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的代表生肖

邢台市十二生肖历史名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丹枫飞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御史的代表生肖1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历史上衍生出很多算命之学,邢台历史名人众多,他们都是什么生肖呢,本文简单地选择邢台部分名人,考察他们的生肖所属。

1、子鼠

代表人物

子鼠

序号

姓名

生日

籍贯

成就

1

郭威

904年

隆尧县

后周太祖

2

魏征

580年

巨鹿县

宰相

3

刘秉忠

1216年

襄都区

宰相、常山王

4

张文谦

1216年

沙河市

赵国公

5

白钺

1456年

南宫市

礼部尚书、宰辅

6

郭女王

184年

广宗县

皇后

7

尚小云

1900年

南宫市

四大名旦之一

8

佛图澄

232年

西域

高僧

9

彦琮

556年

隆尧县

高僧

10

崔群

772年

清河县

宰相

11

张伯礼

1948年

宁晋县

院士

张伯礼

2、丑牛

丑牛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张文瓘

605年

清河县

宰相

2

至温

1217年

邢台市

高僧

3

柴宗训

953年

隆尧县

后周后主

4

宋若昭

761年

清河县

女才子

5

马辛春

1925年

巨鹿县

北海舰队司令员,中将

6

崔恭

1409年

广宗县

吏部尚书

代表人物——马辛春中将

3、寅虎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任仲夷

1914年

威县

广东省委书记、改革开放元勋

2

丁度

990年

清河县

宰辅

3

赵三多

1842年

威县

义和团起义领导

4

武松

1026年

清河县

好汉

5

李元忠

486年

隆尧县

中书令

6

催从

762年

清河县

宰相

7

崔居俭

870年

清河县

吏部侍郎、尚书左丞、户部尚书

8

张美

918年

清河县

左骁卫上将军

9

陈天祥

1230年

宁晋县

中书右丞

10

尹赞勋

1902年

平乡县

院士

任仲夷

4、卯兔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孟昶

919年

邢台

后蜀后主

2

郭守敬

1231年

信都区

太史令,科学家

3

马国瑞

1915年

南宫市

原中纪委书记

4

徐冰

1903年

南宫市

全国政协副主席

5

道生

355年

平乡

高僧

6

曹皇后

1015年

宁晋县

皇后

7

刘知信

943年

邢台市

东京都巡检使

8

马亨

1207年

南和区

户部尚书

9

刘杰

1915年

威县

“两弹一星”功臣

10

付彪

1963年

临西县

演员

11

庞炳勋

1879年

新河县

上将

5、辰龙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魏裔介

1616年

柏乡县

宰相、大学士

2

吕玉兰

1940年

临西县

河北省委书记、劳模

3

游肇

452年

任泽区

宰相

4

曹仙姑

1040年

宁晋县

道士

5

董朴

1232年

邢台市

儒士

6、巳蛇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柴荣

904年

隆尧县

后周世宗

2

崔浩

381年

清河县

司徒,东郡公

3

杨春增

1929年

沙河市

战斗英雄

4

王助

1893年

南宫市

波音总工程师、飞机专家

5

崔圆

705年

清河县

宰相、大将

6

潘师正

585年

威县

著名道士

7

李子元

1917年

威县

四川省委书记

8

魏谦吉

1509年

柏乡县

兵部侍郎

7、午马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孟知祥

874年

邢台市

后蜀高祖

2

李世民

598年

隆尧县

唐太宗

3

李渊

566年

隆尧县

唐高祖

4

石勒

274年

山西

后赵高祖

5

曹鼐

1402年

宁晋县

宰相

6

赵忠祥

1942年

宁晋县

著名主持人

7

陈佩斯

1954年

宁晋县

著名笑星

8

陈强

1918年

宁晋县

喜剧明星

9

乔晓光

1918年

广宗县

广西书记

10

李胜素

1966年

柏乡县

京剧艺术家

8、未羊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僧一行

683年

巨鹿县

科学家、高僧

2

董振堂

1895年

新河县

红军名将、红五军团总指挥

3

吕俊生

1907年

信都区

全国战斗英雄

4

范质

911年

威县

后周和宋朝宰相

5

游明根

419年

任泽区

至仪曹尚书

6

杨思钧

923年

沙河市

名将

7

曹利用

971年

宁晋县

左仆射兼侍中

8

马凤仙

1919年

临漳

邢台四股弦著名艺人

9

郑元善

1799年

广宗县

河南巡抚

9、申猴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刘肃

1188年

威县

邢国公

2

孙伏伽

600年

清河县

第一个状元

3

王忱

1236年

宁晋县

云南行省参知政事

4

刘赓

1248年

威县

集贤大学士

5

张霖之

1908年

南宫市

煤炭部长

6

王怀庆

1875年

宁晋县

京畿卫戍司令

7

僧稠

480年

宁晋县

少林寺第二任主持

8

李庆伟

1920年

邢台市

陕西省委书记

王怀庆

10、酉鸡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傅永

433年

清河县

平东将军

2

秦起宗

1273年

威县

兵部尚书

3

刘珍年

1897年

南宫市

胶东王

4

刘子厚

1909年

任泽区

河北省委书记

刘子厚

11、戌狗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王宝强

1982年

南和区

电影明星

2

王彦超

914年

临西县

永兴军节度使,兼领中书令

3

李宪

470年

隆尧县

淮南大都督

4

游雅

398年

任泽区

秘书监

5

耿豪

506年

巨鹿县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6

崔胤

854年

清河县

宰相

7

成闽

1094年

邢台市

太尉

8

王启明

1910年

威县

开国少将

9

张祜

782年

清河县

诗人、才子

10

王蕴瑞

1910年

巨鹿县

开国少将

11

尹文英

1922年

平乡县

院士

王蕴瑞

12、亥猪

序号

姓名

生年

籍贯

成就

1

宋璟

663年

南和区

宰相

2

朱正色

1539年

南和区

右副都御史

3

白圭

1419年

南宫市

兵部尚书

4

潘永基

483年

广宗县

大将

5

陈元康

507年

广宗县

司空

6

恒通禅师

831年

内丘县

高僧

御史的代表生肖2

今年是壬寅虎年。民间相传,虎年出生的人一般具有刚强、勇敢、果断的气质。

虎年话“虎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四大名镇之一,佛山自古人杰地灵,南方+禅城频道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出一批佛山历史上的生肖属虎的名人。

陈太吉酒庄创始人陈如岳、近代“谴责小说”巨子吴趼人、石湾陶艺名家刘佐朝、粤剧四大名丑李海泉……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家中,既有工商业的执牛耳者,也有文艺界的翘楚,他们正直不阿、进取创新、心灵手巧,展现佛山卧虎藏龙的人文底蕴和佛山人虎虎生威的精神面貌。

1.舍命主事:梁焯

梁焯,字日孚,号象峰,1482年生于佛山堡。

明正德八年(1513年),梁焯乡试中举。明德九年,赴京应考中进士,廪为会元。正德十二年拜礼部主客清吏司,途中遇王阳明听其讲学。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梁焯等107人力谏明武宗朱厚照,被罚跪5日,罚俸6个月,脱衣责打30大杖。其后因杖责武宗宠臣家奴,被下令捉拿。当时,梁焯的仆役都已逃散,只剩下他一个人,单骑在街上行走,毫不畏惧,人们称他为舍命主事。

世宗即位,梁焯加俸一级,升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主持武科试。嘉靖元年(1522年),梁焯告病归乡,闭门著书阐明王阳明的道学。书未写完于嘉靖七年去世,年仅46岁。

2.刚正御史:冼光

冼光,字汝实,号罗江,1470年出生,顺德县鹭洲堡大罗村人,后居佛山。

冼光高大俊美,人甚聪明,博览群书。明弘治九年(1496年)中进士,任命为江西安仁县令。他为官廉洁爱民,善于判辨疑难案件。百姓民谣称:“民无冤讼,有冼灯笼;讼无滞屈,有冼三日。”“灯笼”能明照,“三日”是速断,都是在称颂冼光。后又补缺任泰兴县令,纠正了不少冤假错案。其后,冼光任陕西道御史,出巡应天府。他奖励廉洁,检举贪污,以作风正派而闻名。

1528年,冼光再被起用,任南京通政司参政,后任太仆太常,晋升工部右侍郎。

1542年(明嘉靖壬寅年)农历12月8日去世,享年74岁。

3.陈太吉酒庄创始人:陈如岳

陈如岳,字镇南,1842年出生,南海大富堡莲塘乡(今石湾张槎)人。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中举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不久奉旨到贵州任举子试主考官。后辞官归里,批注古籍,撰述诗文,教育子弟。

陈如岳回乡后,开设”陈太吉”酒庄,将大米发酵做酒基,再加入深井水,酿出来的米酒特别香醇,被称作“石湾醇”,名扬四海。他还经营“竹基鱼塘”,培育出“大头甸”竹笋。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沙口出产的“大头甸”笋曾是国家指定的唯一出口笋。

1914年,陈如岳病逝于佛山。他除批注校订《西厢记》《桃花扇》《三国演义》《水浒》等外,还有诗集传世。擅书法,广州名酒家“莲香楼”的牌匾为他所题写。

陈太吉酒庄创始人陈如岳。

4.近代“谴责小说”巨子:吴趼人

吴趼人,原名宝震,又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生于北京。其曾祖父吴荣光,曾任湖广巡抚,代理两湖总督。吴趼人与母定居佛山镇,自称“我佛山人”。后以此为笔名,写了大量的小说、寓言和杂文,名声大噪。

1897年,32岁的吴趼人投身编辑与写作,先后写出《痛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命奇冤》《新笔林广记》等。

吴趼人创作小说共有30多种,被誉为“小说巨子”,是清末谴责小说的杰出代表。

1910年,吴趼人病逝于上海,终年44岁。

近代“谴责小说”巨子吴趼人。

5.教育名家:戴翼丰

戴翼丰,原名曾谋,字启疆,1890年出生。南海九江大同人,自曾祖起徙居佛山。

戴翼丰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考入广东高等学堂,攻读理科(即大学理科),毕业后随父迁居澳门,投身于教育界。1912年执教于澳门海镜中学,1916年回佛山助父编修《佛山忠义乡志》,历时六载,为岭南文献作出了贡献。后来先后在南海石门中学、中山四区中学、肇庆第一中学、佛山元甲中学、广州广雅中学、南海师范、国民大学香港分校、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等10余所学校任教师、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翼丰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1957年当选为南海县副县长,掌管全县文教、卫生工作。

戴翼丰从事教肓事业50年,在他临终前一天,仍站在南海师范学校讲台上授课,临终前3小时,仍在批改学生作业。

6.“山公王”世家:刘佐朝

刘佐朝,名社同,1890年出生,末其祖父来石湾做工,遂定居石湾。其父刘胜辉开设“刘胜记”山公店,擅长制作微型胎骨山公,有“山公王”之称。刘佐朝是刘胜辉第四子,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刘泽棉之叔公。幼随父亲学艺,得其真传,加上聪明勤奋,青年时代艺术造诣已胜过其父亲。20多岁时,承父命主理店务。他即锐意引进机械制作陶瓷技术,扩大经营,批量生产。暇时仍精心制作陶塑,携往广州、香港出售。

刘佐朝长于人物塑造,作品以半尺许人物为主,题材擅取渔、樵、耕、读、诗、酒、琴、棋、仕女、仙、佛等作品,兼喜塑造社会下层人物。他对石湾陶瓷的颜色釉颇有研究,既能仿古代名瓷特色,施釉又与众不同,自成一派,并首创高温胎中温釉冰裂纹的制作方法,作品表层质感明显,丰富耐观。

7.“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李海泉

李海泉,原名李满船,1902年生于今顺德均安。后来佛山镇当学徒,遇到粤剧名伶小生奕,遂拜师学艺,小生奕为他起了艺名李海泉。上世纪20年代末在新中华班任小生,30年代在永寿年剧团任丑生,以擅演反映社会基层人民生活的“烂衫戏”而著称,他多才多艺,武丑、网巾边、二花面均表演精到,尤以担纲演出《打劫阴司路》、《烟精扫长堤》而闻名剧坛。

李海泉与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并称为“粤剧四大名丑”。

1958年,李海泉退出舞台,1965年病逝于香港。其儿子是著名国际武打电影明星李小龙(李振藩)。

粤剧四大名丑李海泉(图左)

8.毕生致力中医事业:罗仁伯

罗仁伯,1914年出生于中医世家,石湾镇人。13岁起学习中医经典,17岁参加南海县政府举行中医考试合格,19岁参加广州市政府举行中医考试合格,20岁在广州十三甫其堂兄开设的“罗惠良医馆”执业。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在澳门、香港执业中医。抗战胜利后返佛山,一直执业中医疮科杂症。1959年调到佛山市中医院,1979年被评为“佛山地区名老中医”。1984年病逝。

罗仁伯治学严谨,临症必究本穷源,虽家传医技,祖辈相授,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注意既吸收前辈精华,又寻求各家学说,甚至到民间采集良方妙药,不断提高医疗技艺。他的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行医40余年。

9.省工艺美术大师:叶秋

叶秋,1926年出生,手工业工人出身,1946年开始从事佛山秋色艺术。1956年佛山秋色工艺社建立,被邀加入该社工作,从事秋色艺术研究和创作。

叶秋熟悉各类秋色艺术制作技艺,能巧妙地运用各种手工业原料(主要是边角废料)以及果菜产品等物料,进行秋色艺术创作。他的纸扑艺术最为著称,秋色纸扑动物、削批瓜果、食品以及山公盆景、松树等无不栩栩如生。

1960年,叶秋评为广东省民间老艺人。1980年,晋升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他为人俭朴、厚道、忠实,全心为发展佛山秋色艺术辛勤劳动与创作,并积极地培养秋色艺术后继人才。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段思午

【资料来源】禅城区人民政府官网

【作者】 罗湛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御史的代表生肖3

“御史”这个头衔(指的是都察院的监察官员),似乎比任何语言中的任何政府官职都更加悠久。它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记载,一直沿用到1912年。

“史”最早是商代负责书写记事的史官,无疑从很早就具备了贯穿整个封建时代的“负责记录的官员”这个含义。“御”可以理解为“皇家的”或“帝王的”。

周朝时期,在朝廷从事半宗教性质工作的封建世袭官员被称为“御史”(还有“大史”“小史”“内史”和“外史”等称呼),到了公元前三世纪演变为记录朝廷活动的史官。

尽管“御史”是“甲骨文记载中对史官称呼的真实头衔”之一,而且周朝的“史”一般是指“严格记录皇帝言行得失的官员”,实际上,我们掌握的关于这两个职位在商周时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信息非常有限,而且完全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当时的“史官”可以为专业的监察工作提供制度基础。

制度化的监察工作与帝制国家的其他持久特征同时出现于公元前221年,当时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打破了分散的封建体制,建立了统一的秦朝。从那时起,朝廷大臣基本上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类。这些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并向皇帝负责。他们手下是通过相对非正式的途径招募的“非钦定”人员,因此在地位和权力上相对弱势。

在秦朝以后的几个世纪,文官和武官的职责划分逐渐明确,在明朝之前的很长时间,这两种官僚体系彻底形成,具有各自独特的任命和提拔标准。从西汉开始到唐朝后期,官位的世袭制逐渐被废除,朝廷用人开始选贤任能,特别是文官。

早在明朝以前的很长时间,以儒家经典和史书为内容的科举成为选拔文官的主要手段,而文官也成为中国政府体制中几乎完全独立的、自我延续和管理的权力集团。此外,文官的威望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来自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景仰。在1368年以前,文官在朝廷中的地位超过了武官。尽管朝代的延续往往依赖于军事力量,但长久以来,中国的文官地位都要高于武官。监察官员从一开始便属于文官,因此威望不断提高。

从秦朝开始,皇帝任命的文武官员便对国内的所有政府事务(从地方州县和军队到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和机构)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随着中国人口逐渐增加、政府职能趋于复杂,基层文官和武官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管辖的地理区域也逐渐缩小,地方和中央之间便需要一层监管机制,而早在汉朝,省级建制的雏形便开始出现了。在唐朝和宋朝,地方的县隶属于州,而州处于道的巡察和监管之下。从那时起,后几个朝代完整的省级结构差一步便全部实现了。这些介于地方和中央之间的机制从成立之初到封建时代结束始终具有监察或半监察职能。

同样,从秦朝开始,中央政府的结构(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和变化)逐渐趋于稳定,演变为一种通用的模式,其中监察工作成为重点。皇帝直接管辖的最高权力部门划分为三大机构,包含一个最高军事部门、一个最高行政部门,以及一个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在此基础上,汉朝实行“三公”制度,包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到了唐朝和宋朝,所谓的“丞相”一职由多人担任,分别掌管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但御史台仍然保留原来的自主权,它下面又分为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以及监察御史掌管。御史大夫总管监察工作,下设两名御史中丞为其副官。

(内容授权节选自《明朝监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2021年出版)

来源:七一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