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代表十二生肖什么

河南浚县泥塑人像:写实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写意特点夸张耐人寻味,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瑞视觉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鸟代表十二生肖什么1

2017年12月2日上午,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伾山街道西杨玘屯村,民间艺人正在制作泥塑艺术品。浚县泥塑艺术是以黄河故道淤积的胶泥为原料,手工捏制人或动物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产保护名录。(王子瑞 摄)

写实的人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小编仿佛在哪里见到过这个人。浚县泥塑颜色以黑、赭石、白等为底色,蓝、绿、白、黄、红为花纹图案颜色,颜色不经调和,是用原色直接绘画,很具有民俗乡村韵味。

看到戴着老虎头帽的儿童头像,令小编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浚县泥塑主要集中在杨玘屯,据史料记载,在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的战争中,双方为争夺黎阳仓,有一员叫杨玘的大将在此屯兵,故后人将此村命名为杨玘屯村。当时,为了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战友,将士们常捏制一些鸪鸪、战马、骑兵等以表怀念之情。

农村老人头像,很像是邻家的二大爷。现在,浚县泥塑的创作题材有了很大拓展,又出现了狮子、小鸟、十二生肖等。其特点继承并发展了古代雕塑的传统工艺,显得古朴、活泼、夸张而又豪放,这是它们的共性。

像不像农村的私塾先生,或者是商铺的帐房先生?浚县泥塑发展至今,已分化出各具特色的三大流派:以王蓝田为代表的泥咕咕派;以“泥猴张”张希和为代表的泥猴派;以宋学海、宋庆春为代表的泥玩派。

很富态的大爷,若有所思、很享受的样子。

咬着旱烟袋的大爷,显得十分悠闲。

这个,这个,神化了的街坊大爷。

三个大爷开会呢?

这不是那谁吗?聪明绝顶,二目炯炯有神。

杨玘屯名字来自隋唐之交在此屯军的大将杨玘。 浚县城东二里地的杨玘屯,这里全村几乎家家都精于泥塑,素有“泥玩具之乡”之称。

浚县泥塑艺术。【《瑞视觉》头条号发布的照片全部是原创作品,盗用必究,欢迎关注、转发、评论或收藏!王子瑞继续为您奉献独特视角、有温度的纪实影像大餐!】

小鸟代表十二生肖什么2

醉美黄河,流不尽千年河西地

浩壤沃土,福泽于关中米粮川

新时代的美丽大荔,聚焦历史人文荟萃,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生动传神地展现乡土风情,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激发“六乡”活力,扬起乡村全面振兴的风帆。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羌白镇阿寿村的故事。

中国面花之乡--阿寿村

阿寿村,位于大荔县城西南方向10公里处,明天启时,因村建于永寿寺旁,得名阿寿。阿寿村面花艺术历史悠久,起源于汉唐,普及于明清,流传于现代,以其独特的制作技艺、渊源的历史背景、栩栩如生的造型,成为渭北平原一支独放的奇葩,享誉中华。阿寿面花做工精巧、花样繁多、造型独特、古朴大气、寓意丰富,曾先后在省内外面花大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已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中央电视台将其录入《中国百绝》专题,阿寿村也被誉为“中国面花之乡”。

面花,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也叫“花馍”、“礼馍”、“花馒头”,它普遍流行于以吃面食为主的我国北方。面花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花馍不同,其形态含义亦各有千秋,总归都是表达生活中许多的寓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在民间生活应用广泛。在阿寿村,不管是供奉药王孙思邈先生,祭拜祖先,还是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得蒸花馍。供奉药王时蒸花供、花狮、立虎、卧虎、戏楼、牌楼、神庙等;结婚行礼蒸龙凤喜馍,意味花好月圆、龙凤呈祥;元宵节娘家为女儿送馍,有大型的翅膀馍,双对小馍,寓意比翼齐飞,大展宏图,还有小鸟馍,十二生肖头,寓意成双成对;重阳节娘家为女儿送糕,有大枣糕、鱼儿糕、大花糕,形大如盆;老人过寿,送寿字,寓意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还有花供五女拜寿,意味着老人安享晚年,富贵长寿。总而言之,面花艺术已成为当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民间文化。

中国一绝--《药王庙》面花

阿寿村面花最出名的是90年代后期,由马勤叶、张月香等创作的《药王庙》面花,作品气势恢弘,古朴趣拙。她们按药王庙建筑形状,逐件生捏熟蒸后,组装成一体,它有正对着庙门的戏楼、庙门楼、庙门两侧铁旗杆、牌楼、石狮、前后殿、万人伞、两侧龙虎震守的药王洞(寝室)等10余种,占面积约2.5平方米,其中戏楼、前后殿均高50厘米,宽40厘米,气势宏伟磅礴。庙门、牌楼外饰雕梁画栋,古态雄风,雀跃屋脊,燕翔楼端,体姿舒闲,栩栩传神。再赏那石狮石虎,火眼金睛,威态飚炳,严阵洞口,他人难入,颇具大西北狂风卷沙之势态。“药王庙”的墙壁外饰是以数千朵白梅贴面,似象牙玉石雕琢,似梨花盛开傲放,眼前犹如花的世界,神色炫目,气韵酣畅,脉络连贯,意象生动而巧工天成。《药王庙》面花在省、市、县大赛中多次夺魁,被称为“中国一绝”,并在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

面花盛会--阿寿村二月二庙会赛花馍

据传,阿寿村曾是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行医治病过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一代名医,在这里建造了药王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庙会前一天都要举行面花祭祀巡游活动,这一活动已经传承了数百年。

每年二月二药王庙会前几天,阿寿村四社八队就开始捏花馍,做出有关纪念药王孙思邈的供品面花,如药王庙门、迎门狮、旗杆、大殿、药王洞、药王山、九莲灯、蜗牛山、转云伞花供、花桥等等。每个能加入到“捏馍方队”的女人们,都是千挑万选村里的“人梢梢”。每次捏馍时,等所有人员齐整后,大家在“总拿大妈”(捏馍的主帅,视年龄、辈分、技艺而定)的分工下,按来人的特点和特长,将揉面、做底、捏花、配色、烧锅等程序安排妥帖,大家既有分工,各负一责,又有合作,齐心协力。她们总是在说笑斗嗔中,欢快、娱乐地完成了一件又一件面花的艺术创作。这些巧媳妇、能婆婆们在制作面花的过程中,不画图纸,全凭经验和记忆创作,不能有半点的瑕疵,这些作品无不凝结着每一位制作者的智慧和勤劳。

农历二月初一中午,阿寿村本地的、外村的男女老少聚集在街道两边等候巡游队伍到来,巡游遵照“东起西落”的老传统,按照“东、南、北、西”的顺序出发。12点整东社的队伍出发了。供品走在前面,四张桌,每张桌由四个妇女抬着,依次是秧歌队、锣鼓队、花轿队,四匹骡子并驾的锣鼓车是队伍的“尾巴”,一路敲敲打打,载歌载舞,好不热闹。队伍绕村一周后,到达药王庙,先给药王献上面花,然后再燃香拜祭,此时有人放响四只火铳,以炮声告诉其他社——东社抵达终点,“你方唱罢我登场”,南社队伍出发了……就这样,各社锣鼓队盛装列队,男女老少齐上阵,抬上精品花馍敲锣打鼓送到药王庙内比赛参展,十里八村的群众前来观看,四面八方而来的媒体记者、摄影师争相采访、抢拍镜头,场面热闹非凡,二月二庙会成了面花盛会。

民俗瑰宝--阿寿村社火

阿寿村社火历史悠久,以巧、真、妙、玄久负盛名!是从阿寿村这片沃土地上长出的民俗文化奇葩,是阿寿村一张永远的名片,也是阿寿村人不可磨灭的记忆和骄傲。社火早已融入到阿寿人的血脉之中,成为阿寿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而阿寿村的社火,据村上的社火老艺人讲,已经有了二百多年的历史。阿寿社火,其与众不同,每到耍时,过去一直都是项戴响铃、脚底生风的彩色骏马叮叮当当,绕圈开道。说是开道,其实也是在耍马,故称之为马故事。后来,以马故事开场逐渐被改为以百人组成的雄风锣鼓队鸣锣开道,他们打着阿寿百人雄风锣鼓队的队旗横幅,鸣锣捶鼓,走在社火的最前面,浩浩荡荡,威风凛凛,接着便是百面(人)彩旗和百人扇面舞,随后,才是烟花助兴,噼啪腾空,在一片烟雾缭绕的情境中,近二十转故事的社火(杆)才徐徐揭开神秘的面纱,从云雾飘渺的空中缓缓走来,飘飘欲仙,若隐若现,似神仙下凡。

那历史的、现代的、生产的、生活的故事都在这一出出的社火杆上被演绎,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一出出一转转社火杆上的故事,就是阿寿社火最精彩最神秘最引人注目的看点。其实,这个最精彩的社火(杆)转,准确的叫法应该叫“芯子”社火,由于它的特别,只要你说起阿寿村的社火,人们想到的就一定是这个“芯子”社火。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是乡村古老的独特记忆,乡村故事是乡村的特色名片,将众多历史传承和美丽风貌编织起来,古而不衰,精彩纷呈。在加快“美丽大荔 追赶超越”进程中,大荔县将坚持“5+”战略,实施“六乡”工程,着力绘就家富生产美、景秀生态美、风淳生活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让乡村满载乡愁,让村民富裕幸福

来源:大荔故事

小鸟代表十二生肖什么3

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

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

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这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猛虎行》,以虎喻人,笔法豪迈,堪称千古绝唱。

虎是食人兽,自古名声不佳。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也”,欧阳修说“猛虎白日行,心闲貌洋洋,当路择人肉,罴猪不形相”,苏轼说“亲射虎,看孙郎”……都视虎为害。在日常用语中,不乏虎狼之心、为虎作伥、养虎遗患、三人成虎等贬义词。

那么,李咸用为何还要赞美老虎呢?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虎崇拜亦常见:新生儿戴虎皮帽、穿虎鞋,旧式家庭中常挂《猛虎图》,北方人喜用虎枕,日常装饰中亦多见虎形……此外,还有很多带虎的好词,如虎虎生威、生龙活虎、虎踞龙盘、虎背熊腰等。

在传统文化中,虎与龙一样,都是既可怕又有用的存在,甚至十二生肖也给虎留了个位置。直到今天,为什么非用这12种动物,究竟何时开始采用生肖纪年、如此纪年的意义何在等问题,尚无答案。

12种生肖中,除了龙属传说动物,剩下的大多吃素,要么杂食,只有虎和蛇是纯粹的肉食动物。

如此不合群,它是怎么混入其中的?

(宋)佚名《卞庄子刺虎图》

生肖最早按月排列

十二生肖的历史悠久,至少西周时已存在。1929年8月,郭沫若先生完成了《释支干》一书,创造性地提出:十二生肖可能是从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

郭老发现,早在公元前2100年前,古巴比伦已定17星名,有射手、蝎、蟹、山羊、水瓶、双子等。后成黄道十二宫说,传向古埃及、古希腊等地,在古希腊,发展为12星座说。

郭老认为,古巴比伦的天文学成果传入中国时,黄道十二宫说尚未形成,中国人虽将天空分为12份,却自行定名,即成生肖。

此说有两个漏洞:

其一,黄道十二宫按月算,而生肖按年算。

其二,十二生肖的干支有汉字专称,如子丑寅卯等,其意难详,与古巴比伦迥异。

先看第一个漏洞。上世纪30年代(一说40年代),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楚帛书》(又称《楚缯书》),其中记十二生肖,按月份排列,与古巴比伦完全一样。

《楚帛书》的排列方式为:鹿、禺彊、獭、鴽(音同如,鹌鹑类的小鸟)、句芒、蛇、鸠、祝融、鹰、螳螂、蓐收、狼。禺彊、句芒、祝融、蓐收是四方神,分掌北方、东方、南方、西方。

再看第二个漏洞。学者王宁发现,十二干支的含义与十二星座完全匹配。比如子,甲骨文中有长大能走之意,与古巴比伦的天蝎座意近;丑在甲骨文中,有天平之意,对应天秤座;寅在甲骨文中有少女之意,对应室女座;卯在甲骨文中指黄帝,是战神,对应狮子座;辰在甲骨文中有舆鬼之意,对应巨蟹座,古巴比伦人称巨蟹座为鬼星团……

如此雷同,很难说是巧合。

夏朝前可能已有生肖

《释支干》发表后,引起巨大争议。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日书》(相当于原始《黄历》),记有生肖:

子,鼠也。盗者兑(锐)口。

丑,牛也。盗者大鼻。

寅,虎也。盗者壮。

卯,兔也。盗者大面。

辰,盗者男子,青赤色。

巳,虫也。盗者长而黑。

午,鹿也。盗者长颈。

未,马也。盗者长须耳。

申,环(即猨,通猿)也。盗者圜面。

酉,水(即隹,音如追,意为雉)也。盗者高而黄色。

戌,老羊也。盗者赤色。

亥,豕也。盗者大鼻而票行。

个别项目与今异,辰后未记动物名,可能是秦汉时龙已成皇家象征,方书不敢提及。有学者认为,《释支干》中称“十二生肖是东汉才出现的”,可秦代已成形,故十二生肖应是本土自发形成。

其实,该发现不足以推翻郭老的立论。郭老认为巴比伦天文学知识是公元前24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传入中国的,比秦朝早了近2000年。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古墓中,考古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它们是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从中亚传入中国的。此外,小麦、黄牛、绵羊、山羊等也先后从中亚传入中国。既然这些能传入,古巴比伦的天文成果为什么不能传入呢?

研究表明,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四方文明向中原地区汇集的速率加快,到公元前2千纪前后,催生出夏文明。

老虎的地位曾比龙高

如果十二生肖是舶来品,那么,老虎这种本土动物又是怎么混进去的呢?这可能与商朝的虎崇拜有关。

中国自古崇拜虎。1987年5月,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用蚌壳堆塑的龙虎等动物图案(蚌壳象征生育),距今已6000年至8000年,引起轰动。人们称出土的龙是“中华第一龙”,出土的虎则较少提及。

其实在古代,龙虎都是神与人之间的交通工具。

比如前面提到的东方神句芒、南方神祝融、西方神蓐收,都是乘两条龙;黄帝和王母娘娘则乘四龙御车;太阳神则乘六龙御车,伏羲当车夫……可见,龙相当于今天的宝马、宾利,是用来彰显主人身份的。古代皇帝出行时,打109旗,排前三位的是风雨雷旗,龙旗只排在第69位。

商朝时,虎的地位可能高于龙,因商朝信奉萨满,虎是通灵中介。

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有一片刻字虎腿骨残片,正面刻商王猎虎记录:“辛酉,王田于鸡录(麓),获大虎,在十月,唯王三祀肜日。”意思是:帝乙三年(推测为公元前1099年)十月辛酉,商王在鸡麓(晚商田猎地,今山东汶水上游一带)狩猎,获猛虎一头,用虎骨制成进食的骨柶(略近于勺,但几无弧度)。

用虎腿骨做饭勺,有宗教含义,即认为人死后与虎结合,或虎死后与人结合,才能往生。此俗至魏晋南北朝时,在西南民族中仍有遗存,人死后,虎皮包裹尸体火葬,可往生为虎。

“虎食人卣”到底什么含义?

将老虎视为生命轮回中的一环,所以商末出现了奇特的青铜器——虎食人卣(yǒu)。目前考古发现两件,一件流落日本,另一件流落法国。造型是虎张开大嘴,下置一人头,过去以为是表现虎吃人。

法国赛努奇博物馆虎食人卣

著名学者李学勤发现,虎食人卣中的人均披发于后,前额无发,均着衣物,又非博裾长袖,可能代表了特殊的身份。这些人的姿势很像新几内亚萨沃斯人形中的姿势,该姿势也出现在美洲印第安人雕像、苏门答腊巴塔克人雕像中。在两件印第安人雕像中,熊也在吞食人。

美国学者福莱瑟认为,这些雕像属“他我类型”,即想象他物变成另一自我,即“这个人被熊吞食了,但通过这一过程,便取得该动物的保护”。被吞食,意味着自我与具有神性的动物合一。

在古代青铜器中,不仅有虎食人卣,还有龙食人的造型,含义相同。很多青铜器上有饕餮纹,这些饕餮纹是宋代学者定名,“乃是宋代金石学家观察不够缜密之故”。其实,饕餮纹多是虎,有的是鹿、羊等动物,也都被虎化了。

搞这么多虎纹,目的是辟邪。据《汉旧仪》:“说傩逐疫鬼,又立桃人、苇索、沧耳、虎等,渐为合沧耳也。”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称:“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

古代大门的门楣正中会画上虎头,唐代仍如此。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称:“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音渐,鬼死为聻)字,名阴刀鬼名,可息疟疠也。”

虎的神气为什么消失?

虎的地位曾高于龙,可后来却只闻“龙的传人”,不闻“虎的传人”。因为在商业侵蚀下,虎的神气渐渐消失。

古代贵族以打虎取乐,周武王曾“武王狩,禽(擒)虎二十有二”。春秋时,管仲劝齐桓公:“臣闻诸侯贪于利,勿与分于利。君何不发虎豹之皮、文锦以使诸侯,令诸侯以缦帛、鹿皮报?”即用高级的虎皮,和诸侯换低劣的鹿皮,诸侯贪利,自然从此听齐国号令。

郭璞注《尔雅》中称:“汉律,捕虎一,购钱三千,其狗(小老虎)半之。”官方收购虎皮干什么呢?因皇家服制,“马有厩,车有府。皮轩,以虎皮为轩”,轩即有帷幕的马车,天子的车必须用虎皮。

南北朝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首次提出虎骨入药,老虎的处境进一步变糟。宋代时,官方收购虎皮“博马”(即到边地买马)。元代则规定女真猎户,可用虎皮抵貂皮税:“虎皮一张折五十张。金钱豹皮一张折四十张。熊皮一张折一十五张。土豹皮一张折一十张。鹿皮一张折七张。”

明清时,人口迅速增加,为鼓励垦荒,官方组织打虎。1682年,康熙东巡79天,射杀老虎39只,最多一天射杀5只。他晚年自述:“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弓矢,获虎135。”

明 赵汝殷《风林群虎图》(局部)

据清代《武宁县志》,江西武宁县“邑多虎患,下南冲有柯际智者,夜持木棓引数猛犬逐兽,至马春坂,见一大兽在田,犬直前争噬,际智奋棓连击而毙。负之归,去毛煮食,举家数十人皆饱,越三日药商至其家,见余爪曰:何时获虎?骨何在?曰:吾以为田豕,嗜肉无,余骨尽在犬腹矣。药商惜之。”

被当成野猪打死,老虎再也威风不起来了。

姓虎为什么改姓“猫”

在现实生活中,虎的形象威猛,深得人们喜爱,还有不少人姓虎。奇怪的是,在四川、云南等地,许多姓虎的人虽写作虎,读音时却自称姓“猫”。

据学者虎利平钩沉,民间有四种传说:

其一,这些虎姓人是从北方迁移到南方的,虎离山林就成了“猫”。

其二,远祖来自西域虎拉森(即呼罗珊,包括今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等地区),先祖在唐朝被封为虎威将军,以虎为姓,后代人为避前人讳,自称姓“猫”。

其三,许多虎姓人从事毛皮生意,而客户不愿“与虎谋皮”,所以改称“猫”。

其四,龙云给母亲安坟,避讳“龙虎斗”,遂将当地虎姓人改为“猫”。

这些说法都不正确。四川、云南多山林;且自古避讳只避名,不避姓;许多世代农耕的虎姓人也自称姓“猫”;至于龙云的母亲去世,不可能连四川的虎姓人都改音,且此前已普遍自称姓“猫”。

虎利平认为,改音可能与西南当地的彝族有关。彝族文化崇虎,认为“人虎同源”。据《新五代史》载:“其人椎髻跣足,而披毡,首领披虎衣。”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载:“罗罗即乌蛮也,酋长死,以虎皮裹尸而焚,其骨葬于山中……年老(死)往往化为虎云。”

在当地的日常言谈中,不可随意提虎,一般用猫代替。在彝语中,读为“妙”,在有的彝族村落中,姓虎的人也自称姓“猫”。明代以后,虎姓人随军队进入四川、云南,出于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所以也自称姓“猫”。(责编:沈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