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代表簪子

虎年说“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瓜瓞绵绵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十二生肖代表簪子1

说起老虎,中国人应该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的身边有着太多的“虎元素”,十二生肖之一且不说,从古至今,各种成语、诗词、寓言、传说中的老虎数不胜数。陌生,是因为除了动物园和杂技团的人员与老虎有过亲密接触。除此之外其他人同老虎没有任何接触。

说到一个人凶狠,心怀不善,伺机攫取,用虎视眈眈,说到一个人体格强壮:虎背熊腰。(当然是指男人,女人都是杨柳细腰)说到年轻人勇敢大胆,无所畏惧: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到人的精神面貌,奋发作为:龙腾虎跃,虎踞龙盘等等……总之人的形象动作必须借用虎的特征才能准确表述到位。但是虎是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对人可不是友好,虎吃起人来毫不客气,因此同十二生肖中猪马牛羊相比,虎对人来说算不上吉祥物。

古书中对虎称为“大虫”,有害者为”虫”,请看: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时,进来看官司榜文。”武松道:“你鸟做声!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

这是《水浒传》中的著名的”武松打虎”一段文字,武松与酒家口中的“大虫”就是老虎。老虎最早出现在古书典籍里是在《山海经》。《山海经》中,“虎”字出现的频率极高:“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还有《诗经》里也有虎的描述:

“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大意就是描述物多样性:河里有鱼儿,山上有小鹿;至于猛兽,有狗熊、有马熊(罴),有山猫、有老虎,诗经里的句子大多晦涩难懂,但“有猫有虎”这一句,放到今天依然是大白话。为什么这样记载很多地方都是”与虎谋皮”呢?古代很多动植物专有名词——譬如描绘鱼类的“鲂”“鱮”——没有流传到今天,或者成了生僻字,这说明人类的关注点已经发生了转移,因为虎豹之流犬齿锋利,可以高效地捕捉和咬死猎物;眼窝很大,视野宽广,视觉灵敏,瞳孔可伸缩;耳室很大,嗅觉灵敏;舌头上有倒刺,可以轻松地将食物“骨肉分离”,触觉灵敏,便于夜间行动;脚有肉垫,行走无声无息;爪子锋利,可以伸缩;行动敏捷,跳跃有力,正是这些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特征,成为原始部族崇拜的原因。”颜值即正义”,他们崇拜的不是豺狼不是狗熊,而是嗅觉灵敏,身手敏捷的虎豹。再看《史记·李将军列传》,其中有这么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之。”这段的大意是讲飞将军李广以虎射石的故事。唐朝诗人卢纶以此为原型,创作了著名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老虎如果知道了飞将军如此神力,也会倒吸口凉气。

这些都是典籍中有关老虎的记载,太多太丰富,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柳宗元《黔之驴》,《战国策.楚策》中的狐假虎威等讲的都是老虎的故事。

民间传说中的虎也很多,郎中的祖师爷孙思邈进山采药,一阵狂风面前出现一只猛虎,张着血盆大口,孙思邈吓坏了:你是要吃我吗?大老虎摇摇头:NO NO。那你是有病要找我吗?老虎点点头。张着嘴,一瞧嗓子又红又肿,都快堵上了。孙思邈寻思,它是个畜生啊,我这手一伸进去,,咔嚓一下,手就没了。怎么办呢?呃,随身带着个小铁棍,给弯成个圈⭕ ,放进老虎嘴里,撑住。手伸进去,掏嗓子眼,掏出来一个簪子。原来是吃了个女的,簪子卡在嗓子眼,发炎了。敷上药。拿出铁环。说你看,你这就是报应,吃肉太多。打这以后这只老虎就不吃肉了,跟着孙思邈。孙思邈死了以后,被封为”药圣”,药王爷的庙里孙思邈的画像边上就趴着一只老虎,这叫”配飨”,”配飨”就是贤人或国家功臣画像供奉太庙,附祀于朝,同受祭飨。

从这以后,郎中外出看病,都拿一晃子画一大老虎,这手拿一铁圈,这铁圈就是从孙思邈治老虎那演变而来,它有个正式名字叫”虎撑”,这是郎中标配的物件。

还有个民间传说,讲的是人被老虎吃了后,变成鬼,帮助老虎再吃人,这种鬼叫做伥鬼,成语”为虎作伥”就是这么来的,后通常比喻作为恶人的帮凶。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就记载了这事:“凡死于虎,溺于水之 鬼号为伥,须得一人代之”。 老虎固然可怕,但老虎也有着活泼的一面:“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唐 张籍 猛虎行)它们跟所有生灵一样,舐犊情深。虎毒不食子嘛。

其实老虎轻易不伤人、不吃人,因为它懂得人是万物灵长,不敢得罪上天神明。“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原来,山中百兽是它的食谱,天上的五龙是它的好友。对于食物链和社会关系的把控,老虎心里很清楚的。

虎年到来之际,我们要 学老虎的精气神,做起事来如虎添翼、虎虎生威!而不要有老虎的凶狠和残暴。现在每抓住一个贪官,都叫”打虎”,贪官如虎,可见贪腐危害之大。人间有如虎贪官,就有打虎的英雄武松。”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打虎”有代价,更多的是胜利的喜悦。

2022年春节

十二生肖代表簪子2

1月18日,在台湾云林县北港镇,蔡尔容在工作坊内对纸塑作品“五路运财”进行调整。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新华社台北2月7日电(记者刘斐 章利新)正月初五“迎财神”,这一习俗让台湾云林县北港镇的纸塑艺人蔡尔容夫妇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他们的财神纸塑作品受到各地宫庙的欢迎。

走进他们的工作坊,迎面便是一组“五路运财”的纸塑作品。居中是胯骑黑虎的武财神赵公明,两侧立有东西南北四路财神,前有推一车元宝的昆仑奴。这套作品就收到台北附近一座寺庙的展览邀请。

蔡尔容和妻子卜雅菡从事少有人知的纸塑技艺,至今已20多年。23岁嫁给蔡尔容时,卜雅菡以为两口子会在台北生活一辈子,却不想后来竟在台湾中部的北港镇扎根。

从父亲手中接过纸塑技艺后,蔡尔容和妻子花了5年左右时间,翻阅包括《礼记》等在内的百余部古籍,终于找回失传200多年的“脱胎换骨法”纸塑技艺,从而能用柔软的纸塑造坚硬却富有弹性的整尊神像。

“这门起源于东汉末年的中华传统技艺,就像很多老祖宗的东西一样,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失传了、不见了。”今年57岁的蔡尔容为这门技艺放弃了在台北的电脑资讯工作,因为他认为“我们这些后人有义务把它们复活,并延续下去”。

今年是中国农历猪年,蔡尔容夫妇特别制作了一尊天蓬元帅的纸塑作品。受《西游记》影响,天蓬元帅往往被人们跟猪联系起来,但这尊纸塑却是依据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朝元图》里的天蓬元帅形象制作,还原了道教中其本来面目。

卜雅菡说,这些纸塑神像有筋、骨、皮、肉,内部中空,可将官印、符令等装进去,再用竹纤维纸制成衣服,上漆线雕和金银箔,整尊神像如真人般有四肢和五脏六腑。

制作这些纸塑作品用到的便是“脱胎换骨法”,先把层层竹纤维纸粘在黏土塑成的素坯上,待整个坯体阴干成型后,用刀剖开坯体,挖出两块黏土素坯,再将两块纸坯粘合。

蔡尔容说,做这份工作最需要的是细心和耐心,“老祖宗的这些手艺没有速成的,要一点一点踏实地去做”。

1月18日,在台湾云林县北港镇,蔡尔容在工作坊内展示纸塑面具作品。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据介绍,一尊60多厘米高的纸塑神像往往要3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错一道就可能导致整件作品废掉。“就这样丢废品,都‘丢’掉了台北一栋房子啦。”蔡尔容说。

由于工序复杂、工时长,且需长年磨炼,制作过程中动辄还会产生挫折感,不少学徒被“吓”跑了。“曾有学校介绍40多个实习生来,几天就都跑光了。”蔡尔容有些无奈。

“做一行就要专心做下去,任何一行都会有困难,与其抱怨不如去解决它,这也是我奉行的匠人精神。”蔡尔容说,这份精神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努力在细节上下功夫。

他指着那组“五路运财”纸塑说,邓九公肩甲上的吞头并没有用狮头造型,因为人物是殷商时期的,而狮头造型吞头到唐朝才出现。

为传承好纸塑技艺,蔡尔容广览群书,不断追溯古法,并将深厚渊博的中华文化一点一滴融入作品。他说,古人做东西都是有讲究的,如早期的稻草神像,身着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五色衣;用10根稻草做胳膊,代表天干;用12根稻草做腿,代表地支,而将其对折则代表二十四节气。

近年来,蔡尔容夫妇还在纸塑上发挥创意,衍生出不少文创产品,包括发簪、裁纸刀、书签、笔筒等。

“我们中国人喜爱竹子,因为它清静谦虚,又寓意步步高升。我们的纸塑原材料主要是竹纤维,所以我们的文创品牌就叫‘竹纸传奇’。”卜雅菡说。

多年来,蔡尔容夫妇携纸塑作品参加大陆多个展会,足迹遍及北京、上海、青岛、济南、义乌等十几个省市。

“我们的手艺本就来自大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把它带回大陆,让更多人知道,在台湾还有人在坚守这门手艺。”卜雅菡说,通过到大陆参展,我们也希望找到合作伙伴,共同把纸塑发扬光大。

今年初,蔡尔容夫妇创作的“12生肖拆纸刀”获得云林县政府颁发的“云创点睛·文创精品”奖项。更令他们开心的是,纸塑技艺的接棒人正不断成长。现就读美工专科学校的高一学生黄晨祐,自幼跟在蔡尔容夫妇身边学习,已能帮忙制作配件和涂色。

“这门手艺已经很少有人在做了,需要有后辈去传承。”黄晨祐说,在学习过程中要琢磨每件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把作品做得更传神。

十二生肖代表簪子3

上方作竟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陈彦仿)日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博斯坦村发现一座唐宋时期墓葬。墓葬中出土的带有铭文的“上方作竟”龙虎纹镜最为引人瞩目,在新疆尚属首次发现。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判断,这批偏室墓的年代在唐初。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永强说,“上方作竟”上的铭文代表了工匠或者制作铜镜的作坊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之意。拉甫却克墓地出土的器物以唐代为主也有少量宋代遗物,出土的仿东罗马金币等器物,以及口含萨珊波斯银币。墓主人手握开元通宝的丧葬习俗,均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显示出哈密在古丝绸之路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砖室墓

  据了解,拉甫却克墓地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博斯坦村,东距哈密市65公里,紧邻拉甫却克古城。古城形制保存较为完整,属唐宋时期城址,现留存有城墙、角楼、马面、佛寺等遗迹。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科院遥感所等合作,对白杨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在拉甫却克古城西北新发现墓地、佛寺、仓储等建筑遗址,9月至12月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62座,主要有斜坡墓道墓、偏室墓和地面葬。

地面葬墓室

  其中19座斜坡墓道墓,墓道多呈南北向,个别为东西向。墓室开凿于墓道北侧,均为洞室,短斜坡墓道,开口略窄、底部略宽,前半部较陡,后半部较平。

  墓室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平顶、直壁。墓底多留生土二层台为棺床,多在西侧或北侧。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有单人、双人或多人多次藏。5座墓内有彩绘木棺,随葬有“开元通宝”、仿东罗马金币、漆木碗、金戒指等遗物。

  19座偏室墓中,藏式多以单人仰身直肢一次葬为主。墓道呈长方形者,墓主多为男性,无葬具,随葬品多为单耳陶罐;墓道呈长圆形者,墓主多为女性,多以箱式木棺为葬具,随葬有铜镜、漆盒、“开元通宝”、萨珊波斯银币、发簪等器具。出土铜镜中有“四神十二生肖”铜镜、纹饰繁复、雕刻精美;又有“上方作竟”铜镜,龙虎文案雕刻精致,并铸“上方作竟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刻治今首悉皆在,长□□二亲矣□”(□为未能识别的字)28个汉字铭文,为新疆首次发现。

  地面墓葬21座,除1座在原地面用土坯修筑长方形墓室外,其余均借用早期房屋建筑基底稍加改建而成。

  墓室开口呈长方形,四壁为土坯,个别墓底铺有草席。墓室窄长,多已被盗掘。墓葬以多人葬为主,出土银耳环、“开元通宝”、蜻蜓眼玻璃珠等,同类器物在新疆历史时期遗存中,仅见阜康白杨河墓地唐宋时期墓葬。据墓葬形制、随葬遗物及测年数据可知该墓地年代为唐宋时期。墓地的发现,为研究唐代伊州史地及唐宋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