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代表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蛇是小龙莫得罪!,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与你每日分享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躯体代表什么生肖1

蛇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六,与十二地支配属“已”,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已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又称作“蛇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藏在草丛中,这样已时就属于蛇的了。蛇不像龙那样气势宏伟,吞吐万物,但是也是不可小觑的角色,俗称“小龙”的蛇们一般是得罪不得的。

逢已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有人认为蛇属于龙种,当蛇修炼到一定程度是可以化龙的,所以蛇被称为小龙。但是也有人认为,蛇和龙又没有从属关系,不能说蛇就属于龙,十二生肖个个都是独立的,谁也管不到谁。只是蛇与龙的形态极为相似,所以把蛇称作小龙。

传说,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过蛇那时长有四条腿,青蛙却没有腿,靠肚子蠕动爬行,可是蛇好吃懒做,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虫给蛇吃,还帮助人们捕害虫。因此人类当然厌恶蛇,喜欢青蛙了。蛇发现人们讨厌它,它开始仇视人,它见人就咬,见畜就吃,弄得人间很不安宁。土地神见状,告到了天宮。玉帝将蛇传上天宮,劝它改恶从善,蛇却口出狂言,绝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条腿,免得害人,从此,蛇就失去了四条腿,玉帝又见青蛙有功于人,将蛇的四条腿赐给青蛙。青蛙有了腿之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躯体,一声不响地为人类做好事,蛇还跟着龙学治水,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作为药物救治了许多病人。玉帝见蛇知过能改,奋发向上,在册封十二生肖时,让它排在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蛇当上生肖以后,当然不主动伤人了,一旦恶念萌发,便将恶念化成一层皮蜕下,以示重新做“蛇”。尽管如此,它还是对青蛙拥有它的四条腿怀恨在心,因此,直到今天,蛇还是见青蛙就咬。青蛙自知占了蛇的便宜,于是见了蛇就会吓得发抖,急急忙忙地躲开。

一般而言,传说故事中的蛇不是心胸宽广的角色,人们对待俗称小龙的蛇也多有几分敬畏。汉族民谚说:“见到蛇蜕皮,不死脱层皮。”认为只要看见蛇蜕皮,是不吉利的征兆。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

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带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紧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丟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每年惊蛰,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当地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令人嘖啧称奇的是,无独有偶,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之外的巴比伦、希腊、埃及、印度等国,也有十二属相的民俗,并且毫无例外都有蛇。《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的蛇,敢冒神的禁律,启发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使人类从此知善恶,有七情六欲。蛇的这种壮举,同偷天火到人间的普罗米修斯是一样伟大的。著名的玛雅库库尔坎神殿,即羽蛇神殿的意思。

在科库尔罗这个历史悠久的意大利古镇,至今仍保持着中世纪流传下来的那些神秘而古老的传统,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每年五月第一个礼拜四所举行的多明我修会节,俗称游蛇节。

在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幸物正是一条象征智慧和长寿的蛇。宙斯的使臣赫尔墨斯手中也总是握着一根象征特权的双蛇杖。至于印度,更是一个充满灵蛇崇拜的国家。

其实,传说中的炎黄始祖,女娲这一氏族,正是以蛇图腾崇拜的。这一系列的现象说明,蛇同人类有着极其悠久的不解之缘,中国民族将蛇作为自己的生肖也就毫不足怪了。

在古老的崇尚蛇文化的闽粵遗风中,以闽江流域的樟湖镇最具代表性,一系列的崇蛇活动——游蛇节、赛蛇灯等,既古朴,又富有民俗文化内涵。在樟湖,由于人一直将蛇当成神来供奉,因而至今仍能见到明朝时期建造的蛇王庙,与尚有百年历史的蓄蛇瓷瓮,明代文学家谢肇制《长溪琐语》中写道:“福州水口以上有地名朱船板(即樟湖,当地方言),有蛇数百,夏秋之间赛蛇神一次,蛇之大者缠人腰或缠人头,出赛。”

即便到了今天,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樟湖镇还要举行盛大的游蛇节活动。这一天,天刚放亮,人们便在蛇王庙前排起了长队,伴随着锣鼓和号角以及各项民间文艺表演,浩浩荡荡的人流在五彩旌幡的引唤下向前移动着,夹在队伍中的几十乃至上百号人各持或共持着大小不一的蛇,有的绕在胸前,有的缠在手臂上,还有的紧固在项间,更有甚者则频频与蛇亲吻,并不时地变换着姿势表演一番。上千人的游行队伍,沿大街小巷,时走时停缓缓而行,家家户户门庭大开,以香火、鞭炮迎接,以此来祈求来年的一帆风顺,事业有成。

想像一下,蛇蛇大游行,该是多么壮观的场面。有兴趣的你,足够胆大的话,不妨在游蛇节时期前去大饱眼福哦。

躯体代表什么生肖2

十二生肖的故事,今天我们谈谈第三个,这只猛禽有人说应该排在第一位,因为它是现实生活中的百兽之王,但是它却屈居第三位?具体什么原因呢?

众说纷纭,其中有「道教玉帝说」,有「佛祖如来说」,有「先祖黄帝说」,有「天象星宿说」,有「原始部落图腾说」等等,但是我们经过对文字分解和动物生存的习性特点分析后发现了规律所在。

甲骨文中的“虎”字写法

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到最早的象形文字,每个字的来源均出自于生活中的感悟和体验,例如“虎”字的写法,就是一跃而起的凶猛野兽,张着血盆一样的大口,露出两排锋利的牙齿,四肢和爪子在空中挥舞,身上还隐现出条条斑斓的纹路。

“虎”字的演变过程

象形字最大的特点就是看字知意,“虎”在过去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古代帝王把调兵遣将的信物命名为“虎符”,人们也常用“虎父无犬子”来形容家族的彪悍和忠勇,可见“虎”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尤其是在战争中的作用更是巨大,“虎贲军”都是形容强壮英勇的部队,也突出了人们对“虎”的崇敬之情。

前面两天我们分别用以上这些观点和角度逐一解释了每个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根据古人接触到的特殊背景,依据这些动物的习性来进行安排的。

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什么以这几个字定时辰呢?分析一下这十二个字的原形和本义,我们就会看得十分清楚。

“子”是襁褓中的婴儿,代表着新的一切在孕育中,“丑”为扭曲改变,标志着夜幕即将被转过去,白天即将被扭过来。

寅:有说像黄泉欲出,又说像双手捧矢,即「引」的古字。引,可释为牵引、引导、引起、离开。

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为寅时,正是黑夜即将离开,熹微即被牵引而来的时刻。而老虎出动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寅时开始,这个时间黎明还未到来,黑暗代表着邪恶和恐惧,百兽之王的呼之欲出将自然界所有的生物的神经都压迫到了顶点。

在玉器中可以看到最早的北方红山文化中,还没有发现有虎型的玉佩,相反在中原地区商周时期倒是出土了几件虎形玉器,这几件是很有代表意义的。

西周玉虎,洛阳博物馆藏

上图这件玉虎是典型的西周时期,长16.5、高3.8厘米。河南省洛阳市北窑西周墓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以青色带黑斑玉料圆雕而成,通体抛光。虎四腿弯曲作伏卧状。大垂头,张口露齿,长尾上卷。虎背为墨玉,身以双阴线刻出云纹。刀法洗练、流畅。

虎型玉佩 春秋 河南博物院藏

这件虎型玉佩,是春秋时期的,长12.5、宽6.2厘米。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玉质泛青灰色。体呈扁平状,虎低首拱背,曲肢卷尾。虎身一面通体满饰虎纹,腹部、双肢刻有少许几何纹,另一面光滑无纹饰,口与尾处各有一圆穿,可供穿系佩带。

汉代四灵中的虎形铺首

上图这件西汉中期兽面形四神玉铺首,是1975年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陵园出土,正面雕琢兽面五官轮廓及四神形构、云气纹等。背面以浅细线刻饰桃心形纹、流云纹等。材质应该属于当地所产的蓝田玉。图中属于“游丝工”刻饰的部分:1、正面兽面纹中的眼、眉、鼻部位刻饰的浅细边廓线、花枝纹、卷叶纹、网纹、云气纹细阴线;2、龙、虎躯体部、尾部刻饰的细阴线,凤鸟尾部刻饰的卷云纹、羽状纹细阴线;3、背面刻饰的桃心形纹、流云纹浅细阴线。

辽代秋山玉虎,上海博物馆藏

老虎在玉器中突出的个人题材时间很短暂,因为古人喜欢以神兽作为玉雕圆雕的动物主体,所以神兽一般都带翼,有时不仅仅是代表某一种动物,到有可能是多种动物的合体,到了宋晚期,辽和金的崛起,北方游牧文化的兴盛,又给了玉器中“虎”的身份带来依次提升。

辽金时期,秋山佩,上海博物馆藏

春水玉、秋山玉是辽金元时期的代表作,因为这三个时期都是源于北方游牧文化,与传统题材大相径庭,这个时期的玉器带有明显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它记录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狩猎于春秋的娱乐活动,称为“春水”、“秋山”。当然明清都有春水秋山玉出现,但还是前面所说的辽金出土的玉,它所反应的是最浓的生活气息。

《金史》中记载,将有鹘攫天鹅图案的服饰称为“春水之饰”,将有虎鹿山林图案的服饰称为“秋山之饰”,故将此种玉器定名为“春水玉”和“秋山玉”。上图的这件就是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有代表意义的虎形秋山佩,玉雕工匠巧妙的借用的玉石表皮的皮壳沁色,用来表示秋天柞树枯黄的叶子,这样的创作和构思,也开创了玉器制作的一个高峰。

2018年拍卖的一只明代玉虎

这是2018年香港拍卖的一只玉瑞兽(明),虽然没有写明是“老虎”,但是看得出虎的身体结构和造型已经更接近与写实风格。这只玉虎的尺寸是7.5 厘米,当时估价是16万至20万港元,最后的成交价:是18.88万港元,估价与实价差距不大,还是比较接近大众的审美眼光。

这件玉虎是和田白玉质地,局部有黄褐色沁。瑞兽作趴卧之姿,立体圆雕而成,形状严格意义上应该似虎。兽首作圆方形,转向身侧微仰,口微张,双唇以阴线挤阳的手法雕刻,唇内露出双排齿牙,并微露阔舌;如意大鼻,双眼硕大,眼球凸出,眼神向上,双耳贴头,首生独角。四肢以高浮雕塑形,在四肢肱骨处有贴体浮雕的云气。身侧深刻四道肋痕,背部有突起的波浪式脊骨,并沿其两侧斜刀线刻一组纹饰,以示毛发。尾作内卷,贴于臀部一侧。此瑞兽造型古朴、可爱,琢玉精致,通体隐起,颇有生气。

玉器中虽然以虎的形态存于世间的实物不多,但是人世间以虎为号,名中带寅的可有一位流芳百世。

说起他很多人都会记得“唐伯虎点秋香”这一轶事,通过小说和曲艺的推波助澜,以及近代电影的添油加醋,最终形成“唐伯虎点秋香”这一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

正德己卯年(1519年), (明)张灵《唐伯虎像》 时年唐寅50岁

唐寅,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庚寅年,父亲唐广德为他取名——唐寅。他为家中长子(排行“伯”),又属虎,所以他便字伯虎。

早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功名未获,官司缠身;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一辈子风流倜傥,跌宕起伏。

但是在文化史上,唐伯虎跻身于“明四家”、苏州“吴门四才子”,也是江南的第一风流才子。

在苏州郊区的桃花坞,盖了一座简易的住所,起名“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过着平淡又清净的生活。也许这就是诗人和才子真正追求的生活方式吧,下面的这首《桃花庵歌》诗句就是这段隐逸知足生活的写照。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他在“桃花庵”画画、写字,自食其力,蔑视权贵,和妻子沈九娘用卖字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同甘共苦,共度危难。有时常常是“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在《贫士吟》中他也叹道:“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虽穷困潦倒,却苦中作乐,对自己鬻画为生的生活这样描述:“闲来写幅丹青买,不使人间造孽钱。”

最后这一句现在郭德纲说的最多,的确,人生富贵,过眼云烟。

明 唐寅

唐仲冕《六如居士外集》中记载:“唐寅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徵明、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有时大叫痛哭。至花落,(唐寅)谴一小仆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

唐伯虎葬花的情节,在200年后,被另一位落魄文人借鉴和挪用,他名叫曹雪芹。“黛玉葬花”的经典和素材的积累,也成了整部《红楼梦》的经典桥段之一。

明 唐寅 《春山伴侣图》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这是唐伯虎临终时写下的一首绝笔诗,只有经历过无数磨难的人,才能把生死看得如此淡然。他带走了所有的孤独与落寞,只把自己的才情留在了人间。“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世事变迁,现在的老虎无论真假,都很难见到了。

想想其实也很可悲,曾经的“百兽之王”,现实中只能在动物园中苟且残喘,现在最勇敢的部队叫“战狼”?老虎不在,猴子都可以称王的时代已经变得难以抗拒了。

好了,今天的寅虎我们就说到这里,如果每天都想得到这样有趣的历史文化信息,请点击关注我,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躯体代表什么生肖3

蛇,冷血、神秘,自诞生人类以来,蛇就与人类并存于世。百科上说它是当今自然界最成功的食肉动物群之一,科学家们认为究,蛇类是系出于蜥蜴类的。而蛇毒则是继承了远古毒蜥蜴类生物的毒素。

中国古代有许多与蛇相关的成语,如“蛇蝎心肠”、“牛鬼蛇神”、“蛇口蜂针”等等。这些成语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点共同之处,那就是将蛇比作不好,或视为不详之物。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蛇在大多数古人眼里是邪恶、狠毒之物,许多人对蛇都敬而远之,甚至是讨厌蛇的存在,但是为什么在十二生肖中却有蛇的存在呢?

民间有许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神话传说,笔者挑选了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来解释这个问题: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蛇有四条腿,而青蛙没有腿。有腿的蛇却比不上青蛙,每天好吃懒做,而青蛙却非常勤快,每天会帮助蛇捕食昆虫,并会为人类铲除害虫。人类也因此喜欢青蛙,讨厌蛇。蛇得知被人类所厌恶后,开始嫉妒青蛙,报复人类,在田园丛林,见人就咬。人类将这个事情告知玉帝,玉帝传唤蛇上天,劝蛇不要再做坏事,而蛇却不听劝说,开口大骂,引得玉帝勃然大怒。

随后,玉帝命天神将蛇的四条腿砍下,将这四条腿奖励给辛勤的青蛙。被砍下腿的蛇终于知错改正,默默地为人类消灭田间鼠害,并在死后留下躯体供人类入药。玉帝见蛇的改变甚是欣慰,册封蛇为十二生肖。虽然蛇入选了十二生肖,但是它对青蛙的恨意却没有消减,所以现在蛇见到青蛙,都会张开血口向青蛙扑去。

这个神话故事解释了蛇是如何入选十二生肖,并且告诉我们蛇为什么会爱吃青蛙,可以说古代人民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笔者认为这应是当世为科普推广十二生肖而做的神话故事,但从更科学的角度来说,十二生肖与古代十二个时辰有关,蛇对应的是巳时,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早上9点到11点。巳时大雾消散,正是蛇出洞晒太阳最频繁的时段,在巳时也最容易遇见蛇,所以人们将蛇与巳时相结合,并将蛇排在十二生肖的第六位。

事实上,与其说古代百姓厌恶蛇,不如说古代百姓对蛇有敬畏之情,这是源于原始的动物崇拜,蛇类在我国的形象其实并非单一的邪恶的存在,蛇有神格,亦具妖格。

《后汉书·周燮传》:“伏羲牛首,女娲蛇躯,臯繇鸟喙,孔子牛唇,是圣贤异貌也。”在最初的古代神话中,补天造人的女娲,以及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伏羲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因此,就算人们对田间误伤人的蛇厌恶,也会因为女娲和伏羲对大多数蛇充满敬畏。

除此以外,王充在《论衡》中这么说道:“龙或时似蛇,蛇或时似龙。”又说:“龙鳞有文,与蛇为神。”

到唐代诗人张祜则说“龙蛇百战争天下,各制雄心指此沟。宁似九州分国土,地图初割海中流。”诗人用龙与蛇的战争表示国土的规划,如果人们对蛇仅仅只有厌恶的话,那肯定不会用蛇与龙相提并论。

那么你对蛇是喜欢,还是讨厌呢?

关注@芳草隅 ——品味美好,传递温暖与温度

<< 上一篇

出兵代表什么生肖

下一篇 >>

嵘代表什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