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之客代表生肖

一个美国人的亦庄生活:好奇心和热爱把我带到中国,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京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路过之客代表生肖1

很多初到异国的人都免不了经历一场文化冲击,但美国人Brian McGrath不一样——他感受过的最强烈的冲击不是来自中国,而是生活了28年的家乡。

他来自波士顿旁边的小城马尔登。2017年,在北京亦庄做了一年的英语老师后,他按计划回到家。

“一切都太熟悉了,生活仿佛停滞了。”他开始怀念中国街头热气腾腾的美味小吃,还有白雪掩映下的故宫红墙。没多久,他重回北京亦庄,继续教书,也继续学习中文。

Brian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兴趣从未消减,只会不停增长。在中国生活越久,Brian想要探索的就越多。那个孩童时代在餐馆里固执地研究筷子的男孩,现在开始学成语、读古诗,还听起了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

在同事李元琨看来,这个美国人已经“把中国文化融进日常里”,津津有味地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中,乐此不疲。

“北京是最适合你的城市”

即便是对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人来说,位于东南的亦庄也可能是陌生的。但初来乍到的Brian却感到了一种天然的熟悉感。

这里不算繁华,也没什么著名景点,但想体验大城市的喧闹也很容易,开车不到一小时,就能到达王府井等商区。这像极了Brian的家乡——马尔登(Malden),一个坐落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旁的安静小城。

马尔登生活着不少华人。从16岁开始,Brian在当地图书馆工作,中国同事很热情,告诉他早上该去哪里吃粤式点心、中国的春节是哪一天,还告诉他,“我的国家真的很好,你应该去看看。”后来,Brian考入大学,主修英文,也选了两学期的中文课,心想着,“万一哪天去了呢?”

终于,在28岁的时候,他真的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其实,在海外教学一直是他的梦想,2016年10月,毕业5个月后,给他安排工作的人说,“北京是最适合你的城市。”

2021年11月6日,在北京市天佑兰亭书法文化博物馆,Brian和老师一起写书法。受访者供图

起初,Brian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时,他对这个城市仅有的一点儿了解,来自于有限的电视节目。那些画面里,北京有着一个大城市最该有的样子,钢筋水泥密匝匝扎进柏油路面,街道上人头攒动。

北京确实很大,但是又跟电视里的不太一样,来到这里后,Brian惊喜地发现,“原来北京这么‘绿’。”在他眼中,这里到处可见宽阔的公园,即便高楼林立,草和树也成丛、成片地生长着,想要亲近自然,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一切都运转得无比顺滑。在北京坐地铁,他从没经历过车次延误或检修,这在他的家乡是不可能的——全美第一条地铁线路穿过马尔登,开通至今已一百多年,早已破旧不堪。

Brian说,他第一次来北京时,大街上外国人的面孔比现在要“稀奇些”。有路人拉他合影,或者在公交车上偷偷拍他,去长城等景点的时候,也有人主动走过来和他交流。Brian从不觉得被打扰,也能理解那份好奇心。

有时,还是难免尴尬。起初,他和五六位同来中国工作的伙伴形影不离,一起游玩,一起参加培训。一次周末,大家都没时间,他一个人乘地铁去超市,突然感到有点紧张,担心有人在看他。后来去广西南宁旅游,当地人不加掩饰的打量,把他盯得发毛。

但回头再看,Brian却感激这样的经历。他说,在美国,不同种族之间的关系有时会很紧张,“很多白人不担心,也觉得理所应当,有时候对来自其他国家的少数族裔并不友好。我也从来没想过,当你和身边人看起来不一样时,被人盯着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

然而在中国,即便他“看上去不一样”,人们却都对他很友好。和朋友一起在雍和宫附近溜达,有茶店老板主动攀谈,还邀请他们免费喝茶。几周前,走路上班的路上,有快递小哥骑车经过,对他热情地喊,“Good morning!”

2021年9月21日,Brian在北京环球影城。受访者供图

“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按照此前的规划和合同,在中国待满365天后,2017年10月,Brian回到了美国,回到了家乡马尔登。

像在北京一样,去超市买糖果,他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打开微信付款,直到发现收银员一脸的疑惑,他才意识到不对劲。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他最爱说的两句话是,“在中国不是这样的……”“当我在中国的时候……”

他甚至还成为了当地的中国文化传播大使。当时,Brian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学校开始了新的工作。一次,学校举办“国际日”活动,邀请来自各国的学生展示本土文化。学校里没有中国人,曾在北京生活过的Brian就成了代表。

他做了一张海报,贴了几张在中国拍的照片,介绍了不同的食物和烹饪方法,上面还有一个红包,介绍了春节的习俗。他买了饺子,还买了一块书法水写布,看来往的人们在上面沿着笔画描摹。

“我意识到我作了错误的决定,不该回来的。”几乎没过多久,Brian立马开始找新工作,申请签证。2018年8月,时隔10个月,Brian再次来到中国。这里的变化很快,一年前离开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地方,已有一座大商场拔地而起。

“一来到这儿,就感觉很激动。”作为外国人,Brian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都是学习新事物的机会。“从学习使用从未用过的App,到学习一门语言,到了解该去哪里玩。”微信成了他最常用的软件,家人和朋友也都下载了微信来联系他。

适应变得越来越容易,尤其是胃。路边烟火气十足的小吃总让他兴奋。工作单位不远处,小推车上摊起热气腾腾的煎饼,羊肉串 “滋滋”冒油,“像是一场街头派对。”周末的时候,他特意早起,走路去吃油条,喝豆浆。

2021年5月1日,Brian在兰州品尝兰州牛肉面。受访者供图

有一段时间,他天天去超市里买凉皮,“凉的面条,美国是没有的。”当曾经讨厌的西红柿和茄子,被炒鸡蛋、鱼香味烘托着端上餐桌时,他也开始着迷。

“他对这里的文化有了解,也愿意接受,并融入进日常里,让自己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同事李元琨说道。他向Brian介绍过不少节日背后的传说和习俗,每逢端午节,他总能碰到Brian买粽子,春节的时候,Brian的门口也一定贴着一副鲜红的对联。

“所有的孩子都爱你”

目前,Brian是北京市中芯学校的一名六年级英文老师。最开始,他教三岁的孩子,也教15岁的青少年。“确保学生们听懂了我所讲的”,是Brian的教学信条。课堂上,他举例子,带大家做游戏,玩头脑风暴,提问……用各种方式来传输新内容。

他不止教英文。有时候,错拿别人饭卡的男生选择“最鲁莽也最危险”的归还方式——把饭卡扔过整个教室,Brian便严肃地让他道歉。彼此熟悉的同学说起话来不注意分寸,在作业里用最不礼貌的词汇描述对方“很胖”,他也会严厉教育,“不要刻薄,要彼此尊重。”

他喜欢让学生们分组完成任务,也注意打乱组合,让大家有机会和不同的同学合作。遇到学生有情绪,Brian也会耐心劝导,“你们以后工作时,也会碰到不喜欢的人,但也要完成自己的工作。”

“我是英语老师,但不止于此,我想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Brian说道。

2019年5月,Brian和他的部分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几乎每年,Brian都要带一批新的班级,到现在,已经教过300多名学生。但他几乎没收到过任何来自同事、学生和家长的负面评价。

在同事李元琨眼里,Brian的责任心很强。前年初春,Brian得了流感,怕传染,只能在家休息。第三天,基本康复但还没能正式回校工作的他,选择在晚上来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把四个班的上百份作业装进一个大包,背回家批改。

Brian从不框定和家长联系的时间,他告诉家长,想问学生的在校表现等问题,可以随时在微信上问。

学生们也喜欢亲近他。课间休息时,十来岁的孩子们围着Brian,聊课堂上的问题,聊电影,也聊出道近20年的国外老乐队,还有千奇百怪的问题——“我哥哥要去美国读书了,你有什么建议吗?”“你住在美国哪里?是什么样子的?”

以前的学生也想他,教师节的时候,总会送上亲手制作的小贺卡。前段时间,有位家长加了他的微信,发来一张照片——有班级在上公开课,Brian路过,和以前的学生和家长打了个招呼,照片记录了他在教室门口探头的样子,家长说,“我们好想你,我的孩子很爱你,所有的孩子都爱你。”

那位家长还发来一段视频。两个学生打扮成熊,正和第一次来校报到的新生打招呼,Brian正好路过,两只“熊”边喊“Mr. Brian”边跑过来,把晃晃悠悠的熊脑袋挤进他的怀里,给了他大大的拥抱。他忙着夸“可爱”,没注意到这一幕被家长记录了下来,“那位妈妈说,看到我和孩子们聊天的样子,她很感动。孩子们和家长们真的把我记在心里。”

好奇心与热爱

Brian说,孩子们也是他的老师。

课堂上,常有学生告诉Brian一些中文词汇。讲到一个故事时,学生们也爱聊“在中国是另一种情况”。甚至在画画的时候,有小女孩会笑着教他绕口令一样的东北方言。在北京亦庄发布的《外国人在亦城》视频里,学生们还教他念古诗,Brian一字一句地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和很多外国人一样,Brian学会的第一句中文是“你好”。如今,每周三,他都要上中文课,已经学到了HSK(汉语水平考试,6级是最高等级)4级教材。

在李元琨眼里,Brian的中文很不错,购物、点餐都没什么问题。偶尔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会用手机手写输入来查询。一起出门吃饭时,李元琨总爱让Brian和服务员沟通,Brian的“谢谢”说得很地道,曾做过翻译的李元琨一时反应不过来,对着服务员脱口而出,“Thank you。”

在中国这些年,Brian走过很多地方。看了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四川的熊猫基地,吃了火锅,给太原的亭子古建筑拍了不少照片,去年中秋节,他还去看了一场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每个地方都太不一样了,有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历史,比如皮影戏,还有少数民族舞蹈。”这是Brian体验中国文化的方式。

2019年国庆前夕,Brian参与学校组织的合唱表演。受访者供图

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北京。在Brian眼里,北京是融合了古老和新兴的城市,“总是有新的东西出现,但也有历史的、传统的,比如胡同。”冬天下雪时,他和很多中国人一样,盯着故宫的抢票系统。

今年34岁的他,依旧有很多想要尝试的东西。想看京剧,看看演员脸上的油彩;想像很多老大爷一样,在公园里打太极。他还想去云南看雪山,去福建看圆形的客家土楼,还有冬天翻地灌水时的梯田,水满田畦,太阳照下来,亮汪汪的,像一面镜子。

他对中国的兴趣,似乎从未减弱一分。小时候,他去美国家乡的中餐厅,第一次从宣传单页上知道了十二生肖,他并不太明白,但兴奋地大喊,“我是个兔子!”拿起桌上的筷子,包装上印着使用说明,一双小手试图控制两根木棒,Brian努力又笨拙地开始了自学。还有大学时的很多个凌晨,他在白纸上练习写汉字,一笔一画,写错了就重写上百遍。

“我一直觉得,大概是因为从孩童时代到学生时代的好奇心与热爱,尽管中途有些曲折,我最终还是来到了中国。”

新京报记者 彭冲

编辑 李彬彬 校对 赵琳

路过之客代表生肖2

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变飞快,男人们都忙忙碌碌,无暇顾及身边出现的每一个人,也不曾停下脚步欣赏路过每一道风景。不过当下面这四种生肖的美女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时,男人们一定会驻足停留,对她们一见倾心。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是谁吧!

生肖兔的女人

对生肖兔的女人来说,爱情就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她们温和顺从的性格,言行举止总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再加上迷人的外表,有惹人注目的魔力。尤其是她们那优雅的风姿会触动人们的心弦,使一大片男人对她们产生好感和深情。

生肖鼠的女人

生肖鼠的女人很细致,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在很多时候,比较害羞的她们往往会传达出一股自我压抑的气氛,但是这对许多男性来说,反倒是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在很多男人看来,这样的女人很可爱、很有趣,倾心于她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肖鸡的女人

如果说属鸡的女人妩媚温柔已经能够打动男人的话,那么含情脉脉的眼神像带雨梨花,更使她们看起来楚楚动人、惹人疼爱,让一切男人一见倾心,甘于拜倒在属鸡女人的石榴裙下,甚至死心塌地,为她们付出一切都在所不惜。

生肖马的女人

生肖马的女人性格特别的热情,有着丰富无比的想象力,她们在玩乐的场合中,豪爽和开朗的性格对男人很有感染力。因此,她们不光有好的异性缘,还有不错的桃花运,如果要说第一眼的爱情到底有多容易,看看属马的女人就知道了!

——————————————

免费分享最新的每日星座运势,推送热门星闻,大师驻站免费咨询的微信

搜认证微信号:星座网

或加微信号:xingzuo5

路过之客代表生肖3

来源:新华影像

在美国电影《车队》中有这样的经典桥段:俩小孩儿拼爹,一个说:“我老爸是总统。”另一个马上说:“我爸是卡车司机。”为了让中国的卡车司机活得更有尊严和价值,12年前,全国首家卡车司机互动组织——“东风兄弟俱乐部”应运而生。

12年,一个生肖轮回。这12年一路走过,连创始人也想不到,俱乐部竟聚拢了来自全国的55万名“兄弟”,这些会员不只限于东风品牌卡车的司机,全国所有品牌卡车司机的身影在“兄弟”大家庭中都能见到;“东风兄弟”成为卡车司机们值得托付的平台,有情有义互帮互助,将爱心、奉献传播到全社会。

全国首家卡车司机俱乐部12年聚拢55万名“兄弟”

12年前,为了更好地服务东风轻卡的客户,东风员工王桥倡议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领导,搭建一个俱乐部平台,为购买东风牌卡车的司机兄弟们提供人文关怀、救援维修、路况指引等增值服务。

“这个点子不错。”时任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的卢锋肯定道。不久,“东风兄弟俱乐部”问世。草创时期的俱乐部成员,仅有出点子的王桥和另一位同事。

“俱乐部运行的头两年,我们非常迷茫,差点崩溃了,一直找不到突破口。慢慢地,我们才体会到,这个群体有那么多艰辛,同时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那么不容易,他们漂泊在外、遇事茫然无措……”王桥说,因为交通事故多、物流欺诈多、公路三乱多,社会对卡车司机存在偏见,社会认可度低,高峰时期,曾有18个部门可对卡车司机进行处罚。

“在外地遇到困难,如果能有人指个路,帮忙找个靠谱的配货站,遇到碰瓷的能有一个当地朋友在身边,甚至小到送一个工具、提供一个补胎流动车的电话……都能给卡车司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王桥说,因为卡车司机感受到俱乐部大家庭的温暖,才会在12年里吸引了55万名兄弟聚在一起抱团取暖。

12年过去,谁也没有想到,总部位于襄阳的“东风兄弟俱乐部”麾下竟然聚拢了来自全国的55万名会员。这些“兄弟”中,不仅有开“东风”的司机,还有开其他品牌的卡车司机。

因为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全新的运作模式,继东风之后,江淮汽车、联合重卡等汽车公司也成立了类似的卡车俱乐部,“一不小心,‘东风兄弟俱乐部’成了全国第一家专业服务卡车司机的品牌……”王桥自豪地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在路边扒活儿,到经营性运输;从为生存而战,到更有尊严地生活……“有困难,找兄弟”,东风兄弟俱乐部用12年的时间,改变了一个群体,唤醒了一种真善美的东西,在极大传播东风汽车品牌的同时,也彰显着东风作为国企值得托付的社会责任。

东风“兄弟”互帮互助 宛如一家人

2014年3月13日,山东潍坊会员王延飞驾车路过泰安市中外环路时,车上的货物意外散落,那会儿已是晚上近十点。心急如焚的王延飞通过俱乐部互助热线,拨通了俱乐部泰安“兄弟”尹大鹏的电话。尹师傅问清楚情况后,立即打的跑了十几公里,到达现场帮忙收拾散落一地的货物。两个多小时后,货物被如数堆上了车。

担心“兄弟”太急太累没有吃饭,细心的尹大鹏还顺带了煮鸡蛋和包子给王延飞。当晚零点多,收拾好货物、吃着“兄弟”带来的爱心餐,王延飞感动得直落泪。

马寨传是外地到新疆谋生的一名卡车司机。2011年3月2日,老马开车在一个十字路口与一辆大货车发生碰撞,造成两名司机重伤、1名副驾驶轻伤的事故。老马的运输车——东风多利卡是借钱买的,家里还有2个上学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出了车祸后,他急切需要帮助。

东风兄弟俱乐部新疆金大地分部得知消息后,迅速将马师傅的车祸情况上报位于襄阳的东风兄弟俱乐部总部,请求爱心援助。同时,分部主动减免了马师傅的部分修车费用。

总部接到求援的消息后,启动爱心救援体系,在部分会员中发起“您给马师傅发一条慰问短信,我们代表您给马师傅捐助10元钱”的公益活动。公益信息发出的第一天,病床上的马师傅就收到了200多条短信……

小到相互帮助购买配件、分享货源、请拖车,大到出门在外联系其他区域司机帮忙配货、遇险求助……这12年,互助故事数以万计,全国已经有55万名卡车司机加入到这个互帮互助组织。

经常查看俱乐部的微信、QQ群、微博、网站、彩信、短信等信息平台、出门前给目的地城市的兄弟打个电话、遇到兄弟们有困难主动去搭把手,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

“东风”探索前行让卡车司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十年前,卡车司机没人关注、没人在乎,我们成立这个公益组织就是为了来关心这个群体。”王桥说,东风俱乐部的核心就是互助精神,也是这些年运行的最大价值。

2009年,东风俱乐部第一次把人缘好、能力强、够热情的会员评选为“雷锋会员”,第一次只有6人,现在已有近百名“雷锋会员”。“雷锋会员”成了俱乐部最够义气的兄弟的专属名称,也是俱乐部会员最高的荣誉称号。

近两年,俱乐部发现,众多卡车司机在外跑车,很少有时间兼顾家庭,但又渴望有人在亲子关系方面给予指导。于是,俱乐部设立了卡车司机子女教育热线,除了线上解答孩子教育问题外,还坚持开展全国卡车司机子女书画大赛、“对妻子说心里话”等家庭活动,努力把卡车司机群体发展为一个充满正能量、活得更加有尊严的群体。

2014年8月,有互助会兄弟提出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活动。不到半个月,来自山东、四川、河南、湖北等地的会员,给总部寄来了几十个包裹,数千件衣服、学习用品和体育器材等,这些都被捐赠给南漳县东巩镇苍坪完全小学的贫困学生们。

“东风兄弟”们由关注自己拓展到关注社会,卡车司机们的胸怀也变得博大。从关注自我的“向善、为善”到关爱社会的“扬善”,将司机们之间的互爱,延伸到关爱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推广)(胡华薇 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