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上长草代表什么生肖

河南老家盖房子的讲究竟然这么多,你知道几个?,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豫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瓦房上长草代表什么生肖1

人们常说,修房盖屋一辈子,盖回房子脱层皮。在近两个月时间里,我对建房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深有体会,也对原来民间那一套约定成俗的“规矩”有所了解。

只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争相到城镇买房居住,除非万不得已,现在很少有人再劳神费力自己建房,原来那些令人忌讳莫深的建房流程和讲究也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张延伟|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打地基先得请“姜太公”坐镇

到县城工作后在同事们的撺掇下买了一套“团购房”,随后把乡下的父母也接了过来,谁知在农村辛勤忙碌和自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猛一清闲下来,却像住监狱般难受,久了怕要憋出病来,一直嚷着要回乡下。

无奈之下,我只得请人把老家年久失修的瓦房扒掉,重新建起几间混凝土平房来。

盖房首先得请风水先生“看好儿”。风水先生通过现场勘察、罗镜校验,根据主人的属相及生辰八字,结合房屋方位布局等情况,替主人选择一个最宜动土的黄道吉日,同时还要告知动土的时间、方向顺序等。

动土之前,主人先得用绑着红布条的竹笤帚象征性地将内外清扫一遍,一边扫一边念叨:“各路神仙,俺要在这盖房哩,恁都躲躲吧!”

接着把一只白公鸡脖子割开,一手抓着公鸡翅膀,一手捏着鸡冠,用鸡血把宅基四周洒遍,说是能够辟邪。实在找不到白公鸡的,就用朱砂兑入白酒搅拌均匀代替。

做完这些,吉时将到,把写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字样的牌匾立在中间位置,点燃鞭炮,主人先用镢耙沿着建房“老师儿(师傅)”提前用白石灰划定的大致轮廓,按风水先生交代的方向依次浅刨一周,接下来老师儿们才开始动手挖土并垒砌地基。

至于建房先“请”姜太公,这里面还有一段缘由。

说是老早时候有家人盖房子,前一天把墙垒半人高了,到了第二天却发现垒好的墙被莫名其妙地掀倒。接连几天都是如此。主人向一位道行很深的阴阳先生请教,得知是鬼魅作怪,但只要在建房的地方设个“神仙头儿”姜子牙的灵位,鬼神见了都会远远躲开。

主人照做,果然一直到房子建成都平安无事,以至于后来人们建房时都纷纷效仿。

02

上梁也有多讲究

墙垒成后上大梁,和打地基一样重要,也有很多讲究。虽说不用另外“择好儿”,一般也要挑选个农历逢“双”的日子,赶在近午时进行,仪式也颇为隆重。

以前人们在上大梁时,得把“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牌位从地上“请”至墙上,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在房子正中墙壁上张贴一张“伟人像”。

同时在旁边立一把竹扫帚,竹扫帚上挂一件主人的衣服,意即此处有“正神”坐镇,房屋已属主人所有,其它一切鬼魅邪祟都会远远地躲开。

另外,主人还要提前蒸两个碗口般的大馒头,蒸一笼指头肚儿或鸽子蛋大小、里面包了小石子或小列礓的圆形小馒头,同时买来“刀头”肉礼,准备一些称之为“金砖”的黄表纸。

午时将到,上梁仪式开始,老师儿们抬起收拾停当的木梁,口里唱起郎朗上口的“上梁歌”。

“上梁歌”一般由老师儿们即兴发挥、信口道来,全是祝福主人的吉利话,诸如:“一上两三上,上到梁头上,主人家有好儿郎”;“头杯酒,地上走,天地全神来保佑;二杯酒,天上有,主人家里住高楼;三杯酒,浇梁头,文登科,武封侯,子孙富贵代代有......”

把两架木梁在墙头支撑停当,在梁头各放一个大馒头,再贴上写有“文曲”“武曲”字样的红纸。

在木梁中间贴上“青龙扶玉柱,白虎架金梁”,门窗上贴上“安门大吉”、“上梁恰逢黄道日,安门巧遇紫徽星”之类对联,然后点燃鞭炮。

一般由“领作的(工头儿)”负责端着装在小斗(一种称重粮食的器具)里的馒头向周围看热闹的人群抛洒,同样有不少说辞:“东一把,西一把,又养骡子又养马,金银财宝往家爬;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家有聚宝盆......”

主人也在房子正中位置摆起供桌,放上各类供品,点燃黄表纸,口中祷告:“天地全神,各路仙家,今儿俺上梁哩,有肉有馍,还有金砖,肉、馍您吃吧,金砖花吧,保佑家里盖房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大梁上齐,主人需在中午改善伙食犒劳老师儿们多日辛劳,有酒有肉,让老师儿们放开肚子吃喝,即便喝醉了也不打紧,下午一般都要歇工一晌。

据说,上大梁时撒馒头,可招揽众人至近前看热闹,人群中形形色色不乏“贵人”存在,同样可压逼鬼神,保佑平安。

另外,撒馒头也是为了让乞丐或路人捡拾馒头充饥,至于包石子或列礓,除了以前粮食缺乏,有防止饿极者吞食迅速噎出毛病的原因;更有老人们说,上梁时把包有列礓的小馒头给小孩子吃了,还能辟邪,煞食气,不咬牙,等等。

所以小时候逢着村里人盖房上梁,孩子们早早地守在四周,目不转睛地看着墙头上领作的眼色和动作。一旦他抓起馒头朝某一方向扔去,孩子们便一拥而上地去争抢,那种场面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03

建房老师儿不能得罪

为了顺利把房子盖好,主人家除了敬天敬地敬鬼神,对领作老师儿更是慢待不得,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他们,个别道行深的老师儿就会想法摆“阵势儿”折腾主人家。

很早以前有户有钱人盖房子,对老师儿们非常刻薄,老师儿们活没少干,吃的简直就是“猪狗食儿”。

领作的决定捉弄一下这家人,于是趁歇工的间隙用秫秆扎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推车,趁上大梁的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小推车头朝外放在梁头旮旯里。

房子盖好了,有钱人家的日子却一天不如一天,不是饲养的牲畜莫名其妙地死去,就是种的庄稼说不清缘由歉收,特别是和同行接二连三打了几场官司,原本殷实的家业逐渐衰败下来。

有一天,领作的觉得折腾够了,就到主人家做客,趁主人不注意,把原本朝外推的小车换作了头朝里。从此,这户人家的日子又慢慢好转起来了。

据说老师儿们能摆的“阵势儿”还有许多,比如在堂屋正中间的椽子上钉个大爪钉,能把主人“钉趴下”;在房屋叠脊时在中间放一只破碗,碗里放个馒头,主人后代就会以要饭为生......

当然,这些关于盖房和“老师儿”的规矩都是传说,不足以全然相信,但这一套说法在钢筋水泥的“与时俱进”中,竟显得格外鲜活与珍贵。

乡下建房的规矩和礼仪,随着时代的洪流即将成为美好的追忆,但那些千辛万苦中才得以入住的房子里,封存着我们最美好的乡土时光。

(图片来自网络)

瓦房上长草代表什么生肖2

春节,这个绵延了2000余年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寄托。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只有故乡,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那么令人心醉和神往,一种渴望回家的情愫在游子心中荫动。于是,在广袤的大地上便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徙,在外工作、学习、生活、打拚的游子们,如同候鸟般地从遥远的异域他乡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过年。那怕历尽千辛万苦也无怨无悔。

这就中国人对春节的信仰,对故乡难以割舍的亲情!

故乡有亲人和家。中国人注重家庭,注重血缘关系,注重亲情伦理,因此,家庭观念最强,是个孝亲的国度。家永远是中国人情感汇聚之所在。家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人们头脑里。这与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中孝的观念直接相关。孝,就是对父母要有仁爱之心。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并付诸行动,这是一个人自然天性中的应有之意。孝文化的另一面是慈与亲。亲慈子孝本是一体。在孝文化的框架下的家,是温暖,是亲情,是精神的寄托所在。

腊月二十七,我踏上了故乡的归途。虽然我还有工程款没有讨到手,我的儿女们都在城里过年,但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之路。在老家尽管俩老口过年有一种寂寥和落寞,但这是一种精神的回归,中国人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家”就是应该保留的“根”。某种意义上家就是年,只有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与亲人团聚祭祀祖宗,那才叫过年,那才年味十足。

我们的车子一进入故乡的小镇,一股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只见十里长街被打年货的车流人流塞得水泄不通,挂着各省牌照的私家车汇聚在狭窄拥挤的街头如同车展一般,彰显了家乡人在异地打拚事业的成功。小镇的热闹与城市里寡淡的年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家乡每年自腊月二十四到腊月三十,小镇街市都是这样的繁忙和热闹。置身这样的环境里,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年味的浓烈和家乡的温馨。

久违的“忙年”情景唤起了我尘封的记忆,思绪把我带回到遥远的童年。穿新衣放鞭炮是孩童最美好的追求。虽然那个年代农村落后,物资匮乏,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纯朴的,多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功利。所以年过的特别的温馨。“有米有肉有柴烧,全家老小一身新”就知足了。十月忙完了秋收秋种就酿酒,冬月检柴卖炭挑脚忙(跑运输),腊月牵面 福猪打糍粑,这就是“忙年”的流程。

九月菊花黄的季节,家家户户开始酿造老米酒,一种糯米经“曲”发酵的米酒。过年开缸时,菊花色中透出芳香酣醇清冽,令人杯不释手。我们家乡的挂面(也称油面)是很有特色的面制品。到了冬月,家家把牵面师傅迎进家里牵上一桌或二桌(20斤面粉为一桌)挂面过年。面粉经过面匠师傅十分复杂工艺的打理,手工拉扯成细于发丝的面条,十分好吃。

此时,年一步步的临近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人们对年十分虔诚,人与人客客气气,说话也有很多的讲究。杀猪叫“福”年猪;准备年货叫“忙财”,为的是新年讨一个好的彩头。 过了小寒福猪淹腊肉,家乡的腊肉堪称一绝。鲜肉凉一二天后,浸在炒熟的配有八角回香的盐水里,(也有的人直截将熟盐干擦在肉上),半个月后,凉干就挂在火罐头上(家乡方言:火塘的上方桁条上),让烧饭,烤火的烟漫漫地薰烤一段时间后,腊肉外黑内红,煮在锅里芳香四溢。以前,我们住的土砖毛坯瓦房,家家都是用青砖砌成八角形的火塘,火塘的上方挂一根“罐勾”用一根长5尺长打通了关节的竹筒,吊一根麻绳延伸到竹筒下方的5(市)寸左右拴住一块5、6寸长3寸宽的鱼形小木板,木鱼的一头打一个圆孔,一根榨树条做成的长木勾穿过圆孔插到竹筒里,木勾上挂特制的生铁罐和生铁锅升降自如,煮饭炒菜全在火塘上操作,一到冬季一家人就围坐在火塘边上吃饭取暖。烧的木柴大部分是松树劈柴,含有丰富的松脂芳香油,所以薰出的腊肉特别好吃。我在镇上工作时经常把腊肉当礼品送到武汉,省城的高干点名要吃家乡的腊肉,可见非同一般了。

住在山下平畈的家庭,烧柴十分困难,一到冬季要从十几里外的山上打柴,一天两头黑只捡一担柴,是一个十分繁重的力气活。清晨,扛上冲担(一种两头装有铁角尖牙的扁担)带上饭粑(从粥里虑出半熟的大米,用手帕滤干米汤挤压成饼烤熟,粮食匮乏时期自制的干粮)作中餐,去山上收拾烧木炭时丢弃的树枝,打捆挑回家。有时,还拾引火柴(冬季落下的松针叶),短小的针丝经过柴扒的打理,捆扎成两捆大大圆圆的柴砣,挑回家里烧灶引火最省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长年生病,我自十几岁就加入了拾柴队伍,瘦弱矮小的身材虽然挑不了多少,但是,在一个寒假里日复一日的劳作,积少成多,解决了家里烧柴的困难。现在,除了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仍然烧木柴外,再也没有人上山打柴,街上也没有人桃担卖劈柴,平畈和镇上的人都烧煤、液化气和用电,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到了腊月初八,家家早晨都要煮“腊八粥”将一年收获的五谷杂粮一锅煮,表示五谷丰登。通常是硬米、糯米、红、绿豆、花生仁、细粟、板栗、红枣放在锅里熬成很香很糍的稀饭。这一天也是送灶神的日子,这位平时守在锅灶旁,掌一家祸福的灶神要上天述职,所以要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灶头烧香供粥,让又香又糍的腊八粥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小时候我看到我的“大”(称呼妈妈的方言)十分虔诚地在灶头烧了三柱香,恭恭敬敬地给灶神献上一碗腊八粥,这就是春节敬天崇祖的信仰。天是最大的神,古代君权神授,皇帝代表天,自称为天子。老百姓没有资格敬天,只能敬上天派到百姓里家执掌一家福祸的灶神。

这一天还要打扫庭厨,“腊月八扫邋塌”,将扫帚绑在长长的竹杆上,将屋里墙壁、梁上积存了一年的扬尘污垢清扫干净,迎接新年。

腊月二十四是小年,晚上吃小年饭,家家厅堂香案上点烛梵香,供桌上摆好三茶五酒和新鲜果蔬,燃放鞭炮隆重地将祖宗接回家里过年。这天晚上,家族的上堂(供奉祖宗的厅堂)里香烟缭绕,钟罄齐鸣,家家上祭品,燃冥币,祭拜祖先。家乡的垸子(自然村落),是以氏族繁衍形成的聚居点,一个垸就是一个家族。垸名冠以姓氏。如夏家垸,周家垸,金家河,肖家坳等等,你知道这个垸名,就知道这个垸里人的姓氏。所以一村的人在过年时都要集中起来祭祀共同的宗祖。

大年前二、三天开始打糍粑,每家打一斗到二斗糯米(一斗20斤)糍粑。事先将精制糯米洗净浸软,上罾蒸熟倒入石舂里,由四名健汉手持木杵将糯米饭捣碎成棉花一样洁白、海绵一样柔软的糍粑,绵糯细软特别香甜,是家乡过年的必备品。

大年三十吃年饭是最隆重的仪式,吃了年饭算是过了年。苏州风俗是吃年夜饭,家乡吃的是年早饭。更确切地叫吃“更”饭,即在五更天要把年饭吃完。祭拜了祖宗,紧闭大门,一家人围坐在炉火旺盛的火塘边上(年三十家乡有崇敬“火”的习俗,吃年饭火要发旺,寓意火旺事业旺),就着挂锅里丰盛的美味佳肴,品着自家酿制的醇酽甘甜的老米酒,亲亲热热,其乐融融,年味的温馨十分和美。

现在过年没有从前那么刻板,除了城镇人五更天吃年饭,抡时间做好旧年最后一天的生意,乡下过年就很随便了。大多数家庭在中午吃年饭过年,既照顾了老幼,也有充裕的时间准备年饭。

为何要在五更天吃年饭?其由来不得而知!也许是农耕文化理念: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也许是我们的祖先当年从江西迁徙进山的途中过年,吃了年饭还要赶路;也许是穷人过年怕地主人逼债,提前过年远而避之、、、、、、

年饭吃好了就打开大门,贴上红红的春联,张灯结彩,喜气扬扬地迎春接福。自春联贴好之时至正月初五之夜,家里扫地的垃圾不能搬出家门,只能堆放到一个角落里,名曰“聚财”,直到初六才能清扫出去。

为了把年过得热闹喜气,祭拜祖宗时,家家要燃放大量的鞭炮和礼花。近年燃放鞭炮有一种炫富的心理。好象谁家燃放的鞭炮最多,燃放的礼花最靓,谁家最富有,相互攀比。这一天自清晨到夜里鞭炮声此起彼伏,零时接春时小镇的夜空流光溢彩,升腾的礼花格外璀灿。

新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是拜年和走亲访友的时间。家庭亲戚朋友相互走动恭贺新年。大年初一,早晨开门燃放鞭炮迎春接福,同时迎接亲房人(祖宗一脉相传的直系亲属)的小孩来到家里拜长辈的年。初二是没有成家的孩子去家婆里(外婆家)拜家公、家婆,舅舅和舅母的年;结婚成家的人去外父家里拜岳父岳母的年。过了这两天就比较随便了,家庭,亲戚互相走动拜年,家族晚辈接长辈,亲戚接家公、舅爷,岳父母,姨父、表叔等人喝拜年酒。客人来了要燃放鞭炮迎接,首先是敬茶递烟上点心,然后是请客喝酒吃大餐。尊贵的客人来了,请家族有声望的人作陪,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因此,男人们天天醉意熏熏,从早到晚鞭炮声不绝于耳。这样的礼节一直要延续到十五元霄节。

元霄节家乡叫过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节日,特别的隆重。早上吃元霄饭同三十年饭一样的规格,燃放鞭炮,祭祖归山。吃完早饭,一家人换上新衣服外出游玩迎春踏青。这一天四乡八邻的人齐聚镇上游玩,小镇街市上人流如潮。下午四点后陆续散去,回家给祖先坟头送“亮”。

十五给祖宗坟茔上烛送亮的由来据说是源自朱元璋寻母的典故。朱元璋的母亲带着儿子四处流浪乞讨,饿死在路途,年幼的朱元璋将母亲草率地掩埋在路边一个现成的土坑里。这是猎人为寻找捕获的猎物掘下的土坑。传说猎人射下一只天鹅掉在地上不见了,于是掘地三尺仍不见踪影,留下一个土坑悻悻离去。此时,朱元璋同母亲路过这里,母亲饿死在坑边。这是上天安排的点穴成龙,为朱日后做皇帝打下的根基。朱元璋年纪稍长来到此地寻找母亲的坟墓,在那片坟地里遍插点燃的腊烛,然后望空拜了三拜,口中默默有词。只见所有的烛光都熄灭了,只有面前一个土包的烛光依然明亮闪烁,认定那便是母亲的坟墓。因为朱元璋是真龙天子,庶民百姓经不起他的一拜腊烛就熄灭了。于是,这种孝亲方式演变成了十五上坟送亮的习俗。意思是祖宗在家里年过完了,回到了自己的地府天堂,孝子们为他家点亮灯光。

十五这天黄昏后,家家户户带着儿孙们来到自家的祖坟墓地,敬香燃鞭化冥币,为祖宗上烛点亮灯光,同时还要在祭祀祖宗的上堂和掌管一方的土地社庙里上香送亮。带着子孙参加是为了让后代记住祖宗坟墓,祭祀代代相传。此时,辟拍的鞭炮声在山峦此起彼伏,缤纷的礼花从山坳深处窜起在夜空绽放,与地上灿若繁星的烛光交相辉映十分壮观。

家乡有十五崇尚“灯”的风俗,这一夜家里各间房子都要点亮灯光直到第二天早晨。这个习俗的由来不得而知,但是流传的俚语:“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过了十五没洋经(不热闹),却道出了家乡“火与灯”在春节中的地位。

家乡过年闹新春,不能不说打黑锣鼓(夜晚玩的文艺活动)。这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样式。一个家族的人聚集起来,滚龙灯、舞狮子、划采莲船、踩高桡,舞枪弄刀踢拳脚。我们家族(夏家垸)打的黑锣鼓在当地远近闻名,其他垸的班子打不了过街(文体表演走过一条街道的全程),因为街上做生意人的钱多鞭炮多,很多人经不起鞭炮的轰炸,中途退出。只有我垸例外。因为我垸的黑锣鼓的行当较为齐全,而且舞枪弄棒打拳的人艺高胆大,丈着人多势众轮番上阵,每次都是耀武扬威地穿街过市旁若无人。以前,每年农活忙完的秋后,垸里要从外地请来师傅传授武术,本垸的小孩都要参加培训学习,我也不例外的参加了,也会几套拳脚。因此,为“打黑锣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月过了初五,就开始打黑锣鼓,第一晚是在本垸表演,舞狮子摹仿动物表演各种惊险动作,最后盘旋到三张叠加的大方桌子的四条腿上踩梅花桩。龙灯盘旋起舞如同纺线车一般。全武行真刀真枪上演,十分的精彩。第二天就到邻近的垸子和街上表演,每天下午,家族派出二位有声望的人手提小马灯去邻村联络,使对方作好接待准备。下午五点钟,挂在垸前稻场的一面巨锣敲响后,全垸人集聚拢来,除了老弱病残留守在家外,青壮年不分男女随着表演队走村串巷。走在最前的黄色巨龙每节都点燃一支腊烛通体透明,随行者每人手持一盏灯笼,长长的队伍散发橘红色的亮光,如游龙行走在婉延的山间小道上十分好看。每到一地,观看的人早早地聚集在垸子稻场中央围一大圈,长长的龙灯环绕四周。锣钵打的震天响,狮子表演几个回合后,就是打拳舞棍全武行。表演者赤裸上身手持大刀,长矛表演兵器博击,快捷如风的身手让人目不暇接;舞动的三节棍赛过长枪大刀,三五人不能近身;火流星上下翻腾,如同火龙护身罩体,水泼不进。最剌激的是打拳,表演者赤膊上阵,此时“心存不良”的观众,一个个点燃大炮竹对着打拳人赤裸的上身抛去,想借炮竹的爆炸吓退他们。炮竹燃放的火花四溅,响声震耳欲聋,围观的圈子里硝烟弥漫,锣钵铿锵激越。面对如蝗的炮竹,表演者伸展拳脚腾挪躲闪。场上群情振奋,情绪激昂,把整场表演推向了高潮。武戏过后是文戏,划采莲船,踩高桡。身着古老戏装,青、旦、静、末、丑等扮相的表演者,脚踩两根高约一米的园木棍做的高桡,边走边表演各种滑稽动作,这是十分高难的动作表演,稍有不慎人就站立不稳。坐采莲船的女子都是垸里长得最俊的小姑娘,划船者都是丑角扮相,伶牙利齿,会说吉利话和恭维话,靠他的一张巧嘴来完成当晚表演的收费。到了正月十五夜,黑锣鼓又回到本垸表演最后一场,“威窠”后(回家休息的意思),就结束了当年闹新春的娱乐活动。

如今,社会发生了变革,青年人浪迹天涯,在外打拚发展个人事业,早以没有心思搞这样活动了。现在仍坚持搞这项活动的大多是老年人,没有那种温馨娱乐情景和惊险剌激的表演,只是一种庸俗的变相讨钱形式。没有品位,没有市场。

在家乡,农耕文化的深厚积淀,对大米很崇敬,初一是米的生日,不能煮米,只能吃糍粑或挂面,到了初四以后,就很隆重的煮米饭叫开张饭,吃饭前要摆香案,供奉给祖宗,祈求新年五谷丰登。

新年伊始,老人十分注意日出日落,因为先人总结出了“观日兆年成”的预测方式。正月初一到初十每天代表一种属相,即:“初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绒八谷九麻十豆”。在这十天中的某一天,从日出到日落有一个完整的晴天,那么对应的那个属相必然“熟”了(丰收),反之就不“熟”。所以老人们总是期盼能有十个太阳落土(下山),一年能有好收成。现在,重商轻农的急功近利,过年观天象测丰年的习俗,在年轻的一代人中逐渐淡化和遗忘了。

春节,作为年轮更替的大节,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寄托:国运昌隆,家族凝聚,事业兴旺,神灵护佑。

春节,是一种对家庭足迹的追寻、先人的追念、祖先的拜祭,也许可以让我们这一代饱经漂泊、诱惑的心灵得到慰藉、温暖和皈依。

春节,作为一种独特人文标识的传统资源,因因相袭,代代相传。

瓦房上长草代表什么生肖3

前言

春回大地。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初春的大地迎来了久违的嫩绿,一片生机盎然。

在那个被国人称为省尾国角的广东边陲小镇,这是一个仿佛被遗忘的地方,世世代代为了生计奔波终日,演绎着中国大地上一群最为渺小而又顽强的自耕农以及他们的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日常生存故事。最为卑微和渺小,生如蝼蚁,死亦何苦的一个群体也许代表着人类历史长河中无法抹去的印记,今天我饱含深情的为这个群体呐喊,以记录着这代表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真实的生存境况。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这里生活着百来户人家,他们有的讲客家话、有的讲潮州话,时而夹杂着福佬话,俨然一个多群体混居的人口聚居地。整个村庄坐落在一个荷叶状的半山坳里,开门见山,近在咫尺,目着所及无不是层峦叠嶂的群峰,映入眼帘的也是一片片绿色的山林树木,春天里白色的青梅花海盛开时倒也是一番另人难忘景象。在山坳里无规则的排列着被称为竹杆厝的宅子,时而十几户一排、时而三五户一排,沿着山势依山而建,瓦砾房、砖瓦房混合不一,虽然凌乱无章但也充满着层次感和年代感。蜿蜒曲直的山路是与外界连通唯一途径,小的时候没有玩具,就嚷着让做木匠的父亲帮改造了一辆四轮的轴承车,从村口的山路上与小伙伴们一起滑向山脚,乐此不疲,虽然有时候翻车皮开肉绽,但也是童年中难以忘却的趣事。

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山村,其历史也不过一百多年,常住人口也仅仅四百多人,在这样规模的村,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在中国大地上每一年都要消失很多这样的村庄。这也是纪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自然村庄的消亡缩影,我们不能忘却祖祖辈辈从立户到创村的艰辛,现如今还残存着当年为抵抗盗贼及野兽而建造的客家围屋,虽然已是危房,虽然已经在风雨中倒塌了许多,但这仅存的残砖断亘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无法磨灭的情怀。

这里没有宏大的历史叙事,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物情节,有的只是以我自己成长中所经历的,所听闻的,所感悟的最原汁原味的故事情感记述。

2022年5月30日 惠州南湖

第一章

一九八零年,初春。在一个咋暖还寒的时节里,万物已随着立春的到来,萌动着春天的气息,一切都仿佛洋溢着春回大地的喜悦,因为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人心思变,仿佛压抑了许久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山村很小,百来户人家。祖上都是从各个地方迁徙过来,原来王姓的是大族群,后面迁徙过来的为了不受欺压都把姓氏并入王姓了。在这个以宗族为感情纽带的社会群体,靠的都是家族的男丁多寡来彰显实力,遇上邻里纠纷,不管对错,往往以拳头多寡为有理,所以许多家庭为了生育到男丁,不惜对抗计划生育的政策,到处东躲西藏,荒废了生产,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生育一个男丁作为家族繁衍的希望。

有一户人家,家徒四壁。男人是个木匠,穿街走巷給人做一些简单的家具维持生计,女人夫唱妇随,帮着丈夫经营着一亩几分地的薄田和一些山地果树,日子过得紧巴巴,也时常为了生计而闹情绪。男人因为祖上是从临近福建迁徙过来的,在村里头就只有兄弟二人传承了衣钵,并无其他血缘的族群。在这个以血缘为感情纽带和利益共同体的小山村,这样的单薄人丁,在大族群里就显得势单力薄了。封闭的小山村,鸡犬相闻,邻里对门相望,基本没有什么藏得住的秘密,几乎哪户人家发生了新鲜事第二天保准传遍了全村,村头村尾时常聚集着一群闲人,这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村里头消息收集和扩散的地方了。

男人因家境穷困,祖上又无家财传承,因为要帮衬大他一轮(生肖记述方式,一轮为12岁)的长兄一大家子人,没上几年学就辍学去拜师学习做木匠。那时的木匠是在公社化时期比较吃香的工种,因为属于技术工种,年底统计工分(公社化时期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历史产物,是一种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践,乌托邦式的社会生产关系)可以比纯从事农业生产的更多。因男人勤劳又能吃苦,很快就从学徒中学成可以独立操作了。因男人的帮衬,慢慢地兄弟俩这个大家庭境况就宽裕了许多,长兄有子女五个,三男两女,得益于男人做木匠帮衬补贴家计也能接受教育,甚至于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男人的大侄女还一路读到了高中毕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男人也到了婚配的年纪。因母亲早亡,父亲年迈,长兄如父就承担起为男人张罗婚姻的事情。恰逢不远的一个村里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孩,因少时恰逢文化大革命和领袖崇拜的时期,整个社会对于教育观念及其淡泊,女人只上了几天学堂就不想去读了,父母也未勉强,那个时代子女众多,加上普遍上农村对女孩子读书不重视,只想着能够早点出来帮忙家里干活减轻家里的负担,荒废了黄金受教育的时间,稍大几岁,女人就跟着社会青年被下放到附近的农场去干活了,一直到了二十五六岁,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晚婚的年纪了。在传统婚姻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配的主流,女子的父母看到男人有一门手艺,为人也本分,所以顺理成章的就结为亲家了。婚后没多久,长兄长嫂就提出分家过了。男人分得一间瓦房和少许钱财,长兄分得四间砖混房和瓦房以及祖屋,并暗藏了大部分值钱的家当和大部分现金。男人心里清楚不公,但碍于长兄如父,尊敬和畏惧等情感,也没敢多说,虽然女人每每谈起这个事情仍然是忿忿不平。至此,男人和女人就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在后面许多时候,长兄家里需要做木器、修房、开垦山田这些事情男人也是随叫随到,男人并不懂得拒绝,又或许是碍于面子都是从无旁落了。这样的日子,刚开始女人也能理解,时间长了,自家的田园就无法顾及逐渐落荒,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后,公社化已经成为历史的产物,木工生产也开始了产业化,男人的木匠手艺优势就已沦为鸡肋了,逐渐赚不到养家糊口的钱财。女人为了小家,开始就劝解男人要以小家为重,要承担家庭的责任等等。男人懦弱和善良的性格决定了他难以拒绝去帮助哪些开口的长兄及邻里的恳求。婚后家庭陆续添了两口人,因为母亲早逝,父亲年迈,带小孩的任务就自然而然的落在女人的身上,女人一边带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边还要去田间地头劳作,有一次,怀着二胎的身孕去爬树砍柴火不慎从树上掉下来,摔伤了腰椎骨,从此落下隐疾,所幸的是肚里的婴儿无恙。女人为这个家任劳任怨,虽然不认得字,却懂得勤俭持家,竭尽所能地扛起生活的重担,这也许就是女子本柔弱,为母则刚吧!一个家需要的是夫妻之间同心协力,共渡时艰才能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女人再要强,却因男人的懦弱和不懂拒绝那些没有报酬的帮工,让这个本是单薄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入不敷出,时常女人为了应付日常的生活开支去向娘家求助借钱渡难关。助人为乐本是一种美德,从人性的角度看待,这种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的帮助他人应当是一种品德很高尚的行为。从另外一种角度看,人性是自私的,只有爱自己,爱家人,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

第二章

从集体化劳动的平均主义到农民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中重要的一个里程碑。1982年国家正式发文终止人民公社化的错误政策,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全国各地逐渐恢复了生产积极性,以往为公社集体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已变成了为自己小家劳心劳力,生活又有了盼头。

女人含辛茹苦的拉扯着两个儿女,男人终日劳作,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但日子始终没有变得宽裕,甚至在青黄不接的时节还是需要找娘家借钱接济。长兄因被选为村支书,加上五个儿女都已成年,有富余的劳动力,家里的境况要好太多,但男人是不敢跟他借钱接济的,因为他知道开口也不一定能够借到,也许是强烈的自尊心让他从来没有开过口。转眼间,两个儿女也从襁褓中的婴儿变成了牙牙学语的孩童了,也许是营养不良,抑或是需要田间劳作难以照顾得周全,第二个小孩一年到头都是体弱多病,每当季节交替流感到来,小孩不是在看病,就是在看病的路上,久而久着,小孩被医生戏称为“老运动员”,也就是家境困难,没有足够的营养,两个儿女都比同龄人要矮小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