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麻将代表哪个生肖

写点生活|时光里的鸡山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钱江晚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袖珍麻将代表哪个生肖1

□王祖青

这是我第二次登上鸡山岛。

记得第一次去鸡山岛,那时光算来已经过去将近十年。那时,我是应老家在鸡山的邻居阿彩之邀,陪妻和她一起跳舞的姐妹们一同去的鸡山岛。初到鸡山,一股浓浓的海腥味便扑鼻而来,爬上山岭,那份逼仄、局促、冷寂、甚至于破败的景象,曾让我有些失落和感慨,原来心目中那美丽、富庶的鸡山岛,在我最初的视野里,大打折扣。

翻过山,穿过蜿蜒的石阶,阿彩家便在东边的半山腰上。有些年代的两间两层石砌老宅,镶嵌在犬牙交错、层层叠叠的石屋之间。房前屋后,爬满青苔藤蔓。由于儿子在城里读中学,阿彩夫妇是一个在家打渔,一个进城陪读,聚少离多。所以,那老屋基本没人住,只是在逢年过节时他们才回去料理一番。今天,打开房门,久不住人的房子,屋里是一股难闻的霉味。无奈,阿彩带我们去了离她家不远的她姐家。她姐一家一直住在鸡山,同样两间两层的房子,她姐收拾得井井有条。小小的天井里,花草扶疏,娇娇艳艳,一看他姐便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站在她姐家天井边低矮的围墙旁远眺,前无遮拦,大鹿岛、中鹿岛、披山岛以及一些我叫不出的岛礁,尽收眼底,那海天同蓝,鸥鸟翔集,涛声阵阵,帆影点点的自然风光,甚是养眼。

从石砌小路下到海边,在退潮后黑峻峻、湿漉漉相对平坦的一块巨大礁石上,我们拍照、观海、听浪、捡螺、捉蟹、做游戏……十几个女人闹成一锅粥,不亦乐乎。可惜的是五月天、孩子脸,不多时,一朵云,并不厚,却压得很低,它轻飘飘地从大鹿岛向鸡山方向踏浪而来,急促的雨点,一会儿便打湿了我的单衣。在阿彩她姐家,三个女人一起忙碌,为我用电吹风把衬衣吹干,那份温暖,记忆犹新。

现在想来,如果非要说我第一次上鸡山岛记住了什么,我想除了我上面所说的这些,便是中午聚宴时阿彩点的那一桌海鲜:那活楞楞的梅鮦鱼、黄灿灿的大黄鱼、扁担样的带鱼、辣螺、观音手、红头虾、梭子蟹、乌郎(河豚)鲞、鱼皮馄饨……那是我平生吃过最鲜美的海鲜。

说句见笑的话,今早出门时,嘴馋的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再去鸡山“鲜一回”。

从栈台码头下轮渡,崭新豪华的渡轮在八级大风的海里如履平地。走上码头,海风拂动衣襟,吹来的是大海的气息、大海的韵味。抬头,码头上高耸着那象征鸡冠山的鸡冠雕塑,线条优美,惟妙惟肖。“东海鱼舱”四个大字写在挡浪墙上,分外醒目。四周的墙壁上画满了各种表达渔村韵味的图画。挡浪墙顶上挂着一盏盏鱼灯。一排排靠近码头的房子,涂上各种色彩。举目望去,鸡山岛焕然一新,清洁爽朗,斑斓靓丽,这一切与十年前我来时,已经判若两样。

接站的鸡山乡宣传办主任美女小章,带着我们在码头逗留一会后,与我们一起坐上旅游小电车,第一站,我们去了火车村。

火车村在鸡山的最南面,原名火叉村,因方言谐音而改名。在火车村山顶的坡地上,铺有一大片绿茵草地,草地的周边有四五个蒙古包似的乳白色帐篷隐约在树木草丛间,可供游人露营。小章说,这里山高视野开阔,只要天气好,站在高处,向东可以眺大鹿、中鹿、披山、洞精等岛屿,甚至看到海天连接处。晨起时,还可以看海上日出或海上云雾。向西可以回望喇叭口的漩门湾,那栈台山布达拉宫似地密集民居,和漩门湾三期工程的长堤,最是壮观。她还说,鸡山在古代和近现代,都是海防前哨。历史上鸡山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走出草地向南,你不用抬头,苍茫中就能看到山色空濛、远景廖廓的玉环本岛,而稍稍低头,整个火车村就呈现在脚下。在鸡山这把长长火叉的叉口处的山坳里,树木葱茏,花草摇曳,一幢幢石头屋散落在山坡上,有的整洁,有的破败,有的尚在修葺,有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作为民宿在营业,但大多院门紧锁,很难见到几个当地人。

偷着独自溜出去采访的方老师归队后说,他在山坳下面一户人家的门口,遇见一位说话爽朗的老者。好客的老者主动与他打招呼,问人客从哪里来,饭吃了吗,要不要留宿,老者还说自己家有好多当年子女们居住过的清洁卫生的房间,一直保留着,只要方老师愿意,可以随时带人过来与他们同吃同住,且不要钱。

多好的海岛老人。

我说不要钱那肯定不行,我们也过意不去。如果他以民宿的低端收费招待客人,我倒愿意带三五个人再过来,到他家搓搓麻将,谈谈诗文,看看海,兜兜风,浪漫个几天。我说鸡山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先把人气搞旺,再图发展。

方老师说,他刚才上山时,还碰到一个女子,交谈中得知她是本地人。这些年她在城里捞了第一桶金后,看到了政府为发展家乡旅游业的决心和希望,便毅然回到家乡参加旅游建设。刚才,我们在草地上逗留拍照的蒙古包,就是她在经营。

可以想象,思变,是政府的决策,也是百姓的祈盼。

当然,鸡山岛除了大海、青山、礁石、石屋、海鲜等自然环境因素带来的优势外,搞乡村旅游,同样少不了人文景观的点缀。

来火车村,是一定要走走村里新建的朴树公园的。说是朴树公园,其实像样的朴树,也只有看到一棵比较高大且有点岁月的。好在火车人独具匠心,把整片山坡荒地,都种上了花花草草,再在上面顺坡架设了旋转型廊桥,廊桥下面绿意盎然,曲径通幽,自然和人文相结合,倒也优美。所以,对于摄影来讲,无论景深还是对焦,这个袖珍的朴树公园,都适合让摄影发烧友发呆一段时间。

从火车村坐车回后岙海边时,潮水还没退去,当年我们玩耍的那块巨大的黑礁石,在海浪的撞击下时隐时现。我们沿着海边新建的游步道走去,大家一起聊着些关于海洋的话题。渔民出身的张老师说,以前,鸡山岛外就是富饶的披山渔场,当年敲黄鱼、钓带鱼,捕鲳鱼、墨鱼、鳗鱼,就在眼前看得见的这些地方。而说起吃海鲜,张老师说玉环人每月都有时令海鲜可尝,这倒让我想起玉环民间的那首关于海鲜的民谣:正月梅鮦,二月鲻鱼,三鲳四鳓五马鲛,六月鲈鱼,七月虮蛄,八月望潮,九月黄鱼,十月乌鳞,十一月带鱼,十二月鳗鲞。是啊,玉环人吃海鲜的口福,是内陆地区的人们想都没法想的。

可惜由于当年的烂捕,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尽管现在渔船越造越大,且奔赴远洋捕捞,但渔民的收益,已经大不如从前。所以,好多渔民抛家弃业,洗脚上岸。他们在城里置业,办厂、打工、做生意,另谋出路,让鸡山这个原先有五千多人居住的岛屿,只剩下一千多人,且大多是老弱病残之辈和一些故土难离的人们,令人不无感慨。

沿着游步道上山,在高大的圆柱型灯塔边绕回,一路上道路清洁,环境清幽。路边、山坡上凡是有点土的旮旯处,几乎都种上了花草,或摆上了盆景。靠山的墙壁上“游”着许多海洋生物,听说这些都是美院的学生们在假期里创作的,一条条形象逼真,呼之欲出。

风从海上来,沿着山道,我们在密集的石屋间上下穿行。时近中午,来到鸡山岛的北端制高点——乡政府前的一个小公园里小憩。在公园墙壁的宣传栏里,张贴着许多关于鸡山岛的沧桑历史和英雄人物的介绍和照片。看着这些岁月的留痕,鸡山人那些多灾多难和值得骄傲的故事,又在心头涌动。

不去说历史上鸡山经常发生的海难和那些凄惨的招魂幡和衣冠冢;也不去说鸡山渔民在披山洋面活捉蒋军飞行员,得到毛主席、刘少奇等领导接见和表彰;更不去说鸡山人陈盆滨勇夺国际性极限马拉松比赛冠军的骄傲。今天,我只想简单地说一说我熟悉的一个老鸡山人平凡的故事。

前几年,在我们小区里,有一个步履蹒跚一碰面就客气地叫我“娘舅”的八十多岁的“台湾佬”,现在的他已经故世好几年了。他是我妹夫在鸡山的表兄的岳父。1953年国民党撤退台湾时,他和岛上的大部分青壮年一起,被掳到台湾,从此抛妻别女几十年,受尽孤独和凄凉。归来时,妻已亡,女儿也已经做了奶奶。行动踟躇,满头白发的“台湾佬”,看到由于海洋资源的匮乏,打渔人生活的愈发艰难和宭迫,在新世纪初,他用仅有的养老金为两个外孙各自在城里首付了一套房子。从此,一家人离开鸡山,住进了城里,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常说他是幸运的,能把这把老骨头送回故里,是他最大的心愿。

老爷爷(他叫我娘舅,我叫他爷爷)的故事很多很长,听来如悲情小说般凄美,令人扼腕长叹。那故事里的故事,它饱含着那代鸡山人共同的血泪和无奈以及挣扎,不是我用一页两页的文字,就能表述详细的。

好在这样的故事,早已一去不复返。

叩问鸡山岛的历史,让人沉湎,让人感慨。现如今,渔网也挂不住时光,得天独厚、风景秀丽的鸡山,靠发展旅游业,作为高歌猛进的起航点,已经让鸡山岛注入新的活力,并将游弋向广阔的天地。

下得山来,小章客气,中饭设在跨海酒店,她真的又让我“鲜了一回”。

在此,谢谢好客的鸡山人,我想,我还会再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袖珍麻将代表哪个生肖2

江海洪站在凳子上忙活。

近日,重庆渝北区空港大道瑞丰花苑小区外,琳琅满目的各类餐饮店中多了一家不起眼的串串香,然而这家只有五张桌子的小店却在十几天内成了附近居民聊天的话题,因为这家店的老板娘,站起来还没有一张餐桌高。

因为双腿畸形,江海洪只能蹲着走路。

蹲在凳子上穿串 竹签有她一半高

23日中午,渝北区空港大道231号名为“袖雅串串”的小店里,二十多平米的店面里只有五张桌子,除了门边的方桌上有客人,其余桌子都空着。老板娘江海洪坐在两张空桌间的小板凳上,还没有一张桌子高。

“妹妹,还要盘毛肚!”桌上的客人开口点菜,江海洪站起来往后厨走,因为双腿畸形,江海洪只能蹲着走路,这让身高仅有88厘米的她看起来更加矮小。

平日里,虽然端菜、炒料等后厨的事情都有身高正常的爸妈和自己天生聋哑的老公帮忙,但店里没有客人需要招呼时,江海洪仍然会蹲着多帮些忙。

江海洪蹲在凳子上穿串,竹签都有她一半高

她走进后厨,站在比自己高得多的案板下方,等着妈妈方孃孃把毛肚切好端给自己。每天上午,江海洪都会让老公把自己抱上案板上的凳子,蹲在上面穿串,“手太小,串得也慢。”爸妈穿两三串,她才穿一串。正常大小的一片土豆片,就已经比江海洪的手掌大了。

端回毛肚,江海洪努力站直双腿把菜递给了弯下腰双手接菜的客人。即使努力站直了,江海洪的头顶也刚好和餐桌持平,看着她有些吃力,女顾客本准备走到后厨门口接菜,却被江海洪一股脑的谢绝按回到了座位上,“坐到坐到,没得事儿,哪里有喊顾客接菜的道理!”

等到客人们都吃完了,江海洪在老公的帮助下结账。老公小陈将地上桶里的竹签立在地上码齐,江海洪蹲在一旁看着,比立着的竹签高不了多少。

常来店里吃串串的都是邻居。

店里一天最多三桌客人 坚持下来多靠邻里情谊

“妹妹,都是邻居,不要太客气!”唯一的一桌客人吃完,江海洪坚持把两人送到门口。看着有些空荡的小店,她的心里有些焦虑,“店的位置有些偏,9月18号开店至今,一天最多三四桌的客人。”

这家深藏在瑞丰花苑小区门口小街上的小店是江海洪再三考虑后选定的,门面加上楼上的阁楼一个月只要两千的房租,让她接受了店面位置偏僻无法招揽顾客的缺陷,“楼上我们一家五口居住,就可以不租房子了。”三个月前,江海洪夫妻才因为生孩子花光了过去的积蓄。

因为店面偏僻,江海洪只有每天上午坐着老公的摩托车,一起出门发传单,但效果并不好。不过,和冷清的生意形成强烈对比的,却是身边那些相识只有十多天却无比热情温暖的邻居们。

小店二楼江海洪夫妻的卧室里,一摞婴儿的小衣服叠得整整齐齐,那是隔壁开麻将馆的方姐姐前几天送来的,和衣服一起送来的,还有她和朋友们凑的一千多块钱,“我要是像她这种情况,我肯定坚持不下来!”方女士说,江海洪的坚强让她佩服,愿意帮上一把。

而小店里的生意,也大多是邻居们在扶持着。附近开美容店的陈女士,上周带着自己的朋友一周光顾了三四次,看着店里生意不好,大家都跟着着急,纷纷帮着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博上“打广告”。

三个月大儿子从不吵闹 开店只为给他好未来

“你把牛肉切小点嘛!本来就便宜,你还挣不挣钱。”23日中午,邻居黄孃孃坐在江海洪店里聊天,和正在吃饭的顾客数落起江海洪,“别个两串的材料你一串,你在打批发吗?”而江海洪的菜单上,所有盘装的菜品也只有3种价格,最贵的是耗儿鱼、鸭肠之类的荤菜,一律10元。

听着邻居们的抱怨,江海洪看着一直躺在身边婴儿车里3个月大,但是却几乎从未长时间吵闹过的儿子笑了笑,“我不想挣大钱,我就想能让他像别人的孩子一样长大。”

江海洪的丈夫也是聋哑残疾人,她学会了用手势和她简单地沟通交流。

在生孩子前,江海洪和老公小陈开着一个冰淇淋摊子,每天的收入不到100块钱,维持着两个人的生活。而现在,孩子出生了,江海洪也有了改变生活现状的想法,“把这个小店经营好,可以供我们一家人生活和孩子读书就好了。”

在她看来,现在,刚刚开始营业的小店就像多年前刚刚走入社会的自己,“会遇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但我不也挺过来了吗?”

夫妻俩在经营小店的同时也在精心照顾他们的3个多月大的孩子。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摄影 胡杰

袖珍麻将代表哪个生肖3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吴岳文文/图

文昌退休教师符国仲今年94岁高龄

虽离开讲台多年

但他一刻都没有真正离开过

曾经耕耘过的学校

这位将教育视作生命的“教书匠”

用他的言行影响着身边无数人

数十年间

他发动家人共同捐款千余万元

用于当地教育事业

帮助无数学生圆梦

“我会将教育慈善事业一直做下去。”

符国仲说

符国仲。

号召家人捐资助学

学生是他的心头肉

4月22日,记者在文昌见到了符国仲,他看上去很普通,个头不高,满头银发,身材瘦小,但精神抖擞。符国仲是文昌市文教镇宋六村人,今年94岁。因在家里排行老三,村里人都尊称他为“三公”。

退休后,符国仲的日子过得却不平凡,他四处奔波,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30多年来全家共捐助1000多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成立“教育基金”奖励老师和学生,以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情怀在当地默默奉献。

符国仲是文昌市师范学校第一届学生,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回到村里的符国仲当了乡村教师,站上了宋六小学的三尺讲台。他执教31年,其中29年都献给了宋六小学。1980年,符国仲退休后,他没有像一些人喝老爸茶、打麻将,而是经常到校园里关心学生,和老师们交流。校园里欢声笑语的学生是他的心头肉,学生放学见到他,都会礼貌地道一声“三公好”。

校园里,“符国成教学楼”、“符国成图书馆”的字样格外醒目。“符国成是我弟弟,我只不过是出力,改善学校办公条件和成立教育基金,大多数钱都是我弟弟出的。”符国仲毫无保留地把捐资助学的功劳推给在岛外经商的弟弟符国成。可是乡邻们都知道,没有“三公”符国仲的发动和召集,不会有宋六小学的今天。

村民介绍,符国仲一家对宋六小学的捐助,最早是从1990年开始的,他们每年拿出5000元用于奖励优秀师生。符国仲回忆,当年的宋六小学是个“草台班子”,校舍破旧、杂草丛生,连块像样的黑板都没有,就连老师们上厕所都要跑到校园外面去找。这一切都被符国仲看在眼里,他召集家里人开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会议,家人都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共同捐了13.5万元。

为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符国仲还亲自带着学校的校长、老师到深圳、珠海、香港学习考察,最后找到了胞弟符国成,对他说:“你应该记得我们小时候是怎么度过的,现在你有了成就,希望你不要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我宁愿自己没钱,也要想方设法改变村里孩子的命运。”“三公”符国仲的一席话打动了弟弟,符国成表示愿意捐助200多万元。有了符国成的捐款,村里的乡亲们受到感染,陆续地参与捐助。

成立教育基金

学生上重点中学每年奖1万

解决学校办学资金问题之外,要想改变当时学校的办学条件,就要涉及学校教学用地。这是另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村民都不愿意主动让地用于学校建设校区,当时符国仲绞尽脑汁、不厌其烦地到村干部、村民家里劝说,还承诺自掏腰包给村民赔偿。符国仲的这种精神感动了村民,很多人都无偿出让了土地。随后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拔地而起。修建教学楼时,符国仲经常到工地督工,每一块砖,每一株树都倾尽了他的心血。

当时,符国仲尽心尽力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后,认为改变学生的命运不仅仅在办学条件,因为有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上不起学,不得不辍学打工。为此,他继续号召家人和乡亲们捐助。1996年,在符国仲的积极走动下,正式成立以符国成命名的“符国成奖学金”。符国仲告诉记者,筹集教育基金,他们全家上下都出了力,他钱不多,就捐退休金;儿女、侄子们也积极响应,每次都是捐几万元;弟弟符国成是捐助主力,大部分钱都是他出的。

为让奖学金真真正正用到学生、老师身上和学校的建设上,符国仲一直参与奖学金的管理。刚开始奖励的幅度有点小,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要奖励,老师也获得奖励;有学生考上文昌中学,考上一个就奖给老师500元;考上文昌中学等重点中学的学生,一年奖励4000元,直到大学毕业。学校只要取得成绩,就会有奖励。无论是老师的论文获奖,学生们在比赛中获奖,还是获得“优秀教师”、“三好学生”称号的全部都有奖励。

2013年,为了学校的后续发展,“三公”再一次找到符国成,符国成再一次捐助了700多万元,将奖学金的金额翻了一番。在宋六小学毕业的学生考上文昌中学等重点学校,每年给予1万元的奖励,直到大学毕业。所有任课老师奖励1000元。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一个优秀学生身上就要奖励10万元,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30多年来,符国仲积极号召捐款,仅他一家就捐助了1000多万元。

记者看到,宋六小学虽是一间乡村小学,但教学楼宏伟壮观、校园绚丽多彩、景色宜人。学校主要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学生勤奋好学,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上文昌市的重点中学。记者走进学校时,正值课后休息时间,不少学生正从教学楼中走出来,在学校操场的绿茵旁休息,在水泥步道上漫步,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不错。

“将来我不在了

让子女继续做教育慈善”

符国仲有一本袖珍型的记账本,平常就装在衬衣的口袋里,看起来非常破旧,但是这里面记载着所有的捐助和花销。符国仲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94岁了,把账目记得清楚一点,可以做到问心无愧,自己心里面也踏实。

符国仲和孩子们。

符国仲对学校的发展慷慨解囊,却对自己十分吝啬。他平时很少在外面吃饭,即使在外面吃饭,也常常将剩下的饭菜打包回家,从不乱花一分钱。

“符国仲老师心系教育,关怀子孙后代,也关爱当地年岁大、家庭困难的老人。”文昌市宋六小学校长郑有东告诉记者,除了符国仲的弟弟对学校长期的支持帮助外,符国仲也多次拿出自己的工资来关爱老人,帮助孩子。除了心系农村教育事业外,符国仲还经常关爱村里的孤寡老人,经常给他们送肉,逢年过节还要给他们买鸡买菜。“有时候老人们想买东西,但是没有钱,‘三公’就让他们把账记在他的名下。”郑有东说,符国仲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很多他帮助过的学生在逢年过节时都会过来探望他。

“没有知识的下一代就没有未来,我会将教育慈善事业一直做下去!”符国仲告诉记者,他小时候读书条件非常艰苦,因为家里贫困,吃不上饭是常事。他认为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他就一直坚持读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当了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奉献了半生。符国仲认为自己对当地教育事业的贡献还不够,就下决心振兴当地的教育事业。符国仲一直坚持这个信念并努力奉献着,他向村民承诺,即使将来他不在了,也要让子女将教育慈善事业继续做下去。

他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想方设法

为无数的村里孩子改变命运

感谢他

线索征集

“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十年,成为海南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座丰碑。它的矗立离不开每一位心怀大爱的海南人民,我们在此向您发出邀请:身边如有让您感动的人和事,可以拨打热线电话966123与我们取得联系,美德需要传递,善良应当延续。

来源: 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