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代表什么生肖

生肖属鸡,一真龙一卧龙,刘协与诸葛亮生死同年的背后有何隐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半壶老酒半支烟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发表代表什么生肖1

“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建兴十二年)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这是《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和《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的记载,我们翻看历书就会发现,所谓的魏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其实是同一年,也就是公元234年,再翻一下二人履历,就会发现这二位不但同年薨逝崩殂,而且还是同年出生——均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生肖属鸡。

生肖属鸡,一为真龙天子,一为卧龙先生。汉献帝刘协与丞相诸葛亮同年出生同年离世,这其中有何隐情?莫非诸葛亮真是改名换姓的刘协?

​诸葛亮就是改名换姓的汉献帝刘协,这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历史的天空中是绝不对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诸葛亮崭露头角的时候,曹操还比较尊敬汉献帝;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刘协是曹操手中的一张王牌,是绝对不会轻易放手的。所以汉献帝刘协想金蝉脱壳去辅佐刘备,那是做不到也没必要做的:如果刘协有诸葛亮的文韬武略,早就把曹操干掉或者把大权收归己有了。

刘协不是没有机会干掉曹操,只不过是不肯、不忍或者不敢下手而已:“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

如果汉献帝有诸葛亮一半坚决果敢或心狠手辣,十个曹操也挂掉了。熟读后汉三国史料的读者诸君都知道,在当时最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门阀士族。这个集团世代高官根深蒂固、财大气粗人多势众,曹操一直没有得到他们的真心拥护,曹操搞出的“九品中正制”,实际是讨好门阀士族,但最后曹魏也没有逃过被门阀司马世家灭掉的命运。

​当时的实际情况很可能是曹操集团树倒猢狲散——荀彧荀攸崔琰等人可能更忠于刘协而不是曹操,所以曹操被干掉,并不需要刘协偿命,只要找出几只替罪羊就行了,比如许田围猎时候的刘备关羽张飞(关羽欲刺曹操,多部正史有记载)。

这样看来,刘协是刘协,诸葛亮是诸葛亮,根本就不可能是刘协变身诸葛亮来辅佐刘备:其一、黄承彦黄月英不干;其二、刘备不干。刘备不会让皇帝大人给自己当谋士的,没准哪一天诸葛亮(刘协)就变成了庞统第二,被一支流矢莫名其妙地射掉了。

既然卧龙诸葛亮不是汉献帝刘协身外化身,那么他们为什么同年出生同年离世呢?按照万物有因有果以及蝴蝶效应来分析,这两个人同年出生,或许是一个偶然,而这样两个后汉三国时期头等重要人物,在同一年离世,人们要是不产生一些联想,那似乎也不合人之常情。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如果诸葛亮先逝而刘协尚在,那么山阳公就会失去重回皇帝宝座的最后机会,希望破灭,了无生趣,刘协含恨抱憾而终。但实际情况是山阳公刘协三月薨(已无资格驾崩)于山阳公国,同年八月,武乡侯、丞相、司吏校尉、领益州牧卒于军。也就是说,刘协先薨而诸葛亮后卒,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真正心急如焚而又大失所望的,正是大汉忠臣诸葛亮了。

在不久之前,诸葛亮还曾跟政敌李严描绘恢复汉室之后大家的美好生活:“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如果咱们同心同德灭了曹魏干掉曹叡,让皇帝还于旧都,大家就可以一起升官发财了,那时候别说是加九锡,就是受十命我也不推辞——大业成功,咱们理应高官厚禄!

这里有一个问题:诸葛亮说的“帝还故居”的那个“帝”到底是谁?如果是刘禅,那么故居应该是涿郡涿县还是荆州新野?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亮一辈子有两件事坚决不肯干:第一件是背叛刘备,第二件是打东吴。诸葛亮这两个不肯干,合二为一,就是一件事:“全力辅佐刘备灭曹兴汉。”至于东吴孙权,似乎是反手可灭的小菜鸟,干掉曹魏,孙吴自然认怂,态度好就给他一镇诸侯之位,态度不好,就弄到京城变成马腾第二。

正当诸葛亮雄心勃勃出兵伐魏、前线战事陷入胶着的时候,汉献帝没了——这对诸葛亮来说,就是当头一盆冷水甚至当头一棒:比较聪明能干的刘协挂了,谁还于旧都兴复汉室呢?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刘禅吗?

这样我们就可以解答大汉丞相诸葛亮与汉献帝刘协生死同年的问题了:诸葛亮忠心辅佐刘备不离不弃,是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经营蜀汉(季汉),也是为了兴复汉室;以寡击众以弱敌强坚持伐魏,也是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是与大汉(其代表可以是刘备刘禅,更可以是刘协)同呼吸共命运的。

​诸葛亮也知道,刘禅是不成的,即使给他江山,也难保不会步汉桓灵二帝后尘。如果汉献帝尚在,诸葛亮伐魏途中“顺手解救”了山阳公刘协,那么蜀汉阵营的内耗(西川集团与荆州集团)就会减少,天下英才也会蜂拥而来(诸葛亮最缺人才),那时候孙权也只能乖乖俯首称臣,一统大业事半功倍。

刘协薨逝,刘禅颟顸,诸葛亮心力交瘁前途渺茫。眼看着复汉大业已成镜花水月,诸葛亮在刘协薨逝五个月后撒手人寰。两件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站在另一个角度分析,却能看出另一种因果关系——当然,对任何一个历史事件,读者着诸君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诸葛亮跟刘协生死同年是冥冥中的一种注定,也有人说诸葛亮和刘协就是同一个人,还有人说诸葛亮根本就没把刘协当一回事儿。这些观点笔者都不反对,因为历史因为大胆猜测而变得更加精彩,真相往往因为争论而才逐渐浮出水面……

发表代表什么生肖2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十二生肖的成语大全吧!

投鼠忌器:打老鼠怕伤了器具,比喻做事有所顾忌。

抱头鼠窜:形容狼狈逃避的情形。

梧鼠技穷:比喻技能虽多,而不能专一。

鼠牙雀角:比喻与人争诵。

鼠肝虫臂:指极为低贱微小的东西。

鼹鼠饮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没什麼了不起。

獐头鼠目:用以形容一个人的长相奸邪,如獐之头、鼠之目。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也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也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也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於绝境。

初生之犊: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纵然传闻是错的,也会信以为真。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如虎添翼:喻强者又得助力而更强悍,更令人害怕。

羊入虎口: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纵虎归山:纵容恶人,让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地盘,再度危害他人。

狐假虎威:喻假借声势去吓唬别人。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虎入羊群:喻声势非常大,对方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

虎口余生:比喻经历极大危险,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地盯著,等待时机成熟以便下手。

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为虎作伥:比喻做坏事的帮凶。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既猛又急,粗鲁难看。

势成骑虎:喻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后,想罢手也来不及。

骑虎难下:喻行事迫於大势而不能中止。

与虎谋皮: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暴虎冯河:比喻空有勇气的匹夫之勇。

谈虎色变: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养虎贻患:喻纵容敌人或恶人,给自己带来后患。

饿虎扑羊:喻非常贪馋。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龙蟠虎踞: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

纵虎归山:喻放过恶人,使其再度危害社会。

玉兔东升:表示时间已经入夜。

守株待兔:表示固执成见不知变通。

兔毛大伯:宋元时泛称老人。

兔死狗烹:喻有事时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毁弃。

兔死狐悲:比喻同类的死败,自己也哀伤起来。

兔走乌飞:比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快速。

兔起鹘落:形容动作敏捷。也比喻书法雄健。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来龙去脉:喻事情的全部过程。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活龙活现:形容绘画、雕刻或文字的叙述,极为逼真。

乘龙快婿:形容一个令人满意的好女婿。

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大器。

画龙点眼:喻作画在重要处添上一笔使作品更加深动。

蛟龙得水:喻人材得到赏识重用。

群龙无首:喻群众失去了领袖。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的爱好它。

龙生九子:比喻人各有所好,不全然相同。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龙肝凤髓:比喻珍美之菜肴。

龙飞凤舞: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龙蛇杂处:喻各种好坏不同的人,混杂居处在一起。

龙凤呈祥:富贵吉祥的徵兆,多用於结婚证书或喜帖上。

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龙蟠虎踞: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

龙行虎步:指威仪庄重,非普通人,多用以形容帝王。

龙骧虎步:比喻威武轩昂的气概。

龙骧虎视:形容规模宏远。

攀龙附凤:喻巴结、投靠有权贵的人向上钻营。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比喻英雄末路,或无用武之地。

打草惊蛇:比喻作事不密,以致使对方有所防备。

杯弓蛇影:疑心太重将虚幻的事当成真。

蛇无头不行:指乌合之众和为祸的盗贼没有首领就无法行动。

画蛇添足:比喻无中生有。

虚与委蛇:勉强应酬。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快马加鞭:比喻加快速度。

求马唐肆: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径不对,必无所获。

走马平川:待日后补充。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东西。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害群之马:喻为害大家的人。

厉兵秣马: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不停蹄:比喻没有休息,不停留。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裏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走马上任:待日后补充。

单枪匹马:独自冒险直进,不依靠别人。

蛛丝马迹:喻细小而不明显的迹象,由此可推求真相。

塞翁失马:比喻人因祸得福。也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万马奔腾:待日后补充。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露出马脚:比喻露出真相。

牝牡骊黄:本谓相骏马不重其外表形象,进一步意谓外表的差异不足计较,应重视其内在实质。

亡羊补牢:比喻事后的补救。

代罪羔羊:比喻代替他人罪错的责任。

羊入虎口: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羊肠小径:山中盘曲狭小的小路。

羊质虎皮:比喻外表雄武威猛,而内心怯弱。

羝羊触藩:比喻处境窘迫,进退不得。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所获之利,其实是出自己身所有者。

歧路亡羊:喻本同末异,求学者易入迷途。

顺手牵羊:喻偷窃的行为。

饿虎扑羊:比喻贪馋。

羚羊挂角:比喻诗文意境超脱不著痕迹。

杀鸡警猴:喻严惩某人,以儆戒他人。

猴年马月:泛指未来的岁月。

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猴子救月: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

棘刺母猴: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尖嘴猴腮: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

杀鸡哧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杀鸡骇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土鸡瓦犬:泥捏的鸡,瓦造的犬。比喻徒有其表,实为无用之物。

牝鸡司晨:比喻妇人专权。

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而发楞的样子。

偷鸡摸狗:比喻行苟且之事。

偷鸡不着蚀把米:比喻投机份子图事不成,反自遭损失。

杀鸡警猴:喻严惩某人,以儆戒他人。

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处理小事,不需用大力长材。

嫁鸡随鸡:比喻女子嫁夫,随遇而安。

宁为鸡首: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处大者之末。

闻鸡起舞:指胸怀大志者,能时时警惕,及时奋励的精神。

缚鸡之力:比喻一个人文弱无力。

鸡毛蒜皮:比喻轻微琐细之事。

鸡犬不留:赶尽杀绝,不留活口。

鸡犬不宁:比喻骚扰得很厉害。

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同他有关系的人也跟着得势。

鸡皮疙瘩:皮肤因寒冷引起的突出物,通常指人说话恶心。

鸡皮鹤发:粗皮肤和白头发,形容老人白发苍苍,满脸皱纹。

鸡飞狗跳:比喻受到骚扰而不安。

鸡零狗碎:琐碎零星的物品。

鸡鸣狗盗:指没有大才,只会旁门左道的人。

鹤立鸡群:比喻才能出众。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别高大。

杀鸡取卵:形容贪心过甚,不知满足,欲获大利,难耐小利,乃进而斩断求利之根基。

白云苍狗:喻世事变化万端。

兔死狗烹:喻有事时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毁弃。

狗仗人势:倚仗强者的势力欺侮弱者。

狗血淋头:旧俗谓以狗血浇头,可使妖魔现出原形。后多指使人难堪。

狗尾续貂:喻不计才能优劣而滥设官爵。

狗头生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通常都用以拒绝他人的藉口。

狗头军师:形容爱献小计的小人。

狗苟营利:形容到处钻营而不择手段的小人行径。

狗眼看人低:通常用以讥责一个人随意轻视别人。

狗嘴吐不出象牙:用以讥责别人嘴巴不乾净或修养不够,胡言乱语。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通常用在“好心没好报”时所说的气话。

狼心狗肺:喻像禽兽般恶毒残暴的人,或不讲道理、忘恩负义的人。

嫁狗随狗:比喻女子嫁夫,随遇而安。

猪狗不如:比喻下等。

猪朋狗友:比喻损友。

丧家之犬:讥诮不得志的人,逃走得十分狼狈。

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犬牙相错:形容两物交界处,参差不齐,互相衔入的形状。也犬牙相制用来形容两种以上的势力,彼此互相牵制。

猪突豨勇:比喻冲突锐利勇猛。

猪朋狗友:比喻损友。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牺牲而希望得到大报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两军对阵,败军奔逃流窜的情状。

发表代表什么生肖3

自2022年2月1日开始,就是农历壬寅年了,壬寅年也是虎年,这里继续发表我的生肖年系列,虎年说虎。

考古与虎

相比国内数百处考古遗址均出土动物遗存,迄今为止我们发现老虎骨骼的遗址不多,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甘肃、陕西、河南、北京、山东、安徽、重庆、湖北、上海、浙江、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共计36处。这些遗址的年代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少数遗址为夏商周时期、最晚至汉代。考古遗址中发现的老虎骨骼基本上都是破碎的,主要有头骨、上颌骨、下颌骨、牙齿、肩胛骨、前肢的肱骨、桡骨、后肢的胫骨及趾骨等,我们把36个遗址出土的老虎骨骼全部收集到一起,还不能拼出一副完整的老虎骨架,尤其是缺少前肢的尺骨、后肢的股骨等重要部位的肢骨,这可能与老虎在当时是一种少见的动物,加之异常凶猛,被古人捕获的实例极少。古人将好不容易捕获的老虎分食殆尽后,还要敲骨吸髓,骨骼绝大部分都破碎严重,因此即便有残留的虎骨碎片,因为特征点不明确,我们已经无法鉴定到种属和部位了。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现在收集到的老虎骨骼残缺不全的现状。

尽管老虎的骨骼残缺不全,但是有些与老虎相关的人工遗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与老虎相关的人工遗迹中,最著名的当属河南省濮阳县西水坡遗址的蚌塑龙虎图案。西水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在这个遗址距今6500至6300年的第二期文化遗存中,发现3组跟龙虎相关的蚌塑图案。如45号墓的墓主人为壮年男性,身长1.84米,头向朝南,仰身直肢,墓主人东西两侧,各有用丽蚌、矛蚌和楔蚌等蚌壳摆塑的一龙一虎。其中的老虎图案位于人骨架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身长1.39米,虎头微低,眼睛圆睁,张口露齿,四肢呈行走状,尾巴下垂(图1)。

图1 河南西水坡遗址第1组图案

关于45号墓的墓主人的身份,学者们做过各种推测,有些学者直接把他跟伏羲、颛顼、蚩尤、黄帝、帝喾等与三皇五帝相关的人物联想到一起,这种分别推测为三皇五帝中的某一位,且自说自话,不去讨论别的研究者结论是对还是错,没有真伪的判别,就可以看出这些推测是多么的不靠谱。我觉得把墓主人视为氏族部落的首领,可能更容易为人所接受。远古时候巫师和酋长往往是二者合一的,巫师凭借独到的与上天、神灵或祖先沟通的本事,成为号令氏族部落成员的首领,反之,首领之所以能够服人,就是因为自身具有与上天、神灵或祖先沟通的能力。因此,墓主人生前得到大家的尊重,死后的葬式也与众不同。试想要把小小的蚌壳一枚一枚摆出两个1米多长的龙和虎的形状,绝不是举手之劳那么简单的,这些龙和虎的图案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们的头部及身躯均呈现出对应的动物的造型,这个摆放的过程很可能是在充满虔诚的气氛中完成的。当时的人在埋葬墓主人时,也应该是赋予龙和虎这两个动物以特殊的含义,这可能是一种原始宗教的体现,反映出远古先民的思想。

关于45号墓中这两个龙和虎的图案的具体含义,也有多种说法,我认为之所以如此难解,是现代思维与原始思维的差异所致,数千年间因为没有文字流传而造成的思维传承的中断,绝不是轻而易举可以重建的。我们现在很难推测古人理解的物体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是一种怎么样神秘的互相渗透。总而言之,沟通古今,既有待于学者们孜孜不倦的、符合逻辑的、建立在比较分析基础之上的探讨,也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给我们带来启示和线索。

文物与虎

与虎相关的文物有不少。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900年。石峁遗址中发现的典型器物当为石雕。石雕题材中比较多见的母题除了人面与神面像之外,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虎形。比如在一块石条的中心雕刻出一个背头短发、发梢微微翘起、大眼、大鼻、大脸庞的人面,人面左右对称的雕刻出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老虎,老虎为垂首,虎口大张,露出上下獠牙,四肢俯卧,尾巴卷起,虎身及虎尾都雕刻有花纹(图2)。如此生动的雕刻应该是古人对老虎的活动进行仔细观察,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再用艺术的手法把老虎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老虎是会吃人的,想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人,在与老虎相遇时,冒着生命危险,仔细观察,然后认真构思,对称设计,精心雕刻,最后将典型的老虎形象留在石头上永存,我认为那位或那些雕刻者无愧于那个时代伟大艺术家的称号。

图2 陕西石峁遗址的人与虎石雕

在石峁遗址所属的龙山时代结束后,进入青铜时代,与虎相关的青铜器很有特色。如收藏在日本泉屋博物馆和法国池努奇博物馆的商代的青铜虎卣,造型独特。卣口为圆形,以一头站立的鹿作为盖钮,提梁两端分别装饰有相同的小型虎首,虎卣主体表现的虎为虎耳竖起,虎眼圆睁,虎口大张,虎前爪抱紧一人,那人双手高攀虎肩,面无恐惧表情,双腿半蹲,双足踏于虎足上,虎的后两足和虎尾构成三个支点,支撑整个器体。虎卣通体饰夔龙纹、鱼纹和兽面纹等(图3)。因为人头位于虎口内,此卣曾被称之为“虎食人”卣,但是张光直不赞成这个虎卣的图案是虎食人的判断。他认为虎卣大张的虎嘴并没有咀嚼吞食的举动,这是人借助虎的力量沟通天地,具有宗教意义。

图3 商代的青铜虎卣

而1985年出土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毛和电乡民安村的四虎饰铜镈则有另外一番含义。这个属于西周时期的镈钟的钟体较大,剖面呈椭圆形,口部平直,顶上设钮。钟体前后有突起的鸟纹为棱脊,两侧各置双虎,虎首向下,四肢略蜷曲,尾巴卷起(图4)。鎛是王和贵族在举行宴飨或祭祀活动时,与编钟、编磬一起使用的。中国古代自西周时期开始制礼作乐,《礼记·乐记》记载:“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孔颖达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音乐自古以来就有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态的作用,可以调动人的情绪,激发人的共鸣。遥想3000多年前贵族的宴飨或祭祀活动上,古人可能多次打击过这件装饰虎纹的乐器,这件乐器既表现过气氛的欢愉,也渲染过场面的肃穆,让大家在那样的氛围下,心悦诚服地接受庄严的礼制。

图4 西周的四虎铜镈

当然,虎形青铜器未必每件都与重大意义相关联。如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出土的西周青铜虎。耳竖眼鼓,虎足前蹬后弓,做扑攫状。通体饰重环纹。虎口衔一小虎,小虎头向上,眼突出,口大张。大老虎叼着小老虎,着实可爱(图5)。看到这个青铜器,不禁使人想起鲁迅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不管是叼在嘴上,还是回眸时看,那种溺爱之情,溢于言表。

图5 西周的青铜虎

嵌错虎耳铜壶是春秋晚期三晋地区的典型器物。器形为八瓣莲花形套口,口沿外侈,长颈、鼓腹、圈足。颈部有对称的虎形双耳。虎身回首卷尾,口含圆环,作攀缘状。这件器物的纹饰十分复杂,如盖顶莲瓣正面嵌错虺纹,周边饰绞索纹,背面嵌错兽面纹,周边饰几何纹饰。壶身嵌错蟠龙纹,虎形双耳饰细小的羽纹及云纹(图6)。

图6 春秋时期的嵌错虎耳铜壶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属于战国时期。该屏风座以虎为主体,虎四肢匍匐,双目圆睁, 两耳直竖,虎口咬住一只柔弱的小鹿,虎爪抓住小鹿的脖子。小鹿在虎口中拼命挣扎,短尾用力上翘。虎、鹿皮毛斑纹均用金银镶错而成。虎的项部和臀部各立一个长方形銎。銎两侧同饰山羊头面,羊口即为銎口,安上屏风恰成曲尺形(图7)。

图7 战国时期的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

除青铜器的虎形之外,玉石制成的虎形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殷墟出土的玉虎为青色玉料制成,略有受沁,这是受自然环境下的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所致。虎作俯卧状,昂首,张口露齿,臣字形眼,眼角有圆孔,大耳,背内凹,四肢前屈,足雕四爪,尾弯曲上翘,身饰云纹,尾饰人字形纹形成的节状纹(图8)。

图8 商代的玉虎

汉武帝死后葬于陕西省咸阳市茂陵。茂陵边上的陪葬墓中有一座汉武帝时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墓,在墓前置有各种大型圆雕石刻,以表彰其武功。其中有一件伏虎,虎头、颈与胸连在一起,虎尾倒卷于背上,四肢蜷曲,虎身上的多条刻纹线条流畅,将石虎坚硬的材质做了巧妙的艺术改变,使石质的老虎栩栩如生(图9)。

图9 汉代霍去病墓的伏虎

老虎的形象还出现在建筑遗物中,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一座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中,就发现了表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瓦当,这四种瓦当似乎分别出土于不同的方位。白虎瓦当中的虎与瓦当的圆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整体呈弧形,虎头昂起,张嘴咆哮,虎腰内凹,四肢呈奔跑状,虎尾高高卷起。由于白虎是表示天象的,因此虎背上的那个圆圈可能代表了星星(图10)。

图10 汉代的白虎瓦当

河南省方城县城关镇出土的一座东汉画像石墓中,有一幅斗虎的画像,画面左侧那只虎前肢伏地,侧头凝视,似做驯服状。中间为一个头戴帽子的勇士,腰中横着一把剑,双腿大撇,双手抓住右边那只虎的上下颌,用力掰开,那只虎虽然四条腿呈奔跑状,但是受到勇士的阻挡。勇士以一己之力与二只老虎搏斗,并占据上风,颇有几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图11)。

图11 东汉的人斗虎画像石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物有些也带有老虎的形象,大多用青瓷制作的虎子是魏、晋、南朝的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一说是水器。如这件东汉墓葬中出现虎子,其口部似张口的虎首,背有提梁,虎身较长,下有短矮的四腿(图12)。从出现虎子开始,虎形的器物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图12 东汉的虎子

军事与虎

古人可能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因此在军事上也多以虎为尊。如《尚书·牧誓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百人。”孔颖达疏:“如虎之贲(奔)走逐兽,言其猛也。”根据《周礼·夏官》的记载,当时有虎贲氏,是护卫王的专职人员。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属虎贲中郎将统领,守卫皇宫。

虎符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的信物。用铜铸成虎形,背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留存中央,左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的将帅。王若派官员前往军队驻地调动军队,需带上右符,左右符验合,方能调动军队。虎符多做得短小,一掌即可握在手中,不易被人发现。陕西省西安市郊区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图13),背上有错金而成的铭文40字。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其意为用兵超过50人时,必须出示君王授予的虎符验证,方可出兵。不过遇到烽火报警时,则不用验证虎符,可以即刻出兵。

图13 战国时期的杜虎符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记载了魏国的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公元前260年的战国末期,秦将白起率军在长平之战中大破赵军,乘胜围攻赵国首都邯郸,魏国的信陵君无忌认识到,魏国与赵国是近邻,又是姻亲之国,对于魏国而言,唇亡齿寒,赵国亡,魏国也将灭亡,救助赵国就是救助自己。因此窃取虎符,调动魏军救赵,抗击秦兵,终于暂时保障了赵国和魏国的安全。尽管几十年后,魏、赵终于没有摆脱被秦灭国的下场。但是信陵君无忌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的行为,一直为后人所赞颂,窃符救赵也成为战国时期的精彩故事,体现了智,凝聚了义,也包含了忠。

虎与文化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虎字十分形象,专门突出大张的虎嘴及锐利的虎爪。从小篆开始,虎字的字形开始显现今日虎字的雏形(图14)。

图14 虎字的演变

在《诗经》里,老虎是跟凶猛、残暴联系在一起的。如《小雅•何草不黄》有:“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意思是那些犀牛和老虎,在空旷的荒野出没。《鲁颂•泮水》有:“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意思是勇猛如虎的将军,在泮宫的庆功仪式上,献上割下的敌人的耳朵。《鲁颂•泮水》是歌颂鲁侯的文德武功,但是我们看到了武功背后的血和残忍,人类的历史有很长的一段历程充满着血和残忍。

记得上初中一年级时,就学过《礼记·檀弓下》的《苛政猛于虎》这篇文章。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孔子了解到那位妇人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咬死了,那位妇人还不离开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由此告诫弟子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个体小农生产日益活跃。各国统治阶级为此进行了大规模的田制与税制改革,以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春秋初年,管仲率先在齐国进行改革。推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按照土地的优劣征收不同的农业税,让农民合理负担纳税,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保证统治阶级的税收收入。楚国的税收政策改革与齐国相同。晋国则实施“作爰田”和“作州兵”。把土地赏赐给农民,让他们不但有使用权,还有占有权。另外征州人服兵役,开以后军功授田之先河。这同样是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春秋时代变革影响最大的是鲁国的“初税亩”,初是开始的意思,而税亩是指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谷梁传》记载:“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意为鲁国在税亩之后,田税既取之于公田,也取之于农民的私田,原来私田之收成全归自己,现在也要纳税,公田和私田的差别实际上取消了。初税亩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初税亩的实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使其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具体表现。有学者把鲁国的初税亩作为中国农业税征收的起点。之后,鲁国还先后推出过“作丘甲”(把原来按照一甸田64井出车马兵甲,改为一丘田16井出车马兵甲,负担增加了4倍。)、“用田赋”(按田亩征收兵甲、车马等军赋。)孔子是反对田赋制的,但是执政者季康子不顾孔子的反对,强力推行那些制度。客观地看,那些改革对加强鲁国的军事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诸侯国争相效仿。孔子的苛政猛于虎,可谓是有感而发的,就事论事。但放到历史进程中看,孔子对于鲁国改革的认识是否符合时代潮流,则另当别论了。

成语中与虎相关的语句有不少,其中的虎口拔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都是把老虎放在一个凶猛、威武的位置,再讲勇士奋勇向前,反映出大无畏的气概。

老虎是猫科中个头最大的动物,生性勇猛残暴。古人在最初塑造老虎的艺术形象时,就赋予老虎这个特性,体现出凶猛、威严与神秘。在语言文学中,也是如此。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权威逐渐世俗化,老虎的艺术形象开始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但尽管如此,虎威仍在,一直流传到今天。

(作者:袁靖)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上一篇

蝙代表哪个生肖

下一篇 >>

嗯代表哪个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