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培范振钰相声全集 高英培个人资料简介

高英培范振钰相声全集 高英培个人资料简介 高英培曾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高英培范振钰相声全集,小编提供了高英培个人资料简介信息! 高英培范振钰相声全集

《跟谁对着干》、《教训》、《不正之风》、《大家研究》、《钓鱼》、《欢迎批评》、《八扇屏》、《山东话》、《白事会》、《离婚》、《英雄岛》、《皆大欢喜》、《好阿姨》、《别扭话》 《钓鱼》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前线日记》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不正之风》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表态》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贴膏药》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下棋》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进城》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跳舞风波》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好好好》 表演:高英培、阎月明、李金斗、孟凡贵、唐爱国 《孝子》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双鱼对话》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夸老师》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如意不如意》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高英培个人资料简介 高英培 1928年(农历戊辰年)生人,天津市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曾任北京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高英培 1928年(农历戊辰年)生,1949年,高英培师从赵佩茹先生。满师后,先后与任明启、常宝霖合作演出,老艺人周德山、吉评三等都给他捧过场。后入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与范振钰合作,成为相声界的一对黄金搭档“高范”。1958年和1962年,与范振钰两次赴福建前线演出。代表作品有《钓鱼》、《前线日记》等。1979年调到全总文工团。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 曾任北京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1928年生于天津 1949年拜赵佩茹为师 1954年加入天津和平区曲艺团 1979年调入全国总工会文工团 1985年成为全国十大笑星 1991年患病告别舞台 2002年2月14日21时16分辞世 以上介绍了高英培个人资料简介信息,分享了高英培范振钰相声全集!

文章来自♂达一算命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拓展阅读

相声《搭档》高英培范振钰 一个小学徒一个少东家 合作了四十年

《搭档》一书由著名曲艺理论家、作家高玉琮先生主编,曲协主席姜昆担任顾问并亲自撰写序言。书中详细介绍了23对相声名家搭档的艺术经历和成果。内容详实生动,有很强的资料性和趣味性。

高玉琮先生曾是《今日头条》知名创作者,发表过很多相声、曲艺方面的理论和趣闻史实。我有幸结识高先生,私信、微信交流颇多,受益匪浅。高先生于去年10月24日不幸逝世,周年忌日,陆续转载高先生最后的大作,也算是对先生的深切怀念吧。

(主编高玉琮先生)

书中有关相声搭档的文章分别为演员本人或熟悉演员的业内专家执笔。本篇介绍高英培范振钰两位的文章是由钱钰锟先生撰写的。

相声界的一座丰碑(1)

天津是戏曲大码头,也是曲艺之乡,是一方人才辈出的宝地。相声界把天津称为“相声窝子”。可以说天津相声界撑起了中国相声的半壁江。很多相声大家、名家都和天津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他们或在天津学艺,或在天津扬名,或在天津走红,或在天津终老。高英培、范振钰这对相声界的黄金搭档,就是在海河畔成长起来的津门笑星,用“光芒耀眼”来形容这二位一点也不为过。他们合作了近四十年表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相声佳作,享誉大江南北。1985年,高英培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这是天津的骄傲,也是天津相声实力的体现。

(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相声)

高英培生于1928年,是地地道道的天津娃娃。他自幼酷爱相声,小时候经常偷偷地跑到杂耍园子去听相声。他又出身贫寒,迫于生计,十几岁时便到北京前门外一家纸店学徒,整天衣衫槛楼,干的活儿又脏又累,摆脱这种穷苦的生活便成为他的头等愿望。正好纸店有一位姓耿的同事认识相声艺人赵佩如。赵佩如在相声界人称“通天教主”,他的相声捧逗俱佳,他还教了不少徒弟。高英培请同事把自己引荐给赵佩如,并拜他为师。虽说高英培不是自幼学艺的“娃娃腿”,但他聪颖好学,是个学相声的好材料,又得遇赵佩如这样的名师精心传授,由此打下了坚实的相声表演基础。

当时的规矩是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三年学徒满师后,要跟着师父白干两年,算是报答师父的授艺之恩。但赵佩如是个开明的人,并没有这样要求高英培,而是让他自己去历练一番,只要他能够显身扬名,就算对得起师交的苦心栽培了。于是,刚刚出道的高英培就只身闯荡江湖了。他在大街上卖过艺,还到小书场给人家站过“板凳头”。

(高英培先生)

这时候的高英培如同一只孤雁满天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南闯北,足迹遍布了开封、沈阳、南京、唐山等地。每到地,他在简易棚子里一站就开说,说到口干舌燥,一天的收入还是少得可怜。凡是说相声的都会经历这么一个“没人缘”的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演员,年龄不大不小,艺术半生不熟,表演风格不确定,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使小孩哏的段子讨人厌,演成年人的作品不可信,说太庸俗的活没品位,上有深度的节目又拿不动。要走出这种尴尬的艺术瓶颈期,年轻演员需要时间的发酵,也需要自身的领悟,从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这个时期的磨炼的确对高英培的艺术成熟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让他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了各地观众的欣赏口味,熟悉了各种类型相声段子的使法,经历了与多位捧哏演员的合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表演经验,就等着与一位志同道合的搭档成双配对了。高英培曾先后与任鸣启、常宝霖合作演出过,就连名列“相声八德”的老艺人周德山以及相声、评书两门抱,绰号“古三天”的老艺人吉坪三都为他量过活。时间到了1954年,高英培加入了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正是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艺术生命中的最佳搭档---范振钰。范振钰祖籍河北容城,比高英培大一岁。他的出身和高英培迥然不同,可以说是站着房躺着地,在天津城里还开着买卖,所以范振钰小时候算是个生活优越的富家子弟,是买卖家的少东家。但他和高英培有个共同之处就是酷爱相声。十几岁的范振钰宁肯逃学,也得跑去听相声。不论是河北鸟市的声远茶社,还是南市三不管的连兴茶社,都是令范振钰流连忘返的场所。

(范振钰先生)

在这些茶园的相声大会里,马三立、杨少奎、王世臣、班德贵等相声名角的精彩表演,让这个瘦弱的少年眼界大开、如痴如醉。相声段子听熟了,和说相声的人也混熟了,光听就已经觉得不过瘾了。1941年,十四岁的范振钰开始尝试登台表演相声。

按照那时的社会观念,“戏子”是下九流的行当,有钱人家的孩子听听相声还不算什么,但是想入行,抛头露面地去说相声,那可是败坏家门的事。可范振钰偏偏就是喜欢说相声。那时候他说相声就如同搞地下活动,不敢让家里知道,怕家里大人知道了责骂。他每天背着书包假装去上学,趁人不注意把书包往他家货栈的药材堆里一塞,就偷着学相声去了。家里为了阻止范振钰学相声,让他弃学在家学买卖,他不学;让他学中医,他还是不感兴趣。范振钰说,为了学相声,没少挨父亲的打骂,但是无论怎么打、怎么骂,他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门心思迷上了说相声。1949年初,天津解放了。范振钰这位“相声地下工作者”也公开了身份,他在当年便开始正式说相声了。不过当时他还没有拜师。在相声界,没有师承的演员没有门户,被称为“海青”,是不被认可的,如果参加正规演出,随时会被同行“横买卖”而无法立足。因此,1950年,范振钰正式拜马三立的弟子班德为师,开始系统地向师父学习说学逗唱的基本功。每天练绕口今,练贯口,从《八扇屏》《报菜名》开始。师父倒是没打过他,只是练功出错时,他被师父啐了一险冰片,当着师父的面还不敢擦,颇有唾面自干的古人之风。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