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代表什么动物生肖

“老屋是村民的财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楼房代表什么动物生肖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皑皑白雪中的木屋村落。 何绍东摄

岁月流转,白雪皑皑映衬着百年老屋的木墙、木瓦、木烟囱……无声地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这里是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的锦江木屋村,房屋主要材料是木头,至今已在长白山脚下存在了300余年。锦江木屋村,保存着最完整、数量最多的满族古木屋建筑群,也被称为“长白山木文化的活化石”,有着“长白山最后的木屋村落”美誉。

长白山木材储量丰富,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砍树造屋。大多选用山里有油脂、抗腐蚀的落叶松为材料,圆木纵横叠摞建成墙壁,涂抹黄土填补缝隙。如今,为了保护环境,当地不再砍树新造房屋,只对老屋进行修缮维护。

砖瓦易碎,坚木不腐。如今老屋,正见证着发展的新故事。

“回来喽!”60多岁的村民邹吉友刚刚归家,拎着两条大鱼。“这是客人点名要吃的!”即便过了春节假期,农家乐依旧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老人忙着收拾食材,眼里尽是喜色。

近几年,高速通车、敦白高铁通车、村里环境整治……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原本只剩下十几户人家的木屋村如今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邹吉友找准机会,在村镇干部的帮助下,将家里的三间木屋改成了招待游客的农家乐,很快就接到了各地的订单。

“木屋的老样子不能改,守住民俗,这才是咱吸引人的地方。”走进邹吉友的木屋,屋内陈设也以木质为主,一把木桌摆在炕上,火炕烧得正旺。“咱们村里人就是在炕上吃饭的,热乎乎又热闹,很多城里人来了都觉得新鲜有趣。”邹吉友说。

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近年来,抚松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推动乡村振兴。抚松县对木屋村进行保护、抢救修缮、挖掘民俗,建设乡村民俗旅游景点。2009年,木屋村入选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木屋有了名气,村民得了实惠。早些年,村民多以开荒、狩猎、捕鱼为生。如今,村民走上了旅游致富的路。

邹吉友在全县第一个成立旅游合作社,搞起了农家乐。“人多的时候,一天得招待200桌客人。”邹吉友干劲十足。在他看来,村子四季都是美景,木屋是原汁原味的特色,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喜欢。

合作社一年收入30多万元,还带动了村民增收。邹吉友还在村边承包了30多亩林地,种植林下参,向游客提供挖参体验服务,“挖出来的参,游客都直接买走了”。

除了收入来源变多了,更让邹吉友高兴的是:村里人变多了。看到村里的变化,许多年轻人也纷纷返乡。

离开老邹的农家乐,跨过几个木屋便是一家木匠铺。在这里,游客可以自己体验木雕的乐趣,铺子的主人叫王炳焰,“我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工作,后来家乡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我就回来创业。不仅继承了家传手艺,也算为家乡发展贡献了一点力量。”木头动物、木头画、木铃铛……站在各种木雕作品前,年轻的老板这样告诉记者。

近年来,抚松着力建设10个特色小镇、百家精品农庄、千家旅游客栈……木屋村的变迁,见证了抚松县乡村旅游的发展。2020年,抚松县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当地形成总投资超800亿元的生态度假产业集群,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72万人次,旅游收入6.8亿元。

“咱们等着将来更好的生活嘞。”邹吉友希望把古村保护的更好,“老屋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家园,也是村民的财富”。

楼房代表什么动物生肖2

二月二 龙抬头 七百年前的一场误会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你就是“二月二”小达人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都是“龙抬头”的日子,老北京人流行吃春饼,吃炸糕,吃饺子,吃细面。人们还给这些面食取了几个跟龙有关的别名:管春饼叫“龙鳞”,管炸糕叫“龙胆”,管饺子叫“龙耳”,管细面叫“龙须面”。

如今国力强盛,国潮振兴,传统节日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很难给二月初二这个日子安排一个合适的席位。

那么二月二到底属于什么节呢?这就需要我们翻开历史,从这个节日的根儿上捋一捋了。

二月初一的中和节,是唐德宗硬安排出来的节日

我先说我捋出来的答案:二月二最初跟龙抬头没啥关系,该节日萌发于唐朝,设立于宋朝,在元朝碰巧撞上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然后才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换句话说,二月二是宋朝就有的节日,龙抬头则是元朝产生的误会。

您要不信,听我慢慢掰扯。

唐朝前期,正月有上元节(正月十五),三月有上巳节(三月初三),四月有浴佛节(四月初八),五月有端午节(五月初五),六月有庆阳节(六月初一),七月有中元节(七月十五),八月有中秋节(八月十五),九月有重阳节(九月初九),十月有下元节(十月十五),十一月有顺圣节(十一月初五),十二月有岁除节(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一年到头,每个月都有节,唯独二月没有。

唐朝人重视寒食,把冬至过后的第105天定为寒食节。在个别年份,寒食会出现在二月,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事实上,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只有少数几个年份的二月过了寒食节。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二月二十九那天碰巧寒食,白居易还写了一首诗:“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几年里,寒食都是在三月里过的,二月通常碰不上寒食,也碰不上其他节日。

别的月份都能过节,二月却很少有这个机会,公不公平?不公平。放到今天,我们一般不会把这个问题当成问题,唐朝前几个皇帝也没有把它当回事儿,可是到了唐朝第十个皇帝唐德宗那里,问题就大了,他决定给二月安排一个节日,一个全新的节日。

这个全新的节日并不是二月二,而是二月初一。翻开《旧唐书·德宗本纪》和《旧唐书·李泌传》,我们能找到唐德宗将二月初一定为节日的经过。那是贞元五年,也就是公元789年,唐德宗在朝会上宣布,要在没有固定节日的二月设立一个固定节日。宰相李泌建议,该节日不妨定在二月初一,取名“中和节”。唐德宗大喜,让李泌帮忙制定中和节的习俗。然后呢,李泌就制定了如下风俗:

第一,休假一天,皇帝赏赐群臣适合在春天穿的单衣,君臣共同参加一场盛大的宴会,名曰“中和宴”;

第二,百姓用青布做荷包,把往年收获的一些谷物装进去,互相馈赠节礼,然后聚餐喝酒,名曰“中和酒”;

第三,百官向皇帝献农书,百姓祭祀农神,既表示重视农耕,又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对于以上建议,唐德宗全部接受。次年(790年)二月初一,他在长安城郊的曲江之畔赐宴群臣,中和节正式开始。多年以后,白居易写诗怀念唐德宗,其中有这么几句:“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意思是赞扬他设立了中和节,此节将来传承千年,后人都要感谢德宗皇帝。

中和节有没有传承下去呢?答案是肯定的。有没有传承千年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中和节确实从唐朝传承到了宋朝,却又在宋朝衍生出一个更新的节日,宋朝人更加看重这个更新的节日,却把中和节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所谓“更新的节日”,指的就是二月二。

宋朝人觉得二月初一不吉利,就改到了二月初二

我们来看宋朝文献是怎么记载的。北宋风俗宝典《岁时杂记》写道:“皇朝中和节唯作朝假,不休务。”宋朝君臣过中和节,只是不上朝,百官还要照常办公。南宋风俗宝典《武林旧事》也写道:“二月一日谓之中和节,唐人最重,今唯作假,乃进单罗御服,百官服单罗公裳而已。”唐朝人最看重二月初一中和节,而宋朝仅停止朝会一天,皇帝和百官在这天换掉冬装,改穿春装,以此度过此节。

在宋朝,中和节只是象征地过一下,到了次日二月二就不一样了,过得非常隆重。有多隆重呢?《宋史·礼志》《宋会要辑稿》《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多种文献都有描述:首先,地方高官和臣服于大宋的各个藩国都要向皇帝进献“金银挑菜器”;其次,后宫嫔妃集体去御花园里“挑菜”,然后皇宫里会举办一场规模宏大的“挑菜宴”;最后,市民集体出城“挑菜”。

什么是“挑菜”呢?其实就是挖野菜。什么是“金银挑菜器”呢?就是用黄金和白银打造的小铲子、小剪子、小刀子,这是群臣和藩国献给嫔妃们的挖野菜工具。至于“挑菜宴”,则是宋朝皇帝、皇子、嫔妃和皇族亲贵们在二月二晚上举办的野菜宴会和有奖竞猜——皇帝将野菜标签摆出来,让大伙猜席上的佳肴分别是用哪些野菜做的,猜中有奖,猜不对则受罚。

跟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相对富足,皇家和普通市民都没有沦落到要靠挖野菜充饥的地步,而举国上下之所以要在二月二这天“挑菜”,主要是图个乐呵。大伙都在屋里憋一个冬天了,好不容易春暖花开,野菜青青,挖野菜等于放风,吃野菜等于尝鲜。于是在宋朝,二月二被称为“挑菜节”,这是一个通过挖野菜来狂欢的盛大节日。

除了挖野菜,宋朝人在二月二还有别的活动。成书于元朝的生活手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宋朝方士提出“本命日”概念,像一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初八、九月初九这类日子,都叫做本命日,都是适合祭神祈福的日子。二月二既是挑菜节,又是本命日,所以挖完野菜正好祭神。怎么祭呢?用荠菜的嫩叶做菜吃,用不能吃的荠菜梗烧成灰,撒到床底下,撒到院子里,据说这样就能防止蚊蝇滋生,防止蛇鼠猖獗,防止蜈蚣和蝎子出来蜇人。

说到这里,聪明的读者朋友可能已经联想到,现代人过二月二,曾经也有类似的仪式。北京民谚有云:“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那天用蜡烛照房梁,希望能赶跑毒虫。而在我的老家豫东平原,二月二要用棍子敲打房梁,要把草木灰撒到房子四周,前者是为了灭老鼠,后者是为了赶走蛇虫鼠蚁,保佑全家平安。我们不难推想,这些仪式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至少可以追溯到宋朝。

问题是,唐朝已经把二月初一定为节日,宋朝人干吗不在二月初一挖野菜和赶毒虫,干吗非要选择二月初二呢?这又跟宋朝的历法和星相学有关。宋朝不仅有阴历(也就是今天说的“农历”),而且有阳历(类似于通用的“公历”),前者根据月亮圆缺周期推算,后者根据太阳运行周期推算。在阴历中,宋朝人特别讨厌“朔日”和“晦日”,也就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为啥?因为这两天不可能看见月亮。用《宋史·天文志》的说法:“是为阴胜阳,其变重,自古圣人畏之。”阴气最重,胜过阳气,对人不利,自古圣人都畏惧。二月初一是什么日子?朔日。朔日阴气重,所以不宜过节,所以改到二月初二再庆祝。

那么问题又来了,正月初一也是朔日,为啥可以在这天庆祝新年呢?因为这是早在西汉就已经定型的传统,历朝历代都这么庆祝,宋朝不可能再改。但在庆祝新年的时候,为了祛除所谓的阴气,宋朝人不得不放鞭炮、贴门神、贴春联,钉桃符(桃符是钉在大门口的两根桃木橛子,并非春联,也不是春联的前身)。他们过除夕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除夕都是在腊月最后一天,属于晦日,阴气也很重。

现在我们可以做个小结:二月里本来没有节日,唐德宗将二月初一定为节日;宋朝人觉得二月初一不吉利,所以把节日改到了二月初二。这就是二月二的来历。

不太明白历法的元朝人,把二月二跟龙抬头画了等号

二月二,龙抬头,这“龙抬头”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其实,龙抬头原本只是古人对惊蛰的俗称,跟二月二没关系。

二十四节气,惊蛰排第三,属于春天的节气。用公历推算的话,惊蛰非常规矩,每年不是在3月5号,就是在3月6号。如果用农历推算,惊蛰就会跑来跑去,有时候在正月,有时候在二月,有时候在三月。但不管在哪个月,古人都认为惊蛰这天非常重要,认为它是阴气衰落、阳气上升、春雷乍动、万物复苏的日子。惊蛰一到,那些在地下冬眠的动物就会苏醒,传说中的龙也会苏醒。所以,惊蛰就等于龙抬头。

苏东坡的好朋友刘敞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是“池上龙蛇惊蛰起”,意思是龙和蛇在冬天沉睡,直到惊蛰才会抬头。南宋前期,诗人张元干也写过一首诗,专门说惊蛰:“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意思是那一年惊蛰在正月中旬,元宵节的花灯刚挂出来,恰好惊蛰,春雷一声,万物复苏,龙啊蛇啊蚯蚓啊青蛙啊就都跑出来了。

苏东坡晚年有一个死对头,名叫刘挚,在二月二挑菜节写了一首诗:“江乡春值闰,二月似深冬。雪湿妨挑菜,雷寒未起龙。”那一年是农历闰年,闰正月,春天特别晚,到了二月还像冬天,野菜没有露头,惊蛰没有来到,二月二无法挑菜,沉睡的龙尚未抬头。您瞧,当时二月二并没有龙抬头,惊蛰才是龙抬头的日子。

二月二到什么时候才跟龙抬头划等号呢?得等到元朝。元朝文献《南村辍耕录》有记载,至元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294年,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一半都碰巧赶上了“本命日”:正月初一立春,二月初二惊蛰,三月初三清明,四月初四立夏,五月初五芒种,六月初六小暑,七月初七立秋,八月初八白露,九月初九寒露,十月初十立冬,十一月十一大雪,十二月十二大寒。正是因为这年二月二碰巧惊蛰,所以元朝人碰巧在二月二这天庆祝了龙抬头,这就是二月二跟龙抬头画等号的开始。然后呢?对历法半懂不懂甚至一窍不通的绝大多数元朝人就误会了,误以为二月二就是龙抬头。这样一来,用不着推算节气,用不着去查每年的惊蛰到底是在哪一天,只要到了二月二,就说龙抬头,简单粗暴,相当省事。

坦白讲,用简单粗暴的固定日期来代替繁琐的历法推算,并不是元朝人的专利。举例言之,汉魏隋唐时期都重视上巳节,上巳本来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可是老百姓不懂什么天干地支,很难算出三月上旬的哪一天才是巳日,所以从魏晋开始,官方干脆直接将三月初三定为上巳。再比如说,宋朝官方将立春过后第五个戊日定为春社日,让老百姓在这天祭祀土地神,这就更加难以推算了,怎么办?北宋后期,北方百姓干脆自己规定三月初三就是春社日,而南方百姓则将二月十五定为春社日。

我们继续说元朝。前面不是说嘛,正因为公元1294年惊蛰碰巧撞上二月二,所以元朝人就将二月二与龙抬头捆绑起来,从此一直都在二月二庆祝龙抬头。关键是他们怎么庆祝呢?元代北京风俗宝典《析津志》有记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二月二那天早起,各家各户来到公共水井旁边,用石灰画白道,一直画到自己家里。

看到这段记载,我想起我小时候在豫东农村,二月二也是起一个大早,去村里南街那口大井边画线,一直画到我们家院子里。不过我们用的不是石灰,而是草木灰。父母说,井就是龙睡觉的地方,二月二龙抬头,龙要醒了,把龙气引到家里,就等于把财气引到了家里。

全中国的二月二,节令食品天差地别

我是河南开封人,明代开封也有一本风俗宝典,名叫《如梦录》。据该书记载,明朝开封人到了二月初一要祭拜太阳,到了二月初二要庆祝龙抬头。庆祝方式是这样的:“延客,吃龙须面,节礼送面及果品肉菜之类。”家家请客,以龙须面为主食,互相馈送龙须面、干果、肉和蔬菜。

关于明代二月二的习俗,另一本文献《五杂俎》记载更详细,北方人除了吃龙须面,还要“以灰围室,云辟虫蚁,又以灰围仓,云辟鼠也”:在房子外面撒一圈草木灰,据说可以杜绝蚊虫和蚂蚁,在粮仓外面也撒一圈草木灰,据说可以杜绝老鼠。

再看清朝。清朝末年,满洲亲贵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描写北京风俗,对二月二的论述如下:

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富察敦崇当过大官,但学问不精,错把二月二当成了中和节。实际上,中和节是二月初一,并非二月初二。但他后面几句比较靠谱:清代北京人过二月二,要吃春饼和细面,将春饼叫做“龙鳞饼”,将细面叫做“龙须面”;女生在这天也会停止针线活儿,以免不小心扎到刚刚睁开的龙眼睛。

中国很大,历史很长,在不同的时空里会衍生出不同的习俗。都是过二月二,节令食品天差地别,有的地方吃春饼,有的地方吃卤肉,有的地方吃龙须面,有的地方吃荞麦面,有的地方吃龙蛋(红皮鸡蛋),有的地方吃龙糕(年糕),有的地方吃芥菜米饭,有的地方吃火煨粽……在我目前居住的城市开封,则流行吃炒凉粉儿:将红薯凉粉切成小块儿,配蒜苗和豆瓣酱同炒,完了用烧饼夹着吃。

如今开封有一句民谚:“二月二,吃凉粉儿。”用北方儿化音去读,挺押韵的。但是细究起来,这句民谚的产生时间恐怕很晚。红薯并非中国原产,它是明朝后期传入中国,直到清朝后期才传入河南,而要到最近几十年,炒凉粉儿才成为开封街头的常见小吃。英国史学家Eric Hobsbawm写过一部史学名著《被发明的传统》,此书考证发现,许多看似悠久的传统,都是在不久以前被少数人发明出来的。所以我一直怀疑,二月二吃凉粉儿的开封传统也是不久以前被发明出来的,发明者可能就是卖炒凉粉儿的小贩。

传统是被发明的,这话听起来很不“政治正确”。但是回头再想想,已经消失的中和节不就是在唐朝发明的吗?仍然兴旺的二月二不就是在宋朝发明的吗?二月二龙抬头不就是七百多年前因为元朝人的一场误会而偶然发明出来的吗?

前人发明,后人享用,即使我们知道二月二原本和龙抬头没啥关系,也不影响我们继续在二月二庆祝龙抬头。没别的,图个热闹、开心而已。

文并供图/李开周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楼房代表什么动物生肖3

8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一个小女孩在参观《楚国八百年》展览。记者邱焰 摄

探寻楚国起源与发展,了解楚人日常生活。8月26日夜,“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长江千里行”探访团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了楚国八百年展馆,两三千年前楚人祖先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令探访团员们惊叹不已。

周原甲骨、楚季宝钟证实楚国起源西周早期

“曰今秋楚子来告父后”“楚白乞金秋来即于王其则”,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告诉探访团员,这些是1977年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的一批商末周初甲骨文上的文字,它们印证了楚与周的密切关系。同时,宜昌万福垴遗址2015年、2017年两次发掘中,出土西周时期编钟12件,其中一件上刻有铭文“楚季宝钟氒孙廼献于公公其万年受氒福”字样,为研究早期楚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我们通过这些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楚国开国的确是在西周早期。”

展馆墙上的楚君世系表简要记录着楚国八百年的历史。商末,楚人祖先鬻(yù)熊辅佐周文王成就大业。西周初年,周成王(约公元前1042~前1021年在位)分封熊绎于荆山,称“楚子”,方圆不过百里。熊绎受封后,带领楚国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楚王继续奋发有为,熊渠取得铜矿资源,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楚国经过数百年努力,最终发展成方圆五千里的泱泱大国,跻身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列,最鼎盛时成为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版图西至川东,东至江浙,南至广东北部,北至河南、山东南部,囊括了南半个中国。楚怀王之后,楚国国势日衰。公元前223年,秦军攻陷寿郢,俘获楚王负刍,历经800年风雨的楚国就此灭亡。

离楚季宝钟展台不远,六匹健硕威猛的奔马组成的君子六驾塑像予人巨大的视觉冲击,让人揣想楚国最强盛时的风貌。“这是根据荆州熊家冢遗址复原,推测是楚惠王时期。”方勤介绍,当时根据人的身份不同,驾马车分一驾、三驾、五驾,最高规格是六驾马车,只有君王可以乘坐。

在展馆另一侧,探访团员们看到了楚纪南城的水井和陶排水管。纪南城是楚国强盛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内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南方最大一座古城,20位楚王在此即位,推测有20万-30万人口居住。方勤介绍,水井众多,证明了楚纪南城的繁盛。而陶水管的发现,证明楚国已有较为完备的给排水系统。他同时告诉探访团成员们,水门也是纪南城建筑的独特之处。纪南城有城门8座,其中有3座水门,每个水门可容三艘宽达3米的货船运行,坐船可以直接通往长江。护城河与三条河流相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既利于城市的进水和排水,也便于交通和防卫。

衣食住行映衬出楚国先进的文化和工业水平

探访团员们非常好奇,二三千前的楚国人是怎么生活的?

方勤一一解答。

吃。楚人爱吃的食物有麦、豆子、生姜、核桃、花椒,还有小米,“小米是北方作物,这说明当时南北饮食习惯已有交流融合。”探访团员还惊喜地发现了2000多年前的武昌鱼,连武昌鱼的鱼鳞纹路都清晰可辨。“因为经过腌制,所以它能保留至今。除了武昌鱼,保存下来的还有草鱼、鳙鱼。”方勤说。

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览展陈的战国时期“干鳊鱼”(即武昌鱼)。记者邱焰 摄

穿。“这是中国最早的通幅大花纹提花织物。”方勤向探访团员们介绍道。只见这块舞人动物纹锦残片由红、黄、棕三种颜色丝,织造出横向排行的龙凤、麒麟和戴冠挥袖歌舞人物等七组图案。展馆墙壁上还复原了楚国丝绸纹样,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和人物纹,还可以看到“三头凤”图案,丰富美观、想象力丰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而楚国丝织品代表了先秦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方勤说道。

“真是兰心蕙质。”探访团员王汉英赞叹,在武汉土生土长的她说,过去一提到丝绸就联想到苏杭,今天第一次知道楚人还可以制作这么精美的丝织品。

楚人非常喜欢修饰自己。除了衣饰,展览馆还陈列着楚人用过的假发、各种精美的木梳,以及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一件便携式梳妆盒彩绘漆木梳妆盒,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它的主人是一名楚国男子。

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览展陈的文物。记者邱焰 摄

“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连环画。”方勤的介绍让团员们一下子围拢过来。原来这幅彩绘人物车马出行漆画,绘于一个圆奁的外壁,展开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从初行、驱驰,到出迎、相见,以五幅画作完整表现了楚国贵族出行的场面,娓娓道来,非常有节奏感:先是主人乘坐三匹马出行,仆人跪地送行,车后跟着随从,夫人乘坐两匹马车在后跟随。接着一路奔驰。到达目的地后,众人前来迎接。“每幅画以树木相隔,中间还有大雁飞行、猪狗欢跃烘托气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方勤说。

住。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严仓漆棺彩绘中可以看到,楚国人已可搭建三层楼房。而在这幅彩绘中,还有主人与异域人角力的画面。“既证实了楚人与异域人的交流,也反映出楚人健康自信的心态。”无独有偶,展馆内还有一盏战国时期的人骑骆驼铜灯,铜人昂首直腰骑坐在骆驼上,面向正前方,骆驼头朝前伸,弓背垂尾,四足立于铜板之上。“骆驼为北方、西域所产牲畜,本件器物是楚国与异域商贸交流的物证。”方勤说。

楚人货币很多,博物馆展出了金板郢爯,金灿灿的,上面印凿着文字,郢代表地点,爯代表称量,远看像一枚雕刻有繁复花纹的金戒指。这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称量黄金货币,使用时按需将金板切割,用天平称量后支付,所以现在还可以在边缘看到切割痕迹。同时展出的还有蚁鼻钱(也称鬼脸钱),这是战国时期楚国流通的铜币。新中国成立后,蚁鼻钱大量出土, 遍及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湖南、江苏、浙江以及陕西等省。“这说明蚁鼻钱使用范围已超过楚国地界,反映出楚国与周围邻国的贸易往来。”方勤说。

在博物馆里,探访团员们还看到一套战国时期的天平砝码,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用来衡量物体重量的器具。有1件衡秤、2件铜盘、5件砝码。绳已腐朽无存。砝码重量分别为4两、2两、1两、6铢、2铢。“这套天平砝码说明当时楚国衡器制造技术已相当精密,制造产品时加铜添锡会更精确,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楚国工业水平的发达。”

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览展陈的文物。记者邱焰 摄

虎座鸟架鼓代表着楚文化的神奇、浪漫、瑰丽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

在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出土的战国“太一生水”竹简前,探访团员们凝神听着方勤的吟诵。

竹简不过小指宽,字迹灵秀而有力。

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厅展陈的“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记者邱焰 摄

方勤解读道:太一为一,太一首先从水开始、起步,到天、地,再到神明、阴阳、四季。这套竹简具有长江文化特点,反映了楚人的宇宙观,是楚国哲学思想非常重要的体现。

方勤介绍,郭店1号楚墓出土的竹简共有730枚,既有“太一生水”道家思想,也有反映儒家思想的文字,比如《缁衣》《五行》等。在湖北历年出土的竹简中,《诗经》的数量是最多的,此外还有《孔子曰》竹简等。这说明对这些中原文化的典籍,楚人敏而好学,沿袭并广为传颂。楚人吸收中原文化精髓,又勇于且善于创新,为中华民族贡献了老庄哲学、《楚辞》等璀璨辉煌的精神财富。

“虎座鸟架鼓可以说是楚文化的标志性物件,但类似造型还是国内首次展示。”博物馆里陈列着战国中晚期的一座虎座鸟架鼓,只见鼓架整体髹黑漆,饰有红、黄、银白多色彩绘,华美鲜艳。两只卧虎背上各立一只昂首高歌的凤鸟。一面大鼓悬于两凤之下,另有两只小虎足蹬凤背,向鼓而立。“虎座鸟架鼓主要用于祭祀,虎是大地上最有神力的,凤鸟昂首向天,这代表着与天地的沟通,中间还有两只活泼可爱的小老虎,显示了勃勃生机。这座虎座鸟架鼓把楚文化的神奇、浪漫、瑰丽表达得淋漓尽致。”方勤说。

尽力活得漂亮的楚人如何看待死亡?方勤介绍,“楚人有随葬镇墓兽的葬俗,当时人们认为镇墓兽可以镇墓辟邪并起到沟通死者与神灵之间的感情的作用,也可导引灵魂升入天界。除专门用于丧葬的漆棺外,虎座飞鸟、木卧鹿、神树等也毫不例外地被精心制作和装饰一番。”

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览展陈的战国时期“虎座鸟架鼓”,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记者邱焰 摄

在博物馆里,探访团员们看到由鹿角、飞鸟、虎座三部分组成的虎座飞鸟。还有彩漆鹿角木卧鹿,头、身分别用整木雕成,颈部以榫卯结合,头插真的鹿角,安详恬静。

另外,还有肖形自然之树的神树,其上髹漆雕刻出鸟、虎、猿、蛇、螺等28个动物,据说它们是巫师沟通天地时的助手。“古人把世界分成天地人三界,认为树是沟通三界的梯子。《山海经》记载神树是生长在大地中央、供众神上下‘建木’。”方勤称。

“楚国虽然距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在当今仍然具有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张硕教授说,荆楚文化宝库包含荆楚大地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等,其中楚国、楚人创造的楚文化是荆楚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楚国在立国八百余年时间里,从方圆不到一百里的蕞尔小国发展成为地方五千里的东方第一大国,不仅创造了特色鲜明的青铜器、漆器、玉器、丝绸等物质财富,还孕育出别具风格的老庄哲学、屈宋楚辞、编钟乐舞等精神财富。楚国发生的巨大蜕变,离不开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开拓有为的创新精神、博采众长的包容精神,以及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等,这些优秀精神与特质已经成为荆楚文化、长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以使荆楚文化发扬光大,长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更加辉煌灿烂。

长江日报出品 来源:长江网 采写:记者叶军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