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代表什么生肖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嫣然一笑之之小青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扪代表什么生肖1

你还在想着今天凌晨下过的英仙座流星雨吗?这场既浪漫又美丽`流星雨正好为接下来的`七夕节接风,古老又浪漫的七夕节一直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现代将七夕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认为这样的叫法与世界接轨了。情人两字和这个节日一点都不搭,感觉我们几千年的文化都没有了,会不会跟着外国人走远了。还有就是在中国来说情人这个词给人感觉不正派,再说牛郎织女也是夫妻,应该叫夫妻节更为恰当。我们先祖留下的每一个命名或汉字都自有出处和它的意义,当然名字是不能随意改的。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或以图文的形式的传承下来的。

每每提到七夕节,大家不由得会脱口而出牛郎与织女耳熟能详的故事来。可能你会不太有兴趣了,甚至你会觉得比较老套,没有新意,索然无味。如果真的是没有意义为什么会传承了四千多年?七夕节实在太奥妙了。七夕节只是用了牛郎织女的形象讲了一个故事而已。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古人从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变出一套完整的观星系统。

这里不得不提到二十八星宿。也许可能你会觉得二十八星宿太不靠谱了或是遥不可及。其实也不完全那样。二十八星宿最早出现于战国初期,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上面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星宿的名称。史学上公认二十八星宿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古人通过观测天象,认识到了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作标志,说明曰、月、五星所到的位置。又通过长期观测,古人根据日、月、五星的轨迹和位置。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星象作为坐标,以此作为天象的参照物,也就是二十八星宿。(“宿”相当于黄道十二宫的“宫”。)一星宿包含一颗或多颗恒星。古人认识星辰和观测星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成星官。各个星官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颗多到几十颗,所占的天区范围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有三十一个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三恒(三元)和二十八星宿。三恒(三元)指:紫微恒(为三恒的中恒,在北天的中央位置,称为中宫,以中级为中枢。)、太微恒(包括室女座、后发座、狮子座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恒(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紫微斗数有三大星:北斗星系、南斗星系和中天星系。二十八星宿,每七个为一组,共分为四组,最先是东方青龙七宿(包含四十六个星官,一百八十六颗星):角宿(角木蛟)、亢宿(亢金龙)、氐宿(氐土貉)、房宿(房日兔)、心宿(新月狐)、尾宿(尾火虎)、箕宿(箕水豹);然后是北方玄武七宿(包含六十五个星官,八百余颗星。):斗宿(斗木獬)、牛宿(牛金牛)、女宿(女土蝠)、虚宿(虚日鼠)、危宿(危月燕)、室宿(室火猪)、壁宿(壁水貐);再是西方白虎七宿(包含五十四个星官,七百余颗星。):奎宿(奎木狼)、娄宿(娄金狗)、胃宿(胃土雉)、昴宿(昴日鸡)、毕宿(毕月乌)、觜宿(觜火猴)、参宿(参水猿);最后是南方朱雀七宿(包含四十二个星官,五百多颗星。):井宿(井木犴)、鬼宿(鬼金羊)、柳宿(柳土獐)、星宿(星日马)、张宿(张月鹿)、翼宿(翼火蛇)、轸宿(轸水蚓)。中国早起文化四象指老阳、少阳、少阴、老阴,即四季天然气象。在秦汉以后逐渐指远古星宿,古人通过观测天象,将每个区域内的星星全部连接起来,形成了每一个区域的象征,也形成了四个图腾。信仰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群星,四象以镇四方。

“牛郎织女”典型例子,古代分星与分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观察。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相比较上面的三角形更大一点,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合成了一头上有两个角,却只有三只脚,因此命名为牵牛,这头牛南边有有九颗小星,组成天田,是耕种的地方,西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就是九坎,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三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其实二十八星宿对于我们也并不陌生,很多文学作品甚至课文里有出现过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衡山和庐山。”“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李白的《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苏轼的,《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代的才子黄庭坚有一首诗,名叫《二十八宿歌赠无咎》。此诗共28句,刚好每一句写一个星宿。

我们生肖当中的十二中动物就是在二十八宿里面筛选出来的,在每一组选三个分别是龙、兔、虎;牛、鼠、猪;狗、鸡、猴;羊、马、蛇。刚好四组共12个,成为象征12生肖对应动物。

古人认为七是吉利的日子,以太阳、月亮、五星称为七曜。从八卦的角度讲,七对应`的卦名是兑卦,兑卦代表少女,所以古代七夕节为年轻女孩的节日,七夕节又叫作乞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公牛婆日。古代穿针引线对于女子非常重要,所以女孩子们要向掌管丝织的织女祈求。关于乞巧的习俗多种,有在七夕节的当晚年轻的姑娘会在院中供上瓜果,摆上针线向织女乞巧。或是相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之后,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边吃花生瓜子一边看织女星座,默默念自己的心事。或是在七夕的晚上,女子们手持五色的丝线,趁着月光对着月亮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向织女跪拜是为了祈求自己能心灵手巧。谁能最先对着月亮穿完针预示着这个女孩子将来定会称为巧手女。也是祈求巧意与智慧。

已婚妇女求子的习俗:将绿豆、小麦等浸在碗中等发芽,牙数寸后,再用红、蓝丝绳扎成一束,这也叫作“种生求子”。还有吃巧果的习俗。

还会给牛庆生:传说王母画出一道银河将织女与牛郎分开了,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驾着,去见织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精神,便有了为老牛庆生的习俗。我觉得即便没有这一个情节,牛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牛推动了农耕时代的社会的发展,是永不泯灭的。

香桥会的习俗:香桥是由鹊桥衍生而来的,很多人都会参加搭建香桥的工作,香桥是用纸包的线香,搭成四五米宽的桥梁,扎上好看的花,一入夜人们便会祭祀双星,将香桥焚化,以祈求吉祥福瑞。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七夕节的习俗慢慢发生了转变,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转变。从男耕女织的时代走向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时代。现在人们的眼里七夕节,都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明天就是七夕,你也对着月光祈祷,许个愿。也许,你的如意郎君或心动女生还没遇到,别担心,你可以祈求一份智慧与灵巧。能当但起所有的责任以及解决所有的问题都得心应手、毫无畏惧、自信满满,让自己的生活过的细致而精致,同时也能温暖和感染到周围的人。

(写于2021年8月13日)

扪代表什么生肖2

生肖·虎

《周礼·春官·冯相氏》中言:“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自古,“十二”便是一个被观念化的数字,生肖取数十二,一岁分十二月。古人观天文得岁辰、知时分,而十二生肖这一独特的纪年方式,则珍存于立法,浸润于民俗,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

生肖虎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对应十二地支为寅,故谓之寅虎。虎,图腾源于上古自伏羲时期,作为生命保护神和繁衍生育之神,早于龙图腾。星移斗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将虎视为百兽之王,它坚强、威猛、勇敢、不可战胜。历经沉淀至今,虎早已被注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理解,吐息着勃勃生机,成为驱邪避灾、平安纳福的象征。

2021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发行2022年贺岁普通纪念币(以下简称2022年贺岁币)。萌虎迎春,历添新岁,倾注着对虎年吉祥安泰的美好祝愿,2022年贺岁币正式面世。

图式:追溯与沿革

生肖是民族文化中古老又神秘的符号,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生肖图像带着来自远古文明璀璨烟火,点亮着华夏文明的最原始的崇拜信仰。贺岁普通纪念币,即取材于生肖和吉祥文化,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承袭中华民族精神气质,以硬币美学形式串联古今,将中国文化中最瑰丽、生动、普世的部分焕发出勃勃生命力。

2022年贺岁币是始于2015年第二组贺岁普通纪念币系列中的第8枚。形式鲜明和民族特色始终是本系列纪念币延续的重点风格特征。在元素选用上,2022年贺岁币将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与当代视觉形式表现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把新春贺岁的欢庆氛围注入整体风格,打造出具有现代特征的大众审美艺术形态。材质上,延续第二组贺岁普通纪念币的双色铜合金,形成外环内芯的双金属结构。形与势结合,方寸币面上饱含了人民对新一年幸福生活的欣欣期盼和去岁迎新的喜庆氛围。

2022年贺岁币继续沿用第二组贺岁普通纪念币统一设计图案,正面主景图案为面额文字“10元”字样,辅以汉语拼音字母“SHI YUAN”,底纹衬以牡丹花装饰图案。上方刊行名“中国人民银行”,下方刊年号“2022”。

底部的装饰图案热烈喜庆。在春节贺岁中,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代表着喜庆祥和、欢乐愉快的吉祥寓意,因此选用剪纸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牡丹团花变形图案,体现出新春佳节的吉祥主题。

背面主景图案是一只预备腾跃姿态的虎,辅以佛山花灯和松枝图案装饰,并刊年份“壬寅”字样。

“意”与“象”的直抒胸臆是2022年贺岁币的整体美学特征。设计师以民族性和创新性为立足点,将淳朴自然的中国传统民俗意象与现代简约和谐的形式美造型法则进行融合与再造,创造出了更加灵活丰富的表达方式,体现着浓厚的中国韵味和中国气派。外环内芯的双金属整体形式与图案设计灵活衔接,双圆形制、与双色光泽交互交汇,巧妙地呈现出熠熠生辉的金属器物气质。

迎春纳吉·福虎

《列子·黄帝》中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生肖图腾之一。被视为百兽之王的虎是权势、荣耀、力量的象征,亦是具有驱邪避灾、平安吉祥、多子多福的寓意的瑞兽。虎文化的起源已无从考究,但其意象却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2022年贺岁币背面主景虎的造型采用了装饰性图形结合写实形态的表现手法。在艺术语言构建上,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年画的装饰性元素相融合。虎身上的毛发采用剪纸技法中常用的圆、尖、方的处理手法,“缺如锯齿”、“尖如麦芒”,刻画出简洁概括、丰富多变的形态,给人富有节奏变化的形式韵律感。

虎的造型整体装饰性元素使用丰富。在虎腮、耳、四肢的局部毛发刻画中,采用了传统云纹代替锯齿纹的装饰图案。云纹是独具东方神韵的象征吉祥如意、富贵正气的语意符号,具有虚实相间、簇簇而成茸毛的形态特征。云纹装饰的使用带给虎造型更加动感、风趣的艺术情绪,仿佛毛发随着虎身的跃势舞动而起,显得生动灵活。虎腿部分使用了局部装饰松果图形,与币面上方松枝元素形成呼应。松果与松针的组合图形设计对称、均衡,与整体传统纹饰的手法语言和谐统一,成为具有趣味性的局部造型创意。

在虎整体姿态刻画方面,选择了虎欲跃而起的瞬间客观自然形态。虎昂首定睛于上方花灯处,胸低伏,前肢压低蓄力,尾高抬,仿佛下一秒便要一跃而上够玩花灯。该姿态设计展现出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瞬间的图式语言,蓄势待发、欲跃而上,一动一静形成了接近高潮的引而不发,构成了具有戏剧性情节表达的视觉空间。

设计师设计思路过程手稿

随形而设,是该虎造型的另一重要形式特征。虎身整体呈半弧形态,虎尾卷曲向上延伸,虎爪宽厚有力,构图上虎身轮廓与纪念币圆形形制环环相扣,体现出贯穿整体画面的视觉效果,整体画面语言表现力增强,减弱了单独动物作为画面主体出现的孤僻感,形与意达到高度的统一。

迎春纳吉·花灯

花灯是贺岁普通纪念币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中,花灯不仅用于照明,更是一种象征。花灯艺术结合了绘画、剪纸、刺缝、纸扎等中国特有的传统手工艺,与中华儿女的乡俗情感紧密相连。在2022年贺岁币虎戏花灯中所选用的花灯元素是广东佛山花灯。

佛山花灯(又名佛山灯彩)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手工艺品。2008年,佛山花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明代佛山出秋色习俗就已经有“纸马火龙”“柚灯纱笼”等花色品种沿途交映的盛景。佛山彩灯以工艺精细著称,佛山彩灯的制作包括设计、扎廊、扪衬、装配四大工序,它用料考究,工艺精湛,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画面欢快热烈,形制千姿百态,成品彩灯以佛山独有的铜衬剪纸做装饰,给人以金碧辉煌的富丽之感。此外,佛山彩灯还具有构思独特、题材广泛、装饰材料多样、造型千姿百态、工艺精细等特点。

佛山花灯元素的使用极大程度烘托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突出了贺岁迎新的新年主题。形式方面,彩灯设计采用了精致巧妙的细节装饰。飘穗部分随风而动,与画面主体虎的动势形成动静结合的呼应。灯身部分的装饰性图案选择了松针图形,与松枝元素相互关照,使画面整体的三个主要元素形成完整的场域,风格鲜明,生动风趣。

迎春纳吉·松枝

“松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闾”、“寿比南山不老松”。苍松翠柏,松风水月,松柏文化在我国两千多年民俗文化发展中,始终扮演着积极美好的角色,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吉祥符号。

2022年贺岁币上方将两支松枝延入画面,设计上采用图形化的表现风格。整条松枝打破画面边框延伸了整个画面上部,避免了画面构图空间的拥挤,又将枝条的“势”含蓄展现出来,颇具文人画的审美构思。松果与松针簇拥繁茂,具有丰富的装饰意味,虎与花灯元素细节采用松针图形点缀,使画面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寥寥几笔,抒尽胸臆。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福虎、花灯、松枝,三种元素以以小见大的方式构建出具有情节感的艺术空间,将吉祥如意、驱邪避灾的美好意蕴凝练于方寸币面之上,仿佛将观者带入虎戏花灯的场景当中,给人无限遐想。装饰性的形式手法夸张、抽象,与民间吉祥文化又紧密相连,表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特有的大众审美思维方式,将情感与审美想象力,融物、意、情于一体,体现了中国民俗文化美学造型的独特之处,展现出传统文化瑰宝,亦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内核:执着摹刻华夏韵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生肖是中华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审美观念,其中折射而出的图腾文化、哲学思想、风俗习惯,诠释了灿烂的中华艺术的民族品格和共同的艺术特征。

生肖传统文化是具有强烈民族性的。如今,生肖图像早已超出了远古时期图腾崇拜的范畴,历经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面,更像是执着于人间的民俗性浪漫表达,艺术家与工匠们寓情于物,将向往美满生活的人心化为意象,生发出交织而来的千万物形,以历史带来的崇高感,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贺岁普通纪念币始终怀揣着“物世”而“造像”的情怀,以历史逻辑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塑造传统,将传统文化的脉络蔓延,千年传承之历法,汩汩岁月更迭,栩栩呈现于方寸之间。

2022年贺岁币以现代形态构建了贺岁普通纪念币设计形态,将人心具像化,情绪在图像的反馈与浮雕的触感间得以抚慰,赋予我们难以言说的满足。这也正是贺岁普通纪念币所带给我们的华夏人文精神美学。

寅虎将至,愿2022年贺岁币带给大家福运、福财、福跃!

本文源自中国印钞造币

扪代表什么生肖3

《黄帝内经·素问》——第16 诊要经终论篇

原文朗诵:

诊要经终论篇原文及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诊要何如?

【翻译】黄帝问道:诊病的重要关键是什麽?

【原文】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翻译】岐伯回答说:重要点在于天、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正月、二月,天气开始有一种生发的气象,地气也开始萌动,这时候的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当明盛,地气也正是华茂而欲结实,这时候的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极,地气上升,这时候的人气在头部;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发生肃杀的现象,这时候的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开始冰冻,地气也随着闭藏,这时候的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冻更甚而阳气伏藏,地气闭密,这时候的人气在肾。

【原文】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上,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翻译】由于人气与天地之气皆随顺阴阳之升沉,所以春天的刺法,应刺经脉俞穴,及于分肉腠理,使之出血而止,如病比较重的应久留其针,其气传布以后才出针,较轻的可暂留其针,候经气循环一周,就可以出针了。夏天的刺法,应刺孙络的俞穴,使其出血而止,使邪气尽去,就以手指扪闭其针孔伺其气行一周之顷,凡有痛病,必退下而愈。秋天的刺法应刺皮肤,顺着肌肉之分理而刺,不论上部或下部,同样用这个方法,观察其神色转变而止。冬天的刺法应深取俞窍于分理之间,病重的可直刺深入,较轻的,可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针,而稍宜缓下。

【原文】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气著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翻译】春夏秋冬,各有所宜的刺法,须根据气之所在,而确定刺的部位。如果春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可使脉乱而气微弱,邪气反而深入,浸淫于骨髓之间病就很难治愈,心火微弱,火不生土,有使人不思饮食,而且少气了;春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春病在肝,发为筋挛,邪气因误刺而环周于肺,则又发为咳嗽,病不能愈,肝气伤,将使人时惊,肺气伤,且又使人欲哭;春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以致邪气深着于内脏,使人胀满,其病不但不愈,肝气日伤,而且使人多欲言语。

【原文】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堕;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

【翻译】夏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精力卷怠;夏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肺气伤而声不出,心中不欲言,肺金受伤,肾失其母,故虚而自恐,惕惕然好象被逮捕的样子;夏天刺了冬天的不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反而使精不化气而少气,水不涵木而时常要发怒。

【原文】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

【翻译】秋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血气上逆,惕然不宁,且又善忘;秋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心气伤,火不生土,反而使人嗜卧,心不藏神,又且多梦;秋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凡使人肾不闭藏,血气内散,时时发冷。

【原文】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冬刺秋风,病不已,令人善渴。

【翻译】冬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肝气少,魂不藏,使人困倦而又不得安眠,即便得眠,睡中如见怪异等物;冬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反使人脉气发泄,而邪气闭痹于脉,发为诸痹;冬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化源受伤,凡使人常常作渴。

【原文】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巾著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翻译】凡于胸腹之间用针刺,必须注意避免刺伤了五脏。假如中伤了心脏,经气环身一周便死;假如中伤了脾脏,五日便死;假如中伤了肾脏,七日便死;假如中伤了肺脏,五日便死;假如中伤隔膜的,皆为伤中,当时病虽然似乎好些,但不过一年其人必死。刺胸腹注意避免中伤五脏,主要是要知道下针的逆从。所谓从,就是要明白膈和脾肾等处,应该避开;如不知其部位不能避开,就会刺伤五脏,那就是逆了。凡刺胸腹部位,应先用布巾覆盖其处,然后从单布上进刺。如果刺之不愈,可以再刺,这样就不会把五脏刺伤了。在用针刺治病的时候,必须注意安静严肃,以候其气;如刺脓肿的病,可以用摇针手法以出脓血;如刺经脉的病,就不要摇针。这是刺法的一般规矩。

【原文】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

【翻译】黄帝问道:请你告诉我使二经气绝的情况是怎样的?

【原文】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圜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太阳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两目上视,身背反张,手足抽掣,面色发白,出绝汗,绝汗一出,便要死亡了。少阳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耳聋,遍体骨节松懈,两目直视如惊,到了目珠不转,一日半便要死了;临死的时候,面色先见青色,再由青色变为白色,就死亡了。阳明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口眼牵引歪斜而困动,时发惊惕,言语胡乱失常,面色发黄,其经脉上下所过的部分,都表现出盛燥的症状,由盛燥而渐至肌肉麻木不仁,便死亡了。少阴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面色发黑,牙龈收削而牙齿似乎变长,并积满污垢,腹部胀闭,上下不相通,便死亡了。太阴经脉气绝的时候,,腹胀闭塞,呼吸不利,常欲嗳气,并且呕吐,呕则气上逆,气上逆则面赤,假如气不上逆,又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皮毛枯樵而死了。厥阴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胸中发热,咽喉干燥,时时小便,心胸烦躁,渐至舌卷,睾丸上缩,便要死了。以上就是十二经脉气绝败坏的症候。

1、黄帝内经经典段落及名句

2、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背诵部分节选

3、《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

4、《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5、《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6、《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7、《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8、《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

9、《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七篇 阴阳别论

1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11、《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12、《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0 五藏生成篇

13、《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1 五脏别论篇

14、《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2 异法方宜论篇

15、《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3 移精变气论篇

16、《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4 汤液醪醴论篇

17、《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5 玉版论要篇

注意: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本头条发布的版权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了解更多中医经典健康资讯,

敬请关注本人的头条号——老中医周攻谋(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与医生成朋友,多个健康顾问,健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