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骑马代表什么生肖

驴为什么还有一个名字叫卫?宋朝打个马的多少钱你知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赵燕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师骑马代表什么生肖1

驴给人印象是温顺能干老实,但人却欺负老实驴,凡是涉及驴的词几乎没个好的。

比如《水浒传》第十九回:“别的众人都杀了,难道只恁地好好放了你去,也喫你那州尹贼驴笑!”

第四三回:“却恨撞着那驴鸟,我如何敌得他过。”

第五一回:“有认得的喝道:‘使不得,这是本县雷都头。’白玉乔道:‘只怕是驴筋头。”

另外,犟驴、蠢驴、笨驴等等,不一而足,简直是太糟蹋驴。

驴在古代,尤其唐宋时期平民百姓最常使用的出行工具。

李时珍说:驴脸长额宽,耳朵像长矛,夜晚呜叫的次数与更次相应,有点神秘味道。

驴还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叫“卫”,唐人尤其称驴为卫。

唐传奇中的名篇《聂隐娘》,清代人尤侗改变它时就将篇名定为《黑白卫》。

驴为何叫卫?

据宋高承《事物纪原•虫鱼禽兽•卫子》说:“世云卫灵公好乘驴车,故世目驴为卫子。或曰,晋卫玠好乘跛驴为戏,当时称驴为卫子以讥玠,故有蹇卫之称。”

明王志坚《表异录•毛虫》也说:“驴曰卫子,或言卫地多驴,故名。或言卫灵公好乘驴车。或言卫玠好乘跛驴”。

看来驴子叫卫不外乎和卫国和卫玠有关。

说起驴,必然要说另一种动物马。

与驴比起来,马要高大威武,但马对饲料和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一般平民百姓养不起。

相对于马,驴就比较温顺了,也好养活。不仅在中国,在国外,民间也多用驴来做交通工具。

古代女子老人出行一般多骑驴。比如著名的张果老倒骑驴。

骑驴似乎也是神仙和隐士的标配,水浒传引首中写道: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一日骑驴下山,向那华阴道中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攧下驴来。

陈抟也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半仙人物。

实则古代民间男女老幼,还是骑驴的多。

早在西汉时期,宫廷贵族大多乘牛车出行。唐代虽然盛行骑马,但也多乘牛车。杨贵妃姊妹就曾“为一犊车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明皇杂录》)。

“犊车”即是牛车。

骏马难得,以马拉车总显得奢侈,还涉及到级别问题。

唐代就因为马匹奇缺且价格昂贵,赁驴业格外兴盛。

据记载: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宋代马更是难得。中国自古能有条件养马的地方就是现在北京、陕西、新疆一带,宋称燕云、西北、西域。

北宋时期燕云之地被辽国占据,西北之地被西夏控制,更不用提西域了。

作为重要战争资料,辽和西夏严格管控马匹对宋的出口,因此宋朝难以稳定的得到马匹供应。辽道宗时期,辽国拥有战马百万匹以上,几乎可以达到人手一匹;西夏有战马五十余万匹;宋朝战马数量最多的宋真宗时期也不过二十万匹。

所以打不过人家是有原因的,你的装备不如人家,拿什么打?

虽然马匹紧缺,但首都马匹供应还是可以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4《杂赁》记载:“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也就是说当时在京师城内乘坐出租马,大概最远不超过100文即可。

熙宁五年(1072年),正是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的前期,有一个日本僧人叫成寻的来到汴京访问。他把这次访问写成了一本书《参天台五台山记》,记载了他此行的很多事情,对他在汴京的交通情况记的比较详细。

他记叙到京师开封后,租赁马做为代步工具。从住处到皇宫,一行8人加翻译租了9匹马,付钱900文,合每匹100文。“马人人与钱九百文了,各百文有也”。

一文钱大约相当于今天3,5角左右,也就是短途三五十元,和现在出租车差不多。

数日后又一天租马9匹,参拜了几处大寺院,付钱1贯500文。“今日借马九匹,与钱一贯五百文了”。每匹约167文,大概属于包天的价格。

次年正月又两次租马,每匹约支付100文。“借马九匹与九百文毕”。

三月,又租马到显圣寺,价钱是70文。“马各七十文毕”。

又一次,“三藏共行寿圣院尼大师斋所,通事、小师二人同去。路极远,三十里,北门外院也……马人与一百五十文”。这次路途较远,一匹150文。来回60里,每里平均2.5文,看来起步价不高。

不过宋代从宫廷命妇到平民百姓出行多坐牛车,牛车听起来虽然不够高大上,速度也较马车缓慢,但牛的负重较大,车厢可以造得宽阔些,行车也平稳,如果不追求速度,坐起来反倒比马车更舒适。

《东京梦华录》中还记载:“命妇王宫士庶,通乘坐车子,如檐子样制,亦可容六人,前后有小勾栏,底下轴贯两挟朱轮,前出长辕,约七八尺,独牛驾之,亦可假赁”。该书记载还有“赁轿之家”。

宋代汴京街上来来往往的多是独牛拉的厢车,满载六人,还可以供租赁,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出租车”了。宋代商业发达,租赁行业更是跟进。

马适合短途或者公务需要,如同现在租个奔驰宝马。多数情况下还是牛车,牛车安稳,但是速度太慢,只能短途使用。毛驴吃苦耐劳,抽上一鞭子,也能跑上一大段。所以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陆路最好的交通工具还是驴。

宋周煇的《北辕录》中记载一种驴拉的细车:说他在出使金国时,路过淮北见过细车每车役用十五匹驴子,有五六个人把车,赶车者不用鞭子而用巨梃击打驴子。由于役用驴子较多,赶车者又舍得打驴子,因此车速极快。

“其震荡如逆风,上下波涛间”,可见其速度之快。

乘驴出行,驴拉车在北宋很多名画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名画上都经常出现。

《清明上河图》卷轴的右端就是一群毛驴进城的景象。

如王安石那样的宰执大臣,退下来后仍旧是骑头毛驴在金陵转悠。

驴作为骑乘工具,速度比牛快,耐力比马好,便于饲养,价格便宜,各种道路都可以走;而且驴的性情也较马温顺,骑起来也安全,不仅车可以租赁,“租赁驴”也应运而生。

陆游就时常租赁驴子出行,其《野兴》诗中有“闷呼赤脚行沽酒,出遣苍头旋僦驴”诗句;《剑门道中遇微雨》又有“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宋代女子骑驴一般要戴上盖头或是“羃”(古代遮蔽脸部的巾)以遮蔽面容。贵族妇女大多会乘轿子出行。

轿子在唐代及以前有“辇”和“步舆”两种。辇原来指有轮的车,舆是无轮之辇,后来基本通用,因抬的方式不同,又分为“肩舆”和“腰舆”。

顾名思义:“肩舆”是由抬者扛在肩上行进,“腰舆”则是抬者双手下垂,提着把手,将轿子的高度放到腰间行进。

步舆在唐朝是极尊贵的事物,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乘坐。从著名的绘画作品《步辇图》即可知道。古代对步舆使用也很严格,武则天游万安山时,“以山径危,欲御腰舆而上,以王庆谏而止”(《近事会元》)。

可见连皇帝也不能随便滥用步舆,留下劳民伤财之议。

到了宋代多称“轿子”。

宋代由于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思想也相应放宽,对乘轿的禁令渐渐放松。轿子用的是人力,而且是以人力代替畜力,还有个面子问题,所以雇个轿夫应该还是不便宜的。而且当时人对乘轿还是表示了极大的不适应。比如王安石还拒绝乘轿出行,认为这是极不人道的做法:“古之王公虽不道,未尝敢以人代畜”。

到了宋哲宗时期,有些富商大户都乘四人大轿招摇于汴京街市了。到北宋后期,汴京还有专门出租轿子的店铺,依路途远近,价格从几十到几百文不等。

南宋迁到临安后朝廷正式将乘轿合法化,允许官员乘轿上班。民间也流行起了新娘出嫁乘花轿的习俗。还出现了封闭的“暖轿”以及通风的“凉轿”,无论风吹雨打,都可端坐其中。

朱熹曾言:“自南渡后至今,则无人不乘轿矣”!

除了驴马和车轿子等,船也是古代重要的大型交通工具。船借助水流风力,一船能坐上不少人,又能实现“千里江陵一日还”之速度,是理想的远程大型交通工具。因而古代造船技术发展很快,唐代已十分成熟。

《唐语林》卷八记载,大历、贞元年间,有“俞大娘航船”,规模之大,简直能自成一座城镇,其中有街巷交错,“居者养生、送死、婚嫁悉在其间”。简直可以和现在大型邮轮媲美。

宋代造船工艺更加先进。宋徽宗遣使出使高丽,为了宣扬国威,特地造了两艘“神舟”,长达百米以上,水手就需要数百人。船队起航之时,“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龙”,到达高丽时,更是“倾国耸观,欢呼嘉叹”(《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南宋海上贸易繁荣,大型船只更是纵横海洋。

本文是从驴说起的,我们再回到驴。

唐传奇有篇《板桥三娘子》很有意思,里面一个家伙竟然把一个女巫变成驴子骑了三年。

不仅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驴子一直担负着交通工具的重任,有时人记录为证。

清人曹贞吉《宿泰安和壁间韵》:“神巫还击鼓,山客尽骑驴”。

顾嗣立《新泰道中》:“瘿妇骑驴投午集,秃翁驱犊趁春耕”。

金志章《嶅阳》:“骑驴夸妇健,行役笑人忙”。

曹一士《东平州》:“野妇骑驴度,邨童拾橡趋”。

民国缪镛楼《游灵岩》诗序:“灵岩距万德车站十八里,大道淹于水,小路涧溪错杂,乱石嶙峋,男跨蹇驴,女乘小车,逡巡其间”。

最有意思的是《清稗类钞•动物类》所记的“槽子驴”:“山左岱麓道中,有赁驴代步者,言明交半价,或竟不交价,则任客骑之而去,不以人随,多则百许里,近则十数里,不虞歧途他遁也。客不识途,则任驴自行,至其地,屹然止,虽力鞭之,不动矣。自有人牵之去,视笼口纽系,即知欠价几何,客不能遁欺也。号槽子驴。此亦练习之熟所致耳。”

这卫,简直成精了。

小师骑马代表什么生肖2

行程:出境-BALAJI GARDEN→印度CHENNAI风情→其它

2020年12月26日,中国香港,登高眺望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高楼大厦住宅楼宇及商务楼,壮观。夜幕降临

1. 印度,我来了。CHENNAI,我来了……

印度 CHENNAI 有这么好、这么现代化?当然没有!

上面那个是香港,开个玩笑。下面图接上集………

2.钦奈机场外面。黑肤色的人群,难懂的语言,浓烈的咖喱气味,有点混乱,有点嘈杂。一切都说明,你已经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印度!

3.先看看我们入住的地方。 Balaji Resorts…….

4.这就是 BALAJI GARDEN!O(∩_∩)O哈哈~~~

5.沿路拍摄, BALAJI GARDEN 在印度人看来应该是不错的了。

6.去隔壁 BALAJI RESORTS 看看。这是门口,明显感觉高大上很多。

待续......

小师骑马代表什么生肖3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骑兵因强悍的战力名满天下,比如关宁铁骑、玄甲骑兵等等。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也有这样一只被称为“天下名骑”的骑兵,这就是本文要说的乌桓骑兵了。

乌桓历史上活跃在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在汉、魏、晋各代被称为“乌桓”,自北魏后则多被称为“乌丸”,我们在本文中统称为“乌桓”。

乌桓骑兵非常厉害,尤其号称“突骑”的冲击型枪骑兵,战斗力惊人。光武帝刘秀曾说:“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耶!”所以,东汉王朝专门召集一批精锐的乌桓骑兵充当皇家的卫戍部队。

到了汉末三国时代,乌桓骑兵先后被袁绍、曹操等人利用,成为他们争霸天下的工具,在曹操手下,乌桓骑兵获得了“天下名骑”的称号。

乌桓骑兵

可也正是在曹操手下,乌桓骑兵忽然从历史上消失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战力强悍,乌桓骑兵成为汉末三国时期诸雄争霸的工具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乌桓骑兵作为一支战力强悍的军事力量,也卷入了诸势力的混战之中,乌桓骑兵至少为四个势力效力过。

第一,乌桓骑兵参与张举、张纯叛乱,攻击青、徐、幽、冀四州

汉朝时,中央经常征召幽州的乌桓突骑参与军事行动,“乌丸数被征发,死亡略尽。今不堪命,皆愿作乱”,弄得乌桓各部落怨声四起。公元187年,汉朝官吏张纯、张纯利用了乌桓怨恨中央的心理,勾结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叛乱。

张举称帝 ,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带乌桓骑兵攻击青、徐、幽、冀四州,这股反叛势力最盛时人数达十余万。后来,幽州牧刘虞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次叛乱。这次叛乱,是乌桓骑兵参与汉末群雄混战的开始。

刘虞对乌桓采取怀柔政策

第二,乌桓骑兵支持袁绍,击败公孙瓒

平定叛乱后,幽州牧刘虞对边境的乌桓采取怀柔政策,以安抚为主。但幽州另外一个大佬公孙瓒,对乌桓骑兵的态度一贯是武力征讨为主,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公孙瓒是靠军功起家,刘虞的政策直接堵死了公孙瓒的晋升路径。此外,两人在其他方面也有摩擦和冲突。最终,公孙瓒击败并杀死刘虞,独霸幽州。

公孙瓒虽然占据了幽州,但控制不住局势。以鲜于辅、鲜于银为首的刘虞残余势力,在当地豪强士族的支持下,联合乌丸骑兵,攻击公孙瓒,并在鲍丘大败公孙瓒,斩首两万余级。

史记记载,“刘虞从事渔阳鲜于辅等,合率州兵,欲共报瓒……乌丸峭王感虞恩德,率种人及鲜卑七干余骑,共辅南迎虞子和,与袁绍部将麴义合兵十万,共攻瓒。兴平二年,破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

公孙瓒被袁绍联合乌桓骑兵击败

等到了公元196年,袁绍和公孙瓒争霸,僵持不下,这时乌丸骑兵站在了袁绍的一边,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倾斜,最终公孙瓒败亡。

我们上面说了,公孙瓒对乌丸的态度是讨伐为主,而袁绍在起兵时,就定下“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的策略。所以,袁绍对乌丸采取联合的策略。首先,他采取和亲政策,找个女孩认为自己女儿,嫁给了当时的三郡乌丸首领蹋顿;其次,他在政治上给待遇,不通过中央,自己做主封蹋顿、峭王、汗鲁王为单于,并赐于印绶。

于是,“冀州牧袁绍辟为督军从事,兼领乌丸突骑”,袁绍在乌丸骑兵 的帮助下,战胜了公孙瓒,一举占据冀幽并青四州,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割据势力。

第三,乌桓被曹操打败,乌桓骑兵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军事力量。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平定冀、幽、并、青四州。袁熙、袁尚兄弟逃到乌丸王蹋顿那寻求庇护,然后经常在乌桓骑兵的配合下,骚扰边塞,搞一些零星的反击。

为了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解除南征刘表的后顾之忧,曹操听取谋士郭嘉的建议,不远千里征讨乌桓。公元 207 年,曹操率轻骑,走险路,“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直趋柳城”。乌桓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蹋顿被杀。乌桓辽东单于苏仆延与袁尚、袁熙逃亡时被公孙康所杀,曹操顺利实 现了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征服乌丸的目的。

此后,曹操担心乌桓再次背叛,将乌桓“悉徙其族居中国,帅从其侯王大人种众与征伐。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就是说,曹操将乌桓整体迁徙到中原地区,进入编户齐民系统,并让其中的精壮随军作战,乌桓骑兵成了“天下名骑”。

曹操远征乌桓,把乌桓骑兵纳为己用

第四,极少数乌丸骑兵,跟随了刘备。

刘备起兵涿郡,所以他的部队中,也有少数乌桓骑兵。《三国志》记载,“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时先主 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这里虽然说是“乌丸杂胡骑”,这说明刘备手下,也有少量的乌桓骑兵。

“天下名骑”乌桓骑兵为何如此善战

乌桓骑兵战斗力强,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马背上的民族,擅长骑射,战斗经验丰富

这个原因很容易理解,是中国历史上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突厥、蒙古、匈奴)的共性。这些民族以游牧和狩猎为生计,几乎是活在马背上,擅长骑射,打起仗来全民皆兵,而且对马匹的养护和使用,也有丰富的经验。这是一种天然优势。

而且,乌桓骑兵在历史上,长期和匈奴、汉朝作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第二,乌桓的社会结构比较简单,打仗时容易动员。

乌桓当时还处于以邑落为基础的部落制社会,非常原始,没有文字。每个邑落有小帅,是邑落的政治和军事长官;千百个邑落组成一个大的单位,其长官叫“大人”。每次有重大的政治、军事行动,“大人”就把信息刻在木头上,在各个邑落之间传递,成员以此迅速集结。

另外还有记载,乌桓骑兵在打仗时,采取百夫长和千夫长的制度。小规模战斗以一百个骑兵为单位,大规模战斗以一千个骑兵为单位,这样既能保持战斗力,又能保证机动性。

乌桓以游牧为主

第三,乌桓冶铁业发达,保证了骑兵的武器装备不落后其它军队。

关于乌桓的冶铁业,史籍记载 :“大人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1956 年,辽宁西丰县出土的金属箭簇、铁马衔及其他马上用具,也证明了乌桓确实有冶铁的能力。能够自己制造武器,这保证了乌桓骑兵不会在武器装备上落后敌人,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西汉骑兵对匈奴骑兵在装备上碾压的历史,乌桓骑兵至少不会处于这样的困境。

第四,乌桓骑兵战斗力强,还和骑兵战术革新有关。

乌桓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长矛。远距离武器使用弓箭,这一点和前代的骑兵比,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真正让乌桓骑兵厉害的,是突击型枪骑兵战术的成熟。

东汉以前的骑兵,大多以“骑射”为主,面对步兵时,要迂回到侧翼进行攻击,没有能力正面冲击阵型整齐的步兵,所以骑兵多配合步兵作战,无法单独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西汉末东汉初,骑兵历史上一个阶段性的重要装备高桥马鞍出现了。高桥马鞍对骑兵的腰、背有较强的支撑,这让骑兵的腰腹、双臂的力量更加强大,借助马匹的速度,骑兵可以使用长矛,用突刺的方式,对正面敌人予以毁灭性打击。

也正是这时,最利于正面冲击的长矛脱颖而出,取代大戟成为骑兵的主要兵器,冲击型枪骑兵可以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当然还做不到平推步兵,那得马镫发明后)。这就是乌桓骑兵被称为“突骑”的原因。

乌桓骑兵的强悍,也得益于骑兵战术的革新。战术革新提升了骑兵的地位,也让乌桓骑兵成为了各个势力垂涎的重要军事力量。

东汉三国时代骑兵标配:长矛、环首刀

乌桓骑兵为何消失了

我们前面提到,曹操内迁乌桓后,把其中精壮编入军队,从“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由此看来,乌桓骑兵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应该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

可在史籍上,乌桓骑兵参与曹操军事行动的记载十分有限。裴松之注引《魏略》中说:“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 217 年),曹操攻拔汉中,诸军还到长安,因留骑督太原乌丸王鲁昔,使众屯池阳以备卢水”。意思是用乌桓骑兵在池阳防守卢水胡(活跃于西北的少数民族)。这是史籍中,乌桓归顺曹操后仅有的一条记载。此后,乌桓骑兵直接从历史上消失了。

乌桓骑兵从一个光辉的高点,忽然不知道跌落到哪里去了,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推测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曹操担心乌桓骑兵背叛,打乱编制,分散到其它曹军骑兵中使用,这也是历史上使用投降士兵的一条基本原则。

在历史上,乌桓骑兵确实背叛过曹操。比如上面提到的太远乌丸王鲁昔,曹操命令他守住池阳,结果他带领五百骑兵叛逃到并州。叛逃原因很简单,媳妇住在晋阳,想媳妇了。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乌桓骑兵确实被打乱了编制,那乌桓骑兵就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力量出现在战场上了,史籍上没有单独记载它的战绩也就正常了。

第二个原因,是战损后兵员没法补充,死光了。

乌桓骑兵战斗力强悍,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游牧民身份。游牧的生活方式让乌桓人兵牧合一,战斗是一种日常,这才能够养成娴熟的骑射技艺和凶悍勇猛的性格。

他们被迁到内地后,参与到编户齐民之中,生活中没了草原、战马和工箭,只剩下耕牛和锄头,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稳的农耕生活让骑射技艺慢慢消退了,过了一代人,可能就彻底失去了骑马打仗的能力。这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东汉时幽州一部分少数民族内迁,骑兵就渐渐丧失了战斗力。

游牧民族开始农耕,渐渐被同化

所以,乌桓民族脱离了原来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想再保持强悍的性格特点和娴熟的骑射技艺就不再可能了。历史记载也显示,曹操内迁乌桓后,这个民族就渐渐被同化了,从历史上消失了。

没了兵源,战损的骑兵就得不到补充、天下名骑乌桓骑兵,自然就慢慢从历史上消失了。

所以,乌桓骑兵的声名鹊起,是赶上了时代的变局、历史的风口:群雄争霸,骑兵战术成熟,骑兵地位提升。他们的消失,则可能是因为民族被同化,兵员得不到补充,剩余的骑兵也被打散使用不再作为一只独立的军事力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陈寿:《三国志》

张晋:《探析乌丸三次南迁中的骑兵因素》

范晔:《后汉书》

田余庆:《拓跋史探》

刘维栋:《论乌丸骑兵在汉末战争中的影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