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代表啥生肖

迎虎年,读虎诗,生龙活虎,虎虎生威,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周文至今无一文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任重道远代表啥生肖1

小启: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十二生肖轮流坐庄。

老黄牛任劳任怨,任重道远,从春天走到冬天,转眼就到了“牛魔王”归隐山林的时候,百兽之王老虎即将闪亮登场。

老虎,不怒自威,让人不寒而栗。古往今来,直接吟咏老虎的诗并不多见,但在古诗词中,借虎喻人、托虎言志的诗句,却金句频出,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时值岁末年初,让我们一起迎虎年,读虎诗,生龙活虎,虎虎生威。

齐己:狐莫威,兔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

猛虎行

(唐)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

狐莫威,兔莫狡,

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

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齐己是唐朝有名的诗僧,他有826首诗作被录入《全唐诗》,位居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和刘禹锡之后,排名第6。

老虎眼上方有一个白色区,故有“吊睛白额虎”之称。老虎前额的黑纹颇似汉字中的“王”字,更显得异常威武,因此被誉为“山中之王”或者“兽中之王”。

老虎的眼睛夜里会发亮,这是夜行动物普遍的生理反应。

齐己这首《猛虎行》,通俗易懂,把老虎的外形与生理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

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开禧元年(1205年),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

这年春初,辛弃疾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京口是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稼轩居士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气呵成。

词中与虎有关的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意谓横金戈跃铁马,气势如下山猛虎,足以把万里征程上的敌寇生吞下去。

这两句词是写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刘裕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逐渐壮大,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辛弃疾借此希望南宋朝廷能像南朝皇帝一样,励精图治,恢复中原失地,而不是偏安江南一隅。

解缙: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明)解缙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永乐年间,有大臣为明成祖朱棣进献一幅画,画的是一只大老虎回头在看一群小老虎,朱棣看了很是喜欢,就请有名的才子解缙为画题诗,解缙题的诗很简单:“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这首诗对朱棣触动很大,没多久就将留在南京的太子朱高炽调回北京。

原来明成祖朱棣自从得了天下之后,就对太子继承人之位产生了动摇。朱棣戎马一生,年轻时就成为将军镇守边疆,他更喜欢陪在自己身边英勇善战的小儿子朱高煦,并不喜欢身材臃肿、体弱多病的太子朱高炽。

解缙是太子的坚定的拥护者,题诗的目的就是提醒朱棣顾念父子之情,对太子好一些。

朱高炽虽然不擅长征战,但是治国理政却是一把好手。他性格沉稳,为人宽厚,与大臣们结下深厚友谊。可惜的是解缙为人太过耿直,更多的时候都是直言相谏,最后卷入立储之争,被朱高煦陷害而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题虎诗,就是解缙的绝命诗。

小结:

与老虎有关的诗句还有很多。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这是先秦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中与老虎有关的诗句。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与老虎有关的诗句。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是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与老虎有关的名句。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与老虎有关的诗句,能让人心惊肉跳,也能让人精神抖擞。

又是岁末年初到,让我们一起迎虎年,读虎诗,生龙活虎,虎虎生威。

任重道远代表啥生肖2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的东北虎 | 图源:news.cgtn.com

导 读

农历壬寅虎年,将从2022年2月1日开始。不仅中国,很多亚洲国家都有庆祝虎年的传统。虎年来了,全球野生虎保护能否有所突破?

撰文 | 汤波

责编 | 冯灏

●  ●  ●

在中国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的神话传说动物,虎则是唯一的野生猛兽,也是唯一濒临灭绝的生肖动物。全球野生虎数量从20世纪初的约10万只锐减至目前的数千只。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和包括中国在内的野生虎分布国家正在积极努力,希望逐渐恢复野生虎的种群数量,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野生虎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百兽之王”濒临灭绝

老虎被称为 “百兽之长” “兽中之王”,是世界上最具魅力、最知名和最受欢迎的巨型动物之一。虎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最早的龙虎图案可追溯到距今6500—6300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 [1]。虎的形象也大量出现在中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以及各种重要器具上。虎在中国生肖中排名第三,是猛兽的代表,象征着权力和力量。虎在很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备受推崇,印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国家将老虎视为国兽。

虎在动物分类中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有趣的是,老虎与家猫基因组相似性高达95.6% [2],所以人们常将老虎称为大猫有一定道理。科学界一般将现存老虎分为两大种群,即大陆虎和岛屿虎,其中,大陆虎包括孟加拉虎、马来亚虎、印度支那虎、华南虎、西伯利亚虎和中亚虎等6个亚种,而岛屿虎包括爪哇虎、巴厘虎和苏门答腊虎等3个亚种 [3]。

野生虎曾经广泛分布于整个亚洲。不过,由于栖息地萎缩和碎片化、人类捕杀和盗猎、食物缺乏等原因,全球已有4个野生虎亚种灭绝或野外灭绝。20世纪40年代,现存老虎体型最小的巴厘虎灭绝,它们原来主要生活在印尼巴厘岛北部热带雨林中。20世纪70年代,中亚虎灭绝。20世纪80年代,印尼爪哇虎灭绝。20世纪90年代,华南虎也不幸基本处于野外灭绝状态 [4]。

与此同时,全球野生虎数量一直在急剧下降。20世纪初,全球野生虎数量在10万只以上,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全球野生老虎数量减少至约3.5万只,到2010年更是只有约3200只 [4]。老虎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状态为“濒危”。

全球野生虎翻番目标能否实现

作为森林中的顶级捕食者,野生虎发挥着保持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功能。一旦野生虎消失,老虎捕猎的食草性野生动物将快速增加,对森林植被破坏加剧,将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崩溃。野生虎是森林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加强野生虎保护已刻不容缓。

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老虎,2010年11月,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俄罗斯、泰国和越南等全球13个野生虎分布国联署通过了一项重大的联合行动计划—— “全球野生虎种群恢复计划”(Global Tiger Recovery Program)。该承诺提出,尽力在下一个虎年使全球野生虎数量翻番,从2010年的约3200只增加到2022年近6000只 [4]。

2010年以来,在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的协助下,各个野生虎分布国纷纷加大保护力度,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打击盗猎、野化放归等多项保护措施,积极促进野生虎数量的增加,其成效已开始显现。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全球老虎论坛发布的数据,2016年全球野生虎数量已增加至3890头 [5]。

印度是世界上野生虎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野生虎数量恢复最为成功的国家。印度设立了致力于野生虎保护专职机构——国家老虎保护局,其负责人由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部长兼任。2016-2019年,“印度老虎保护计划” 每年投入2.5亿人民币以上,最近两年也有1.5~2亿人民币。此外,印度还建立了52个老虎自然保护区,覆盖了20个州共38万平方公里的老虎森林栖息地。这些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超过2.6万台摄像机,用于捕获野生虎的行踪并观察它们的行为 [6]。

这些措施最直接、最引入瞩目的成效就是印度野生虎数量的快速增加。2019年7月29日即第十个国际老虎日,印度政府发布了 “2018 年老虎普查报告”。该报告估计印度的老虎数量为2967只,远远超过第一届全球老虎峰会上印度计划的2100只,比2010年的1706只增加了42.5% [7]。如果按照2006年以来年均6%增长率计算,预计到2022年,印度野生虎数量将达到3500只,比2010年翻倍,将为完成 “全球野生虎种群恢复计划” 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国家野生虎数量则有增有减。据俄罗斯2014-2015年一项调查显示,西伯利亚栖息地有480至540只野生东北虎,比2010年增加了约30%~50%以上 [8]。2018年尼泊尔调查显示,该国野生虎数量估计有 235只,比2009年121只的基线统计增加了一倍,基本完成翻倍任务 [9]。而马来西亚2016年到2020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老虎调查初步结果显示,野生虎的数量减少到不足200只,2000年前后这一数字还是约500只 [10]。2021年3月,马来西亚国家老虎保护中心正式开始运营,有望为马来虎保护带来转机。

野生虎数量翻倍目标能否实现?很快将有官方答案。2022年9月,野生虎分布国将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召开第二届全球老虎峰会,以评估2010年 “全球野生虎种群恢复计划” 的进展情况,届时,会议将发布新的野生虎种群估计数量,并确定未来12年的老虎保护重点。

中国野生虎保护进展如何

中国曾经是野生老虎种群最多的国家,除了华南虎和西伯利亚虎(即东北虎),还曾经生活过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和里海虎(在中国称为新疆虎)。但是由于人为原因,中国野生虎数量锐减,其中华南虎野外灭绝的悲剧值得深思。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大约还有4000多只野生华南虎,但是由于50~60年代的大规模捕杀,野生华南虎数量急剧下降,到70年代在野外已难觅华南虎踪迹,到21世纪初,人们再也没有见过野生华南虎的身影 [11]。

为了响应 “全球野生虎种群恢复计划”,2011年7月29日,中国启动了《中国野生虎恢复计划》,标志着中国野生虎保护和恢复工作全面启动实施。该计划在分析中国野生虎种群及栖息地保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野生虎栖息地、加强野生虎种群监测体系建设、协调野生虎保护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加大对非法盗猎和走私的打击力度、以及扩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五大优先保护领域,并相应地设定了包括优化野生东北虎、孟加拉虎及印度支那虎栖息地及其保护、推进华南虎放归研究、健全和提高野生虎及其栖息地监测体系等在内的13项优先行动。

作为中国野生虎保护计划的重要举措,在试运行4年之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于2021年10月12日正式成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规划面积1406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74%,是中国唯一具有野生东北虎定居种群和繁殖家族的地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东北虎种群数量已从2017年项目试点开始时的27只增加至50只以上。东北虎幼崽的存活率从试点前的33%,提高到了目前的50%以上 [12]。有研究认为,如果采取适当措施进一步降低人类影响,并在东北虎栖息地之间建立生态走廊,同时与俄罗斯等国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东北地区实际上可养活大约310只老虎,其中包括119只可繁殖的雌性东北虎 [13]。

对于华南虎,加强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研究则是工作重点。目前全国共有圈养的华南虎240多只,均是由20世纪50年代从野外捕捉的6只华南虎繁育而来 [14]。与此同时,在国家林业局的组织下,广东、福建、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已相继开展了华南虎野化放归研究。例如,湖南省已编制了华南虎放归自然长期规划,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了面积约23平方公里的华南虎野化训练区和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的种群繁育区域,正在持续对试验区和繁育区域的华南虎栖息地进行监测,并对华南虎的食源动物进行种群复壮,引入其他猎物种类,解决华南虎的食物供应问题,为华南虎野化放归提供技术储备。

不过目前关于华南虎野化放归是否有效还存在争议。有人担心这些人工繁育的华南虎容易出现近郊衰退、华南虎无法适应野外环境以及人虎冲突等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可通过技术进步、政策优化等措施加以克服,比如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科学配对可逐步降低近交系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并对园区内居民异地搬迁安置,减少人虎接触的机会,则可降低虎伤人事件发生。

新的虎年即将来临,野生虎种群恢复任务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应该继续加大野生虎保护力度,否则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短时间里,或许只能从动物园,甚至纸质或电子媒介中看到 “百兽之王” 的身影。

《知识分子》编辑部全体同事

祝读者朋友们

新春快乐 虎年大吉

作者简介

汤波,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馆员(科学传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动物世界奇遇记》和《探秘生命密码》等科普图书。

参考文献:

1. 河南西水坡蚌龙图案的实证价值. http://www.cssn.cn/kgx/zgkg/202012/t20201229_5238919.shtml.

2. Cho YS, Hu L, Hou H, et al. The tiger genom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lion and snow leopard genomes. Nat Commun. 2013;4:2433. doi:10.1038/ncomms3433.

3. 李倩. 东北虎与华南虎全基因组重测序及其比较基因组学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9.DOI:10.27009/d.cnki.gdblu.2019.000157.

4. Global Tiger Recovery Program:Saving Tigers to Save Asian Biopersity. https://www.wildtiger.org/files/Global-Tiger-Recovery-Program-Exec-Vol-Sep-20.pdf.

5. 3890- WHAT DOES THE NEW NUMBERS MEAN? https://tigers.panda.org/news_and_stories/stories/3890_what_does_the_new_numbers_mean/.

6. National Tiger Conservation Authority (NTCA) . https://ntca.gov.in/.

7. Counting tigers in India. https://ntca.gov.in/monitoring/#monitoring.

8. Siberian Tiger Population 2021 – How Many Siberian Tigers Are Left In The World. https://siberiantiger.org/siberian-tiger-population-how-many-siberian-tigers-are-left-in-the-world/.

9. 2 Nepal tiger reserves awarded. https://www.nepalitimes.com/latest/2-nepal-tiger-reserves-awarded/.

10. https://www.wwf.org.my/tiger_facts/status_of_malayan_tigers/.

11. 张志和. 华南虎保护遗传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

1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数量增至50只. http://www.gov.cn/xinwen/2021-10/12/content_5642127.htm.

13. REF Qi, J., Gu, J., Ning, Y., et al. Integrated assessments call for establishing a sustainable meta-population of Amur tigers in Northeast Asi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21,261:109250. doi:10.1016/j.biocon.2021.109250.

14. 从18只到240多只,“中国虎”家族日益壮大. http://www.news.cn/2022-01/26/c_1128300892.htm

制版编辑 | 虎头虎脑卢卡斯

任重道远代表啥生肖3

来源:人民日报

在云南西双版纳,去年北移南返的亚洲象在热带雨林里安然栖居。这群亚洲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备受瞩目,人们呵护关爱象群、人象平安的一幅幅画面温暖人心。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最新监测显示,我国首只成功救护并放归自然的野生东北虎“完达山1号”,野外生存状况良好,正逐步适应放归地环境。

在青藏高原,一批又一批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动物通道,向产仔地可可西里卓乃湖进发,开启迁徙产仔之旅。

如今,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走进公众视野。珍稀动物为什么频频出现,我国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加强保护?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频频露面,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腹地,高挺的笔管榕树上,一只雌性海南长臂猿蹲坐着,怀里抱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幼猿。“小崽在母猿怀里,好着呢。”透过望远镜,长臂猿监测队队员郑海强捕捉到这样的场景。

这只让郑海强挂念的幼猿,是今年1月刚刚诞下的。近几年,这样的喜讯频频传来:2020年8月幼猿“平平”出生,去年初“猿海”“猿南”相继出生,今年猿群又添新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海南长臂猿已连续3年实现种群数量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只,稳定恢复至5群36只。

作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脊椎动物种类达7300多种,已定名昆虫达13万种。近年来,通过栖息地保护、拯救繁育等措施,野生动物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从热带雨林到青藏高原,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腹地,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频频露面,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回来了。5月26日,志愿者在赣江江西南昌段扬子洲水域拍到了江豚产仔的画面,视频里,成年江豚环游在幼崽周围,逐浪嬉戏。“以前这里的江豚只有3头,现在已有近20头。”江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然教育与志愿者委员会主任余会功说,为了保障江豚安全分娩,当地政府成立护卫队,日夜守卫。最新监测发现,鄱阳湖江豚数量已经超过700只。

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江西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上清镇护林员肖冬样,每天都沿着石梯下到泸溪河边,查看河道生态环境。在鹰潭,中华秋沙鸭10多年前首次现身泸溪河后,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信江支流泗沥河、晏谷河与主河道交汇处等地都发现它们的身影。“最多时拍到140多只,约占全球种群的10%。”肖冬样说,“中华秋沙鸭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很高,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接待好这些‘稀客’。”

新物种、新记录种接连面世。

5月22日,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38293个,更新生物物种“家底”。“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增长非常快,15年来增加了近两倍。”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介绍。去年,国内共新发表脊椎动物95种,其中新物种80种、国家新记录种15种,新增物种的分布涉及30个省区市,其中云南有32种。

近年来,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

野生大熊猫种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亚洲象野外种群从1985年的约180只,增长至300只左右;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仅存的7只,发展至野外种群超过6000只;藏羚羊野外种群由上世纪90年代末不足7万只,恢复到30万只以上;多地监测发现穿山甲活动,中华穿山甲种群逐步恢复。

“我国朱鹮、亚洲象、藏羚羊等100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已基本扭转持续下降的态势,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

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8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一只体形健硕的东北虎摇头晃脑,步伐矫健,黑熊、梅花鹿等觅食奔走,原始大森林里好不热闹……“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记录下这一幕幕动人场景。

地面红外相机昼夜监测,天上遥感卫星观测,空中无人机巡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实时监测大面积覆盖,已获取超过2万次虎豹监测影像。“目前,园区内生态持续向好,虎豹种群数量稳定增长。2017年国家公园试点以来,监测到新增幼虎10只,野生种群数量达50只左右;新增幼豹7只,野生种群数量达60只左右。”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赵利说。

山清水秀的自然保护地,是野生动物安然栖息、自由生长的乐园。“加强栖息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蒋志刚表示。

近年来,我国着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8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同时,我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有力保护了珍贵、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去年11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在四川都江堰海拔1360多米的野外,发现野化放归大熊猫“小核桃”的踪迹。通过分析采集的粪便以及红外相机拍摄画面发现,“小核桃”体态圆润,野外生存状态良好。“复壮局域小种群,增加遗传多样性,是大熊猫迁地保护、野化放归的最终目的。我们先后放归11只野化培训大熊猫,在野外存活9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说。

“大熊猫、东北虎等旗舰物种、‘伞护物种’,是地区生态保护的代表物种,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受益的不仅是这一个物种,而是整个生态系统。”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张伟说,在自然保护地里,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通过迁地保护实现濒危物种拯救繁育,为不少可能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机会。“当物种种群数量极低、难以自然繁衍,或原有生境被破坏甚至不复存在时,迁地保护就成为保护物种的重要手段。”蒋志刚说。

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建设了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生动物基因库等一批救护繁育机构,繁育珍贵、濒危野生动物400多种,成功放归大熊猫、朱鹮、林麝、黑叶猴等物种,在野外一度消失的普氏野马、麋鹿重新建立了野外种群。

生态环境部于2011年启动建设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每年获得70余万条观测数据,并以此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数据库。“这些第一手数据,反映了重点区域物种多样性变化,为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威胁因素、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撑。”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生物多样性保护处处长井欣介绍。

以最严密法治、最严格执法保护野生动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年4月9日起施行。最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适用这一法律解释,审结一起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穿山甲鳞片案件,对倒卖价值700万余元穿山甲鳞片的张某等6人,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至二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非法贸易是野生动植物主要致危因素之一。2016年,国家林草局牵头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目前,成员单位已从最初设立时的22个扩大到27个。

我国用最严密法治、最严格执法,守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颁布、修订了20多部生物多样性相关法律法规,覆盖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安全等领域。

“我国形成的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制度、栖息地保护和禁猎区(期)制度、经营利用全环节严格监管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规范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时坤说。

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被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多项硬招实招压实了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责任,基本扭转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对破坏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高压态势。”井欣说。

保护生物多样性,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自2016年起,在国家林草局支持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每年都组织志愿者开展“护飞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1.5万余次,参与志愿者达10万余人次,救助野鸟13.2万多只。

近年来,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持续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进课堂、进社区、进机关。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保护野生动植物、“拒食野味”蔚然成风。

在环保社会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蔚蓝地图”里,网友们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随手拍,累计分享30多万张物种照片。“‘蔚蓝地图’具有智能识图功能,大家拍一拍,就能识别出鸟、虫、兽等,以此吸引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兴趣,进而参与保护行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

进一步加强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鉴于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物区系的独特性、多样性,我国一些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受威胁程度仍较高。”蒋志刚说,保护拯救濒危物种仍然任重道远。

“我国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栖息类型多样、分布区域大多偏远,部分物种尚未摆脱灭绝危险,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等仍需有力推进。”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需要全面详实的科学数据来支持。时坤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物种资源调查监测力度,进一步科学评估种群状况。井欣表示,要持续推动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建设,开展野生动物本底调查,将有关数据纳入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数据库。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实施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对大熊猫、东北虎、中华穿山甲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继续实施抢救性保护,划定并严格保护重要栖息地,连通生态廊道,使重要栖息地面积增长10%。今年,将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功能良好的区域,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要做好每个国家公园的规划,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把生态系统的关键地区、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划进核心保护区。”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说,同时,要鼓励和吸引当地居民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专家指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恢复,野猪等物种局部种群过大,人兽冲突逐步显现,这一难题需着力破解。“保护野生动物,不应以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为代价。”蒋志刚说,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让当地居民从野生动物保护中获益,吸引他们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张伟说,保护野生动物不能“一刀切”,要兼顾野生动物作为可再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功能。对于商业性利用要进行合理规制,加强监管,严打违法捕猎野生种群充当人工种群的行为。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确保珍贵、濒危物种种群及栖息地安全,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公众自觉抵制违法行为、支持保护工作,形成社会各界共同保护的良好局面。

同在蓝天下 共享大自然(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除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野生动物还有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许多生肖动物、国宝大熊猫等被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医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野生动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野生动物的潜在价值将更加凸显。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世界瞩目的显著成效。许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不少多年未见的物种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和世界许多地方一样,生境丧失与退化、气候变化等因素,仍然威胁着我国一些野生动物的生存。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保护好野生动物,须持续加力。要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通道;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监管,严厉打击滥捕滥猎违法犯罪行为,斩断非法利益链。公众也要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齐心协力一起行动,我们定能将生物多样性这一人类永续发展的基础筑得越来越牢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