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字代表什么生肖

带您认识甲骨文字十二生肖“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甲骨文的智慧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牛字代表什么生肖1

甲骨文牛字

微距下甲骨文“牛”字

商代亚长牛尊

牛十二生肖排第二位,对应地支第二位丑,五行属土。甲骨文“牛”字象形,正面牛头的样子。

牛的说文解字

【卷二】【牛部】 编号:727牛,[語求切 ],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㞑之形。凡牛之屬皆从牛。

在农耕时期的时候,牛对劳动人民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它们在田间地头总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耕种土地。而且牛的性情一般都是比较温和的,是比较听主人的话的,叫它犁田就犁田、拉车就拉车,很少有撂蹄子不干的时候。从古至今牛作为人忠实的伙伴。

牛的精神象征意义  牛是权利的象征,有助于事业。牛代表明亮、霸气、创新,能助人投射出权威的能量,加强人的果断力,对事业的腾飞有很大的作用,适合正在努力奋斗,朝着目标不断努力的人们。  牛还是丰收,财富的象征 1、牛任劳任怨毫无抱怨,所以牛寓意着诚恳真实,朴实善良;2、如今我们常用“牛人”来形容一个人很厉害,所以牛寓意才华横溢、能力超群;3、牛有着壮实的身躯,一般情况下不会生病。所以牛寓意身体健康,活力四射,无病无灾;4、牛耕的时候,说明又一年春天到了。牛象征着春天的带来,勃勃生机,生机盎然,充满希望;5、牛擅长耕种,任劳任怨,是勤劳的代表,所以牛寓意大获丰收、五谷丰登、风调雨顺;6、在古代神话中,牛卧富贵驮宝来的形象比比皆是,其送福送财的喜庆形象也数不胜数,所以牛也象征玉牛送财、金牛送福、富贵吉祥;7、牛势大发是我们股票交易和金融商贸最希望看到的,所以牛也象征证券市场行情可以“牛势”发展,牛势高升。

牛字代表什么生肖2

象形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行书

楷书

草书

隶书

《金牛迎春图》郭兴文题黄广亮画

中国书写文字的变化从古至今,由可考的甲骨文到我们至今常用的楷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体会“牛”字的千年演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篆刻家赵立新专门题写了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字体,并详细讲解了八种字体的历史沿革及演变。

“牛”字的变迁

赵立新表示,中国文字的演进过程基本上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字(殷墟甲骨文)—金文(商周时期)一小篆(秦始皇字同文时期)一隶书(汉代时期)一草书(汉代的草隶即民间书体)的过程,但中间过程有并行期,并不能视为割裂的各自发展阶段。

他举例说,甲骨文到金文的变化不大,待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要求字同文车同轨,出现了小篆,小篆诞生的最大意义便是统一了中国文字,并对原本容易造成错漏的各国文字进行了统一减省。而在这个时期,秦简书上就已使用了隶书体,等到汉代碑刻流行,汉隶在石头上出现,代表了隶书的形成与成熟,继而有了专门刻石头的工匠,撰文、书丹、勒石成为碑刻流程的成熟三件套。

在《峄山刻石》的同时,已经有了秦简隶书的变化,草隶的讹变,便有了后来的草书。

等后来出现的楷书,也是官方书写的需要,同样,行书的出现也是为了书写的需要。

赵立新介绍说,他书写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金文最为形象,尤其是象形文字,牛头形状最具体,可以看出先民是根据牛头之形的具体实像造字。而后的甲骨文、金文都以线条表现,上像牛的头、角,下像其面,完全符合象形文字“画成其物”的定义。篆文则是承继金文,等到了隶书,字形发生变化,少了右耳,再后来的楷书则以形定体。

在中国最古老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许慎对“牛”的解释为:“大牲也。”指出牛在当时社会中属于体型较大的家畜。在描绘其字形时,用牛角、牛头、牛肩胛骨和牛尾共同构成一个较大的牛形作为其释义,再次表达出“大”的含义。《说文》牛部“牣”字的释义为“满也”,其字从“牛”,徐锴《系传》曰:“牛,大物也。故为满。”“物”的释义为:“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赵立新说,许慎认为牛是万物中的大物,天地间所有事件均起源于牵牛耕地。在许慎的思想中,牛在所有家畜中处于最高的地位,这种思想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那么在书写中,就不能不对“牛”赋予这样的寓意。

“行书字体的牛,一定与楷书的牛相关,而且能看出书写时的笔势牵引;草书上下字有连带关系,字和字单独看不出什么,但有了上下关系,就能看出笔势笔断意连。”赵立新说,从“牛”字千年书体的演变,也能讲出书法史上很多故事。

“字体在变化,书体也在变化,从每个字的变化能看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苏东坡、米芾和黄庭坚的行书又各不相同,从书法家的作品中,能看出每位书法家作品的风格特点,这才是中国书法意蕴无穷的魅力。”

本组“牛”字由赵立新题写

牛年元素成了艺术家创作的新宠

牛年大吉、牛气冲天、牛转乾坤……勤劳致富、朴实无私、吃苦耐劳、勇武倔强等等美好的品质都和牛联系到了一起,数千年的农耕社会让中国人与牛密不可分,牛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牛自然被人赋予了各种各样美好的寓意。

牛年来临之际,辽宁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简称省民协)邀请省内剪纸爱好者举办了“金牛纳祥”民间剪纸艺术线上展,共征集135幅优秀剪纸作品,并精选其中30余幅进行了线上展览。

省民协秘书长杨东乐告诉记者,由省民协副主席和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通过线条和画面饱和度的硬性标准以及是否契合主题,精选出30余幅优秀剪纸作品。

他特别推荐了国家级剪纸项目非遗传承人赵志国的作品《牛气冲天》、王中朝的《牛年大吉》、施德祥的《牛转乾坤》、赵丽杰的《牛年三多》等作品。

牛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勤奋、朴实、富贵之意,寄托了百姓的美好愿景。剪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技艺,独特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

特刊稿件均由记者孙泽锋、张松、李振村、刘臣君、张铂、李爽、王冠楠采写

(责任编辑:陈晓岚)

来源: 辽沈晚报

牛字代表什么生肖3

 牛 niú

部首: 牛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4

牛 niú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ox;cattle]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牛也用来形容人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牛科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都已经退化,但还保留着下门牙,而且下犬齿也门齿化了,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为了贮存草料、躲避敌害,它们的胃在进化中形成了4个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还具有“反刍”的习性,使食物能够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角与鹿类有极其明显的区别。通常情况下,1岁以后的雄兽和雌兽的头骨上都长有一对粗大的角,角的形状在各种之间有所不同,但都是额骨的突起衍生出来形成的对称骨枝。外边包着一层角质套,角质套可以脱下,角内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角”,牛科动物也因之被称做“洞角”动物。角不分叉,外面还有一层坚硬的角套,角套为空心,套在骨质的角心上,并且随着角心的生长而扩大,所以也把它们叫做“洞角类”。与鹿类具有的实角不同,牛科动物的角上没有神经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长。除了北美洲的叉角羚羊的角是分叉的,而且每年换角套外,一般牛类的洞角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而且不更换角套。

牛科动物起源于中新世,是由原古鹿类分化的一支混杂而进步的支系,在上新世和更新世,向着很多复杂的适应辐射方向发展,欧亚大陆是它们早期发展的区域,以我国为中心的亚洲中部和东部地区是早期偶蹄类辐射的中心地区,很多牛科动物的化石在我国的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地层中被发现,包括原始牛、水牛、野牛、羚羊和转角羚羊等。

在中新世时期的北美洲出现了叉角羊,是牛类分化出来的一支,体形似鹿,它们既有扁平而弯曲且不脱落的角,又有鹿角似的分叉结构,现在大部分种类已经绝灭,仍然生活在北美洲大陆的叉角羚则是叉角羊分化中残存的种类,被看作是介于鹿类与牛、羊类之间的一个类型。

在牛科动物中,一般将牛属、水牛属、倭水牛属、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的动物通称为牛类,共有大约16种。牛类是哺乳动物中最后出现的一个类群,很可能起源于原始的羚羊类,随着进化过程,体形演变为高大而健壮,四肢粗壮,达到顶点的便是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牛类的共同特点是雄兽和雌兽头上都有表面光滑的角,并且紧靠着枕骨的两侧长出,角的基部远远地分开,吻边没有毛,尾巴较长,末端有簇毛串,眼睛前面和趾间没有臭腺,雌兽有4个乳头等。

牛属中共有8种,其中包括家牛和它的祖先原牛和瘤牛。现在世界上大约饲养着11亿只家牛,大约500个品种,依照其用途分为乳用种、肉用种、肉乳兼用种和肉用与劳役兼用种等。一般认为欧洲系的家牛是在大约7000年以前由生活于欧洲及非洲北部的原牛经过人工饲养、培育而成的,原牛体形雄伟,颈部有小的肉垂,头顶有饰毛,从前的数量很多,后来随着森林被大量采伐而逐渐减少,并于1627年绝灭。亚洲系的家牛的祖先可能是生活于印度的瘤牛,这两个家牛系是否同种尚不清楚,但家牛都是它们的后代,以及它们的杂交品种,共同特点是角的横断面都呈圆形,背部低平,有13对肋骨等。

作为生物学角度,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牛一共有4个胃室。

牛的胃由4个胃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饲料按顺序流经这4个胃室,其中一部分在进入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内再咀嚼。这4个胃室并非连成一条直线,而是相互交错存在。(一)瘤胃 成年母牛的瘤胃容积可达151升,能存136千克内容物。瘤胃的功能有:1.暂时贮存饲料 牛采食时把大量饲料贮存在瘤胃内,休息时将大的饲料颗粒反刍入口腔内,慢慢嚼碎,嚼碎后的饲料迅速通过瘤胃,为再吃饲料提供空间。 2.微生物发酵 饲料不断进入和流出瘤胃,唾液也很稳定地进入瘤胃,调控酸碱度。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原虫根据饲料类型进行不同的发酵,发酵终产物被牛经瘤胃壁吸收利用。瘤胃微生物可以消化粗纤维,分解糖、淀粉和蛋白质;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为了保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和合成B族维生素及蛋白质,瘤胄细菌和原虫需要不断从日粮中获得营养物质,包括:(1)能量 除粗纤维等缓慢释放的能量外,牛还需要一定量的快速释放能量,如糖、糖蜜或淀粉。牛在饲养中必须考虑适当的精粗比来配合日粮,才能使饲料利用率达到最高值。 (2)氮源 分为降解速度快的氮源<如尿素)和降解速度;慢的氮源(如豆饼)。两者比例合适才能使微生物生长速度最快。生产中一般要求前者占25%,后者占75%。(3)无机盐 以钠、钾和磷为最重要,如果饲料中使用尿素,也须考虑硫和镁。对微生物生长比较重要的微量元素是钴,因为钴不但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还是合成维生素B12的原料。(4)未知因子 也叫生长因子。对于牛,有两个重要的未知因子来源,一是苜蓿,一是酒糟,两者都能刺激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但具体是什么物质起作用,目前还不知道。瘤胃微生物发酵饲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甲烷和氨,还有少量的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及其他气体。正常情况下,这些气体经呼吸道排出,有时牛不能及时排出气体,就会发生瘤胃臌胀病。 (二)网胃 网胃位于瘤胃前部,实际上这两个胃并不完全分开,因此饲料颗粒可以自由地在两者之间移动。网胃内皮有蜂窝状组织,故网胃俗称蜂窝胃。网胃的主要功能如同筛子,随着饲料吃进去的重物,如钉子和铁丝,都存在其中,因此,美国的牛仔都称网胃为“硬胃”。(三)瓣胃 瓣胃是第三个胃,其内表面排列有组织状的皱褶。对瓣胃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饲料内的水分和挤压磨碎饲料。(四)皱胃 牛的皱胃也称为真胃。其功能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分泌消化液,使食糜变湿。真胃的消化液内含有酶,能消化部分蛋白质,基本上不消化脂肪、纤维素或淀粉。饲料离开真胃时呈水状,然后到达小肠,进一步消化。未消化的物质经大肠排出体外。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康熙《济南府志·岁时》:“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人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境内迎春牛的特点是,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即叩头,拜完,百姓一摇篮而上,将春牛弄碎,然后将抢得的春牛泥带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我国少数民族也有慰问耕牛的习俗,称为“献牛王”。贵州的荔枝、罗甸、安龙等地的布依族,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是日,让牛休息一天,让牛吃糯米饭。仡佬族的牛王节也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那一天,人们不再让牛劳动,并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以此种方式为牛祝寿。在贵州榕江、东江一带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举行“洗牛节”,届时春耕已结束,人们把牛牵到河边洗澡,并在牛栏旁插几根鸡毛和鸭毛,表示为牛洗耳恭听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

丧葬在布依族的人生礼俗中,是一个比较隆重的项目,其仪式是转戛,而转戛仪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砍牛。近人董振藻在《黔中苗乘》中有这样的记载:“亲死,选牛一头或数头,亲戚朋友携鸡来祭,即绕牛而奠之(相传前亲死,分食其肉,今以牛代之)。奠毕,屠牛分食而散。”流行于云南中部、丽江山区的纳西族在丧葬时有跳耗牛的风俗。老人死后,火化取骨,主人在院内燃起火堆,来客围在四周,跳丧葬舞,领舞者唱着挽歌。歌舞毕,众人依次向骨灰跪拜。随后牵来一头牛,提起牛耳,将一碗牛奶灌进去。若耗牛扬蹄蹦跳,即为好兆;若不跳,再灌一碗,则认为亡灵不要此牛,就要另换一头再灌,然后捆住牛的四蹄,请父母双全的健壮男子宰牛。通常先取牛心,再剥皮分肉,将牛心、牛肉献于骨灰袋前,称“生祭”。肉煮熟后再祭一次,称为“熟祭”,祭毕埋骨入土。

在汉族交际风俗中,有“结牛财亲”一说,流行于湖南一带。在当地,一头 牛几户其用的称为结牛财亲,并视作亲戚,牛的所有权一旦换成别人,其“亲戚”关系也到此结束流行于陕西留坝县等地的“牛王会”,是为老人做寿的称谓,因为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并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为名给老人祝寿,以表示尊敬。

苗族有抢牛牛尾的婚姻风俗,流行贵州西北一带。男女订婚后,女方要喂养一头黄牛,待婚礼那天将牛牵到现场,度用两根z绳索绊信牛腿。然后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会立刻上去抢夺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来之前夺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则婚姻告吹。

牛,十二生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