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物无我代表生肖

高手输赢的关键,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形意拳张金涛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无物无我代表生肖1

1、谈“松”和“静”的关系:练习形意拳必须要心神安定,全身自然放松,要不思不想,无物无我。好似木鸡植中庭,又好似扁舟泛巨海,使大脑完全静下来。只有大脑能够静下来,身体才能够完全放松下来,二者是相辅相成,很多人身体之所有僵硬,发出的是拙力,是思想意识太重,只有放下思想包袱,身体自然就会放松。身体只有完全放松了,大脑才可以静下来。练习形意拳的重点要从“松”和“静”中去追求,这也是技击高手输赢的关键。功夫相当的两个人双方对峙,首先拼的是大脑,其次拼的是技巧,最后拼的是体力,谁的心能够静下来,谁的招数就会灵活,谁赢得可能性就比较大。

张金涛先生五行刀

2、谈爆发力的发放:平时练功,不宜过多的频繁发放爆发力,过多的发放爆发力会造成自身气力的大量消耗,从而气妥力竭。平时练功要以柔练、含劲练习、养练为主。平时练习如同做生意挣钱,而在实战对敌中的一瞬实用爆发力打人相当于是花钱。只有兜里有钱才能够在用的时候花,只花不挣那就只有亏空了,会消耗自己的元神。劲力的发放是由根节到稍节的一个贯通,整个身体好比一个管道,如果有堵塞的地方就要进行清理,必须要畅通无阻才能保证劲力的顺利传达,平时练习适当的发放爆发力,就是要保证管道的畅通无阻。正确理解“养练结合”是练习形意拳最重要的一点。形意拳的三顶中头顶、舌顶、手顶外,还有膝盖和百会穴的上顶,但是它只限于爆发力的发放劲力时的一瞬间,劲力发放后要迅速恢复原来状态,否则百会穴常顶会出现头晕、目赤、耳鸣的现象。膝盖常顶会造成重心前倾和双重之弊端,对膝关节也有一定的伤害。咬紧牙关后觉得浑身上下都是胆、浑身是力气,有蔑视敌人、消灭敌人压倒一切的气概。当在爆发力发放的一瞬间,上下牙关要咬的紧而再紧,当爆发力发放完之后,牙齿要恢复到原来轻扣的状态。

张金涛先生之半步崩拳

3、谈“连环”的概念。刚开始练习形意拳要以规矩练习为主,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书法中之楷书,横撇竖捺要以严正规矩为主,只有按规矩练习才能够将形意拳的拳理一一做到位,比如形意拳的鹰捉功,要先做撤歩回拉,再做上步钻拳,最后做进步鹰捉,将每个动作分开练习,并了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和健身养生之所在。当练习到一定基础之上,则要做到不拘规矩而又不失规矩,要做到将以上三个动作变为一个动作,也就是所谓的“连环”。连环是循环无端、连接不断的意思。要做到意的连环不断、气的连环不断、和劲力的连环不断。如书法中之草书。意的连环不断,就是要真正的做到“练拳时无人似有人”,出手有进攻之疾,回手有刁挂之巧,进步有踩踏之狠,退步有钩挂之敏。将“意、气、力”合于丹田而运发周身。动作做到连绵不断,手到力不止,手停力不断。

无物无我代表生肖2

西安 长乐门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反者,道之动

【憨山大师注】此承上章要人作静定功夫,此示功夫之方法也(这一章讲修证。开头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把静坐修道的原则和方法都讲透了,也讲尽了)。

“致虚极,守静笃”者,致,谓推致推穷之意(致,使达到)。虚,谓外物本来不有(虚,后世常用“空”,虚即空,空即虚。致虚极,空到极点)。静,谓心体本来不动(“守静笃”,守,守护、保持;静,同“净”;笃,忠实而专一,即一心一意;打坐、做功夫,如澄浊水,精神集中,守心一处,不被物迷,不随境转,静到极点、净到极点)。世人不知外物本来不有,而妄以为实,故逐物牵心,其心扰扰妄动,火驰而不返(本来心物一元,由最初的一念无明,于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宇宙、有了世界、有了你、我、他和她。众生执妄为实,终日里心念电转,驰逐于外物,攀缘取境,一刻不得闲)。见利亡形,见得亡真,故竞进而不休,所以不能保此道也(众生以为有我、以为有身、以为身外有物、以为有名和利、以为有富贵荣华,向外驰逐不已,故离道日远)。今学道工夫,先要推穷目前万物,本来不有,则一切声色货利,当体全是虚假不实之事(修行就是做减法,一点一点收心向内,心不外驰。所谓“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推穷,纵有亦无,一切既是虚假,则全不见有可欲之相(凡无心于事,无事于心)。既不见可欲,则心自然不乱,而永绝贪求,心闲无事(空之又空,静之又静,对境心不起就对了)。如此守静,可谓笃矣,故致虚要极,守静要笃也(穷极于空,穷极于静,干干净净,无物无我)。

老子既勉人如此做工夫,恐人不信,乃自出己意曰,“我之工夫亦无他术,唯只是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如此而已”。并作,犹言并列于前也(进一步,于定中观世间万物,都处于永不停顿生、住、异、灭的过程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生不息。并,并列于前,无一遗漏地呈现出来。作,指生、住、异、灭的变化过程)。然目前万物本来不有,盖从无以生有,虽千态万状,并列于前,我只观得当体全无,故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于定中,观大千世界,观世间万象,从无到有,千变万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生不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东西却从未改变,一切生命现象背后的那个力量、或者说那个能量。从现象上看,生死皆是幻相,但是生死背后的那个东西是决定存在的。“吾以观其复”,就是我观察到生命现象背后的那个东西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来来往往的只是生死的现象,相始终在变,千变万化,但那个东西从来不动不摇。所以,《道德经》认为,修道就是要回归那个生命的根本,我们姑且称之为“道”。道是起点,也是终点,世间万有皆是来自那里,必然也要回归到那里。但是世人已经迷失这个本源,不知生命现象只是“道”之用,心迷于相,驰逐外物,只知有生死而不知有“道”。世人都忘记了回家的路,甚至忘记了曾经有个家)。复,谓心不妄动也(复,本义是是返回、回归,引申为往来、循环往复,进一步引申为透过生死流转、生死轮回表象背后有个不动不摇的道,即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的根本,世间万有生于根,复归于根)。

向下又自解之曰,“夫物芸芸,各归其根”(芸,芸草,一种草。芸芸,指众多。所谓芸芸众生、世间万有)。意谓目前万物虽是暂有,毕竟归无,故云“各归其根”(何为根?生命现象是道之用,生命现象的根源是道)。根,谓根本元无也(道体至虚至空,真空才能生妙有)。物既本无,则心亦不有,是则物我两忘,寂然不动,故曰“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如何归根呢?守静笃,静到极点,万有回归于无,物我两忘、无物无我,此为“复命”)。命,乃当人之自性,赖而有生者(命,我们这个色壳子,我们这个身体,或者说生命这种现象、这种形式)。然人虽有形,而形本无形,能见无形,则不独忘世,抑且忘身,身世两忘,则自复矣,故云“静曰复命”(如果把万有理解为“命”,把空理解为“性”。当静到极点,复命于性,性命合一,无物无我,心物一元,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性,乃真常之道也,故云“复命曰常”(作为生命的根,即世间万有背后的根,空性是不生不灭的,是为真常。修行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个根,找到真常,所以复命于性,摄用归体,道体真常,不生不灭)。人能返观内照,知此真常妙性,才谓之明,故云“知常曰明”(见到空性,体会到空性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生起,这个就是“见道”。见道之后,修行才算是上道了,大方向正确了,不会轻易再犯迷糊了,故曰“明”)。由人不知此性,故逐物妄生,贪欲无厌,以取戕生伤性、亡身败家之祸,故曰“不知常,妄作凶”(生命的根本是不生不灭的,生命现象是来来去去、生死无常的。没有见道,世人就是凡夫俗子,执迷于随生命现象而来的生灭法中,整日里妄念纷飞、心驰外物、贪得无厌,最后只能落得个生死无常。费尽心机自以为能得个名和利,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本来就无一物,都是生灭法,哪有什么名和利?能有个什么“得”呢?)。

人若知此真常之道,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此心自然包含天地万物,故曰“知常容”(世人若能明了唯有道体真常,天地万有,宇宙万象,皆自我人空性中流出,决定心量广大。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自能包含天地、吞吐宇宙。打个比方,宇宙都是你家的,你还会在意地球上这点破事吗?)。人心苟能广大如此,则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其心廓然大公,则全不见有我之私,故曰“容乃公”(心量广大,包容万有,公而无私)。此真常大道,人若得之于内,则为圣;施之于外,则为王,故曰“公乃王”(王,通“旺”,兴旺发达。修行人若已见此不生不灭之真常大道,则超凡入圣;从体起用,用之于外,一空生万有,一派生机勃勃、繁荣兴旺之气象)。王乃法天行事,合乎天心,故曰“王乃天”(我人效法天地,虚而灵、空而妙,福被苍生,故曰“王乃天”)。天法道,合乎自然,故曰“天乃道”(天地效法大道,生养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故曰“天乃道”)。与天地参,故曰“道乃久”(大道不生不灭,圣人效法天地,体悟大道,故能既长且久,故曰“道乃久”)。人得此道,则身虽死而道常存,故曰“没身不殆”。殆,尽也(生命现象有生、有灭,但作为世间万有的根,大道常存,故曰“没身不殆”)。且此真常之道,备在于我,而人不知,返乃亡身殉物,嗜欲而不返,岂不谬哉(世人不知人人皆可通过“致虚极,守静笃”找回真常之根,反而沉迷于生死无常的生命现象里,追逐名利、纵情声色、乐此不疲,这难道不荒谬吗?)?

河南 老君山

无物无我代表生肖3

紫气东来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此之谓“中正平和”)。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谦德,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谓用人之力(天下归心,万众一心),是谓配天(德配天地),古之极。

反者,道之动

【憨山大师注】此言圣人善于下人,以明不争之德,释上“三宝”之意也。一章主意,只在“善用人者为之下”一句(继续上一章未竟之义,劝勉修行人当经由“慈”、“俭”养成“不争之德”。“不争”,即是无物、无我之境界。“不争之德”,即是“善用人者为之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无为而无不为”,即是儒家“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乃假兵家战胜之事,以形容其慈,乃不争之至耳(承接上一章之意,“不争之德”的起点就是“慈”,所谓“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须经由“慈”、“俭”,方可成就“不争之德”)。士者,介胄之士。武者,武勇(个人浅见,士,古时文武兼修、出类拔萃者为士,孔子所谓“推十合一为士”,按照当时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文武双全方可称做“士”。武,指粗豪、粗蛮、粗暴)。然士以武为主,战以怒为主,胜敌以争为主,三者又以气为主。

况善于为士者不用武(何为“善为士者不武”?字面理解,“文胜于质则史,质胜于文则野”,所以古时善为士者,必须文武兼修,以期相互调和,既不文弱矫揉、亦不野蛮粗暴,行为举止大方得体、文质彬彬。文武兼修,习文却不挂文弱相,练武而不带粗豪相,心平气和,不卑不亢,如此方是第一等的人物),

善于战者不在怒(何为“善战者不怒”?上位者、统军大将必须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心平气和,心志坚定,不受外境的影响和左右,苏洵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孙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是讲上位者的内在修养),

善于胜敌者不必争(查了一下,也有版本是“善胜敌者不与”。何为“善胜敌者不争”?争,此处当指我人内在的心念纷扰,一旦我人有了计较心、得失心、恐惧心、骄矜心,由是杂念丛生、纷纷扰扰、心乱如麻、头脑昏沉,从而影响到自己对于事情的判断和所采取的行动。不争,往浅了说,即保持平常心,不为外境所扰,清明在躬,事来则应过去不留。《孙子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不但用兵打仗是这样,做人做事都是如此,保持一颗平常心,心平气和,先做好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事情上,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待机而动即可,不要起心动念去计较最终的结果和得失,免得自乱方寸、自乱阵脚。举个例子,有些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很高,一到正式比赛屡屡发挥失常,无他,想法太多,自乱阵脚,自己打败了自己),

即前所云“以慈用兵”也。意谓武、怒、争三者,独兵事所必用,若用之而必死,故善者皆不用(以上“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可以用“中正平和”四字概括之,这是修行者由内省有得而带来的静定功夫的进步和成就,孟子所谓“于己能中正平和,于人可兼济天下”者是也,具备了这般的静定功夫,遇事宠辱不惊,几可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子就可以出来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了)。

何况常人,岂可恃之以为用耶?乃骄矜恃气,不肯下人,故人不乐其用,乃不善用人耳。故古之善用人者,必为之下,即此“是谓不争之德”也(何为“不争之德”?以本章言之,即“善用人者为之下”,整句关键就在“为之下”三字,心无妄念,身不妄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在处处、时时刻刻以谦下自处,随缘起用,辅助众生,成就众生,事先不求有回报,事后功成而弗居。行善而不以善自居,积德而不以德自居,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之谓“不争之德”。修行者从践行“慈”、“俭”开始,由小我、忘我终至无我,“不争之德”方始大成)。

若以力驱人,能驱几何?若以下驱人,则天下归之(“善用人者为之下”如何是“用人之力”?譬如谷地,甘居下位,广纳百川,终成大海。圣人已合于大道,虽位在民上,而其心系民,随缘起用,以其用济民,此之谓“为人民服务”,此之谓“倒驾慈航,普渡众生”,上感下应,天下归心,此之谓“用人之力”)。是以下用人,最有力也,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有力也(“上善若水”,然则何为“水之善”?其必曰“利万物而不争”,这也是大乘佛教“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恒顺众生”的基本精神)。

“是谓配天,古之极”者,乾天、坤地,若天地正位,则为否,而万物不生(天地否,相当于阶层固化,统治阶级、利益集团高高在上,随心所欲发号施令)。若乾下坤上,则为泰,是知天在上而用在下也(地天泰,即“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人民服务”)。圣人处民上而心在下,可谓配天之德(配,匹配、相当、配得上。圣人从“慈”、“俭”开始,由小我、忘我终至无我,“不争之德”方始大成,无为法火力全开,“为人民服务”,“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无为而无不为”,此之谓“德配天地”)。此古皇维极之道,置百姓于熙皞至乐之中(熙皞,和乐貌,怡然自得的样子)。斯岂不争之德以治天下,而为力之大者与(极,本义是顶点、尽头、最高处。何为“是谓配天,古之极”?达到了“不起分别心”、“无我”的境界,随缘起用,造福苍生,“为人民服务”,如此方是用德之极也,即“德配天地”。言外之意,世间凡“以德自居,有心用德”,不过是权谋手段而已,尽皆落于有为法的窠臼,终难逃有生必有灭的结局)?

此章主意,全在不用气上做工夫,即前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所谓“善能生阳,恶能生阴”,修行者若不积累资粮道,没有福德加持,则难得“正定”)。纯和之至,则形化而心忘,不见物为对,则不期下而自下矣(上一章和本章都是着意于行门,由“慈”、“俭”始,历经“中正平和”、“物我两忘”,最终成就“无物无我”的“不争之德”)。殆非有心要下,而为用人之术也(“不争之德”乃是无为而无不为,而非世间有心为之的权谋手段)。然学人有志于谦德,则必尊而光,况圣人无我之至乎(若能见地(慧)、修证(定)、行愿(以谦下自处,行善积德,践行为人民服务、普渡众生之大愿),三位一体,最终的成就决定是福德圆满、智慧圆满,修行人当于此慎思明辨,则大道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