支垫,(4)窑戗,(5)泥条,(6)筒(桶)状匣钵,(7)漏斗状匣钵,(8)盒状匣钵,(9)杯状匣钵,(10)环状、盘状支圈,(11)垫珠。

装烧方法主要有:(1)早期的窑柱、三角垫片架烧法。唐代邢窑的前身,即北齐、隋代内邱县城关、临城县陈刘庄、邢台县西坚固窑使用此法,为邢窑首创。方法是:在平整过的窑坑上稳置好盘状窑柱座,在其顶端粘上泥条,安上一节窑柱。在第一节窑柱上也放一圈泥条,再放一节窑柱,视窑内高度放两到三层。而后将器物坯体、粘土泥条稳置在窑柱座上面,一般安放四到五组,顶上一个盘状窑柱座亦同样处理,最上面的柱顶视窑内高度情况放壶坯和瓶坯不等。整个窑柱及器内均置于明火中,一次烧成。(2)漏斗状匣钵装烧法。唐代细白瓷碗类器物使用此法。临城县祁村、双井村、陈刘庄和内邱县城关窑址多见。方法是:在一件漏斗状匣钵里铺上少量的石英砂,而后放入一件或二件碗器坯件,再放一件漏斗状匣钵,其内再放一件坯体,两钵间用泥条压紧,逐渐咬口叠置,到适当高度为止。(3)盘状、钵状、漏斗状匣钵组合装烧法。此法为邢窑首创,在唐代大约延续了近百年,主要用来盛装细白瓷盘、碗等器物。它由盘状与钵状两种器件组合而成。方法是:下面放一钵状匣钵,里面安放一浅式细白瓷碗坯,钵上安放一正放的盘式钵盖,盖上再放一碗坯,而下再加上一钵。这是邢窑装烧玉璧底、玉环底碗器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或者将一钵正放于下,正放入一件较高的器物坯件,然后再加上一钵即可。有的下面正放一钵,里面装一件较高的白瓷杯坯,上面反扣一件钵盖。(4)筒状匣钵正烧法。邢窑在隋代初期就开始使用筒状匣钵,唐代大件器物也多沿用此法,五代时期的砂圈叠烧,金元时期的单件正烧、砂圈叠烧,也多用此法。它主要用来盛装瓶、罐、执壶等立式器皿,通常视坯体大小来决定一钵装入数件或一件。而匣钵的口径和高度按所烧器物的体积而定。方法是:在窑坑上放一件筒状匣钵,里面铺上石英砂或垫饼,在上面放好所烧器物的坯钵。用湿泥条盘绕在匣钵的口沿,上面再放一件筒状匣钵,装入适量的坯体,这样逐件叠置,到适当高度即可。湿泥条起稳定窑柱和防止火刺的作用,用过的匣钵经过拣选还可重复使用,如果装烧的坯体尺寸较高,可将上面的一桶状匣钵倒扣过来便可解决。(5)支圈覆烧法。宋金时期多使用此法,方法是:在窑坑上铺上石英砂,稳置好支圈垫,然后扣装上器物坯体,在支圈座上叠置一环状支圈,上面再扣装一件器物坯,这样逐一置放。(6)砂圈烧法。金元时期使用此法,方法是:将制好的器物坯体施釉后,刮去内心一圈,尔后逐件叠放,装入筒状匣钵内,入窑焙烧即可。(7)垫珠支烧法。金元时期烧造瓷盆等大件产品,多采用此法。方法是:将模印好的粗质垫珠放在大件器物坯体的底部(一般放三到五枚),垫珠上再放置一件小一些的同类器物,然后逐一垫装成套,置于匣钵中焙烧,烧好后,除掉粘除在器物表面的垫珠后即可使用。

定窑花口盏

二. 器物的造型特征与装饰艺术

陶瓷器物造型有实用与审美两大功能,受不同时代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及姊妹艺术的影响,各时代器物的造型特征有不同变化。

1、各时期造型特征

北齐时期,瓷器的胎体厚重,胎质较粗,胎色灰黄,一般不施化妆土,釉色多呈青绿或黄绿色。造型特征是:质朴、凝重、粗犷。

隋代开始用化妆土装饰青灰色胎体,而后更进一步用白色粘土制胎,烧造粗白瓷。工艺水平显著提高,胎料制备精细,旋削工整,装烧考究,立式器皿显著增多,造型特征是:挺拔、豪放。

唐朝社会生产力得以恢复发展,经济、文化、贸易空前繁荣,各种手工业蓬勃发展。唐代邢窑更进一步精选胎釉原料,旋坯技法更为规范,采用匣钵正烧法,消除了器物内的支烧痕,严格控制火候,产品瓷化而不过烧,保证了造型的神韵。种类增多,有大量生活用品,也有不少的陈设品。器物的造型特征是:体态丰盈,庄重大方,赏用结合。

五代时期全国统一的局面崩溃,时逢乱世。此时的器物胎质粗松,胎色多灰黄或青灰,釉色多灰白,釉下多施化妆土,制作工艺粗糙,其器物造型特征是:饰用结合,重在功能,粗质细作。

北宋时期邢窑与巩县窑、越窑、耀州窑、定窑等名窑一样,仍有不少精品作为贡品进入皇室。此时器物的造型特征是:秀丽浮华,体态轻盈修长。

金元明时期,我国北方遭受战乱,但为满足社会需求,临城县南程村、山下村、解村、射兽村等窑场又相继恢复了陶瓷生产。在制瓷工艺和装饰方法上借鉴了定窑的手法,但制品的精细程度略逊于定窑。其器物的造型特征是:单调而不单一,实用功能更加突出,体态轻薄。

但邢窑器物造型又有着共同的艺术风格,邢窑器物具有圆唇口、短颈、丰肩和鼓腹的特点,构成了庄重大方的体态。而这些长短曲线、直线的巧妙结合又使得邢窑器物具有了雍容华贵之美。陶瓷器皿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唐代邢窑的工匠将玉石雕刻,金银器的造型艺术应用于陶瓷制造上,在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上加以卓越的创造,制出了大量千古赞赏的佳品。如玉璧底碗白如霜雪、碗底形如玉璧,还有花口瓣足碗、高足杯等,都是仿金银器形制的制品。既是盛装食物的实用品,又能满足观赏的审美要求。邢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泛青,用于形体凝重朴实的器物上,更显丰满端庄,华贵典雅。另外邢窑器物的形体既有直线又有弧线,但以弧线为主。整体线条有行有止,有抑有扬,或一气呵成激流直泻,或蜿蜒曲转舒缓有序。特别是白瓷罐口沿下那条转折的线角,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完美的形体增添了生气。总之,邢窑器物造型朴素大方,线条饱满酣畅,制作规整精细,釉色银白恬静,给人以既雍容饱满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

2、装饰方法及其艺术特色

邢窑装饰种类较多,计有弦纹、模印、戳印、压印、按压、雕塑、贴塑、捏塑、刻划、镂空、削边、三彩、点彩等。

(1)北朝至初唐(下限约到7世纪中叶),装饰技法使用较多,主要有弦纹、贴塑、模印(印花)、戳印、刻划、点彩和单色彩等。涉及器物种类较为广泛。但就整体而言,以模印、旋纹为主,而刻划、戳印主要用于制作模具,装饰以胎形装饰为主,朴实自然。

(2)盛唐时期(大致从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产生了削边、镂空、雕塑和三彩装饰技法。削边使用不多,镂空、三彩只在本期发现。模印使用仍然较多。本期邢窑装饰技法仍以胎形装饰为主,但三彩以及刻划、削边、镂空等装饰的应用,使得邢窑装饰逐渐走向一个崭新时期。

(3)中唐时期(大致从8 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本时期装饰向更多器物扩展使用,装饰特点较为鲜明。执壶等器物的大量生产,使得胎形装饰中捏塑、贴塑使用较多,模印的使用仍然不多。刻划使用较多,弦纹使用仍然较为广泛。另外出现了一些特有装饰如黄釉执壶上的压印扁纹。

(4)晚唐至五代(大致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中叶),邢窑的装饰技法使用较多,有模印、压印、按压、雕塑、捏塑、贴塑、戳印、点彩、削边、刻划等。装饰器物较为齐全,涉及碗、盘、罐、执壶、钵、穿带壶、双鱼瓶、小瓷塑等。本时期特有的装饰技法,点彩由原来的釉上彩发展为釉下彩,双鱼瓶集刻划、贴花、戳印等装饰技术于一体。削边大多削得较浅,有的只稍稍压低一点,或用工具在器物口沿上向里按压成为花口,又省力又不失美观。

(5)北宋时期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印坯、贴花、刻花、戳印、黄绿釉彩、褐彩及捏雕等。

(6)金元时期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刻划花、印花、铁锈花、剔花、三彩釉、梅花点等。

邢窑装饰技法总体上以胎形装饰为主,也有少量的点彩装饰手法。而各阶段的装饰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相应时期的审美趋向。邢窑装饰由最初的光素无纹发展到胎形装饰,再到工具装饰,不仅说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同时也是市场竞争使各窑场之间互相学习和影响的结果

三.相关问题

1、隋代透影白瓷

邢窑透影白瓷(或称之为透光白瓷)首次发现于1984年,出土地点为内邱县西关北窑场,当初仅发现两件深腹圈足碗底残片,当地的文物工作者将其定为唐代。1985年春,笔者考察窑址时有幸采集到两件透影白瓷残片,一件为平底深腹碗残片,另一件是带有兽形铺首的瓶类残片,其造型特征和装饰手法具有明显的隋代风格,故认为时代应比唐代早,后请教了故宫博物院李辉柄、王丽英两位专家,结果被确认为隋代无疑。

1988年河北省邢窑考古队在内邱县西关北遗址的北侧发掘中又出土了200多片透影细白瓷,可辨认的器型有碗、杯、盘、多足砚、盂、器盖等。其胎体有薄厚两种。薄的一种主要为碗、杯,做工极为精细,胎厚仅0.7—1毫米,能达到光照见影的程度。胎厚器物为碗、盘、砚、盂、器盖等,胎质精细洁白,断面有乳脂光泽,类似“猪油白”,对光有透影感,釉面光洁莹润。除透影白瓷外,探方中还出土大量的粗白瓷、青釉瓷和桶状匣钵等窑具。这次发掘因有地层关系故对断代更有说服力。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透影瓷片的化学分析,透影白瓷胎中K2O含量相当高,在5.2—7.25%之间,釉的K2O含量也达4.7—6.1%。由此推断透影白瓷的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钾长石,其釉中也可能掺入了石英矿物,应是最早的长石质瓷。

邢窑隋代透影白瓷与粗白瓷和青瓷同炉烧造,均采用筒状匣钵笼罩。匣钵一般直径为13—28厘米,高度为4—20厘米。据测试,烧成温度为1280摄氏度左右,烧成气氛接近于还原焰,燃料为柴,一次烧成。

透影白瓷主要器型为碗和杯,做工精细,大部分为回转体,系采用拉坯方法成型。其工艺较为复杂,薄胎器物需要反复多次精修。施釉方法多为浸釉或荡釉。装饰较为简单,目前发现的主要有立体雕刻和贴花。

邢窑工匠在发明白瓷后不久就烧制出了具有透影性能,含有长石、石英、高岭土三元系配方的产品,即习惯上人们所说的长石质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也使人产生了许多疑问。在邢窑透影白瓷发现之前,一般认为长石质瓷源自国外,中国古代系采用高岭土和瓷石二元系配方。以往的考古和科学研究结果也证实,我国自发明瓷器以来至清中期前后还没发现类似采用长石配制坯料的例子。故邢窑隋代透影白瓷发现之初许多人表示怀疑,为什么这种瓷器在以后千年来没能传承下来而退出历史舞台了呢?这一问题笔者以前也曾提出了一些肤浅的推测,但觉得缺少足够的证据而难于定论。最近,在收集《邢窑研究》一书相关文章过程中,偶见河北大学金家广教授《试揭何稠绿瓷之谜》的文章,文章推断隋代人何稠曾受皇帝指派复烧久绝的玻璃器,可能在内邱一带的邢窑试烧过绿瓷(青瓷),如果这一推论成立的话,出土于内邱县西关北的透影白瓷也极有可能与何稠试烧玻璃和绿瓷有关,即何稠在邢窑试烧的玻璃器也有可能就是这种含有长石的透影白瓷,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2、款识

近些年来特别是邢窑遗址被发现以来,先后出土了“盈”、“大盈”、“官”、“翰林”、“药”、“王”、“张”、“李升”、“李”、“解”、“退”等带款识的瓷片标本。这些款识多为尖状工具刻划而成,也有个别用笔墨书在成品上。除在瓷器上刻有款识外,在窑柱、匣钵等窑具上刻字款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常见的有“张”、“吉”、“吉利”、“笼盖”、“苏家”、“石”等。

“大盈”款:标本目前已发现有十几片,胎质细白坚硬。除西安唐金胜寺遗址出土一片外,其他均出自邢台市旧城区清风楼东的长街一带。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出土器物全部为平底碗,其时代应早于“盈”字款瓷器。这批标本究竟来自哪个窑址目前尚难判断,但确系邢窑产品无疑。

“盈”字款:是目前发现最多的款识,据不完全统计可能已出土了数百片。出土“盈”字款的窑址主要是内邱县步行街、农贸市场、服务楼、交通局、西关北等。另外,在西安、北京、杭州、赤峰、长治、易县、邢台、临城、隆尧等地墓葬和遗址中也有发现。主要器型有碗、盘、罐、洗、执壶、盏托、粉盒、瓷枕等。

“翰林”款:多出于内邱县城关窑址,西安市及邢台市区也出土过,器型主要为罐、粉盒等。出土量远不及“盈”字款。

“官”字款:2003年春夏间在内邱县礼堂步行街考古发掘中发现,共出土了十几片。均为细白瓷圈足碗残片,有些还粘有匣钵。“官”字款瓷片过去曾在邢台市旧城区出土不少,限于资料多将其划归定窑。而此次发现的“官”款白瓷与“盈”字款白瓷则出土于同一地层或灰坑,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同时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即如何鉴别窑口问题。邢窑“官”字款瓷器的时代应为晚唐,与定窑“官”字款瓷器从时代上说大体相当,其胎釉及刻写的方法差别不大,化学组成和烧成温度也较为接近,这使我们在鉴别各地出土“官”字款瓷器(如浙江临安出土带金银扣的“官”、“新官”款白瓷)窑口问题更增加一定难度。

“药”字款:目前仅见一例,器物为白釉玉璧底花口碗,出土于内邱县西丘砖厂。

对于“大盈”、“盈”、“翰林”、“官”款的解释,目前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是与唐代皇宫的百宝大盈库有关,为官府的定烧器。另一种观点认为邢窑出土款识是因窑场众多,为了竞争而刻制的商标或记号。多数学者则倾向于前者,相信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最终会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其它诸如“张”、“王”、“李升”、“吉”、“吉利”款均为姓氏或吉祥语,对此争论不多。这些款识的发现给研究邢窑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信息。

3、五代以后邢窑的发展与延续

关于邢窑的历史,在遗址发现之前,一般学者认为邢窑的烧造时间很短,如“邢窑白瓷始于初唐、盛于中唐,衰于晚唐,五代之后即销声匿迹”、“五代以后无邢窑”、“宋元无邢窑”等。但实际上邢窑的烧造始于北朝,发展于隋初唐,兴盛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前期,唐末和五代转入低潮,其后又复兴于宋,延续至金元,甚至到明清,长达一千多年。

唐末,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加之细瓷原料枯竭,邢窑白瓷生产开始从兴旺转为衰落。五代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依然如故,邢窑的衰落局面未能改善。但北宋的基本统一,结束了五代时期的分割混战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邢窑白瓷生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据查宋代文献中有三处明确记载邢州产贡瓷的内容。一是《太平寰宇记·河北道》:“邢州,……土产:白瓷器、丝布、绢、解玉砂。”二是《元丰九域志·河北路》:“邢州、巨鹿郡、安国等节度,……土贡:绢一十匹,瓷器一十事,解玉砂一百斤”。三是《宋史·地理志》:“信德府、次府、巨鹿郡、后唐安国节度。本邢州,宣和元年升为府,贡:绢、白瓷盏、解玉砂。”可见邢窑白瓷到北宋晚期,不仅仍在持续生产,而且在越窑停贡情况下,还继续进贡。总之,邢窑在整个北宋时期一直持续生产,进贡时间近五十年。

对临城县澄底窑址的调查也发现了大量北宋风格的白瓷标本。如在遗址侧出土的白釉印花瓷枕等,从造型装饰上看应为北宋早期无疑,釉色白度虽不及唐代细白瓷,但仍有邢窑遗风。邢窑北宋时期的窑址已被专家确认的目前仅有澄底一处,但在临城、内邱、邢台县宋墓中出土的,既非磁州窑、又非定窑的白瓷在宋代窑址中已发现了诸多标准器物,证明其实为宋代邢州烧造的白瓷。如1991年临城水泥厂宋墓出土的白釉斗笠碗、酱釉瓶、水波纹白釉枕和2005年临城岗西宋代墓葬出土的细釉塔式罐、白瓷碗等应为邢窑产品。

金元时期,邢窑白瓷生产一直持续不断,20世纪80—90年代在临城县境内发现了大批金元时期的邢窑遗址,如:磁窑沟遗址、山下遗址、解村遗址、南程村遗址、射兽遗址。这些遗址分布面积大,堆积层厚,南程村遗址局部暴露的窑具和瓷片的堆积厚达2米,射兽遗址文化层也厚达1—2米,出土遗物种类很多,对这些遗址目前还未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地下很有可能埋藏宋金时期的文化遗存。另外,在内邱城关礼堂一带也出土有宋金时期的标本,其发掘中也发现了晚唐五代时期的遗物,故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宋代贡瓷窑址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正式面世。

由此可见,邢窑不但在整个北宋时期持续发展得以恢复,有些产品的质量已接近唐代的技术水平,而且在金元时期还在生产,甚至续烧到明清时期。

4、唐三彩及白陶

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唐代的铅釉陶器,也是唐代陶瓷手工业的一个新品种。它用白色粘土作胎,先经过1100℃的高温素烧,然后用铜、铁、锰等元素加入铅釉中作着色剂,施在已素烧过的胎体上,再经过900℃左右的低温烧制而成。由于铅的易熔性和在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器物表面形成黄、赭、蓝、绿、褐、黑、白等多种色调。由于大多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调,因此习惯上称为“唐三彩”。

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有四处,除邢窑之外,还有河南省巩义市黄冶窑、陕西省铜川市黄窑堡窑和西安市郊机场窑。近些年来考古发掘发现有多处邢窑遗址烧造唐三彩,内邱县城关遗址(特别是礼堂北一带)唐三彩出土最多,该地出土的三彩三足炉、三彩杯和三彩盘,与白瓷玉璧足碗同出,应是中唐时期产品。此外,在内邱县北大丰遗址、临城县祁村、射兽遗址也有零星发现,烧造时间一直延续到宋金之际。

邢窑唐三彩器物有钵、瓶、罐、盘、碗等,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而河南巩县、陕西铜川等窑场却以生产各种用以陪葬的明器为主。邢窑唐三彩的釉色有单色和复色之分,呈现黄、绿、蓝、红、棕、褐等色,其釉色较均匀,玻璃质感强,有开片纹。而胎中一般含铁量高,泥粒较粗,素烧后胎多呈黄褐色或红色。邢窑工匠们为弥补这一缺陷,往往在坯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行素烧。之后,再施以不同色调的低温铅釉,便烧制出了色彩艳丽,五彩缤纷的三彩艺术珍品。另外邢窑还烧制绿、黄、褐等单色低温釉器物。值得一提的是在内邱县礼堂北遗址出土的两件“金星釉”(又名“砂金釉”)瓷片,该器为敛口水盂,胎质较细,胎色黄褐,器表施一层薄薄的玻璃质釉,釉色为淡棕色,釉面晶莹光滑,釉中分布着极小的金星晶体,在阳光照耀下,金星闪烁,光彩夺目。邢窑三彩的胎一般较硬,有些单色或双色釉的胎已接近瓷化,这是邢窑三彩的主要特征之一,但胎的白度不及巩县窑产品,多数胎体表面泛红。

此外,邢窑还烧制高硬度的白陶,主要有人物俑、生肖俑及动物、佛像、佛龛等明器和宗教用品,为研究我国古代佛教文化和丧葬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标本。这些陶器先用低温烧制成毛坯,再施以彩绘或描画出各种图案,供应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从窑址和墓葬出土的数量来看,这种白陶的生产规模相当可观,产量极大,这是邢窑工匠为适应唐代厚葬而发展起来的又一个品种,这种陶器硬度较红陶或灰陶要高得多,故非常受欢迎。总而言之,唐三彩和高硬度白陶的生产,都有力地证明了邢窑产品多样化的特色。

5、邢窑瓷器的外销

关于邢窑的外销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不多,但从研究外销瓷的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出,邢窑白瓷与其它名窑一样,其产品曾大量销往国外。1919年至1939年,法国学者赫尔费尔德等对伊拉克的萨马腊遗址进行的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古陶瓷片,其中中国古陶瓷片最多,有青瓷、黄釉瓷、绿釉瓷、唐三彩和被专家学者认为“经过高火度烧造”的“又硬又有玻璃质”的邢窑白瓷。1912年至1920年,在位于埃及开罗南郊的福斯塔特遗址的发掘中,出土各种陶瓷七十多万片,这些瓷片中有来自中国的“唐三彩、越窑青瓷、长沙窑瓷器和邢窑白瓷”。其它出土邢窑产品的国家还有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伊朗、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

邢窑瓷器的外销时间大约应在唐中期至晚唐五代时期的两百多年间,地点主要集中在亚洲及北非地区。其外销路线大约有两条:一是经长安通向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第二条是通过海运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具体路线是经大运河抵扬州港或连云港,再从扬州和连云港汇聚各地其它产品转运到世界各地,从扬州市出土的大量邢窑器物标本足能证实。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唐三彩及长沙等窑瓷器的对外销售和传播,对我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邢窑自北朝后期创烧以来,发展迅速,到唐代已成为与越窑齐名的两大著名窑场之一,其产品质量上乘,造型精美,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邢窑白瓷的发明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自商周以来由青瓷为主导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为后世各种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PQph2IiEquMkGuN1LhKdng

华夏文·史·艺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本平台中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文·史·艺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

二、本平台中注明文章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单位所有。

如因作品内容、侵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联系小编,请在见图文后30日内进行。

宋瓷是代表什么生肖2

晚清状元张謇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宗旨,也是张謇撒下的第一颗博物馆种子。

收藏与保管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价值,然而历史不会停留在博物馆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比收藏什么更重要的是传递什么。因此,世界上有许多另类的博物馆,他们在某个冷门的领域进行了深度的收藏,带给人们惊喜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不同的历史故事。

春天该很好,倘若你在场,若你想出门,那……不如就去博物馆吧!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真的知道得太少。

《国家宝藏》里提到了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基本也是人尽皆知、每至必游。但今天,研习君想带你们一起来看看——国内偏冷门、但可算黑马级别的地方博物馆。

很多也许你从没听说过的“宝贝”,都可以在其中一探究竟。

金缕玉衣

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辽宁省博物馆打造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文物展“上,挤满了趁着周末来观展的人。图中正展出的“金缕玉衣”是用金缕(线)缀连玉片而制成铠甲形状。

新疆博物馆

最美的干尸存在这里

▲ 新疆博物馆的唐代“蓝色如意鞋”。

质地为丝、绸。尖头。能保存到今天的这样,应该得益于新疆地区的干燥气候。

大概只有气候极其干燥、降雨稀少的新疆,才有条件保存下那么多具干尸。

▲ 罗布泊中的小河墓地,是小河文化遗址,它藏着一部中国对外的交流史。

事实上,新疆的确是世界上拥有古尸最多,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干尸,就是新疆博物馆的特色馆藏!

▲ 新疆博物馆展示的古代干尸。

且末女尸,距今2800年,古欧罗巴和蒙古人种的混血。

这里有在罗布泊出土的著名古尸体——楼兰美女,轰动一时的小河墓地出土的小河公主女尸,她面带神秘微笑,等你来解答。

还有出土于且末扎滚鲁克古墓葬的婴尸、面带精美妆容的扎滚鲁克男尸……随葬品还有唐代的馕、葡萄干、宝相花纹月饼,还有羊排烤串,带着浓浓的新疆风情。

博物馆历史展厅陈列的一幅团花剪纸作品,是目前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一起出土的还有对马团花剪纸、对猴团花剪纸、对蝶团花剪纸、菊花纹团花剪纸、人形剪纸等。据说是北朝时期吐鲁番一位心灵手巧女子的艺术作品。

宝鸡青铜博物馆

这儿能看见最早的“中国

要是《国家宝藏》里的青铜器没看过瘾,不妨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走一趟。它也是我国目前最大且唯一的青铜器专题博物馆。

陕西省宝鸡市被誉为“青铜器之乡”,作为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这里发现了数以百计的西周贵族们遗留下的家族青铜器窖藏坑。其中,不少青铜器上都有珍贵的长篇铭文,为后人了解当时制度、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馆由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个展厅组成。

“镇馆之宝”何尊陈列在第二展厅周礼之邦,何尊铭文中的“营建洛邑,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也印证了西周成王时代对成周洛邑的营建。

▲ 青铜器是陕西的另一个标签,它记录着这儿的历史

铜镜与陶器也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大类,有常设专题展《对镜帖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陶语诉春秋——古代陶器与文化生活展》陈列。漫步其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周代的生活风尚、饮食礼仪,还能领略唐宋时期的关中风情喔。

山东青州博物馆

镇馆口号"三个一"

▲ 青州博物馆佛像

青州博物馆里展出的这些佛像轮廓清晰,而彩绘同样精美,即使在残断的佛像部件上,也能看出昔日雕刻师的精心之处,如小巧的脚趾、光滑的肌体和贴体衣服上的自然褶皱。

青州博物馆是全国县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

馆藏三大镇馆之宝,号称“三个一”。

唯一的明代状元卷

明万历年间青州府益都县人赵秉忠考中状元的殿试卷

这是全国现存唯一的科举考试状元卷。

▲ 图 / 来自网络

古代殿试也称“对策”,即考生在皇帝面前答题。

这份殿试卷为十九折册页,考生赵秉忠在试卷中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针对时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议,使得阅卷的万历帝大悦,朱笔钦定“第一甲第一名”。赵秉忠从政后,为官有道,多次得到皇帝褒奖,由于政绩出色,很快便官至礼部侍郎。

一窖佛像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

▲ 佛像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有8个常设展厅,展出文物2000多件,2008年5月,青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家县级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青州龙兴寺始建于北魏,唐武则天改名龙兴之寺,明初被毁,存世达800余年,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寺院之一。1996年10月,在博物馆南邻的龙兴寺遗址出土窖藏佛教造像400余尊。

这批造像集中在北魏晚期到北齐时期。种类有背屏式造像、单体圆雕佛造像、菩萨像、罗汉像、供养人像等。造像贴金彩绘保存完好,雕刻精美,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正是这批窖藏确立了“青州风格”的佛教艺术在整个佛教艺术中的地位。

一枚玉璧

东汉“宜子孙”玉璧

玉璧

这块用于陪葬的玉璧,玉材罕见、雕刻精湛,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件刻有汉字的汉代大型馆藏玉璧,为国家一级文物。

江西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藏着一种流动的美

▲ 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青花瓷塑海鳌山子笔架

这是国内外唯一一座“元青花”专题博物馆。

1980年底,元代瓷器大型窖藏被发现于高安市城南的基建工地。经过工作人员的连夜发掘,总共出土了200多件瓷器。其中,有19件元代青花瓷。正是这区区19件瓷器,使高安博物馆摇身成为了收藏元青花数量位居世界第三的博物馆,仅次于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

▲ 南京市博物馆瓷器

▲南京市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现场,包括十余件元青花瓷器在内的300余件出水外销瓷。

国宝“元青花”出土后,成为高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了能和这批珍贵的元代窖藏青花瓷藏品相匹配,高安市博物馆建立新馆,又组建高安元青花博物馆作专门的展陈。

没错,“元青花”就是这么珍贵。

元青花

目前存世的元青花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全世界只有300件左右,国内约100件。而高安出土的“元青花”有19件,釉里红4件,品种、质量均属世界之最。

尤其是出土的“元青花诗文高足杯”,全器整体画面笔触清晰,线条流畅,杯底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书法一气呵成,在已经出土的元代青花瓷中实属罕见珍品。

四川宋瓷博物馆

龙泉青瓷集体出没

去高安可以看到国内最多的“元青花”,如果要看最美的青瓷,就要去四川遂宁了。

1991年,遂宁金鱼村发现了一处大型宋瓷窖藏,出土宋瓷近千件。其中,以龙泉青瓷荷叶盖罐为代表的一批宋瓷精品最为珍贵。

▲ 荷叶盖大罐

荷叶盖大罐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龙泉窑是南宋南方青瓷窑系的杰出代表,把青瓷的烧制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加了一层水纹滤镜

白鹤梁位于三峡长江库区上游,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

在三峡建成之前,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枯水期的时候,石梁才会露出水面。白鹤梁上有题刻174段,其中有12尾石刻鱼、一幅观音像和一幅白鹤图。

古人有“石鱼出,兆丰年”的经验之谈,因而石鱼被看做是当地年成丰歉的预告表。大坝蓄水后,白鹤梁安静沉入江中,再也无法露出水面了。

▲ 古代水文站

古代水文站,它是藏在水下的历史。

在古代,长江水位的变化与先民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长江两岸留下了大量记录水位涨落的石刻,即水文石刻,并以“石鱼”作为水文标志。

白鹤梁题刻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之称,它记录了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长江中上游、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

号称“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的重庆白鹤梁博物馆,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博物馆

2009年5月17日,投资2亿多人民币的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重点工程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一名涪陵居民走过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外墙。

要观赏这些历经千年的石刻水文资料,须乘坐长91米的电动扶梯缓缓进入水下,穿越约150米的水平廊道,步入长江之心水深40米的参观廊道,透过23个圆形观察窗一睹白鹤梁题刻的原貌。

福州福船文化馆

出海文化的活化石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奇达村大面积的海上养殖基地成旅游美景。

福船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船之一,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

船体主要特征是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这一结构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它吃水深,利于破浪航行。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主要采用的就是适于远洋航行的福船,之后更以福船为主要战舰。

▲ 福船十二生肖

位于三坊七巷尤氏民居内的福船文化馆展示的福船十二生肖安置模型。

福船文化馆位于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的尤氏民居内。

古色古香的老宅里,完整展示了中国重要传统帆船福船的演变历史,还用80多件船模展现了福船建造技术和航海技术。馆内有天井水池,池中按原比例复原了大型福船,可供登船参观体验,成为馆中展品的一大亮点。

▲ 福船解析图 图 / 来自网络

荆州博物馆

它藏着这座城“咽喉”的秘密

要想了解楚文化,除了湖北省博,荆州博物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楚国旧都的荆州,博物馆收藏有战国丝绸;四代越王剑、吴王夫差矛;战国秦汉时期的楚系漆器;还有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为完好、年代也最久远的软尸。

▲ 荆州博物馆 图 / 来自网络

据和尸体一起出土的竹简记载,古尸名字叫“遂”。

遂先生生活在西汉时期,生前爵位为五大夫,死亡年龄约为60岁。出土时古尸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均有弹性,四肢大小关节亦可活动。

随着时代的变化,博物馆不再仅仅是个收藏历史的场所,它成了市民学习和休闲的所在,历史在博物馆里生根、发芽,又随着城市生活在不断地成长,博物馆本身就成了一种活着的历史。

现在的博物館也不再局限于公共博物馆,随着私人博物馆遍地开花,各种奇特的博物馆不断出现,比如头发博物馆、失恋博物馆、零食博物馆、酒瓶博物馆等,都在传递着独特的记忆,替城市延续温情脉脉的回忆。

宋瓷是代表什么生肖3

△史一墨高温色釉瓷板画作品《奋进》 作品尺寸:1500cmx1500cm

文丨刘子涵

“羊舞岭窑”这四个遒劲大字的牌匾,挂在史一墨的工作室里,是中国工笔画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著名书画大师林凡所书。工作室陈列柜里陈列着或古朴或精美或独具匠心的陶瓷艺术品,琳琅满目。这些都是史一墨的作品,出自羊舞岭窑。

1970年出生的史一墨,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其作品题材多来源于自幼生长的洞庭湖畔,土味十足、野趣横生。蒋祖烜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一墨的野路子不仅仅区隔了同质化的线条、色彩、构图与趣味。因为他更多在人民中,底层的喜怒哀乐、生活的意料之外,丰富了他的题材,造就其特殊气质。泥土的气息、地方的色彩、父老乡亲的情感,生活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扑面而来,挥之不去,浓得化不开。”

从史家祖传器物和史氏家谱上溯,史一墨与瓷器的渊源可追溯到清初时期。史家老祖宗是河北曲阳一家窑场的窑工,其后人因战乱迁往湖北,清末民初时又来到湖南益阳,随身还带着一些画着蓝色花纹和各种图片的罐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史一墨有次回乡时在羊舞岭古窑址旁的村道上捡到一块瓷片。或许是从小受陶瓷文化的影响,这块卷草纹的老瓷片顿时勾起了他儿时的记忆,从那以后,羊舞岭窑一直让他难以忘怀。于是,史一墨开始了20多年的传承、复兴羊舞岭瓷器之路。

羊舞岭窑起源于宋代的民窑,位于益阳市羊舞岭乡与石笋乡交界的早禾、湘泗、牌楼等丘陵地带,1993年羊舞岭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史一墨发现,羊舞岭窑古窑址的瓷器制品大多以青瓷与青白瓷为主,还有少量的黑釉、酱釉、黄釉等各色釉瓷,但同时在烧制上也呈现出与江西萍乡南坑窑的窑具器物相似的特点。羊舞岭窑的青花瓷,釉料呈青灰、淡蓝、淡墨或褐色,与很多窑口的瓷器相差无几。史一墨立志要在羊舞岭窑生产出富有特色的瓷品,留住羊舞岭的千年窑火。

为复兴羊舞岭窑,史一墨放弃了大城市里的生活,扎根到益阳——羊舞岭窑的诞生地,潜心研究,专心创作。他与湖南城市学院合作,于2016年成立了非遗羊舞岭窑陶瓷技艺传习所,与各类学校联合举办夏令营文化交流活动。史一墨希望能在教学相长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创新创作,更希望人们对羊舞岭窑有更多的了解与感悟,将之发扬光大。这几年羊舞岭窑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省里许多学校的学生前来观光研究,更有十多个国家的外宾对之好奇,特意前来参观。非洲加纳海岸角大学曾一次来了20多名大学生,他们向史一墨学习写中国字,画中国的写意画,有的还用瓷泥做成小泥人、杯罐烧制,一连5天,忙得乐不可支。

羊舞岭夏天的夜晚静谧清爽。史一墨与妻子文婕琢磨创作一幅瓷板画参加当年全国的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选什么样的题材?文婕说,选洞庭湖的翘嘴鱼吧,以鱼为载体,表达鱼像洞庭女神一样,庇护世民,丰衣足食,这是一种悲悯,是一种大爱。谁让我是洞庭湖的子民呢!史一墨豁然开朗。他以远古女神、生物活化石鱼类为符号,以绘画的表现方式,用高温窑变釉绘制。经过两三个月的反复烧制,一幅长1.2米、宽0.6米的《洞庭女神》成功出窑,在全国第十九届精品会上展览,得到高度赞扬并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品金奖,还有整套六件花瓶在全国获过金奖,题为《洞庭风情》,泥土色,每个花瓶上有一条黑色的鱼的图案,花瓶温润厚重,图案简洁拙朴。

史一墨说:“羊舞岭窑源于宋朝,瓷的色釉并不复杂,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宋瓷天青色的美感来。”他开始的作品是茶叶罐,无光釉青色哑光,素雅清丽;他将12属相在瓷板上烧成雕刻状,俊美而灵动;他研发的餐具《幸福有余》选择了大红勾色,乳白做底,绘制了以向日葵、石榴与鱼为主题的图案,喜庆而华美;他的瓷板画以画牛和农民人物见长,采取没骨画法,他的“没骨牛”行笔独特,将画面符号的结构与形态进行精准表达,与瓷板相得益彰……几度春秋,史一墨已经有几十件作品在省里和全国评选中获奖。

史一墨说,羊舞岭窑强调活态传承,新出的作品要有历史的艺术元素,又不能离开现代的审美要求。在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要有创新精神,生搬硬套会走向绝境。

湖南益阳羊舞岭窑非遗传承人史一墨,在羊舞岭窑走过来的这些年,一路荆棘,也一路鲜花。他说:“跨越千年历史的羊舞岭窑是湖湘工艺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它能够烧出更灿烂的文明。”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