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响代表什么生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的习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牛奶爱面包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炮响代表什么生肖1

新年撞钟

新年撞钟,是中国传统的迎新年节目。

108响钟声,去除的是烦恼和灾祸,带来的是新年的祝福。佛经上说“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敲一下钟能去除一个烦恼。敲108下,寓意除尽所有烦恼,一年中化凶为吉,平平安安。

过年的民谣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麦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写对子,

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三叩首。

阴阳合历定新年

中国的春节是一个民间的庆典,它主要反映了大自然的节律。

春节与中国古代阴阳合历的历法制度密不可分。这种历法尊重太阳和月亮的“视运动”规律。因此,春节时间的确定,需要考虑太阳、月亮与人和自然的关系。代表新旧交替的年节时间是在“交子”时刻——除夕向初一过渡的那一刻。在这一时刻,太阳在回归线上有着特定位置,同时也是新月初生的时刻。

十二生肖

每年大年三十深夜00点钟声响起时,便意味着送走一个旧生肖,迎来一个新生肖。新的一年也将来临了。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法制度。

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其中,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亥猪。天干、地支充分组合后,会有六十组纪年名号,如甲子年、丙寅年、戊辰年等。可以循环使用,六十年一个循环称为一个“甲子”。

年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大海里住着一头叫做“年”的怪兽。“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走,万物生长,绿野仙踪。

除夕这天,村子里忽然来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姑娘让大家挂起灯笼,穿上新衣裳,还要吃大餐和烤火。

“年”看见门上挂着两盏大红灯笼,又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吓得魂飞魄散,一头撞破大门,逃回海里去了。原来,“年”最怕的就是红色、火光和炮响。

从此以后,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张挂红色的东西,做年夜饭,燃放烟花炮竹,灯火彻夜不息。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人们回到温暖的家中,把年货带回来,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带回了家。跟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春节守岁,陪家人看春晚。

春节禁忌

语言禁忌:不能骂人,忌谈病死;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要赶紧说岁岁平安。

行为禁忌:忌正月理发,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避免扫走运气)等。

饮食禁忌:年初一忌吃鱼头、鱼尾,意味年年有余。

南北过年大不同

北方的年白雪皑皑,白色的冰雪世界与红色的灯笼相映成趣。

南方的年与北方的腊梅幽香、新柳吐春不同,依然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装扮出另一种年味。

北方地区一般在大年初一吃饺子,饺子形状如元宝,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

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料,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钱币的人将富贵一生。

南方的春节,逛花街,逛花市,看舞龙舞狮。

消失的年俗

有许多春节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了。

手写春联在消失……不断升级的商业春联让笔墨形式的传统春联渐渐销声匿迹。那父握儿手、共写书法的其乐融融,那围绕纸香、墨香的笑意盈盈在春节里不复出现。

除夕守岁在消失……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年之中只有一天是不被强制早睡的,那就是除夕夜了,聚在一起的兄弟姐妹总有讲不完的笑话,玩不完的游戏。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早早睡下的鼾声代替了那些欢声笑语。

鞭炮声在消失……为了安全和环保,近年来,各地呼吁尽量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如今的新年夜空越发寂静,年味也渐渐变淡,“爆竹声声辞旧岁”的欢乐景致被静寂的夜空偷走了。

登门拜年在消失……过去的大年初一,大人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挨家挨户把年拜。现如今,喜庆的笑脸和吉祥的祝福话语正在被群发短信、微信等方式替代。

炮响代表什么生肖2

婚姻乃人伦之始,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所以,古今中外、各地、各民族都把婚姻看作是“终身大事”,予以高度关注,并形成了地方风味很浓的各自不同的婚俗。

平定县地处太行山西麓,田少地薄,民风淳厚,自古有耕读传家的良好风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使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古代遗留下来的民间风俗,婚俗便是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项内容。婚俗礼仪的代代兴盛,辈辈传承,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平定县志》载,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祖先在境内生息繁衍,创造着人类的史前文明。考古发现,早在北宋时期当地就流行迓鼓、说唱和民间吹奏乐,每逢婚嫁喜庆必定“行仪式、举鼓乐”,伴随着汉文化圈婚俗六礼的古老礼仪,逐渐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婚嫁风俗。明清时期,平定婚俗礼仪日趋完备、定型,成为阳泉、平定一带社会风俗文化的标志。

光绪版《平定州志》中记载:“婚姻为人伦之始,仪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朱子家礼略去问名、纳吉、则止四礼,平定更略沿旧俗而已。”通过“六礼”的公开形式,以保障所谓“明媒正娶”的婚姻合法性,并且结合了当地文化与风俗的特点,演绎、细化、传承了传统喜庆热烈的婚嫁礼仪程序,具有古朴而丰富的内容;把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舞、文学艺术、手工技艺以及社会信仰、伦理道德观念融为一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以来,它已成为当地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县境内的婚俗过去一般按议婚、下帖、下财礼、请期(择定婚期)、迎亲、谢婚六道程序进行,其中,每道程序都有许多讲究和约定俗成的规矩。

平定婚俗仪式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40多项礼仪。

1.提亲议婚订婚

这个阶段包含了古代六礼中前五项(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的内容,这个阶段有7项礼仪程序:相亲、换贴、订婚、下彩、择吉、备婚、等婚,其中主要的程序有:

相亲:旧时有早婚的习俗,男女十五、十六岁就结婚,皆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婚姻自由。一般由男方家长托媒人向女方送礼提亲,全由媒妁往来游说,父母包办。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婚姻自主”、“自由恋爱”,随之而来就有了“相亲”这一说。相亲大部分是女方相看男方,男方家经常会有代相的出现。例如男方长得丑陋、傻子、隐瞒年龄等等。相看后如果男女双方没有异议,以后二人就基本上不再见面,事情的操办由媒人往来和双方父母游说。入洞房后发现新郎不是自己相看的人,为时已晚。但是,如果相亲回来有一方不满意,事情就到此为止。

今天男女自由恋爱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即使男女相互爱慕许婚,也要找个介绍人在双方家长间牵线搭桥。

换贴:换贴也叫“换庚帖”,俗称“拿四柱”。先由家长询问对方子女年龄生辰,寻算既妥,择日下帖,即交换男女庚帖(旧时称“婚书”)。讲究男女生辰八字相和、属相不相冲、相克,婚事可成,八字不和则要另择良缘,现在仍然盛行。如“鸡猴不到头”、“蛇盘兔必定富”等。

订婚:卜得吉兆后,备礼到女家报喜,决定缔结婚姻,俗称“订婚”。在订婚之前,男方为了得到女方,认为应该做出补偿,要主动派媒人到女方家去商定聘礼。女方家庭将女儿养育成人,付出许多艰辛,现将女儿白白嫁出,总觉得有些得不偿失,希望男方给予一定的补偿,哪怕是象征性的或者是借来的,过完事后归还也可以。这样心里也会略微平衡,在众人面前也有面子。聘礼的多少是和嫁妆成正比的。贫苦人家把聘礼当成收入,但一般说来也不能看成是买卖婚姻,因为女家的陪嫁通常都超过聘礼。

聘礼自古无定数,完全是随时而定,每个时代的标准都不相同。无论是什么人,聘礼都是以当时标准为基准,上下浮动。如果过于节俭,就会受到人们的耻笑,有时还会导致婚事告吹。聘礼多少为宜,这一点要看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男方家庭社会地位高,经济状况好,聘礼自然会丰厚。女方家庭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优越,嫁妆也不会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聘礼和嫁妆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男女双方商议聘礼达成共识后,就择日订婚。

现代订婚,上午由介绍人和男方到女方家去请女方到男家来订婚。女方家陪同女方前来订婚的有女方的长辈(女)、平辈(女)各一名,男方家要送红包,以表示感谢。

中午在男方家用餐,男家备一般的宴席方可。席间女方要在男方的引领下介绍到场人员,俗称“认大小”,长辈要给女方发红包。女方要开口叫爸爸(公公)、妈妈(婆婆),爸妈也要各自给女方发红包,俗称“开口钱”。午后,男方要送女方礼物,偕同介绍人送女方及陪同人员回家。

晚餐在女方家用,道场同男家相同,主食一定要有饺子,寓意:包裹,必成的意思。女方家必送男方的东西有:笔、本、一双鞋并带有鞋垫。希望女婿知书达理,就是走遍天下也别忘自己的妻子。

订婚此举是结婚登记前的家庭认定。

下彩:纳征旧时也称“纳币”,俗称“下彩”。双方议定聘礼(彩礼,包括谢婚的酒席钱),由男方的长辈(男性)偕同媒人持彩礼单与彩礼到女家拜送,女家宴待。要开“包钱”,对“抬食牢”(搬东西的人)表示感谢。彩礼要在迎娶前不超过一百天的时间里给女家送去,具体日期由男女两家协商确定,彩礼的轻重是按订婚前商议的结果兑现的,但彩礼中一定要象征性地送些米面(表示米面夫妻)。

旧时女方不出来答谢长辈,女家可在馒头上插花代替女方致谢。长辈要给拜钱。

择吉:男家纳征以后,择定婚期,备礼告女家,求其同意,俗称“看天气”。因只是决定日期,仪式也非常简单。但本地民俗以为,婚姻大事,嫁娶的日子是很关键的。据说影响人的一生祸福和家庭兴衰,必须慎重对待。

“看天气”的依据是“择吉”,目的在于趋吉避凶。人们认为婚姻关系的确立乃“天作之合”,所以结婚的日期与时辰也应该顺应天时才会有好结果。一般要请“阴阳家”或算命先生以女方的出生日期为主,男方的出生日期为参考给推算。按女方利月看的也有,如:正七迎鸡兔,二八虎合猴,三九蛇共猪,四十龙合狗,牛羊五十一,鼠马六十二。另外,当地习俗以为腊月二十三以后至二十九,诸神上天,诸事皆宜,百无禁忌,天天都是完婚的佳日,所以每年在此期间结婚的人比较多。有“过了腊月二十三,娶媳妇不论哪一天”“赶乱岁”之说。

择日之娶要忌三相:申子辰年蛇鸡牛,巳酉丑年虎马狗,寅午戍年猪兔羊,亥卯未年龙鼠猴。如:女命属龙,即辰年,生辰前一数巳,五数酉,九数丑,所以忌蛇、鸡、牛。凡是忌了属相的人,在迎娶的当天入洞房以前禁止和新人见面,更不能进“新房”。

另外,在选择结婚日期上,一般不在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结婚。

备婚、等婚:确定日期后,男女双方各家通知亲属。男方家通知姥娘家要送一条糕,糕上贴一块红布。其他亲戚通知一声就可以了。女方家通知姥娘家要送“红嘴馒头”钱(由男方家付),姥娘家的嫁妆要翻番,例如:“红嘴馒头”钱给100元,嫁妆就得给准备200元。其他亲友要送馒头或糕点通知。

2.庆典迎娶

这个阶段主要反映了古代六礼中最后一项“迎亲”的程序,细化为5项仪式:迎娶前的准备仪式、娶亲时的迎亲仪式、启轿仪式、娶回后的开脸梳头仪式、拜堂入洞房仪式等。其中:

娶亲前的准备仪式:娶亲前的准备仪式包括宴席、花轿、新房布置、人员安排等4项内容。

宴席:据《平定州志》记载:“班固序风土于魏引,称其君子深思,小人俭陋;于赵言太原上党多晋公族,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嫁娶送死奢靡。”办事的男女两家都要提前准备喜宴,先请总管(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称为总管),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诸如写对联、下请柬、启用车轿、请乐队、厨师、帐房先生、勤杂人员、安排迎亲、送亲、宴客等等。这场喜事办得是否红火热闹,主人家花钱多少是否得当,亲家宾客是否满意,礼仪是否周到,就全看总管的能力了。所以,总管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村里懂得这套礼仪的长者来担任。请来帮忙的这些人员一般在迎娶的前一天到主家开始做准备工作,院里院外喜气洋洋,一派欢乐景象。

两家各蒸“长命卷”(体积小的面塑),男家按新郎年龄、女家按新娘年龄一岁一对。可蒸吉祥的花、如意、八宝、十二生肖等,但都必须要蒸一对“小花糕”,寓示以后的生活象花糕一样有滋有味甜甜地节节攀高。另外女家还要蒸一对“大花糕”备用。

花轿:旧时,男家要在迎亲的前一天下午将所用器物全部准备好,备迎娶时用。有红围花轿一乘,条件好的再备数乘蓝围“四轿”(供娶戚和送戚中的女士享用),食牢一架或两架(方盒也可)。食牢内放馒头(有的放花馒头叫“和气馍馍”)20或40个;女家“神族”上供奉的祭品(一般四碟糕点、四碟干果);“换(唤)气(起)糕(高)”(圆形的黄米面糕)一块,新郎在上面用红枣摆放“囍”字,用红包袱包好;黄酒坛一个,用红头绳拴双耳,以便提,内盛黄酒、木炭(寓意:今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和葱(寓意:新人聪明伶俐);换口瓶(小火罐)一个,内装五谷杂粮,用红纸剪“贯泉”封口。

新房布置:墙上要贴“盘盒”(剪纸),例如八宝、剪股、如意、蛇盘兔(必定富)、鼠摘葡萄(多子多孙)、并头石榴对头莲(生下儿子做状元)等等。窗上贴喜字窗花。炕上要摆放一小炕桌,桌上扣一砂肼(就是现代的小蒸笼),内有一盏小油灯,要十字捻。桌上四角摆放提前蒸好的“手方卷”或“手方糕”,事后送给女“送戚”和女“娶戚”,每人两个。

人员安排:要提前和女方家商定好娶戚,如单娶,娶戚就男女各一名;双娶,娶戚就男女各两名。女家和男家是相应的,单娶单送,双娶双送。男娶戚1—2人,平辈或长辈都可;女娶戚1—2人,一定是新郎的姐姐(姐姐娶下满堂红)。“看房的”,必须是女性,新郎的长辈或平辈。负责给新人铺床,在新娘到来之前,不能离开新房(忌空房)。一名十三岁以下、六七岁以上的和新郎官平辈或下一辈的男童当“压轿小”。所有人员的属相要绝对在“三忌”的属相以外,女性一定要生过孩子的“全还人”。

女家安排的女送戚一定要是姑姑(姑姑送到“福古洞”),男送戚平辈的和长辈都行,弟弟提鞋包。男家下午就张灯结彩,有乐班开始演奏,晚上吃拉面,俗称“吃喜面”。

迎亲仪式:娶亲时的迎亲仪式包含5项礼仪:娶戚动身礼、男娶戚拜祭礼、女方迎接礼、新娘梳妆礼、动身行拜礼;启轿仪式包含3项礼仪:新娘闺房中向父母行辞别礼、兄弟背上轿习俗、迎亲队伍扔顶针习俗。

迎娶当早,娶戚(迎娶人员)要一块吃饭,一般得有“饺子汤”。“压轿小”身斜披红,坐花轿内,媒人提黄酒坛,女娶戚坐蓝围“四轿”,男娶戚和抬食牢的人员都随行。随着三声炮响,迎亲的队伍出发。有人在迎亲队伍的前面,遇到拐弯墙上贴喜字;遇到桥、井、石碾上要压红纸;遇到石狮子要用红纸把它的嘴糊住。迎亲队伍(仪仗队视家境情况而言)前有红纱灯引路,大铜锣开道,鼓乐吹奏。官宦人家更有旗、罗、伞、扇、朝天镫作迎亲仪仗,后随花轿、食牢及男方、女方家相应的娶戚和送戚所乘的“四轿”。

娶戚走后,家人要在大门上贴“囍”字和对联;新郎要换衣服,把“长命卷”装在红肚兜内,穿在身上;“看房的”要铺床,把被子全部叠好放在床上供人观瞻。

娶戚到女家门口要鸣炮,女家有人出门迎接。

男娶戚把祭品在女家“神族”前摆好,要烧香行“四双八拜”大礼。女家“神族”边上要插一枝花,代表今天要出嫁的闺女。而后,送戚陪娶戚吃饭,一定要上“挂面汤”,寓示幸福日子长又长。

娶戚到后,新娘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梳妆打扮、更衣,不再下地。旧时穿“凤冠霞披”,现代一般是红棉衣,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要口袋内装块棉花,以示以后的日子过得厚实。同样也要把“长命卷”装到红肚兜内,穿在身上。旧时,上轿鞋要穿“黄鞋”(跳金“古洞”里了)或“紫鞋”(往后的日子过成“黑紫老员外”),现代一般以“绿鞋”代替了。

女家要在黄酒坛内加放绿豆“豆芽”(寓意:生长),把提前蒸好的“大花糕”用两双红筷子在中间穿透,放到黄酒坛上,俗称“骑到黄酒坛上”,走时由媒人提着。“压轿小”来时斜披红,走时女家要给“十字”斜披上绿的,俗称“披红挂绿”。

一切就绪鸣炮三声,女娶戚到“神族”前,放下摘花的红包,摘花到新娘闺房叫新娘启程,新娘要跪着用菜刀在“唤起高”(换气糕)上划十字,把“换口瓶”用手指捅破,五谷洒出来,盖上盖头。

启轿仪式:旧时在炕上就能上轿,现在由自己的哥哥或弟弟背出去上轿。上轿时必须是跪着的,如若站着上轿就会把娘家抖穷。路上如遇到其他迎亲的队伍不好。旧时,可交换“红毡”(新娘不踩生地用的),现代,新娘走时,可带上“顶针”数个,发现他们要提早扔“顶针”(把不吉利顶走),谁先扔出去谁好。如遇上“发丧”的吉利,有棺(官)有材(财),洪福齐天。

娶回仪式:娶回仪式包含4项礼仪:新娘开脸梳头仪式、新郎挑箭射轿仪式、新郎新娘下轿拜堂仪式、新娘跨火盆跨马鞍仪式。

拜堂入洞房仪式包含5项礼俗:挑盖头仪式、入洞房唱撤帐歌仪式、入洞房铺床仪式、送“尿锅”习俗、扮送子娘娘习俗。

送饭习俗则是结婚次日女方向男方家人送陪嫁的礼俗。

开脸梳头仪式:娶亲返回,鸣炮,轿夫将内轿从花轿内连同新娘抬入大门,至天地神位前。有人端洗脸盆来给新娘“绞脸”,俗称“开脸”。“开脸”是新娘从姑娘到媳妇的转变标志,绞三下。“抚头”(梳头)三下,一梳到眉,白发齐眉;二梳到尾,有头有尾;三梳落地,儿孙满地。新郎戴礼帽,插金花,穿长袍马褂,斜挎大红花,用“桃弓柳箭”对花轿射三箭,以去煞神。据《平定州志》记载,清末平定曾有“于院中设几案神袛,男四拜,女立不拜名曰拜天地,而不交拜礼”的习俗。后形成新娘在女娶戚的搀扶下下轿拜天地。司仪唱礼,鸣炮奏乐,新人先对天地下拜,而后拜高堂,夫妻对拜。拜堂毕,新人手牵同心结入洞房。新娘不踩生地要“倒红毡”回洞房,路上要“跨火盆”;过门槛时“跨马鞍”,鞍下置一灯,用红线系一块枣糕,名曰“粘脚糕”,新娘要跨过马鞍,意寓日子过得安安稳稳,步步登高。入洞房后,新娘坐在炕上的凳子上,从男家长辈妇女中选一吉祥人手托盘子进房撤帐,盘中盛红枣、栗子、花生、核桃、制钱各12枚,边撤边念撤帐歌。枣子谐音“早子”,栗子谐音“妮子”,希望有子有女,儿女双全。撤帐后,新郎用秤杆挑盖头,因为旧秤一斤为十六两、十六个星,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共应十六之数,取“吉星合到,大吉大利”之意。而后,新郎新娘喝交杯酒。

拜堂入洞房仪式:当今,新人不再穿凤冠霞披,戴礼帽,插金花,穿长袍马褂,拜天地。新郎根据时代穿新款的新衣,新娘穿红色嫁衣一直没变。新娘进入洞房后,要关门,表示过夜。新郎、新娘要拿出红肚兜内的“长命卷”放到一块,准备给前来闹洞房的人或孩子们打散,谁吃到谁就会长命。新娘换完衣服开门后进行典礼,不再拜天地,典礼时拜领袖毛主席像。当今社会新娘到来后,由新郎从轿车上把新娘背着回洞房。典礼,只拜父母和来宾。

拜堂时,与“三忌”相悖属相的人,此时要暂避,以免“相冲”。晚上不论辈分高低、年龄大小的人都能闹洞房、听房,有“十天里面没大小,叔公、大伯都叫嫂”之说。要给新娘包饺子吃,有人在饺子里包上辣椒、干草和硬币逗新娘子。饺子往往煮到八成熟,吃时有人故意问:“生不生?”新娘则轻轻答以“生”,即生养孩子的意思。新娘子一般不吃饺子。晚上用烟熏新娘。

临睡,有“全还”女人给新人铺床,念叨“扫扫床,人兴旺”、“扫扫炕沿边,生个小状元”等,在床上撒花生、栗子、桂圆、枣,念叨“早生贵子,花着生,有男有女子孙满堂”。随后有小姑子,给新人送“尿锅”(子孙桶,“撂小盆,来年起来抱小侄”。)新娘要给小姑子红包。

新郎把炕桌上用砂肼扣着的灯点亮,新娘马上要吹灭不让点,因为点亮会照穷娘家。

熄灯后,有一男一女化装成送子娘娘和老灶爷,手拿升和勺,身上用红布条背着用萝卜提前刻好的一男孩和一女孩前来送孩。在大门外,扣三声门,门内有人问:“你是谁?”回答:“送生娘娘老灶爷”。有人开门,二人进门,在新房门前解下“孩子”叨念:“邦邦敲升来,来年起来看孙孩。”“邦邦捣勺来,来年起来看孩来。”把“孩子”从门顶窗扔进去(以前顶窗都是用纸糊着的)。“一对核桃一对枣,一对闺女一对小”等吉祥话,再把核桃、枣从顶窗扔进去。

“送饭”习俗:女儿出阁后娘家人要来女儿家送饭道喜,表示对刚出嫁姑娘的关怀和安慰。旧时是迎亲的第二天,娘家来数人“送饭”。当今在迎亲的走后,女家随后就会有数人来“送饭”。

女家来“送饭”,要抬“食牢”,内放陪嫁东西。女家有女长辈向婆婆交“陪房”,如娘家有箱子和柜子要上锁。女家在箱子里面放“压箱钱”,开锁后,男家也要拿出和女家“压箱钱”一样多或高出“压箱钱”的“对柜钱”,方可拿到钥匙。女家拿来的包袱、箱子等,男家一律给“开包钱”。

女家的男长辈要亲自到厨房去给厨师送“厨钱”,以表示对厨师的感谢。厨师收到“厨钱”后,马上给送饭的娘家人开饭,并要比喜宴多加两个菜,以示高看娘家。

安席:男女不同席,过去桌小一桌坐8人,现在桌大一桌坐10人(当今都在饭店)。主席设在主宅内,新郎父亲的舅舅坐上席,新郎舅舅、姑父、姨夫等长辈依次入席。在新房内给尊贵的客人——“送饭”的女性长辈和新娘安一桌。在宴席快结束时,跑堂的给新娘端来“卷”(面蒸的),新娘就得退席,否则会被人笑话是傻媳妇。

客人送的礼和时代紧紧相连。客人所拿东西的好坏、礼金的大小,席面都是一样的。筵席的档次规格取决于男方家经济条件。过去被人们认可的有:七个凉菜,拉面、油条;“八大碗”;“十大件”;六个凉菜、六个热菜。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提高,“八冷八热”成了人们的最爱。安桌后上瓜子、糖、烟。档次的高低取决于烟、酒和席面上有没有鸡、鸭、鱼、海味。过去席上只上白酒,后来上红酒和白酒或饮料和白酒。酒水的档次也在不断地提高。公公、婆婆要逐席给客人敬酒,表示感谢;新郎、新娘也要逐席给客人敬酒,唤大小,表示敬意。

3.谢婚走亲

这个阶段包括3项仪式:娘家请两日礼(女婿行认亲礼)、娘家请十日礼、新娘七日回娘家礼。

娘家请两日礼:谢婚也叫“回门”、“请女婿”,由男方出资在岳父家设宴。旧时是婚后的第三天,现在是在第二天进行。

第二天早上由新娘的弟弟前来叫新娘。吃过早饭,新娘和前来叫的人先回娘家。上午新女婿要由两个陪戚和一个担方盒的陪同前来。方盒内装“谢婚馒头”40个,女家回20个,如装20个就不用回了。现代还要装烟、酒、糖等。

新女婿身上要装红包,包内钱数可多可少。进岳父家大门时,有人拦截、抹脸等和新女婿开玩笑,这时新郎就要散红包和糖,用智慧往里冲。

中午谢婚的席面(“三八席”)是整个婚礼娘家的重头戏,根据用料请厨师,席面十分讲究、丰盛,而且寓意深刻。由于它有高中低档之分,适合每个阶层,并且寓意吉祥,深受平定人民的喜欢。

首席一般安排在女家主宅,用八仙桌,桌朝大门(东边),新女婿则坐到最尊贵的席位——坐西而东,左右是陪戚和担盒的。其次是女家的客人,讲究是老女婿陪新女婿,姑父、姐夫等共计七人,席口要留给本家的长辈服务本桌接菜、让菜、倒酒等,前来给新女婿敬酒的人也在席口进行。

当客人未齐或刚入座后,先放八碟干鲜果品。四干果:蜜枣、桂圆、瓜子、葡萄干,取早生贵子,多子多孙之意。四鲜果:石榴,榴开得百子;桃,蟠桃多寿;苹果,平平安安;香蕉,吉祥如意,以示岳父家对女婿的热忱和美好的祝福。

客人到齐,筵席开始,上压桌菜。整个席面用八命名,象征成双成对、喜事逢双,以四为基数,取“事事如意,四平八稳”之意。食材绝不用“下水”之类,菜名绝不用炒字(与吵同音)。上菜讲究“带”,一大碗“带”两小碗,小碗后跟一道点心,叫“带子上朝”。压酒凉菜“卤鸡”打头,寓意大吉大利、吉祥如意。“莲菜”收尾取好事连连不断之意。主菜“红烧海参”打头,叫“红开喜宴,寓意满堂喜气鸿运来。”“八宝饭”取早生贵子、百年好合、白头偕老之意。“拔丝苹果”寓意幸福平安的日子长又长。“珍珠丸”寓意荣华富贵一生一世。点心“果酱千层筒”寓意今后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当热菜上至两道时,新女婿要在端菜的挑盘里给厨师放“谢厨钱”,否则厨师会给你上一条鱼,讲究“张嘴要钱呢”。

此席间,人们敬新女婿的酒,陪戚可代饮。

新娘要在太阳落山前回到婆家,否则会瞎了婆婆的眼。女婿则可以晚点回来,讲究谢黑婚。

走时,新女婿可随意地“偷拿”岳父家的东西,即表示女婿的精明和本事,又表示“半个儿子”在丈人家的随便和亲切。最好偷“酒束”,寓意“养小”(生男孩)。

岳父家要在方盒内放酒盅、筷子、茶碗、茶壶之类的小件压盒,让女婿带回去,寓寄岳父母希望女婿日日进财,光景好过之深情。有的在谢婚后第二天,女方家还要设宴回请女儿、女婿。回请不需要人陪,也没有别的亲戚,比较随便,以示岳父家对女婿的格外体贴。

娘家请十日礼:迎娶十天内常有本家的人和邻居或本村的亲戚请新媳妇吃饭。

新娘七日回娘家礼:新媳妇七天头上要回娘家,大爷或叔叔来叫姑娘。回娘家住八天,由父亲送女儿回婆家并会亲家。讲究“住七住八,两家都发”。以后媳妇回娘家就来去自如了,新婚礼仪全部结束,开始正常的生活。

平定婚俗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有着重要的民俗价值。当今虽然提倡自由婚姻,不再讲究“门当户对”、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平定传统婚俗依旧脱离不了缔造婚姻的“六礼”程序,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平定传统婚俗从婚联、婚贴内容到书写格式、方式,从拦门词、撤帐歌到婚礼过程中的每一件物品、每一个程序处处渗透着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人文理念,表现出当地民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取向,具有典型的汉民族婚俗文化特征。

炮响代表什么生肖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朝的抵抗不利,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致使园内大批精美文物流失海外,而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此后百余年间,几经辗转,这些铜像的安身之所也失去了踪迹,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显著提高,国内相关人士加大了对十二生肖铜像的寻找力度,但至今仍有5件铜像下落不明。

在已经回归祖国怀抱的7件铜像中,最后两个回归的是鼠首和兔首,它们于2013年4月26日被“原持有者”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给了我方。

鼠首、兔首

而就在四年之前,两件文物还没有回归的时候,一名名叫蔡铭超的我国商人曾以314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7亿元)的高价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成功将其拍下。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一向讲求信誉的蔡铭超却在拍卖结束后拒绝付款,这在当时的社会各界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蔡铭超究竟有什么身份?他到底为何要这么做?他又将面临着怎样的舆论?鼠首和兔首又为何能在4年之后顺利地回到祖国怀抱呢?如今的蔡铭超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蔡铭超

关于蔡铭超的这一行为,还要从十二生肖铜像丢失时讲起。

十二生肖的前世今生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在消耗了中西艺术家多年心血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条件下,经过百余年的修缮和扩建才得以最终竣工,园内聚集了当时海内外众多的奇珍异宝,有着“万园之园”的美誉。

而位于海晏堂内的十二生肖铜像便是这一杰作的精华部分之一,海晏堂内有池,池上有台,而这些兽首人身的铜像便立于两侧,雕刻栩栩如生,是清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古人常以生肖计时,故而这些铜像采用中空设计,中间以水管相接,每到相应的时辰,就会有水从相应的铜像口中喷出,以水报时,到了正午时分,十二座铜像则同时喷涌,蔚为奇观。

海晏堂内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然而康乾盛世转瞬即逝,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自诩“天朝上国”的清朝很快就以闭关锁国落后于时代的潮流,随后,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更是给给盲目自大的清王朝带来了致命的一击。

仅仅20年后,英法联军就率领区区几千人的军队长驱北上,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北京城,圆明园内无数的奇珍异宝自然成为了这些侵略者们争先抢夺的对象,而十二生肖铜像也被他们装车运回国内,随后由于年代久远,不知所踪……

在铜像流亡海外之后,一些有识之士始终没有放弃过寻找它们的下落,可由于当时国内战乱频仍,加上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弱势地位,迟迟未能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实力有了一个显著的飞跃,祖国在背后的支撑让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增强了寻回铜像下落的信心。

1993年,以“保国利民”为口号的中央企业保利集团正式成立,该集团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致力于抢救保护流散在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

牛首、猴首、虎首

2000年,21世纪的开篇之年,保利集团就在香港举行的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会上以高价将牛首、猴首、虎首竞拍成功,使这三件流失国外的文物得以回国,开启了兽首回国的道路。

三年后,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又出资将猪首从一位美国收藏家手中购回,2007年,著名企业家何鸿燊又以高价购得马首铜像并无偿捐赠给了国家,至此已有五件生肖铜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让人们对其它七件铜像的追寻更加充满了信心。

2009年2月25日晚,鼠首和兔首以拍卖的形式重现于世人面前,并最终以2.7亿元人民币的高价被一神秘人物购得,国内民众和全世界的文物爱好者都对此人的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二生肖铜像自流失之日算起到发现这两个铜像之前已经过去了近150年的时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经过多番努力,国内的相关人士才找到了5个兽首,如今一下子竟然又出现了两个,瞬间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注意。

十二生肖铜兽首

而就在几天之后,人们在一场发布会上得知购得这两件珍贵文物的人就是蔡铭超,但他却没有付款,这让大家感到十分震惊,一时间引发了热议……

一个精明的商人

蔡铭超,出生在福建省泉州石狮市的一户普通人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他在青年时期做起了服装生意。

蔡铭超在商场长期摸爬滚打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十分敏锐的眼光,往往能对潜在的市场有很强的洞察力。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蔡铭超在做生意时发现外国人对瓷器的青睐程度要明显高于国内的其它工艺品,为此他主动做起了瓷器生意,并且成立了厦门七月情陶瓷文化有限公司,几年下来,利润颇丰。

蔡铭超

紧接着,航空运输的发展又让蔡铭超看到了商机,因为当时机票代理工作有着超高的利润,有些业务好的相关人员一个月就能赚几万乃至十几万的收入,于是,他果断利用在业务上建立的各种关系,取得了机票代理的资格,实现了发家致富。

不过蔡铭超却和一般的商人不同,他不仅闷声发大财,低调做事,获得了很好的人缘,而且还经常做一些实实在在额好事,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也很是善良随和。

一次,有一位记者在采访他之前表情十分凝重,蔡铭超立刻就注意到了记者的状态,当即向记者轻声询问原因,原来记者在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受伤骨折被送往医院的女童,心里很是难过。

蔡铭超得知后,先是安抚了记者的情绪,随后又在私下里让秘书专门给那名女童的父母送去了5000元钱用作治疗费用,而他不求回报,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蔡铭超

进入21世纪后,蔡铭超预感到机票代理工作的利润将会越来越低,于是他果断就将机票代理点转手给了别人,自己又做起了瓷器生意。

但同时蔡铭超也在经营着茶叶生意,为了营造古朴的氛围,他经常在店里的柜台上摆起了古玩,这是他和收藏结识的开始。

2001年,蔡铭超在谈生意期间,受到了一位美国客户的邀请,前去参加了苏富比拍卖会,这让他大开眼界,他没想到一件小小的文物竟然会有如此高的价值,并且还会迎来那么多的富人争抢。

蔡铭超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于是,他产生了做文物收藏工作的想法,当时厦门市内最大的文物交易企业当属国企厦门国际商品拍卖公司。

为了能够进入这里工作,蔡铭超开始苦心钻研起了和文物有关的知识,包括珍品鉴定、艺术分析以及拍卖的各种事宜,很快就通过了面试,并且凭借个人能力当上了公司艺术部的经理。

蔡铭超

就任以后,蔡铭超利用岗位的优势,继续进行专研,当他看到一件古代的精美瓷器时,当即被古人的智慧和对品质的追求深深感染,他兴奋地说道:“这件瓷器上有一种现代人已经失传的认真,我们有责任将其发扬并传承下去。”

接下来的几年,蔡铭超在工作时只要碰到自己不熟悉的藏品,他就立刻查找书籍,此外,还会主动拜访一些藏友,向他们问个究竟,“没有谁天生就是个收藏家”厦门收藏协会会长丁建南看到蔡铭超的努力后说道。

没过多久,蔡铭超就成了圈内著名的文物收藏爱好者,由于他非常喜欢穿立领的黑色中山装或者唐装出席各种活动,所以颇具收藏专家的样子。

2005年,蔡铭超为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主动放弃了公司相当丰厚的待遇,毅然辞职,从此开启了独自的收藏生活。

一年后,蔡铭超用一百余万元资金在厦门创办了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因为他平日里对毛主席十分崇拜,于是,他专门让人在公司前台的墙壁上挂了一副毛主席的画像,以此作为勉励。

蔡铭超

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五年的行业经验,再加上从商积累的大量财富,蔡铭超刚建立公司就经营得十分顺畅,但由于他为人低调,在公司成立之初,除了好友之外,外界基本上还不知道他的存在。

2006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正在对“佛光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专拍场的数件珍贵佛像进行拍卖,而其中对“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的竞拍更是达到了高潮,没多久就抬到了起拍价数倍的价格。

此时,蔡铭超就坐在会场的最后一排,十分低调,面对富商们的频繁加价,他依然不动如山,直到人声稀疏的时候,他高高地亮起了牌子,一举将这尊佛像的价格抬到了近亿元,满座皆惊。

前排的看客纷纷给他让开了视野,聚光灯打在蔡铭超的身旁,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确切身份,但加价还在继续,可无论别人如何跟,他都立刻拿出更高的价码,直到全都放弃为止。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

最终,蔡铭超以1.166亿(包含佣金)港币的高价拿下了这尊佛像,同时创造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拍卖的最高纪录,这让他一夜成名,而他的公司也逐渐走进了收藏爱好者的视野。

曾有记者询问蔡铭超以如此高价拿下一尊佛像是否值得时,蔡铭超说道:“其实这比我预估的价格要低了一些,这尊佛像不仅工艺精湛,而且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此外,还能成为区域文化的体现。”

原来蔡铭超在进行竞拍之前,就制定了一个计划,即在拍得佛像以后,将其运回厦门,然后专门为它见一个庙宇,使其成为厦门市的一个旅游景点,这样既可以获得长期的效益,而且对藏传佛教也是一种弘扬。

一颗爱国之心

此后,相关媒体纷纷前来对蔡铭超进行采访,他们发现了蔡铭超曾经不平凡的经历,并且逐渐揭开了他的神秘面纱,仅仅不到四年的时间,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在蔡铭超的经营下就成为了厦门档次最高的一家拍卖公司。

但盛名之下的蔡铭超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依然十分低调,而且一如既往地支持着厦门的各项建设,并且为家乡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以致于后来在引起争议时,厦门收藏界和家乡父老都对他鼎力支持。

不仅如此,蔡铭超身居高位也从来没有盛气凌人,对待以前的老朋友,他总是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不管对面身份的高低,业界人士也普遍对他十分欣赏,渐渐地,他的生活又变得十分平静,直到一次拍卖会的开启……

2009年2月25日晚上8点,佳士得拍卖会在法国巴黎再次进行,而在此前,虽然拍卖会的工作人员对拍品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但像蔡铭超这种十分有实力的收藏家还是知道了此次拍卖会要拍卖鼠首、兔首的消息,他听后心情波动很大。

因为蔡铭超知道这两件兽首都是当年英法联军从我国抢走的,所以本次的拍卖明显就不合法,但又无法告知国家向法国政府申请返还文物,因为他知道国际上的一个条约。

被英法联军焚烧之后的圆明园废墟

那是1995年6月,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国际司法协会组织专家组起草编纂的《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上面规定了主权国家可以向他国申请流失文物返还。

但公约的生效时间定在了1996年之后,而这年中国刚刚加入这一个公约,也就是说圆明园丢失的文物发生在1996年之前,不适用于这一公约,无法提起有效的诉讼,很显然这个条约是西方霸权的又一体现。

眼看拍卖会就要到来,蔡铭超内心很是着急,他当然想绕过拍卖会,直接将文物收购回来,但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拍卖会的日期已经确定,很难改变,可他直接竞拍的方式又不合理,因为他知道这本来就是中国的东西。

到了这天晚上七时,距离拍卖会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等在休息室里的蔡铭超还是十分犹豫,他给好友王定乾(中国台湾著名收藏家)紧急打了一个电话。

王定乾

蔡铭超着急地说道:“你拍不拍?一定要拿下这两件文物,绝不能再让外国人抢了去,但是为了国家的尊严,事后采取技术性不付款的方式让它流拍。”

王定乾一听就直到此事事关重大,不敢贸然行动,同时又极力劝说了蔡铭超让他慎重,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给他的信誉甚至安全都带来很大的损害。

但蔡铭超处于对祖国的热爱还是做了,当然,他没有亲自出面,而是委托了一个工作人员,并且通过电话交流的方式在幕后参与竞拍,期间无论对面如何加价,他都果断地跟进,最终以2.7亿人民币的高价成功于次日凌晨将两件消失已久的铜像拿下。

因为不知道究竟是谁拿下了这两座铜像,社会各界对此议论纷纷,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对此次竞拍一事非常关注,当得知有鼠首、兔首进行拍卖时,有关部门当即对这一不合理的行为表示了反对。

拍卖结束后的当天,国家文物局就发出了《关于审核佳士得拍卖行申报进出境的文物相关事宜的通知》,而3月2日蔡铭超在新闻发布会上也以拍品无法入境为由,拒绝支付货款,在收藏领域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蔡铭超

当时就有国外媒体怀疑这件事是我国政府授权的,蔡铭超得知后,立即站出来澄清此事全系个人受爱国之心驱使所为,与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由于事情越闹越大,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在10日后再次向外界重申了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文物非法拍卖,并表示蔡铭超的参与竞拍而不付款的行动纯属个人行为。

于是,包括专家和网友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随即对这一特例进行了激烈地评论,褒贬不一……

一个引发争议的举动

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蔡铭超的过激进行了猛烈地批判,有些甚至还公然宣称他是沽名钓誉的不良商人。

鼠首、兔首捐赠仪式

这些反对者们认为佳士得非法拍卖文物本来就是一场肮脏的交易,如果没有蔡铭超的“搅局”,国家完全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合理地沟通,届时两件铜像肯定会回到祖国。

而蔡铭超参与竞拍的行为本来就是变相地承认了拍卖的合法性,这与国家文物局的态度背道而驰,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蔡铭超的行为给之后的谈判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他们还认为蔡铭超的高价竞拍是有意哄抬文物的价格,从而极有可能让剩下的生肖铜像持有者产生奇货可居的想法,这对日后的铜像找寻和回归变相地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而最令他们无法接受的是,蔡铭超竟然公然声明不支付货款,他们觉得这对我国国民的国际形象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并且认为他纯粹是为了个人炒作,而全然不顾国家的利益……

蔡铭超

面对种种质疑,蔡铭超一一做出了解释,他表示自己的行为纯属是为了国家的尊严,而且他完全没有必要以信誉的极大缺失并且很有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为代价进行宣传,因为他本来就很低调。

不过在之后的一次网上民意调查过程中,还是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认可了他的行为,并表示他的过激举动情有可原,一些人还称呼他为“民族英雄”。

即便是业内的一些同行,也普遍对他的这一行为很是理解,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

在民众进行争论的同时,国家也在和拍外会负责人员、兽首持有者、以及法国政府的有关人员进行着持续的沟通,在多方的努力下,四年之后,鼠首、兔首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蔡铭超

而在经过有关部门的审议之后,也没有对蔡铭超进行追责和处罚,而蔡铭超经过此次事件,也对文物保护一事有了更加清醒地认知,如今,他已退出了拍卖行业,继续过起了平凡而又低调的生活。

纵观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从遗失到部分回到国内的历史,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强大的国家才是文物得以保存、回归的前提和基础,它们的流失始于晚清的腐朽和落后,而如今它们的逐渐回归则得益于国家地不断繁荣强大。

因此,对蔡铭超事件的清醒认知,应当站在国家的强大这一出发点之上,也正因为国家富强了,一些相关的民族企业家才会有底气、有信心、有实力地去为文物寻回做出努力,在这一点上,蔡铭超的爱国之心是值得肯定的。

蔡铭超

而至于他在具体执行方式上的过激行为,很明显是非主流的国宝保护手段,不值得提倡。但也因此加深了全民族对文物保护的认知,因而我相信在未来中华儿女对文物保护的热情和决心将更加地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