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代表那个生肖

地位曾比龙高,老虎是怎么“混入”十二生肖的?,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北京日报客户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烈士代表那个生肖1

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

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

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这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猛虎行》,以虎喻人,笔法豪迈,堪称千古绝唱。

虎是食人兽,自古名声不佳。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也”,欧阳修说“猛虎白日行,心闲貌洋洋,当路择人肉,罴猪不形相”,苏轼说“亲射虎,看孙郎”……都视虎为害。在日常用语中,不乏虎狼之心、为虎作伥、养虎遗患、三人成虎等贬义词。

那么,李咸用为何还要赞美老虎呢?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虎崇拜亦常见:新生儿戴虎皮帽、穿虎鞋,旧式家庭中常挂《猛虎图》,北方人喜用虎枕,日常装饰中亦多见虎形……此外,还有很多带虎的好词,如虎虎生威、生龙活虎、虎踞龙盘、虎背熊腰等。

在传统文化中,虎与龙一样,都是既可怕又有用的存在,甚至十二生肖也给虎留了个位置。直到今天,为什么非用这12种动物,究竟何时开始采用生肖纪年、如此纪年的意义何在等问题,尚无答案。

12种生肖中,除了龙属传说动物,剩下的大多吃素,要么杂食,只有虎和蛇是纯粹的肉食动物。

如此不合群,它是怎么混入其中的?

(宋)佚名《卞庄子刺虎图》

生肖最早按月排列

十二生肖的历史悠久,至少西周时已存在。1929年8月,郭沫若先生完成了《释支干》一书,创造性地提出:十二生肖可能是从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

郭老发现,早在公元前2100年前,古巴比伦已定17星名,有射手、蝎、蟹、山羊、水瓶、双子等。后成黄道十二宫说,传向古埃及、古希腊等地,在古希腊,发展为12星座说。

郭老认为,古巴比伦的天文学成果传入中国时,黄道十二宫说尚未形成,中国人虽将天空分为12份,却自行定名,即成生肖。

此说有两个漏洞:

其一,黄道十二宫按月算,而生肖按年算。

其二,十二生肖的干支有汉字专称,如子丑寅卯等,其意难详,与古巴比伦迥异。

先看第一个漏洞。上世纪30年代(一说40年代),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楚帛书》(又称《楚缯书》),其中记十二生肖,按月份排列,与古巴比伦完全一样。

《楚帛书》的排列方式为:鹿、禺彊、獭、鴽(音同如,鹌鹑类的小鸟)、句芒、蛇、鸠、祝融、鹰、螳螂、蓐收、狼。禺彊、句芒、祝融、蓐收是四方神,分掌北方、东方、南方、西方。

再看第二个漏洞。学者王宁发现,十二干支的含义与十二星座完全匹配。比如子,甲骨文中有长大能走之意,与古巴比伦的天蝎座意近;丑在甲骨文中,有天平之意,对应天秤座;寅在甲骨文中有少女之意,对应室女座;卯在甲骨文中指黄帝,是战神,对应狮子座;辰在甲骨文中有舆鬼之意,对应巨蟹座,古巴比伦人称巨蟹座为鬼星团……

如此雷同,很难说是巧合。

夏朝前可能已有生肖

《释支干》发表后,引起巨大争议。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日书》(相当于原始《黄历》),记有生肖:

子,鼠也。盗者兑(锐)口。

丑,牛也。盗者大鼻。

寅,虎也。盗者壮。

卯,兔也。盗者大面。

辰,盗者男子,青赤色。

巳,虫也。盗者长而黑。

午,鹿也。盗者长颈。

未,马也。盗者长须耳。

申,环(即猨,通猿)也。盗者圜面。

酉,水(即隹,音如追,意为雉)也。盗者高而黄色。

戌,老羊也。盗者赤色。

亥,豕也。盗者大鼻而票行。

个别项目与今异,辰后未记动物名,可能是秦汉时龙已成皇家象征,方书不敢提及。有学者认为,《释支干》中称“十二生肖是东汉才出现的”,可秦代已成形,故十二生肖应是本土自发形成。

其实,该发现不足以推翻郭老的立论。郭老认为巴比伦天文学知识是公元前24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传入中国的,比秦朝早了近2000年。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古墓中,考古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它们是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从中亚传入中国的。此外,小麦、黄牛、绵羊、山羊等也先后从中亚传入中国。既然这些能传入,古巴比伦的天文成果为什么不能传入呢?

研究表明,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四方文明向中原地区汇集的速率加快,到公元前2千纪前后,催生出夏文明。

老虎的地位曾比龙高

如果十二生肖是舶来品,那么,老虎这种本土动物又是怎么混进去的呢?这可能与商朝的虎崇拜有关。

中国自古崇拜虎。1987年5月,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用蚌壳堆塑的龙虎等动物图案(蚌壳象征生育),距今已6000年至8000年,引起轰动。人们称出土的龙是“中华第一龙”,出土的虎则较少提及。

其实在古代,龙虎都是神与人之间的交通工具。

比如前面提到的东方神句芒、南方神祝融、西方神蓐收,都是乘两条龙;黄帝和王母娘娘则乘四龙御车;太阳神则乘六龙御车,伏羲当车夫……可见,龙相当于今天的宝马、宾利,是用来彰显主人身份的。古代皇帝出行时,打109旗,排前三位的是风雨雷旗,龙旗只排在第69位。

商朝时,虎的地位可能高于龙,因商朝信奉萨满,虎是通灵中介。

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有一片刻字虎腿骨残片,正面刻商王猎虎记录:“辛酉,王田于鸡录(麓),获大虎,在十月,唯王三祀肜日。”意思是:帝乙三年(推测为公元前1099年)十月辛酉,商王在鸡麓(晚商田猎地,今山东汶水上游一带)狩猎,获猛虎一头,用虎骨制成进食的骨柶(略近于勺,但几无弧度)。

用虎腿骨做饭勺,有宗教含义,即认为人死后与虎结合,或虎死后与人结合,才能往生。此俗至魏晋南北朝时,在西南民族中仍有遗存,人死后,虎皮包裹尸体火葬,可往生为虎。

“虎食人卣”到底什么含义?

将老虎视为生命轮回中的一环,所以商末出现了奇特的青铜器——虎食人卣(yǒu)。目前考古发现两件,一件流落日本,另一件流落法国。造型是虎张开大嘴,下置一人头,过去以为是表现虎吃人。

法国赛努奇博物馆虎食人卣

著名学者李学勤发现,虎食人卣中的人均披发于后,前额无发,均着衣物,又非博裾长袖,可能代表了特殊的身份。这些人的姿势很像新几内亚萨沃斯人形中的姿势,该姿势也出现在美洲印第安人雕像、苏门答腊巴塔克人雕像中。在两件印第安人雕像中,熊也在吞食人。

美国学者福莱瑟认为,这些雕像属“他我类型”,即想象他物变成另一自我,即“这个人被熊吞食了,但通过这一过程,便取得该动物的保护”。被吞食,意味着自我与具有神性的动物合一。

在古代青铜器中,不仅有虎食人卣,还有龙食人的造型,含义相同。很多青铜器上有饕餮纹,这些饕餮纹是宋代学者定名,“乃是宋代金石学家观察不够缜密之故”。其实,饕餮纹多是虎,有的是鹿、羊等动物,也都被虎化了。

搞这么多虎纹,目的是辟邪。据《汉旧仪》:“说傩逐疫鬼,又立桃人、苇索、沧耳、虎等,渐为合沧耳也。”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称:“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

古代大门的门楣正中会画上虎头,唐代仍如此。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称:“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音渐,鬼死为聻)字,名阴刀鬼名,可息疟疠也。”

虎的神气为什么消失?

虎的地位曾高于龙,可后来却只闻“龙的传人”,不闻“虎的传人”。因为在商业侵蚀下,虎的神气渐渐消失。

古代贵族以打虎取乐,周武王曾“武王狩,禽(擒)虎二十有二”。春秋时,管仲劝齐桓公:“臣闻诸侯贪于利,勿与分于利。君何不发虎豹之皮、文锦以使诸侯,令诸侯以缦帛、鹿皮报?”即用高级的虎皮,和诸侯换低劣的鹿皮,诸侯贪利,自然从此听齐国号令。

郭璞注《尔雅》中称:“汉律,捕虎一,购钱三千,其狗(小老虎)半之。”官方收购虎皮干什么呢?因皇家服制,“马有厩,车有府。皮轩,以虎皮为轩”,轩即有帷幕的马车,天子的车必须用虎皮。

南北朝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首次提出虎骨入药,老虎的处境进一步变糟。宋代时,官方收购虎皮“博马”(即到边地买马)。元代则规定女真猎户,可用虎皮抵貂皮税:“虎皮一张折五十张。金钱豹皮一张折四十张。熊皮一张折一十五张。土豹皮一张折一十张。鹿皮一张折七张。”

明清时,人口迅速增加,为鼓励垦荒,官方组织打虎。1682年,康熙东巡79天,射杀老虎39只,最多一天射杀5只。他晚年自述:“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弓矢,获虎135。”

明 赵汝殷《风林群虎图》(局部)

据清代《武宁县志》,江西武宁县“邑多虎患,下南冲有柯际智者,夜持木棓引数猛犬逐兽,至马春坂,见一大兽在田,犬直前争噬,际智奋棓连击而毙。负之归,去毛煮食,举家数十人皆饱,越三日药商至其家,见余爪曰:何时获虎?骨何在?曰:吾以为田豕,嗜肉无,余骨尽在犬腹矣。药商惜之。”

被当成野猪打死,老虎再也威风不起来了。

姓虎为什么改姓“猫”

在现实生活中,虎的形象威猛,深得人们喜爱,还有不少人姓虎。奇怪的是,在四川、云南等地,许多姓虎的人虽写作虎,读音时却自称姓“猫”。

据学者虎利平钩沉,民间有四种传说:

其一,这些虎姓人是从北方迁移到南方的,虎离山林就成了“猫”。

其二,远祖来自西域虎拉森(即呼罗珊,包括今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等地区),先祖在唐朝被封为虎威将军,以虎为姓,后代人为避前人讳,自称姓“猫”。

其三,许多虎姓人从事毛皮生意,而客户不愿“与虎谋皮”,所以改称“猫”。

其四,龙云给母亲安坟,避讳“龙虎斗”,遂将当地虎姓人改为“猫”。

这些说法都不正确。四川、云南多山林;且自古避讳只避名,不避姓;许多世代农耕的虎姓人也自称姓“猫”;至于龙云的母亲去世,不可能连四川的虎姓人都改音,且此前已普遍自称姓“猫”。

虎利平认为,改音可能与西南当地的彝族有关。彝族文化崇虎,认为“人虎同源”。据《新五代史》载:“其人椎髻跣足,而披毡,首领披虎衣。”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载:“罗罗即乌蛮也,酋长死,以虎皮裹尸而焚,其骨葬于山中……年老(死)往往化为虎云。”

在当地的日常言谈中,不可随意提虎,一般用猫代替。在彝语中,读为“妙”,在有的彝族村落中,姓虎的人也自称姓“猫”。明代以后,虎姓人随军队进入四川、云南,出于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所以也自称姓“猫”。(责编:沈沣)

烈士代表那个生肖2

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第二个孩子毛岸红,乳名叫毛毛,红军长征的时候,将两岁的毛毛寄养在了老乡家里。

1950年,有人去江西农村,带走了一位名叫“朱道来”的19岁年轻人,说是自己的孩子。

1953年,贺子珍找到了朱道来,认为这是自己的孩子,到此时距离毛毛失联,已经过去了21年。

党中央见过毛毛的领导人有很多,也认为朱道来和年轻时的毛泽覃非常像,而且血型信物也一致。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1927年说起,贺子珍十八岁那年,随着部队登上了井冈山。她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第一位女战士。

贺子珍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穿着灰色中山服稍显破旧,一条红色的识别带缠在脖子上,那时候干革命自然吃不好穿不好,所以毛泽东瘦瘦高高的,颧骨显得很突出,留着中分头。因为风吹日晒,所以皮肤黑黑的。

当时毛泽东刚刚从战场上下来,虽然整体看起来很疲惫,但双目炯炯有神。因为战场生活很艰难,所以毛泽东的脚磨破了,再加上井冈山医疗条件不好,伤口已经化脓,走路稍显不得劲。

而毛泽东对贺子珍的第一印象,则是年轻的“永新一枝花”长得很漂亮。

毛泽东误认为,贺子珍是袁文成的女儿,而经过袁文才介绍之后,毛泽东笑着说:很好很好,今后我们共同战斗吧。

当时贺子珍的心上人是欧阳洛,在永新担任临时县委的县委书记,同时也是贺子珍的入党介绍人。

不过贺子珍从未表露过自己对欧阳洛的感情,再加上革命同志转战南北,所以相互之间很难联系。

贺子珍看毛泽东的脚受伤了,所以拿出药水和热水,为其处理伤口。

毛泽东是湖南人,而井冈山山下的永新塘边村,村民说的是客家方言。在沟通存在障碍的情况下,所以贺子珍做了毛泽东的翻译,鼓舞群众的革命热情。

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一直被国民党通缉,所以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让杨开慧速来井冈山。可是这封信在乱世当中,耽误了许久许久。

后来毛泽东得到消息,杨开慧被军阀杀害,而欧阳洛也惨遭敌人毒手,属于是壮志未酬。

革命处在艰难时期,而毛泽东和贺子珍,在共同战斗的过程当中情愫暗生。

有一次井冈山开会的时候,敌人突然来了,毛泽东和贺子珍随即投入到战斗当中。在共同战斗的过程当中,友谊进一步升华,俩人于1928年举行婚礼。

仪式非常简单,但革命同志相聚一堂,所以气氛非常热闹,袁文才亲手做了几个菜,相互还开着玩笑,说是“湖南佬”和“江西妹”走到了一起。

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第一个孩子名叫毛金花,出生于1929年,当时正在解放龙岩,属于是战火当中诞生的革命后代。

没过多久,敌人发动了那所谓的“三省会剿”所以红军撤出了福建龙岩,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革命者在刀尖上跳舞,婴儿自然无法承受南征北战之苦。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毛泽东做出决定,将毛金花暂时寄养在老乡家里。而贺子珍也知道,孩子跟着自己肯定会受苦,所以万般不舍的,将毛金花寄养在了城北的鞋匠家里。

贺子珍临走之前,拿出了二十块银元,哭着说孩子名叫毛金花。

可是鞋匠害怕被国民党报复,所以在晚上将毛金花,遗弃在了赞风店门口。国民党找来的时候,鞋匠说孩子已经夭折了。

1932年,红军再次来到龙岩,贺子珍委托毛泽民去找那鞋匠,鞋匠同样说孩子已经夭折。

(毛金花)

实际上孩子还活着,有人捡走了毛金花,几经辗转被卖油条的张先志收养。(1974年才找回)

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第二个孩子名叫毛岸红,出生在1932年11月的、长汀福音医院。

负责接生的是傅连璋,他也是未来的开国中将,更是咱们中国医疗事业的奠基人。

当时贺子珍身患疟疾,害怕传染给婴儿,所以为孩子找了个江西奶妈。

儿子出生,父母非常高兴,而且毛岸红一直在毛泽东和贺子珍的身边长大,万般宠爱于一身。按照奶妈以及妈妈娘家人的习惯,为孩子取了个顺口的乳名叫毛毛。

毛泽东对于儿子毛毛是寄予厚望的,有一次笑着说,毛毛比自己有出息,自己才一个毛,孩子还多了一个。

在革命年代,毛泽东非常忙碌,回去休息的时候往往已经深夜,毛岸红才刚刚会走路,总是坐在门槛上,等待父亲归来。

毛泽东早出晚归,毛岸红即使等得饿了,也牙牙学语说自己不饿,要爸爸回来之后,才能一起吃饭。

小时候的毛毛很懂事,而且对父亲非常依恋,从小就展现出惊才艳艳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写字方面,居然无师自通。

按照一些革命老同志回忆,毛毛总是拿着棍子,在地上写写画画,临摹手里的那张纸,纸上是毛泽东的手迹,两岁多的小孩,已经对学习展现出极大的兴趣。

1934年,红军内外交困,不仅国民党的百万大军,前来“围剿”中央苏区,内部又因为王明博古的错误指挥,所以不得不开始长征。

毛泽东已然预见到,未来会遭遇无数的坎坷和磨难,所以两岁多的孩子,自然无法带在身边。

不仅仅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包括苏区的很多革命家庭,都不得不将孩子留在苏区,交给当地的游击队或者老乡。

毛泽覃和妻子贺怡,当时就留在苏区打游击,贺怡说:“毛毛就留给我和泽覃照顾吧。”

母亲自然舍不得孩子,贺子珍她拿出剪刀裁开自己的衣服,做了一件稍微大点的棉衣,能让孩子穿到三四岁。

于是乎,这件棉衣就成了贺子珍留给孩子的信物,母爱好似三江水,分别总是万般情。

贺子珍一边做衣服一边哭,奈何长征路慢慢,为了孩子的安全起见,所以把毛毛留在苏区才是最好的选择。

按照钱希钧的回忆,当时留给毛毛的,只有那件夹衣和一包糖,然后队伍匆匆离开。

按照原国务院副总理陶铸的回忆,他说红军队伍开始长征的时候,毛毛朝着自己招手,就这样告别了大家。

(贺子珍和贺怡)

两岁的小毛毛,跟随毛泽覃和贺怡一起生活。自从红军主力长征之后,国民党依旧带给苏区巨大的军事压力,战争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

毛泽覃夫妇和敌人苦战,因为敌我差距悬殊太大,被迫转移到深山当中。

毛岸红被寄养在一位老乡的家中,毛泽覃夫妇二人,时常穿过敌人的封锁,前来看望小毛毛。

年幼的孩子,遇上了这战火纷飞的岁月,革命后代和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迎头相撞,好似风中的蒲公英,又像是水中的浮萍。

毛泽覃不敢将毛毛,放在同一个地方太久,主要是害怕孩子有危险。

可跟着队伍终究不是办法,毛泽覃在1934年10月,又把孩子转移到江西瑞金的,一个警卫员的家中。

1935年,红军优秀指挥员毛泽覃,率领的独立师连番血战,遭遇了敌人大军围困,他冒死突围之后,在4月25日下午,带着游击队转移到了江西瑞金县的大山当中,按照当地人的说法,那座山名叫红林。

山中有一村子名叫黄田坑,毛泽覃他们在村里过夜,谁知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敌人突然打来,黄田坑被国民党包围。

(红军优秀指挥员毛泽覃)

毛泽覃英勇战斗,他让身后的队员快走,自己则端着机枪挡住敌人。在战友们撤走之后,毛泽覃已经陷入重围。

一发接着一发的子弹,击中了毛泽覃的腿,即使双腿受伤跪在了地上,但依旧端着枪继续扫射……直到一颗子弹,击中了胸膛要害……

30岁的毛泽覃,壮志未酬英年早去,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以他的军事天赋来说,未来成就不可限量,而且随着他和警卫员的牺牲,毛毛也就下落不明……

一直到5月份,贺怡在深夜召开会议,想着将手里的药品,送给山里的游击队。

就在开会的时候,陈毅所派来的同志,跟随交通员一起,俩人气喘吁吁跑到了贺怡身边。

那位同志说:“有一个事情,陈毅同志要我向你当面汇报。”

贺怡当场就是脸色一变,急忙问:“是不是泽覃出了事?”

到了1935年10月,毛泽民从缴获的敌人电台当中,得知了毛泽覃牺牲的噩耗,赶紧去往毛泽东家里,毛泽东得知此事之后,陷入久久沉默。

贺怡也曾找过毛毛,奈何只有毛泽覃知道毛毛的藏身之地,所以贺怡找了几次都没有线索,再加上敌人猖狂凶狠,处处搜捕共产党人,此事只得作罢。

1949年6月中旬,贺怡的编制在四野,当时她陪着贺子珍去往上海,贺怡很快就接到了四野政治部的调令,去往江西担任中共吉安地委组织部部长。

贺怡坚信毛岸红还活着,而且当时是自己要求,把毛毛留下来照顾,而今孩子音讯全无,内心十分不安。

可是毛泽东并不同意,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当年苏区被敌人围困,在那种艰难的环境下,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收养革命的后代,几十年来肯定没少吃苦。

不用想都知道,收养毛毛的那户人家,会遭受多么巨大的压力。

所以毛泽东认为,人家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如果找到了毛毛,如果将其带走的话,岂不是会伤害人家的感情?从养育之恩的角度来看,毛泽东认为孩子和养父母已经感情深厚,自己身为一国主席,首先要考虑到人民的感情。

换位思考,这件事放在自己身上,会是什么滋味呢?几十年来寒辛茹苦,对于毛毛的恩情,远远超过了生父和生母。

这便是毛泽东,不希望贺怡去寻找毛岸红的原因,很显然伟人考虑的更加全面,自己承受了骨肉亲情的离散,如果找到孩子之后,却又要重演这一幕。

贺怡性格倔强,非要去寻找毛岸红,1949年11月21日,她去往赣南寻找,却没有查到任何线索,而返回的途中遭遇了不幸……司机开车出现失误,酿成了一场车祸,贺怡不幸身亡。

贺子珍也并未放弃寻找孩子毛岸红,她在1953年的时候,写了一封信送达江西省委,希望帮忙寻找骨肉,1932年出生在瑞金,名字叫毛毛。

(贺子珍与外孙女孔东梅在看画报)

当时江西早就开展了寻找红军后代的工作,因为当年的中央苏区,出现了很多类似的事情,所以他们收到了贺子珍的信之后,将其当做自己工作的一部分。

现在已经换了天,不再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所以找人还是很容易的。

经过六十多天的寻找,在江西的叶坪乡有两位农民提供了线索,说:“朱盛苔收养的孩子很像,要不你们去看看。”

工作人员问:“朱盛苔家住哪里?”对方说:“朱坊村……”

朱盛苔和妻子黄月英二人,是朱坊村的普通农民,当时已经五十二岁。在工作人员登门拜访的时候,说出来意询问孩子的下落。

朱盛苔说的确收养过红军的孩子,时间和贺怡留下的资料完全吻合,当时有两位红军干部来到家里。

他们用布裙子做成的包,包着三四岁的小男孩,其中一位红军干部姓朱,另外一位不知道姓甚名谁。

那干部说:“老乡,我们要去打游击了,希望你们帮忙照顾我们红军的孩子……”

当时朱盛苔家里也很穷,而且已经有了四个男丁,可军民一家亲,为了帮助红军解决困难,所以妻子主动伸出手,就把孩子抱在了怀中。

红军干部连连感谢说:“大嫂啊,请帮助我们照顾好孩子,保护好这可怜的娃娃,我们以后肯定会报答你们这对好心人的,肯定会报答的,我保证。”

可是那红军干部离开之后,并没有说孩子叫什么,除了衣服之外并无信物。

所以朱盛苔为那孩子,取了个名字叫朱道来,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在路上捡来的孩子,因此叫道来。

(朱道来)

为了孩子的成长,十九年的时间里,夫妻俩含辛茹苦。

朱道来从小就与众不同,表现出惊才艳艳的学习天赋,朱盛苔夫妻二人,一看孩子天资聪慧,不想耽误了这孩子的未来,所以省吃俭用到处借钱,供养朱道来读书。

一家人为了朱道来的学费,着着实实吃了很多苦。

当时在国民党的高压统治下,能让朱道来读书到中学,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工作人员赶紧问孩子在什么地方呢?朱盛苔说已经被领走,有红军遗孀来到家里,说孩子是他们的。

而那红军遗孀名叫朱月倩……朱月倩原先是红军干部霍步青的妻子,丈夫因病去世之后,她于1934年被敌人俘虏,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嫁给了国军的飞行员。

(霍步青)

解放后,朱月倩找到朱盛苔,说孩子是她生下的原本名叫霍小青,朱月倩哭了许久也哀求了许久,这才将朱道来带去南京。

当时朱盛苔的想法很简单,自己住在乡下,生活条件非常差,教育条件更不用说,而孩子朱道来学习成绩非常好,最差也是全校前三名,属于是村里百年一遇的优秀后生,倘若去了南京,以后岂不是前途更远?

所以朱盛苔和养子朱道来分开的时候,那真是一送到村外,再送到镇里,夫妻俩回来之后哭了好久好久。

工作人员掌握了朱盛苔这边的资料之后,赶紧去江西省委报告,省里自然会向中央报告。

北京那边很快就收到了照片,周恩来和刘少奇,仔细看了照片之后,就去找毛泽东。

毛泽东看完之后说:“这孩子很像年轻时的毛泽覃!”

此事一下就变得复杂了起来,因为孩子只有一个,现在母亲却出现了两位。

朱月倩认为孩子是自己和霍步青生下的,而且她的上司也写信说:瑞金出生的小孩是真的,可以向江西那边证明,所以才能把孩子领走到南京。

江西的工作人员跑到了南京,这才带着朱道来去上海,见到了贺子珍。

贺子珍看到朱道来之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端详许久许久,泪水缓缓涌出了眼眶,说这就是我的毛毛,我的儿子。

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在验血的时候,朱道来的血型,与贺子珍一致。根据血型来说,自然无法认定是贺子珍亲生。

还有一个关键信物,那就是贺子珍亲手缝制的夹衣,也就是冬天的时候可以塞进去棉花,天凉快的时候可以掏出棉花。

夹衣送到贺子珍的面前时,她当时就哭了出来,说这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所以孩子肯定是自己的。

瑞金的老百姓也开始求证此事,将当年的前因后果,包括那两位红军干部长什么样子,从哪条路进的村,都一一查证而出,最后得出结论,孩子是贺子珍的。

还有一位关键人物,那就是毛毛出生的时候,贺子珍身患疟疾,所以是奶妈抚养照看的。

江西奶妈闻讯,急忙赶到了上海,一眼就看出,朱道来肯定是贺子珍的孩子,不会出错的。

北京方面,咱们的周总理非常重视这件事,因为此时的毛主席,还沉浸在丧子之痛当中,毛岸英的去世,对毛泽东打击非常大,所以希望毛岸红能够弥补到毛泽东内心的伤痛。

于是,孩子的养母、奶妈、连同江西的工作人员,带着孩子去了北京。

李敏喊了一声哥哥,随后带着朱道来,参观了京城的名胜古迹,亲情油然而生。

(李敏和毛泽东)

当年见过毛毛的中央领导人有很多,所以纷纷前来辨认,根据朱道来的长相来说,跟毛泽覃年轻的时候太像了。

朱道来的养母,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想要回到了江西老家。

且不论孩子是谁的,养母黄月英收养红军后代,而且一直供着读书到中学,这本就是大功一件。所以党中央的女同志,请黄月英吃饭,亲切慰问。

朱道来的养母回去之时,收到了多位党中央女同志赠予的纪念品,以及党中央发的五百块钱。

朱道来送养母的时候,母子二人在车站抱着哭了许久,朱道来因为这些年,从未感到过自己是外来人。他说,养父养母和亲爹亲娘一模一样,如果和哥哥弟弟起了争执,养母养父总是第一时间护着自己。

黄月英自然也泪眼连连,告别了养子朱道来,踏上了回江西的路。

前文说起过的朱月倩,也去了北京找到相关部门,坚持认为朱道来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此事,也就成了难题,只能上报周恩来处理,周恩来则去找毛泽东定夺。

不难想象的是,以伟人的心胸,自然会首先考虑到别人,而不是考虑到自己。

贺子珍为革命前赴后继,而朱月倩同样也如此,所以毛泽东批示此事不要再提,不要去管是谁的孩子,既然确定是革命后代,就应该交给人民……

按照组织的安排,为了不伤害母亲的心,当时咱们中共组织部的副部长帅孟奇,收养了很多革命烈士的后代,所以朱道来改由帅孟奇收养。

(帅孟奇)

根据毛泽东的警卫员回忆,第二天早上,毛泽东的桌子上有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四个孩子的生肖,那纸已经湿透了,都是主席的泪水。

朱道来的学生时代无疑是很幸福的,在帅孟奇的抚养下,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三个妈妈的爱都在他自己身上。

朱道来的学习天赋进一步展现,完完全全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大学,进入了国防工业的高精尖部门工作。

关于朱道来的去世,一直都是众说纷纭,目前来说有两个说法,一是肝癌晚期,于1971年12月,在南京医院去世;二是1966年,在南京街头,因参加活动而去世。

黄月英得知此事之后哭了一晚上,她说早知道这样,就把孩子留农村了。  

烈士代表那个生肖3

解放军报客户端的网友们,大家早上好,一起来看今天军报有哪些精彩内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3日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视频会晤。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3日下午在北京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

2021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发表视频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在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创建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支持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问候。

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3日在国防大学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

以上内容敬请关注头版。

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日透露,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正式推出,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中央人民政府11月30日向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作出批复,决定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和国家安全技术顾问。全文内容请关注2版。

12月3日,中老铁路首发列车驶过中国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的元江双线特大桥。

吉布提当地时间12月1日,中国海军第39批护航编队太湖舰靠泊吉布提港,完成首批国内前送物资不接触补给。这是编队自9月26日起航以来,首次实施靠港物资补给。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日对媒体表示,第76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并获得广泛支持,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热情和信心。

更多要闻关注3版。

前不久,东部战区空军组织优秀政治教员授课比赛,新颖的授课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是什么样的授课方式,让官兵直呼“过瘾”呢?详情关注4版。

近日,第75集团军某旅组织综合对抗演练,邀请某训练基地的专业蓝军分队充当对手,营造复杂严苛的电磁环境,在真打实抗中磨砺部队攻防硬功。

11月24日,第80集团军某旅组织直升机飞行训练。

欢迎阅读5版文章《红薯与黄桃的牵挂》《“毛背心”传承好作风》《五座跨河大桥的诉说》《小村庄倾情拥军七十载》,感受新时代双拥新貌。

前不久,第82集团军某旅官兵代表参观徐向前元帅纪念馆。朱磊 摄

今年4月份以来,龙岩军地扎实推进零散烈士墓迁移集中安葬,将零散烈士墓集聚成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建设成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教育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请关注6版文章《让“散落星火”汇成精神火炬》。

吉林省延吉市退役军人李长森5年间,背着相机走遍大半个吉林省,寻访了211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义务筹拍了两卷《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画册。

李长森采访107岁的抗战老兵孙庭江。孙有权摄影报道

今日“长征副刊”版带来《殊途同归英雄山》《书写高原军人传奇》《散文还能像什么》《夜读,刻下生命的印痕》等文章,期待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