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花灯代表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都咋来的?为啥鼠是第一个?怎么没猫?,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闹花灯代表什么生肖1

时间慢慢向前走,春节即将来临。按照生肖纪年的说法,2020年应该是农历鼠年。同样,按照出生年份来算,我们也都有一个“属相”。那么,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看上去很不起眼的老鼠会排在首位呢?

生肖的“演化史”:先秦时已有相关记载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典籍中就出现了相关记载。

资料图:图为鼠年元素灯组。 俞靖 摄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两批秦代竹简:其中,《日书》里有关“盗者”的内容与十二生肖比较接近,如“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

到了汉代,十二生肖基本定型。东汉时期,王充写了一部《论衡》,其中提到:“寅,木也,其禽虎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写明了十二生肖和对应的十二地支属性。

随着时间流逝,有关十二生肖的说法不断完善,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流传至今。

比如,南朝时,沈炯写过一首《十二属》,诗中写道:“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蠢官悠哉。”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有关生肖的掌故,人们总能聊上几句,但它们的由来却尚无定论。

资料图:展览上鼠年吉祥剪纸夺人眼球。 汤彦俊 摄

有一种说法认为,生肖文化起源于图腾文化,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上古以来,不同部落有自己崇拜的动物,例如牛是农耕社会的象征,相传神农氏炎帝是“牛头人身”,所以炎帝的后裔就以牛为图腾。

还有人表示,十二生肖起源于动物崇拜。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产力很差,猪、牛、羊等牲畜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虎、蛇等动物可能威胁到人的自身安全,人们也会感到恐惧……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生肖形成。

除此之外,有学者提出一种观点:十二生肖既与真实动物有关,也有“天文学”背景,与古人对星象的联想有关系。午马、辰龙、寅虎,就与这些星座的形象有关系。

当然,还有“十二生肖是外来的”等说法,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老鼠因何排在十二生肖首位?

十二生肖作为纪年的一套符号体系,看似不起眼而且有点讨人嫌的老鼠,在其中名列榜首,这是啥原因?

资料图:卡通老鼠造型的彩灯很是醒目。 泱波 摄

中国古代学者曾经从一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作出解释。天地混沌一片时,鼠类正好在时近夜半时出来活动,将天地咬出一道缝隙,就是“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开天辟地后,人们要种田为生,牛在那时是耕田的主力,所以丑对应牛等等。

中国民间则认为,老鼠繁殖力强,古人期待生命的繁衍、大家庭子孙兴旺,于是产生了敬奉子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清末画家任预的《十二生肖图册》中,《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籽”与“子”音同,也代表“多子”。

以前还有一个问题很有趣:十二生肖里为何没有猫?其实答案很简单,猫原产于埃及,十二生肖已经定型以后才传入中国,所以没办法列入其中。

传说与故事中的生肖鼠

不过,老鼠在古代传说、故事或者书中也并不总是贼头贼脑的形象。

资料图:南京秦淮花灯传承艺人曹真荣展示他设计制作的“掌中鼠”迷你花灯。泱波 摄

还有清代晚期的一本小说,名字叫《八仙全传》,其中也提到一个与老鼠有关的传说:在一次大水灾中,桥梁被冲毁,有老鼠衔枝搭桥救人,最后耗尽力气被大水吞没。仙人被感动了,赐给老鼠一枚仙果,并收其为徒,最终帮助老鼠成仙得道。

另外,清代有一本书叫《梦园丛说》,记载粤东有一种玩具叫“钱鼠”,叫声好像数钱。老鼠能发出数钱般的声音。旧时一些地方以此声为吉祥之兆。在寓意吉祥的年画、剪纸、花灯中,也有老鼠形象。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各自拥有丰富的传说,后来逐渐与一些民间信仰观念融合。现代社会,它们也被视作春节的吉祥物。(记者 上官云)

大闹花灯代表什么生肖2

白来勤

我的家乡西安东北郊的灞渭三角洲新筑镇一带的村寨,若是往年,从正月初五起,就开始送灯活动。那红红的灯笼,大的如碌碡如磨盘,小的似乒乓球似鹌鹑蛋,不论西北风如何发狂的呼啸,不论雪花如何扑面迎头,它都把大街小巷、穷乡僻壤的集贸市场搅得个红红火火,营造出春的信息,散发出春的气息,灯笼摊边,买卖两旺,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在很久很久以前,灯笼不是一种美的存在,而是一种智慧的存在。因为中国第一盏灯笼的出现,全世界才有了第一盏可以照亮前路的便携式照明工具。最早的灯笼,写在甲骨文上,当时的人们用“东”字来形容最最原始的灯笼的样子,是用竹条与布扎成的。直到汉朝,灯笼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西汉才有了第一盏纸灯笼,而此时,民间就已经有了元宵节前后挂灯笼的习俗。但在平时,灯笼就仅做照明,用来标明官衔、字号、身份的门灯(风灯),并没有太多的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早已不需要这种古老的工具来照明了,所以灯笼就变成了纯粹的象征,象征吉祥、象征中国文化、象征美。可在国外的华人聚居区,比如唐人街,一年四季都还挂着中国的大红灯笼,让人走进唐人街,就以为自己回到了故土。在这些国度,红灯笼,也意味着中国,安慰着远方的异乡人。

身在故乡的人,每次看到灯笼是没有这种思念的,可灯笼里发出的柔和光亮,却从来都能唤起我们的那股中国情结。就好像是蓝天下雕工精细的檐角、温润如玉的汝窑茶盏、意境无疆的水墨丹青一样,无论南北,只要挂上了红灯笼,就有了感知中国深处的途径,这一束温和柔美的光,会指引人看见过去和未来。

我家在我出生的1965年以前,一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灯户”,逢年过节考做灯笼补贴家用,曾靠卖灯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购置了全村第一辆架子车外带一只充气筒,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不准老百姓挂灯笼、春节送灯笼,我家才无奈停止了做灯笼的生意。据父亲讲,春节打灯笼的习俗源远流长。传说姜子牙封完神后,自已却没什么司职。大年三十众神都归位,姜子牙却没有地方可去,百姓见他可怜,就在高杆头点一盏灯,让他在灯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春节点灯笼、打灯笼的习俗。腊月三十过大年,孩子们打灯笼,家家户户厅堂屋舍挂灯笼,营造出一片祥和的氛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远远望去,万家灯火,形成“月华连昼色,灯景杂星光“的瑰丽景色。

传统灯笼的造型精致,制作工艺精湛,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灯笼与中国人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你看,“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观灯》张萧远)“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秋兴夜饮》陆游)“何妨更悟无生理,露柱灯笼一话新。”(《赠拄杖》陆游)”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夜过舒尧文戏作》苏轼)“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灯笼》陆游)“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元稹)“灯笼箫鼓年年社,酒醆莺花处处人。”(《宿金陵镇稳寺,望横山》杨万里)“灯笼白葛扇裁纨,身似山僧不似官。”(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苏辙)在古人的诗词中,传统的灯笼,也随处可见,洋洋成大观。

在关中农村,送灯主要是舅父给外甥送。俗话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谐音)。另外还有干爸给干儿女、奶妈给奶儿奶女送灯的。父母也给出嫁的女儿第一年送一对大红碌碡灯(宫灯)或玻璃灯和一对花灯,叫追灯,有了外孙加送小灯笼。

以前村人送灯笼有许多讲究。女子出嫁的第一年,娘家人要为其“送大灯”,也称“追灯”。所谓的“送大灯”一般要凑够八个灯,其中必须有一对代表性的明光闪闪的玻璃灯、一对四明灯、一对莲花灯和一对普通实用灯,莲花灯内往往还要放一对惟妙惟肖的童男童女,寓意自家的女子早生多生孩子。而玻璃灯上面则绘有代表吉祥、美好的图案和花纹,加上灯下角的金光炫炫的穗子,用一根连根带叶的翠竹挑起来,足有一米五高!与灯笼配套的还有相应的“搭头”。搭头包括时鲜水果、糖果、以及核桃、柿饼、红枣等各种干果,人们常说的“仨核桃俩枣儿”就由此而来。如此看来,郑重其事地送一次大灯,花费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不过,从第二年起,就按普通的规格送灯。追灯的日子一般在正月的初九或十三,送灯的必须有新媳妇娘家至亲的三辈人,婆家还必须设宴招待。

“追灯”的隆重规模和灯的质量高低,要视其贫富而定。富贵人家送玻璃宫灯一对,有楠木架子水磨花的,有珠玉宝石镶边的,也有一般的。除了主灯一对外,还加带一个小花灯,俗称“引灯”,是引导新婚媳妇早生贵子的意思。当年的正月十五新媳妇必须回娘家小住一晚,俗称“躲灯”。一般情况下,婆家接收“追灯”后,新妇即随娘家人到娘家去“躲灯”(正月十四日去十六日归)。“追灯”这天,男方家庭要大办酒席,招待来客。一般吃两餐,早餐是“四道吃”(喝酒四个菜)臊子面,那风味独具的灞桥臊子面,一般人不吃个三碗四碗是不肯罢休的。午餐的席面更为讲究,常见的有“重八件”(喝酒八个菜,吃饭八个菜)、“十二件子”(喝酒四个菜,吃饭八个菜),“二十四台”(喝酒、吃饭共24个菜)等等,不一而足。“躲灯”完后,新媳妇要从娘家赶同婆家,亲手将婆母卧室里的灯点亮,名曰“亮眼睛”。据说,可以促使婆母的眼睛明亮,办起事来,明快果断。以此孝行取得婆母的好感,搞好婆媳关系。

待到女儿生子后,就变成舅舅和外公外婆给外甥外孙送灯了,就按普通的规格送灯。如是一个小孩,必须送一只红灯笼、外搭一只引灯(或玩具灯),两个小孩送三只灯,包括一只引灯。有一点必须强调,无论如何不能送四只或六只灯,否则就犯了“四六不成材”的忌讳。

灯的式样很多,有宫灯、碌碡灯(圆灯)、莲花灯、盆灯、羊灯、鱼灯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鸟灯。一般一个孩子送一对灯笼,10根蜡烛,l0根麻花一包糕点,连送l2年。如今也有送小型火罐灯或生肖电子灯,每年都有变化,一直送到孩子十二周岁,叫 “完灯”或 “全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十二岁这年送的是一对大红宫灯,民间流传的大红宫灯制作很讲究,灯上孔为天,下孔为地,灯内四个支干为春夏秋冬,12个竹插扎为圆形 (现在一般用铁丝和细钢筋机制而成),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同时送的还有一对老虎或双鱼形状的大花糕,若是男孩则寓意勃勃虎气,是女儿则寓意像鱼儿一样活泼可爱。也有送鞋子、雨伞、衣物的习俗,希望孩子经风雨见世面。而婆家这边,不仅设宴招待亲朋邻里,还要叫戏班子唱戏,隆重庆贺,祝孩子从今往后健健康康长大成人。

孩子接到灯后,每晚打(挑)灯成群结队地玩耍嬉闹,直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的“玩灯”叫作“闹灯”。或者把正月十四晚上的打灯叫做“玩灯”,正月十五晚上的打灯叫作“闹灯”,正月十六晚上的打灯叫“完灯”。“玩”、“闹”、“完”各有含义,“玩”就是尽情地玩。

特别是正月十五这天,农村人也常把这个日子叫作“过小年”。当天晚上,家家门前彩灯高挂,张灯结彩,所有角落旮旯拐弯都要点燃蜡烛,照明四角,名日“灯照四角”。意为到处都是光明,没有黑暗的地方,鬼邪无处躲藏。在家宅六神面前,供献“老鼠饺”(形似小老鼠的馍),同时点烛烧香礼拜,认为这样可以消灭毒害。还要有人打上灯笼,走遍全家所有角落,进行照明,以祛邪免灾。做完这些必要的功课后,全家外出看热闹(焰火、狮子、龙灯、猜灯谜等)。元宵节的特色就是火闹花灯,大闹而特闹之,要闹出一个水平来,看准的灯笼好,看准耍灯的技术高,谁就光彩!也给娃的舅父脸上增添光彩!

到了正月十六的晚上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这是一年灯节的最后一个晚上,所以叫做“完灯”。意思是今年的灯节过完了,因此要尽情地玩灯,要以灯打灯、把灯打碎、烧掉,这样才开心。因为明年不能打旧灯笼,打旧灯笼,舅父就会害红眼病,这是民间的忌讳,所以要把灯笼打完了事,就是“完灯”的含义。

在灞桥民间,流传着一首名为《玩花灯》的歌谣,形象地描绘了元宵灯会的盛况:“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前头舞的是龙灯,后跟狮子绣球灯,单凤朝阳灯,对对鸳鸯灯,三请诸葛灯,四马奔腾灯,五子登科灯,六绿蛾儿灯,七夕织女灯.八仙过海灯,九九长命灯,十莲结子灯,十一风摆雪花灯,十二腊梅迎春灯,普天同庆闹花灯,迎来五谷大丰登。”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除大闹花灯外,家乡人还流传一种“放天灯”的习俗。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据史载唐时已有此举。点放天灯是为了增添灯节的气氛,把观灯活动引向一个新的高潮。天灯一般为圆锥形,大小犹如背篓,用木片做骨架,外面糊白纸或红纸,灯底部绑着一个十字架,里面放一盏菜油灯。放时,灯贴着地面,点燃油灯后,周围用土密封。当灯火将罩内氧气燃完,仅剩二氧化碳气体后,取掉周同的土,灯就自动上升,高度可达500米左右。天灯在空中随风飘荡,直到灯火熄灭,才慢慢降落。

让生者一饱眼福的同时,家乡人也不让逝去的亲人寂寞,“挂坟灯”就是一种在元宵节让长眠地下的亲人赏灯的风俗。早年,每至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故乡农村家家户户的孝男孝孙在自己的祖坟上,悬挂一盏红灯。挂灯前烧纸焚香,设立香案,供献供品,家中人跪拜,祭奠一番,以慰先人在天之灵。如今,挂坟灯之俗虽不在流行,却代之以给祖坟“送灯”的习俗,即在坟茔周围遍点蜡烛,然后在坟前烧纸焚香,跪拜祭奠。告慰亲人年节的美满收获和节后的美好愿景、行动计划,祈愿亲人在新的一年里保佑一家老小万事如意,祷告亲人在天堂安享洪福。

十五晚上吃元宵、十六晚上称过“把把年”(意为过年之尾),孩子们可以继续打灯玩耍、嬉闹,灯笼继续悬挂,到正月十七灯笼就全部收了。

哦,故乡的红笼,送的是浓浓的祝福,挂的是殷殷的期盼,玩的是毫无遮掩的快乐,放的是满怀憧憬的喜悦,收的是不愿落空的美满。愚昧吗?但心地良善;浪费吗?千金难买我喜欢!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量力而行,不贪不炫。我想起杨白劳过年时给喜儿扯了二尺红头绳儿,虽不起眼,却将岁月沉重如山的压力立马冲减,即使在寒夜,穷苦的日子也变得热烈、美好、浪漫......

作者简介:白来勤,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陕西省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首批入选人员。出版散文、小说、社科专著多部。多篇散文作品入选一些省市的高考、中考试卷或模拟试卷和教辅资料、特色教材。荣获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颁发的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和首届“德艺双馨会员”称号。

《陌上风文艺》

主办:金穗文学社

主编:王新靖 杨新刚

主创:白来勤 亦凡 杨崇德 淡雾 王安之 苏银东 毕琼 孔凡勇 白春业 完颜蕙蕙

编辑:单连强 朱婧 滕悦 赵曙光 许冉冉 郇长亮 崔吉皓

信箱:shirihe@foxmail.com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大闹花灯代表什么生肖3

时间慢慢向前走,春节即将来临。按照生肖纪年的说法,2020年应该是农历鼠年。同样,按照出生年份来算,我们也都有一个“属相”。那么,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看上去很不起眼的老鼠会排在首位呢?

生肖的“演化史”:先秦时已有相关记载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典籍中就出现了相关记载。

资料图:图为鼠年元素灯组。俞靖 摄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两批秦代竹简:其中,《日书》里有关“盗者”的内容与十二生肖比较接近,如“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

到了汉代,十二生肖基本定型。东汉时期,王充写了一部《论衡》,其中提到:“寅,木也,其禽虎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写明了十二生肖和对应的十二地支属性。

随着时间流逝,有关十二生肖的说法不断完善,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流传至今。

比如,南朝时,沈炯写过一首《十二属》,诗中写道:“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蠢官悠哉。”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有关生肖的掌故,人们总能聊上几句,但它们的由来却尚无定论。

资料图:展览上鼠年吉祥剪纸夺人眼球。汤彦俊 摄

有一种说法认为,生肖文化起源于图腾文化,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上古以来,不同部落有自己崇拜的动物,例如牛是农耕社会的象征,相传神农氏炎帝是“牛头人身”,所以炎帝的后裔就以牛为图腾。

还有人表示,十二生肖起源于动物崇拜。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产力很差,猪、牛、羊等牲畜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虎、蛇等动物可能威胁到人的自身安全,人们也会感到恐惧……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生肖形成。

除此之外,有学者提出一种观点:十二生肖既与真实动物有关,也有“天文学”背景,与古人对星象的联想有关系。午马、辰龙、寅虎,就与这些星座的形象有关系。

当然,还有“十二生肖是外来的”等说法,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老鼠因何排在十二生肖首位?

十二生肖作为纪年的一套符号体系,看似不起眼而且有点讨人嫌的老鼠,在其中名列榜首,这是啥原因?

资料图:卡通老鼠造型的彩灯很是醒目。泱波 摄

中国古代学者曾经从一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作出解释。天地混沌一片时,鼠类正好在时近夜半时出来活动,将天地咬出一道缝隙,就是“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开天辟地后,人们要种田为生,牛在那时是耕田的主力,所以丑对应牛等等。

中国民间则认为,老鼠繁殖力强,古人期待生命的繁衍、大家庭子孙兴旺,于是产生了敬奉子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清末画家任预的《十二生肖图册》中,《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籽”与“子”音同,也代表“多子”。

以前还有一个问题很有趣:十二生肖里为何没有猫?其实答案很简单,猫原产于埃及,十二生肖已经定型以后才传入中国,所以没办法列入其中。

传说与故事中的生肖鼠

不过,老鼠在古代传说、故事或者书中也并不总是贼头贼脑的形象。

资料图:南京秦淮花灯传承艺人曹真荣展示他设计制作的“掌中鼠”迷你花灯。泱波 摄

还有清代晚期的一本小说,名字叫《八仙全传》,其中也提到一个与老鼠有关的传说:在一次大水灾中,桥梁被冲毁,有老鼠衔枝搭桥救人,最后耗尽力气被大水吞没。仙人被感动了,赐给老鼠一枚仙果,并收其为徒,最终帮助老鼠成仙得道。

另外,清代有一本书叫《梦园丛说》,记载粤东有一种玩具叫“钱鼠”,叫声好像数钱。老鼠能发出数钱般的声音。旧时一些地方以此声为吉祥之兆。在寓意吉祥的年画、剪纸、花灯中,也有老鼠形象。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各自拥有丰富的传说,后来逐渐与一些民间信仰观念融合。现代社会,它们也被视作春节的吉祥物。(记者 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