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艳代表哪个生肖

三月桃花争艳,爱情运强旺脱单大有希望的三大生肖,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吉名轩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争艳代表哪个生肖1

生肖马

属马人性格开朗大方,喜欢自由,三月开始属马人能够结识很多新的朋友,特别是与异性朋友非常投缘,好好把握定会有自己中意的异性出现,非常有希望靠别单身的生活。

生肖羊

生肖属羊的人性格温和,善解人意,对待朋友能够全身心的付出。三月开始属羊人会有很多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同学聚会,有机会靠别单身哦。

生肖兔

生肖属兔的人乐观大方,有很好的人缘,受到朋友的喜爱。三月桃花运旺,属兔人异性缘大增,交往的机会也会变得多起来,属兔人可以大胆的表白哦,机会不要让他悄悄溜掉。

争艳代表哪个生肖2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人或亲戚中凡是女性的,不论老少,头上都有戴红绒花的。尤其是过春节,必从庙会或集市上买回大大小小、各种图形的红绒花。有时候胡同里会来小贩,他们挑着担子,两头筐里是大纸盒子,装满从花市趸来的绒花。他们边走边大声吆喝:“卖绢花、纸花、红绒花咧……”听到喊声,院儿里的姑娘媳妇,就会循音儿出来围着担子比划挑选、试戴购买。也有的大宅门,就把小贩叫到家里,任凭家中的老少女人们按自己心仪的挑,打总付钱。这些头上插着一两朵红绒花的女人们,照照镜子,互相看看,胡同里走走,不仅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春节的欢乐气氛,也从她们头上艳丽的红绒花上扑面而来。

何大齐文并绘

春节戴绒花,可有讲究了,那不是随便戴的。红绒花种类很多,有大小之分、有不同的图案。就说造型吧,有像开放的花朵,有像小动物模样儿的,当然更多的是聚宝盆形状的。因为这符合人们祈求吉祥如意、福至家和的内心愿望。像姑姑婶子这种年轻妇女,多戴聚宝盆式样的。我小时候听大人说:“宝盆里都是值钱的东西,如果你把钱放进去,就能源源不断地往外拿,永远取之不尽。”都知道这只是个神话,但对生活不富裕的人来说,这是内心的向往,有向往就有努力的方向,就有打拼的动力。所以聚宝盆成了永恒的最受欢迎的绒花了。小姑娘一般只戴小朵的花卉图案,有牡丹花、桃花、菊花等,取其美丽、娇媚、生机勃勃之意。老奶奶们一般戴大朵石榴花,因为石榴多子的特点,象征长寿和子孙满堂。也有各种动物的,像金鱼形状的,象征年年有余,往后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仙鹤形状的,取其鹤寿千年,祈盼硬朗长寿之意。也有十二生肖造型的,本命年的女性会选自己属相的动物,以求此年顺顺当当。头上红扑扑的花朵,心里美滋滋的祝愿,看着生活就有奔头儿。

还有蝙蝠,此动物虽长得不好看,但它和“福”谐音。我记得那时看到家人给奶奶祝寿时,就买一个大的五福捧寿的灯罩,挂在堂屋的正中央。一开灯,只见五只蝙蝠的图案,中间围着一个大红寿字,满屋红光,喜气洋洋,奶奶好不高兴。

那时有句俗话说:“头上有抹红,才能叫过年”,指的就是女人头上的红绒花,花钱不多,却让佳节添彩,人长精神。

绒花的谐音是“荣华”,春节在北方正是寒冬季节,自然没有南方的鲜花争艳,所以红绒线做成的花,应景应时。在唐朝武则天时已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末清初流入民间。在中国民俗中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嫁娶喜事,女子都是要佩戴红花的。但是男子也有戴花的时候,那是在科举时代,考上了状元、榜眼、探花的,也都要按惯例簪花,就是用簪子把绒花别在帽子上,于是“簪花”就成了科考高中的代名词。老百姓为了祝福男孩儿将来有成就,往往过年时,在小男孩儿的帽子上插上红绒花,所以绒花又有“状元花”的美称。那真是:“称体衣裁一色红,头鬓插花颤绫绒。从头焕新迎吉兆,祈福荣华年味浓。”

(原标题:戴红绒花)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何大齐

流程编辑:L02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争艳代表哪个生肖3

日前,上海博物馆公布2021年度特别展览计划。在2021年,上海博物馆计划为市民游客呈现7个特展。不仅有迎接中国农历辛丑牛年的“生肖展”,还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而特别策划的“海上千年书画艺术特展”。

“卓荦迎新”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

时间:2021年2月2日—3月7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大堂及各展厅

为迎接中国农历辛丑牛年,上海博物馆将于2021年2月2日至3月7日举办“卓荦迎新”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在全球疫情的艰难时刻下,继续团结促进国际博物馆间的合作交流,共庆中国传统新春佳节。

该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品包括上海博物馆馆藏的6件/组以牛为题的文物,以及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选送的2件文物。本次展览的中心展区位于上海博物馆大堂,同时,书画馆、玉器馆及印章馆常设展厅亦特别展出相应材质的牛年生肖文物。

商代晚期 凤纹牺觥 上海博物馆藏(本文图片:央广网发 上海博物馆供图)

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

时间:2021年5月21日—7月18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

缂丝与丝绣本为手工丝织与针线女红技艺,在融入绘画艺术后,缂绣绽放出绚烂光芒,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独特风景。

经由丝绸之路传入的缂毛工艺在转化为蚕丝织作后,逐渐从华贵的衣料织品中分出一支,先由缂丝宗教画像发展起来,渐融合书画艺术,孕育出纯为欣赏的作品,于宋代发展到巅峰。传承至元、明、清时期,缂丝画题材丰富,技法多变,既有气势恢宏、设色古朴的山水人物,也有精致典雅、令人爱不释手的花鸟册页。

刺绣从绘绣花样为主的女红,到精熟仙佛题材的刺绣画像,最后发展出光彩照人的观赏型画绣而登堂入室。宋代画绣作为欣赏绣艺术的灯塔和标杆,指引着后世刺绣艺术的发展方向。明代顾绣深受宋画绣艺术的滋养并有所突破,其针法与笔墨晕色相结合成丝理概念,运针如笔,所得花鸟、人物、山水独具风采,故而声名鹊起,成就一方美名。清代及后世书画绣品受之影响深远,涌现出大批如赵慧君、沈氏姐妹等名家。

本次展览甄选上海博物馆藏中国历代缂绣书画文物精品,以期让观者一览此类艺术品之非凡技艺与高雅格调。希望此次展览既能让观众流连于前人遗留之珍宝,也为后继者创作出属于今天的锦绣篇章而提供重要的借鉴。

明 顾绣 《钟馗像》之钟馗 上海博物馆藏

瓷映苍穹:中西陶瓷交流大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6月8日—9月12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一楼第一展厅

16世纪开始,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与成熟,中西贸易与交流日渐频繁,瓷器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美地区。远渡重洋的中国瓷器对欧美的生活方式、装饰风格、审美趣味,乃至文化风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更直接推动了欧洲陶瓷的发展与创新。

上海博物馆此次将与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携手,联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葡萄牙古代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赛夫勒国家陶瓷博物馆等世界一流博物馆及知名机构典藏,以共同呈现重量级的中西陶瓷与文化交流大展,彰显疫情阻隔之下全球博物馆界的联合力量。

展览不仅汇聚明清贸易瓷中的名品,呈现中国瓷器风靡欧洲的盛况,更侧重揭示中欧设计、图像、技术和观念的交流与互鉴。与以往的贸易瓷展不同,本展览有两大新看点。首先,展览将深入呈现中国瓷器融入西方的历史,透过油画原作、宫廷陈设与欧洲镶嵌、加彩瓷器,展示中欧器用、审美和艺术的碰撞与交融。其次,展览将首次系统展现中国器物与欧洲陶瓷的交流与互动,精选意大利、葡萄牙、荷兰、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各地受中国影响的产品,通过精心组合比对,揭示中国技艺对世界物质文明的贡献。此外,展厅还将再现葡萄牙桑托斯宫镶满中国瓷器的穹顶,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壮阔历史与瓷映苍穹的恢宏气势。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

荷兰代尔夫特窑 釉上彩中国风与黑人纹饰壁砖

荷兰国立博物馆藏

海上千年书画艺术特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6月18日至2021年9月21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

为庆祝今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上海博物馆将特别策划举办“海上千年书画艺术特展(暂定名)”作为献礼大展。本次大展同时也是上海博物馆近年来为响应上海市政府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充分挖掘江南文化、上海文化号召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次展览系首次从学术上对上海书画史进行梳理。参展书画精品近150件(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时间跨度自三国至近代逾千年。展品以上海博物馆馆藏为主,并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和嘉定博物馆等市内文化机构商借部分重要藏品。展览分为四个板块:艺脉/艺术成就、风情/人文互动、鉴藏/艺术影响、潮头/海上风华,旨在较为系统地展示上海千年书画的成就与影响。

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9月28日—11月28日(第一期);2021年12月21日—2022年2月27日(第二期)

地点: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

成立于1952年的上海博物馆,至今建馆已近70年,以拥有十四多万件珍贵文物享誉世界,而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珍贵文物是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捐赠文物的义举,从上海博物馆成立之时起从未中断过。捐赠者中既有社会著名人士,如潘达于、顾公雄、华笃安、胡惠春、庄万里、庄良有、杜维善、张永珍等人,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将毕生收藏的珍贵文物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给了国家,体现出了拳拳爱国之心。

上海博物馆受赠的文物几乎涵盖了馆藏门类的各个方面,青铜、陶瓷、书画、家具、印章、钱币、雕塑等库藏中都能见到这些捐赠文物,其进一步完善、充实了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和研究体系。同时,捐赠文物中亦包括了大克鼎、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等国宝级文物。上海博物馆即将迎来建馆70周年以及东馆建成开放,我们将分两期举办捐赠展,较为全面地展示这些捐赠文物,让观众了解这些捐赠者以及他们对上海博物馆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大爱、大善之举,也以此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对上海博物馆一直以来的支持。

南宋 宋刊《王文公文集》 房淑嫣女士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噩国青铜器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10月20日—2022年1月16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

噩国历史未载于史册,长久以来不为人知,却在青铜器铭文中不经意留下鸿毛鳞爪,等待后人发现。2007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羊子山发掘了一座西周早期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不仅精美而且铸有噩侯铭文,一段被历史长河吞噬了3000年的噩国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西周早期噩国与曾国并立汉东,西周中期开始与周王室联姻,辉煌一时,西周晚期却联合东夷、南淮夷叛周,导致灭国。2012年河南南阳夏饷铺因南水北调工程发现一处墓地,出土大批青铜器,经研究得知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噩国贵族墓地,此次发现引发了各种讨论,再次将噩国推向众人关注的焦点。

为揭开噩国历史谜雾,上海博物馆特举办此次展览,并向随州市博物馆、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借展近60件噩国青铜器,加上馆藏的噩国青铜器,完整呈现了噩国青铜器的发展脉络。展览以青铜器为载体,铭文内容作经纬,为观者还原噩国的历史,在遨游观览青铜重器的过程中,一眼千年,仿佛望见噩侯与周王设宴言欢,驰骋沙场的英姿。

这是国内外首次聚集展示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噩国青铜器,期望能满足观者对上古历史、噩国史事以及青铜艺术的关注。我们敬邀大家前来上海博物馆领略神秘古噩国的生动日常,感受其庄严瑰丽的青铜艺术。

西周 噩叔簋 上海博物馆藏

中国漆器珍品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12月17日—2022年2月16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一楼第一展厅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之一,漆器文化历史悠久,艺术璀璨。2022年是上海博物馆馆庆70周年,也是中日恢复邦交50周年,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袂,拟在岁末迎春之时共同举办特别展览“中国漆器珍品展(暂名)”,并出版展览图录,举办相关论坛活动。

漆器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审美的代表性载体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宋代漆器呈现出精微内敛、简约幽隽的时代特征,剔犀、雕漆、戗金、螺钿等工艺渐入佳境,展现百花盛开、竞相争艳的局面,达到我国漆器工艺的鼎盛时期,颇受后代推崇与赞誉。然而由于历史动荡以及漆器脆弱易损的特性,国内传世品甚少。

为加强公众及学界对海外流传精美漆器的认知,日本著名的中国漆器研究专家西冈康宏先生领衔策划此次展览。展览将汇集以东京国立博物馆为首的日本国立博物馆及知名收藏机构的中国宋元漆器珍品,以及故宫博物院、香港艺术馆、山东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机构的重要漆器收藏及考古出土品,若海外条件允许,兼向欧美的博物馆商借相关展品。展览以期通过展示海外传世及国内出土的宋元明漆器精品,系统梳理这一时期的漆器艺术成就,全力呈现海外漆器遗珍的历史价值与艺术内涵。”。(记者 林馥榆)

元代 黑漆螺钿波涛龙纹盘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本展览计划可能受疫情影响进行调整,请留意官方后续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