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代表什么生肖

中国人最容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诗词世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游子代表什么生肖1

“冠冕”并不皆“堂皇”

“冠冕堂皇”是一个成语,比喻外表很体面然而实际并不如此。但在古代,“冠”和“冕”二者的词义所指并不太一样。

帽子古代称首服,“冠”在古汉语里第一个意思就是首服的通称。

古时,人的社会身份不一样,“冠”也就不一样:庶人戴的为缁布冠。缁为深黑色,缁布冠就是深黑色的布所制的帽子。而大夫和士戴的是玄冠,用黑缯制成。玄也是一种颜色,是浅黑色。

冠的第二个意思是冠礼。冠礼是男子的成人礼,士二十而冠。

与冠相比,冕的地位要高得多,冕为首服之最尊者。

冕的大致规格如下:上面是木板,木板外包麻布,上面是黑色,下面是红色。一般来说,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才有资格戴冕。

因此“冠冕”虽然连用,但二者却有严格的区分,冠和冕内部又有很多差别,所以冠冕并不皆堂皇。

“笑纳”并非笑着纳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讲究一个“礼”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和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

比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

“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

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

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对方送的礼物自己笑纳了。

“笑纳”被用错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

在某地曾见到道路上悬挂着这样一条横幅:“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

客人可以“笑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笑纳”一词本义来看,它是有专指范围的,只能纳物,不能纳人。

“笑纳远方客”,从字面上解释,即要对方把“远方客”作为礼物收入。这不成了笑料了吗?

把人作为礼品请对方“笑纳”,这多少有点不人道了吧!

相信这是误解了“笑纳”一词的真正意思,如把“笑纳”改为“笑迎”,应当是正确的。

“先喝为敬”有渊源

在社交场合尤其是晚宴、午宴之时,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社交辞令就是“先干为敬”。

有些人也许以为这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不然, “先干为敬”的劝酒方式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堪称源远有自。

古人居所一般都是堂室结构,这种建筑有堂有室。

堂在前,室在后,堂大于室。堂室之间,隔着一堵墙,墙外属堂上,墙里属室内。堂上不住人,是古人议事、行礼、交际之所在。

举行礼节活动时,室内以东向为尊,即席上最尊贵的人面东而坐;堂上则以南向为尊,最尊贵的客人南向而坐。

按照这种尊卑长幼排序坐好之后,酒席就可以开始了。

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

这种礼俗起源很悠久,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这一点,与通过握手表明双方手里都没有暗藏凶器的思路很接近)。

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

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

这样的礼俗慢慢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

现在人们在酒宴间也都是先进酒于宾为敬,为了劝客人饮酒,主人常自己先干一杯。这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之具体而微的体现吧。

知道了这样的规矩,我们不仅知道了“应酬”的来历,对于我们在酒席之上如何应对才不失礼貌也会有所帮助。

“五服”并非五件衣

“五服”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出现的频率虽然不算太高,但在传统文化里,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

“五服”本身又是一个词义十分复杂的词。它可以作为计量单位。

作为计量单位用的时候,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服。由近及远,分别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同时,五服也可以指礼仪中的“吉服”和“凶服”。

吉服之五服,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之服装样式。

而凶服之“五服”是丧服的五种依亲疏差等分出来的五等服装。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

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需要服丧。亲者丧服重,疏者丧服轻。

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就是所谓的五服:

1、斩衰,用极粗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旁及下边。

2、齐衰,用次等粗生麻布,缝衣旁及下边。

3、大功,用粗熟布为丧服。

4、小功,用稍粗熟布为丧服。

5、缌麻,用稍细熟布为丧服。缌麻是最轻的服,表示边缘亲属。

“五服”之外,基本上就不用再穿丧服了。因此,“五服”在实际上也代表了血缘的亲疏远近。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农村的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五服”这种说法,只是这种说法更偏重于指家族血缘关系的远近。

譬如,有时人们说自己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时,往往这样说,我们两家已经出了“五服”。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至少已经是五代之前了。

“慈母”曾是伤心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

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 “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慈母”最早出现于《仪礼》。

《仪礼》对成为“慈母”的条件作了诸多令人张口结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

由此可知,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可以成为慈母,也不是哪个儿子随便都可以拥有慈母。

“三长两短”捆棺材

“三长两短”常用来指意外的灾祸或者危险的事情,那么它又是源于什么呢?

在乡下人们是很忌讳说“三长两短”的。

通常认为,三长两短指的是未盖上盖儿的棺材,因为用来装死尸的棺材正好由三块长木板、两块短木板构成一个匣子。

所以在人们看来,这个词有些不吉利的意思。

“三长两短”特指棺材的说法猛一听不无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就觉得这种解释有些不妥当了。

如果指的是棺材,那么应该是有棺材盖的;人死后棺材岂能不盖上盖儿?不盖之棺焉能下葬?

可是,如果有了棺材盖,那就不应当是“三长两短”,而是四长两短了?可见,这种解释有些牵强。

那么,“三长两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古时棺木不用钉子,人们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的。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

到后来,人们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是,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生活中经常使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火葬的推行,棺材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如果连棺材都绝迹的话,那么把“三长两短”指作棺材的说法也会像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的皮条一样消失。

那个时候,恐怕知道“三长两短”来历的人会更少了。

“三教九流”话职业

在形容各色人等时,人们往往会用“三教九流”来概括。那么,“三教九流”的说法究竟从何而来?“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些人?

“三教九流”一般都被人理解为古代职业的名称,并被认为这是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教九流”,往往含有贬义。

但其实,“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三教”排列顺序的先后,始于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

《北史·周高祖纪》:“帝(武帝宇文邕)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最初的“九流”,指的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见于《汉书·艺文志》。

这九个学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后来,“九流”被用来代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在“九流”中,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事实上,“三教”和“九流”的名称,在最初并不含有贬义,只不过是对不同人群的概称而已。

自唐人撰《春秋谷梁序》中,把“九流”和“异端”并列后,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含有贬义了。

“万岁”原本不是指皇帝

在看历史剧时,经常会看到皇帝早朝的场面。但见文武众臣跪下,连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以人们常把“万岁”与皇帝联系起来,认为“万岁”就是皇帝,皇帝就是“万岁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万岁”一词的产生与皇帝并没有多大关系。

西周时期,尚无“万岁”一词,但有“万年无疆”、“万寿”的记载,它并不是专对天子的赞称,仅仅是一种行文的款式,也可以刻在铸鼎上。

从战国到汉武帝之前,“万岁”这个词时常出现,但并非是帝王专用,可分两类:其一说死期,如刘邦定都关中后,曾说:“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其二表示欢呼,如楚汉争霸时,项羽放回刘邦的家眷时,汉军也曾“高呼万岁”。

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万岁”被儒家定于皇帝一人。

从此,“万岁”成了皇帝的代名词,只有对皇帝才称“万岁”。

而历史剧中朝拜皇帝的场面,也和史实不符。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其实这很可能是山中回音,可是统治者却视作“祥瑞”,把“山呼万岁”定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称做“山呼”。

《元史·礼乐志》里对“山呼”的仪式有更详细的记载: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见的司仪官高喊“山呼”,众臣叩头并应和说:“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臣子还得像前次一样。

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再叩头,应和说:“万万岁!”

如此可见, “万岁”原本不是指皇帝,而“山呼万岁”也非“三呼万岁”。

“长袖善舞”不跳舞

水袖是演员戏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衬衣的衣袖。

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戏曲演员精湛的水袖表演称之为“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范雎、蔡泽两人的传记时曾引用过这个词语。

因为两人都是极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所以他们取得了秦王的信任。

在战国时代,辩士并不少,但像这两人一样能相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卿、相的也不多见。

所以,司马迁评论道,韩非子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确是有理!

意思是说,范雎和蔡泽两人就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辩才。对这两人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的行为有所讽刺。

游子代表什么生肖2

据俄新社报道,随着中国春节来临,一年一度的“春运”开启,全球规模的奔波忙乱也开始了。数亿中国人从东西南北赶回家过年,还有一些人到国外度假。那么,数千万海外华人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呢?

春联窗花,张灯结彩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召唤着在外拼搏的游子,回到家乡的怀抱。家人围坐在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祈愿未来会更好。

马来西亚华人林克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年廿九下午一直到年三十早上是整晚菜市,他的一家人会去菜市场跑,感受春节的气氛。

“一家团聚是最幸福的时刻。”越南胡志明市启秀华文中心萧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越南华人过春节的习俗和中国差不多。年三十,晚上吃团年饭、守岁、打牌、逛街、看烟花。还会到庙里拜拜,求一家平安。

韩国华文教育促进会会长张澜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春节的早晨,大家穿最好的衣服举行祭祖仪式。祭祀后,晚辈向长辈拜年,并接收长辈的压岁钱。家人坐在一起吃年糕汤,“韩国人认为吃了它,就算长了一岁”。下午,人们互相走亲戚串门,给亲朋好友拜年。春节期间,还有掷骰游戏,放风筝,抽陀螺,翘翘板等很多民俗活动。

而春节前的必要准备,便是打扫房屋。尽管日期不尽相同,但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很多海外华人的家里也已换上了红红火火的“春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光华中文学校校长游恒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展示了她家里喜气洋洋的装饰。她表示,这些中国节装饰,今年在沃尔玛超市也可以买到了。当地一些华人说,也要买一些来增添喜气。

“过年一定要有气氛,周围张灯结彩的大环境,会让人沉浸在其中。”丘金莲已经在毛里求斯过了十几年的春节。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她说毛里求斯是一个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所以,春节的气氛,只有靠当地华人尽心尽力地营造,用形式感染当地华侨华人和其他种族的人。

“我们过春节,就像小的时候在中国过春节一样。”美国纽约河北同乡会会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他家里会贴上春联和窗花,还挂着小灯笼。他还会给孩子们穿上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服装,“女孩穿旗袍,男孩则是戴着小帽的唐装。”

不像在中国,海外国家并没有春节假期。西班牙塞维利亚中文学校教师刘阿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西班牙没有春节假期,大家都照常上班、上学,因此春节过得比较简约,但简单也有简单的过法,挂上红灯笼,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顿饭。

“春节对于我们来说,是大节日。虽说在英国没有对应春节的公众假期,但我家一般都会给自己放个假,大人孩子一起热闹热闹。”英国华人林颖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选择休假的还有巴拿马的侨胞。“大部分侨胞会休假一天不营业,但在主流社会工作的华人还是正常上班。”巴拿马华文教师温卫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以往她们姐弟几个家庭也是凑在爸妈家过年。“大年三十晚上,零点就听到炮竹声,美丽的烟花出现在巴拿马的天空。”

自办“春晚”,热闹过年

在中国,年三十晚上,很多家庭都会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即“春晚”。其实,有些海外华人也会观看,与国内同胞共同感受春节的气氛。此外,他们也会举办自己的“春晚”,热闹过大年。

“我家的春节,每年都是在紧张忙碌的春晚准备、排练和演出中度过的。”塞浦路斯中塞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席韩梅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回顾当地华人春晚十几年来一步步成长的过程。“当时还是留学生的我,跟我们大学的校长反映,多数留学生家里没有网络或卫星电视,看不到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后来学校安装了卫星天线,大家就可以观看了。”如今不但可以看春晚,还有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抽奖和年夜饭。节目是由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准备的;年夜饭,则是华侨华人友好协会的成员们“一起采购和烹饪出来的。”韩梅梅动情地说,“你可以想象,十几个人围坐,包出几千个饺子的场面。”

毛里求斯春晚也已举办多年。除了能让散居小岛上的华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欢聚一堂之外,还能够让有表演天赋和演出爱好的华人孩子在一展才华。丘金莲表示,虽然远离祖国,文化的距离也拉远了,但丰富精彩的联欢晚会节目,总会让异国的游子备感亲切。“春节文艺汇演于我们,宛若祝年酒,只有在新春佳节时才愈发醇香。”

一系列欢庆活动的背后,都离不开侨团、侨社的支持。

巴西华人协会秘书长张立群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侨社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活动。场地不仅限于剧场,还会深入到巴西当地人中去。日前,华星艺术团就在圣保罗最热闹的大街上进行了一场快闪活动,让巴西人了解中国文化。

对于巴拿马侨社来说,今年是特别的一年,因为这是中巴建交后第一个春节。温卫红表示,各同乡会都在筹备不同的春节联欢会和庙会等。“当地巴拿马人也很期待我们的春节。”

“像纽约法拉盛每年都有春节大游行,华人社团会一起组织上千人的大游行”。董晔表示,社团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根据社团的不同情况,有的还会做花车。

每年春节前后,也是塞浦路斯一年一度盛大的狂欢节花车游行活动。韩梅梅表示,他们会组织华侨华人和中文学校的学生参加,展示中国服饰及春节元素。近年来,通过驻塞使馆,他们邀请国内的表演团体,赞助海外欢乐春节行活动,组织在塞岛各大城市演出,丰富了华侨华人的春节活动。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春节是全球华人的大联欢。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生活,春节的一些习俗也变得科技感满满。“像我们家里,如果有一方的老人不在这边的时候,小孩子都会用微信视频和老人联系,跟家里人微信拜年,然后老人也会用微信转账给小孩发红包。”董晔说。

科技缩短了距离,而回国过年则把距离变为零。林颖泉因为回家乡广东过年,心情非常兴奋。她在朋友圈里发了张图片,上面写着“世界再大,也要回家”。让她更为满意的是,在办理回国手续时,中国使馆的服务,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无论是前期咨询、现场办理还是个别情况处理,质量都比四年前提高了。她说,“使馆服务的提高,应该是得益两年前习近平主席出访英国,双边达成协议后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我们是受益者。”

其实,近年来,中国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华人的政策措施。1月22日,公安部集中推出八项出入境便利措施,为外籍华人提供签证、居留便利。

对此,韩梅梅表示,这个问题是海外华侨华人呼吁已久、呼声最高的问题之一。尽管适应范围有限,但看到了相关政策开放与发展的势头。“步伐虽然迈的小了些,但终归是有了新的尝试。”

董晔则期待,未来中国学习发达国家侨务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研究出台更多务实举措,方便海外侨胞往返中国,为拟定居国内的优秀华人人才提供更多支持。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海外侨界力量增长也进入了“新时代”。华人既能共享中国机遇,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中国越来越强大,带给海外华人的,还有自尊和自信。林颖泉表示,她孩子所在的学校,会给学生介绍中国新年。她也会给孩子班上的同学准备红包。“钱多少不重要,而是让孩子们知道春节拿红包的意义。”

“祖国的日益强大,是我们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的坚强后盾。”张立群坦言,跟二三十年前相比,现在华侨华人在国外过年,不再“藏着掖着”或是“放不开”,而会大方地介绍中国这个有传统特色的节日,它是十二生肖里面的哪一个,并讲解一些中国文化的内容。当地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听得很认真,觉得中国年很有意思,并想深入了解。张立群说,“华侨华人离祖国是越来越近了。”

“同是过年,我觉得在毛里求斯过年与国内同胞过的年,在心灵深处,还真不一样。”丘金莲总结,华人过春节时,大部分人是通过自我的奉献,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散居的人,联合起来,同享节日。“让华人多一份认同感,多一份乡情。”(陈秋圆)

游子代表什么生肖3

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月满周庄”灯组。新华社记者 杨 磊摄

又到一年八月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将迎来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中秋节。

在香港,冰皮月饼“一盒难求”,“火龙”舞者蓄势待发;在澳门,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热闹闹中秋味儿十足。一些在陆台胞虽然无法回家团聚,却依旧能够吃柚子、赏花灯,伴着千里明月寄相思。

港澳台同胞各有不同的中秋习俗,背后承载的却是中华儿女对花好月圆、中秋团聚的共同期待,也蕴藏着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承。

大坑火龙 舞动香江

提起中秋,月饼自然是家庭餐桌上的“主角”,独具港味的冰皮月饼更是“一盒难求”。在香港面点师傅的巧手之下,传统月饼换上了“冰皮”,馅料丝滑入口即化,成为中秋月饼市场的抢手货。

上世纪80年代,冰皮月饼开始在香港市场出售。冰皮月饼的独到之处,在乎一个“冰”字。好的冰皮月饼,外观如冰般亮滑,冰箱冷藏过夜后依旧柔软。细心切开,切面馅料均如镜般光滑,咬上一口,爽口之感瞬间来袭,驱散夏日的余热和油腻,秋日的清凉沁人心脾。

除了吃冰皮月饼,香港还有一项“火热”的中秋习俗——大坑舞火龙。中秋节前,香港的“火龙”艺人们便会忙碌起来,扎火龙、清道路,从农历八月十四晚起,一连3晚在铜锣湾大坑地区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火龙”是由粗麻绳做龙骨,再加上珍珠草包裹制成的。“龙身”身长67米,重量超过100公斤,光是龙头就有48公斤重。舞动前,会请嘉宾或长者将数万枝长寿香细密均匀地插满龙身,舞动起来火光点点、上下腾飞,颇有蛟龙出海的气势。

过中秋为什么要舞火龙?香港首位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德辉介绍,19世纪末,一场瘟疫让大坑很多村民丧生。相传,一名长者称菩萨托梦,只要于大坑舞动火龙即可消弭疫情,后来果真应验,这个习俗也就保存了下来。

自1880年中秋开始,火龙已在香港“舞动”百年,风雨不改。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与大坑坊众福利会紧密联系,通过专题研究和教育推广等工作,保护、推广和传承舞火龙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火龙”继续在香港“舞”下去。

兔子灯饰 扮靓澳门

澳门的中秋节,要从中秋前夜至中秋翌日热热闹闹地“闹”上3天。

在澳门的民俗中,中秋前夜叫做“迎月夜”,中秋当日叫做“赏月夜”,中秋节翌日叫做“追月夜”。在这期间,澳门市政署、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等会在各街心公园举办文娱表演、摊位游戏及猜灯谜等活动,供民众免费参加。

“闹中秋”期间,赏花灯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从今年9月初开始,澳门特区政府就抓紧在各主要街道、广场、公园及富有特色的建筑物布置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中秋彩灯,增添市面的节日欢乐气氛。

在众多彩灯当中,就属惟妙惟肖的兔子灯最为亮眼。兔子灯民俗兴于唐朝,兔子灯所到之处意味着吉祥好运的到来。几百年来,扎制兔子灯的民俗一直在澳门完好地保存着,每到中秋或者元宵,人们就用这一吉祥物来迎神接福,其中寄寓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祈求神灵保佑,期盼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传统的兔子灯成功在澳门实现“国际化转型”,发展为具有浓郁特色的城市灯彩艺术,背后的助推者正是澳门土生葡人艺术家马若龙。在传统兔子灯的基础上,马若龙将西方现代艺术常用的正红、海蓝和草绿等强对比色搭配在一起,设计出独特的澳门葡韵兔子灯,在夜晚与城市建筑和灯光融为一体。

不少年轻设计师还在马若龙设计的兔子灯上大胆创作,用抽象画法把澳门的特色建筑画在兔子身上,设计出更有时代气息与澳门特色的“非传统”兔子灯。如今,这些兔子灯纷纷走出澳门,先后在北美、澳洲等地展出,受到海外朋友的喜爱。

在马若龙看来,澳门的兔子灯有着“中西合璧”的独特文化意涵。兔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十二生肖之一,与人类的生命和希望有所关联,具有美好的寓意。而在西方,兔是复活节的象征,代表着丰富的生命力。他相信,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秋习俗将随着兔子灯一起走向世界。

花开并蒂 灯映两岸

在台湾同胞心里,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重要传统节日,许多习俗代代相传,当中最具台式特色的就是吃柚子。在我国闽台地区,“柚”与“佑”“有”“游”谐音,柚子也就有了“佑子”“有子”“游子”三重寓意,因此成为中秋佳节祈福、团聚必不可少的吃食。

在台湾,吃柚子不能简单地一剖两半,柚子皮要剥成花瓣一样的形状,给小朋友做帽子以来“佑子”。中秋之夜,顶着柚子帽的小朋友与家中大人一起赏月;家人、乡亲要为旅外归家的游子举办柚子宴(谐音“游子宴”),点柚灯、摆柚碗、喝柚茶,一家老少其乐融融。

今年中秋节,不少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台,但“游子”们也吃到了家乡的文旦柚。近日,33.6吨台湾花莲县瑞穗鹤冈文旦柚在广西南宁火热开售,仅预售期间就卖出近千只。

广西财经学院的台籍教师王镇江从小在花莲长大,由于疫情原因已经一年没有回家,能在中秋之际尝到家乡味道让他非常感慨。“文旦柚有孝老爱亲的寓意,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王镇江说,在当前疫情和两岸关系形势下,当季花莲文旦柚仍在大陆热销,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情谊。

入夜,“花好月圆”主题花灯照亮江苏昆山南湖湾,寓意两岸寄月相思、祈盼梦圆的美好愿望。近日,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于水乡周庄亮灯迎客。今年的灯会以“花开并蒂 灯映两岸”为主题,通过歌舞晚会和沉浸式情景演绎,全方位展示两岸交流合作成果,表达“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的愿景,勾勒两岸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

在四川成都,百余名在川(蓉)港澳台青年大学生也齐聚一堂参加中秋联谊活动,提前感受中秋佳节的团圆氛围。港澳台三地的青年代表也通过视频形式连线成都主会场,共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疯狂跳绳、排球击准、“手足情深”……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让四川大学的台生高雪美印象深刻。高雪美表示,虽然今年中秋节不能回台湾和家人团聚,但和同伴一起看川剧、做月饼非常开心,感受到中秋的节日气氛。“今天认识了很多来自两岸的新朋友,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团圆的氛围很温馨。”高雪美说。(记者 金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18日 第 04 版)

来源: 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