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代表何生肖

游戏魔改历史 岳飞并非首个“中招”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岳飞代表何生肖1

近日,大热的古风模拟经营类手游《江南百景图》中出现了歪曲历史的现象:将游戏角色岳飞“魔改(指对某项作品的大幅度改造)”为“肉袒牵羊”的投降者形象。在一众谴责、批评的声音下,8月11日晚,游戏官方发布声明宣布已将游戏角色岳飞改为手执长矛的将军形象,并对引发的争议真诚致歉。

遭质疑

Q版岳飞肉袒牵羊当“闲人”

事件起因为8月6日,游戏《江南百景图》官方微博发布了该游戏新增人物“闲人”岳飞的Q版人物立绘。在该设计图中,历史上的南宋名将岳飞的形象被设计成“赤裸上身、牵羊免冠”。然而,岳飞虽然袒露上身,但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却并未显露。

该设计形象高度契合了成语“肉袒牵羊”。据中国历史研究院《岳飞“肉袒牵羊”?历史不能“游戏”!》一文,“肉袒牵羊”是古代战争中战败国向战胜国投降的一种仪式,战胜国要求战败国俘虏赤裸上身,脖子系绳,像羊一样被人牵着,任人宰割,因此牵羊礼中常常有人不堪受辱而自杀。

游戏方这一举动引得许多网友质疑该游戏侮辱历史英雄,有人说“赤裸半身搭配牵羊……这次实锤暗戳戳搞历史虚无主义”,也有人质疑“忠臣岳飞竟然只是‘闲人’(游戏人物身份)?陷害岳飞的奸佞秦桧却是‘天’(同为游戏人物身份),这什么迷惑操作?”

包括乌合麒麟在内的众多微博大V也纷纷发声谴责,乌合麒麟表示:“说岳全传是我小学时候的主要读物之一,虽然这不是正史只是传奇小说,但书里的英雄形象可以说对我童年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岳飞代表的是中华民族面对侵略寸土不让的民族精神,岂能肉袒而降!”

对此,《江南百景图》官方8月11日发布公告称,岳飞形象是按照十二生肖设计,“将他(岳飞)选为羊属相代表居民,希望他可以在江南小镇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但这番未见诚意的解释,激起了网友们更大的不满。舆论压力下,8月11日晚,《江南百景图》官方微博宣布已更改岳飞形象为手执长矛的将军形象,并对引发的争议,真诚致歉。

有官司

游戏魔改曾被提起公益诉讼

事实上,游戏魔改历史的现象在近些年的游戏界已经不鲜见。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例,在一款游戏中,她的形象是一位身材娇小的紫发双马尾小萝莉,不仅对他人的态度骄傲自大,举动极端任性妄为,还喜欢豪华铺张。在一款国风RPG游戏中,武则天的形象也基本脱离了根据其生前样貌特点所做的画像,更接近于人们认知和想象中的样子:神态威仪、态度强硬且城府颇深。在另一款游戏里,武则天又变成了可以穿“东方不败”皮肤的中单法师……

今年6月1日,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的同一天,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起诉某游戏,称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并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这也是全国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该组织称,游戏人物篡改了历史人物形象,践踏民族传统文化,并且一些游戏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还过于暴露。

有网友表示,在这款游戏中,不少人物的设定与历史形象完全不符:比如刺客荆轲在游戏中竟然是女性;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游戏中则是一名拥有超强单体爆发输出的收割型、远程消耗型法师类英雄;诗人李白则成为一名刺客型英雄。“游戏基本没什么历史感觉了,就是用了历史人物的名字”。

专家说

手游“创作”容易误导青少年

中国历史研究院相关专家认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将岳飞设计为袒胸露背、牵羊脱冠的形象,都实在不妥,很难不使网友产生“侮辱抹黑历史人物”的想法。手游年轻玩家众多,更需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否则,容易误导青少年,使他们无法准确把握历史人物。如果青少年接触的是扭曲的历史,那么历史将不再是历史,民族记忆也将走向破碎与虚无。

该手游被质疑,也提醒有关从业人员,在创作中必须坚守文艺创作的原则,特别是对历史题材,应当对历史充满真情和敬意,而不能轻佻或儿戏。只有心怀敬畏,尊重历史,才能设计出真正的好作品。(记者温婧 实习记者 王萧然)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岳飞代表何生肖2

姓名:赵构,属相:猪(1107年), 年号:建炎(4年)、绍兴(32年),在位: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享年:81岁 ,庙号:高宗 ,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陵寝: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子女:1子(早夭)、5女,继位人:赵昚(孝宗),与前任关系:北宋徽宗赵佶第九子、钦宗赵桓弟,在位大事:建立南宋

姓名:赵昚(shèn),属相:羊(1127年) ,年号:隆兴、乾道、淳熙,在位: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享年:68岁 ,庙号:孝宗,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陵寝:永阜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子女:4子、2女,继位人:赵惇(光宗),与前任关系: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在位大事:发动隆兴北伐,改订和议;创乾淳之治;为岳飞平反

姓名:赵惇,属相:兔(1147年), 年号:绍熙,在位: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享年:54岁,庙号:光宗,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陵寝:永崇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子女:2子、3女,继位人:赵扩(宁宗),与前任关系:宋孝宗赵昚第三子,在位大事:在位平庸,无安邦治国之才,听取奸臣谗言

姓名:赵扩,属相:鼠(1168年) ,年号:庆元、开禧、嘉泰、嘉定,在位:1194-1224年,享年:57岁 ,庙号:宁宗,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陵寝:永茂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子女:9子(均早夭)、1女,继位人:赵昀(理宗),与前任关系:宋光宗赵惇次子,在位大事:定理学为伪学; 颁布《统天历》;庆元党禁;开禧北伐;嘉定和议

姓名:赵昀,属相:牛(1205年),年号:宝庆、绍定、端平、淳祐、景定等,在位: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享年:60岁, 庙号:理宗,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陵寝:永穆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子女:1子(早夭)、1女,继位人:赵禥(度宗),与前任关系: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光宗赵惇养子,在位大事:联蒙灭金,端平更化,创办慈幼局

姓名:赵禥,属相:鼠(1240年), 年号:咸淳,在位:1264年11月16日—1274年8月12日,享年:35岁, 庙号:度宗,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陵寝:永绍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子女:7子、2女,继位人:赵㬎(恭宗),与前任关系:宋理宗赵昀之侄,在位大事:贾似道执掌国家大权,治国才能一般

姓名:赵㬎(xiǎn),属相:羊(1271年), 年号:德佑,在位: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享年:53岁, 庙号:恭宗,谥号:孝恭懿圣皇帝、恭皇帝,陵寝:西藏(忽必烈强迫其到西藏出家为僧),子女:1子(出家为僧),继位人:赵昰(端宗),与前任关系:宋度宗赵禥次子,在位大事: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

姓名:赵昰,属相:蛇(1269年), 年号:景炎,在位: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享年:9岁, 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陵寝:永福陵(今香港大屿山),子女:无,继位人:赵昺(宋卫王),与前任关系: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宗的长兄,在位大事:被元军追赶至广州,海上遇飓风而病死

姓名:赵昺,属相:猴(1272年), 年号:祥兴,在位:1278年-1279年,享年:8岁, 庙号:无,谥号:无,陵寝:宋少帝陵(今深圳市南山区),子女:无,继位人:无,与前任关系: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在位大事: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南宋灭亡

岳飞代表何生肖3

少小即有鸿鹄志,读书习武两不误;

初入行伍从军征,因行孝道两离戎;

再入行伍锋芒露,却以敢言丟军职;

报国之心从未改,孤军奋战亦杀敌;

宗泽帐下展所长,慨叹老帅志未酬;

奸臣误国建康陷,敌后作战威名扬;

岳韩合力复建康,初见高宗得赏识;

剿灭游寇除内患,高宗御书授锦旗;

三次北伐屡建功,高宗倚重欲重用;

淮西军变酿恶果,君臣嫌隙日渐深;

高宗秦桧皆无骨,卑躬屈膝求和议;

直捣黄龙功将成,功败垂成千古恨;

旷世奇冤莫须有,精忠报国永流芳!

一、少小即有鸿鹄志,读书习武两不误

公元1103年,岳飞出生于一个普通农家。相传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飞临屋上,婉转嘶鸣,故而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少年时期的岳飞,不同于其他喜欢玩闹嘻嘻的孩童,性情沉稳的他喜好读书,并且积极锻炼身体,修炼武艺,立志将来定要成就一番大事。

岳飞喜欢涉猎各类书籍,尤其喜欢读《左氏春秋》、《孙武兵法》等历史、兵法类书籍。

勤奋读书的同时,岳飞也没有放松对身体的锻炼,在身强体健的基础上他先后拜师于周桐、陈广学习武艺。

周桐乃是宋朝武学大师,精通各类武艺,尤其以箭术闻名天下,玉麒麟卢俊义、豹子头林冲等勇将皆出于他门下。而作为周桐关门弟子的岳飞更是深得其真传,刀枪棍棒各类武艺皆有所成,箭术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在师傅所授基础上,岳飞还将箭术融入骑射,纵马驰骋,左右开弓,甚是了得。

之后岳飞又拜陈广为师学习枪法,陈广是宋朝枪法集大成者,在他门下,岳飞枪法大有所成,武艺在全县都无对手。

少年有志、勤学苦练的经历,使得岳飞成为文武双全的少年英杰,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二、初入行伍从军征,因行孝道两离戎

公元1122年,宋朝兵败于辽国,河北河东宣抚行军参议官刘韐招募“敢战士”以对抗辽军。早有从军报国志向的岳飞听闻便前往应征,经过层层选拔,岳飞成功入选,成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年仅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传奇的军戎生涯。

初入军营,岳飞就因勇武得将官重用。相州有贼寇作乱,岳飞被派往平乱。初上战阵,作为战场新人的岳飞毫不怯场,不仅勇敢果决,而且很懂得运用谋略,他命令部分士兵出击贼军且诈败而回,自己则率兵在路上伏击,最终大破贼军,迅速平定了乱局。

相州平乱后不久,正准备在军营大显身手的岳飞突闻噩耗,父亲岳和因病突然离世,素来孝顺的岳飞听闻消息悲痛不已,他向刘韐请辞,离开军队,赶回家中为父守孝。这是岳飞从军之后第一次离开部队。

公元1124年,也就是为父守孝两年后,岳飞家乡发生水灾,以种地为生的岳家生计艰难,为了谋生且补贴家用,守孝未满的岳飞不得不尽快挣钱养家,他再次选择了投身行伍,前往河东路平定军(今山西平定县),成为当地部队的一名骑兵,弓马娴熟、作战勇敢的岳飞很快得到晋升,被提拔为偏校。

公元1125年,金国灭亡辽国后,大举进攻宋朝。刚刚继位的宋钦宗优柔寡决,在求和与对战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最终导致宋军准备不足、仓促应战而大败。

金军连下数城,岳飞部队所在的平定军也被金军攻破,部队溃散,此时只是低级军官的岳飞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只身突围而出,部队没了,且听闻家乡也有金军侵犯,岳飞决定先回家乡看看家中情形如何,然后再做计较。

回乡的路上,岳飞目睹金人入侵后大宋百姓惨遭杀戮、妻离子散的情形,心中愤慨,便欲回去找寻部队,杀敌救民,但他又担忧母亲年迈,妻儿力弱,在乱兵中无法自保,便决定先回到家中,寻找部队之事只得暂时搁置。这是岳飞第二次离开部队。

三、再入行伍锋芒露,却以敢言丟军职

身在家中的岳飞不忘外面的战事,他想要杀敌报国,但也要行孝道、护家人。岳飞的母亲姚氏看出儿子陷于忠孝两难全的境地,这位深明大义的伟大女性决定不再让儿子为难,她积极勉励岳飞“从军报国”,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后世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自小便被父母教导要忠君报国的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和亲人告别,选择再次投军,前往抗金前线。

公元1126年,宋将刘浩所部划归康王赵构统辖,此时的岳飞正在刘浩帐下听用。同年,赵构命刘浩率部向濬州(今河南浚县西北)、滑州进军。

部队就位后,刘浩命令岳飞带领三百骑兵前往侦察敌情。

岳飞率军行至侍御林时突与一支金军骑兵遭遇,人多势众的敌军碰上岳飞这支小部队自然以为唾手可破,于是乎为首的金将一声令下,金军蜂拥而上,向岳飞军发起猛攻。宋军见金军势大,顿时有些慌乱,进退失据,瞬间被金军冲的阵型大乱,为首的金将勇猛非常,连杀宋军数人,锐不可当,其余金兵在其带领下,也是士气大振,杀气腾腾冲向宋军。

眼看宋军就要大败,岳飞处乱不惊,他知道此时收拢部队已然不及,但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若是能将金军主将杀死,则宋军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于是岳飞一边喝令部队反击,一边向金军主将冲杀而去,沥泉枪所到之处,金军死伤连连,没有一合之将。

刚刚还勇猛非常的金将见岳飞如此神勇,却也是心声胆怯,急令亲卫上前堵截,自己则向后退却。岳飞岂能容他逃走,冲开金兵后疾驰而上,只一枪便杀死了金将。金兵见岳飞如同杀神,自家主将竟如此轻易被其杀死,顿时军心大乱。而宋军这边见岳飞如此神勇,大受鼓舞,军心士气为之大振。岳飞见时机已到,立刻命令部队全体冲杀,失去主将的金军无力抵挡,节节败退,最终大败而逃。

侍御林一战,岳飞的勇武得以展现,在宋军中小有名声,可以说岳飞的从军生涯,锋芒初露。此后,获得主将信任的岳飞得到了更多杀敌机会,他也不负信任,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同年,北宋都城开封被金军围困,康王赵构没有遵从宋钦宗救援开封的命令,而是带领大部队向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西南)转移,只留下宗泽的一万人马前往救援开封。刘浩的部队划归宗泽指挥,岳飞自然也成为宗泽军中一员。

老帅宗泽矢志抗金,虽然部队只有一万人,他仍然决定向开封进发,打击金军,救援都城。在开封周边,宗泽军与金军对阵十三战,尽皆取胜,岳飞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因军功升迁武翼郎。

虽然宗泽所部奋勇杀敌,取得局部胜利,但由于其他宋朝部队皆按兵不动,孤军作战的宗泽军却也很难扩大战果,扭转整个战局。

同年四月,金军攻破开封,将开封洗劫一空后,满载珍宝,俘虏着宋徽宗、宋钦宗及开封大小三千余官员撤回金国。北宋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随后的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上位伊始的赵构面对世仇金国,不敢发动进攻收复失地也就算了,他竟然还听从投降派大臣黄潜善的建议,准备前往南方,以巡幸之名行避战南迁之实。时年25岁的岳飞听闻这个消息,对赵构的避战行为大为不解,他不顾自己官职低微,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谏言: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然而,岳飞的拳拳报国心却只换来赵构“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八字批语。不久,岳飞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这一次,岳飞不是自己离开,而是因为忠直敢言丢掉军职,被迫离开了军队。

四、报国之心从未改,孤军奋战亦杀敌

虽遭革职,但岳飞的抗金决心毫无动摇。公元1127年8月,离军不足一年的岳飞辗转来到北京大名府,这里是抗金前线战事最激烈的地方。为了加入抗金队伍,岳飞想尽各种办法,终于见到了抗金名将张所,此时张所正在招揽各方英才抗击金军。张所听说了岳飞之前的经历过,对他即同情又佩服,于是便将他收入帐下听用,如此,岳飞再次得以进入军中,抗击外敌。见识不凡,有勇有谋的岳飞很快在张所军中崭露头角,数次得以升迁,成为军中统制,有了独立带军的资格。

不久后,岳飞奉张所之命前往收复卫州等地。就在岳飞率军在卫州周边征战之时,南宋朝堂突然发生巨变,先是力主抗金的左相李纲被罢相,继而岳飞的上司张所也因弹劾黄潜善等投降派而遭贬谪发配岭南。瞬时间,宋朝主战派深受打击,陷入低潮,而岳飞的部队也成了孤军。

趁着宋廷发生变故,金军迅速反应,集结大量部队向宋军控制区域展开进攻,岳飞军所在区域很快也出现了大量金军,他们实质上已经陷入了敌后。有将领认为此时应该立即突围后撤,向南方宋军靠拢,岳飞却不这样想,他认为此时自己所部虽然身处敌后,且敌众我寡,但部队所处区域广阔、地形复杂,且金军并未将自己所部作为主要进攻目标,如此一来,自己这支小部队正好可以凭借机动灵活的优势开展游击作战,在敌后袭扰金军。

于是岳飞率部在敌后辗转腾挪,开始了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在此期间,岳飞军多次袭击金军辎重部队及重要据点,对金军的作战部署及后勤补给造成造成极大困扰。

这一段敌后作战的经历,体现了岳飞灵活机动、因势利导、不拘泥于形式的作战思想,也是这位伟大军事家自成一体军事思想的嫩芽阶段。

五、宗泽帐下展所长,慨叹老帅志未酬

李纲被罢相后,主战派另一位核心人物宗泽成为了抗金领袖。宗泽留守开封以来,同金军作战的同时也一直积极联络北方各路民间抗金武装,收编了大量部队,积蓄了大量粮草辎重,为将来大举反攻金军做准备。

宗泽委任王彦为“制置两河军事”,由于之前在张所军中王彦是岳飞的顶头上司,于是,王彦便派人命令岳飞率军前来听用。但在卫州作战期间,王彦曾因金军势大有过畏战之举,年轻气盛且杀敌心切的岳飞不愿前往王彦处,于是率部前往开封府投奔宗泽。如此一来,岳飞其实违反了军纪(擅离职守),宗泽惜才,加之有感于岳飞杀敌报国之心,便答应了岳飞的留军请求,但将其降职已做惩戒。

虽被降职,但岳飞不忧反喜,只因老帅宗泽乃是他最敬重的抗金领袖,在他手下可以痛快地杀金兵、报国家,那怕只当个小兵也无妨。不过慧眼识英才的宗泽自然不会埋没了岳飞,反而对岳飞颇为重用,大战、要战、险战他都会想到岳飞,对其委以重任。而岳飞自然不会让老帅失望,他每战都奋勇争先,且总能为战事提出高人一筹的谋划见解。

公元1127年冬到1128年春,金国大举攻宋,金军分三路向开封及其周边区域发起猛攻,宋军在宗泽领导下奋力抵抗,宋金两军开始了激烈的拉锯战。

宗泽坐镇开封,部署对敌作战,金军势大,四面围攻而来,但老帅从容不迫,指挥若定,调遣手下部队迎击金军,由于宋军三军用命、部署得当,金军始终无法攻克开封。在一系列的战斗中,岳飞表现突出,屡立战功,很快再次被擢升为统制。

在宗泽帐下作战的这段时间,使得宗泽对岳飞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这个文武兼备、作战勇敢的青年将领,宗泽越来越喜欢,也越来越信任,而岳飞赤城的杀敌报国之心,更是让宗泽颇为感慨,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于是,本就爱才、惜才的宗泽对岳飞更加看重,他也起了培养后辈的心思,因此对岳飞格外关注,行军打仗之时多加重用,而行军打仗之余也会对其多加教导,将自己毕生所得的兵法谋略、排兵布阵之精要尽皆传授给了岳飞。一日,宗泽召见岳飞教授其阵法,在交谈的过程中,他对岳飞说:

“尔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

岳飞回答说:

“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岳飞的回答,可以说是古今兵法之精要,颇有大家之风,宗泽听了之后大为叹服,果然是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胜于蓝,后辈如此英雄了得,老帅心中大感宽慰。

公元1128年四月,金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不得已停止进攻,向金国境内撤退。而此时的宋军经过宗泽团队的精心整编、严酷训练以及与金军,战力得到全面提升。宋军将士目睹金人暴行,家乡父老惨遭战火屠戮的情形,战意高昂,宗泽着手准备反击作战。他调集各路兵马,经过精心谋划,制订了北伐的作战计划,万事俱备,现在只需要皇帝赵构同意进军,则宋军即可大举进攻,恢复我中原大好河山就在此时!

然而,此时的赵构认为宋军战力不足以大举反攻,他不同意宗泽的北伐计划,仍然想要同金人讲和。宗泽认为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决不能放过,他接连向赵构上书二十四次,向其详细陈述北伐大计,但始终未能取得赵构同意。已年近古稀的老帅宗泽忧愤难当,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仍然高呼:

“过河!过河!过河!”

率部秣兵历马,准备大举进攻的岳飞听闻北伐计划受阻,正在焦急等待消息时突闻老帅宗泽离世,愤怒与悲伤齐齐涌上心头,他气愤朝廷的软弱妥协,更悲伤于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栽培关怀之情的老帅因此含恨而逝,一生矢志抗金、恢复河山的老帅,最终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扼腕叹息。

六、奸臣误国建康陷,敌后作战威名扬

宗泽病逝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杜充此人好大喜功,生性残忍好杀,作战时缺少谋略,更缺乏胆气,面对金军可以说能避则避,能跑则跑。

接任宗泽的职位后,杜充全盘推翻老帅生前正确部署,可以说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第一,中止宗泽的北伐部署。此时薛广率部已经奉宗泽之命去了相州,而王善、张用两路兵马本也已准备出发前往相州汇合,三路兵马合力防守相州,但杜充却阻挠王善、张用出兵,最终导致缺乏后援的薛广部孤军作战,最终大败,薛广战死,相州失陷。

第二,切断了对所有北方民间抗金武装的联系和支援,这实际上帮了金军大忙,金军趁机在黄河北岸的广大区域疯狂扫荡各路义军,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和指挥且没有支援,义军被各个击破,抗金武装活跃的大片区域完全被金军占领,包括北京大名府和五马山寨等区域,全部被金军攻占。

“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杜充上任后,不但不再北伐,不再支援北方民间抗金武装,而且把宗泽已经招抚的抗金武装当做潜在的敌人加以排斥。这样一来,不仅民间武装大为不满,相继脱离宋军,成为流军,就连王善、张用等朝廷正规军也产生不满情绪,有了想要脱离杜充指挥的迹象。此时已成为杜充部将的岳飞见杜充如此行事,大为焦急,他多次直言规劝,但杜充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他的话。

公元1128年末,蓄谋已久的杜充终于按耐不住,他决定对张用等“不听话”之人下手。但苦于身边无得力之人,难以对张用等人用兵,于是他想起了之前被自己外调出去剿匪的岳飞(其实是因为岳飞屡次反对他的做法,干脆眼不见为净,将岳飞从身边调离),他立即命令岳飞率部前往消灭张用等“叛军”。

岳飞自然不肯自相残杀,于是以“兵寡不敌”为理由,婉言推辞。杜充此人,打金人时怂包一个,对付自己人却很有一套,他见岳飞不肯出兵,立马以军法从事相威胁,勒令岳飞立刻出兵。为了保存实力,将来更好的抗击金军,岳飞只得答应。但岳飞假意攻打张用等人,实则规劝他们自行离开,保存实力,以待将来反击金军。作为岳飞同乡的张用本就对岳飞的英雄气概颇为佩服,加之岳飞说的在理,于是听从了岳飞的建议,自行率军撤离,转战各方以游击战继续打击金军。

岳飞率部“击退”张用等“叛军”,杜充甚是高兴,他向朝廷奏报,而岳飞也因功得以升迁为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如此一来,岳飞有了更大职权,也能指挥更多部队打击金军了,这恐怕是杜充上任以来做的唯一一件好事了。

公元1129年六月,苗刘兵变后,赵构移驾建康,杜充以“勤王”之名,行脱离危险之实,准备离开开封,前往建康。岳飞听闻消息后,向杜充苦苦谏言道:

“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

杜充不听岳飞所言,岳飞无可奈何,只得随军南下,无兵可守的开封也在第二年被金军攻陷。

赵构不仅对杜充擅离职守之举毫无责罚,反而将其升为右相,命其负责长江防务,赵构自己则停留仅数日,便又离开建康回到临安。

公元1129年秋,金军兵分多路向南进攻宋朝,企图一举灭亡宋朝,占领整个宋朝领土。

岳飞等将领率部浴血杀敌,同金军展开血战。但由于杜充的“英明领导”,宋军各部缺乏统一指挥调度,最终宋军大部皆溃败。岳飞率部苦战,但由于得不到支援,也无法扭转战局,事已至此,岳飞只得率军后撤,保存实力,以图再战。杜充见宋军大败,毫不犹豫立马放弃建康,逃往真州,不久之后投降金国。建康随即沦陷。

建康失陷后,岳飞脱离杜充,独自领军转战后方。由于宋军大败亏输,军中很多人对抗金之事都产生动摇,甚至有士兵逃离的事情发生。岳飞见状,召集全军向他们慷慨陈词,表示金军虽然势大,但并非不可战胜。自己当年曾率军在敌后作战,不仅对金军打击甚大,自身也得以保存,而且现在金军已经打到了家门口,为了保护父母妻儿,保卫家乡,保卫国家,大家更应该英勇作战,同金军拼到底。将士们深受感动,都表示愿意追随岳飞继续作战,这样一来,军心最终得以安定。

在敌后,岳飞采取游击战法,率部转战广德境内,先后同金军作战六次,六战皆取得大胜,宋军将士大受鼓舞,岳飞在宋军中的名气越发响亮,成为抗金队伍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此外,岳飞的部队所到之处,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百姓从未见过这样的队伍,对他们赞不绝口,而且尽可能的为岳飞的部队提供帮助,使得岳飞所部能够更方便的打击金军。

公元1130年春,岳飞率部进驻宜兴,这里存粮颇多,岳飞的部队终于有了稳固的落脚之地。同金军作战的同时,岳飞还收编了大量溃散为匪的部队以及被金军强征的河北、河东等地签军。对于这些部队,岳飞毫无歧视、苛待,同其他部队一样,对他们一视同仁。如此一来,这些收编的将士们大为感动,他们很快也成为了岳飞部队中的中坚力量。

岳飞不仅率部英勇抗击金军,而且对敌占区百姓关爱有加,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们免受金军屠戮,百姓有感于岳飞的恩德,他们说:

“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难。”

同年二月,金军渡海追击赵构,赵构被追的狼狈不堪,亡命奔逃三百里,好在最终有惊无险,未被金军追上。

金军主帅完颜宗弼见无法擒拿赵构,并且自己部队后方的岳飞、韩世忠等人声势日益高涨,接连打击金军,对金军的威胁日益加剧,继续滞留的话金军有陷入包围之险。因此完颜宗弼命令部队开始后撤,在抢掠一番后,金军携带大量金银财物向后方撤退。经过常州时,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岳飞所部与金军大战四场,四战都取得大胜,消灭大量金军的同时还擒获了其高级军官数人,另外也解救了大量被金军掳掠的百姓,抢回了不少财物。

建康失陷后的敌后作战,岳飞不仅率部接连打击金军,取得大小胜利无数,而且收编了大量部队,大大扩充抗金队伍的实力,另外也保护了大量敌占区百姓,与百姓初步形成了军民鱼水情的联系,这些都为以后大举反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敌后作战的这段经历使得岳飞本人及其部队有了赫赫威名,也就是这个时候,岳飞的部队开始有了日后威名远扬的岳家军的雏形。

七、岳韩合力复建康,初见高宗得赏识

常州截击战后,被金军追的狼狈不堪的高宗赵构终于清醒了一些,决定主动发起反击,他命令岳飞率部即刻向建康进发,与镇江韩世忠相互配合,向金军发动反攻,伺机收复建康。

岳飞韩世忠两位抗金名将开始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次正式合作,两人率部精诚合作,韩世忠走水路,岳飞陆路,向金军发起猛攻并取得辉煌战果。

水路之上,韩世忠预测到了金军撤退路线,于是秘密行军,提前将八千水军分批驻扎到镇江。率部北撤的完颜宗弼果然来到了镇江,想要从此处渡长江返回金国。早已等候多时的韩世忠自然不会让金军得逞,他率领宋军伏兵尽出,向金军发动猛攻,两军在金山脚下展开激战。

韩世忠指挥宋军水师向金军猛攻,其妻梁红玉亲自擂鼓助威,宋军将士倍受鼓舞,士气大振,一场激战,宋军大获全胜。完颜宗弼见难以击败宋军水师,只能率船队绕路而走,想要另寻渡江道路,韩世忠自然不会放过他,于是率舰队急追。金军慌不择路,加之不熟悉水路,仓皇之中逃入死水港黄天荡内。韩世忠见完颜宗弼自寻死路,自然要成全他,于是率舰队一拥而上,将金军层层叠叠包围在黄天荡内。

陷入重围的完颜宗弼自然不想坐以待毙,他命令部队向宋军猛攻,想要突围而出,但由于韩世忠部署得当,宋军防守严密,金军几番冲击皆被击退,根本无法突围。眼看完颜宗弼就要被困死在黄天荡内,一个大汉奸的出现却帮了他的大忙,险些让完颜宗弼逃出生天。有一个熟悉长江水路的汉奸在完颜宗弼重金悬赏之下,向金军透露了一条秘密通道,金军挖通这条秘密通道,一路畅通无阻逃出了黄天荡,一路行军到达了牛首山。

完颜宗弼率军到达牛首山,此时若宋军再不来堵截,那金军就将彻底跳出包围圈,千载难逢的一举击毙完颜宗弼的机会也将不复存在。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牛首山上突然杀出一支宋军部队,这支杀气腾腾宋军四面冲杀而来,猝不及防的金军慌忙应战,但根本无法抵挡他们如潮水般的猛烈进攻,大败溃输的金军不得不再次后撤,又一次被逼入了黄天荡内。

这支突然出现的宋军是怎么回事呢?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了,没错,这支宋军是岳飞的部队。

原来,自镇江水战以来,岳飞就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宋金两军的水战,见金军被围困在黄天荡内,岳飞自然甚是惊喜,他知道这是一战击杀完颜宗弼的绝好机会。但岳飞并没有被惊喜冲昏头脑,他认真分析了敌我态势后,决定给包围圈再上一把锁,于是命令部队密切关注金军动向,并派遣精锐部队驻扎在黄天荡周围区域,牛首山就是其中之一。结果不出所料,得益于岳飞的未雨绸缪,金军突围而出的计划再次破产,彻底被围困在黄天荡内等待覆灭。

但是天不遂人愿,眼看覆亡在即的完颜宗弼竟然最终还是逃出生天。原来又有汉奸告密,导致金军找到了击败宋军水师的办法,最终导致宋军水师战败,金军得以从水路突破围困,安然渡过长江。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汉奸可耻!令人痛恨,但又无奈。

险些被困死在黄天荡内的完颜宗弼终于得到了宣泄怒火的机会,上岸后,他命令部队在建康城内大肆破坏、杀戮、劫掠。建康城几乎被洗劫一空,百姓遭遇屠戮劫掠,惨不堪言。岳飞听闻消息后,被金军的暴行彻底激怒,几乎目眦尽裂,他立即命令部队向金军出击,宋军其他部队也积极响应,向金军发起了全面反攻。

建康之战历时半月,岳家军杀敌数千,收降数千,擒获金军万户、千户军官二十多人,缴获粮草辎重无数,并最终收复建康,取得了辉煌胜利。

建康收复后,岳飞归属张俊麾下。张俊计划将岳飞调往饶州。岳飞认为守卫建康关乎整个战局,意义重大,自己这支劲旅应该留守建康。但张俊似乎并不打算接受岳飞的主张,改变计划。不过岳飞留守建康的主张最终得以实现,因为他的主张得到了皇帝赵构的认同。

建康大捷,岳飞部队俘获了大量俘虏,岳飞亲自押送这些俘虏前往行在越州。赵构听闻岳飞来了越州,他即高兴也好奇,想要见见这位屡屡击败金军的青年将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当年自己似乎还革除过他的军职呢。

于是,赵构命人传岳飞觐见,岳飞生平第一次见到了高宗赵构。君臣初见,气氛颇为融洽。

刚刚经历了亡命逃亡之苦,此时的赵构对金人颇为愤恨,见了屡屡击败金军,救驾有功的大功臣岳飞自然看着甚是欢喜,君臣之间相谈甚欢,赵构听闻了岳飞之前的抗金经历,加之岳飞的英雄气概、赤子般的报国之心,却也是生出了感动、赏识之心,对岳飞好一顿温言抚慰加鼓励。

耿直的岳飞见高宗似乎“平易近人”,于是向其表明了誓死拱卫建康的决心,并从战略全局上陈述了守卫建康的重要性。赵构听后,觉得岳飞说的在理,便改变了张俊的部署,命令岳飞率部驻扎宜兴,以拱卫建康,并给予岳飞大量赏赐,以表赏识恩宠。

同年六月十五日,岳飞率军进驻宜兴,此时矢志洗雪国耻、收复中原的岳飞按耐不住壮怀激烈的情绪,在张渚镇五岳祠题词一首,用以抒发豪情壮志,词名《五岳祠盟记》,全文如下:

“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小大历二百馀战。虽未及远涉夷荒,讨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垒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耳!

今且休兵养卒,蓄锐待敌。如或朝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蹀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岳飞书。”

这首词表达了强烈的杀敌报国恢复河山的豪情壮志,是岳飞一生忠肝义胆、精忠报国的真实写照,而且文中提到的迎二圣之说也被普遍认为是造成岳飞悲剧结尾的原因之一,不过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并不成立,这一点会在后面细说,这里暂且不表。

八、剿灭游寇除内患,高宗御书授锦旗

建康之战后,金军元气大伤,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且攻占的大片宋朝区域需要消耗时日进行治理,宋金两国进入了相持阶段,南宋朝廷也终于能有时间处理内部事务,开始着手剿除内患。

所谓内患,其实是大批被金军击溃的散兵游勇,因为宋廷没有适当安置他们,导致他们结伙为盗,四处流窜、危害人民,成为势力越来越大的游寇。起初,朝廷派张俊率军清剿这些游寇,但进剿多日,数万大军竟然毫无建树。高宗见所谓游寇竟如此难缠,便想到了此前战无不胜的岳家军,于是命令岳飞率部即刻前往剿贼。

此时的岳飞已经因功升任通、泰州镇抚使,接到命令后,他立即率军前往剿贼。公元1131年正月十五,岳飞率军到达饶州与友军汇合。

到达战区后,岳飞并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而是先认真分析敌我双方情势,并向张俊详细了解了此前宋军的作战经历。经过分析后,岳飞发现各路游寇互不统属、盘踞各处且各自为战。此前宋军仗着兵马多于游寇,采取了四面出击、全面进剿的作战方式,希望能一举歼灭游寇,但这种战法导致宋军兵力分散,对各路游寇都无法形成绝对优势,而游寇仗着自身熟悉地形、机动灵活的特质采取游击战法,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面对游寇的这种战法,宋军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对游寇形成致命打击,反而会时不时被游寇咬上一口,损兵折将。

知道了游寇的特点以及此前宋军无法取胜的原因后,岳飞了然于胸。深知行军作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因势利导的岳飞决定采取逐个击破的战法,发挥宋军兵多将广的优势,将游寇逐一剿灭。

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兵家上策,熟谙兵法且眼光长远的岳飞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在积极部署军事行动的同时,岳飞也采取了招降的策略,军事威压与怀柔劝降同时进行,这才是对付各路游寇的上上之策。在岳飞正确方针的指引下,宋军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剿灭、招降了各路游寇,最终平定了内患。

在剿灭游寇的过程中,岳飞还收降了猛将杨再兴,杨再兴此前是游寇曹成手下将领,在与岳家军对战的过程中给岳家军制造了很大麻烦,击败杀伤岳家军数位将领,甚至还杀死了岳飞的亲弟弟岳翻。曹成兵败后,杨再兴被岳家军擒获,众将都对他恨之入骨,希望岳飞下令将其斩首,本以为与杨再兴有杀弟之仇的岳飞一定会选择报仇,但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岳飞不仅亲自为杨再兴松绑,还对他说:

“吾与尔是乡人,汝壮士,吾不杀汝,汝当以忠义报国!”

岳飞义释杨再兴之举,不仅体现了其宽广的胸怀,更进一步说明了他精忠报国心意的真挚、深切,为报国仇放弃家恨,岳飞,令人倾佩!

公元1133年九月,平定游寇有功的岳飞再次获得了高宗召见。这次觐见,高宗对岳飞近期的作战表现大加赞赏,为了显示对臣子的关注和关心,赵构还特意提及了岳飞曾经酒后殴打同僚的事情,劝诫岳飞以后戒酒,同时给了岳飞大量赏赐,并且亲自题写“精忠岳飞”四字锦旗,作为岳家军行军大旗。

对于岳家军这支不败之师,高宗也是愈加重视,将其改号为神武后军,岳飞任都统制。随后,高宗将牛皋、董先、李道等部队划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进一步扩充,直属部队达到了近三万人。部队规模扩充后,岳飞立即着手整编、训练,经过精心整编、特训的岳家军,战斗力更上一个台阶,为以后的北伐作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三次北伐屡建功,高宗倚重欲重用

(一)第一次北伐

公元1133年三月,完颜宗弼带领金军主力及伪齐部队与宋军在襄阳地区展开激战,宋军大败溃输,金人乘势进军,占据了襄阳六郡,如此一来,南宋长江防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伪齐政权乘机联络割据洞庭湖一带与南宋对抗的杨么势力,双方约定来年南北夹击宋朝,水陆并进,一举消灭南宋。

这段时间忙于平定内乱的岳飞一直关注着襄阳地区的战局,襄阳六郡失陷后,岳飞甚是焦虑,他认为必须立刻采取军事行动,挫败伪齐和杨么合兵攻宋的阴谋。

岳飞认真分析形势后,认为宋军应该先攻击伪齐,收复襄阳六郡,确保长江防线巩固后,再着手剿灭杨么。于是他多次上书朝廷,提出收复被伪齐占据的襄阳六郡,并向朝廷说明收复襄阳六郡后不仅可巩固长江防线,而且进可攻退有守,也可为将来克复中原奠定坚实基础。

朝堂上针对是否出兵好一番争论后终于达成共识,岳飞的行动计划得以批准。但皇帝赵构又特别提到岳家军不得发出“提兵北伐或者收复汴京”等口号,收复六郡后行动立刻停止,岳家军不得随意向其他地区进攻。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规定表明此时的高宗仍然对宋军战力不甚自信,认为不宜采取太大的军事动作。

进军计划得到同意后,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平定内乱的岳家军再次重返民族战场,这里,才是他们真正的舞台,这里,才是他们宿命所归之处。渡江北上时的岳飞情绪激荡地对身边人说道:

“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岳飞率军经过三个月激烈战斗,先后攻取郢州、随州,占领襄阳,大败李成军,收复邓州,攻占唐州,收复信阳,最终六郡全部得以光复。

郢州之战时,岳飞亲自指挥攻城,一声令下,训练有素、战意高昂的岳家军随即向城池发动猛攻。战斗中,一块大石突然落到在城下指挥进攻的岳飞身边,距离如此之近,飞溅起来的碎石尘土甚至打到了岳飞身上。亲兵们大惊失色,急忙建议岳飞后撤,但岳飞丝毫不为所动,继续留在原地指挥进攻,岳家军将士们深受鼓舞,士气大振,一举攻上城头,郢州得手了。

随州之战中,岳家军三军用命,个个奋勇争先,争先恐后的向随州城头猛冲。一位少年将军的表现尤其勇猛,他手持双枪,身手灵活矫健,在敌人如蝗的箭雨及滚木擂石之下第一个登上城头。见他登城,大批敌军随即向他猛攻,想将他杀死或赶下城头以巩固防线,但这位少年将军着实勇猛非常,两杆铁枪之下竟然没有一合之敌,很快将城头防线杀出了一个大缺口,攻城宋军见状立即从缺口处一涌而入,很快随州城也被岳家军攻占。这位少年将军名叫岳云,乃是岳飞长子。

岳家军攻击襄阳时,守将李成惧怕岳飞及岳家军的赫赫威名不战而逃,岳家军轻松占据襄阳城。但随后伪齐政权向金国求得援兵,再加上李成所部,共计数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对襄阳发动反扑。李成率部在襄阳城下列阵向岳家军叫战,岳飞认真观察敌军阵型后,很快发现了敌军阵型的致命破绽,他对王贵、牛皋等人说道:

“夫步卒之利在阻险,骑兵之利在平旷;成乃左列骑兵于江岸,右列步卒于平地,虽言有众十万,何能为!”

这样的阵型不仅无法发挥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更要命的是骑兵列阵于河流旁边,若是阵型溃散,骑兵必定进退不得,这和彭城之战中刘邦排兵布阵所犯的错误几乎一模一样,借鉴项羽的进攻方式,岳家军一定可取得大胜。

于是,岳飞命令部队重点向敌人骑兵发动猛攻,不出所料,敌人前排骑兵溃散之后,将后排骑兵挤压的无处可去,大批骑兵自相践踏,很多连人带马被挤入了河水之中,敌人阵型瞬时间大乱。岳飞当即命令岳家军全线出击,敌人一败涂地。这一战后,元气大伤的敌人再也无力进攻襄阳,襄阳彻底归属宋军。

此后,气势如虹的岳家军一鼓作气,接连收复其他三郡,邓州攻城战中,岳云又一次第一个攻上城头。在收复三郡过程中,岳飞分析敌我态势后,曾向高宗上奏,请求朝廷派大军前来,宋军可趁胜势进军,进一步扩大战果,最起码可一举击溃伪齐政权,为日后进攻金军扫清障碍。其上奏所书,大意如下:

“臣窃观金贼、刘豫(伪齐傀儡皇帝)皆有可取之理……攻讨之谋,正不宜缓。苟岁月迁延,使得修治城壁,添兵聚粮,而后取之,必倍费力。……如及此时,以精兵二十万直捣中原,恢复故疆,民心效顺,诚易为力。此则国家长久之策也,在陛下睿断耳。”

但高宗没有采纳岳飞的建议,仍然不同意岳飞在六郡之外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

收复六郡之战结束后,岳飞荣获节度使头衔(岳飞成为宋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节度使),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统帅,岳家军也将大本营转移到了鄂州,从此,岳家军成为了宋军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军队。

成为襄阳地区最高统帅后,战略眼光长远、着眼于全局的岳飞努力整顿防务的同时,也尤为重视发展生产。他分派军队防守各城,命令守城官员整治修缮城池,修理补充防守军械,加强守备;为恢复农业生产,岳飞大力兴办营田,招徕归业农民,向他们借贷耕牛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未归业前的官、私债负一律免除。

由于岳飞的这一系列举措,襄阳地区生产得到了很好发展,防务及军队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地区也成为后续宋军发动进攻重要的前沿基地。

(二)整编军队,第二次北伐

公元1135年二月,岳飞率军进剿盘踞洞庭湖的割据势力杨么。采取“陆耕水战”体制的杨么军战力强悍,宋军此前多次征剿,都铩羽而归。但面对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杨么军却一败再败,最终仅八天时间,岳家军就彻底击溃杨么军,平定了为患已久的洞庭湖割据势力。

击败杨么军后,岳家军俘获了大量溃兵,有人主张全部处死,岳飞却告诫众将不得滥杀无辜,他命令:

“凡精壮之士,一律收编入伍;而老弱瘦软、不堪服役者,皆各给米粮令归田。”

如此一来,岳家军收编了杨么军五六万壮丁,再加上朝廷先后增拨数万人马编入岳家军,此时,岳家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万多人。

军队人数骤然间增加数倍,且人员鱼龙混杂,素质良莠不齐,若不能科学整编,严格训练,并以系统有效的治军方略加以治理,那么岳家军的战斗力不会因人数增加而上升,反而会下降。

针对这种情况,岳飞带领幕僚团队经过认真筛选,依据战力及特点将所有部队划分为十二统制军,这十二支部队骑军、步军、水军都有包含,各类军辎器械齐备,岳家军成为了一支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型重兵集团。

岳家军自成军以来,岳飞就以自己独到的治军思维和方式来加以严格治理,经过多年战斗,岳飞又将实践所得的经验融入治军理念之中,最终形成了一套成体系且效果显著的治军方略,主要内容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共苦。”

岳飞将这一套治军方略在全军推广实行,上到将官下到底层士兵,所有人必须严格遵守,岳飞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严格按照治军方略行事。

有了系统有效的治军方略为基础,再加上严格训练,岳家军士气高昂、凝聚力提升,各军战斗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其中,背嵬军战力最为强悍。在随后的北伐战争中,岳家军势如破竹,一路击败伪齐、金人各路强军,各军都有精彩表现,背嵬军更是成为敌人畏之如虎的顶级强军。

到了公元1135年,宋朝内患基本得以平定,宋军接连取得进攻作战的胜利,各部队战斗力都有了显著提升,涌现了岳家军、韩家军、吴家军(吴玠部队)等王牌部队,另外国内民生经济也得以快速恢复。这一系列成果,终于让岌岌可危的宋朝政权重新得以稳固,甚至有了欣欣向荣的迹象。此时的高宗赵构终于挺起了他弯曲许久的腰杆,重新有了作为一代君王的底气。对于北伐中原、光复河山这一宏图伟业,他也不再讳莫如深,而是逐渐扭转思维,决定开启进攻模式。

于是,赵构开始重用主战派官员,着手准备北伐中原的计划。曾经营川陕,并在这一地区领导吴玠等人大破金军,取得和尚原之战、大散关之战等战役胜利的主战派官员张浚升任右相。上任伊始,在高宗支持下,张浚着手准备进攻作战,随时准备进军中原,出师北伐。

公元1136年正月,张浚到前线视察军队。到达镇江后,张浚召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四人前来商议军事。这次军事会议专门就北伐事宜进行了商定,经过张浚和岳飞等人的协商谋划,最终制订了详细的进军计划,以岳飞、韩世忠主攻,张俊、刘光世主守为基本策略,各军立即着手调遣兵马、安排粮草辎重,随时准备再次出击,进军中原,进攻目标主要是伪齐政权控制的原宋朝区域。

会后,岳飞回到驻地鄂州,按照既定计划筹备进军事宜,但母亲姚氏却在这个时候不幸病逝。岳飞听闻消息后悲痛不已,他立即向朝廷上书解职,回到家安葬母亲并守孝。岳飞本意要按礼法为母亲守孝三年,但前线军情紧急,朝廷及高宗本人都要求岳飞立即起复(居官守丧),岳飞为人至孝,加之性情耿直倔强,竟然“三诏不起”。最后,高宗赵构被激怒,以严惩岳飞及其部属相警告,岳飞忠孝不能两全,只得重返鄂州,继续领导岳家军执行进军计划。

重回部队后,岳飞将丧母之痛深埋心底,积极着手开始北伐。岳家军势如破竹,从汝州鲁山县开始一路高歌猛进,攻城掠地,仅用了三个月左右时间就攻取了商州全境及虢州大部地区。岳飞本意乘胜继续进军,但由于进军太快、路线过长,粮草无以为继,只得停止进军。之后,岳飞留王贵率一支兵马防守,自己则率领大部队回撤鄂州,回撤时岳飞还将很多自愿随军南下的居民带回襄阳地区,抽调一万石军粮接济他们,并且“拨牛借种,招募耕种”,安排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三)第三次北伐

公元1136年九月,刚被岳家军杀的大败,丢失商、虢二州大片土地的伪齐政权发动反攻。不过慑于岳家军强悍的战斗力,伪齐军队未敢向岳家军防区进攻,而是转向进攻淮西。伪齐军谎称有金人助战(金国朝堂此时正值权利更替之时,其实并未出兵),色厉内荏的杀向江淮。但防守庐、泗二州的刘世光、张俊二人却被伪齐外强中干的声势吓的不轻,马上向朝廷求援,素来怯战的刘光世更是准备随时放弃防区南撤。高宗及左相赵鼎对敌我形式判断失误,加之深怕二州失陷,急忙命令岳飞率军前往救援。

此时的岳飞目疾发作(常年在盛夏酷暑用兵,加之丧母痛哭,导致目疾发作),尚未痊愈,虽然知道朝廷此时将自己贸然调集驻地,敌军有趁机来攻的隐患。但军命难违,岳飞只得奉命率军前往救援江淮,不过临行之前他将自己防区的防务进行了细致、妥善的安排,这也为后续岳家军成功防御金齐联军的突袭奠定了基础。

在岳飞前往救援的路上,淮西之战战已经打响,由于高宗发布严防死守的命令,而识破伪齐虚张声势阴谋的右相张浚又亲临前线督战,本已率军撤离防区的刘光世在高压之下不得不回返进军,加之杨沂中率军奋力苦战,三军合力,挫败了伪齐攻势。

伪齐军不甘失败,加之听闻岳飞率军离开防区,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向金国借得援兵数万(此时金国虽然无暇他顾,但听闻岳飞撤离,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突破岳家军防御的机会,于是派兵支援伪齐)转而向岳家军防区发动进攻。

岳家军各部早有准备,立即组织防御,一场反击作战拉开帷幕。岳飞多年治理军队、培养将官所取得的成效在这一战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岳飞率大军离开的情况下,各部将官带领各自部队坚守防区,成功抵挡敌军多次进攻,甚至发动反击,击败敌军数支强军。表现最为突出的将官是王贵、寇成、秦祐等人,他们都是岳飞着力培养、提拔的得力干将。

十一月十五日,岳飞率大军连夜渡河,支援前线部队。大军到后,立即展开全线反击,本就无力攻破城池的金齐联军此时更不是岳家军对手,被岳家军杀的大败溃输,仓皇后撤。岳飞当即率军继续追击,但由于这次进军是防守反击作战,事先并无计划,因此粮草辎重准备并不充分,进军到蔡州境内后,粮草不能持久,岳飞下令班师。

但岳家军班师途中,伪齐军队却又如同跳梁小丑一般出现了,集结了十万兵马的伪齐军队意图偷袭岳家军后军,想要挽回此前一败再败的些许颜面。这一次,负责殿后的岳家军将领王贵、董先再一次给伪齐军好好上了一课,二人先后击退敌军,伪齐军阴谋难以得逞,其主将李成恼羞成怒,竟然不管不顾集合了所有部队誓要击杀王贵、董先所部。不会放弃一位战友的岳家军自然不会丢下王贵、董先部,岳飞亲自率军回援,大军到达,盔明甲亮、杀气凌人的岳家军如水银泻地般杀向李成军,李成吓的亡魂大冒,不管不顾率先回马逃命而去。

伪齐军一路亡命奔逃,逃到一个叫牛蹄的地方,岳家军追击到此处后,四面合击伪齐军。惊慌失措的伪齐军四处逃窜,掉入山涧而死者不计其数,尸体几乎堆满了整个山谷。岳家军大获全胜,杀死、俘获敌军无数,并缴获了数千匹战马。

牛蹄之战后,岳飞将俘虏的伪齐士兵全部释放,并亲自对他们训话说:

“汝皆中原百姓,国家赤子也,不幸为刘豫驱而至此。今释汝,见中原之民,悉告以朝廷恩德。俟大军前进恢复,各率豪杰,来应官军。”

这一举动,为南宋朝廷及岳家军赢得了民心、瓦解了伪齐军斗志,假以时日,宋军再次发动进攻,一定可以事半功倍,一举消灭伪齐。

(四)高宗倚重欲重用

公元1137年二月,第三次北伐再立大功的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赵构。君臣再一次见面,此时已经成为一军统帅的岳飞,在皇帝面前行事说话已与之前不同,之前不拘小节、说话耿直的岳飞,此时却也知道委婉含蓄、修饰言语与高宗这位敏感多疑的君主对话的必要性。内在赤城的报国心丝毫未变却已懂得委婉表达的岳飞在与高宗对话的过程中,高宗询问他对朝廷选用人才的见解,岳飞没有直白的说出见解,他知道高宗喜好吟诗作对,因此从高宗的喜好入手,即兴作了一首名曰《良马对》的短文,以表达自己的见解,《良马对》全文如下: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馀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文中,岳飞以骏马喻抗金勇士,以劣马喻投降妥协之人,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坚决抗金的坚定信念。

高宗听后甚为高兴,对岳飞更加赏识,在前往建康视察军备之时也让岳飞随行,并且将岳飞的官职擢升至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一日,赵构将岳飞召至寝阁,向岳飞授命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并且表示会将刘光世所部的五万人马交由岳飞统领。

高宗的这一系列行为,表明此时的他对岳飞是非常信任的,已经打算将岳飞作为收复中原、对金作战的全军统帅加以重用。

岳飞见高宗如此赏识,而岳家军实力又将大幅提升,克复中原的目标大有所望,心情异常激动,便亲手写成一道《乞出师札子》向高宗表达克复中原、复我河山的强烈愿望。

岳飞在札子中详细陈述了自己恢复中原的规划,大到北伐总体战略,小到具体作战行动,以及国内生产、后勤辎重的保障等等各个方面,岳飞都做了详细说明,可以说,这道札子是不亚于诸葛亮《隆中对》的旷世之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岳飞在札子中未再提及迎还“二圣”之事,只将宋钦宗包括在“天眷”之中,未单独提及。这与岳飞之前曾提到迎“二圣”的说法大有不同,这表明此时的岳飞在政治敏感度上确实有了很大进步,高宗看了札子后,对岳飞大为肯定,亲赐御札嘉奖。因此,有人说迎“二圣”是岳飞最终悲剧结尾的说法并不成立。

十、淮西军变酿恶果,君臣嫌隙日渐深

岳飞上书《乞出师扎子》后不久,淮西军变发生了,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原因错综复杂,而且由它所引起的连锁反应造成了很多恶性后果,甚至南宋国运的改变以及岳飞本人命运的改变都与这个事件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淮西军变的前因后果以及事件中与岳飞有关的部分详细的做一下梳理。

淮西之战后不久,战斗中不从调遣、擅离防区的刘光世被朝廷革职。刘光世之所以被革职,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是因为刘光世作为宋军方面军统帅,执掌宋军为数不少的精锐部队且负责防守淮西重地。但其能力、胆识、品行各方面都不足以胜任如此重要的职位,由于他经常性的畏战避战、治军不严,因此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其部属,而刘光世又疏于管理,导致他的部队日渐骄纵,长此以往战斗力必然下降,而且会越来越不听朝廷号令。

另一方面,宋朝自开国以来,就有重文抑武的传统,一直就在想法设法遏制武将权势,防止其坐大。但南宋是在战乱中立国,因此现在宋军的很多部队都是战乱之中将领们自行收拢、组建的部队,这就导致将领们对军队的掌控力非常强。随着战事发展、时间推移,各支部队日渐强大,宋军整体战斗力确实有了较大提升,但一些将领们拥兵自重,不遵从朝廷号令的现象却也日渐凸现。因此朝廷早有了将军权收回的计划,但由于战事紧张,且担心贸然收军权会导致军队出乱子,所以一直未采取实际行动。

但这次淮西之战,刘光世、张俊等将领畏敌怯战,甚至擅自撤退,几乎断送了淮西防线。部分将领拥兵自重、不遵号令,朝廷不能顺畅的统一指挥、调遣部队的问题暴露无遗。经过慎重考虑,高宗决定采纳右相张浚的建议,以对金作战表现最差的刘光世开刀,试探性的进行军改,以后再逐渐收回被各大将把持的军权。

对于刘光世撤职后他部队的归属问题,高宗起初是想先将其划归岳飞统领以用于北伐,之所以想要如此安排,是出于三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岳飞一直以来忠心耿耿,但凡朝廷有令都能不折不扣的执行(“三诏不起”是唯一一次没有及时依命行事,但确实是出于尽孝之心,而且岳飞最终也选择了弃孝尽忠),这一点上,岳飞与其他日渐骄纵的统兵大帅们完全不同,他从内心和行动上都是拥护朝廷,拥护高宗的。

另一方面,岳家军是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这完全得益于岳飞的卓越领导和管理,不管什么样的部队,只要进入岳飞军中,总能脱胎换骨,成为骁勇善战的精锐之师,将刘光世所部划归岳飞,相信他们也能完成蜕变,成为劲旅,这对于急需更多强军的南宋朝廷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再一个方面,遍观整个南宋武将集团,真正称得上能攻善守、有掌控全局能力的帅才,其实也就是岳飞一人罢了,其他诸如韩世忠,吴玠等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不足以成为全军统帅领导北伐。因此,此时对出师北伐、克复中原日渐有了信心的高宗是对岳飞寄予厚望的,希望他能带领更多部队早日完成北伐大业。

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量,高宗计划将刘光世所部划归岳飞统领,并且在岳飞觐见时亲口对岳飞予以承诺,以上所说这些事情都发生在《良马对》对话前后。不出意外的话,事情本应该顺顺利利按计划进行,岳飞逐渐成为北伐军统帅,率军继续北伐,高宗坐镇后方,统御全局,克复中原宏愿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文官集团的搅局进而导致淮西军变的发生

<< 上一篇

苹果生肖代表什么

下一篇 >>

潘代表的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