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襟后裾代表生肖

我们常说的汉服到底指什么,它起源于汉朝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历史大学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前襟后裾代表生肖1

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度成为流行。然而人们对于汉服却知之甚少,不仅对于“汉服”这个概念本身不理解,而且对于汉服结构的名称也缺乏了解,更不用说它背后的文化内涵了。

所谓的“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总的来说就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它不是指汉代的服饰,而是指汉族传统服饰。因为汉代的前身是华夏族,故而整个汉族的传统服饰可以溯源至周代,经过秦朝的发展,到了汉代逐渐臻于成熟。如蔡邕在《独断》中便说道:“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

图1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关于汉服的最早起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黄帝时期。如《史记》曰:“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并认为“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当然,这种看法是在圣人史观下的一种认识。但是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兴起,考古学家认为中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麻布来制作衣服,黄帝的妻子嫘祖就是蚕和丝的发明者。自此以后,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当然衣服出现于这时期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种冠服制度却是出现于商周时期,因为冠服制度具有文化意涵,它具有区分社会秩序和等级的功能。故而更加准确的讲,汉服起源于商周时期。

其实,在传统中国,服饰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基本的遮羞、取暖、审美的意涵外,最重要的还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政治含义。我们知道中国古称“华夏”,华夏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文明的含义。如《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而《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则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里提到两个概念,即中国和华夏,它们都是一个文化概念,即代表了一种文明的发达程度。基于此,中国便有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图2 明前期皇帝冕服玄衣(背面)

我们明晰了汉服的基本概念及其起源之后,就有必有了解一下它的基本结构。

提起汉服,就得知道它所用的材料,那就是布和帛。其结构从上至下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个部分。前后具有对称性,也就是说在制作过程中会取两幅同等长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如果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称之为斜领右衽衣。其制作流程极为繁复,我们就不一一介绍。

有一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就是我们在说汉服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套服装,我们不能用我们今天的着装状况去理解古人。其实汉服包含着一整套的服饰系统,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就衣裳本身来说,也是两个概念,即上衣下裳,衣接近于我们今天的上衣,而裳则是裙裾。

图3 各类首服

所谓的首服就是指头饰,它也构成了汉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传统的汉族人,无论男女都要束发的。男女成年之后都会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并用笄来固定,主要的头饰有帽、巾等。成年男子往往戴冠、巾、帽等,形制具有多样性,常见的有冕、弁、幞头等。当然,头饰的佩戴也是有严格的规定。如汉代时,规定官员先包帻后戴冠,而平民则只包帻不戴冠。到了后世,具体佩戴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安排是不变的。

女子的头饰则主要由副、编次等构成。发髻也呈现出多样性,有时还会在发髻上佩戴珠花、步摇等各色饰物。并在鬓发两侧饰有博鬓,当然也不乏戴帷帽和盖头的知人。总的来说,汉族女子所佩戴的首饰著有有八种,即为簪、栉、钗、华胜、步摇、金钿、珠花、勒子。女子所佩戴的这些首饰,材料金贵,样式华美精致。不仅能够对她们的容颜多有助益,同时也能够彰显她们雍容华贵的社会地位和气质。

图4 汉服中女子的双刀髻、惊鹄髻

汉族传统的配饰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熟知的就是佩玉。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由于玉具有光而不耀、廉而不刿的特质,所以人也应该效法它,所谓的“君子温润如玉”便是这个意思。当然除了佩玉外,还有佩戴蔽膝、披帛、袜、帔、香囊、剑、绶、印、笏、牙牌、革带、玉带、銙、腾蛇等。

此外,服饰的纹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汉族服饰往往采取动物、植物、几何状的文饰。动植物的刻画往往会呈现出逼真、细腻、栩栩如生的特点,而几何图形则呈现出非常规整、对称的特点。当然,服饰的颜色更是有着严格区分的。古人所理解的世界为青赤黄黑白五种颜色,称之为五正色,是极为尊贵的。至于其他的颜色则是调和色,是这五种基本颜色调和而成的,称之为“间色”。并将五色与五行相对应,“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黄土”、“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羽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

图5 《新定三礼图》中的“鷩冕”想象图

我们今天兴起了一股汉服热,但汉服的背后是有着一整套传统文化内涵的,如果对之没有深刻的理解,则穿汉服和洋装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追赶时尚,只是将其视为一种审美潮流来追捧而已。我们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汉服不是一种简单的服饰,它所承载的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象征着中国的灿烂文明和精神气质。

因此,我们更为重要的还是去学习传统文化,如此才能不至于对汉服、对传统的理解流于表面。只有如此,我们才会理解礼仪之邦、衣冠上国到底具有何种内涵。只有如此,我们才会不至于产生民族、历史虚无主义,才能真正在心底坚信起文化自信。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尚书正义》《左传正义》《史记》《独断》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前襟后裾代表生肖2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汉服本身虽然清朝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部分元素。

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据汉服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同时通过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并称之为汉服运动。

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

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以上图片源自头条图库,以上文字内容摘抄自网络】

前襟后裾代表生肖3

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度成为流行。然而人们对于汉服却知之甚少,不仅对于“汉服”这个概念本身不理解,而且对于汉服结构的名称也缺乏了解,更不用说它背后的文化内涵了。

所谓的“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总的来说就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它不是指汉代的服饰,而是指汉族传统服饰。因为汉代的前身是华夏族,故而整个汉族的传统服饰可以溯源至周代,经过秦朝的发展,到了汉代逐渐臻于成熟。如蔡邕在《独断》中便说道:“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

图1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关于汉服的最早起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黄帝时期。如《史记》曰:“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并认为“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当然,这种看法是在圣人史观下的一种认识。但是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兴起,考古学家认为中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麻布来制作衣服,黄帝的妻子嫘祖就是蚕和丝的发明者。自此以后,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当然衣服出现于这时期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种冠服制度却是出现于商周时期,因为冠服制度具有文化意涵,它具有区分社会秩序和等级的功能。故而更加准确的讲,汉服起源于商周时期。

其实,在传统中国,服饰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基本的遮羞、取暖、审美的意涵外,最重要的还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政治含义。我们知道中国古称“华夏”,华夏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文明的含义。如《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而《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则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里提到两个概念,即中国和华夏,它们都是一个文化概念,即代表了一种文明的发达程度。基于此,中国便有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图2 明前期皇帝冕服玄衣(背面)

我们明晰了汉服的基本概念及其起源之后,就有必有了解一下它的基本结构。

提起汉服,就得知道它所用的材料,那就是布和帛。其结构从上至下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个部分。前后具有对称性,也就是说在制作过程中会取两幅同等长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如果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称之为斜领右衽衣。其制作流程极为繁复,我们就不一一介绍。

有一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就是我们在说汉服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套服装,我们不能用我们今天的着装状况去理解古人。其实汉服包含着一整套的服饰系统,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就衣裳本身来说,也是两个概念,即上衣下裳,衣接近于我们今天的上衣,而裳则是裙裾。

图3 各类首服

所谓的首服就是指头饰,它也构成了汉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传统的汉族人,无论男女都要束发的。男女成年之后都会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并用笄来固定,主要的头饰有帽、巾等。成年男子往往戴冠、巾、帽等,形制具有多样性,常见的有冕、弁、幞头等。当然,头饰的佩戴也是有严格的规定。如汉代时,规定官员先包帻后戴冠,而平民则只包帻不戴冠。到了后世,具体佩戴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安排是不变的。

女子的头饰则主要由副、编次等构成。发髻也呈现出多样性,有时还会在发髻上佩戴珠花、步摇等各色饰物。并在鬓发两侧饰有博鬓,当然也不乏戴帷帽和盖头的知人。总的来说,汉族女子所佩戴的首饰著有有八种,即为簪、栉、钗、华胜、步摇、金钿、珠花、勒子。女子所佩戴的这些首饰,材料金贵,样式华美精致。不仅能够对她们的容颜多有助益,同时也能够彰显她们雍容华贵的社会地位和气质。

图4 汉服中女子的双刀髻、惊鹄髻

汉族传统的配饰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熟知的就是佩玉。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由于玉具有光而不耀、廉而不刿的特质,所以人也应该效法它,所谓的“君子温润如玉”便是这个意思。当然除了佩玉外,还有佩戴蔽膝、披帛、袜、帔、香囊、剑、绶、印、笏、牙牌、革带、玉带、銙、腾蛇等。

此外,服饰的纹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汉族服饰往往采取动物、植物、几何状的文饰。动植物的刻画往往会呈现出逼真、细腻、栩栩如生的特点,而几何图形则呈现出非常规整、对称的特点。当然,服饰的颜色更是有着严格区分的。古人所理解的世界为青赤黄黑白五种颜色,称之为五正色,是极为尊贵的。至于其他的颜色则是调和色,是这五种基本颜色调和而成的,称之为“间色”。并将五色与五行相对应,“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黄土”、“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羽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

图5 《新定三礼图》中的“鷩冕”想象图

我们今天兴起了一股汉服热,但汉服的背后是有着一整套传统文化内涵的,如果对之没有深刻的理解,则穿汉服和洋装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追赶时尚,只是将其视为一种审美潮流来追捧而已。我们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汉服不是一种简单的服饰,它所承载的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象征着中国的灿烂文明和精神气质。

因此,我们更为重要的还是去学习传统文化,如此才能不至于对汉服、对传统的理解流于表面。只有如此,我们才会理解礼仪之邦、衣冠上国到底具有何种内涵。只有如此,我们才会不至于产生民族、历史虚无主义,才能真正在心底坚信起文化自信。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尚书正义》《左传正义》《史记》《独断》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