佥代表什么生肖

翟传海:古钱探趣(三)——崇祯跑马,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南阳日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佥代表什么生肖1

崇祯十七年新年刚过,朱由检做了一个梦,梦中看到一匹马,穿过紫禁城进了皇宫。

他向大臣询问。有人回想坊间传闻——“崇祯跑马”,未加思索地说:门中有马为“闯”字,或暗指当下闹得正凶的李自成。而马穿紫禁城进入皇宫,当是意味着李自成将率军攻入京城!

朱由检听了龙颜震怒:“造谣惑众,居心叵测”,当即令锦衣卫将其拿下收监。于是,朝堂众臣随即转舵:皇上梦见马表示“出马得胜”、“马到成功”!是祥瑞、是吉兆!寓意能平定、一定平定闯贼!自此,“崇祯跑马”、“跑马崇祯”便公开流传。

“崇祯跑马”也即“跑马崇祯”,它是指天启七年铸造的“崇祯通宝”——钱币背面铸有一马,其“马头高昂、马尾高翘、四蹄飞扬”作奔跑状。

“崇祯通宝”正面一直是楷书“崇祯通宝”四字对读,几乎没有变化。但它的背面可说是,我国古代铜钱中版别最为复杂的。其背面有纪重、纪天干、纪铸局、纪铸地、纪铸局,及其兼纪值、吉语等名目繁多。

背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匹奔马的小平钱,最让人们关注:“马闯宫门”预示李自成攻破紫禁城;“一马乱天下”暗示马士英断送大明江山!后一语成谶,“崇祯跑马”、“跑马崇祯”便倍受世人热议。

“闯王”原属高迎祥。崇祯元年高迎祥在安塞聚众起义,初转战延庆府、入据黄龙山,后又与王嘉胤、王自用联合东渡入晋,攻战河曲。崇祯四年王嘉胤遇难,众推王自用为首,联合陕晋各路义军结成36营。高迎祥为领袖之一,称闯王。

原名李鸿基、乳名黄来儿的李自成,投奔闯王高迎祥后,因勇猛有识,成为部下闯将之一。崇祯八年荥阳大会,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攻略,倍受各部首领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战死,李自成“高举闯王旗帜、继承闯王遗志”继称闯王。之后,在“迎闯王,不纳粮”口号的广泛宣传下,“闯王”就逐渐成了李自成的专有称号。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太监的殷勤导引下,从德胜门进入北京城,经承天门步入内殿。崇祯皇帝眼见大势已去,出紫禁城后门,在煤山自缢而亡。史称“甲申之变”。立国276年的朱明王朝,就这样被闯入北京城的这匹“黑马”给踏垮了。

“甲申之变”主要发生在北方,置身北京的大明朝廷虽然沦陷了,但明朝原来的京师南京还有一套“完备”的政府体系。同时,除湖北、四川之外,南方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明朝完全有机会像西晋、北宋那样,建立南明政权,撑起半壁江山。

事实上,明朝的皇室宗亲、朝廷大臣,以及士大夫们,在“甲申之变”后,就是仿效东晋、南宋,在南京拥立朱由崧建立了“弘光政权(朱由崧的年号)”。而当时入关的清军,主要盯着北方的李自成,南明弘光政权完全有机会、有实力,凝聚各方力量、扛着大明正统的旗号、凭借南方的半壁江山,与清军抗衡的。

南明弘光政权既有这种实力,历史也给了它这个机会。然而它的复国大梦,却被另一匹害群之马生生地踏破了——这匹“害群之马”就是马士英。因故,人们便有“一马乱天下”的说法。换句话说,“一马乱天下”指的就是马士英葬送了南明复兴的希望。

据传,马士英原本姓李,5岁时被一贩卖槟榔的马姓商人,拐至贵阳而改做马姓。明万历四十七年,马士英与阮大铖同时会试。又三年,马士英授南京户部主事。后在魏忠贤逆党阮大铖的帮助下迁郎中,历知严州(辖区相当于今日的杭州市西南部)、河南、大同三府。崇祯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宣化府)。巡抚宣府不足一月,因动用公款数千两白银,贿赂朝中权贵,被革职充军。

“诸大臣乃不敢言。王之立,士英力也。”“甲申之变”崇祯自缢,南京以东林党为代表一派,准备拥立潞王,而马士英与阮大铖,却视福王朱由崧为“奇货”,迎接并予以拥立。因拥立有功,马士英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明史》谓马士英“为人贪鄙无远略,复引用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于亡。”而《南明史》则把他列入《明史·奸臣传》。

对此,单自马士英入阁辅政,首先提出的“大计四款”,亦可对其管窥一二:为弘光帝寻找走失的母亲;为弘光帝的父亲(被李自成处死的朱常洵)上尊号,并想办法将其棺木迁到南方;(以弘光皇帝还没有生儿子为由)为弘光帝大选宫女;把失去封地的藩王监视起来,避免被他人拥立为帝的事情再次发生。“不问国事问皇帝”的“四大要务”,可能就是“一马乱天下”的最好注解。

如果说朱明王朝的灭亡,和复兴失败与“马”有关,那么,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闯宫”之“马”,和“一马乱天下”之“马”外,实际上还有一匹最要命的“马”——跨马入关的“八旗兵”。

其实,“跑马崇祯”与朱明王朝的灭亡,及复兴失败,和南陈灭亡的“叉腰哭天子(太货六铢)”、东汉倾覆的“四出破京师(四出五铢)”,及其大清王朝覆灭的“龙珠落地(大清银币)”等一样,并没有没有实际关联。据有关专家学者考证,“跑马崇祯”可能是一种生肖纪年钱。因此啊,针对朝代、帝王的所有谶言纬语,只是民众对某一朝代、某一帝王的,一种厌恶和诅咒罢了!

作者简介:翟传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民俗学会理事、“南阳市十佳书香个人”。出版有《银苑小葩》、《守望家园》、《月奶奶黄巴巴》及《曳杖行歌》、《我图尔居,莫如南土》,及《百年多是几多时》等六部作品集。

佥代表什么生肖2

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

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面三刀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老鼠:鼠历史上曾有过老鼠嫁女节。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当晚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全家人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音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台湾民间传说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民俗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牛: 我国少数民族有慰问耕牛的习俗,称为“献牛王”。贵州的荔枝、罗甸、安龙等地的布依族,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是日,让牛休息一天,让牛吃糯米饭。仡佬族的牛王节也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等,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那一天,人们不再让牛劳动,并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以此种方式为牛祝寿。

虎: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注:红苗惟铜仁府有之,衣服悉用班丝,女红以此为务。击铜鼓以鼓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别寝,不敢相语,以为犯有虎伤。)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

兔:在汉族有生育忌兔肉的习俗,因为兔子豁嘴,所以孕妇妊娠时禁食兔肉,以免孩子出生时豁嘴。另外还有赠兔画的育儿风俗。画中有六个小孩围着一张桌子,桌上站一手持兔子吉祥图的人,祝受赠的孩子将来生活安宁,步步高升。

龙: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龙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这一天,人们吃龙须面、龙鳞烙饼、龙耳饼子等等。

蛇: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紧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每年惊蛰,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马: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是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为马灾害的神灵。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为全羊一只。

羊:“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广州号称羊城,源于美好的传说:周夷王时,五个仙人骑着口衔六串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将谷穗赠给人们,祝这里永无饥荒。

猴: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鸡:战国时代,著名的函谷关,开关时间就以鸡鸣为准。落魄而逃的孟尝君,面对大门紧闭的关口,担心后面追兵到,食客中有会口技者,学鸡鸣,一啼而群鸡尽鸣,骗开关门。

狗:旧时汉族民间有“赶毛狗”的节日风俗。“毛狗”即狐妖,相传妖于正月十五日群出拜月,扰害生灵。人们在这一天晚上搭毛狗棚,并放火烧掉,同时鸣锣击鼓放鞭炮,以送瘟驱邪。

猪:猪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爷”。《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在华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图形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

佥代表什么生肖3

一 、文字记载之前的猪

自从人类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后,猪与人类特别是华夏民族有了几千年密不可分的关系。

根据考古发掘,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浙江跨湖桥遗址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以及内蒙古兴隆洼遗址等地,都出土了家猪或疑似家猪的骨骼,这些遗址中最早的在距今1万年以上,晚的也有7000余年。华夏先民与“二师兄”的渊源竟如此深远。

这是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墓葬中陪葬的猪骨。

至于陪葬猪骨的用途,有人认为是财富的象征,有人认为是辟邪之用,不管怎么说,用于陪葬的物品肯定是死者生前十分珍视的,具有重要意义的。

除了物质层面的猪(姑且不论是家猪还是野猪)之外,精神层面的猪也很早融入了华夏先民的生活和信仰之中,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出土的,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红山文化玉猪龙,体蜷如环、肥头大耳、圆眼有皱、口露獠牙,显然系根据野猪的形象创制。有学者认为,“玉猪龙”不仅仅是一种饰物,而应是一种神器,一种红山先民所崇拜的、代表其祖先神灵的图腾圣物。

二、猪的形象演变

现在一说起猪,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肥头大耳”,是“好吃懒做”,是“猪脑子”。

可是,最初猪的形象是很威风、很硬核的。

《左传》中记载了一件事,冤死的公子彭生化为一头野猪来找齐襄公报仇。

(庄公八年)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俱,队于车,伤足丧屦。

以上例子都是“野猪”,可见即使在人类将野猪驯化后,野猪作为射猎的对象,与古人的联系仍然很密切。

野猪被人类驯化后,采取圈养的形式。古人对猪非常重视,房屋里有猪成为了“家”的象征,十二生肖中唯有“猪”有此荣幸。

三、猪的别称

【乌金】

唐代张鷟《朝野佥载》中记载:拱州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

【乌鬼】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話前集·杜少陵七》:“《漫叟诗话》云……‘予崇宁见往兴国军,太守杨鼎臣字汉杰,一日约饭乡味,作蒸猪头肉,因谓予曰:川人嗜此肉,家家养猪,杜诗所谓“家家养乌鬼”是也。每呼猪则为鬼声,故号猪为乌鬼。’”

【长喙参军】

宋代孙奕《示儿编》说:“猪曰长喙参军。”“参军”是古时官名,猪因嘴长,得此雅号。

【糟糠氏】

宋代陶谷(《清异录·兽)》记载:“伪唐陈乔食蒸肫,曰:‘此糟糠氏面目殊乖,而风味不浅也。”因猪以糟糠为食,故有此称。

【亥日人君】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子夏在读书时看出“三豕”为“己亥” 之误,因“豕”与“亥”字形相近,于是有人给猪起了一个美称为“亥日人君”。清代厉荃《事物异名录》中记载了这个颇为高大上的称号。

【刚鬣】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

吴承恩在《西游记》将此名用在了猪八戒身上。《西游记》第十八回猪八戒自报家门时说:我家住在福陵山云栈洞。我以相貌为姓,故姓猪,官名叫做猪刚鬣

四、中国人的食猪肉史

在全球性肉类食品中,因为宗教的禁忌,猪肉的普及不及牛羊肉,《圣经》《古兰经》等经书中均将猪肉认定为“不洁”的食物,全球有数以十亿计的人不吃猪肉。在中国,除了个别的少数民族外,大部分中国人特别是汉族,并无禁食猪肉的宗教因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人普遍吃猪肉的历史其实并不算长。

在先秦时代,猪主要作为祭品使用,用于宗庙祭祀,普通人是吃不上、吃不起的。牛羊猪被称为“三牲”,专门用于祭祀。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礼记·王制》)

肉食,对于一般老百姓是可望不可及的,只有上层阶级才有能力吃肉,故《左传》中曹刿论战有“肉食者谋之”的说法。《论语》中记载阳货送给孔子一头蒸熟的小猪,在当时就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了。《孟子》中特别强调“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将其作为人民生活富足的重要标志,可见当时肉食还是非常珍贵的。

两汉魏晋时代,有能力吃猪肉的还是局限在社会上层。鸿门宴上项羽赐樊哙“斗酒彘肩”,不是一般人能吃到的。《世说新语》中记载晋武帝到王武子家中做客,王武子家里蒸的小猪又肥嫩又鲜美,和一般的味道不一样。武帝感到奇怪,问他怎么烹调的,王武子回答说:“是用人乳喂的小猪。”如此奢侈,连皇帝都吃不下去了。

魏晋以后,南北朝时局动荡,战争频繁,因为养猪需要安定稳固的场所圈养,不如养羊那样机动灵活,因此猪的饲养规模开始减少,羊肉逐渐代替猪肉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肉食来源。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已称“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文人笔下经常出现的是“羊羔美酒”。

降及宋代,羊肉更是大行其道。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在苏轼的家乡蜀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在宋神宗时期,皇宫一年吃掉的羊肉就有434463斤,同期猪肉宋朝宫廷而猪肉只有4100斤。“御厨止用羊肉”甚至成了两宋皇室的“祖宗家法”,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饮食不贵异味,御厨只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

蒙古灭宋统一中国后,继续保持了他们吃牛羊肉的生活习惯,吃猪肉还是不够普及。

明朝养猪事业大发展,李时珍说:“猪,天下蓄之”。不过,养猪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位生于辛亥年属猪的明武宗正德皇帝,为了避讳,甚至一度颁发了禁猪令。据《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子卯,上至仪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蓄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

因为明武宗下旨禁猪,民间把所有的猪都给杀光了,有的把刚生下的小猪扔到水里。祭祀的时候,用羊代替了猪。

吃猪肉成为普遍和全民行为,猪肉成为餐桌上肉类主打品种是在清代。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把猪单独列为《特牲单》:“猪用最广,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豕馈食之礼,作特牲单。”

皇家如何吃猪肉,这是乾隆四十七年除夕夜的御宴所用的食材单:

猪肉65斤,猪肘子3个,猪肚2个,小肚子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大小猪肠各3根。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3只,关东鹅5只,野鸡6只,鱼20斤。羊肉20斤,鹿肉15斤,鹿尾4个。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也吃羊肉、鹿肉、鸡肉等其他肉类,但猪肉是绝对主力。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养猪规模和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从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直到今天,很少有一种动物能够如此持久、深刻的影响着华夏民族的生活,从这一点来说,真是“猪”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