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罗锅代表什么生肖

刘墉明明与乾隆同岁,乾隆属马刘墉却说自己属驴,他为何这样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汗青正浩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刘罗锅代表什么生肖1

提到乾隆,或许大家能想到的是一个一代明君的形象,但是其实乾隆也是一个十分喜爱听好话的人。提到刘墉,可能大家会想到一个经常与和珅作对的刚正不阿的形象,但是其实刘墉拍马屁的技术也是一流的。

都说“伴君如伴虎”,要想在皇上身边更好的生存下去,自然要懂得取悦皇上的套路,所以即使为人正直如刘墉,还是免不了世故的一面,只为了在官场更好的生存下来,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刘墉——一个集刚正不阿与圆滑世故为一体的人

和珅虽说身为贪官,但是奈何乾隆就是喜欢他,而且和珅深谙说话之道,总能将乾隆哄得开开心心。而作为和珅的死对头——刘墉,虽说看不惯和珅的行为,总想将其拉下台。但是拉和珅下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势力,在此之前,刘墉必须保证自己能顺利在官场存活下来。

而官场毕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刘墉想要更好地协调各方面势力,就必须学会八面玲珑。不过虽说他深谙为官之道,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所以这导致刘墉成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形象,使得刚正不阿与圆滑世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品质得以在他身上共存。

拍马屁技术哪家强?清朝臣子找刘墉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段子,有一次和珅故意为难刘墉,便怂恿乾隆刁难刘墉。乾隆知道刘墉与自己同岁,便故意对刘墉说,自己45岁属马(真实的乾隆属兔),问刘墉多少岁。

刘墉说,我也45岁,但是我属驴。于是乾隆就纳闷了,且不说十二生肖中没有驴这个生肖,就算有,两个人同岁,怎么会属不同的生肖呢?没想到接下来刘墉的一番解释不仅令乾隆心服口服还令其心情舒畅。

刘墉道,我虽与皇上同岁,但是我只是匹被拴住的马,怎么能与皇上这匹千里马相提并论呢?

刘墉的这一波马屁可以说拍的是很有技术了,不仅取悦了乾隆,还让自己化险为夷,如果刘墉说属马,那就犯了忌讳。不过刘墉这厮脱身了,和珅就该不高兴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是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刘墉平时拍马屁的技术与次数,否则又怎么会有关于刘墉拍马屁的段子流传下来呢?而且也反映出了当时刘墉的地位,他是远不能和乾隆面前的红人——和珅相比的,所以要想和和珅斗,他的生存处境将难上加难。

还有一次,乾隆让刘墉去跳河,刘墉二话没说,就出门了,不过过一会就全身湿答答的回来了。乾隆见状表示不解,不是让他跳河吗,他怎么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结果刘墉说,自己跳河的时候遇到了屈原,屈原表示他曾经跳河是因为遇到了昏君,刘墉一想,已经又没有遇到昏君,当然不能跳河,于是就回来了。

他的这一顿解释,让乾隆无法再罚他,只好就此作罢。不得不说,刘墉的情商是真的高,如果不是凭借着高情商,或许很早就被官场淘汰了,那就只能空留心中的满腔抱负了。

刘墉不仅长寿,还成功斗过了和珅

刘墉一直看不惯和珅的行为,但是因为和珅极受宠爱,导致他的地位不及和珅,所以他又只能委曲求全,希望能找到机会扳倒和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掌握了和珅贪污的确凿证据,并审理和珅,最后成功的让嘉庆将其处死。

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令人拍手叫好的事,毕竟和珅贪污的钱财数目,令人瞠目结舌。刘墉与和珅这对冤家,最后终是以和珅的失败告终,而刘墉却活到了80几岁的高龄,他也实现了自己心中所认为的正义之事,也算是了了他的一桩心愿。

历史中的刘墉有一个“刘罗锅”的外号,有人说是因为他太高了,所以与乾隆在一起时,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低下,只能弯腰与其讲话,久而久之,就有了这个外号。也有人说,因为身高原因,他和别人讲话,需要经常弯腰,导致他有些许驼背,于是被乾隆取笑“刘罗锅”。

无论原因为何,都能体现出刘墉伴在乾隆身边的不易,为了自己能在官场上生存得如鱼得水,付出了不少,也委曲求全了不少。不过好在刘墉到底是个好官,虽然深陷“池沼”,但依然保留自己内心的那份光明,为朝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资料:《清史稿》

刘罗锅代表什么生肖2

提起刘墉,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宰相刘罗锅》。20世纪90年代,戏说历史人物的影视剧一时风靡大陆,《戏说乾隆》、《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宰相刘罗锅》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影视剧的剧情多根据民间流传,在正史基础上进行了改变。因此,剧中的刘墉佝偻着身子,永远直不起的腰板,但为人豁达,智谋双全,能说会道,人称宰相刘罗锅。可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影视剧中的形象吗?

事实上,真实的刘墉并不像影视剧中的那样。真实的刘墉依旧是天资聪颖、文采斐然,因为家族中人世代为官,刘墉本人颇有学霸基因。

在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刘墉是个为官清廉,很为百姓着想的好官,退却了世家子弟的门第关联,是个全心维护体制的职业官僚。

因此,他很受百姓爱戴。与影视剧中形象最大的反差是,历史上的刘墉身高超过1.9米,是个不折不扣的高富帅。

刘墉影视形象深入人心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看了这句歌词有多少人不自觉的哼唱了起来,《宰相刘罗锅》在1996年一经播出,火爆异常。那些年,以戏说正史人物为题材的电视剧刚刚被大陆引进,电视剧市场越来越品种齐全。

前后几年就有《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等等多部优秀作品,《宰相刘罗锅》在这百花齐放中也属佼佼者。

剧照

剧中的宰相刘罗锅就是当朝大员刘墉,“罗锅”的爱称是因为他背负罗锅而得名,他本人其貌不扬,佝偻矮小。

在上京赶考时,因为与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下棋,不幸与当朝权贵、皇帝的宠臣和珅结下了仇怨,从此和珅对其耿耿于怀。

之后,刘罗锅在一场棋局中赢了全部的竞赛者,这才发现棋局原来是当朝六王爷设下的比棋招亲,是为了选女婿。赢了棋局的刘罗锅自然被王爷相中,两人约定待刘罗锅高中状元,就履行婚约。

刘罗锅不负众望,高中状元,最终抱得美人归,邓婕饰演的格格才貌双全,夫妻二人恩爱异常。高中的刘罗锅被派往江宁任知府,但因为和珅对其怀恨在心,多方为难刘罗锅,二人就此展开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

而刘罗锅智勇双全、反应机敏、语言诙谐,总是能轻易化解危机,和珅总是搞笑滑稽,一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形象,每每两人斗法都能让电视机前的我们啼笑皆非。

剧中有很多情节至今都让人记忆深刻。一次在乾隆皇帝的寿辰宫宴上,苦于进献贺礼的刘罗锅只是提了一桶生姜上殿,对皇帝恭敬跪拜、山呼万岁。

皇帝不解刘罗锅提生姜上殿的意思,就出言询问。刘罗锅答道:“臣祝万岁一统江山,此生姜堆成小山的形状,寓意江山,用桶来装,寓意一统,故名一统江山。”

还有那句“万岁属马,臣是属驴”的对答,因避讳与皇帝相同属相,刘罗锅的回答尽显机智。

当然,刘罗锅给观众最深的印象,是他的驼背,活似顶了一口大锅在后背。作为妻子的格格貌美娇艳,却并不嫌弃他外形不够俊朗,夫妻俩的外在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因为李保田饰演的刘罗锅形象丰满立体、生动鲜活,非常的深入人心,导致大众眼中的刘墉就是剧中刘罗锅的形象。可是,真实历史上的刘墉是否背顶罗锅,与剧中形象如出一辙?刘墉墓的挖掘为大家揭开了真相!

刘墉墓地发掘形象反转

1958年,山东省高密市注沟区组织开会,布置清墓,原因是为了能扩大耕种面积。

与会的一名副社长回到白家庄就开始贯彻此事,当夜就组织了七、八个当地农民连夜发掘刘墉墓,基于对刘墉的兴趣使然,村民们干劲十足,当晚就挖通了墓道,天空破晓之前墓门就被撬开,棺材打开后,发现了刘墉的骸骨。

结果刘墉的骸骨让人十分震惊,骸骨的脑壳很大,直径有二十五公分见圆,小腿骨长愈半米,是个不折不扣的高个子,脊椎骨笔直,没有驼背的迹象。

经过发掘人员的测量估计,真实的刘墉身高在1.95-2米之间。因为这个身高与当时常人身高并不接近,为了严谨调查,又对其父刘统勋的骸骨进行测量估计,得出刘统勋的身高也有1.7米以上。

对墓道的测绘结论得出,墓道高在1.8米左右,这么高的空间,可以推断刘家人身高都不矮小。方得出最终结论,刘墉的身高确实超过1.9米,没有作伪或者夸大其词。

其实,仔细想一想刘墉也不会是弯腰驼背的人,因为清朝官员的选拔制度非常严格,其中“身、言、书、判”四项标准是笔试和面试的重要条件。

排位第一的“身”就是指,参与选拔的人员身材要笔直挺拔、相貌要端正大方,所以清朝的官员即便不是玉树临风,也该是人中之姿。而且,清朝的科举制度还有一项令人们惊叹的考核方法,即“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者,还可以应‘大挑’一科。这一科不看笔试成绩,只看相貌!”

如此制度,刘墉又是真正通过科举考试才被选中的,其家事清白廉洁,也不会因为隐瞒刘墉有残缺的身形而徇私舞弊,更何况身材外形是最隐藏不了呀!那究竟为什么高大挺拔的刘墉会有刘罗锅的称呼呢?

《清史稿》中给了我们相关记载。当时,嘉庆皇帝已经继位,刘墉已是80岁的高龄了,难免有些驼背,皇帝便爱称自己的老臣“刘驼子”。而“驼子”在民间也被称为“罗锅”,这样一来二去“刘罗锅”的名号就传承下来了。

刘墉出身名门才华横溢

康熙五十八年,刘墉出生在山东诸城的一座大宅院中。刘墉的家族庞大而显赫,曾祖刘必显、祖父刘棨、二祖父刘果都是进士出身,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更是乾隆皇帝所倚仗的近臣、能臣。

刘统勋在20岁时就中了乡试,经过官场的摸爬滚打,在22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乾隆的股肱之臣,乾隆称赞刘统勋“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刘墉,自小就接受了正统的教育。

在刘墉5岁的时候,刘统勋就已经入职南书房了。所以,除了日常的书本课业外,刘墉最常接触的就是时政。这样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刘墉敏锐的政治觉悟。

而在刘墉6岁时,年羹尧案发,随后几年的时间里,雍正皇帝加强皇权、平定叛乱、整顿吏治、整治财政,对当时的腐败贪渎现状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

同时,开展了几起大型的文字狱,天下读书人噤若寒蝉,刘墉更是自小就被教育要谨言慎行,不能行差踏错。

这样的环境下,刘墉、纪晓岚、赵翼等一代文人在师长的耳提面命下成长起来,较之历代文人名士更加的处事圆滑,可却难掩名士风流本色。

刘墉小小年纪已经中举,就等待赴京赶考。可不幸的是,在刘墉20岁的时候,疼爱他的祖母去世,父亲回家为母丁忧,见到了自己久未谋面、长身玉立的儿子。

虽有丧母之痛,但也是满眼慈爱,“我儿出息,已经比为父高出一头了,为父愿你能刻苦读书,早日高中。”

在备考期间,刘墉与赵翼成为挚友,常常秉烛夜谈。赴考前还赠诗赵翼,尽显同窗之谊,由衷的赞赏好友的学识,表达了希望好友高中的愿望。

终于刘墉在自己32岁那年,中了会试第64名。在之后的殿试中,更是摘得二甲第二名的好成绩,成为翰林院庶吉士。

在翰林院学习一段时间后,也要经过考试才能转正。这时候,刘墉学霸体质一览无余,顺利通过考试,成为正式的翰林,之后更是一路扶摇直上做到侍讲学士。

刘墉不畏强权清正廉洁

刘墉很有职业官僚的态度,不结党营私,为人公正,处事也不掺杂私人感情,绝不偏袒帮私、阿谀奉承。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贪污,但国泰是和珅的亲信,因此,钱沣的弹劾之路也是困难重重,可谓九死一生。

事情越闹越大,乾隆皇帝终于知道了国泰贪污的事情,于是就派遣尚书和珅和时任左都御史的刘墉,跟随钱沣同赴山东,认真稽查国泰贪污一案。

刘墉到后,先是认真核查钱沣弹劾国泰贪污的实据及详细过程,最终发现钱沣所诉与事实完全吻合。国泰贪污不少于20万两,因数额巨大,导致官府银两亏空严重。而国泰眼看贪污即将败露,就想出了一个法子。

强迫当地富商出银子,作为官银充裕银库。还肆无忌惮的扬言,被下达了指标的富商拿不出相应数量的银子,或者拿了银子大肆宣扬追要银子,那么这些银子将不再归还,直接充入官府银库。

当地富商被逼迫的苦不堪言,虽敢怒但不敢言。但是,刘墉的到来给了他们机会,在刘墉派人暗访时,他们一股脑地和盘托出。

在刘墉和钱沣的配合之下,很快国泰的贪污之案告破。回京复命的刘墉把国泰写给和珅的求助信,一并呈交给了乾隆皇帝。

面对如此指控,和珅当然是砌词狡辩,一再宣称“圣上,奴才是不会徇私帮助国泰的。”而乾隆皇帝对刘墉带回来的证据也置若罔闻,并没有追究和珅的罪过。

刘墉任职时,一直是和珅的下属。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像电视剧中那样,与和珅斗的你死我活应是不能够的。但由这一案件可见,即使没有太过剧烈的斗争,刘墉也没有惧怕和珅,更是没有跟和珅同流合污,而是一个清廉公正的好官。

而在更多的史料记载和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刘墉爱民如子。在地方任职时,常常会通过原告、被告双方口供的逻辑来推断因果,有时还会化装侦查,去基层探访民风。

结语

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夜,刘墉在北京病逝,当天白天他还在南书房当值,晚饭时还宴请了宾友,傍晚在自己的房中端坐着去世,享寿85岁。

嘉庆皇帝追赠刘墉太子太保,祀贤良祠,谥文清,刘墉的一生以入贤良祠这一无上荣耀而告终。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把这位贤良的好官带到了大众的视野,以嬉笑怒骂的形式演绎了刘墉的一生,虽样貌结局与事实不服,但口口相传的贤名却是不变的。

参考文献

[1]罗山,身高近两米的“刘罗锅” 真实刘墉:良好官声造就平民英雄 <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古代史;《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05期105_110

[2]陆杨,名符其实官二代 磨圆棱角笑清风 探访宰相“刘罗锅”故居 <期刊>·工程科技Ⅰ辑;·哲学与人文科学·考古;·经济与管理科学·旅游;《时尚北京》,2013年.08期 230_233

[3]伊人,“刘罗锅”并非真“罗锅”<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古代史;《文史月刊》,2012年.04期78

[4]张其凤,刘墉丛考<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古代史;·社会科学Ⅱ辑;《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2期80_82

刘罗锅代表什么生肖3

“”平等“”这个词,现代社会常见常用,可是如果有人问究竟是什么含义,大家又会感到茫然。中国古人讲得比较多的是:“上天生人不齐”、“人分三类九等”。

刘墉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一天,乾隆跟刘墉说:“今年45岁,属马的,你呢?”刘墉垂手说:“臣也45岁,属驴的。”乾隆感到惊奇,又问:“孤王属马,爱卿怎么属驴呢?”刘墉说:“万岁属马,臣怎能同属?只好属驴了。”

皇帝是天子,乐了叫“龙颜大喜”,恼了叫“龙颜大怒”。即使贵为宰相、尚书,也常常觉得“伴君如伴虎”,有些皇帝甚至在朝廷上打大臣的屁股。同样的是官,也不平等,官大一级压死人。官下面是民,“民不与官斗”。民之中也不平等,分四类:“士、农、工、商。”最高贵的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的高贵还是由于有可能作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看来人与人之间存在差距,这是事实。从生理上说,有的人体格强壮,有的人弱不禁风;从智力上说,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鲁。这是人和人之间天然因素造成的不平等。至于人与人之间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不平等,那就更多。比如,在现在,有些小孩是天天有人用小车送了上学,有的小孩天天走着上学,还有些小孩没机会上学。同样的一个人,出生在哪一个地方大不一样,出生在科威特这样的国家,地底下有的是石油,即使是一个普通人,靠国家的福利也可以生活得很优裕。生在非洲的穷国,面临着战争、旱灾、艾滋病等等的威胁,也许活不到10岁就死掉。可以讲,至少是现在,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既然不平等,为什么还要说平等,把它作为一种信念?也就是说平等的依据何在?其原因可以从以下的两个方面来说:

一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如果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持平等态度,那么,我们生活中的烦恼要少得多。在社会生活中,如果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那么得到的就多,失去的就少。现在的社会分工很发达,一个人日常生活需要的东西,大多是他人生产出来的。农民种地,离不开工人的机器,工人要生产,首先要吃饭,吃饭离不开农民生产的粮食。如果没有人清除垃圾,一座城市,用不了一个星期,人们就会觉得难以生存下去。所以清洁工的工作很重要,我们要尊重他。

二是从一种非功利的角度来讲,平等是一种高尚的思想,表现人对自己同类的尊重、同情,体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人与禽兽不同,人能觉悟到自己与其他人是一类。一条狗饿极了,可能会咬死另一条狗,然后把它吃掉。但是,如果一个人要吃掉另一个人,我们会说他丧失人性,不承认他是人。宋儒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胸怀广阔,不仅把人看成是自己的同类,而且视天地万物为自己的同类。佛教说万类有情,中国化了的禅宗说“狗子也有佛性”,平等的范围一直扩大到动物。这一类的平等思想主要是从道德的领域来讲,是理想,是信念,是对人的尊重。有这个理想和没有这个理想,区别是很大的。如果一个社会,每个人都能受到平等相待,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那么,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就会心平气和。反之,可能就会有很多人不满,社会就会动乱。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打的旗号大多是“等贵贱,均贫富”,就是跟人与入内之间的不平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