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代表城市

武汉多家小区貉出没,专家提醒,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环球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生肖代表城市1

来源:长江云

从一年前开始

有一窝野生貉

在武汉一小区内安家落户

貉(hé)是一种什么动物?

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小区里?

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一窝可爱的野生貉

“赖”在小区不走

家住东西湖区航天彩虹镇小区的市民张健介绍,去年6月份,他偶然发现有四五只长得“似猫非猫,似狗非狗”的小动物在小区安了家。它们爱成群结队在小区里散步,其中两只的体形较大,余下的几只体形较小。

武汉动物园的动物专家闻讯赶到小区,很快查明这几只小动物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貉。专家称,这几只野生貉可能是从附近的原栖息地迁移过来的:“两只大的应该是夫妻,小的应该是它们的幼崽。”

去年冬天,张健发现这几只野生貉消失不见了。后来,他才知道,它们并没有离开小区,而是躲在小区某个隐蔽的地方越冬。前几天,他又看到这几只野生貉在小区内闲逛。看来,这几只野生貉已爱上他们小区,赖在他们小区不走了。

张健说,他与小区其他居民一样,都很喜欢这几只野生貉,“我们希望它们在小区长住下去!”

野生貉是武汉地区常见 的动物

武汉动物园兽医院院长、高级兽医师汪明权说,成语“一丘之貉”中的貉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犬科动物。

貉的身材矮胖,尾巴粗短,身上的毛发呈棕灰色、暗褐色。

成年之后的貉,其雄貉体重在6到7公斤之间,雌貉比雄貉体重略轻。

在野外生活的貉,行动敏捷,会游泳,一般在灌木丛、芦苇地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没。

野生貉是夜行性动物,它们白天一般躲在岩石洞中休息,太阳下山之后,才出来沿着河边、湖边到处觅食。

貉的食性很杂,喜欢捕捉小鸟、鱼、蛙、虾、蟹、昆虫及各种小型啮齿类动物为食,也爱吃浆果、根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汪明权介绍,野生貉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到西南的云贵高原,从陕西到福建与广东,近半个中国都是野生貉的自然分布区。

野生貉是武汉地区的常见动物。武汉江夏区、新洲区、蔡甸区、黄陂区、东西湖区等新城区的林地与湿地是野生貉的自然栖息地,一直有数量不等的野生貉生活在其中。随着武汉市城区绿化率的提高,及武汉市城区的整体生态环境日益变好,已出现野生貉从栖息地向城区扩散趋势。

落户小区的野生貉

会越来越多

武汉市林业工作站副站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动物学专家杜有顺说,近年来,随着武汉地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貉的数量也有所增长,市民在野外遇到野生貉的几率也在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还有部分野生貉从其野外的原栖息地向外扩散,自然而然地进入城区居民小区寻找适合自己的新生存地,甚至成为某些居民小区的“常住民”。

杜有顺说,截至目前,武汉市只有东西湖区航天彩虹镇小区、东湖高新区花城家园小区等零星个别居民小区中有野生貉活动。这些居民小区往往具有离野生貉原来的家比较近、自身生态环境比较好、小区居民对野生貉比较友好等特点。

杜有顺称,武汉市城区有大面积的森林和湿地,还有街心花园、口袋公园等小而美的生态区域;武汉市众多居民小区的绿化搞得相当好,小区内花草树木众多;武汉市市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也越来越友好。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未来进入武汉市城区及居民小区生活的野生动物也会越来越多。黄鼠狼、松鼠与野生貉作为最容易适应城市生活的几种哺乳类野生动物,将会成为武汉不少居民小区内与居民日日相见的朋友。

有小区居民问:如果有一窝野生貉赖在小区内不走,并不停地生儿育女,会不会导致小区内野生貉泛滥成灾呢?杜有顺回复说,野生貉的数量一旦过多的话,其中部分野生貉就会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自行离开小区,去别的地方另觅栖身之地。

看到野生貉

请您务必做到这些

武汉动物园科普专家邓丽玲说,野生貉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果您在自己的小区里发现了野生貉,请您务必做到:

“不要给它们投喂食物,这样会导致它们对人工喂食形成依赖,也会让它们对人丧失警惕性,不利于它们健康成长;不要挑逗、吓唬或捕捉、攻击它们,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受惊吓或被激怒后,可能会把人咬伤;不要接触它们的身体,不要朝它们大喊大叫或开闪光灯给它们拍照,如果你对它们好奇,请你在3米以外安静地观察它们;发现它们受伤或患病时,请您及时拨打电话027-84843272通知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让救助中心派专业人员来救助它们。”

什么生肖代表城市2

6月初青浦街头拍到幼年貉。郑运祥摄

6月以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员王放团队在上海走访了20多个经常有貉出没的小区,走访结果令人意外:大部分居民报告小区里的貉减少了,而且变瘦了。几十台布设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相机记录显示,疫情期间,貉出现在这些点位的频率不同程度减少,活动区域可能还在持续扩大。

“当人类活动‘暂停’,野生动物并不一定因此而生活得更轻松,它们也要应对新的挑战。”经历上海此轮疫情,王放更加意识到,大量城市“野生居民”与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迅速调整生存策略

在生态学中,有些野生动物被称为“泛化种”,它们食物来源丰富,有极强的适应力和忍耐力。王放告诉记者,“进城”定居的野生动物大多属于这一类,当环境改变,它们可以在一两周的时间里迅速调整生存策略。

“食物减少是最大的挑战。”王放说,“很多城市动物的食物中,都有一部分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包括地上跑的貉、刺猬、黄鼠狼,天上飞的斑鸠、白头鹎、乌鸫等,它们年复一年与人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因此,当人类活动因疫情而减少,生活垃圾被严格清运,投喂的猫粮也没有了,动物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填饱肚子。王放以上海“土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为例介绍说,它们发生了两点主要变化:

一是开始回归野生习性,要抓昆虫,挖蚯蚓,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二是被迫去更大的范围里游荡探索,努力在城市里生存下去。

与此同时,当人的活动受到限制,野生动物眼中的安全距离逐渐减小。“邻居白天能看到貉在小区里晒太阳,有时出门做核酸也会碰见它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李雨晗长期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她告诉记者,这是很少见的,不同于貉以往昼伏夜出的习惯。

上海市林业总站的野保专业技术人员郑运祥是一位观鸟爱好者,他最近发现了一只“尴尬”的斑鸠妈妈——它把巢筑在了道路旁一棵很矮的树上,巢下人来人往。“斑鸠很怕人,筑巢下蛋一般要离人远一些,应该是疫情期间人少了,让它误以为这里很安全。”郑运祥说。

会有长远影响吗?

从稍长一点的时间来看,疫情下特殊的两个多月,会给城市动物带来更长远的影响吗?

“这只是它们生命中的一段插曲。”在受访人士看来,城市动物的生存状态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当中,一直要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具体到貉来说,现在大量的人类活动回来了,它们又变得白天不那么爱出门了。

唯一令人担心的是疫情期间降生的动物幼崽:3月至5月是很多动物繁殖和育幼的季节,这批动物幼崽缺少与人类社会相处的经验,它们的学习过程才刚开始。“现在很多幼鸟不怎么怕人,可能之前见到的人太少了,鸟妈妈还没有教会孩子们躲避人类、躲避车辆。”郑运祥说。

相对而言,更长远的影响可能发生在人这一方——对自然更关注、更亲近了。

李雨晗没想到,一场阳台观鸟慢直播能吸引近千人线上观看。直播的主角是一窝乌鸫,它们生活在办公室阳台外的一棵树上,羽翼未丰的小乌鸫正在妈妈的督促下学习飞翔。

“我从没意识到,人对自然是这么渴望,自然也给予了人这么多支持和慰藉。”在王放看来,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是积极的,能持续更长时间的。

找昆虫、收集植物、观察小鱼小虾……王放告诉记者,疫情封控期间,他成了“孩子王”,带着七八个小朋友在小区里“探险”。直到现在小区恢复正常有一段时间了,他仍然能感受到,居民与自然更亲近了,会更主动地维护绿地、保护野生动物。

“貉口普查”来啦!

最近一段时间,李雨晗和同事们忙着走访小区,一方面是了解貉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另一方面是做好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科普宣传。

“现阶段正值小貉初入人类社会,我们想把预防工作先做到位。”李雨晗说,“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一旦发生,即使是小事,也可能被夸大一发不可收拾。”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上海市林业总站的指导下,王放团队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2019年起关注貉等城市动物。期间,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开展“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活动;“貉貉情报”问卷调查走访上海数百个小区,收集有貉位点;布设数十台红外相机监测生物多样性,记录到貉、獐等兽类;了解貉的“城市食谱”,发现来自人类的湿垃圾是它们的食物来源。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貉的初步调查,但对于貉在上海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等基础数据,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李雨晗说。

今年7月中旬,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王放团队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发起的新一轮调查活动“貉口普查”将正式开始。

据郑运祥介绍,此次调查希望使用更科学的方法,进一步摸清貉在上海的分布区域,估算种群规模,了解种群动态和行为特征。根据计划,“貉口普查”正在招募100名志愿者实地参与调查,今年的普查重点是上海貉最为密集的松江区。(本报记者董雪、张梦洁;参与采写:实习生任润蕾)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什么生肖代表城市3

来源:光明日报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古镇。李俊锋摄/光明图片

游人在云南昆明海埂大坝观赏红嘴鸥。新华社发

游客在甘肃敦煌莫高窟景区游览。张晓亮摄/光明图片

北京城市景色。新华社发

【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②】

编者按

5月1日起,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设立地名文化保护专章,明确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保护名录、做好档案管理、鼓励社会参与等要求。

地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是极易被忽视的文化遗产。它像一个坐标系,沿着其时空变迁,你可以触摸到历史的更迭;它又似一本说明书,短短几行字便能让你了解此地的自然人文沿革。对于每个人来说,那些熟悉的地名也往往寄托着思乡之情、归属之感。我们与您一起探寻地名背后那些有趣的人、事、物,并就如何传承保护地名文化听取专家建议。

【记者观察】

一份无形的自然历史档案

在北京东城区闹市中,静静地藏着一条“史家胡同”,胡同中有一座小小的史家胡同博物馆。胡同长度虽然只有700米左右,却见证了无数岁月:它建成于元朝,兴盛于明清,保留了传统的格局面貌。这里曾是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生的考场,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肇始之地,诸多名人曾居住在此。博物馆中对“史家胡同”名字的由来作了介绍:有一种说法是,胡同为纪念史可法而命名;另一种说法则是,此处曾经居住着史姓大户。

在北京,还有成百上千条这样的胡同。今年3月,《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 第一批)》正式公布,包括砖塔胡同、史家胡同、百花深处等598处。

翻阅这个名录,会发现许多有趣的胡同名,而在名字背后也都有不少故事可说:“杨梅竹斜街”得名于它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五道营胡同”是因明清时期军队驻扎此处而得名;“三保老爹胡同”最初是人们为了纪念郑和,给他的故居所在地命名,逐渐演变成了“三不老胡同”;“礼士胡同”最初因为贩卖驴骡被称为“驴市胡同”,到清末宣统年间废驴市,人们取谐音将其改为“礼士胡同”,增添了礼贤下士的文化意涵……

“一个地名或者一个地名体系,往往能将地区特色鲜活地呈现出来。同时,它也是一个文化价值系统,体现了一定空间范围、一定时间历程和一定人群范围内的价值认知,具有凝聚共识、教化宣传、传承历史的显著特征。比如,北京老城里的一系列地名,体现了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文化特征。昆明城则多以动物为山水和城市命名,如长虫山、白鹤山、宝象河、盘龙江、金马碧鸡坊等,体现了西南地区独有的自然崇拜和文化特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黄鹤认为。

作为符号系统,地名或概括该地富有特色的自然地理地貌,或体现人类聚居赋予该地的特色定位,或体现自然与人文特色的结合。地名也能在人群中引起持久共鸣,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例如,甘肃的“敦煌”二字勾勒了西北大漠戈壁中的飞天浪漫;说到长安街,人们眼前浮现的则是首都十里华灯的庄严形象……“在我国城乡快速演进更迭的过程中,应予以地名保护足够的重视,保持地名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加强宣传,让公众认识到地名的文化价值,共同营造和守护美好家园。”黄鹤说。

具象的文化归属,温暖的心灵港湾

地名不仅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号,而且是人们心灵的归属。

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的小郑,对历史文化很感兴趣,这几年专注于研究家族族谱。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地名就是以先祖名字或经历命名的。“一位老祖宗,迁徙到某处,做了什么事,那个地方就可能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传个几百年,口音一变化,大家可能就不知道这个事了。”

他查阅了不少地名资料。“大至省份、城市,小到乡镇、村落,甚至一个亭子、一座桥,很多都有历史渊源。譬如益阳,本来是资阳,资江之北;安化、新化,战乱年代土匪出没、动荡落后,平定之后希望得到平安、施行教化。我家乡的镇子叫岳家桥,据说岳飞曾在那里驻过军;有个村叫洗澡坪,说是军队士卒在那里洗过澡。”在小郑看来,这些故事口耳相传,既体现了历史变迁,也反映了风土人情和美好愿景。

在方言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越发现许多地名与当地方言及其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深刻反映了人们语言使用的变化。“比如嘉兴王店这个地名。在当地方言中,‘王’字音同‘阳’,是古音的遗存。吴江‘平望’在当地方言中音同‘平傍’,是为了追求顺口发生的语流音变。”在徐越看来,地名的演变、读音的变化过程,均有其历史来源,承载的是当地特色历史文化,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丰富资料。“建议将各地方言中的特殊地名读音加以记载、予以解释,帮助青少年和其他地方的人更多地了解地方文化。”

2021年12月31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大街与玉林南路交叉路口的地铁景风门站开通。住在附近的居民小王很好奇:“为啥不叫右安门站呢?”他发现,身边不少居民都对这个地名有些不解。对此,地名学者岳升阳解释说,景风门是金中都的城门,1215年被元军摧毁,以此命名体现了北京建都历史和相关考古发掘成果。

小王说,他看了专家科普之后,去查了相关资料。“明清历史还相对熟悉些,对金代我可以说完全不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

一份亟待守护的文化遗产

加强地名研究相关队伍建设,建立保护名录,出版图书,制作与地名文化有关的专题纪录片,开发文创产品,建设地名文化展示场馆……对地名文化的传承保护有许多方式。近年来,随着对地名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比如,重庆将“地名文化保护”作为2021年《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专章形式予以明确。2020年6月正式实施的《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是我国首部地方文化保护专项法规,其中明确规定“地名主管部门在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以及地名标志的设置中,应当注重对闽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5月1日起,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更为地名文化保护带来了新契机。

2019年11月,一档名为《中国地名大会》的节目开始在央视播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的知识性趣味性迅速引发关注。在豆瓣上,两季节目的评分分别高达8.3和8.4。有网友说:“以地名为载体,介绍中国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等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优秀传统思想,比如对故乡的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等等,都是观众熟悉并容易共情的东西。”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组工作人员王屾告诉记者,他们的初衷便是希望通过这个节目挖掘地名里的文化气息,唤起更多人关注地名。“我们发现地名有时和人名很像,都会纪念一些时间节点与事件,寄托美好希冀。”王屾说,“在同一个地名下生活的人往往会带有一种共同特征,不仅是外貌,在他的精神、气质、性格、生活方式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是最简洁的语言,却有最丰富的信息。千百年后的人们,如果还能通过名字了解到古人经历了什么,这种向心力是非常奇妙的。我们希望挖掘地名背后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以及他们生生不息的内核。”

浙江省舟山市民政局的王建富是《中国地名大会》专家组成员。30多年来,他跑了600多座岛屿,整理的地名信息资料字数以百万计,也在不断向大众科普地名文化,他的微信名就是“地名是种文化”。在他看来,这几年非常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地名文化感兴趣。但在日常工作中,他也深深体会到人才的缺口:现在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每个城市每年新增地名量都远大于过去几十年,地名审批存在量大、时效性强的问题,压力很大。而地名看似简单,却涉及地理、历史、语言文字等多学科的知识,基层一线,更急需“活地图”“活词典”式的人才。

如何更好地保护现有老地名、挖掘其文化内涵?“现在有不少地名太没有文化气息了,几千年、几百年的文化,凝结在一个地名里,一旦武断地改掉,总觉得文化的传承被斩断了一节。”但小王也有疑惑,“历史地名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是否需要考虑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生活便利?对于已经习惯了新地名,或是已没有历史遗迹留存的地方,是保留甚至恢复旧地名,还是与时俱进用新名字呢?”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在微博上展开了调查。55%的参与者认为,应该让更多地名体现传统文化传承,但也有33%的网友建议维持现状,不影响生活是最重要的。

对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认为:“所有含有历史记忆的地名都不是凭空而降的,而是在过往历史中选择、接受并继承下来,成了今天熟悉的空间标识。对地名的维持或者改换,都要遵循稳定的宗旨慎重研究,既要尊重历史,也要考虑今天的应用。”

(本报记者 陈之殷)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之殷 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