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代表什么生肖

中国历代双雄争霸赛:第五集 仲吴争霸—袁术VS孙坚,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太和元气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鲁阳代表什么生肖1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继续为朋友们分享《中国历代双雄争霸赛:第五集 仲吴争霸—袁术VS孙坚》

一、英雄相遇

前到鲁阳,与袁术相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吏。遂治兵於鲁阳城。《三国志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弟一》

译文:中平六年(189年),孙坚【时年三十五】来到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与袁术相见。袁术上表让孙坚代理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于是在鲁阳城操练军队。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

二、英雄出世

袁术与孙坚出生情况对比表:

姓名

袁术,字公路

孙坚,字文台

出生时间

155年

属相

祖籍

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商水县)

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

国籍

东汉

东汉

家世

司空逢子,绍之从弟也。

盖孙武之后也。世仕吴。

出世神话

为人

以侠气闻。

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东汉后期天下形势图

三、革命同志

袁术与孙坚革命历程对比表:

姓名

袁术,字公路

孙坚,字文台

参加革命时间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

起事地点

起事年龄

三十

原始班底

首次相遇:时间

中平六年(189年)

首次相遇:地点

鲁阳(今今河南省鲁山县)

首次相遇:召集人

首次相遇:参加人员

一、袁术;二、孙坚(时年三十五)

首次相遇:决策

袁术上表让孙坚代理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于是在鲁阳城操练军队。

主要战绩

十八路讨伐董卓诸侯之一

十八路讨伐董卓诸侯之一

黄巾起义形势图

四、仲吴争霸

袁术与孙坚争霸始末:

姓名

袁术,字公路

孙坚,字文台

时间

公元189年至公元199年

地点

中原一带

接力赛

袁术

孙坚孙策

班底

争霸时间

十年

主要战役:

1、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2、孙坚战死,孙策自立

3、袁术称帝,孙策攻取江东

结局

称帝建立仲氏政权

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建立东吴。

五、事后诸葛亮

袁术与孙坚成败分析:

姓名

袁术,字公路

孙坚,字文台

天命神话

地理环境

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

人事因素

以侠气闻

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东汉末年第一个称帝

立足江东,最后称帝

六、后人莫忘

袁术与孙坚后世影响:

姓名

袁术,字公路

孙坚,字文台

祠墓遗址

袁术墓位于安徽省长丰县杨公庙镇西南3公里处。孤堆回族乡蔡圩村阎家小集,有个袁氏孤堆,相传为袁术墓地,已被考古学家证实。

高陵(三国时东吴武烈帝陵寝):

公元191年,孙坚在讨伐刘表之时,刘表派遣大将黄祖和孙坚开战。黄祖不敌孙坚,屡次战败。孙坚在追击黄祖时,中了黄祖的埋伏,被士兵乱箭射死,孙坚享年三十七岁。孙坚死后,儿子孙策和孙权等埋葬了孙坚,公元192年,在丹阳县西处修建了孙坚墓。

文化

轶事典故:路中捉鬼;陆郎怀橘

注明:本文引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均源自于《后汉书》、《三国志》相关记载。

鲁阳代表什么生肖2

莱阳豆面灯碗习俗通常称作灯碗,是当地农民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1年)《莱阳县志》载:“又做面盏十二照月序蒸之,以卜水旱。”也就是说在康熙年间,莱阳就有面制灯碗了。

灯碗习俗流传于莱阳的十几个镇街。其中,莱阳照旺庄镇、莱阳万第镇、莱阳沐浴店镇、莱阳谭格庄镇、莱阳团旺镇因活动规模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影响力,被公认为莱阳豆面灯碗习俗的代表。

莱阳豆面灯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传承人照旺庄镇西陶漳村村民董翠玉功不可没。谈起豆面灯碗制作,董翠玉可谓信手拈来。

“常见的豆面灯碗有十二属相灯、十二月灯、看场佬灯、福禄寿喜灯、灶王爷灯、家禽走兽灯等,每一种都包含着不同的寓意。”董翠玉说。

十二月灯每个灯代表一个月份,灯盏自然熄灭后,以盏内余油多少来卜来年十二月旱、涝情况。再看灯花燃后的形状,有的像麦子、有的像高粱、有的像红豆等,像什么就寓意着什么。

作物会大丰收。把点燃的神虫灯送入粮囤,寓意连年有余;将马灯放进马厩则寓意来年马壮无恙;点燃猪头灯则寓意猪肥满圈。“十二月灯每个月份都得有褶儿,几月就有几个褶。都说褶儿厚,后人嘴皮就厚,所以大小媳妇儿都使劲蘸着油捏薄褶。”做灯碗没有规范的样式,心里想啥,手里就捏啥。董翠玉笑着说:“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寄托着咱庄户人的美好愿望。”

莱阳豆面灯碗的习俗,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内容和形式上极为丰富。它不仅是农民祈愿的一种活动形式,更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农耕特点,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它民俗活动不能替代和涵盖的。

莱阳豆面灯碗是莱阳人民根据自己的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这种流传于民间的灯碗习俗,实际上是集传统的祭祀、祈愿于一体的活动,它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崇拜,对命运的忧患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做灯、送灯这一系列活动,传统民间的心态和审美情趣就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出来。

一、原料及做法

莱阳豆面灯碗是以黄豆磨成的面为主要原料,做灯前先用食油掺和豆面揉成面团,加油后的豆面很有筋力,

所以灯碗能够做的十分精细,而点燃后能透出黄金色的光晕,也叫“金灯”。

普通简单的灯碗不改变面的本色,但用于供奉祖宗家谱和喜庆用灯则多采用色面制成。色面是将蔬菜汁或颜色直接调和在豆面里反复揉和,直至成为面的本色。但所用色以大红、大绿、黄色为主,其它色彩则作为点缀,整个是一派大富大贵的调子。

制作豆面灯碗,先把要捏制的各种灯的胚胎粗加工成雏形,然后利用梳子、剪刀、绿豆、火柴棒、竹片、硬币等作为工具,进行局部的精细加工,像猪的头、龙的鳞、刺猬的眼睛等等。整个捏制过程随意性很强,基本上是边创作边制作,一气呵成,作品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最后用火柴棒缠上棉花做灯芯,插在灯碗上,盏可爱的豆面灯碗就做好了。

禄寿喜灯、灶王爷灯、家禽走兽灯等二的内容。譬如将点燃的神虫灯送入粮囤灯放进马厩,则寓意来年马壮无恙;点燃猪点燃十二月灯,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多少涝情况;福禄寿喜等则用相应的动物和或取其形体象征,蝙蝠灯取谐音喻福;喜灯则意喻吉祥;求生育用莲子灯,取多子。

除上述常见的内容外,各家还有各些的往往多做虎灯、天狗灯,虎喻强大,天天狗口叼元宝,又有得“天财”的意思精力旺盛,安康无恙。经常闹虫灾的农户将它们放在田间粪堆上,希望来年无虫意很多,可达几个意思,如鱼灯就包含洁净(放于水缸))等意。不同的地点环璋,所用灯碗的含义也不同。

二、送灯

送灯是极为恭敬的,整个送灯过程默默无声,除了必要的念词和招呼之外很少说些无谓的话。当家的盘坐在炕头抽着烟袋,眼看着儿子从老婆手里送出去一盏盏灯碗,偶尔去猪圈或牛棚里转转,婆娘们则忙碌地倒点灯,实际上送灯开始,整个气氛已经染上了神圣的色彩,人会不由自主地恭敬起来。

送灯的顺序一般是从灶王开始。

这对以食为天的农民来说极为重要,接下来是将神虫灯送放于粮囤和面缸,看场佬灯去场园,再依次将马灯、狗灯、猪灯、鸡灯送出……基本上是按神、吃、住、畜禽、人生死次序进行。当然,属相灯从来不可少,尤其对老弱病残者显得更为重要。

总之,灯碗习俗的活动内容都与人们所忧患的现实生活和感情紧紧相连。当夜色逐渐浓厚时,孩子在父亲的带领下,往自家的祖坟上送灯,送灯时很少哭泣,据说下月十五的时候,已逝去的老人或长辈喜欢安静。

父子两代轮流对地下的先人说着悄悄话,无论是感恩、祈愿还是喜、悦、怨、恨,都要告知地下先人,以达到天遂人愿的纯朴之心。

(作者:莱阳/鲁阳)

鲁阳代表什么生肖3

所谓“军屯”者,核心在军,不在屯。

魏武得“屯田之利”收四方,是三国爱好者的常识。

曹魏屯田之始,当在建安元年(196),即“天子都许”同年。

军屯成果虽喜人,但也往往使读者忽略了“汉末屯田者、远非曹操一家”的事实;且绝大部分军阀的屯田时间,均早于曹氏。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即魏武起兵于初平元年(190),为何拖至建安元年(196)才“始兴屯田”?

结合多方材料,大致可做出如下推断:

“屯田”并非简单的屯垦,而是需要“强大武力”为后盾的“军屯”。

缺乏军队保护的田亩,无异“怀璧匹夫”,会引来强敌觊觎,酿成灾祸。

因此,早期依附于袁绍的曹操,由于缺乏“绝对武力”、且治所离邺县太近,兼兖州四战之地,故无法实行屯田。

直到建安初年南下豫州,将治所迁徙到远离袁绍的许县,才正式开启屯田生涯。

另需注意,曹魏在颍川许县的屯田,离不开汝、颖黄巾的农具与耕牛。

本文开篇以“汉末群雄”的军屯背景为切入,以此证明曹魏屯田,既非原创、亦不高效。

屯田的核心,在于护卫田亩的军队素质。

本文共 6800 字,阅读需 13 分钟

“勤恳耕种”的汉末群雄

汉末丧乱,四海鼎沸。地方军阀为争霸天下,皆大兴屯田,铸耕战之具。

军屯可以看作“因地就食”的行为。

古代因技术限制,交通不便。故远征军常屯垦于战区附近,以减少从内地运粮造成的损耗(人吃马喂)。

军屯之始,大约可上溯至“汉武帝经营西域”。

注:按《汉书》所载,屯田西域应始自李广利攻屠贰师城之后。彼时乏食,仰给西域诸国,吏兵多死。见《汉书 卷六十一 李广利传》,文多不载。

之所以说曹操并非汉末军屯的首创者,是因为同时代有相当数量的军阀、都在实行屯田。且屯田时间远早于操。

较著名的例证,有袁绍、陶谦、公孙瓒。

袁绍

袁曹争霸是曹魏创业的主旋律。

故魏国建立后,绍功绩多被抹杀,颇有“因人废事”之嫌。

典型例证,即《魏书》作者王沈、缪袭等人竭力抹黑袁绍政权,骂辱其“靠桑葚为食”。

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王沈《魏书》

注:“蒲蠃”即贝类。

王《书》本秽史,秉承的基本原则、即吹捧三祖,贬低三少帝。作为魏武劲敌的袁绍,相关记载不免遭到篡改。

王沈独就其业,勒成《魏书》四十四卷。多为时讳,殊非实录。--《史通-正史篇》

袁绍甲士足食,鹰扬河朔

如客观看待三国史,会从无数线索中发现,相比“屡次断粮”的曹操,袁绍才真正称得上“粮谷丰盈”。

比如官渡之战,袁绍马步军十万,曹操“军不满一万”且“伤者十二三”。

(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魏书六 袁绍传》

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魏书一 武帝纪》

兵力稀少的曹操,按理粮草消耗也应较少,却屡屡断粮,靠荀彧画饼才得以坚持。

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魏书十 荀彧传》

甚至官渡之战结束后一年,即建安六年(201),曹操因“乏粮”,乃至“不足与河北相持”,无法乘胜扩大战果。导致袁绍又回光返照了一阵。

六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魏书十 荀彧传》

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魏书六 袁绍传》

相反,看官渡之战时袁绍的相关记载,会发现其粮草简直多到用不完。

被曹仁、史涣、徐晃连续劫掠辎重,焚烧仓谷;居然不动如山,继续增兵增粮,活似一个无底洞。

(仁)复与史涣等钞绍运军,烧其粮谷。--《魏书九 曹仁传》

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於故市,功最多,封都亭侯。--《魏书十七 徐晃传》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魏书一 武帝纪》

决战前夕,许攸变节,曹操孤注一掷,率军袭破乌巢,焚毁绍营粮谷,袁军才陷入惊慌。

且官渡之战的胜败核心,并非断粮;而是先锋高览、张郃临阵倒戈。

(绍)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淳于)琼破,遂来降。

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魏书一 武帝纪》

袁绍回到河北,尚有余力“攻屠叛变郡县”。

绍死(202),诸子争立,在曹操的铁拳打击下,又坚持抵抗到建安十年(205),才远遁辽东。

若无充足的粟米作后盾、这是万万做不到的。

如考虑到袁绍的军队规模(十万级),那其战备物资的充裕程度,便更加令人惊叹。

绍虽然好谋无决、优柔寡断,但其讨公孙、定黑山、称霸幽冀、鹰扬河朔,也确有过人之处。

从官渡之战的记载看,绍之军屯,效果远胜于操。

公孙瓒

白马长史公孙瓒,直观印象是个粗暴骁勇的边地武夫。但公孙瓒其实也是军屯的实践者,且屯田时间亦早于曹操。

公孙政权的军屯记载不多,主要有两处线索:

其一是兴平二年(195)公孙瓒败于绍军先锋鞠义。遂还易京(今河北雄县)筑坞堡,大兴军屯。

兴平二年,破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瓒遂保易京,开置屯田,稍得自支。--《后汉书 公孙瓒传》

其二是建安三年(198)袁绍开启歼灭战,公孙瓒在易京楼据守,自称“积谷三百万斛”。

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魏书八 公孙瓒传》

考虑到曹操在许县屯田,每年可收谷“百万斛”。那公孙瓒在易京屯田三年(195-198),得谷三百万斛,看样子效率和曹操差不多。

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於许下,得谷百万斛。--《魏书十六 任峻传》

由此可见,曹魏的屯田效率,与同时代诸侯相比,并无过人之处。

陶谦

徐州牧陶谦,以昏暴放纵闻名,陈寿笑其“昏乱而忧死”。但考虑到陶谦牧徐州十余载,并非庸才,其恶名主要来自镇压地方豪强,佞幸丹阳同乡。

注:关于陶谦的恶名由来,我在“三让徐州”和“刘备与公孙瓒的分道扬镳”系列中有详细阐述。文多不载。

汉末丧乱,青州、徐州兵连祸结,黄巾寇暴。陶谦一方面网罗臧霸、孙观等外乡无赖镇压黄巾,一方面任用本地豪强实行军屯、以为后备。

下邳豪族陈登,即陶谦表奏的“典农校尉”。

是时世荒民饥,州牧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先贤行状》

农官分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三级。

从陈登任典农,而陶谦死于兴平二年(194)可知,农官系统并非曹魏首创(196),而是两汉已有(至少东汉已有)。

但农官未被收录进正式官阶系统,查《后汉书 职官志》无载。可知典农之职,大约是临时性质,非常置。

注:三国时代因战乱原因、典农官实际是常置的,曹魏各大战区都有。但未录入《职官志》中。西晋建立,废典农。

登在徐州屯垦,大收粮谷,陶谦赖此得以苟延。“典农校尉”秩阶比二千石,略同于郡守(二千石),职位可谓不低。

注:典农中郎将秩阶二千石,同郡守;典农都尉秩阶四百至六百,同县令、县长。

谦死,典农陈登与别驾糜竺,代表徐州本地豪强,迎豫州小沛的“雇佣兵”刘备入主下邳。

注:别驾、治中即本地豪强垄断的“高级佐吏”,可以视作刺史麾下的二三把手。

可知“陈典农”在徐州军屯成果喜人,赖此为进身之阶。

这就引出下一个问题。

即汉末群雄既然普遍屯田,曹操为何拖延到建安初年(196)才开始军屯?

这是因为军屯核心不在“屯”,而在“军”。

守不住的田亩,吃不到的粮食

文昭甄皇后有言:“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可知,缺乏武力保护的财富,无异白日裸奔,危亡在即。

屯田需要外部的稳定环境。即种下的粮食,能撑到收获的季节。

如果周围强敌环伺,那收成季节,成熟的粮谷就会被其他军阀焚烧、甚至掠夺。

典型案例即魏青龙三年(235)的合肥新城保卫战。

彼时吴军在江北屯田,不料秋收时节,魏督军满宠发兵袭击吴兵屯垦区,纵火焚烧,田亩皆成焦炭。

满宠出兵前,居然说出“吴军粮食大概熟了,我们可以去收割了”这种轻蔑至极的话语。

可知,若无强大军队的保护,屯田便无异饿狼眼中的肥肉,可以随意践踏掠夺。

三年春,权遣兵数千家佃於江北。至八月,宠以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卫兵去城远者数百里,可掩击也。

遣长吏督三军循江东下,摧破诸屯,焚烧谷物而还。--《魏书二十六 满宠传》

由此可知,军屯核心在“军”而不在“屯”。

宠以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可掩击也

相对弱小的二流军阀,如吕布、张绣、孔融、刘备等人,因实力有限,缺乏稳定的外部环境,故无力实行军屯。

“游食于人”的浮萍,乃不知命在何方,今朝冀北种谷,明夕可能已身在南越。何必为他人做嫁衣?

攸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刘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魏书十 荀攸传》

至于生存环境更加恶劣的三流军阀,诸如郭祖、公孙犊、司马俱、管承等辈,或保山为寇,或入海做贼;“乃无终岁之计”,就更不用提军屯了。

即王沈所谓“吃的全靠抢,无敌自破就在眼前”。

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王沈《魏书》

注:王《书》虽为秽史,但不涉及敏感事件的记载,亦可供参考。

丧乱之初的“军屯者”们,袁绍、陶谦、公孙瓒是什么情况呢?

此辈皆割据一州的巨型军阀,麾下铁骑战甲无数,因此外人不敢轻易窥伺其军屯粮谷。

注:汉末共十三州(一说十四州)。群雄混战早期,能割据一州者便是“大魔王”级别的怪物。按吕布所言,彼时“郡郡做帝、县县称王”;见《英雄记》,文多不载。

袁绍是当时海内第一枭雄,军力自不必多提。

公孙瓒有“白马义从”和乌丸突骑为羽翼,刀矛剑戟,光照天地;甚至临死前说得出“本以为天下大事、弹指可定”之类的雄豪之语。

瓒步兵二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英雄记》

瓒曰:“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魏书八 公孙瓒传》

陶谦在灵帝时即出镇徐州,且久经战阵,还曾参与讨伐西凉叛军(185)。

谦丹阳人,丹阳铁甲天下锐兵。内有同乡笮融、曹豹、许耽为辅弼;外有臧霸、孙观、刘备为藩卫。虽屡败于曹操,但镇压二三流军阀,保护屯田粮谷,亦不在话下。

丹杨山险,民多果劲,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吴书十九 诸葛恪传》

因此,上述军阀们,靠着武力威慑,能顺利实行军屯。而建安前的曹操,恰恰无力实行军屯。

魏武初起(190-193),衣饭仰给袁绍。其治所、军队、官职皆为绍擅署。即陈琳所谓“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绍)方收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曹)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袁)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太守、兖州刺史,被以虎文,授以偏师。--《为袁绍檄豫州》

彼时曹操在兖州,治所在“东郡东武阳县”和“济阴郡鄄城”之间迁徙。两地距离袁绍的治所魏郡邺县,几乎是一墙之隔。

若袁绍翻脸,派人强行收割曹操的粮食,那只能干瞪眼。

兴平年间(194-195),兖州豪强变节,陈宫、张邈、张超等人迎接吕布,“百城皆叛”。导致在兖州落脚未几的曹操,疲于奔命,镇压乱党。

兖州之战前后打了一年,直到“旱、蝗、人相食”,双方才罢兵言和。吕布东奔刘备,把一个糟蹋到不成样子的兖州烂摊子,丢给曹操。

与布相守百馀日。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魏书一 武帝纪》

曹、吕战于兖州,旱蝗四起,人民相食

当时的后勤状况坏到极点,别说粮谷桑葚,曹军已开始以“人肉”为食。还被迫解散了许多新招募的兵丁。

初,太祖乏食,(程)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世语》

是岁(194)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魏书一 武帝纪》

可见,兖州已经彻底断粮。

因此,翌年(196)即建安元年,曹操不得不南下许县。

一方面是脱离袁绍的控制范围,毕竟东郡和济阴郡离邺县太近,在彼处屯田,很可能被“军力更强”的袁绍收割。

另一方面是兖州残破,不堪再用。

还有一方面则是曹操缺乏屯田所需农具与耕牛,需要“假手于人”。

这就引出下一个专题,即“农耕战士”汝颖黄巾。

许县的“耕牛”与“佃户”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颍川许县,除了安置汉帝,更是曹操军屯的“理想国”。

原因有二。

其一是气候,其二是汝颖黄巾的“战备物资”。

先说气候。

客观评价,三国汉季的许县,是不大适合定都的。彼时“许下卑湿”,曹操攻破河北,立刻迁都邺县(204);曹丕篡汉自立,则改都河南洛阳(220)。许县只是“囚质汉帝”的金丝笼。

绍说操以许下埤湿,洛阳残破,宜徙都甄城,以就全实。--《后汉书 袁绍传》

注:即袁绍想让曹操迁治回兖州济阴郡鄄城,靠近邺县,方便监视。

但恰恰因“许下卑湿”,屯田再合适不过。

曹操在此使妹夫任峻、颍川枣袛等人大兴耕作,一年积谷百万斛。之后逐步将“军屯”从颍川拓展到淮南、陇西。

到了三国后期,邓艾大发狂言,号称要在陈县、项县、寿春一带开辟新田,一年收谷五百万斛,六年收谷三千万斛,供“十万战甲”五年之用。

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於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魏书二十八 邓艾传》

征西将军邓艾,大作屯田,军食足用

由此印证,屯田的开辟拓展,实际是以“军力强盛程度”和“政权稳固程度”为依托。

有兵才有田,无兵只能被收割。

再说汝颖黄巾。

豫州汝南、颍川的黄巾,属于很有特色的异类。

不同于纵横兖州、焚烧青冀的“青徐黄巾”;“汝颖黄巾”具备屯田习俗。

汝颖黄巾在初平元年(190)便扎根此地。彼时其响应南阳袁术的号召,与术合纵;又支援袁术盟军、屯驻鲁阳县的孙坚。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魏书一 武帝纪》

兴平元年(194)袁术东奔淮南。而成“悬军”的汝颖黄巾依然驻扎原地,直到建安初年(196)被“太祖定于许”。

建安元年,太祖定黄巾于许,遣使诣河东。会天子还洛阳。--《魏书十四 董昭传》

可知,在汝颖地区扎根至少六年(190-196)的黄巾军,必然有稳定的粮草来源。

这至少可从三处线索得到佐证。

其一是许褚用耕牛与贼交易粮食;其二是魏武对枣袛的悼词;其三是邓艾议屯田之疏。

许褚

许褚是魏武同乡,昔日在汝南做贼时,替地方豪强助拳。彼时黄巾寇暴,与褚相攻公累日,不克。

褚军乏粮,而“贼不乏食”;且黄巾军有充裕存粮,点名“要用粮食交易许褚的耕牛”。

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魏书十八 许褚传》

可以清晰看到,一者黄巾军需要耕牛;二者黄巾军有可供交易的粮草。黄巾的存粮,甚至比地方豪强更加充盈。

枣袛悼词

曹操在“初代典农中郎将”枣袛的葬礼上,沉痛哀悼:

昔日在许县攻破黄巾,得到贼人的“物资赞助”,才得以开辟屯田。”

大军粮乏,得东阿以继,祗之功也。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当兴立屯田。--《魏武故事》

可知,所谓“得贼资业”,无外乎农具与耕牛。当然也包括了“长于耕作”的汝颖黄巾降人。

邓艾上疏

邓艾在倡议“大兴军屯”的奏疏中,点名指出“昔日攻破黄巾,因为屯田,在许县积累了粮谷”。

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魏书二十八 邓艾传》

材料中的“因为”不是指因果关系,而是“因”(凭借)“为”(实行)之意。

凭借者,无外乎魏武昔日所言“得贼资业”与许褚所易之“耕牛”。

由此可知,许县屯田,实际倚仗的恰恰是当地的“长于农耕”的黄巾军。

这也解释了,曹操在兴平二年(195)将大本营迁离兖州之后,为何选择许县作为新的老巢。

除了兖州荒残、袁绍威逼之外,恰恰是因许县的“卑湿”气候,以及当地拥有大量农具耕牛的汝颖黄巾,可以助曹操“资成大业”。

小结

军屯非三国特有,滥觞大约始自西汉武帝。

汉末丧乱,群雄割据;袁绍、陶谦、公孙瓒皆为军屯推广者,且效果喜人。丰盈的粮草,也是这些大军阀纵横地方的底气所在。

同时,也能从多处线索看到,被污蔑为“仰食桑葚”的袁绍军队,实际后勤物资相当充沛。反倒是曹操,兵寡粮少,气力不支,处于明显劣势。

曹操在建安年间(196)始兴屯田,于汉末群雄中,已属相当迟钝。

原因无他,军屯之核心在“军”不在“屯”。没有强大武力保护的屯田,无异匹夫怀璧,奔于草莽,必被恶兽吞噬。

典型案例即孙权在合肥新城军屯,秋收之际、却被满宠一把大火烧为白地。

曹操初期不兴屯田,原因来自多方面。

一方面是彼时(190-195)治所离袁绍太近,在“武运不昌”的情况下,在东郡或济阴屯田,很可能遭到袁绍恶意收割。

兴平年间(194-195)的吕布之乱,使兖州化作焦土。人心浮动、吏民残食,完全不具备军屯的稳定环境。

曹氏离开兖州,迁治许县(196),恰恰是看中其“卑湿”的气候;以及屯驻当地、拥有大量农具和耕牛的汝颖黄巾。

彼时袁术已东走淮南,汝颖飞地易取,故迁都于此;顺便迎接汉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客观评价,曹魏屯田,虽然有助统一,但赋税极重,且逼迫外乡百姓迁徙,强行驱赶至“军屯区”服劳役。流亡奔走、聚众叛乱的佃户,数不胜数。

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魏书二十三 赵俨传》

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

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魏书十一 袁涣传》

对此,魏武本人是相当了解的。其诗歌《蒿里行》即侧面反映了彼时惨状: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天下崩裂,九州鼎沸,诸侯混战,黔首流离。每一株作物,恐怕皆生长于吏兵甲士的坟冢间;每一粒粮谷,恐怕都沾染了屯垦百姓的血和泪。

我是胖咪,希望你幸福。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