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出生的人是什么命,好不好?有什么缺点?

当然了。影响我们命运的除了生肖因素,也是有出生的时间的因素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2000年12月出生的人是什么命,好不好?有什么缺点?2000年12月出生的人是什么命,好不好?2000年是我们的龙年,因此,再2000年出生的朋友的生肖都是属于生肖龙的。12月正对应的农历时间为农历十月和农历十一月。农历十月出生的生肖龙的命运为:立冬之时,这月生的龙人,虽然有知识才华,但不愿奋斗,安于现状,懒惰是他们的不良习惯,认为人生是命,命中有的必然会来,没有的争取也得不到。生于这个月的龙人性格孤芳自赏,不愿和群众生活在一起,爱独居,清静,不度过一生也无大凶大难。农历十一月出生的生肖龙的命运为:大雪之际,生于这个月龙人,虽有超人才华,也有理想志向,但一生少得机遇,不是错过时机,就是突遭小人暗算,眼看到手的成功化为乌有。生于这个月的龙人,宜审时度势,广交朋友,做事要周密计划,一步步去实施,才能有所成功。生肖龙有什么缺点?有强壮的体魄,精力充沛活力无穷朝气勃勃,有高尚的理想,富罗曼蒂克气氛,是爱面子派头的人。凡事不服输,做事过於自信,自我意识强烈,有远大目标,个性坦率,有领导才能有强运势。为人坦诚绝少有卑鄙恶劣的虚伪行为,更不喜欢搬弄是非,不怕艰难,每件事都想做到尽善尽美。是十足急进分子,很自大骄傲,自比人强的超俗观念。女性豪爽热情慷慨,善解人意,是一般男性喜爱的对象。不管什麽职业都厌恶受人指使,所以喜欢独自计划行事,男性有大男人主义。属龙者象微权势,天之骄子得天独厚,他的智慧过人胆识够,才气足,慷慨大方,神气活现气轩昂。

『』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拓展阅读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李白眼中的汉陵今何在

从丰镐到长安,周秦汉唐……十三朝的风起云涌让西安这个古都永远都不会寂寞。查阅诸多史书上的相关记载,驻足古都,似乎还能找到千年前的足迹。

近期,汉文帝霸陵经考古确认了正确位置,更是为后人追溯历史遗迹,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曾创造了无数传奇的大汉王朝,雄伟的城池宫殿虽已在岁月的流逝中不见踪影,但留给了后人太多寻找历史兴衰荣辱的点滴。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就在脚下残垣的泥土里,那耳边呼啸的风,正是大汉王朝的叹息。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长安城遗址范围大

长安之名,始于秦的长安乡。汉五年二月,刘邦建西汉王朝,在此设长安县,于是长安县内建起的都城,便顺理成章地被称作“长安城”,意为“长治久安”。然而,时光随着历史的车轮将创造了大汉文明的时代逐渐地掩埋在一片尘土之中,荡去曾经的辉煌。如今,汉长安城只剩残存的一小段城墙和满目的荒草,守护着留在这一片土地的昔日痕迹。

汉长安城角楼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兴西路,1961年3月4日,该遗址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遗址保护总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

国内学者对汉长安城遗址系统的、有计划的考古工作,是从1956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1956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组成汉长安城工作队,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大规模的、有计划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多年来,文物考古部门先后对西安门、霸城门、直城门和宣平门城门遗址,对城内主要道路、武库遗址、未央宫遗址、长乐宫遗址、上林苑遗址、昆明池遗址进行了考古勘察与试掘。

曾经演绎过无数皇家故事的楼宇宫殿化作了尘埃,落进历史的风里,被定格成一张巨大的汉长安示意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我们行走在广阔的遗址保护区内,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沉静,散落的残砖断瓦、榫卯屋檐,无不静默地传递着一个地区的气候地质,以及封建社会集权统治下君王家的价值导向。安静无声又充满了力量,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行走了大半天。

汉长安城霸城门遗址

走在霸城门一侧的城墙上,一缕光斜射着未央宫的沧桑,想想那对酒当歌的韵律,是否铮铮弹奏着建安风骨?未央宫是大汉王朝的行政枢纽,两千多年以前,张骞便是从这里出发,开拓出那条被后世称作“丝绸之路”的东西方交流线路。未央宫也是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亭台楼榭,山水沧池,布列其中,其建筑形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宫城建筑。经过60余年的持续考古勘探和发掘,考古人员探明了宫内宫墙、道路系统,发现了149处建筑基址和26处窑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遗存。如今,未央宫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汉长安城遗址最核心的部分。

汉长安城未央宫大殿遗址

作为西汉帝国的权力中枢,未央宫经历了无数惊天动地的风雨,曾一幕幕流传至今的大汉传奇往事,多数都发生在这里,不胜枚举。汉初的吕氏作乱、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乱、霍光废帝等等一系列的宫廷争斗,这里曾经刀光剑影。永巷里戚夫人哀婉的歌声,小皇后张嫣的眼泪,还有能歌善舞的赵飞燕,她们是这座皇宫中富贵至极的女子,却在深宫之中,也经历过难以想象的哀伤。张骞由此开凿了西域之旅,卫青从这里出发踏上了讨伐匈奴的征途,大汉王朝从这里崛起。汉文帝与贾谊在这里谈论过鬼神,汉武帝与儒生们在这里论过“五经”,承露台上,“仙人”曾在这里与星星对话……诸多故事从这里流传开来,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成为千古佳话与浪漫传奇。

汉长安城未央宫椒房殿遗址

前殿是未央宫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居全宫的正中,其他重要建筑围绕它的四周。前殿北侧是椒房殿遗址,是皇后居住的地方,这里是后宫权力的交集点,是一个嫁给帝王的女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前些年热播的《汉武大帝》中,一生辗转于皇权争斗的窦皇后,与丈夫汉文帝、儿子汉景帝、甚至孙子汉武帝之间的权力纠葛,与后妃们的纷争未曾有过片刻的安宁。

汉长安城石渠阁遗址

更北处的天禄阁与石渠阁是西汉王朝的两大文化建筑,相当于如今的国家图书馆。当年刘邦进了咸阳,在萧何的主张下修建了石渠阁,把国家所有图书与档案全部收入其中,大学者刘向、语言学家杨雄,以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司马迁,都曾在这里著书立说。

长陵位于五陵邑

烟花散尽,大汉王朝的荣耀留存在史书中,曾经的汉代帝陵又位于何处呢?帝陵是考古的重要部分,文物部门近日对霸陵位置的确认,再次引起大众对汉代帝陵的兴趣。

塬,是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咸阳最有名的塬就是咸阳塬了,咸阳市区就在咸阳塬下。咸阳塬上有五陵邑,那是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的所在之处。有诗曰:“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富豪、游侠与百姓,最终不过如这一座气势恢宏的汉长安城一样,落入岁月的尘埃之中,如此浩荡,却又如此悲凉。

“五陵年少金市东”之处

西汉帝陵共有十一座,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外,其余九陵均位于咸阳塬上。既然咸阳塬上有九陵,为何又称为“五陵邑”呢?汉代时,帝陵附近设有陵邑。陵邑又称陵县,它是以帝陵、后陵为中心,通过迁徙大量人口在陵旁聚居,以护卫帝、后陵园和维持祭祀需要为目的,而逐渐形成的特殊行政区域。西汉十一陵中,从汉高祖开始设陵邑,汉元帝废陵邑,咸阳塬上的九座帝陵,有五座有陵邑,所以历史上称作“五陵邑”。 值得一提的是,迁居汉代陵邑居住的并非普通人家,而是原各诸侯国贵族,比如齐、楚诸国的大姓和有功之臣,多被迁到长陵邑。于是,“五陵邑”便成为富豪聚居的地方,上文所提李白《少年行二首》诗句中的“五陵年少”,形容的就是五陵的富豪子弟。

咸阳塬上的西汉帝陵

秦始皇建都咸阳,汉武帝葬于咸阳,咸阳塬上那西汉九位帝王陵寝中,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是最高最大的一座。由于陵寝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的茂乡,故称茂陵。从地理位置来看,汉武帝把自己的陵寝安放在咸阳塬上的最西面,是西方为尊吗?雄视千古,睥睨前人,武帝很是用心。

寻访汉武帝茂陵的季节,正演奏着初冬的萧瑟曲,咸阳古道音尘绝,正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诗曰:“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历史化尘而去,茂陵巨大的坟冢昭示着武帝生前的功业显赫和大汉王朝已逝的辉煌,那些踏破贺兰山阙的往事,记录在厚重质朴的夯土尘烟里,像风的手笔,也像万物归尘的止笔。

汉武帝茂陵

汉武帝在位54年,茂陵是在武帝继位第二年开始修建的,修建时间断断续续长达53年之久。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朝廷征募工匠、徭役数万人,在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茂乡开始修建茂陵,至后元二年(前87年)竣工。《晋书·索綝传》云:“帝问綝曰:‘汉陵中物何乃多邪?’綝对曰:‘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汉武帝飨年久长,比崩而茂陵不复容物,其树皆已可拱。’”也就是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索綝是西晋大臣,他所说关于汉武帝修建茂陵的花费未必正确,但茂陵确实是汉代帝陵中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据《西京杂记》记载,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

茂陵旁陪葬大将多

后世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人说他暴虐无度,嗜杀成性,薄情寡义;有人说他外除敌患,内安黎民,政和清明……有人爱有人恨,这本是万物生存的不变定理,不完美中的真实,怎样评价都有评价者的认知和态度。

从不受宠的第十个皇子到万人之上的汉武大帝,这之间所经历的世事怎是后世能够置身其中公平看待的?所谓时势造英雄,于汉武帝来说,他的爷爷汉文帝、父亲汉景帝都是好皇帝,正值文景之治的鼎盛时期,刘彻却没被先帝的功绩圈住脚步,反而以雄才大略超越之势奠定了汉王朝的强盛局面,功过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评说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论说:“能遵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

汉武帝携手群臣,成就了秦始皇称帝之后封建王朝的第一个鼎盛时代,在文治、武功、科技、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其中的丰功伟绩足以令后世赞叹。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同时也是一位雅好文学及音乐的才子皇帝,他兴汉赋、扩乐府,为强大繁荣的西汉王朝,注入了娟娟流动文采斐然的艺术风度。

楚有楚辞,汉代有赋,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当时朝代造诣最高的文学形式,汉赋是汉代最典型的文学形式,尤以汉武帝时期最为繁荣。而经济的富庶、物产的丰饶、开疆扩土军事的胜利、政治的清明、四方来朝的兴盛,这些鼎盛的气势才塑造了大一统王朝的磅礴气象。

谈论汉代,就不能不提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

霍去墓“马踏匈奴”石刻

和汉武帝彼此互为姐夫兼大舅子的卫青,这位奴隶出身的将军战功卓越、地位显赫,死后享受了应有的殊荣,他的墓是离茂陵最近的陪葬墓之一。而和他同为那个时代的著名将领骠骑将军霍去病,仅仅24岁却如流星灿烂划过一般逝去,汉武帝怀念着他,令人将他的墓冢建成祁连山的形状,那远征的痛、河西的梦,以示他的丰功伟绩永垂汉史。茂陵陪葬墓的主人们,他们仿若汉武帝的手足,又似武帝的江山支柱,他们在万人之上,唯独在汉武帝一人之下,逝后的帝王风光,陪伴便是被认可吧。

值得称道也是最大看点的是霍去病墓石刻,霍去病生前率军平叛匈奴,在祁连山一带屡战屡胜,汉武帝要为他修造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而拒绝。他的英年早逝,汉武帝满怀痛惜之情,誓要为他建一座大墓,史书记载送葬时“军阵自长安至茂陵”,仪式非常隆重,堆砌在墓上的岩石,好似祁连山的形状。

霍去病墓石刻

大墓建成后,剩下的石料有些被刻上官署之名如“左司空”或“平原乐陵”题字,作为军吏们到陵墓督工的见证。还有一些石头,不甘寂寞的匠师们把它雕成马牛虎的样子。2000年过去了,后人通过这些石刻的雕刻水平与风格,依稀可以看到大汉王朝的大气磅礴,这些淋漓尽致、雕刻生动的石刻展现了西汉王朝强盛的国力,这其中“马踏匈奴”石雕,就是最为扛鼎之作。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以文物为代表,蕴含着中华历史丰富的艺术性,众多珍贵文物不仅是中华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更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再创造的物质财产。国家永久禁止出国出境的文物,均属于国家一级甲等文物,意义当然是国宝中的顶级国宝,个顶个的价值连城。由于这些文物价值巨大,为避免展出发生意外,哪怕是一丁点的磕碰都要避免,所以它们才会受到重点保护——永久禁止出国出境。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与文物大国,截至目前被列入禁止出国出境文物名单的,总共三批195件,霍去病墓石刻是首批国家禁止出国出境文物之一。

当我在咸阳塬上回望西汉九帝陵的巨大封土时,得与失、荣与辱、喜与悲、爱与恨,任思绪交织……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执政时间长、建树最多的帝王,当汉武帝击败匈奴、打通西域,让中华民族傲然于东方时,日耳曼民族才刚刚在人类的历史舞台上蹒跚学步,罗马帝国也才刚刚开始用战争的血水来浇铸国家的构架。

汉武帝陵巨大封土的西北方向100米处,便是李夫人墓,史书记载容貌倾城的李夫人能歌善舞,深得汉武帝宠爱。李夫人病重时,汉武帝前去探望,她蒙着被子说自己长期卧病容貌憔悴不可见人,汉武帝只好悻悻地离开。李夫人病逝后,汉武帝思念不已。茂陵最早的石碑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石碑是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补立,曾经祭祀用的建筑也早已荡然无存。历史老人讲着故事,听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终抵不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霸陵是座特殊的“坑”墓

大美人薄太后陵在白鹿原上,薄太后是谁?我们继续回望大汉历史。

薄太后陵

当刘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他对女人的野心也愈发膨胀,吕后虽然随他南征北战,可惜血气强悍,又人老色衰,所以刘邦对她日渐疏远。刘邦去世后,刘盈接班登基,遗憾的是,惠帝刘盈性格柔弱,吕后强势霸道,控制朝政逾八年之久。当吕后为了专权对刘邦其他儿子大开杀戒的时候,刘恒因为他的低调和不显赫,成功地躲过了吕后的迫害。而正因为刘恒的低调和不争,历史却又把他推向权力的巅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刘恒就是汉文帝,他所开创的盛世叫“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中华历史上老百姓幸福感爆棚的时期,文帝时期更是备受称颂,司马迁曾这样描述这一时期的百姓生活:“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社会安宁,政治清明,人民安乐,生活幸福,俨然一幅桃源盛世图。它的产生,司马迁认为源于汉文帝本人“德至盛也”、“岂不仁哉”,是文帝的仁德落实到具体政事而孵化出清明祥和的治世。

文帝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说起来应该和他母亲薄姬有关,史载薄姬是个出身低下的大美人,做了宫女被刘邦临幸一次便生下刘恒,但南征北战且吕后强势的现实,使薄姬被刘邦淡忘,失宠的薄姬默默无闻地抚育着唯一的儿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被重视的皇子刘恒从小做事非常小心,给大家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或许就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心态,当刘襄和刘泽为皇位“斗智斗勇”的时候,馅饼却砸在了刘恒头上。

当上皇帝的刘恒吸取了秦灭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他以德化民,致使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史载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他对周边敌对势力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文帝还从自己做起,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文帝刘恒治国有方,一生勤俭,就连墓冢也与其他帝王的奢华不同,他利用山势为陵,减少陪葬,不起坟冢。可惜他早于其母亲薄姬去世,为了弥补遗憾,同时希望其妻窦皇后能代替自己照顾母亲,他将母亲的薄姬冢修在其上,妻子窦皇后的陵寝修在其后,世代相陪,这就是著名的“顶妻背母”的典故。汉高祖长陵在渭水北岸,去汉长安城西北三十五里;汉文帝霸陵在白鹿原江村东,去长安城东南三十里。左望长陵,右望霸陵,如此风水与选址,也正符合薄太后敬夫爱子之心,体现的是刘恒的孝心。

被误传的文帝霸陵

汉文帝霸陵的位置在近期考古确认的江村大墓处,但为何之前一直流传其陵在“凤凰嘴”?究其缘由是因为文帝生前的遗训“不起坟头”,没有明显的封土,导致霸陵的具体位置遗失在岁月长河中。从元代起,民间流传加上一些文献记载,都说霸陵在白鹿原上一处名为“凤凰嘴”的山下。这座山峰形似凤凰之首,背后的山峦如同两翼张开,以至于后世一直把这里当作霸陵祭拜,就连清乾隆年间陕西著名巡抚毕沅都将祭奠碑立在凤凰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帝陵”中汉文帝霸陵的位置也在凤凰嘴。而通过若干年的研究与考古的最终确认,刘恒霸陵的“亚”字形大墓形制与规模,正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其外藏坑周围应是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而其不起坟冢,有学者推测有不让山川地貌发生改变,隐喻与自然为一体的意义。霸陵是秦汉以降第一个不筑山陵的皇帝陵寝,佐证了司马迁《史记》中的相关记录并不是虚构。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实力最强的朝代之一,作为大汉天子的刘邦以及他的后代扩疆辟域,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立下了赫赫功绩。时间会永远铭记,顺着历史的印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强盛而伟大的民族之魂。

(文中照片为莲莲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