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死战代表什么生肖

平型关战役,八路军精锐尽出:一个团3个营长,都是老红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兵说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车马死战代表什么生肖1

作者:东东骑士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由115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的伏击战。此战,充分发挥我军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重创日军,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平型关大捷,被八路军115师伏击的日军部队(日军拍摄)

9月25日上午,日军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这支队伍由80多辆汽车、100多辆马车和几百名人员组成。大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几乎所有的日军都坐在车上,山谷狭窄,车马拥挤,行进缓慢。日军自认为当地很安全,加之进入中国后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日军竟然没有派尖兵开路,也没有派出搜索队搜索。值得注意的是,日军如此疏忽大意,为八路军成功伏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林彪和聂荣臻到战场指挥战斗

当时,负责迎头截击的是杨得志的685团。这个团是我军老底子部队之一,3个营的3位营长,都是红军时期的干部:1营是朱德从南昌起义带出来的部队,营长刘正;2营是毛主席从秋收起义中带出来的队伍,营长曹国华;3营是赣西南黄公略领导的红3军的底子,营长梁兴初。此外,各营有许多战士都是走过长征的老兵,战斗经验丰富。

当时,包括杨得志团长在内,685团全团没有一块手表,大家都不知道准确的时间,直到听见日军汽车的马达声传来,才判断日军到了!

当时,大雨已停,地面还是湿的,官兵们伏在地上,军装都湿透了。远远地,看到了第一辆汽车上的太阳旗。开近了之后,车上头戴钢盔、身穿黄呢军装的日军步兵赫然在望。这些日军的步枪都上了刺刀,个个把步枪抱在胸前。很多八路军第一次见到日军,印象是“真有点不可一世的味道”!

第一辆汽车开到685团阵地前,杨得志团长发出了开火的命令!八路军的子弹和手榴弹从天而降,日军突然遭袭,汽车和马车相互撞击,步兵惊慌失措地滚下车四处散开。火焰在公路上冲天而起,日军身上鲜血直流,到处是惊叫声。

短暂的惊慌之后,日军军官举起指挥刀,士兵们从汽车底下爬出来,开始组成战斗小组,向公路边的高地冲去。

685团1营冲到公路边,1连和3连抢先一步,冲上高地,把正在攀爬的日军打了下去。然后转身一个反冲锋,把眼前这股日军消灭。4连在抢占高地时,晚了一步,冲击时连长负伤,一排长替代指挥,全连分成两路猛攻,终于把爬上高地的日军逼回了公路。这时,日军的飞机来了,在低空盘旋,但无法射击和投弹,因为双方已经完全混在了一起。

油画平型关战斗局部

最激烈的白刃格斗,在二、三营阵地展开。2营5连连长曾贤生,外号“猛子”。战斗打响前,他鼓励部队说:“靠我们近战夜战的传统,用手榴弹刺刀和鬼子干!让他们死也不能死囫囵了!”

发起冲锋后,曾贤生率先向敌人突击,20分钟内,全连用手榴弹炸毁了20多辆汽车。在白刃战中,他一个人刺死10多个日本兵,身上到处是伤。当一群日军在向他逼近时,他拉响了仅剩一颗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曾贤生的壮烈行为鼓舞着战友。指导员身负重伤,依然坚持指挥战斗,排长牺牲了,班长顶上,班长牺牲了,战士接替……就这样,八路军前赴后继,打到最后,5连只剩30多人,仍顽强地与敌人拼杀!

9连、10连冲到公路后,伤亡较大,但依然勇敢地与敌人拼杀,没有子弹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枪托折了就和敌人抱成一团扭打,哪怕只有几秒钟的空隙。他们也能飞速地拣起石块,将日本兵的脑壳砸碎。战到最后,两个连队眼睛都打红了,尽管伤亡超过了半数,战斗情绪却依然旺盛。

油画平型关战斗

686团出击前,每人发了100多发子弹和2颗手榴弹。由于向阵地运动时,突遇山洪,官兵们个个满身泥水,嘴唇发紫,趴在地上冷得发抖。这个团位于伏击圈的中部,只等前面的685团一打响,他们就冲下去。但是,还没听见685团枪声的时候,面前的日军却停了下来,而且向两侧开枪射击。无法判断这是盲目射击,还是敌人发现了什么,于是出击的命令下达了。

公路上短暂的混乱之后,日军集结起来,成战斗队形向老爷庙高地冲锋。此时,686团3营奉命抢占老爷庙高地,当官兵们呐喊着冲上去时,与日军面对面撞在了一起。团长李天佑在电话里得到报告:3营营长负伤,9连的干部全打光了!

李天佑严令3营不怕伤亡,坚决冲上去!命令下达后,3营再也没有上报伤亡报告。老爷庙高地前40多米的斜坡上,中日双方的肉搏战持续了近2个小时,到处是尸体。最终,日军支持不住,退了下去。686团占领老爷庙高地后不久,日军重新集结,向老爷庙高地展开集团冲锋,686团死战不退,一直坚持到687团攻了上来。

油画平型关战斗

687团负责攻击日军队伍的尾部,然后向前压缩。当日军在老爷庙打开突围缺口的企图被粉碎后,又转向团城口方向冲锋。115师立即投入预备队688团,形成包围日军的态势。之后,残酷的近战持续到傍晚,直到“马路上山沟里,半山上所有望得见的地方,再没有活着的敌人”。身经百战的八路军老战士,也被眼前残酷的战斗场景震住了。在他们的战斗经历中,还没有遇到过如此凶顽的敌人。

平型关大捷,我军大获全胜,满载而归

对这场残酷的战斗,林彪也没有预料到,战前他充满自信,对战士们说:我们应该承担起,也一定能够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我们一定要在这一带地区打一个大仗,打一个胜仗,给敌军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人民一个振奋!

战后,林彪在总结这场战役时,语气明显沉重,也透露出对日军的意外: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战斗中,还不曾碰过这样强的敌人……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体遍野,却很少捉着活的。敌人射击的准确,运动的隐蔽,部队的掌握,都颇见长。对此种敌人作战,如稍存轻敌观念,作浮躁行动,必易受损失。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车马死战代表什么生肖2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古北口,古时是重要的边关军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处雄关险隘,在不同时期,或商旅往来贸易兴旺,或战火纷飞交锋激烈,或车马喧嚣皇家威严……众多名人志士留下关于古北口的诗词五百多首。

燕京门户造就独特诗词地理

古北口与河北省承德市接壤,所在的潮河峡谷战国时就为燕山四大孔道之一,是华北平原通往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军事地位尤为突出,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小战事有130次之多。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也与古北口有着重要关联,如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变”、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变”、1924年“北京政变”等等。

古北口战国时属渔阳郡,蟠龙山上设有报警烟墩。汉朝时为厗奚县,关口称“奚关”。北齐时修筑长城,重修关口并以重兵把守。唐代时称关口为“北口”,后又改称“虎北口”。自契丹开始,古北口先后归属过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管辖。辽金时古北口被称为“留斡岭”,关口称为“铁门关”,是北宋通往辽国的重要边关驿站,富弼、欧阳修、王安石、苏辙等人从这里出关出使辽国时,都留下诗词记录其行程。

明代初期,古北口设密云后卫,徐达主持修筑了长城、关塞和古北口城。明中叶时谭纶、戚继光等抗倭名将到古北口,加固古北口长城和关城寨堡,重兵驻防。“诸城皆在山之窈,此城冠山如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山万里纵鸣弰。”“绝顶此跻攀,苍茫晓日殷。一身飞鸟上,双足乱云间。大漠连沧海,长城补断山。遥看古北口,天险旧秦关。”这些诗词是对这处雄关险隘的真实写照。古北口也被称为“京师锁钥”“燕京门户”。

古北口的蟠龙山长城

到了清代,关内外江山一统,古北口军事地位降低。皇帝多次北巡时屡经古北口长城,令这里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古北口长城不仅是长城建筑中的精品,更是清代治国思想形成的重要参照物。热河(今承德)行宫修建后,古北口成为京城到承德六百里御道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驻跸最多之地,或观山游水,或点将阅兵。清帝观潮河起落,睹商旅往来,访乡野悲欢,思江山得失,写下了多首以古北口为题的御诗,其中以康熙的诗最为著名。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古北口地区成了直奉军阀争夺的重点。这里还发生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经历了“二次解放”。这段时期,战火纷飞,来往于此的名人留下的诗词屈指可数。

宋代文豪到此挥毫泼墨

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艺术高深,人民生活也比较富裕,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诗词作者。

北宋中期贤相苏颂,曾写过两首关于古北口的诗。《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一诗写道:“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这是他和张少卿(仲巽)在古北口参观杨无敌庙后,联想到与杨令公命运相似的西汉抗击匈奴名将李广,遂写下此诗,对杨令公舍身为国、至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大加赞扬。

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尚书右丞的苏辙,在出使契丹的途中,共写了28首绝句,写古北口的有6首。其中《奉使契丹绝句二首》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正月,是其返回京师途中写于古北口的。诗中有这样两句,一是“仿佛梦中兴蜀道”,写出了诗人对古北口深刻的印象,道路如同家乡蜀道一样崎岖艰难;二是“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铺草不曾消”,写的是古北口地接塞外,尽管太阳升高气温变暖了,白雪还不曾消融,说明边关山势险峻,气候有别于平原地区。

古北口长城五里坨段

同为唐宋八大家的北宋文学家、翰林院大学士欧阳修,来到这里时的心境就大不同了。宋嘉祐五年(1060年),欧阳修自汴京出发,直奔古北口。登上峰顶,望长城内外,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留下诗句“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明代文艺大家“百花齐放”

与前代各朝相比,明代诗词创作可以说相当繁荣。明初政治家、同时也是高僧的姚广孝(法名道衍),在古北口写过一首《送范生过古北口》:“关山万里独南还,冒雪冲风鬓欲斑。料得人生皆有命,休言名利不如闲。”

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不仅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特意为古北口潮河桥落成作诗《古北桥成志喜》:“鞭石谁怜万里遥,忽看蛟室涌岧峣。空中楼阁天骄遁,望里虹霓海若潮。草合关前无牧马,月明溪畔有鸣桡。富平曾识君王力,塞北今传第一桥。”此桥建成于万历七年(1579年),他在注文中解释说,北方人不精通巨大桥梁的建造术,所以潮河二百年来没有大桥,此次是从福建招募来的工匠修建而成,桥的落成是件可喜可贺的事。

明代诗人杨选曾出任蓟辽总督,他在古北口一带写过《巡边》一诗,诗中这样吟咏:“潮河潮河,流迫山阿,中有嵯岈之巨石,旁倚峻嶝之危坡。长垣占乎重隘,铁垒肃乎金戈,虏兮虏兮奈如何!”诗里面的重隘指的就是古北口。此诗道尽了边关山河之险,大概意思是潮河顺着山根急流,河中间有不规整的巨石乱布,两岸是高耸入云难以攀登的山坡,长城在这里设有重要关隘,犹如铁垒一般,再加上金戈闪烁着肃杀之气,北方的强虏又能怎么样呢!

古北口望京楼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曾任御史的倪敬,著有《月楼集》,其中《古北口》一诗中这样写道:“虎豹森严雉堞牢,乱山如戟入云高。驰车直上西冈顶,沙漠依稀见白旄。”古北口过去有“虎北口”之称,这首诗写的是古北口地理位置特殊,关隘于群山围绕中非常牢固,官兵防守严密,为易守难攻之地。

清帝御诗偏爱古北口

清朝皇帝在热河修建避暑山庄后,作为御道必经之处的古北口也成了皇家贵族的重要打卡地。从康熙到咸丰,几代皇帝来往于此,并多次驻跸,写下了多首以古北口为题的御诗。四位皇帝的诗作达到了两位数以上,以乾隆为最,竟多达六十余首。

史料记载,康熙到热河地区巡行的次数有55回之多,多经古北口出入,并多次驻跸。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六日,康熙出古北口,经鞍匠屯(今滦平)、波罗河屯(今隆化),奔向赛罕达巴罕(今塞罕坝)。在热河境内巡行了64天后,才从西喇塔拉(今丰宁凤山)返回。这是康熙第一次到热河为行宫选址。而康熙初次驻跸热河,是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第26次巡行时。他于六月十二日出古北口,七月初一到达热河,巡视兴建中的热河行宫后,于七月初三自热河启跸到围场,举行了木兰秋狝。

康熙写古北口的诗词有近十首,如《古北口》《古北塞上望月》《出古北口》《回銮抵古北口》《过古北口》《为古北口提督马进良题》等,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那首《古北口》了。诗中写道:“断山逾北口,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此诗写于康熙二十二年,当时康熙30岁,借用古北口边关的险峻之势,抒发自己治理国家的思想情怀。意思是说,不行德政,即使有再多险峻、坚固的关隘也不能使江山永保,这是一种开明、先进的治国理念。

乾隆在古北口留下了六十余首诗词,《入古北口见闾阎秋成有象诗以志慰》中这样写道:“雄关讵止此提封,壁垒犹看架岭重。四阅月惟消一瞬,几章诗耳付千峰。鱼鳞塍幸秋成好,马首路欣暖景逢。荐馑闾阎藉稍济,敢言元气复吾农。”

这是一首写给百姓的诗,看到秋收的景象,乾隆心中甚慰,同时也有安慰百姓之意:一次次的灾荒已经过去,土地恢复了元气,日子将越来越好。其中一句“几章诗耳付千峰”意思是:本人写过的许多诗章都赋予了这里(古北口)的群山峻岭。可见,乾隆自己也不经意地“透露”,写这里的诗歌已经太多了!

车马死战代表什么生肖3

“起初马匹大概用于驾车;至少在军事史上,战车比武装骑手出现早得多。”——恩格斯《骑兵》。

恩格斯总结的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我国古代历史。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中国的马车,图解了车辆细节并探讨了马车中西方起源的争议。现在,笔者想要通过屈原的《国殇》中描绘的激烈而悲壮的战斗场面,浅析先秦时期军容和车战的运用。

在实物考古中,我们不但找到了记录当时的车马、甲胄和武备的竹简以及武备实物(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墓葬出土),更发掘了大量实物车辆(安阳殷墟,山东郊县,洛阳中州路等地均有出土),综合来看,我们可以确认当时的主要战车形态为:独辕,两轮,长方形车厢,长毂,车前驾双马或者四马(中间两匹为服马,左右两侧的为骖马),一乘车大约宽3米。

战国时期的战车复原图,刘永华先生作

那么驾驶和乘坐战车的士兵们参战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一.谁在车上?

与现代战争不同的是,由于战车造价昂贵,花费巨大,只有贵族阶级才有使用权(战车的数量是衡量国力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车上的战士大多属于贵族出身,最差也是“禄足以代其耕”的士。每逢战事,特权阶级装备齐全地站在车上,而“徒兵”们拿着简陋的武器跟在车后直接肉搏。《诗经》里说“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里的君子、小人就是分别指车上的贵族和车下的徒兵。一车之后的“徒兵”数量一般在十名左右(《禹鼎》铭中有“戎车百乘,斯骏二百,徒千”的记载,算出来正好是一车十徒,但这个比例在不同时代会有一些变化)。可以想象得出来,相对于车与马的力量,徒兵们对于战争结果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决定战斗胜负的主要就是车战。

二.车上几人?

从战车出土的情况可以反映出来,一乘战车有三名乘员,对于指挥车而言,左为主将,负责击鼓指挥和辅助作战;右为“戎右”,负责射箭和进攻;在主将和戎右的中间是“御者”,站在整队车辕的正中位置,负责御马驾车,保证车辆的平衡以及控制服马和骖马。普通的战车上也有三人,站立位置跟指挥车差不多,只是把主将换成了一名战斗人员——车左。由于士兵“射”和“御”的水平对于战局非常重要,所以直到孔子时代,“士”必修的六艺中依然包括射和御。

秦兵马俑·御者俑

完整的车战全过程和特点是怎样的?

战车车体笨重,宽3米左右,驾上马后长度也有3米左右,意味着整个战车占地至少9平方米,当时弓箭射程有限,所以车队无法形成纵深,只好一字排开(不然后面士兵射箭容易把前车士兵误伤…),最多只能摆两排,且后排战车都列于前排两车之间,全部错开,此其一;

仅靠马缰控制四匹马,驾驭困难(非专业人士无法胜任),不但车重,3个成年男子和装备的重量也不轻,所以难以临时更换车阵队形,更无法灵活转向,此其二;

双方冲锋不能正面攻击,因为就算彼此马头已经撞上,两方士兵的距离也有大约4米,而出土的长兵器(戈、戟等)平均长度只有3米出头,也就是说想要直接互捅是不可能的,够不到,此其三;

错毂(即两个车子擦身而过)格斗,双方都从彼此的侧前方冲过来,考虑到两车之间的距离(太近的话,车毂会彼此碰撞或者伸进敌方车轮导致翻车),以及车毂本身的长度,刀剑等短武器根本无法造成有效伤害(同样够不到),只能靠长武器击杀,此其四。

车战示意图,杨泓先生作

以上是怎样在《国殇》中体现的呢?

操吴戈兮披犀甲,(战士手拿吴国的戈(一说盾牌),身披犀牛皮的铠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双方车毂交错,互相攻击)

旌蔽日兮敌若云,(战旗遮天蔽日,敌人如云连绵)

矢交坠兮士争先。(箭如雨下,无人落后)

凌余阵兮躐余行,(阵型渐渐被冲乱了)

左骖殪兮右刃伤。(左马已死右马伤)

……

带长剑兮挟秦弓,(带着长剑,握着秦国制造的良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身首异处依然不改其心)

……

简单来说,战斗开始了,双方先用弓箭进行远距离对射,等冲到跟前了进行错毂格斗,直到车毁马伤,仍然要弃车死战,短兵相接(当然这时候已经基本战败了)。

从屈原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战士们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气概。那么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当时的士兵们在战斗中如何保护自己》我们将在下一篇中继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