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代表什么生肖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考古学了吗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土司代表什么生肖1

欢迎关注“考古学了吗”,考的是古,说的是今,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收获。

这篇关于摩梭人的文章我发布于2020年8月23日,题目为《想了想,关于摩梭,除了母系、走婚,别的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当时翻了4本专著、20本硕博论文、150篇期刊等资料,花了8个晚上、4天周末的时间来写作。完成后,全文12000余字,对摩梭人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为便于阅读,现将全文拆分,以专题形式发布,每个专题突出一个重点。

五个专题分别为:

专题一 摩梭人是什么人?两千年前西北游牧放牦牛,如今西南定居搞旅游

专题二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专题三 摩梭人走婚,摩梭喇嘛走不走?喇嘛怎么想,当地人怎么看

专题四 摩梭人、老秦人,一西南、一西北,差两千年,说他们是亲戚你信吗

专题五 摩梭现状:计划生育、民族平等、社会重构…我们都一样

说起摩梭人,第一反应自然是母系。我们对母系的直觉,是以女性为尊,男人没有地位,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会想当然,是因为受父系男权惯性思维的影响,用父系那一套来理解母系。在经典摩梭母系家庭里,家里的所有人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这是与父系最大的不同,只要不分家,就不会产生父系的权力、财产之争。家里的男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男权的代表——舅权,可以视为母系家庭的基石,即便母系解体,它仍具有强大力量。

对摩梭人的另一个重要印象是男女自由结合的走婚。自由结合,并不意味着混乱,其实,摩梭人实行着非常严格的男女区分。不仅在重大仪式中是如此,比如出生时,只能有女性参与,入殓时,只能有男性参与;甚至在日常的生活空间中——最重要的“祖母屋”内,也做着男女空间划分,连柱子也分为“男柱”“女柱”。

这一专题,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摩梭人的真实习俗。

“母系”?“走婚”?

对摩梭人最经典的描述就是母系和走婚。在经典模型里,家庭成员都是一个母亲或祖母的后代,血统以母系划分,财产按母系继承。这种家庭里,成员全都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只有母系一方是亲人,所以比父系简单的多。

祖母是家族核心,同一代的姐妹是她们所有子女共同的母亲,孩子也没有区分。都是亲妈,都是亲兄弟姐妹。阿乌(母亲的兄弟)代替父亲的角色,照顾姐妹的孩子。

繁衍后代靠“走婚”,男女双方自愿结合,男方晚上到女方处走婚,早晨返回自己家中,暮合朝离。男女双方不娶不嫁,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母系家族里,没有共同的经济关系。走婚所生子女,由女方抚养。男方不负责自己亲生子女的抚养,而要负责姐妹子女的抚养。走婚关系可长可短,取决于双方的感情,一方不希望继续,就可以结束。

新生儿满月时,要办满月酒。男方母亲带着礼物到女方家,村中其他家屋都派阿妈参加,但男性不能参加。通过满月酒,正式确认孩子的父亲。以后重大节庆,孩子要到父亲家拜访,父亲要送孩子礼物,无论父母是否继续走婚。

摩梭人另一个重要盛大的仪式是“成年礼”,一般在13岁举行。举行成年礼,一方面表示要开始承担家庭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对外宣告可以走婚了。

成人礼

高自由度的走婚,并不意味着混乱。与之相适应的,是摩梭人融入日常的“害羞文化”。关于两性的话题、一切与性相关的话题,都不能在祖母房、经堂里谈论,不能在家人、亲戚、长辈和小辈面前谈论,不能在异性面前谈论。恋爱的男女不能在公开场合一起行走,不能有亲密举止。走婚也有禁忌,同一女性祖先三代以内的后裔之间禁止走婚,如果发生过继女孩或因结婚女子迁入的情况,原家庭和其后代三代内也不能走婚。一般摩梭小孩在母亲的带领下,会熟悉掌握所有亲戚关系,避免走婚时遇到不必要的尴尬。

成人礼

以上是摩梭人最经典的母系、走婚模型,但还有些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母系并不意味着家族的家长一定是女性。摩梭人有“舅掌礼仪母掌财”的传统,因此每个家庭常常有两个当家人,女性当家人主要负责安排家务、生产活动,男性当家人负责处理整个家族的社会交往活动。两个当家人谁能力更强、威信更高,谁就是家族的家长“达布”。

其次,摩梭社会并非一律实行母系制。长期以来,都既有母系,也有父系,也有母系、父系并存于同一个家庭中的双系。1984年对永宁527个家庭的调查中,父系有232户,占总数的40%;母系有171户,占总数的32.4%;母系父系并存的有144户,占总数的27.6%。如果说1984年的调查可能有强制结婚的残余影响,到了较为宽松的2018年,格则清珠的调查显示(格则清珠生长在摩梭人、普米族通婚家庭,调查地就是她的成长地),落水村42户摩梭家庭中,8户为纯走婚家庭,八七村78户摩梭家庭中,15户为纯走婚家庭,剩下的是“双系家庭”或是“父系家庭”。

第三,婚姻形态也不只经典模式一种,而是三种。包括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异居婚”、比较固定的“阿夏同居婚”(“阿夏”,是走婚中的男女对彼此的称呼,也作“阿肖”),还有“一夫一妻婚”。解放前,一般是土司、贵族阶层和少数富有的人家才有婚嫁。解放后,由于政府宣传和鼓励结婚,甚至有一段时间强制进行结婚登记,结婚的人数有所增加。一般来看,在人烟稀少的山区或一些与其他民族混居的地区,如拉伯、蒗蕖,摩梭人通常选择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没有走婚的条件);在永宁坝区,走婚是主要形式,只有当家庭面临结构调整、家庭延续的关键时刻,结婚才会作为权宜之计被接受,而后的人又会自觉恢复走婚。

舅 权

典型的摩梭母系家庭结构中,没有父亲的角色,阿乌(舅舅)负责耕地种田、修房造屋、放养牲口、赶马经商,主持重要礼仪,参与抚育、教养下一代。尤其是男孩子要掌握的技术,甚至宗教,均由舅舅传授。自然,舅权取代父权,成为重要权力,当地谚语“天上雷公大,地上母舅大”,舅舅的权威对于下一代是至高无上的。比起舅权的尊崇,摩梭人对待生父,只是“知父不亲父”。

在摩梭人重要的礼仪中,舅舅必不可少。成年礼中,男孩的穿裤子仪式由舅舅主持,舅舅给男孩穿上裤子,象征成年。如果不走婚,要婚嫁,舅舅有权干涉婚嫁对象。而摩梭人的整个葬礼,从筹办到执行,包括报丧、洗身、捆尸、停尸、入棺、守灵、达巴开路、洗马礼、火葬、拾骨等,清一色全是男班负责。

即便女性已出嫁,当女性去世时,舅权的尊崇也不会衰减,这个也是摩梭丧葬中最重要的经典,称作“斯客阿乌”,即“送毛毯的舅舅”。妇女在夫家去世后,儿女要立刻通报给舅家,请求舅父来奔丧。舅家选定好奔丧日子后,甥男甥女备好马匹来迎接舅父。届时,舅父披盔戴甲,被前呼后拥着去奔丧,跟着舅父的人,有放枪的、有牵牛牵羊的、有吹唢呐的。所有的甥男甥女到村边迎接奔丧队伍,磕头跪谢。舅父身披毛毯,背着弩弓和箭袋,肩扛牛腿,来到大门口,在门槛上挥刀砍三下以示愤怒,并责骂男方亏待了他的姐妹,然后就唱挽歌。夫家要遵从舅舅对葬礼的要求和安排。如果,是说如果,舅家发现嫁出去的女性在男方家非正常死亡,那舅家有权在男方家该搬搬、该砸砸,男方家只能看着,而且,从此以后这家人再娶媳妇恐怕就困难了。

家 屋

“家屋”是汉译词汇,摩梭语称为“依都”。家屋是摩梭社会的基本单位,可以理解为家庭,但它包含的范围更广,包括房屋建筑、所有住在其中的人、曾住在其中的祖先、家中牲畜在内的所有财产。

摩梭村落 1965年

(1)家名和传承

每一个家屋都有一个名称,即家名。家名一般是村民“喊”出来的。房屋建成后,村民会用某个名字来称呼这个家屋,过段时间,称呼逐渐统一,约定俗成,家名就被确定下来了。家名的称呼来源各不相同,有些以房屋所在方位为名,如“木潘”(下方);有些以家屋家长的名字为名,如“给若”;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甲若”(好的),大概是含有祈祷美好的意思;还有些历史久远的家屋已无法弄清其家名的含义,如“阿发”。家名是家屋的重要标志,一旦确定,一般就不会再更改。居住在同一家屋中的所有成员,不论是母系血亲、父系血亲,还是因为嫁娶、入赘或是过继而加入这一家屋的所有成员,都像姓氏一样共同使用同一个家名。

家屋的传承是摩梭人生活中的首要任务。家屋一旦建成,作为其载体的房屋,尤其是祖母屋,就要一直维护下去。家屋的人更要传下去,如果无法完成人员自然更新,要娶亲、招婿或者过继,其操作本质上与父系家庭一样。

修房造屋 1980年

(2)家屋建筑

传统家屋的建筑由祖母屋、经楼、花楼、草楼合围而成三合院或四合院。祖母屋是院落中体量最大、最重要的建筑,见证着摩梭人生、老、病、死和成年的过程,也是饮食、待客、议事、祭祀、敬神的场所。经堂为喇嘛住房,是进行佛事活动的空间。花楼供成年女性居住,是其接待走婚配偶之所。草楼是储藏草料、养牲畜的地方,成年男子若无走婚去处,得睡草楼。

(3)祖母屋:“火塘—男女柱”构成的性别空间

祖母屋在建造前,要请达巴选址,建成后,除翻修屋顶木板外,不得擅自改动,有的祖母屋甚至达到百年历史。屋里的火塘是最神圣的地方,火塘上方供奉着神祇“阿依冉巴拉”。三餐前,会把第一口最干净的食物放在火塘的锅庄石上祭祖。火塘既联系神明、祖先,也象征家屋兴旺,不能熄灭。对火塘也有诸多禁忌,如不能跨火塘,不能背对火塘坐,不能脱鞋放在火塘前,不能向火塘吐口水,不能用脚蹬踏火塘上的锅庄,不能从坐在火塘边的人的面前走过,不能在火塘边说一切与性有关的话等等。

祖母屋男左女右的性别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火塘与男女柱共同构成了祖母屋的性别空间。祖母屋中有两个重要的顶梁柱,即男女柱,男女柱必须在同一棵树上截取,顶上一节为男柱,根部一节为女柱,寓意女为根本。以火塘为界,靠近女柱的一侧(右侧)为女性空间,祖母的卧床安排在此,妇女分娩时也在此,为“生之口”;靠近男柱的一侧(左侧)为男性空间,紧挨“死之口”(有隐藏的很小的停尸空间)。这也与摩梭女子负责出生,男子负责送葬相匹配。平时,男、女按男女柱分坐,年长在上方,年幼在下方。举行成年礼时,男孩、女孩要对应站在男、女柱前,脚踩猪膘肉和粮食,接受亲友的祝福。

生 肖

摩梭人也用十二生肖,但他们的十二生肖是“猫、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除第一属相为“猫”外,其他与汉族一致。

属猫的女人被认为最有福气。因为摩梭人养的猫通常栖息在主屋,自由觅食,还被默许吃去供奉给祖先的食物。他们认为,属猫女人也能如猫一般,留在屋子里享福,且多子多孙。

摩梭人的风俗习惯有很典型的特色,但也应注意到,摩梭人是南迁氐羌族群中的一支。从更大范围看,他们所表现出的尊母崇母、舅权、送葬等习俗,在“藏彝走廊”内的其他南迁族群中同样广泛存在,甚至老舅砍门、屈肢、焚化、送魂回归祖居地,乃至食用猪膘肉等细节也有相当的一致性。

土司代表什么生肖2

在云南省红河南岸海拔一千米的一座山梁上,耸立着一座古城,她的名字叫迤萨。

迤萨的起源

迤萨是当地仆拉(彝族支系)语,意为开阔的山梁;彝语则解释为缺水的地方。关于迤萨二字的解释,近年来网络上又出现诸多版本,如美丽的少妇、小姑娘、大山之巅等。无论怎样解释,迤萨都是一个名词,且最初的称呼出自于当地土著民族——仆拉语。因此,解释为开阔的山梁较为原汁原味。

站在迤萨古镇,眺望四周,高耸的青山如四面屏障,迤萨居之中央,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用武之地,在历史上曾多次打败过土匪抢劫、国民党残匪进攻等多次战役,其中解放初期的迤萨保卫战,成为迤萨军民团结一致抗击国民党残匪最骄傲的历史战役。东北方向峡谷里的红河,如一条腾空而飞的巨龙,顺势盘绕在迤萨山脚,一年四季奔腾长啸;西南方向勐龙河流自西而下,汇聚成红河。站在迤萨东门楼,高瞻远瞩,万里云天尽收眼底,可谓风光无限。

迤萨的历史,说长则长,说短则短。长者在千年之前,迤萨不过是一座森林茂密无人居住的山梁,因为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且形如少女之乳峰,缺乏水源,连开垦灿烂梯田文化的先驱——蚌颇也没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弃之不用;短者在五六百年前,瑶族同胞刀耕火种了几代人后,嫌地薄收成甚微,也弃之不用,走进了高海拔的深山老林。此后,从更遥远的地方迁徙来了一批仆拉(彝族支系)人,居住于现小寨街一带,凭借山梁上茂密的森林靠打猎为生。由于山梁较为开阔,左有江(红河),右有河(勐龙河),仆拉人便把山梁便命名为迤萨。从此,迤萨一词作为仆拉语沿用至今。在300多年前,迤萨不过是只有10多户仆拉人居住的小寨子罢了,他们以打猎、兼种山地为生。

侨乡的形成

在30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内地矿老板顺红河而上,徒步到迤萨寻找矿藏,突然在迤萨小寨坡上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铜矿,于是投资开采,历时100余年。在这期间,迤萨快速发展,通海、建水、石屏等内地汉人陆续迁入开采铜矿,迤萨人气渐旺。这时,小寨部分仆拉人迁到斐脚安营扎寨,专营渡船,接送南来北往的矿工。因为迤萨号称“江外(不通公路,少数民族杂居、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山高坡陡,斐脚成为当时迤萨最热闹的渡口,通往内地的“桥梁”。

1853年,历时百余年的迤萨铜矿因故停业,因迤萨缺水,周边无农田,无法靠农耕为生,迫于生计的迤萨人为了生活,敢为人先,你邀我约,赶着驮铜矿的骡马从迤萨出发,途经红河县的窝伙垤、浪施、阿扒村、鲁珠坝,绿春县的鹿角箐、撒马大水沟、半坡寨、攀枝花、李仙江渡口,江城县的李仙江坡头、大路边,到达猛野井,行程12天。

有的参加开采盐矿;有的赶着骡马驮运盐巴到国内边境地区的江城、易武、勐腊以及金平县的者米、茨通坝一带销售,同时购买当地的山货、药材,驮回迤萨、建水卖给内地商人。至咸丰中期(约1865年),一方面迤萨马帮探明了边境地区人民对日用百货和铁制用品的需求情况,经营日用百货获利较厚;另一方面由于猛野盐井气候炎热,瘴气严重,当地缺医少药,人们致病死亡的较多。因而迤萨马帮放弃盐矿,改为从建水、通海购买日用百货、土布、铁制用品、小成药等驮运到边境地区销售。

还有一部分马帮因缺乏资本,转为帮石屏县的老板到易武去驮运茶叶、棉花到石屏县,专营马帮运输业。延至清光绪九年(1883年),迤萨马帮中的王科甲、李继先、李体国等人互相邀约,他们赶着骡马,带上弯刀、斧头,逢山开路,遇水过河,冒着生命危险,披荆斩棘,钻丛林、爬陡岸,风雨无阻,夜宿荒野,团结互助,与毒蛇猛兽斗,绕过兵匪走。从迤萨出发,经红河县的瓦渣(今甲寅乡)、哈普,绿春县的上六村、下六村、三猛、略卡、坪河,进入越南的都鲁、傣族寨、勐底、勐蚌,到达莱州,途行13天。他们将驮去的日用百货、小成药、花边丝线等出售后,购买当地生产的棉花,驮回迤萨卖给妇女纺线织布。成为迤萨地区第一批走出国门,跨国经商的马帮。之后,大羊街、浪堤的马帮,也驮运茶叶、百货到莱州销售,购买棉花或土特产品驮回国内销售。

光绪末年(约1907年)迤萨人孙重、周绍、潘永等相约,参照走莱州的办法,赶着骡马从迤萨出发,经绿春县到江城县的猛野井,进一步深入,经整董、漫汤,到勐腊县的会瓦、象庄田、曼丰、曼晏、勐伴、勐腊、尚得、尚勇、边关、董棕堡,走出国门进入老挝的曼东、黄土、富埃山、甘地、龙开、渡过南乌江,再经爬厅、爬都、得莫鲁,到达郎勃拉帮,途行36天,成为迤萨第一批进入老挝经商的马帮。他们驮运日用百货、土布、鞋帽、丝线、小成药等到朗勃拉邦周围的阿卡、苗、瑶等少数民族地区,以物易物,换回当地的象牙、鹿茸、虎骨、熊胆、麝香、鸦片等山货和药材,运回国内销售,获利颇丰。

清代宣统末年(1911年),在迤萨武举(光绪乙亥年〈1875〉赴省城应试中武举)冉师孔(又名冉学泗)的倡议和率领下,与安帮的邵恒泰等一齐走通了从迤萨经郎勃拉帮,再深入进苏尾、腊博、腊红,到达川圹的商路,途行41天。川圹的生意比郎勃拉帮更好做,获利更加丰厚。从此,迤萨马帮多数转走川圹。其中邵恒泰就在川圹定居,坐地经商,成为迤萨第一代定居异国经商的华侨。在上世纪民国初期,是迤萨人“下坝子”、“走烟帮”最辉煌的时期,迤萨男子十有八九到国外做“烟帮”生意,大发其财。迤萨人“下坝子”、“走烟帮”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才停止。

在历时近百年的“下坝子”、“走烟帮”中,“江外”迤萨一度繁华昌盛。在上世纪初,富起来的迤萨人率先建盖了中西合璧土木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庭院内雕梁画栋,花木假山;法式的洋楼拱门圆窗,东门古堡姚初住宅的墙壁上设有护院的枪孔;中西合璧的庭院里,青瓦飞檐下却有彩色玻璃窗子和阳台;加上欧式的阁楼与浮雕,男子穿马褂或西装革履,女子穿旗袍涂脂抹粉,洋气十足。当时的迤萨曾被内地人称为“小上海”和“小香港”。

但在这繁华昌盛的背后,迤萨人特别是迤萨的妇女们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辛酸泪,有的在烟帮途中与兵匪交战死于异国他乡;有的在途中染上疟疾死于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一些刚新婚尚未生育的少妇在“从一而终”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十六七岁就终身守寡;有的带着儿女天天盼望滞留在异国他乡的丈夫早日归来。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近30年来,这些颇有家财与田产的迤萨人在“海外关系”与“地主”成份的双重影响下,倍受歧视……

改革开放后,党的侨务政策温暖着每个侨胞的心,同时也温暖着每个迤萨人的心。迤萨在外华侨纷纷回乡探亲,有的夫妻相认,有的父子相认,令人感动。据悉,到目前为止,迤萨共有1万多侨属侨眷侨居在东南亚1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云南较有影响的侨乡之一。

斗转星移,如今迤萨古城作为侨乡倍受旅游者的欢迎,前来迤萨古镇观光的旅游者络绎不绝,特别是迤萨东门城楼、姚初住宅、钱二官迷宫大院、南门李家、大寨何家宅院等这些风采依旧的百年古宅不仅见证了迤萨当年的辉煌与气派,而且其建筑质量与工艺受到专家与旅游者的惊叹!有人说“迤萨古镇之建筑,集上世纪初东南亚一带建筑的中西之精华,不愧是‘江外建筑大观园’!”

迤萨的古建筑

近几年来,迤萨古城内的40余栋古建筑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及许多中外旅游者的关注,前来观赏迤萨古城的游人络绎不绝,特别是看了姚初大院和钱二官“迷宫”这两栋古建筑后,纷纷称赞不已。

迤萨古建筑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兴建,到民国时期共有中西合璧的砖瓦楼房370余幢,约占民居建筑的80%左右,这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古建筑多数是出国经商致富的华侨和侨眷的私人住宅。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出国经商致富的迤萨人高薪聘请通海、峨山、建水等内地的能工巧匠到迤萨精心设计房屋建筑,使迤萨古建筑呈现五大亮点:

一是建筑类型多为“四合三天井”和“三合四天井”的土木结构的砖瓦楼房,大院由上五间(即正三间加两耳)、两厢房、倒座(大门楼)等组成,楼层四面贯通,迤萨人称为“走马转角楼”;有的只建上院五间和两厢房,下院建照壁、照壁外又建天井,再建大门;建筑形式依地势而定。

二是选用上乘的红椿木、毛木、黄羊木做屋架;选用雕琢精细的青石板砌墙基或做房屋台阶;墙体“金包银”(外墙用青砖,内墙用土基),厚度60至80厘米,墙体中放有竹竿,类似现在的钢筋,这样牢固的墙体不仅具有防盗(防止盗贼挖墙洞入室盗窃)功能,而且还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三是瓦顶使用双层板瓦铺顶,屋脊笔直且双角起翘,在屋脊左右两边使用水泥(当时称“洋灰”)和砖头塑有“马灯”和“水烟筒”两个造型,意为马帮红颜在家一手持马灯,一手持水烟筒等待“出门”(出国经商)丈夫早日归来。

四是屋檐板壁、花窗不是精雕细刻,就是绘画题辞,院内雕梁画栋;有的人家在堂屋板壁和花窗上精雕细镂,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十二生肖、十八罗汉、八仙过海等图案应有尽有。

五是不少人家在大门、中堂、屋檐板壁上书写“清白世家”、“三愧及弟”、“陇西世弟”、“百忍家声”、“吴兴家声”等姓氏遗风。上述五大亮点,充分体现了迤萨古建筑的建筑形式和质量及其审美观念在上世纪初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准。

在现存的40余栋迤萨古建筑中,是具代表性的有姚初大院和钱二官“迷宫”两栋,其中姚初大院建于1944年,占地面积529平方米,建筑面积980平方米,为中西结构三层楼三进四合院,瓦顶砖墙外观呈方形碉堡状。相传姚初对建筑质量要求甚严:所支砌的基石、挡墙均用规格一致的五面青石和坚硬的沙石支砌,要求石匠每人每天支砌三块基石,每支砌一块基石支付3块银圆;所使用的灰浆均用豆腐浆、糯米浆和石灰浆三种原料搅拌,粘性非常强,石基和砖墙的缝隙细如发丝;墙体厚60厘米,一律“金包银”;东面墙体设有枪眼、暗孔、可观察东面以外的动静,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整幢房屋的屋架结构采用中式方木穿榫连为一体;楼板采用青砖铺垫;屋顶用双层瓦铺成法国式屋顶,由前后左右四个斜面交汇而成。

钱二官“迷宫”

凡到迤萨古城参观游览的人,没有一个不被被钱二官“迷宫”的建筑形式与质量所折服,因为钱二官“迷宫”的建造在这样的边陲小镇十分罕见,用堪称一绝四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钱二官“迷宫” 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由正房、四耳房、两厢房、倒座厅及大门,一座碉堡楼,两座附楼组成。它的主要特点,不论大小房间和门窗,第一层的屋顶一律使用青砖卷拱,而且质量像姚初大院一样相当考究,整栋“迷宫”共有8个大小天井,48间房。它的主要特点,不论大小房间和门窗,第一层的屋顶一律使用青砖卷拱,共有大小卷拱180个,既美观,又牢固。“迷宫”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质量相当考究,对研究上世纪初期边疆古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游人对钱二宫“迷宫”除了赞不绝口外,都想更多地了解钱二官这个人物。许多游客会问:“钱二官”何许人也?在边陲小镇能建这样一栋大宅院?

钱二官名叫钱万兴,生于1874年,逝于1943年,是红河县他龙村(距迤萨约20公里)人,哈尼族,瓦渣(今甲寅乡,距他龙村约10公里)第26代土司钱俊之弟,迤萨人都称他钱二官(又叫小二官)。钱万兴从小受父兄的影响,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和许多有理想、有抱负的迤萨青年一样,在父兄的资助下,20岁就组织马帮到老挝、缅甸、泰国一带经商,由于他聪明过人,又与人为善意,在经商中结累了许多致富经验,他深知“和为贵”、“吃亏是福”的道理,许多马锅头和国外商人都喜欢与他打交道,甚得人缘,特别是一国外富商,只要是钱万兴的马帮一到,都纷纷与他合作经商。

在他“而立之年”时,已经是迤萨比较出名的马锅头之一了。有了钱后,他先后在他龙村建盖了两栋中西合璧的大瓦房,又在迤萨大寨建盖了一栋大瓦房,最后在迤萨东门建盖了现在被人们称为“钱二官迷宫”的大宅院。钱万兴不仅是迤萨马锅头中的佼佼者,而且富有正义感。在上世纪初期,不少迤萨人到国外经商富起来后,迤萨大街小巷,出现了一批吸鸦片的人,他对吸鸦片深恶痛绝,说:“鸦片不禁,迤萨人必定由富返贫。

”据《红河县志》记载,1913年,朱德奉命率部队从建水南渡红河至瓦渣(今甲寅乡)土司辖地禁烟,当朱德率部途径他龙村时,看到他龙村一栋栋青砖大瓦房的屋檐下悬挂着不少的金字牌匾,其中钱万兴建盖的两栋大宅院更具特色,于是对部下下令:“此为文化之邦,必宜秋毫无犯。”当时,钱万兴积极参加了朱德的禁烟活动,他跟随朱德部下的一位营长到瓦渣积极开展活动,由于他是当地人,又有钱二官的身份和地位,很快在瓦渣辖区内铲除了群众种植的鸦片烟苗,钱万兴由于禁烟有功,荣获了朱德亲笔题写的“优礼嘉奖”匾额一块。在他的家乡他龙村,钱万兴还积极投资办学,建盖他龙文庙(兼学堂),让全村孩子得以上学读书。

钱万兴作为迤萨较有影响的马锅头之一,致富后建房兴学,并积极主动参加朱德率部到瓦渣禁烟活动,他的功劳永远载于迤萨的历史之中,特别是他在迤萨东门街建盖的现在通过政府修缮一新的钱二官“迷宫”,已成为迤萨古城旅游亮点之一,人们对钱万兴生前的所作所为更加敬仰和怀念。为了让后人记住他在红河历史上的贡献,他的简要事迹收录于《红河侨乡60年》一书,并制成匾额悬挂于“迷宫”过道的墙壁上。

屋脊上的水烟筒和马灯

在迤萨古城部分古建筑中,人们发现房顶上有两件建筑装饰,其寓意很少有人知道,它成了迤萨古建筑的一个秘密。

原来,在部分古建筑的屋脊上,左边建有一个圆圆的仿佛竹筒一样的装饰物;右边建有一个球状形(也有四方形)的戴着一个罩子的装饰物,当人们看到这两件奇巧的建筑装饰时,许多人说不清它的寓意是什么?其实,这屋脊上的秘密,隐藏着更深层的含意。

原来,左边那圆圆的建筑装饰是过去迤萨赶马哥们形影不离的水烟筒;右边那球形或方形的装饰物原来是赶马哥们常用的马灯。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迤萨人到老挝、缅甸、越南一带做生意,大马帮的赶马哥们人人离不开两件东西:一件是水烟筒,另一件是马灯。在马帮路途中,除了浩浩荡荡的大马帮外,这两件东西人人必备,形影不离。据说,水烟筒里的水,可以避虫害,宿营时只要在四周泼撒一些烟筒水,蛇和蜈蚣等闻到烟筒水就会逃避;而马灯是用来照明的,宿营做饭走夜路都离不开马灯。因此,水烟筒和马灯成了迤萨赶马哥们的心爱之物,也是人人必备之物。

发了财的迤萨人建盖大瓦房时,就把心爱的水烟筒和马灯巧妙地装饰在屋脊上。因为赶马哥们认为,他们出国经商发了财,驮回了白花花的银圆,回家建房买田,这一路上伴随着他们发财的水烟筒和马灯也有一份功劳。因此,在建房时,迤萨人就把水烟筒和马灯巧妙地装饰在了屋脊上。

站在远处,仰望着迤萨东门楼和姚初大院,那房顶上的水烟筒和马灯至今还十分显眼,那左边的马灯仿佛把迤萨古城给照亮了;那水烟筒仿佛让人们想起了过去的先祖们出国经商的艰苦创业精神。房顶上的这两件“宝物”,已成为迤萨古建筑独特的重要标志。

墙壁上的拴马石

更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在这些古建筑中,几乎每一栋房屋的大门前、天井内或房屋走道上,都有拴马石。这些拴马石是建房时用大石块雕凿后砌进墙体内,离地面约一米五左右,形状呈半圆,雕凿得十分精致。当人们看到这些墙体内的拴马石时,就会想起当年迤萨人的先辈们当年赶着大马帮到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做生意历尽风霜苦雨的情景……

有位作家写迤萨古镇时这样说:迤萨是“马背驮来的山城。”这话千真万确。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约一百年的时间里,迤萨人家家养骡马,目的是赶着大马帮到东南亚一带国家做生意。当时,骡马成为迤萨人衡量财富的标志,谁家骡马最多,谁家就最富有。迤萨人到国外做生意称“下坝子”、“走烟帮”,一趟生意来回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迤萨大马帮驮着当地的土布、布鞋、生铁等土特产与外国的边民串换鹿茸、熊胆、虎骨、鸦片等,回国贩卖,大发其财。在上世纪初,富得冒油的迤萨人建盖了中西合璧的大瓦房,为了保证质量,他们从通海请来最能干的工匠,大兴土木,一栋栋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溢金流彩的四合院在迤萨这个偏僻的山梁之中拔地而起,曾一度被内地人称为“小上海”、“小香港”。

建房时,多数人家在房内建有马厩,因而每户人家都在墙体内砌上了一块块雕凿精致的拴马石,其目的是方便拴马。

斗转星移,如今红河县城迤萨今非昔比,县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除保护好迤萨古建筑外,与时俱进开发了环城北路、安邦、跑马、莲花、凹腰山等新区建设,古城与新区交相辉映,形成了侨乡迤萨的建筑特色,受到了中外旅游者交口称赞。

土司代表什么生肖3

论彝族火把节文化发祥地日都迪萨

文/火补舍日

内容摘要:彝族火把节既与远古先民对自然火的认识和利用、而且把火当作神灵有关系。也和彝历年一样,与其科学的天文学和先进的十月太阳历有渊源,故每年布久(太阳回归)天过彝历年,智久(北斗回归)天过火把节。其科学性在于前者与太阳回归,后者与北斗回归之天文点对接,这是其它历法无与伦比之处。而彝家群众性的大规模的火把节文化则发祥于风光秀丽的日都迪萨。凉山东南部包括阿都在内的所迪地区,是自古以来传承和弘扬以彝历年和火把节为代表的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最好的地区,之所以古有“阿都东伺日,阿列恒弄日,所迪史兴日”的美誉,而今又成为了火把圣地、阿都故里。

关键词:天文历法 阿都故里 日都迪萨 火把文化 传承弘扬

一、彝族先民对自然火的认识和利用

远古时期的彝族先民,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火,并发明了多种取火术。火的威力很大,它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灾难。所以,先民对自然火既敬又畏,就把它当作火神来祭之。在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地利用火的功能和作用,为促进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社会进步服务。

彝族先民对自然火的认识有多方面,这里举几例。一是对火山的认识,既有民间传说,也有彝文古典记载。如《勒俄特依》中的《雪子十二支》一章中的记载是:“远古的时候,天上掉下祖神灵,掉在恩界基乃山,变成烈火在燃烧,九天烧到晚,九夜烧到亮,白天烧得浓烟冲了天,夜晚烧得光芒有万丈。这样的燃烧,为了人类起源燃,为了祖先诞生烧。”其实,这是对恩界基乃山等火山爆发的真实写照和记录。

二是对雷电火的认识,至今在彝族老人去世的追悼会上,长老在为死者致“斯都那嘎”(悼词)中,就有:“世上万物皆有生也有死……如说森林不会死,不死也不真,若遇暴风雨交加,雷电击中了大树,引发了山火。”

三是用坚硬的大小两块石头使力相击时溅出了火星。彝文古籍《门咪扎节》是这样记述的:远古时候的阿妞举乌(猿人)在山林中采集野果时,一到秋末冬初,软的吃完了,硬果咬不动,有一老举乌,大石上放果,捡来小石块,敲呀敲硬果,敲出了果实,溅起了火星。”被溅起的火星与旁边的“炜草”相接融,突然燃起了火,进而引起了一场森林火灾。另一本彝文古籍《阿细的先基》说:“人们有了火,会把生的肉,烧成熟的吃。”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其《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说:“肉类食物引起了两大新的决定意义的进步,即火的使用和动物的训养。”火的使用还促进了先民们从森林中走出来,在草原或平坝上搭棚子,继而修房子居住,逐渐地有了村落。每家每户的居屋中心,都要建起由地坑和石条、石板、锅庄构成的火塘。其作用也很大,它成为了一个家庭或一个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先民们认识了自然火,又认识了火可以为人类造福之后,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明了钻木取火术,用燧石和火镰相击取火等多种取火术,还发明了利用火塘中的草木灰珍藏万年火种的技术等。火被先民们当作防寒取暖、烧烤、煮食、照明的能源,防御毒蛇猛兽和敌人侵害,攻击敌阵的武器,冶炼金属和打制工具、农具、炊具、武器的工具。

彝人的一生都离不得火,生在火塘边,活着利用火,死后用火化,方能升天堂。之所以把火当作为既敬畏又崇拜的神灵。

二、彝族两大节日渊源于天文历法

世居于大西南的自称为尼他称为彝的彝民族,是祖国56个兄弟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之一。例如其文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是唯一存活至今的一种方块文字;其天文学是世界上很先进的天文学;其十月太阳历是世界诸多历法中最先进的历法;其两大节日即每年的彝历年和火把节源于古老而科学的天文历法法。

在远古的时候,彝族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经过长期地、逐代地观察宇宙天象之后,在认识基础上,利用太阳、北斗、月亮、银河等星球与地球之间,具有一种自动或互动的规律,而且也有周而复始的周期的特点。于是,先民们尤其是其中的什圣阿智等天文历法家,在创立天文学的基础上,选择太阳和地球之间自动或互动规律,最先创制了一部28宿星历,后来又创制了一部18月太阳历,然后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部十月太阳历。方法是白天观察太阳运动定冬夏,夜晚观察北斗运动定寒暑。每年中就在布久(汉义为太阳回归,即日南至,十四节气之冬至)天既祭祀祖灵又祭太阳神,后来简称为过年;在智久即石年弄史久(汉义为北斗柄朝上指的星回天、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天过火把节。若用当今国际通用的公历(古罗马历)来换算,就在每年的12月21-22日过彝历年,在7月22-23日过火把节。也可称之为阳回节过彝历年,星回节过火把节。

至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火把节日期”的说法,是农历被汉朝作为国历或皇历之后的事,每年“公历11月20日是凉山彝族过年日”的说法和规定,更是近30多年才有的事。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既偏离了彝族古代先进历法十月太阳历的原理,更与彝族两大节日中的彝历年与布久之天文点对接,火把节与智久之天文点对接和先进习俗毫无联系。

令人欣慰的是,凉山东南部包括阿都在内的彝族所迪地区,至今还传承和弘扬着本民族古老而又优秀的传统文化。究其原因,该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确在社会发育和生产力发展程度比其它地区落后,是不好的一方面,但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程度相对较少这一方面,又为该地区彝族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例如:一是该地区是1950年3月下旬才获得解放的,之前的每一个支系或村落中,都有如原甘天地乡老扫俭的日史阿则,坡史洛的阿列吉几、原洛乌沟乡垄峨的麻产乌丁等长老们,还传承着老祖宗传下来的白天早晚观察太阳运动情况,夜晚观察星象尤其是北斗星回归情况。解放后的小兴场区夹铁乡飞添村的阿达尔博等长老也和前辈长老一样。至今还有普基镇文昌村的火补伍毅等长老也如前辈一样。连笔者也对这方面略知一些。而观测太阳运动的传统方法也既简单又科学,如在选定的天彭阙中以观察者坐立点、山头、太阳升暮点之三点一线。

二是至今彝族农村的群众中,还有相当部分人,在为去世的老人灵魂超度,为子女婚嫁、建房开工、搬迁某地等对生存或兴旺有着重大关联的大事件,都与太阳回归情况来作决策依据。

三是每年布久(太阳回归)天过彝历年,智久(北斗回归)天过火把节。

三、阿都土司家过年和过火把节习俗中隐含了十月太阳历元素

该地区民间相传,阿都土司家强盛的时期中,每年都于布久(太阳回归,汉称日南至,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天过年,过年所用的牲品有牛、猪、鸡。过年的头一天用5头骟黄牛、5只黄仔母鸡来祭祀祖灵,这5头牛5只鸡中包括着公母(雌雄、阴阳),隐含着十月太阳历每年有5季,每季两个月,5公与5母合为十个月的元素。

过年这一天用的牲品是36头大肥猪,36这个数字隐含着十月太阳历每一个月由十二生肖轮回三周的36天。

阿都土司家过年的时间都用5天或6天左右,布久前一天祭祀祖灵,布久天过年,当地彝称科星,第二天央莫荷,第三天送祖灵,妇女带儿童集体玩猪弯脚聚餐,第四天拜年,第五天赛猪膘,开展文体活动。拜年这一天,一是土司家派一子女带着奴仆,用马驮着猪膀、香肠、冻肉、美酒、糖果赴娘家拜年。土司家已嫁人的女子家也同样回娘家拜年。回赠的压岁礼有牛或马或猪羊或银元等。土司辖区内的土目、黑彝和白彝中的大富等都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提着半块猪头或一块猪膘、美酒及土特产品来向土司家拜年。

过年祭祖灵由男性长老主持,主要意思是祈福纳祥,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康。文体活动主要有选定能手央莫荷(唱年歌)或组织各地选手比赛。有歌手唱阿都高腔,请艺人弹月琴、口弦、吹奏彝笛、马布等。组织男性青年摔跤、射驽或土司跟踪班(警卫队员)舞刀弄枪军事操演,斗牛、斗羊、斗鸡、赛马等。

上述情况证明了阿都土司家的过年日期,所用牲品的数量和公母,都隐含着古老而科学的十月太阳历元素。

阿都土司强盛时期的每年火把节(当地人称为东伺)是一年中的第二个大节日,日期恒定于智久(石年弄史久,汉称北斗朝上指或星回天,也是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天。火把节一般安排三天时间过,智久头一天,土司家用一头骟牛、一只黄仔母鸡祭祀祖灵。举行火把节的第一天,用一头猪、一只羊,若干只鸡祭北斗,祭火神,也让土司府院内的所有人享用美食。傍晚天黑前打火把照内屋、仓库、畜厩、院落、田亩。然后,土司府和周边各家各户,邻村等火把如满天星斗落人间,既有星星点点,又有长长的火龙,最后都汇聚于火把场上,堆成一堆又一堆的大火堆。青年男女们的歌舞,姑娘们手拉手地围成若干东荷圆舞,且歌又且舞地为第二天的狂欢彩排着。小伙们也在一旁练摔跤,也有弹奏月琴者,孩儿们在一边玩山鹰抓小鸡,母羊护仔等游戏,阿普和阿妈们也满脸笑容地在一边观看着后生们的欢乐。

第二天,阿都土司府及其周边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于上午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位于土司府不远的天然火把场(也称孜莫莫格顿,即土司府会场)举行隆重的文体盛会,男性们组织摔跤、射驽、赛马等体育和土司跟班军事操演等活动;姑娘们30-50人手拉手地围成若干东荷圆舞池,唱朵乐荷、伊某项、若登、色呀、顶阿列等,以边唱边舞的方式,歌唱火把节,歌唱生活,歌唱幸福,歌唱未来。也有赛装和赛美。

还有斗牛、斗羊和斗鸡的一次次精彩、惊险场面和欢呼声,每一个竞技比赛项目都只设一个优胜奖,那时还设有当今一样的冠、亚、季三个等级的奖项,优胜者由阿都土司家给予银元、布品、头帕、首饰、披毡等一定的物质奖励。

阿都土司家过年过节的习俗并非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都源于古代先民创制的天文和历法,尤其是十月太阳历。

除了土司家而外,其辖区内的阿列、阿什、阿布、阿立、尔恩、博史、妈海等十五家土目;吉迪、几恩、比补、吉博、莫什、吉妞、任儿、阿俄等十支黑彝以及众多的白彝、阿家、嘎西五个等级之全民的年节习俗,在日期、祭祀、文体等方面,都与土司家保持一致。而在节日所用的牲口上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等级与穷富差别了。如过年时,土司家用5头牛5只鸡36头大肥猪;土目或部分黑彝家最多用1条牛2只鸡3-5头大肥猪;部分黑彝或白彝大户人家用1-2只鸡和1-2头大肥猪,大部分的白彝和阿加用一头大肥猪,部分阿加和嘎西则一家一头小猪,寡妇或单身汉就一只鸡。过火把节时日期、祭祀、祈祷纳祥、文化体育等方面,全民包括土司、黑彝、白彝、阿加、嘎西都是一样的。但是在用牲口上的差别就体现在一则尔比中,且很形象。如东伺的时候,“土司用骟牛、大富用骟羊、中户用小猪、小户用母鸡,单身汉用鸡蛋,寡妇用荞巴赖子汤”来祭祖灵或火神,但是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文体狂欢等方面,人口占全民90%以上的白彝、阿加、呷西是主力军。

四、彝族火把节文化发祥于日都迪萨。

日都迪萨,是一个复合的彝语地名词。其中,日都即山泉水,迪萨即高原盆地。复合而成的日都迪萨之义是:一个山泉水出没的盆地式美丽高原。

日都迪萨位于凉山东南部普格县东面与布拖县在乌科山脉上的交界处普格一侧。其海拔高度约3000米,四面环山,东、南两面的山较高又远,西北两面的山较低而近一些,其面积约有10个平方公里。盆地内的地形呈平原间有小山丘,偶尔也有几个漏斗。其植被是盆底部份有湿地水草和平原草场相间,半坡是草坡或灌木林相间,山上是原始森林和灌木林、个别地段的草原相间。一年中植被也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气候而变化,四季都各具特色的美丽。

日都迪萨的神奇美丽之处还在于,在该高原盆地东面的马布山脚下,有一处叫日姑尔(义为山泉水湾子)的小地方,排列着的四股大中小山泉水争相喷涌而出,然后在数百米的盆地草原上汇集成一条小溪,又在向西流去的过程中,与从东北面流来的另一股小山泉从湿地上增加了流量的小河集中而成为日都河。在一段盆地草原或湿地上形成了七湾八曲的美丽之河约一公里之后,又在一段缓坡上,流成了具有若干道瀑布之白水,然后又在凹形的日都菲史大溶洞面前形成净流,继而又被日都菲史大小两个溶洞给吞没了。很有趣的是,干旱季节流量小的时候,河水只供小洞喝,而雨季流量大或涨水的时候,大洞才有张开大口喝的份。

日都河象似西北高原上的塞外江南,而有出又有没是其独特之处,不是么?它是二出二没呢。例如:它被基乃山(老鹰山)下的日都菲史被大小溶洞吞没之后,又出现于什么地方?据说有一次,居住于日都迪萨周边的长老们认为,西北面贡珞河周边的也丁惹和玛脑洞各有一股清泉涌现,日都河可能是其中的一股,但到底是哪一股说法不一。而其中的一位智者提议,找一些鸡毛来测试的同时,派了几个人分成两组,去守那两股山泉水口观察的结果是,半天之后那些鸡毛随着日都河出现于也丁惹山泉水口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县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利用贡路河及其天然的落差高度,在西普建个2万千瓦的西普电站时,又将贡珞河引到基珞基乃,建个水库调剂枯或丰水期流量的基础上,又让以日都河为主的贡洛河集中流入大钢管中,又从与机子的冲击过程中闪出了火花,形成了电源,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形成了推动之力。

可喜的是,日都迪萨周边的马布、几妞许等乌科山脉的高寒山地上,新近又在修通了水泥公路的基础上,大唐等企业把许许多多的风电铁塔和输电塔以及坡面上的光伏发电场建立了起来,既与日都河及贡洛河的水电相融合而成为了清洁能源基地,又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生活的提高起到了大作用。那些风电、光电的设施还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与日都迪萨的风光相互融合而成更加美丽的风景名胜区。

五、关于火把节的传说

在彝族民间关于火把节的传说比较多,这里仅举两例:

1、欢庆民族英雄火体拉巴战败了天神斯仞阿比,并号召全民用火把烧天虫保丰收保生存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王恩梯古孜发现地上的人类,通过勤奋和努力,逐年地获得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成就,嫉妒的心使他召集手下斯仞阿比、斯仞阿番等大臣们开会并做了想方设法地消灭人类的决定。

按照其计划,先派遣了以斯仞阿比为首的一支队伍下来人间,任务主要是除掉人间文武双全又具有号召力的火体拉巴,然后实施其它破坏。他们经过伪装分别混入人间调查后,知道了火体拉巴家的住处。

这批由天神斯仞阿比带队的天兵之行踪也被火体拉巴知道了,因为不同区域的民众都向他报告了情况,于是他也召集各部首领和部分勇士开了一个应对的会议,并如此这般做了一些安排和布署。

有一天,伪装成访客的斯仞阿比找到了火体拉巴家,但仅见一个老妇人在家,并在火塘上用大火烧煮着什么饭而外,没有看到火体拉巴。老妇人热情地招呼客人上坐,也问客人从哪方来,做什么?客人则反问老妇人,火体拉巴去什么地方做什么时,老妇人答:“我家儿子干活儿去了”。闻到锅里冒出的香味,既饿又馋的斯仞阿比问“你在煮啥饭?”“哦,我在煮儿子最喜欢吃的饭。”老妇人作了回答后又热情地征求客人意见道:“如果客人饿了的话,也可先吃的。”

在客人表示同意的情况下,老妇人用木瓢、木盆盛上一些“饭”端给客人吃。当毫不客气的客人把盆里的“饭饼”捡来一吃时,就发现这饭不一般,既有一定的重量又咬不动,再咬时就整落了其两颗牙门齿。他边流着血,边把饭饼拿在火塘石上一敲一看,才知道那里是饭饼,而是一些“铁饼”。虽然愤怒之火已填胸,又碍于暂时不能暴露,但计谋之后由火体拉巴母亲亲自独自实施的计谋,已经使斯仞阿比心虚地离开了火体拉巴家。

埋伏在对面山林中的火体拉巴等人,清楚地看见斯仞阿比朝着他们所在的地方走来了。等他走近时,火体拉巴扛着一根大圆木与之正面相遇。于是斯仞阿比问:“你知道火体拉巴在哪里吗?”“本人正是你找了多时的人。”火体拉巴的话音未落,斯仞阿比抽出宝剑向火体拉巴砍来。火体拉巴将计就计用大圆木左右抵挡而丝毫无损。当他将大圆木向斯仞阿比打去时,因用力过猛而打断了一棵树却没能击倒敌人,斯仞阿比乘机钻入了山林中。

听见火体拉巴口哨一吹,埋伏于附近的勇士和民众们,都在火体拉巴的指挥下,有的将整个山林包围了起来,有的跟着火体拉巴在林中查找斯仞阿比。但他们找遍了山林、岩洞,都没找到。火体拉巴鼓励大家说:“这家伙不会走远,大家继续找”找呀找,终于有人报告,在一棵大树洞前发现有人钻入的痕迹。

义愤填胸的火体拉巴,用尽全力将这棵大树连根拔起来,然后甩下悬崖。他们在崖下看清楚斯仞阿比已粉身碎骨了之后,“我们胜利了!”的欢呼声响彻了山野……

过了半个月时间,原来和斯仞阿比一同下来的一些天兵,知道了一些乌鸦在那崖脚狂叫又进出,并找到了已经腐臭生蛆的斯仞阿比残尸,他们回天宫向天王恩梯古孜作了斯仞阿比被火体拉巴打败的报告。

恼羞成怒的天王,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地命令斯仞阿番,带着天虫下人间把庄稼禾苗吃光,妄图以此达到饿死人类的目的。

人间望着生长旺盛的庄稼,一片片地被天虫吃光又不知所措,后来还是想到了英雄加首领的火体拉巴。火体拉巴召集各部落首领和一些勇士开会集思广益之后,对策唯有借助火神的威力发动全民用火烧虫了。于是,他如此这般地作了布署。

响应了号召之后,全民都扎火把、铲草皮、砍树枝,白天烧火堆用烟子熏天虫,夜晚用火把烧天虫,一连奋战了九天九夜后,不仅把天虫消灭了,还把天神斯仞阿比也烧死在火海中。

取得了两战两捷胜利的民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风光秀丽的日都迪萨,抬举英雄火体拉巴欢呼之后,组织小伙子们摔跤、赛马、舞剑、射箭等比赛,姑娘们手拉着手围成30-50人为一圈的若干圈既歌又舞。也有斗牛、斗羊的,非常热闹。到了夜晚,人们又打着火把狂欢,一会儿形成满山遍野的火把,一会儿汇集成若干条大小火龙,一会儿集中成一堆堆篝火,青年人手拉手围火堆而歌舞。日都迪萨附近或周边的各个山寨守家的人们,也打着火把迎合着,所以,一时间的火把、满天星斗与本来就秀丽的日都迪萨风光相辉映,使这里变成了不夜天。

恰好,这是石年弄史久(简称为智久、汉义北斗星斗柄朝上又北指)的一天。从此以后,当地人民就兴起了一年一度的火把狂欢节。这种习俗在这里形成之后,不仅使日都迪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火把节文化中心,而且受之影响,周边乃至所有的彝区,都选择本地一处草原或平坝,作为天然火把场,于每年智久这一天欢度火把节。尤其是黑兰阿都被朝廷册封为凉山东南的土司之后,这方的火把节更火了。

2、纪念阿吉史洛抗婚成仙而兴起火把节的传说

相传阿都土司辖区有15家土司和8支黑彝。其中的吉妞支吉妞阿吉,从拖觉那达迁住日都迪萨后,因为关于他家的两个故事而出了名。

其中的一个故事是吉妞阿吉家行善积德的故事。说的是他家在日都迪萨东面的日姑尔(山泉湾)附近的一棵树上,经常挂上一只装满燕麦炒面的羊皮口袋,让行人自舀泉水调来吃。一旦炒面被吃空了,又把它装满,人们尤其是受了实惠的人,都对吉妞阿吉家赞不绝口。

二是吉妞阿吉家养育了一个贤惠而漂亮的姑娘,名叫吉妞么史洛,又因为是阿吉的女儿,故父女联名为阿吉史洛。远近的其它黑彝大户家,派媒人前来提亲者不少。但后来被居住于拖觉的莫什家用重金为其儿子订下了这门亲事。

可是,阿吉史洛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一是她喜欢的对象却是另一户出不起重金的黑彝家儿子;二是从日都迪萨到拖觉那达的道路很艰险,既有豺狼、豹子和野猪出没的山林,又有险峻的马布菲奎山崖。于是她曾多次向阿达和阿姆提过不愿嫁莫什家,退掉这门婚事的要求。但得到的都是训斥和责骂。

临近结婚之前的几天内,阿吉史洛既不出门也不吃饭,哭成了个泪人,本来是远近闻名的美女比原来削瘦了许多。出嫁这一天,被安排送亲的既有叔父和舅舅,也有兄弟和邻居男人们,还特别邀请了一位表哥来护理她。

当送亲队伍走到峨毕乌许和拖觉交界的马布菲奎时,新娘子叫表哥暂时躲避一下,她要在林子里解个手。但其表哥先是等了一杆烟的时间,后是两杆烟的时间了也不见新娘走出来了。感到情况不妙的他在近处找了一下之后,仅见新娘子的一套衣服被挂在树上而外,找也找不到,喊也无应声。于是他赶快追上已下坡约数里路程的送亲队伍作了报告之后,大家都走回出事地点,分头找新娘子也不成。于是阿吉史洛的叔父和舅舅召集大家做出了三个决定:一是叫一个青年骑快马回家报告情况;二是派两个青年骑上快马去拖觉莫什家报告新娘在马布菲奎失踪的报告,同时也表示歉意和要求派代表去现场看一看。三是其余的送亲人员两人一组地继续对马布菲奎的密林、灌木林、山崖、山洞进行寻找。

娘家接到报告后,不仅是其父亲和所有家人,也通知附近几个寨子男女青年人,都上马布菲奎及其附近寻找。找了一天找不到,第二第三天也派部分青年找呀找,也都既不见人影也找不到尸体。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认为阿吉史洛是被山神接走而成仙了。吉妞阿吉家已经为女儿办了丧事。

过了十多天之后,在日都迪萨西面的日都菲史(大溶洞)之上的一带灌木林旁放牧的几位老牧人,发现那里有许多乌鸦既狂叫又进出。走近一看,正是已经腐臭生蛆的阿吉史洛之死尸。

老牧人立即派一个小牧人去向吉妞阿吉家报告了情况,吉妞阿吉和夫人、亲友以及邻居们带着衣裙、首饰、布匹等丧服和砍柴用的刀具等来到现场,确认了死尸,然后都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把她就地火化了。

对阿吉史洛成仙或死亡这件事,一时间人们都众说纷纭,尽管吉妞阿吉家已向拖觉的莫什家说明了真实情况,表示了歉意,还同意退彩礼钱物,但还是使其在外的声誉影响较大了。亲家表面上虽然坦然的说不怪吉妞家,也不肯因此接受彩礼的退还,但内心和私下还是有一些怨气。

第二年的盛夏时季,深感心里受到不小伤害的吉妞阿吉家,想与夺走他家爱女的山神作一番斗争。作了一番精心地筹备之后,选择智久(石年弄史久,汉义北斗星斗炳朝上指,也称星回、二十四节气大暑)天,召集当地或周边的属民们,集中到日都迪萨高原来,组织男性青年们舞剑、射箭、摔跤、赛马、斗牛、斗羊,姑娘们都穿上盛装,以村寨或支系为单位,30-50人手拉手围成若干圈,既唱歌又跳舞,还进行赛装、赛歌、赛美……以当地全民的团结、友好、齐心的实力,向天神示威。从此,马布山的山神感到害怕了,再也不敢接走人间的美女了。

这一种于每年智久天都在日都迪萨示威或狂欢的习俗,不仅在当地逐年的形成了下来,而且受之影响,周边或全民族都据这里的经验,欢度火把节。

又过了几年,吉妞阿吉觉得一是因为自家女儿之死使其原来在外的名声不再,二是感到还是有些对不住亲家莫什家。于是就以走亲戚为名到普格和宁南交界的一个气候较好,物产丰富的叫日土洼典的地方,作了一番调查之后,随之而搬迁住了下去。但当他家的经济能力有所恢复之后,又在路边的一股山泉旁边,挂起装满炒面的羊皮口袋,供南来北往的行人享用。受了挫折之后又行善的吉妞阿吉家,又被更多的人称颂。

六、普格是火把圣地

火把节和彝历年源于远古时期的天文和历法。火把节文化发祥于日都迪萨。显著特点有二。一是利用火把节和日都迪萨的优美风光,区位优势,开展男青年摔跤、击剑、射驽、赛马、斗牛、斗羊;姑娘们30-50的围成若干圈圆舞池,既歌又舞,还赛歌、赛装、赛美等文化体育活动;二是这里的群众对火把狂欢节的参与度和珍惜度很高,使日都迪萨每年到此参加文体竞技或观看的人多则5-6万,少则2-3万的规模,所以逐年地成为了火把节文化中心,这是其它地方所无法比拟的。

日都迪萨成为了火把节文化发祥地之后,受之影响,其周边如飞姆波奥,波威山的冷拐波奥、姆且山下的布久基乃、布拖拖觉、特木里、达基沙洛、布拖和宁南交界处的火基基乃等大小火把场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发展了起来。据笔者统计,仅普格一个县的范围内,从古到今共有新老大小天然火把场99个。

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日都迪萨及周边的高山地区群众,都逐渐地认清了而今没有战乱,也没有瘟疫了。加之沟坝地区既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方便的交通,还有繁荣的商贸,孩子读书条件、医疗等诸多条件都较山区好。于是都相继搬迁到沟坝地区居住。最近几年又实行高寒山区民众的移民搬迁等,所以日都迪萨是火把节文化中心的优势已经不再。

根据沟坝地区人口逐年增多,必须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要的问题,普格县委县政府,乘着省冬旅会在凉山召开之东风,一面狠抓螺髻山和温泉瀑布自然风景区的开发,一面抓南面县城东郊的普基;东面西洛河流域的洛乌,西北面则莫河流域的古几三个天然与人工相结合,布局也合理的火把场的建设,在一年多以内就建成交付使用。其中大型的普基火把场可容纳8-10万人次参加的火把场,洛乌和古几各可容纳5-6万人次参加的中型火把场,还有如黎安咪色特孔、大坪吉史基乃、夹铁阿列日嘎等一些边远乡镇可容纳1-2万的小型火把场。

笔者当时作为县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县旅游指挥部副指挥长,既负责普基火把场的修建,又是举办普格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火把节欢度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指挥者之一。受委托,曾为全州经济工作会议选定的样板工程参观现场,为州县两级领导介绍过经验,主持过有十多万人参加的火把狂欢节文体活动的开展。

普基火把场等大中小型火把场的建成,不仅满足了本县彝汉群众对文化的需要,促成了螺髻山和温泉瀑布等旅游景区的旅游文化的形成,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办法,促进了全县商贸,招商引资。也替代了日都迪萨火把节文化的功能。通过大办了几届火把狂欢节,前来观看或参与体验,或采访者不仅有本州和省内人士,也有全国各省市区乃至一些好奇的外国朋友,一时间内使新时期的日史普基的名声大振而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火把文化之乡。周边如布拖、宁南、西昌、昭觉等一些兄弟县市也学着普格建火把广场、举办大型的火把狂欢节文体活动。如西昌曾数次举办过每一届都有数百万人参加的“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普格也都是分会场。后来,云南楚雄、贵州大方、水城野玉海等地的火把节也热闹了起来。2019年7月,云南省会昆明市,也以其市级名义在晋宁区两个彝族乡举办了昆明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规模很大的火把狂欢节。

之所以,彝族火把节不仅和彝历年双双成为了国家级非遗名录,还成为了全国十大民俗节之一。更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狂欢节”“最佳人气节”。也是我国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申报世界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之一。

最近,普格县又将火把节文化发祥地日都迪萨作为一处国家3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来开发,公路已经修通、游客中心正在修建,一旦创建而成之后,这里又会成为一处集自然风光和彝族文化于一身的旅游宝地。

参考资料:

1、《勒俄特依》,四川民族出版社彝文版

2、《门咪扎节》,云南民族出版社汉文版

3、《西南彝志》,贵州民族出版社汉文版

4、《彝族火把节》,朱文旭著,1999年7月,四川民族出版社

5、《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