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腿代表什么生肖

哈尼族生活习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世界风俗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绑腿代表什么生肖1

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也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称为阿卡族)。其云南省哈的尼族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哈尼族的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哈尼语又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个方言,方言的分布同有关自称单位分布的地区相当。方言之间差别较大。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其中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另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本民族内部各自称单位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民族的称谓也不一致。如元阳的哈尼互称糯美、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称觉围、觉交,汉族又称其为爱尼;称豪尼为布都、称哦怒为西摩洛等。在汉文史籍中,哈尼族的历史名称有: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倭泥、俄泥、阿泥、哈尼、斡泥、阿木、罗缅、糯比、路弼、卡惰、毕约、豪尼、惰塔等。

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认为天地间存在着强有力的天神、地神、龙树神和具有保护神性质的寨神、家神等,必须定期祭祀,祈求保佑。对于给人们带来疾病和灾难的各种鬼神,则要通过祭祀和巫术加以制约、驱赶。西双版纳的哈尼族每年要祭“龙巴门”(即寨门)。

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奕的历史相当久远,西双版纳格朗和的南糯山,是驰名全国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哈尼族地区的茶奕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哈尼族村寨一般为数十户,多至三、四百户,一般选择半山居住。哈尼族人家庭都建有耳房,或是双耳房的建筑形成四合院。耳房建筑为平顶,房顶铺以粗木,再交叉铺以细木和稻草,上加泥土夯实(如今则多用水泥抹顶)作为晒台。晒谷、晾衣、乘凉、孩子游戏、妇女纺织往往都在晒台上进行。晒台成为人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闲暇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梯田农业和居家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耳房一般都做为未婚儿女的住房。哈尼族社会盛行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凡成年的男女青年其自由社交父母均不干涉。有的地方,在儿女成年未婚时,在住宅的旁边建盖小房(扭然)供儿女住。耳房则做为碓房,或作为客房,或堆放农具等杂物。墨江一带多是土基楼房,平面屋顶,间间相连。西双版纳哈尼族住的则是竹木结构的楼房,旁设凉台。

哈尼族家庭是父权制家庭,男子主管生产、出售牲畜等大事,妇女负责家庭琐事,如饲养家畜,烧火做饭等。妇女如能多生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丈夫基本平等。子嗣婚后分住于子房或另盖房子。父亲去世后,长子迁入母房行使家长职责,瞻养老人,次子幼子成婚后即分家自立门户。过去,无子也不可招婿上门,现在可以招婿上门,也可与其他民族通婚。

小孩出生时,家人要举行梯田劳动仪式,在院子地上画出象征梯田的方格,如果生男孩,就由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用小锄头在方格内表演挖梯田的动作;如果生女孩,就由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在方格代表的“梯田”里表演“摸螺蛳、拿黄鳝”的动作,经过这一仪式才能拥有自己正式的名字,真正成为村寨里的一员。

古代哈尼族有名无姓,采用父子连名制,即父名的尾字为儿名首字。如父名是松山,子名为山达,孙名为达飘,以此类推,形成一代一代的家族连名谱系,认宗族、亲戚,就靠背诵家谱,女儿也行父子连名,但不能列入谱系,若某代出现非正常死亡、双胞胎和生理缺陷的人,不连父名,须逃过一代,重新取名列代。

其吉维支系是以孩子出生的那天的属相取名,如生在牛日,取名牛xx,生在鸡日,取名鸡xx;吉坐支系一般是与“莫批”连名,如大儿子死了,下面的儿子名“批修”;孩子生在路途间,就以路连名,如嘎(路)南;妻子怀孕期间,丈夫在外非正常死亡,婴儿生下来就用“罗”连名。

现代哈尼族各支都有自己的姓氏,哈尼语称为“阿古”,但是这种姓氏不普遍使用,也不与名字连用。只是在需要证明自己宗族归属时才使用。姓氏的种类很多,如“当参阿古”、“鱼鸟阿古”、“当且阿古”,这些姓氏的名称一般是各支宗族祖先的名字。

哈尼族名字也有乳名、小名和大号之分,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名字。大号只在背诵家谱、给小孩命名或比较隆重祭礼仪式上才使用,用得最普遍的是小名。如今哈尼族也取汉族名字。现在约定俗成的习惯是“当参阿古”用“杨”姓.“参先阿古”用“李”姓等等。但取啥尼族名字时,仍保持传统的“父子连名”习俗。

哈尼族很喜欢用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一般头裹黑或白色包头,老人戴瓜皮帽,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穿布鞋或用木板、棕绳制作的木板鞋。西双版纳的哈尼族男子身穿右开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泡。每逢年节或与姑娘约会,小伙子们把美丽的羽毛或鲜花插在头上。澜沧一带的男子裹黑布包头,身穿对襟上衣,大襟镶两行银币,两侧绣几何图形。

女子的服饰各地各有特色。红河地区穿右开襟无领上衣,以银币做纽扣,下穿长裤,着盛装时外加一件披肩,有的还系花围腰,打花绑腿。在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及裤脚上,都镶有几道彩色花边,坎肩则以挑花做边饰。穿高筒尖头绣花鞋。西双版纳和澜沧一带的妇女,下穿长及膝盖的折叠短裙,打护腿。平时多赤足,喜庆节日爱穿绣花鞋。女子蓄发编辫,少女多垂辫。岁数较大的妇女把辫子盘于头顶,用黑或蓝布缠头,或戴自制的帽子。帽上镶小银泡、料珠,或是垂下许多丝线编织的流苏。也有的喜爱用银链和成串的银币、银泡作胸饰,戴耳环和耳坠。澜沧的妇女喜戴大银耳环。

节日期间的哈尼族妇女喜戴一种用五彩丝线刺绣出美丽的图案花纹的靛青色的包头巾,额前脑后还会挂着一束束艳丽的璎珞。上衣胸前缀满银泡、银纽,中间挂一块八角大银牌,小腿要包一块绣花布,上面扎一对用红色毛线制成的绒花。

哈尼族的男孩子只要长到一定的年龄,就要摘掉头上的帽子,改用布包头,同时将牙齿染红,表示他已成人,可以谈情说爱了。哈尼族少女需用猪油抹发,梳成下垂的单辫。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岁数,也要染红牙齿,系上围襟,戴上银饰,这表明她已成熟,可以参加“串姑娘”了。哈尼族成年妇女多编双辫,并把辫子缠绕在头上。墨江部分少女系白或粉红色围腰,婚后改系蓝色围腰,系围腰的高低是区分女子是否结婚的标志。

哈尼族素来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来,都要以酒相待。客人落座后,主人要先敬一碗米酒,三大片肉,称“喝焖锅酒”。待客食吕讲究食多量大,真诚实惠。在筵席期间常常酒歌不断。客人离开时,有的还要送上一块大粑粑和一包用芭蕉奕包好的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吕。西双版纳的僾尼人,宴请客人有男女分桌之习。按传统习惯,家中分别设有男室、女室。只有男人可以与客人同桌用餐,妇女一般不陪客。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火塘的一方为首,首席一般由长者坐。在男室进餐,首席由男性长者坐,在女室就餐,首席则由女性长者坐。

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食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奕包着与腌肉一起吃。哈尼人还视火为家庭的生命,小心保护火种,虔诚敬奉火塘。他们每家都有几个不同的火塘,不仅要烟火长燃,而且不可混用。第一个火塘煮小锅饭、炒菜,第二个火塘专门蒸饭,还有个火塘只煮猪食,火塘上空吊一个硬篾编成的类似吊床的"火课",用以熏炙食物。过节杀牲祭祖时,各户特备米饭、肉菜和辣酒各一碗,专门祭祀神圣的火塘。

哈尼族极爱吃肉,猪、牛、羊、鸡、鸭,大块朵颐,大碗喝酒才是主人待客之礼,客从主意之道,大家聚集一堂,尽欢而散。村里有人家杀猪宰鸡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长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脏等最鲜嫩可口的部位俸敬给老者享用。还会把吃鲜剩余的猪肉、牛肉制成别具风味的火熏腊肉和干巴,常年储备以待客。

哈尼族喜饮酒,酒节特多。如祭母节、老人节、黄饭节、命名节,祭龙节、认舅节等。逢节便有美酒。最有趣的是"阿巴多"酒与歌的恋爱宴会。

哈尼族最有特色要属长街宴,哈尼语称为“资乌都”,被译作“祭龙比菜”、“长街宴”或“全寨团结酒宴”。“长街宴”在农历十月的哈尼新年期间举行,历时3天,全寨农户分为三拨轮番做东——每家办一桌精美的酒菜,连桌椅一起抬出到街心,摆成百多米长的街心盛宴,全寨公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龙仪式。

哈尼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在西双版纳比较严格。一般认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习俗,弃妻再娶要受舆论的谴责,还得给前妻及其舅家送礼赔不是,婚后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则被允许。哈尼族的青年男女在婚前都可以自由社交,谈情说爱。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不少地区实行包办婚姻。

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支系奕车人的男女丰年往往以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一般在配对就宴前,男方在征得女方应诺后,由小伙子凑钱,请烹调师傅主厨,杀公鸡、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进行准备。夜里10点钟左右开宴,参加者约10—30人,围观者熙熙攘攘。届时灯火通明,桌上摆满各式菜肴。先将煮熟的大公鸡头朝上摆上餐桌,并把两个鸡睾丸和一只活螃蟹悬挂在鸡身上,由“伙子头”和“姑娘头”从首席坐起,其余男女依次配对入坐,随后举杯祝酒对歌,尽兴方散。这时小伙子们用芭蕉奕包上糯米饭和菜送给姑娘们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双方情意合,可相约下次会面的时间。当地人称这种求爱方式为“阿巴多”,为农闲时举行。

哈尼族支系很多,造就了其各支系的婚丧习俗间都略有区别。碧约人婚姻盛行姑表婚,姑娘长大后要征得男家同意后才得嫁给外人。卡多人的婚姻也如此。为姑表舅婚,缔结婚约以父母包办为主,结婚时,当娶亲人进入女方的毫巴门时,女方要组织年轻人用“橄榄迎亲”,意思是用檄榄把娶亲人身上带着的邪魔打跑掉。腊米人的舅家有优先择亲权,结婚接新人时,新郎在媒人、陪郎和锣鼓手陪伴下,打着锣鼓,唱着调子到姑娘家,新娘由长兄背出家门,要边哭边唱“切妞都耶”(女儿调),向父母兄长讨嫁妆,其实主要是倾诉离别父母家乡的苦衷。

在哀牢山区部分哈尼族中,至今仍残存着不同形式的“不落夫家”婚俗,即新娘分住娘家和夫家两地。当新娘从娘家回夫家时,要用一个小巧精美的篾盒盛满可口的米饭和火熏猪肉,腌鸭蛋带去,当地哈尼语谓之“合戛拖”。据说,这是做娘的生怕自己的女儿在夫家不习惯、怕羞、受饿而特意备下的。当然,这盒可口的食物带到夫家并非是新娘一人独食,有时是夫妻一同享用,更多的时候是送给丈夫的弟妹们共食。

在云南墨江一带的哈尼族,有“踩路”定婚的传统习俗。哈尼族叶车人男女交往中,如果双方都有意,就在白伞下细谈。居住在云南哀牢山上的哈尼族人的婚礼多在黄昏时分举行。哈尼族支系碧约,新娘从出嫁前三天就开始哭婚。

墨江自称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从头到尾都离不开舞蹈。婚礼前夕,男女双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动场所。婚礼这一天,迎亲队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准备回程时接应,其余跟随新郎前往女家。当他们来到女家寨口时,寨内鼓乐齐鸣,送亲队跳起传统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给接亲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进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对新人站在一张方桌旁,女家亲属用两指夹着一片笋叶,环绕方桌起舞,意在禳灾祈祥。

在哈尼族的人生礼仪中,葬礼是最为隆重的,哈尼族认为:“人生在世一辈子,死在阴间得永生”。因此,死仅仅是跨向另一世界的门槛,人的灵魂永不灭,因而要举行盛大的葬礼。葬礼中一般都有吃临终饭、续气、鸣枪宣告、易床、停尸、净身穿寿服、钉棺等一系列仪式。

其中哭唱挽歌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贯穿了丧葬活动的始终。对挽歌唱词掌握得多寡深浅,无形中也成了衡量哈尼女子是否聪颖能干的尺度之一。姑娘少妇一遇丧事,便群起聚集丧家,实地摹仿学习。因而整个场面,真假哭声混杂而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然而一曲丧家哀歌唱下,也足以让每个听者潸然泪下。

出殡前两天,丧家要请有名的摩匹(祭司)给死者念育“指路经”和家谱,眼睛半睁半闭,手拿一把竹筒,每念完一段,竹筒便在地上“咚、咚、咚”敲击几下。归途中还须知道祖先名字,故摩匹也要不断念诵家谱,这样,死者才会顺利得到祖先承认。

哈尼族葬礼中还有最引人注目的盛大仪式“莫搓搓”,一般都是为正常死亡的高寿男女举行的。出殡前夜,青年男女在丧家附年燃起箐火,敲锣打鼓。年轻人眉目传情,歌声舞影,通宵达旦。哈尼山寨平时严禁有关性内容的玩笑在异性或亲戚面前出现,然而,在“莫搓搓”之夜,完全代之以生死融、哀乐共有的景象,而这恰恰体现了哈尼族的人生理念:死,意味着生,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个人躯体的死亡和消失,不应成为民族群体衰落中喻示,而应当成为这个民族嬉体永生与和繁荣的契机。

绑腿代表什么生肖2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东等地。

福建省的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州以及宁德市的福安、霞浦、福鼎、蕉城等地区,各地的畲服各有风格特色而自成流派。

“凤凰装”是畲族女性代表性的服装,一套“凤凰装”,由头饰、衣服、蚕丝带、花带、围兜、绑裙、绑腿、绣花鞋等部分组成。凤凰装以黑色和青色为主调,显示出庄严朴实、凝重深沉,在装饰上却用色艳丽浓烈的图案形成浓烈鲜明的对比,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

兰曲钗是福建省畲服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的省级传承人,家住罗源松山镇竹里村。目前罗源做畲族衣服唯一的一家小店便是他家。

1978年是兰银才的父亲兰曲钗学习畲服服饰制作工艺出师的时间,这一年正好也是兰银才小姑姑出嫁的那一年。凭借自己的手艺,兰曲钗为自己的妹妹亲手制作了一套“凤凰装”。

畲族着“凤凰装”即将出嫁的新娘

兰曲钗用精湛的畲服服饰手艺,将十二生肖的刺绣秀在了送给妹妹的畲服上,他的手工刺绣比较精细,用棉布制作而成,棉布的寿命可达百年之久。

九十年代过后,“凤凰装”开始没落,畲服手工艺制作渐渐走下坡路。当地被“汉化”比较严重,很多人不再重视畲服,畲服的手工技艺渐渐衰落,很少再有人愿意通过一针一线去缝制畲服,而且并非所有的女性都会刺绣或畲服的手工制作,所以当地很多女孩在出嫁那天都会去借结过婚女性的“凤凰装”。另外,有的女性因为家庭贫穷,没有钱请师傅缝制“凤凰装”,于是也通过借衣服的方式完成婚礼。兰银才的姑姑每年都会将自己穿过的嫁衣借给当地即将出嫁的姑娘。还有的姑娘因为没有漂亮的“凤凰装”,外出做客的时候,也会向兰银才的姑姑借穿。

兰银才称,在八几年的时候,罗源那边每个村子一般都会有一到两个畲服手工制作的师傅。当地有一个传说,畲服技艺的师傅在儿子结婚的时候,不能为未来的儿媳制作“凤凰装”,因为那样会导致未来儿媳与公婆的不和。但是等儿媳进了家门,师傅就可以为她亲手制作一套“凤凰装”了。不过儿媳在出嫁的时候就要出去借衣服了,兰银才小姑姑的“凤凰装”也曾被当地师傅的儿媳借穿过。

兰银才小姑姑出嫁时候的围兜

兰银才说,除了结婚和做客,有的家庭要搬迁,当地习俗是搬新家的女人要穿“凤凰装”,所以小姑姑的嫁衣也会在这种情况下被借出。罗源地区有祭祖的习俗,着畲族服饰才能代表畲族子女,所以女性在当天也要着“凤凰装”,没有衣服的女性也会去借小姑姑的畲服。就这样,兰银才姑姑的嫁衣连续被借了很多年,由于被借的人多,时间一久,那件“凤凰装”已经不知道在哪位姑娘的家中,不过令兰银才一家庆幸的是,小姑姑“凤凰装”中的围兜还在。

兰银才妈妈的嫁衣(同小姑姑的衣服相似)

兰银才姑姑的衣服没有了下落,但是妈妈的嫁衣还在,姑姑的那件“凤凰装”跟妈妈的相似,看到妈妈的嫁衣也是一种欣慰,兰银才说“一定要好好保存下来”。

文/张淅默 图由兰银才提供。

绑腿代表什么生肖3

马帮的组织形式

一般说来,马帮的组织形式最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家族式马帮,全家人抑或整个家族都投入到赶马谋生的行列,骡马全为家族或自家所有,马帮以家族的名义命名。其二是“短凑式”马帮,一般是同村的几个人或邻近村寨的人,因其志同道合,为了共同谋取利益,每家出上几匹骡马,结队而行。其三是任意一时结成的马帮,因为同走一条道路或接受了同一宗业务,或者在路上可以共同防卫匪盗的侵扰,相互有个照应,就组成了马帮。这一形式的马帮,没有任何组织,集散皆共同需要而定。

一队马帮有“马锅头”、“马脚子”、“岐头”等人组成,“马锅头”就是一队马帮的首领,是马帮运输的核心人物,一队马帮由他负责各种采买分销,联系业务,甚至在野外开销吃饭,都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马锅头”经验丰富,懂得各行各业的行规礼俗,能够应付和及时处理马帮长途运输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马锅头”既是经营者、赶马人,马帮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指挥者。有些“马锅头”同时又是一些商业集团或业主的雇主或心腹,能够长久与商业集团或业主密切合作,日就积累,往往成为巨富。“马脚子”就是赶马人,是“马锅头”雇用的小工,他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但一些小的马帮,“马锅头”同样也是“马脚子”。据说“马锅头”一词就是赶马人长年累月同吃一锅饭而得来的。一些“马脚子”经过一段日子的打拼后,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骡马,在运输中把自己骡马加入马帮,获取一份运费。有些“马脚子”用积累的钱在马帮上路时购买货物,随路贩卖,如此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就成了“马锅头”或老板。茶马古道上留下了无数这样白手起家的人生传奇,这也许就是茶马古道马帮运输吸引广大众生的原因之一。

在比较大的马帮中,除了“马锅头”和“马脚子”外,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其他人员:“马帮二锅头”一人,专门负责帐务,是马锅头的助理;伙头一人,专门管理沿途的伙食,同时负责马帮内部的奖惩事物;“哨头”2-6人不等,其任务是负责马帮的安全,即保镖和押运;“岐头”一人,是懂得人畜各种疾病治疗的“随队医生”。

马帮骡马的编制

有一首在滇西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歌谣《赶马调》这样唱到:“头骡打扮玻璃镜。千珠穿满马笼头,一朵红缨遮吃口,脑门心上扎绣球……”所有的马帮对头骡马都极为重视,装扮极为华丽,额头带有红黄色火焰图案金绒色途标,标正中是一面大圆镜,有六面小圆镜环绕,套着镶嵌珠宝的银笼头,系九个铜铃,头上顶着6尺红布扎成的绣球,耳后佩有牦牛尾红缨一对,马鞍上各插有一面马帮帮旗或商号号旗或族旗。三角形的锦旗一般是马帮帮旗,旗上绣有帮主姓氏;金边方形的则是商号号旗或族旗,旗中央缀有锦鸡羽毛,寓意道路通达,前途锦绣。二骡马三骡马的装饰当然没有头骡马华贵花俏,但亦有别于一般的驮马。原则上,在一队马帮中,二骡马驮的是马帮所需的急救药物,三骡马是马锅头或病号的乘骑专用。

马帮的编制有群、伙、帮之说,一般以9匹骡马为一群,以三群为一伙,全部骡马加在一起就是一队大马帮,称之为帮。群有群头负责,选一匹骡马为群头,额头佩带红布底黄色火焰形途标,挂2尺红布扎的红绣球,系6个脖铃,鞍上插一面红色白色锦群;伙有伙头负责,选一匹骡马,佩带黄底红色火焰毡绒途标,挂4尺红布绣球,系8个脖铃,鞍插一面红底牙形锦旗。随后选择三匹好骡马为头骡二骡三骡,由此带领整个马帮前行。

马帮的信仰与崇拜

在传说中,骡马是一位叫罗哥的青年猎人驯服后才能驮货乘骑的,后人就把其奉为马帮行业的祖师爷。据说罗哥的化身就是马帮煮饭用的锣锅,要专有头锣驮载,使用时不能随意转动,更不允许用脚踩踢或随意丢放等;因长年在高山河谷间行走,马帮首先崇拜山神,而山神的化身是草果。在野外露营时,要用饭菜祭祀山神,同时丢几颗草果于火塘中。其次崇拜路神,路神的标志物是草鞋,路途中穿烂的草鞋一律不能随便丢弃,要带到宿营地火化。再次是卦神崇拜,其卦神的化身是煮饭时置锣锅的锅桩铁条,途中遇到疑难抑或要祈福消灾时,就用铁条打火卦占卜。马帮遇到雪滑不能成行,给马蹄绑上草鞋,就可解决路滑问题。

马帮的禁忌

马帮日出而行,日落而歇,真可谓风餐露宿,走南闯北,就形成了诸多的马帮禁忌,这些禁忌是马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篇题为《茶马古道上的云南马帮》的文章中,对马帮的禁忌作了全面的总结:出行禁忌———生肖属马日严禁出行,农历腊月、六月忌出远行;方向禁忌———有俗语“春不走东,夏不走南,秋不走西,冬不走北”;行走途中,严格按马帮编队行走,么锅为整个马帮的导向,手擂大锣开道,锣声既能惊吓兽类,又能起到让对方马帮知道做好让路和调整马队行走的速度,彼此能够迅速通过;语言禁忌———马帮赶马人交谈多使用行话,例如:途中歇息称“打尖”,吃午饭称“开稍”,野外露营称“开亮”,工钱称“彩利”等等;马帮生涯中的人对一些数字、音语、词汇也十分敏感,交流中要用别的词字来代替,如“三”谐音“丧”,就用“神”字来代;“四”、“十”谐音“事故”、“蚀本”,就用“重双”和“金”字来代;老虎称之为“高鹰”,蛇被称之为“老梭”,野狼称之为“山兵”,鬼称之为“黑影”,途中若遇洪水断路则称为“开顺”,遇出殡就叫“送财神”等等不一而足,成为马帮人中人人皆晓的行话。

骡马的禁忌

忌骡马额头有白毛、马耳前倒、马背毛生旋、白蹄白尾、鼻孔朝天,忌马日役马,忌骡马夜间卧眠,忌骡马夜间嘶孔,忌在外人面前数马,忌马穿过羊群,忌马脖带草藤而归等等;衣食的禁忌--赶马人一般忌穿红色、黄色衣服,衣服款式都十分宽大,不能扣错纽扣,不能敞胸露怀,忌绑腿松散,忌跨越草帽,忌乱丢草鞋,忌乱敲碗筷、锅、灶,忌筷子直插饭食上,忌吃饭时到处乱转,忌吃饭时坐在门上或马鞍上,忌一吃好饭就卧床休息,亦不能在途中捡食食物。在吃饭时,有人来临或路过,不管是谁,都要邀请同食,既便是飞禽走兽经过,也要抛丢一些食物,寓意同食;住宿禁忌———煮饭时,不能旋转罗锅,住宿后,绝不能移动罗锅。野外露宿不能选择在江河沙地、大箐口、悬崖下。住马店不能与生人同房,忌夜间火种熄灭,忌乱放东西等等;物象禁忌———忌见果木冬日开花,忌见鹰扑兔子,忌见老鼠搬家,忌见蛇交媾、脱皮,忌见苍蝇群集不散,忌见蜂巢乱蜂,忌遇野兽奔向路的下方,忌遇鸦雀噪林,忌听黄鼠狼、野猫嘶鸣等等;清明季节见雾不出行,电闪雷鸣时忌出行等等。

马帮中常用的语音

在长期的赶马生涯中,赶马人练就了一套赶马俗语,称之为“马语”,用此“马语”通过哨声、吆喝向骡马发出指令,如仅口哨声就有解闷、喂水、吃草、压惊四种功效,在漫漫旅途中,赶马人和骡马间形成了默契、和谐的氛围。赶马人对骡马的吆喝声亦极富亲和力,时间久了,骡马一听主人的吆喝,八九明白主人的意思。马帮中通用的一般俗语有:“哇—”意思为停;“启瞿”表示走;“堵启”表示让路;“驾”表示上驮鞍;“松松”表示卸鞍;“启几”表示举蹄;“松启”表示跑;“鸟乌”表示吃草;“嘘呼”表示饮水等等。

马帮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赶马人走四方,都勇于冒险,敢于面对各种挑战,在遭遇土匪强盗和碰上各种危机之时,要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在马帮生涯中,不仅劳力苦心,而且要知晓四季更替,天气变化,要能判别东南西北,要能与沿途的各族民众打交道,要懂得骡马的性情;一个赶马人在马帮中一定要服从马锅头的指挥,懂规矩,顾大局,明白事理,坚决完成自己份内的事;在货物运输和与人交往中,信誉和信用至上,从来说一不二,果断干脆,说到做到,绝无戏言;在路途中,马帮遇到困难,都要相互全力协助,不计报酬;马帮之间最忌争抢道路,争抢草场,争抢顾客、货物等。

马帮文化的商业性

马帮整日穿梭行走在大西南的山山水水间,他们日出而行,日暮而歇,由此产生了许多驿站,这些驿站,从而演变成为人流、物流的集散中心,最终演变成为市镇,如思茅、普洱、墨江、易武、大理、丽江、祥云、腾冲、保山等等都是如此形成的。在《华阳国志.南中志》里说:“永昌郡,属县八,户六万,去洛六千九百里,宁州之极西南也,有闽、濮、鸠、獠、越、裸濮、身毒之民。”形成保山如此多民族的交集,是因为保山当时是茶马古道的物流枢纽之一,由此往北可进西藏、四川、通中原,往西可达缅甸、入印度,往东可抵滇中,往南可达普洱茶的生产中心思普一带。大抵茶马古道上的市镇都如此形成和繁荣。据有关资料记载:思茅降至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设思茅海关后,商业贸易呈现十分繁荣的局面,人们纷纷骡马驮运进各种商品贩卖,尔后购买转运普洱茶于各地,以获高利。据记载,当时仅思茅市场商品年营业额就达300万银元左右,这在以马帮为运载的年代已经是巨大的交易量了。

<< 上一篇

涫代表什么生肖

下一篇 >>

代表气质的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