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代表生肖是什么

海南“新高考”首考平稳结束 7月13日起评卷,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二三里资讯海口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辜代表生肖是什么1

7月10日是海南高考的最后一天,上午进行历史和生物科目,下午进行地理科目的考试。至此,为期4天的“新高考”首考平稳、顺利、安全、有序结束,实现了“健康高考、公平高考、平稳高考、温馨高考、诚信高考”的总体目标。根据安排,评卷工作将从7月13日开始,录取时间初步定在8月10日。

7月9日、10日的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属于“新高考”内容,每位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选择3科参加考试。与统考科目不同的是,考生3个选考科目的考试不在同一个考场完成。从两天的考试组织情况来看,各考区和考点的考前培训扎实到位、组织得力,在换场方面,没有出现考生走错考场、坐错位置的情况;在考务方面,考试科目的衔接以及试卷的领取、回收、发放等环节均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规范操作,考试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

根据安排,今年的高考评卷场仍设在海南师范大学,评卷工作将从7月13日正式开始至20日结束,届时将有700多名教师参加评卷工作。省考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8日开始,部分市县的答题卡已经进入切割扫描阶段,评卷工作准备就绪。评卷结束后,省考试局将对考试成绩进行反复校核之后适时向考生和社会发布。需要提醒的是,考生要保存好自己的《准考证》,以便用于查询个人成绩、填报志愿等工作。

谈到刚刚结束的考试,海南华侨中学考生肖凯茜、董嘉琪、陈语欣均表示,“新高考”第一年,很多考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选考科目相较模拟考试多了很多新的题型。谈到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她们都已初步确定目标,“但还要等成绩出来才能确定。”

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考试结束后,考生和家长都将关注点转移到志愿填报问题上来。陪考的海口市民辜女士表示,今年是“新高考”落地的第一年,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希望教育部门和学校能举行一些填报志愿方面的讲座或新闻发布会。

海口海港学校的施老师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为了帮助考生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学校已经为大家推荐了“新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指导书籍。海南华侨中学的陈老师则说,目前学校已经在家长微信群内发布了一些志愿填报指导,后期还会陆续发布相关信息并及时解答大家的疑惑。

省考试局负责人表示,7月中旬,该局将再次组织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演练,并组织教师开展志愿填报培训,确保考生顺利进入理想大学,“新高考”各项措施平稳落地。

来源:新浪海南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辜代表生肖是什么2

8月30日,湖南大学天马学生公寓附近的体育场,15岁的刘昊(左)与27岁的李小华,他们分别是湖大今年年龄最小和最大的本科新生。 图/实习生 陈日雯 记者 辜鹏博

潇湘晨报记者 范典 实习生 周家璐 长沙报道

他,00后,今年才15岁,却已经是湖南大学的大一新生。

他,80后,已经27岁了,却成为诸多90后甚至00后的同学。

今年,共有5012名本科新生进入湖南大学,最小的刘昊才15岁,而唯一的80后李小华已经27岁了。12岁的“代沟”,一个生肖的轮回,会产生怎样的碰撞?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又有何差异?

“还要坐着拍啊,站着就好啊。”跟大自己近12岁的李小华站在一起,15岁的刘昊显得身板还要大一些。与较为沉默的李小华相比,刘昊明显要活泼很多。

8月30日,在天马学生公寓附近的体育场合影时,两位湖南大学2016级年龄最大和最小的新生终于见了面,彼此“特殊”的身份,反而让他们一时间不知所措。或许是还不熟悉,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相视而笑后摆出了几个略显僵硬的造型,合影时两人的动作倒是默契。

今年湖南大学有34名00后本科新生,出生于2000年12月的刘昊成了其中最小的大一新生,就读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出生于1989年的李小华则是年龄最大的大一新生,就读于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印象

00后的他开朗健谈不拘束

80后的他沉静内敛话很少

30日下午,湖南大学天马学生公寓附近的体育场,刘昊借着休息时间从队伍中走出来。午后的阳光仍然很强,刘昊的手臂已经被晒黑,不过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疲惫。“这种强度完全能够适应,一点都不觉得累。”与记者交谈时,刘昊没有显出半点拘束。

15岁的刘昊,言谈举止与那些大他三四岁的同学并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比有些同学还要成熟。快开学时,刘昊的父母陪他从老家河南周口来到长沙,刘昊认为自己“一个人来学校完全没问题”。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出门做生意,相比同龄人,他在为人处世方面显得格外成熟。

相比刘昊的健谈,李小华的个性显得沉静。穿上军训服装之后,单从面相看,李小华跟身边这群小他八九岁的弟弟妹妹差异并不大。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始终保持着礼貌谦逊、惜字如金。

“相比80后,90后、00后要开朗很多,我们这一代人要内敛些。”李小华说。

“代沟”

00后的他为避免麻烦,喜欢把年龄说大一点

80后的他和同学聊明星,发现不在一个频道

和多数00后大学生一样,刘昊并不喜欢跟人提起自己的年龄。“我一般不会主动跟人说我的年龄,尽量避免这个话题。”刘昊说,一旦别人知道他是00后,就会有一堆问题丢过来,为了避免麻烦,他经常会把自己的年龄说得稍微大一点。

“我不太喜欢别人拿00后说事,这种说法会在无形中夸大同龄人的差距。”刘昊说,他已经读大学了,“年龄太小,可能会影响谈恋爱这件事”。跟他同级的女孩子一般都比他大,这会影响他找女朋友。

尽管辅导员在场,但谈到恋爱这件事,刘昊并不避讳。他笑着说,以前还没有谈过,上大学了应该接触这些了。

相比刘昊“年龄小”的苦恼,李小华则要面临实实在在的“代沟”问题,来学校才几天,他已经深刻感受到他跟这群年轻大学生的差异。他发现身边的90后新同学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点特长,例如他的同学中,有的会书法、有的会架子鼓、有的会弹钢琴,显得多才多艺。

与同学八卦明星时,李小华发现,他与同学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他是听着刘德华、周杰伦的歌长大的,重新回到大学校园后才发现,身边这群大学生追的明星,他几乎都不认识。对于这个问题,他显得有些无奈,“我现在都还说不出那些歌星的名字”。

付出

00后的他 14岁去香港,独自考察理想院校

80后的他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重新高考

尽管年龄相差12岁,但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他俩的人生目标都非常明确。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也付出了种种努力。

“我爸以前经商,可能是受了他的影响,我初一开始就喜欢商科。”刘昊说,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决定以后要学商科。后来,他得知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有全亚洲领先的商学院,高二那年,14岁的刘昊独自一人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亲自去那里考察学校情况。

“去香港这段经历给我的震撼很大,我想考港中大,高三的学习态度彻底变了。”刘昊说,高三那年,他成了班上最刻苦的学生,经常是第一个到教室、最晚一个离开。“平时模拟考试能考650分以上,高考没发挥好。”刘昊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他考港中大的计划泡汤了。

刘昊很清楚自己要读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要么来湖南大学,要么复读”。虽然河南高考竞争激烈,刘昊还是在填志愿的时候给自己设了一个底线,必须要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河南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有82万,刘昊考了全省理科8000多名。

相比刘昊,李小华的经历更丰富一些。2009年的时候,他就从家乡安徽阜阳考上了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后来才发现自己不是很喜欢法学,觉得这个专业太枯燥。”

大学毕业后,他跟着亲戚辗转于昆明、西安,工作了两年多。由于自己对法学专业不感兴趣,工作也不理想,那种碌碌无为的状态让他颇为不适,“觉得很对不起父母”。

2015年初,李小华有了重新高考的想法。“我想过去考研,但是后来发现把握不是很大,就放弃了。”他说,从小对文学很感兴趣,觉得这个专业才适合他。得到父母支持后,他准备重新高考。

2016年高考前4个月,李小华回到家乡备考,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中国人民大学。时隔7年再参加高考,只有4个月的复习时间,他考了592分。安徽这一年的高考考生超过50万,他考了全省文科800多名,最终被湖南大学文学院录取。

李小华说,今后自己仍然打算考研,将来能够做学术研究就更好了。

辜代表生肖是什么3

第十一章

筠仙早生五十年 子城乡试跃龙门

上文说到,前文简述了刘蓉其人,接下来说说曾刘二人的“小弟”郭嵩焘。

郭嵩焘其人

郭嵩焘181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府的湘阴县,是一个在洞庭湖的出口的通达之地。郭嵩焘家族曾“富甲一方”,到其父一代,家道中落。郭嵩焘比刘蓉小5岁,比曾国藩小7岁。“进学”后,在岳麓书院读书时与,经刘蓉介绍与曾国藩一见如故,结为金兰。前文已知,三子性情相近、抑郁抱负,“笑谈都与圣贤邻”,自是竞相比肩圣贤,相期终生。郭嵩焘初时亦科举不顺,期间多有坎坷,至1847年才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郭嵩焘入浙江学政罗文俊幕。当时正值鸦片战争,亲眼见识了英国炮舰攻击宁波定海,早早意识到“自古边患之兴,皆由措置失宜”,由此发愿考察历史上的“中外关系”,撰著《绥边徵实》。

1847年,郭嵩焘中为进士时,“太平天国”即将成事。接着,郭嵩焘亲自动员曾国藩,郭氏也亲临战场。后于1856年初,奉曾国藩之命,赴浙江筹饷,顺道去了上海(根据《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其中包括上海)。郭嵩焘来时,英法已在“洋泾浜”落脚十余年,营得有模有样。这是郭嵩焘首次与洋人打交道,有点始料不及,原来传说中“红毛”“鬼佬”也居然长得漂亮、很讲礼貌,修建房子居然也窗明几净,洋酒(葡萄酒)也不难喝,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船舰,尤其超乎想象。

自上海返回后,郭嵩焘即往北京就任翰林,不久,入值“南书房”。其时,英、法诸国,要求重订条约、开放更多门户,且要使臣驻京。得不到许可时,便以武力要挟,炮舰停泊渤海,窥伺京师。咸丰皇帝命郭嵩焘参赞主持天津海防的王爷僧格林沁,以郭嵩焘已有的见识和理解,他认为“洋务一办便了,必与言战,终无了期”。

此等思路哪能对得上“英雄阔步”之僧王,且僧王又获得庚子、辛丑以来与洋人作战最大胜利,以至举朝欢呼。对此,郭并不开心,曾国藩来信问其为何对备战欲言又止,对胜仗“无动于衷”?随之,郭嵩焘受命作为钦差稽查山东沿海厘税而遭算计,被朝廷处分,又回南书房任职。郭嵩焘请回籍,以身体为由反复告假,皇帝也觉不可思议。回湘阴仅一月(咸丰十年八月初四),郭嵩焘从朋友信中得知天津塘沽失陷、京城失陷,咸丰逃往热河(号称“驾幸”)。郭嵩焘“为废寝食”“痛悼不已”,事情发展是他早有所判的,想不到自己“不幸而言中”,而且还是“昨岁之言”。

他因此愤然说:“诸臣之罪,岂复可逭哉!”“僧王之罪,杀之不足蔽辜矣!”他开列出“洋务四凶”,包括琦善、耆英、叶名琛、僧格林沁。他解释,之所以没有算上林则徐,是因为林则徐的人格实在令人钦敬,但处置洋务,林则徐同样不得要领。

同治改元后,正与太平军作战的李鸿章希望借重既懂洋务且能理财筹饷的郭嵩焘。郭即复出,先作“苏松粮道”,后转任“两淮盐运使”,不到一年,朝廷任命他署理广东巡抚。同治五年(1866年),因左宗棠纠参,也因自己抑郁愤懑请求,解职还乡,回到长沙。

于长沙八年,郭嵩焘仰观俯察,对于家国之事,有更多思考,亦更忧患。同治十三年,郭嵩焘57岁,朝廷诏命他赴京陛见。此年二月,日本借口琉球渔民被害,兴师台湾。看来,正是此难敷衍之危机,才让朝廷想起于洋务似乎有些办法的郭氏。

唾骂声中出使又于骂声中回国

郭嵩焘束装就道,朝廷先是任他福建按察使,到任不满三月,又紧急召回,让他出使英国。原来,朝廷因云南“马嘉理事件”,需大臣前往英国“赔罪”,此事尤其紧迫。

出使之日,他还满怀壮志,期望引进西方治国之道,使中华振兴并臻于富强;铩羽而归后,已失去继续奋斗的信心,因而称病乞休,归隐乡里。郭嵩焘于1879年5月5日乘船到达长沙。时湘阴正发生守旧排外风潮,形势颇为紧张;连用小火轮拖带木船到省城都受到长沙、善化两县的阻止,大骂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贴在大街之上。

尽管郭嵩焘钦差使臣的官衔暂未解除,而自巡抚以下的地方官员都“傲不为礼”。其内心愤懑和孤寂是不言而喻的。

郭嵩焘在返国途中,曾检阅龚自珍集,认为从中可以领悟“处小人治凶顽之道”。船到香港,郭嵩焘曾上岸与正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的王韬晤谈。船开行后,郭嵩焘回忆1855年在上海拜访王韬于英华书屋之景,于当天日记写道:“顷阅子潜(王韬)《瀛土需杂志》,念之恍佛如昨,距今二十五年矣。一日之雅,雨舟之谊,潇潇风雨怃然于心,诵东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之句,为增怅悒。“

郭嵩焘自1879年黯然归国后,晚景甚为凄凉。尽管英国《泰晤士报》、上海《字林西报》载文称誉郭嵩焘,并盼朝廷起用郭氏,洋务派官员刘坤一等也一再上奏请召用郭嵩焘,但直至郭嵩焘终老于湖南老宅,再未得朝廷起用。曾力主官府应扶植私营经济、把官有资产交与商人经营的郭嵩焘,晚年三次申请开办轮船公司,第三次还直接得到权倾一时的李鸿章的支持,但终归化为泡影。本想经由考察西方强盛之道而报国的他,在“公论”大潮面前,无可奈何地成为观潮者。此种心境,他只能诉诸笔端,在晚年的一首《戏书小像》诗中,他叹息道:“学问半通官半显,一生怀抱几曾开!”不过,他也自信:“流传百代千年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光绪二年十月十七日,1876年12月2日,郭嵩焘一行从上海冒雨登舟,前往英国,正式就任驻英公使,后兼任驻法公使。在公使任上,郭嵩焘“如鱼得水”,他对西方由一知半解到一一印证,尤像海绵一样吸纳西方文明,寻找此种文明的动力,并由此自我反思,感叹国家迟暮,自己“年老失学”,连小楷日记有时一天写到七八千字。

然而,同时发生之伊犁事件、琉球事件、中法战争,眼见国家危殆,民生悲苦,郭嵩焘又“不忍不谈洋务”。他希望人们尽快从“天朝上国”的迷思中早点觉醒,以确定增强自己对世界之了解与认知,减少因颟顸而来的自我伤害。

说起郭氏,总是不能不一声叹息。叹其早生50年,叹其与曾左胡李同生,而又难有其功高世勋。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郭嵩焘之任事能力与人格魅力远在晚清诸中兴名臣之下,无法把自己做大做强:如左宗棠一样前呼后拥、如曾国藩一样左右逢源,“失败”之原因会正其性格。这在中国式“成王败寇”标准面前,无疑不是一种无奈、又不得不承认之现实!

郭嵩焘的仕途三起三落。李鸿章等人在上疏朝廷希望给他立传赐谥时,尽量拐弯抹角,强调他对曾国藩、左宗棠三次出山如何有推挽之功仕,其《礼记质疑》一书如何“折中群经,淹贯三礼”。这自然煞费苦心,他们想把郭嵩焘纳入世人普遍可以接受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或者说,这些在郭嵩焘时代最能理解和同情他的人,试图按照自以为宽容的标准来肯定他的作为,以便弘扬他的业绩。这里,真正能看到他值得钦敬的地方:求真知的勇气,至诚的天性,相对统一的人格。

百年后,钟叔河先生在编辑《伦敦巴黎日记》时说,郭嵩焘已经突破了“办洋务”的水平,率先创议“循习西方政教”,成为末世士大夫阶级中最早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人物。海外学人汪荣祖先生也在《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中说,“当时人觉其独醉而众醒,但今日视之,实众醉而斯人独醒”,郭嵩焘是那个时代中,“最勇于挽澜之人,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此人的孤愤与无奈。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同时代人鲜能接受,他的个性貌似恭俭,实甚自负与固执,以致被人视为易遭物议、性格褊狭之人,终身受挫”,然而,“这个弄潮儿的挫折,很可说明那个挫折的时代”。

1891年7月,郭嵩焘于长沙去世时,李鸿章等人上疏,请求朝廷将其学行政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予赐谥,朝廷旨意:“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着不准行”(郭氏更多“事迹”非本书探讨内容,不多赘述,有兴趣之读者可搜集更多郭氏资料参阅)......

孟容虽年小曾子城五岁,但其“博通经史,为文宏宕,有奇气”,志将安身立命之地寄于学术事业,将“求道”作为自己一生最大的奋斗目标,他之醉心潜研湖湘之学业、之精神、之成就初显,一度被曾氏赞为“卧龙”之美誉,开始对湖湘学人产生影响,比肩鹊起、驰骋宇内;着力弘扬湖湘学风,将之从学术上的经世中开始走出来的影响与成就来看,称之为“卧龙”实不为过。经其与时下的猛士高人的共举,使湖南由一隅一改以往那种鄙陋的边缘文化形象,渐渐向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坚靠拢,使近代的湖湘文化和岭南文化、江浙文化渐成鼎足之势来讲,非伟力不能为,更有此见,曾氏所言非兴致所至而为。

往往学术之人往往待人处世过于理想、甚至迂直,亦会自视过高而为常人所不解,其心气傲岸、高冷孤傲气象,亦则难为世人所容。但他仍“躬仁义而力践之,不以举世不为而自阻。饫道德而心乐之,不以没世无闻而自戚”,其坚持与坚守,决然体现其力践圣道,而不以得失毁誉为意的非功利处世态度,是十分令人敬仰的。恰恰这点,体现了中国老一代文的骨气、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也从其身上证明了儒学强大的生命力。

尽管刘蓉为湖湘的经世之学做出非凡贡献,但其身为儒仕仍然未完全摆脱旧时儒学之士腐儒弊病,自有其时代与个人局限性。既不似曾氏之大胆改造桐城派以倡洋务之风,而使陷入“空谈误国”式的空洞学术;开始关注时务、社会之学,以改良时风、影响时局。也不似郭氏之完全敞开心扉接受外来学问与事务,倡一时之新风。

而郭氏又是另一番景象,开放之过又为时下不容,多次遭受不公仍不改所为;虽同为后世敬仰,但其三子各不相同,但历史总有客观公论,即便是一时的是非曲直难以权衡,但大体会有一个公允的评价留世存史的(这些均是后话,此处先按下不表。因二人与曾氏属相交终生之人,本书亦有多部多个章节述及)。

郭嵩焘其人

郭嵩焘181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府的湘阴县,是一个在洞庭湖的出口的通达之地。郭嵩焘家族曾“富甲一方”,到其父一代,家道中落。郭嵩焘比刘蓉小5岁,比曾国藩小7岁。“进学”后,在岳麓书院读书时与,经刘蓉介绍与曾国藩一见如故,结为金兰。前文已知,三子性情相近、抑郁抱负,“笑谈都与圣贤邻”,自是竞相比肩圣贤,相期终生。郭嵩焘初时亦科举不顺,期间多有坎坷,至1847年才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郭嵩焘入浙江学政罗文俊幕。当时正值鸦片战争,亲眼见识了英国炮舰攻击宁波定海,早早意识到“自古边患之兴,皆由措置失宜”,由此发愿考察历史上的“中外关系”,撰著《绥边徵实》。

1847年,郭嵩焘中为进士时,“太平天国”即将成事。接着,郭嵩焘亲自动员曾国藩,郭氏也亲临战场。后于1856年初,奉曾国藩之命,赴浙江筹饷,顺道去了上海(根据《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其中包括上海)。郭嵩焘来时,英法已在“洋泾浜”落脚十余年,营得有模有样。这是郭嵩焘首次与洋人打交道,有点始料不及,原来传说中“红毛”“鬼佬”也居然长得漂亮、很讲礼貌,修建房子居然也窗明几净,洋酒(葡萄酒)也不难喝,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船舰,尤其超乎想象。

简单述及刘蓉郭嵩焘之人之事,有些属后来之事,有些与本书无关,不再赘述。

再说回此时的曾子城,在此二友挟持之下如同开挂了一般,于功名学业上突飞猛进。虽是学业学问颇有长进,但作为曾子城可不敢对科考有丝毫的疏忽与轻视,因为这条路才是他改变人生的唯一正途!

改变士子命运之乡试

曾子城本是多思持重之人,随着乡试日期的临近,也静思梳理一番自己经年所学。

尤以近年也自感学业有长,顿时信心大增,恰又适逢道光十四年秋围,欲借秋围一搏、以验所学,顿有跃跃欲试之感。

曾子城虽然信心满满,但也因为刚刚中了县学的秀才,家人与本人一样对秋围(乡试)并未报太大希望。同时,既然大家都觉得正逢其时,并且人也正在长沙求学,不必专程赶赴长沙参考,本是便利之事,也就决定参加。于是,也是要好好准备准备,或许机缘己到,就可借此一搏而跃入龙门,而改变命运。

往往被士子们视为“鲤鱼跃龙门”之秋围(乡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各地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所以也称之为秋围,与三年一次、于次年春天举行的会试(京城大考)相衔接,正好便于刚刚中举之人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准备,于次年春天赶往京城应考。

秋围放榜有哪些程序,为何榜单被称为“龙虎榜”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按大清规定,每年的乡试录取人数都是有限制的。往往每科开考之前,朝廷都已定下各省的录取名额。因此,在考官们阅卷完成后,需要严格按照各省预定的名额录取中举之名单,不能随意增减,否则要受到责罚。

按例,考官阅卷后就要对外公布录取名单,称为“放榜”。

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规定,乡试后半个月内须完成阅卷、放榜,一般在八月底。但后来随着应试人数增加,各省放榜日期也相应推迟。康熙五十年(1711年),朝廷要求大省在九月十五日前、中省在九月十日前、小省在九月初五前放榜。自此,放榜时间成为定制。

虽然有了放榜的最后期限,但各省具体的放榜日期、时辰等,并未统一要求,而由各省自行确定。因寅属虎,辰属龙,所以民间亦有求个好意头的良好愿望,于是各省也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自觉顺应民意,从而大多选在寅日或辰日放榜,这就是“龙虎榜”的来历,为的就是求个吉利。但顺天乡试的放榜日期,需要报告礼部,以便礼部奏请朝廷钦派官员复查。

通常,乡试放榜的前一天,为了确保发榜不出差错,考官们往往先要填写草榜。主考官依名次填写拟录取试卷的“红号”,草榜填写完毕后,所有乡试官员(包括监临、提调、监试等官)在内堂集中,共同拆卷,将试卷逐一核对红号,最后依照录取名次将考生姓名、籍贯填写在草榜上。然后,将草榜交给书吏,由他向在座的所有官员宣读考生姓名,完成这些手续后,再开始填写正榜。

填正榜时,各省都是从第六名写起,直到完成最后一名。然后再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序写至第一名。以显示位列前五的仪式感,也方便营造更为隆重的形式,使得高中的举人成为众士子追崇的楷模,为得就是让得中者享受极为显耀的荣誉感。

尽管填榜程序严格,考官们也十分慎重、仔细,但清代还是时有填榜错误的事儿出现。如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顺天乡试录取将二十名误写为十二名。

各省乡试填榜后,需要在榜单上钤盖印信。清初时只规定顺天乡试榜单上钤盖顺天府尹印信,其他各省没有统一要求。乾隆三十年(1765年)规定,各省乡试榜单,需在年月和接缝处钤盖巡抚关防印,无巡抚的省份钤盖总督关防印,此后成朝廷定制。填榜的第二天,顺天府在顺天府署,各省在布政使司或巡抚衙门前张挂。榜单张挂时,派兵士看守,三天后收缴存档。

因为乡试放榜时正值秋季,桂花盛开,所以乡试榜也称秋榜、桂榜、蕊榜、龙虎榜。又因举人是科举出身的第一级,所以又称一榜、乙榜。

顺治二年的规定还要求:乡试放榜的当天,考官们还需要誊写题名录,进呈给皇帝御览。次年,又规定需要誊录三份,分别送给皇帝、皇后和皇太后。到了乾隆二十八年,顺天府的乡试题名录就不再要求呈给皇太后和皇后了。

对于誊写题名录的格式,清初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康熙八年(1669年)规定,要求各省题名录一定要包含乡试三场考题。十七年(1678年),朝廷又要求各省题名录都仿照河南体式誊录,使格式统一起来。

明清乡试放榜前,考生们都非常关注考试结果,经常会向考场的门丁打听录取结果,称为“看鸽棚”。放榜之后,门丁往往会率报子鸣锣报喜,并有一张长条形的白纸条,上写“中式某某科乡试第几名举人,湖南某某府县学优廪生,或廪生增生附生”。此后,还要送捷报,不仅要送外考生家中,还送往亲戚家中,清代诗人张子秋有一首《报喜》诗:

高升高中任高才,

添喜红条便报来。

讨赏门前无别话,

今朝小的喝三杯。

报喜人到了新科举人家中要受到隆重的接待,而且还要在举人家小住几天,并由考中举人家开出单子,上面列出所有亲戚朋友的名字,再由报喜人前往一一报喜,还请他们前来给新人贺喜(那自然又是一笔笔可观的进项了)。

乡试、会试放榜后,朝廷允许落第考生凭卷票领回自己的试卷,称为“发领落卷”。如果考生觉得考官阅卷不公正,还可申诉。这不仅可以安抚落第考生,也可以监督阅卷考官公正评卷。清初时经常有落第考生发现阅卷有错误,前往礼部申诉,使考官受罚的事件。到了清中期以后,即便考生申诉,也很少得到满意的答复,发还落卷的制度也形同虚设。

乡试取中的举人之待遇

明清时期(清随明例)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是各省乡试通过后产生的。

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有些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

举人可与地方官员平等交往,因其有座师同年这一票人脉资源。因此可被推荐为基层有品小官,通常是九品巡检、司库、税目、主薄一类小官。条件好或老师说话硬,资源多的举人有可能当上八品的县教喻(类似于县教育局长)。也有资格开办学校,或者为高级官员当幕僚,为从政发展做预备与积累人脉,是有正式品级的预备官员。

而秀才就有所不同了,秀才是科举制度下最基础的功名。

明清制度,经过县府院三级11场考试合格的童生为秀才,也称生员,俗称读书人。优秀者可以入县学府学读书,就是进学。国家政权给予一定钱粮,以支持秀才继续学习。中了秀才,见县官不跪,口称学生。一般案件不受刑。民间称为相公,可出任官员幕僚,或者当私塾先生,或者給大户人家做管家、掌柜之类的客卿。

虽然科举弊病种种,但作为旧时一种上升的正途,还是为不少草根提供了可资改变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