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代表什么生肖动物

中国画中的"十二生肖"系列——"鸡",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何夕少年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隘代表什么生肖动物1

王渊,是元代的一位画家,是如今的浙江杭州人。他擅长画花鸟、人物和山水,尤精于花鸟,堪称元代花鸟画领域的绘画大家。如今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一轴《竹石集禽图》留给人的印象尤其深刻,画面内容耐人寻味。在画面中,一雄雉鸡伫立在湖石上高视远眺,石头下面的雌性雉鸡回首凝视,看到了三只惊飞的同伴。在动静之间,相映成趣,雉鸡翎毛的描绘精美雍容,整体画面环境端庄沉静。在画面之外,我们又能够看到什么呢?仅仅就是画中所描绘的雉鸡吗?显然不能如此简单地认为,在画面背后还隐藏着剧烈的时代变革与画风转折。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具体的画作来分析一下吧。

王渊《竹石集禽图》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一、《竹石集禽图》:富贵之风,还是野逸之态?

自五代北宋以来,美术领域便流行"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这一种说法,说的是在花鸟画领域大致有"富贵"与"野逸"两种画风,一般是将五代西蜀的黄筌画法归为富贵一路,而发自南唐的徐熙归为野逸一派。黄家富贵一派,画风精细工整,敷色浓艳;而徐熙野逸一派,墨色为上,用笔讲意。但是,这种严格界限意义上的分发比较生硬,依据具体的史实来看,富贵与野逸两种画风也是混杂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实际上黄家也有野逸画风,徐家也有富贵画体。

王渊的这一件《竹石集禽图》在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所列画科中属于"花竹翎毛门"。北宋末年官方成书《宣和画谱》中,有说到:

"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

雉鸡一类,当属于后者,偏于幽闲野逸一派。但是,通过具体画面来看,雉鸡翎毛以及树石均画得十分精细,也有很强烈的富贵之气,暂可认为这件画作是两种画派的融合。宋神宗朝,野逸翎毛沦为萧瑟;宋徽宗朝,又以锦鸡富贵为上,这种野逸与富贵之风相互融合的现象在宋代已经出现端倪。如今,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锦鸡竹雀图》,便描绘了一幅在野趣与秋意的环境氛围之下,雌雄双禽依依相伴,共御荒寒的画面。

南宋 《锦鸡竹雀图》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二、雅正之风:处于宋元之变格局之下的花鸟画

在宋代时期的一些锦鸡图中,可以看到富贵风气的安逸娴雅可以与淡淡的野逸萧瑟相融合。然而,在宋元时代转变之际,受到元初科举没落因素的影响,仕途无望的一批文人选择归于隐士,但心中不免有几丝惆怅与哀伤,甚至有一种动荡漂泊之感。像罗稚川一样的元初隐士画家,显然从南宋《寒鸦图》类似的画卷中感受到了自身所处时代的悲哀与愁绪,于是借助描绘《古木寒鸦图》,以寄哀思。

元代的赵孟頫、贯云石以及仇远三位元初儒士,关注到了画面中寒鸦令人心疼的情况,分别有作题跋:

"余观此画,林深雪积,寒气逼人,群乌翔集,有饥冻哀鸣之态。"

"饥冻哀鸣不忍观,使余一见即心酸。明年丰稔春日暖,远举高飞羽力宽。"

"老树枯苕雪乍晴,饥鸟飞集噤无声。蒺藜沙上花开早,且让春风与燕莺。"

南宋 《寒鸦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南宋以及元代前期这种花鸟画领域的"颓靡衰败之风",被元代中期的雅正之风所改变,画风趣味逐渐变得工整细致、讲求法度,甚至衍生为"古人风度,意节高远"的体现。

什么才是元代中期开始标举的法度?虞集在《题李伯时画》中曾经讲到"毫发细备"一词,这其实便是合乎法度的一种体现。元代有的画家以墨代色,用来雅正古意,比如陈琳于1301年拜访赵孟頫,戏作《溪凫图》,不多设色,以墨为主。类似于白描之作的这种画法,在元代界画领域创作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也正是由于法度的标举,促进了元代白描界画的复兴发展。由此可见,元代中晚期的一批花鸟绘画,也在一定意义上透露出了世风衍变的文化信息。

(元)陈琳《溪凫图》

杨维桢曾经对钱塘画家作品有过这样的一番论述评价,可以理解为这是他对于元代绘画世风衍变的一次伟大断言:

"时人品,疏通俊朗,侍姬执伎皆妍整,弃走童隶亦皆驯雅,安于矩镬之内。觞政流行,乐部谐畅。碧梧翠竹,与清扬争秀,落花芳草,与才情俱飞。登口成句,落毫成文。花月不妖,演山清发。是宜斯图一出,一时名流所慕尚也…清而不隘也,华而不靡也。"

三、画中的"鸡":众彩纷呈、寓意丰富

在中国绘画中,还有一些锦鸡、真珠鸡的形象,由于这类绘画有色高贵绚丽,所以往往具有"锦带功曹"、锦绣前程的寓意。画面中如果还出现了瘦漏湖石与修竹等物景,也便又可以附加上一层祝(竹)寿(瘦)的含义,王琳的这件《竹石集禽图》其实便可以解释为具有此种文化内涵。除却在王琳的画中出现过"鸡"的形象以外,南宋时期的李迪也画过《枫鹰雉鸡图》。画中描绘了一种鹰袭雉鸡的紧张情形,站在虬屈树干上的鹰,目光犀利有神,而树下慌忙逃窜的雉鸡,俯姿疾窜,画面犹如电视中舞台一景,不小心按下了暂停键一般。此刻虽然是静止的,但是紧张之势却跃然于纸上。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可爱的雏鸡图,沈周、八大山人等知名的古代画家都有画过,生动自然,让人看后十分欣喜。他们画的两幅雏鸡图,都只是画了一只小鸡,整个画面背景空无一物,小鸡被置于画面中心,除了部分用黑墨表现以外,其余部分皆用了与画面背景更为接近的淡墨。相较之下,八大山人所画的雏鸡更为柔弱一些,浑圆的身体蜷缩着有趣的是,沈周不仅画过雏鸡,还画过已经长大的母鸡。

沈周与八大山人画的雏鸡

明 沈周 《鸡》

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因为"鸡"与"吉"为谐音,所以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的美好寓意。由于鸡鸣报晓,迎接日出,所以它也成为了一种能够辟邪镇妖、带来光明的象征符号。每年的正月初一为吉日(鸡日),民间有"贴画鸡"剪纸贴画的习俗,象征着吉祥入室。从"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到"一唱雄鸡天下白",鸡鸣在人们的眼中是昼夜更替、人家烟火的一种文化标识,并且衍生出一种勤奋、秩序、责任的深层意涵,比如闻鸡起舞、鸡犬相闻等成语便源于此种共识。"鸡"的形象在传说故事中也十分常见,比如《西游记》故事中打败蝎子精的昴日星官,他作为二十八星宿之一,他的本相就是六七尺高的大公鸡。

四、结语:时代之风莫可违,顺风顺流亦正道

元代中期花鸟画崇尚雅正之风,并且推动了元末时期声色的风流跌宕。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竹石翎毛,为何褪色?正是由于世风的转变,从而导致了花鸟绘画领域由赋色到水墨特征的转移,一系列墨花、墨禽、墨蝉等萧散情致之画放逸流行。也许,这便是对于"竹石翎毛,为何褪色?"这一绘画问题的最好解释,时代之风莫可违,顺风顺流亦正道!

隘代表什么生肖动物2

鹤庆白族人家的年头节下(修改稿)

  鹤庆坝子真是个奇妙的地方。如果论理起来,也不过东西两座山之间稍微宽敞点的夹皮沟而已,不过这鹤庆坝子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她非常像一个微缩后的中国。鹤庆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南文北武”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有人就开玩笑地说:“甸南人生下孩子,连哭声都像是:‘子曰,子曰……’似的。”甸南人重视文化的程度一直让甸北人汗颜。而甸北人生下的孩子的哭声都是:“扁担,扁担……”的。不过现在甸北走南闯北,有些人已经打拼成了老板,手里阔绰了。一大院一大院的房子,土豪一般,轿车也是一家比一家高档。供孩子读书也是非重点大学不读。而甸中就像是中原一带一样,不温不火,发展不比甸南差,但也赶不上甸北。在中间做中人似地压服甸南和甸北人。在性格上也是甸北人像极了北方人,性子耿直,非常讲义气。而甸南人也像极了南方人,温温吞吞的,不急不躁,生活慢悠悠的。而甸中人则像极了中原人,原原本本,本本份份,不做作,不雕饰,顺其自然。反正你们也无法跟自己比,我也懒得跟你们比。鹤庆白族就这样生活在一个高原小盆地里,自给自足,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日子。

  对于那神灵的信奉也怪里古董的,道教、佛教、本主教……什么都信,也什么都不信。多数人都认为,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之则有,不信则无。日子还是要进行,社会前进了自己也要跟得上的。就这样,鹤庆人的年节也有自己的一套,既有传统保留下来的东西,也有一些社会进步的印痕。既然是鹤庆白族的年头节下,那还是从鹤庆坝区我的遗胞之地金墩金锁邑村说起吧,毕竟一年到头的年头节下细节我都经历过。

  甲篇:

  举村同庆的春节年夜饭

  有大年三十的年份,春节年夜饭的准备是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开始的。如果只有大年二十九的年份,那就往前攒一天。这几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家人该回家团聚的,都应该回到家了。基本上就在过年的前两天,主要任务就是打扫卫生。无论平时怎么忙,或者平时怎么脏、乱、差,一年到头是要讲究卫生的,不能搞得邋里邋遢的。于是男人头发长了也要理理,太邋遢了也要清洗一下,一般的女主人也命令男的要把邋遢的衣服鞋袜也换洗一下。过年了几代的老祖宗都要回来,也要清清爽爽的,让人看着舒舒服服。就是厨房里经常用的草帽锅盖,油腻了的切菜板,常年积尘的厨柜,都要拿到从村子中间流过去的大沟里刷洗干净。以前在过年前的几天,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勤快的家庭主妇,小媳妇,小姑娘,就开始泡在村子中间的大水沟里,清洗那些家里应该清洗的日常工具了,有时候也还要把家俱也认真抺洗一遍。以后就是清里院子,扫除房子上的尘土。先弄一把竹扫帚,再在竹扫帚上绑上一根长竹杆,就要把瓦房楼上楼下的蜘蛛网、尘土、细腰蜂窝、雀粪,农忙时飞上去的稻草、麦杆、包谷壳壳都要清理下来,房前屋后,到处都要巡查一遍,这个爬高上地的工种,就由家里的男子来完成。然后就是清理院子各个角落的垃圾,包括外围的村道上的垃圾。如果家里有果树花盆,也要清理清理。以前都是老式白族建筑的瓦房,家里的器具也很容易被油污了。可现在洗涤剂太得力了,也不用特意地花费时间去清洗,各家各户都有自来水,最要紧的是,大门前流经村子的大沟,不像以前清亮,垃圾成堆外还发出一股子恶臭味,也没有人将衣物或者厨房的用具,拿到沟里洗了,甚至过去过年吃的菜都要在沟里洗干净了拿回家,如今谁还敢把自家煮吃的菜拿到大沟里洗。

  有时家里人手紧,院子大,需好几天才能完成。

  过年这天也还是比较忙的。忙了好几天,看着院子也打扫了,该清理也已经清理好了。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如果还没有归家的家里,也该催催了。电话这头便连着那头,都异口同声地说:“过年了赶回来了,赚不赚钱都不怕。”

  过年这天,家里人都到齐了,男的贴对联,女的就准备年夜饭。除了准备年夜饭,还要考虑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吃的和用的。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我们这里认为平时天天为人服务的东西都要休息,都要过年放假,一般是不能用的。就是最繁忙的扫帚、水桶、菜刀、菜板……他们也劳累了一年了,也该闲闲了。体现了白族人对万物都感恩的思想,因此,白族地区有一种万物感恩思想,报恩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很多人都喜欢将赚的钱投资回家,比如甸南金翅鹤村的李恒春,人称“李百万”故居留下的四大院“五凤楼”、“六合同春”的典型鹤庆白族民居,从当时来说,已经把他经商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这些古建筑群了。还有甸北辛屯东山大福地人将宗汉,花费两万两白银,历时六年,在金沙江上修建了铁索桥——金龙桥,又名梓里桥。都说明了白族人的这种感恩思想。

  过年这天,除了准备年夜饭外,还要把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吃用的都准备好,年夜饭在我们金锁村相反比较简单,但有三样东西是不能缺少的。一是莲根、二是鱼、三是蒜苗,老辈人说有了这三样东西日子就可年年有余,顺顺利利了。且要煮一大盆饵筷、波菜、莲根、蒜苗、红萝卜……混在一起的杂锅菜,蒜苗、波菜……还尽量不要切开,长命菜。因此过年那天农贸市场卖鱼和莲根的都占滿了两行两路,且价格也跟平时不一样,有一年年这两样货不足,会瀑涨,有一年年会压断街就会非常便宜。因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买这两样东西,也就会出现人人都想发点财,个个都参与,结果有了大年小年之分,像高考报志愿,还有前几年炒兰,炒房子都是类似于这种情况的。

  早先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宰只大公鸡,特别要喂下一只大阉公鸡,还有就是要有腊猪头。因此白族地区过年不可缺少的三件宝,就是对联、公鸡、猪头。对联一直留传下来了,但公鸡和猪头这几年已经失传了。觉得没有了公鸡、腊猪头,这年味就淡了好处好处。可这几年主要是家庭人口越来越萎缩,大阄公鸡和腊猪头,确实奈何不了,从节约出发,取消了也是有道理的。

  一家人早早的贴好对联,煮好饵筷杂锅菜,全村人就比赛,看那家准备齐全得早,才到下午两点钟左右,还不到吃年夜饭时间,就有心急的人开始放鞭炮,献天献地献祖宗了。过去最隆重的时候,要准备一个木头做的长方形大托盘,将煮熟的全只大公鸡和完整的猪头放在大托盘里,将切菜刀插在猪头或者全只公鸡上,还有煮鸡蛋鸭蛋吹肝之类的东西,摆三碗饭,在三碗饭上面摆三双筷子,并再摆上茶水、酒、盐和大米混合物,点上大红棒香,插在院子对着堂屋的中间,先举着托盘供奉天,谢天能风调雨顺,保民平安。然后再放下托盘谢地,将茶水、酒、盐和大米向东西南北撒一遍,磕头,谢地能平平安安,五谷丰登。然后再将托里的东西放到楼上的祖宗牌位,磕头,邀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

  此时全村人鞭炮齐鸣,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

  供奉完天地,敬献完老祖宗,接着一家人就开始吃饭了。当然要有酒,要有饮料,才算过年。甚至小孩子也可以放肆地喝点酒,半大男孩子也可学着抽支烟。吃完饭这几年的习惯就是放烟花,然后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以前是不去各家去串门,每家都要拿出瓜子,泡碗米花糖水。忘了交待,以前过年前几天,就有人来村里炸米花和炸包谷花。有人还编了个故事,说是美国总统尼克松问周恩来总理,你们十多亿人口,那么一个大国,一个人都没有饿死,是如何解决那么一个大国的粮食问题的?周恩来总理振振有词地说:“我们有粮食放大器,一小把粮食可以放大成一大盆,何愁人多吃不饱饭,再多人也没有问题。”说的就是炸包谷花和大米花的工具。那几天村里都要传来“嘭,嘭嘭……”的炸米花和炸包谷花的声音,给过年平添几分喜气,可惜现在这声音和东西都消失了。那个炸包谷花和爆米花的岁月,也就产生了包谷花糖和玉米花糖了。我奶奶是压包谷花糖和玉米花糖的高手,到将要过年了,有炸爆米花的人从外地来到我们村里,我奶奶拿出平时积攒起来的大米或者包谷,出上一点加工费,拿到村中央的空地那里有炸爆米花的地方,再拿上两个大袋子,还有从野地里收回来的天粬米(一种野生植物,嫩苗或者叶片可以当菜吃,煮出来的汤血红色,籽比芝麻还小)籽,也用粮食放大器炸开了,再糁上几斤香喷喷的炸黄豆,炸黄豆也是用粮食放大器炸开的。香得大老远就闻到黄豆香味,跟十里香差不多了。

  奶奶回家就用麦芽熬出黄生生的糖稀,用特制的压制工具,然后按比例压制出爆米花糖或者是爆包谷花糖,也就是爆米花糖以爆米花为主,按9:1:1的比例加入爆黄豆花和爆籼粬米,那甜香软糯的美味至今还让人回味起来。爆包谷花糖自然没有爆米花糖那般美,但掺进去了爆黄豆和爆籼粬米花,也让人留连忘饿。特别是七十年代那个物质匮缺时期,有点爆包谷花糖啃啃是何等地幸福和不易。因而,奶奶做爆米花和爆包谷花的时日,记忆是那样清晰,难忘。现在各种零食太多,口味也太杂,反而失去了以前那种两颊留的美好记忆。

  特别是有人从外地回来了,大家都要到那家问候一下。吃完瓜子,喝够了米花糖水,一般小孩子支持不住就睡,也为明天早起做准备。大人还要守岁,并且这天晚上都要洗脚,否则新的一年什么都赶不上。因此现在别人家正吃饭,给你赶着了,大家都开玩笑地说:“大年三十晚上洗脚了。”过去讲究卫生的少,多数人都不洗脚,大年三十晚上也要洗个脚,而且裤脚要挽到膝盖以上,才算是很正式地洗了脚,以突出大年三十晚上的重要性,民间的智慧真让人出乎意料。

  这守岁洗脚的习俗,由于时代的进步,也被天天洗脚和看春节联欢晚会替代了。不过每一种习俗的消失,也是时代进步和人类自然选择有结果。同时也希望物质丰富了,这年节也应该有更新东西加入进来,特别是现在最缺少的精神方面的东西都应该回归到年节当中来,年节也是一种爱国爱家最现实最直观的教育方式。

  乙篇:

  举寨同贺的大年初一

  第二天是送旧迎新的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老人都告诫小孩子这一天不要吃药,不要讲不吉利的话,不要吵架。小孩要争着第一个起来去开大门,说是财神就等在外面,哪个起得最早,财神就先给谁送钱,然后大人也给孩子们压岁钱。早先时候是孩子们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年长的人磕头,然后年长的人当然也已经在过年前包好了红包,我小时候的红包也就一二元钱,当然也只是图个高兴。出门在外回来的人,因为去外面挣了一年的钱,自然也不能太小气了。因此,也有此在外面没有赚钱的人,说是回家过年也成了一大压力,甚至说是还不敢回家过年,怕给不起压岁钱。而我们这里的压岁钱也只是图个吉利,不用给得太多,意思意思一下便可。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这几天都是过年,这几天不能扫地、切菜、劈柴、挖地、割草……说是所有的工具都要休息一天,这也许是源于白族对工具爱惜的真情表露。也是白族人认为万物有灵,不能亏待了和自己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生产劳动工具。因此,我们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对自家的工具爱惜得像自己的心脏一样,每次用过都要清洗干净,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乱扔乱放。所以白族家的小院子都要打扫得干净整洁,也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大年初一鹤庆的甸北人,还有一个尊重妇女的习俗。在鹤庆白族地区,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好多家庭为了缓解婆媳关系,还打发儿子招女婿呢,我们家也是有这样,我妈是我爷爷奶奶的最小女儿,说是怕到人家家里服侍不了公婆,就招了我爸爸当上门女婿,而我二伯父和三伯父都当了上门女婿了。尽管现在由于丈母娘经济抬高了房价,但鹤庆甸南人还流传着一句古语:“养可姑娘不如种颗杨柳。”意思是养姑娘还倒贴很多财礼,种颗杨柳树一年还可以砍柴来烧,可见鹤庆白族自古就崇尚男女平等。崇尚男女平等也可以从甸北大年初一的习俗上得到验证。大年初一这一天,全家里的不论年长年幼的女性成员,都可以睡懒觉,不论年长年幼的男性家庭成员,都要早早起来做早点,做早饭。过去还要将早点规规矩矩地端到女性家庭成员床前,服侍她们吃完才行。据说有这个习俗也是源于对女性长年操劳家务的一种回报,她们全年都在操劳家务,到年头节下了,男子也有义务服侍她们一下,犒劳犒劳她们。包括大年初一的所有事情,都由男性完成,女性这一天可以一样不做。也是表现了男人对女人付出的感谢和感激,这可以看出在白族地区,很早就有男女平等的思想,也期望在很多地方把这一优良的年节传统世世代代保存下去。

  一般早点吃素食,平时劳动是不吃早点的。我们这里的习惯是早上一起床就做早饭,八九点就吃早饭,然后就去地里劳动,二点钟左右就回来吃中午饭,一般干活到天黑六七点钟才收工。如果勤快的人,一天都要劳动12个小时左右。如果天天吃早点,对于下地干活的村里人来,就有点耽误时间了。可见我们村里人,一直都是非常勤劳的。不过年也就没有早点吃了,只有过年才有这种优厚的待遇,也体现了过年不同于普通的日子。早点做好也就放炮仗,也比赛哪家的早,因此清晨二三点钟,就听到有人在放炮仗了。

  在鹤庆其它地方,好像早上放炮仗的习俗没有,而在鹤庆坝区,过年这几天整个坝子的鞭炮便会此起彼伏,或者此伏彼起,热闹极了。年味就这样萦绕在整个鹤庆城上空,像是怕人们将个古老的年节记忆了,好给人们一个提醒似的。

  吃过早点,小孩子们或者无事可做的男人们,就准备着到街上赶街了。自然小孩子们也就是要到街上把家里给的压岁钱用用,没事做的人们,也就到街上凑凑热闹,一年苦到头也去潇洒潇洒。这一天鹤庆坝子村村寨寨的红男绿女们,携家带口从四面八方涌往鹤庆县城,鹤庆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南大街、文化馆、钟鼓楼下,以前文化馆旁边,现在被改造成茶马古道广场,挨着现在的鹤庆县图书馆有个电影院,年轻人就特别多,就像过去的月亮街一样热闹非凡,所有来赶街的人们,把县城的大街小巷挤得满满当当的,水泄不通。文化馆里有人就在那里唱甸北调,也有老年人围在石桌子边下象棋,也有打扑克牌的,当然也少不了男女在谈恋爱,找对象的。小孩子就最喜欢在街子边买各种玩具。我们小时候玩具也就是本地人做的用纸糊的大红公鸡、纸做风车、木头做的有轮子的木马。因为过年上火的东西吃得多,有人就卖泡木瓜、泡梅子,也有卖掌雪的(掌雪就是过去鹤庆人从东山或者西山上,将冰冻起来不容易融化的雪颗粒,用篮子背到钟鼓楼下卖,用饭勺将雪颗粒刮上一小块,加上薄荷红糖水做成的红糖水掌形冰雪,因其放在手掌心里吃而得名)。自然也有小孩在钟鼓楼底下找不着大人,正在街上大哭着找大人呢。

  家庭主妇便忙着在家里蒸鹤庆米糕。鹤庆米糕也是取新年开始,步步登高的意思。蒸米糕是非常伤精费神的事情,可能干的鹤庆妇女还是东此不疲,因为这也最优秀的手工传承。一般在过年前面要就泡好米,最早的时候要用石碓人工冲出来的,那是何等费功夫的事情,冲了以后还用马尾筛一道一道筛出来,两用红颜色绕上腰带,最后再点上梅花瓣,那工序比甸南人的新娘装都还要复杂。

  晩上自然是大鱼大肉,七碗八碟,丰盛异常。一般这几天是不能去别人家玩的,认为大家的列祖列宗都回来了,不便去打扰。直到初五过完了,年才算基本过完,后面就是各家请春客,以前还要迎接本主。春客一般也只请家里打发出去的女性和去上门的男性,回家来吃顿团圆饭,相互走亲访友,拜拜年,沟通感情,相互问候一下。

  到了初五,就算年过完了。初五这一天也要放鞭炮,也要祭祭天地什么的,表示年过完了。可以下地干活了,也不用泼冷水饭了。老祖宗们也回到各自的岗位上了,不再呆在家里。大家的年也过完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该出门的也出门了。

  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只是这年节承载很多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只要年节在,亲人们之间的关系才不会疏远。

  丙篇: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我们最不重视的节日,特别是这几年,几乎没有人家过正月十五这个节日。就是在我奶奶还活着的时候,大人有闲情逸致了,能煮几个元宵吃吃那已经不错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正月十五给我们村里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天子庙会。天子庙又称青玄洞,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曾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有详尽的描述:“……庙南西上层崖,有洞东向辟门,其上回崖突兀,即青玄洞也。二庙俱不入,西蹑山直上,半里,抵崖下,则洞门有垂石中悬,门辟为二,左大而右小。有僧倚中垂之石,结庐其外,又环石于左门之下,以为外门。由环石窦间入,登左门,其门大开,西向直入,置佛座当其中。

  佛座前稍左,其顶上透,引天光一缕下坠,高盖数十丈也。其右则外悬之壁当其前,中旁达而南,即豁为右门,门稍东南向,下悬石壁,可眺而不可行也。盖佛座之前,悬石外屏,既觉回环,而旁达两门,上通一窍,更为明彻,此其前胜也。佛座以后,有巨碑中立,刻诗于上。由此而内,便须秉炬。乃令担人秉炬前,见内洞亦分两门,则右大而左小。先循左壁攀左隙上跻,既登一崖,其上夹而成隙。披隙入,转而南向,有穴下坠甚深。先投炬烛其底,以为阱也,乃撑隙支空而下,三丈,至其底;稍南见有光遥透,以为通别窦矣;再前谛视,光自东入,始悟即右门所入之大窦也。复转而西入,内有小门渐下,乃伏而穷之。数丈,愈隘不能进,乃倒退而出。循右崖之壁,从其西南,复得一门。初亦小,其内稍开,数丈后,亦愈隘而渐伏,亦不能进,复倒退而出,即前之有光遥透处也。向明东蹈,左右审顾,石虽婉蜒而崖无别窍。遂至大碑后录其诗,并出前洞,以梯悬垂石内后崖,亦录其诗。僧瀹茶就,引满而出下洞前,则有桃当门,犹未全放也。是洞前后分岐窈窕,前之罨映透漏,后之层叠崡岈,擅斯二美,而外有回崖上拥,碧浸下涵,亦胜绝之地……”

  除徐霞客在其游记中的描述外,过去一直都有人吹说,此洞直通剑川。有人曾将一只猫从天子庙洞放进去,过一段时间那只从鹤庆放进去的猫居然在剑川见到了。这种说法有点玄乎,只能说明这个洞太深了。因为小时候就想探究到这个洞到底通到什么地方,具体有多少。有了这个说法,自然就想像到这个洞已经从鹤庆的西山通到了剑川的东山。

  后来也还听到一个更为玄乎的传说故事——

  说是那天子庙洞就是唐朝时候唐僧、孙悟空师徒西天取经时“三调芭蕉扇”牛魔王居住的洞穴,还编造说火焰山就在洱源县牛街,后来也听大人说洱源确确实实有一座山叫火焰山。还说鹤庆的东山为什么树多,西山为什么石头多。就是因为猪八戒和牛魔王大战三百回合时,猪八戒在东山,牛魔王在西山。猪八戒就将东山上的石头搬一块砸向牛魔王,牛魔王则将拔起一棵棵树,刺向猪八戒。这样就形成了现在的东山树多,西山石头多的怪现象。当然这只是哄孩子们的神话故事.,但是天子庙洞的神秘也根植在每个鹤庆人的血脉里。正月十五赶天子庙会也就成了每个鹤庆人必做的功课。

  天子庙会是鹤庆人新的一年最早的庙会,特别热闹。加之甸北人出门的比甸南人多,手头活跃,因此刚刚改革开放那几年真的可以用热闹非凡来形容也不为过。大体上就是在天子庙洞脚下买吃小零食,在树林里有各种小吃铺子,我最喜欢的就是辛屯人做的一种粘性很强,据说是用大米熬成的白花花的“白糖”,这“白糖”非常奇怪就是粘性很强,却要很脆。如果你硬用其它物品把他们分开,那是万万不能的,你觉得柔软,用手拉越拉越长,粘腻得无法分开。如果你用最锋利的刀刃去砍,任你使多大的力气去砍,也无法分开它们。聪明的辛屯人却掌握他们的特性,用小木块或者刀背轻轻一撞击,它们便粉身碎骨了,用手轻轻一扳便碎成小块小块的,真是神奇得让人想不通。扳一小块放到嘴里,甜蜜得让人想起邓丽君的《甜蜜蜜》那首歌来,吃过后让你终生难以忘怀。当然还有脆生生的酥骨糖,脆得才放到嘴里就融化了。最有趣的还有人从山顶上背下积雪来卖,俗称掌雪(顾名思义,就是放在手掌心里吃的雪),先用饭勺将冻成颗粒的一篮子雪里,刮上一勺子雪,再用小拖把似的竹筷子从薄荷红糖水里扫一下那匀子雪,掌雪就成了,比现在的各种冰棒,味道好得多了。这些独特的东西便让人对辛屯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神秘感。

  往北大龙潭边上的树林里,也是热闹非凡,很多大牲畜交易都在那里。因为我家没有养过大牲畜,对这种交易不是很感兴趣。有人搭了棚子在树里,便会想起蒙古包来。有卖黄牛、水牛、骡马、毛驴的,反正那时候物质不是很丰富,见到赶会有人卖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觉得太好玩了。鹤庆人的正月十五便就在赶天子庙会当中结束了。自然如果母亲不是很忙,回家能够品上几个元宵,那节味肯定更浓了。鹤庆人的正月十五比不其它的地方的元宵灯会,可也有其独特的一面。这几年的正月十五天子庙会也越赶越热闹,也与甸北人好客喜欢热闹的关系。期望正月十五的天子庙会越赶越热闹,越赶越有年节味。

  丁篇:

  家家上墓清明节

  每年公历4月5日是我们这里祭祖上墓的日子。特别隆重的就是新近或者上一年的清明节过后去世了亲人的家族,那就要把全家族和姻亲关系的人都请到祖墓上,去拜祭新亡灵,守孝的这三年都是这样。甸南人的三年孝满后,脱孝这一年的清明大请客。而甸中和甸北人,对脱孝这件事就淡化了很多,不过新亡灵三年之内是都要请至亲到墓地上墓这个风俗,大家都还是传承得非常到家的。不过还是甸南重视文化,对脱孝这件事上看下来,他们将远古的一些风俗习惯一至传承到今。这可以从他们的新娘服装上可以看出来,他们生生不息将白族文化当中的精华,传承了下来。而甸中和甸北似乎与时俱进更多一些,过去甸中和甸北的姑娘都非常俊俏亮丽,这几年除了新华村商业的对鹤庆白族姑娘进行了包装改进外,村里人几乎没有人再穿姑娘装的,已经随着朝代的发展而消失了。可以想见中华民族的多少文明和文化,被时代湮没而销声匿迹了。服饰的消失以外,连年节上的有此东西也慢慢消失了。在这里只好将年节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便后人能对年节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记忆。

  如果最近三年没有去世亲人的家族,一般也就到祖墓上做一顿饭吃,烧点香,泼碗冷水饭,在墓头上插一枝柳条。据说在墓头上插柳枝一直传到现在的原因是:柳树生命力强,活着的人希望去世的人也像柳枝一样有生命力,尽快托生回到人世间来。

  而新近去世亲人的家族,就在清明节前10天或者后10天之内,要将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重要的姻亲关系的亲戚都要请到埋葬亲人的祖墓上。

  这一天死者的亲属,要像亲人出灵那天一样,要在前几天上街卖办好八大碗席面上需要的各种菜蔬,还要请隔壁邻居来帮忙准备八大碗。如果祖坟隔得不远的话,要到坟上热闹一阵子;如果祖坟离得太远了,就在家里待席。这时无论如何也要派几个得力干将,将做出的完整八大碗送到墓上去,该做的道场了要完成,不得马虎敷衍了事。

  如果要到墓地上去的话,那就比较麻烦。这一天死者的主要亲属办好了八大碗,其它的家族人员和主要姻亲人员都要戴孝,大家都要将所有的炊具都要搬到坟地上,包括八仙桌,板凳,然后厨子们便在墓地上因陋就简地做好了八大碗,要在去世人的墓前摆好,一面磕头,女性家属就要哭丧。然后大家规劝一番,在所有墓头前插上柳枝条,每个坟头泼一碗冷水饭,还在嘴里念念词,意思今天来给你们上坟,泼冷水饭你们要吃饱喝足,以后保佑我们大发大旺,还要烧到纸钱,和做衣服用的五色纸。反正大家都认为他们只是到另一个世界而已,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和世上的人一样,要吃饭穿衣过生活。各种祭祀做完后大家就围坐在八仙桌前吃八大碗,吃完后离开坟地前,也要再一次磕头,磕完头才能慢慢离去,直到黄昏才慢慢地回家。做完这些后,好似去世的人也和自己回家一样,非常的亲切和睦,这也许是最的祭奠去世亲人的方式了。可惜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反正人固有一死,死了就一样都没有了。任何一种祭奠不过是活人做给活人看而已。不过每一年清明,上过坟我都觉得好像自己去世的父母亲要和自己在一起一样。

  也有坟场太远,去世的人也离世好几年了,家里要有老有小,就只派青壮年到墓上泼碗冷水饭祭奠一下,但新坟一般都要到坟上的,有时到坟上也为坟加点土,镶几个石头的,再次尽尽儿孙的孝心。其实人类的发展也是一代又一代经过不断努力才不断战胜自然,不断强大起来的。因此选取一个适当的日子,去看看先人,去对他们进行一次哀思也是应该,回想回想曾经在一起的时光,也为我们更好工作,更好地劳作,更好地生活,也是非常必要的。

  戊篇:

  户户蒸吃粑粑端午节

  端午节在我们金锁村也不算隆重,有些人家过,也有些人家不过。过去很少有人家包粽子的。这几年超市常常在端午节这天卖粽子,有人也干脆去超市卖点粽子,回家煮了吃的。

  在我小时候,端午节这天就是用蒸吃粑粑来表示庆贺端午节的。

  大多数时候是我奶奶或者妈妈就蒸包子给我们吃,也采一些竹叶子垫在甑板上,甑出来包子也有一股子竹叶子的清香味道,印象特别的深刻,说是过端午节就是要蒸粑粑吃。也许鹤庆不容易找到包粽子外皮的粽叶的原因,也就改为蒸包子吃了。因此,金锁村将端午节改成了蒸粑粑节了。过去这一天还到母屯村旁边的草海那里去耍海,说是来纪念屈原的。

  如今在政府的倡导下,草海镇专门搞了一个耍海节。也有说耍海这天是为了纪念毛泽东主席畅长江而举行,反正也没有正式个明目。不过现在政府引导下搞的这个耍海节,还是非常热闹的。这个耍海节,就在鹤庆县第三中学背后,草海镇初级中学的西面,也就是临草海的地方,建了一个草海广场,草海广场的中央是一座关于鹤庆坝子开辟的祖师爷赞陀的大型塑像,基座上是鹤阳八景浮雕图片,鹤阳八景分别是:龙华夕照;漾江烟柳;石宝天光;螺峰野色;镜台雪石;天池夜月;澄潭竹树;玄化晓钟。让整个广场渗浸在浓浓的鹤阳文化当中,广场的北面是一个仿古戏台,这天附近的村寨都有文艺表演队来表演,鹤庆的本土文艺不是很丰富,可鹤庆人和所的中国人一样,模仿能力超强,只要电视台上盛行什么样文艺表演节目,在这个古戏台都能观赏到,同时也有鹤庆甸北民间盲艺人张树仙夫妇的甸北田埂调对唱。每一次听甸北盲艺人张树仙夫妇对唱甸北白族调,都会惊奇张树仙调奏白族三弦的高超技艺,正应了中央电视三台上说的:“高手在民间”那句话。而且张树仙的对唱词的创作能力也非常令人吃惊的,他会根据场景和周围人物编唱非常适宜的词曲。要说文化水平,肯定张树仙由于从小就眼睛看不见,没有进过学校,字也不识。但他精通白族调和白族三弦的弹方法,这是天生的才能和技艺。关于他妻子还有一段颇为传奇的爱情故事,张树仙的妻子小张树仙好几岁,他妻子也是一位酷爱唱甸北田埂调的不识多少字的农村妇女,他们俩是在对唱甸北白族调的过程中相识、相知、相爱而走婚姻殿堂的。现在盲人张树仙的饮食、起居多数都由他的妻子照顾。每次看张树仙,都让人想起瞎子阿炳,可张树仙是有福,他生活在现在这样发展迅猛,生活安定的新时代,可以安安心心地唱自己的握手白族调,弹自己的白族三弦,歌唱这个伟大的时代,听说他还被中央音乐学院请去给学生们讲课弹三弦。草海耍海节就在张树仙夫妇声调高亢的甸北田埂调,和着古戏台上的藏族歌舞、彝族打跳、纳西族东巴曲调混合在一起古怪要具民族特色的氛围中,热热闹闹行进着,包容着各色人群来来往往。

  这一天到母屯草海,感觉就是人山人海。每年的七八月份草海耍海节都会如期举行,有兴趣的游客驴友,感兴趣的话,都可以来草海感受这种古怪而要和谐的文化杂锅菜氛围。

  过端午节的时候,除了耍海,鹤庆南大街菜市场门口附,就有很多城里上了年纪的老奶奶,摆个小摊子,小摊子前面有个架,架子上就拴了一些小工艺品,用布缝制的,色彩非常艳丽老虎、狮子、猫之类了动物,也有十二生肖的。上面都有小绳子,可以拴挂在身上。有小老虎、小猫、小龙……好像就跟属相差不多的小动物,谈不上精致,但都古朴好看,说是可以避邪。这个五彩缤纷的架上也还悬挂了些五彩线,我不知道汉语怎么讲,我们白族话就叫:“剩吉”,汉语的意思就神的手镯,这个架子后面就是雄黄之类的东西,这几年好像也见到有人卖菖蒲、艾蒿之类,“剩吉”是小孩子绕在手和脚上,当手镯、脚链,雄黄是做雄黄酒的,菖蒲、艾蒿是一株株拴了倒挂在大门口的,都说这一天过后,天气一天热似一天,蛇们出洞,蛇见了剩吉、雄黄酒、菖蒲、艾蒿就怕得远离自己了。正是这种习俗,我一直对蛇有一种心理上的排斥,见了蛇就像老鼠见猫一样的不敢动一动。看来习俗对一个人成长会影响深远,比教育来得有效果。“剩吉”需戴到火把节,村里的大火把点燃了,就把“剩吉”挂在大火把上烧了,也象征着把晦气烧干净,剩下的就是吉吉利利的好日子。看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人的天性本能,没有哪个民族是不喜欢吉利日子的。

  还期望人们把这些美好传统都保留下去,可以荡涤人们的灵魂外,为物质丰富而精神不够丰足的人们,带去一些心灵的抚慰。

  己篇:

  村村竖火把的火把节

  七月火把节原本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不过在白族地区也毫不逊色于彝族地区。甚至大理白族对火把节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沼。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邓赕诏主的柏洁夫人早就看穿皮罗阁的野心,劝丈夫不要去,但迫于祭祖和南诏的威力,不得不去。柏节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将一只铁钏戴在丈夫的手上,后据此认出了丈夫的遗体。南诏王见柏节夫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柏节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于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后人为了纪念柏节夫人的忠贞,每到六月二十五这天,大理、剑川、洱源、鹤庆等白族聚居区城乡各族群众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杀猪宰羊,庆祝节日。”这是网络上载下来的资料。我们村里的火把节也一样非常隆重,彝族人过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我们村里人和大理人一样是六月二十五过的火把节,因为有相传柏节夫人(有的书为“柏洁”)的故事,我们村里人也认为那是烧女婿的节日,因此一般情况下女婿是不能回娘家做客的,大部分是打发出去的女儿回娘家做客,一般男人都在家里。当然也在家里招待打发出去的姐妹们回来过火把节。

  火把节竖火把就是头等大事了,一般情况就是由村里上一年火把节后到本年火把节内生有小孩子的家庭,来完成竖火把的头等大事。

  有一年年孩子生得多,竖火把就热闹,有一年年小孩出生少,竖火把就艰难些。不过总会有人竖火把的,不可能不过火把节吧。在过火把节前,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就要相互联系。一般情况是生女孩子的家庭,就负责挖栽火把棍的洞,生男孩子的家庭就到东山上选一棵松树,扛下来。火把一般就竖在我们村去县城方向的村口,当然还要用纸糊几个大小不一的纸升斗,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祝语。然后几户人家还拼一些干柴火和松明脂,绑在松树杆上,上面还要挂一些那几天成熟的水果,如:火把梨,花红果之类的东西。要把火把装点得像西方人的圣诞树一样漂亮才好。这时也要把孩子手上和脚上拴着的“剩吉”剪下来,挂在火把上烧了,才算安心。

  现在准备的火把是一年比一年大,有时候竖不起来,只好请村里的吊车吊起,才能栽好。六月二十五这天就是专门栽火把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打发出去的或者去上门了的儿子请回家,上点年纪的女人们就在家里做八大碗,当然也有趁机把亲戚朋友请到家里玩的。大家热热闹闹地就在家里吃过晚饭,然后生孩子的家庭就准备饮料、鹤庆乾酒、水果糖、瓜籽、葵花籽、炒蚕豆……等候在已经竖好了的火把下面。只要有来到火把下面的人,都要见者一份。甚至如果当晚不能出席的,也要留一份送到家里面去。黄昏了,有阔气的人家还买了焰火,一面开始放鞭炮,一面放焰火,一面将火把点燃。整个村子被火把映得火红火红的,大家都沉浸在节日气氛中。小孩子最为高兴,早早也在家央求大人绑一个小火把,到晚上看看村口的大火把烧得差不多了,就点上自己的小火把,要到自家稻田里绕几圈,说是能烧死那些危害庄稼的病虫害,当然这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不过整个田野被火光烧红了一般,煞是好看。这种景象一直要延续到十点左右,火把烧得差不多,小孩玩得差不多了,大家才慢慢回家,火把节也才落下帷幕。

  生了孩子的家庭也才觉得自家的娃娃在村里也算是个人物了,因为大家都分享到为这个孩子散发出去的水酒和糖果。其实火把节已经演化成了生小孩家庭的另一种除了竹米客外庆贺方式,这也是白族地区流传下来的对生命尊重的一种习俗。愿这种习俗代代相传外,人与人之间也有了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内涵。

  庚篇:

  寨寨接租的七月半

  过完火把节,鹤庆坝子都是在火热的夏季中度过,大多数人家都以养蚕为生,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到了农历七月十四。七月半一般都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接祖,第二部分是送祖。接祖如果是去年七月半以后才去世的亲人,就要在七月初一这一天接进家门,都认为死者灵魂会在大门口等候家人接他或(她)回家过节。已经去世三年以上的亲人,做完了脱孝仪式后去世的亲人,一般到七月初十才进行接祖仪式,也不用请家族或重要的姻亲到场。送祖一律在七月十四这一天。如果是近三年去世的亲人,也要像清明节一样,家族里的人或者重要的姻亲都要到场,最亲近的亲人还要哭丧。

  和清明节不同是清明节是到坟地举行仪式,相当于到死者家里去和死者相会。而七月十四则是将去世的亲人迎回家里一起过节。也是对去世亲人的悼念和怀想。

  如果是近三年才去世的亲人,七月初一接祖这一天,家里的主妇就要做好接祖的八大碗。家族里的人和姻亲,也都要戴孝参加。到了准备吃晚前就接祖,先将八大碗放入大托盘里,端到大门口请亡灵进家门,所有在场的人,都要到大门口磕头,请亡灵归家,亲近的亲属也要哭丧。然后大家就点上香火,化纸金锭银锭给死者,将死者的亡灵迎到楼上的祖宗牌位,又是哭丧,又是磕头,隆重得不得了。

  就是再不信鬼神的人,处在那种悲伤,香火缭绕的后气氛当中,也会相信死去的人真的回到家了,也会心生悲痛。

  悲痛完了,然后才摆了八大碗,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一面还谈论死者生前的恩德,做过的大事情,为家族或者家庭做了些什么贡献。大家一面吃,一面怀念起亲近去世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一面慢慢的也要回家泼冷水饭,说是自家祖宗也回家了,不能怠慢他们的。

  接祖完成以后,在最近的这段日子里,无论家里怎么忙,一日三餐都要在大门外和楼上的祖宗牌位前磕头烧香,泼冷水饭。如果是新近去世的亲人,就要烧半个月的香,泼半个月的冷水饭,比过年烧香泼冷水饭的时间都还要长。可见在我们这些地区,去世亲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接祖也还不算隆重,更隆重的要算是送祖这一天,送祖的日子是七月十四。新近有亲人去世,也一样的在白天要做八大碗,同样还要把来接祖过的亲戚请来吃饭。到吃过饭后,趁天快黑的时候,就要把前几天已经准备好,放在楼上祖宗牌位前的剪好的纸衣服,纸裤子,以及各种纸币,每人弄一个纸包,写上亡灵的姓名,活着人的名字写在后面,表面这些活着的人没有忘记他们,给他们烧纸钱纸衣,纸鞋袜。当然现在也有人给他们烧纸别墅,纸轿车,纸家电的。这些东西也还要写上三代以内的祖宗的姓名,不单单是给新近亲人烧,还要给三代内的所有亲人烧。

  把准备好的这些东西,趁着夜色,端到大门外,一面说着死者的名字,一面就用火烧了,让他们各人领走。

  我们这里人也都认为,七月半这天晚上,全村死去的人都回家领金银财宝,因此,起夜也不能赤身裸体的,要不这些亡灵回到阴间路过,他们的金银财宝扛不走,就会把这些赤身裸体的人,拉去当差夫,替他们搬运东西。甚至如果金银财宝太重了,绳索不够用,还会剥了这些赤身裸体人的皮,当皮条用,说得煞是吓人的。

  因此,这几天出去村里走,也是阴风森森的。胆子再大的人,也会有些心惊肉跳的。

  世间本没有鬼,让村里人这样一整,也好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反正在鹤庆乡间,很多节日都与自己祖上的亡灵有关系,这些节日都是为这些死者设立的。其实也就一种民间的感恩活动,让活着的人不要忘记死者的恩德,是一种朴素的感恩主义思想和传统美德。

  辛篇:

  烤饼飘香的八月十五

  七月半过了一个月,另一个丰收的节日就到了。八月十五在鹤庆坝子中心的金锁村,似乎是一个特意庆祝丰收的日子,其实也是腾箱倒柜的日子。当然也有一些传统的东西隐藏里面,比如打饼子送饼子之类的习俗。特别是新结了的亲家,无论如何都要成双成双地给女方送去自家烤出的月饼。也印证了历史上某个农民起义,为了通知大家起义的时间,就想出一个办法,将写着起义的地点和时间的纸条烤在饼子里面,然后就送到各家各户,通知大家起义的地点和时间。中国的节日多多少少都会和政治牵上点瓜葛,否则好像这节日就不重要似的,也许与中国千百年来官本位思想有些牵连。打饼子了,翻缸倒柜,把陈年的面粉都腾出来,下一步就是秋收了,陈年的面粉也该给秋收收获的新粮让个地,挪个位了。

  八月十五之前,我奶奶便把储在土罐里收获的菜籽拿出来榨成香油,把春天里凉晒干的薄荷叶拿到太阳底下晒晒,那春天里的气息还被留在了潮湿的秋天里,奶奶仿佛就将春天留住似的,闻到那股薄荷的清香味,心里暖和和的,还有一股甜蜜从内心升起。准备的过程是漫长的,于是就觉得日子似乎凝固不动似的,盼望着中秋佳节赶快到来。大人也许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那种情感上的折磨,但我们那时的孩子们就有一种“每逢佳节倍馋嘴”的空落感。到了八月初十以后,就有村里传来烤月饼的酥香味,还有那烧栗炭的特有的山里炭香味,惹得我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催促奶奶赶紧打饼子。奶奶也拗不过我的馋虫,慢慢的就今天再准备准备,明天给你打饼子。及至后来为人父母,才知道这节日都是讨好孩子们的,节日里都可以找个借口犒劳犒劳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们。

  于是在中秋节前一天或者两天,我们那个四家住的大杂院子里,就有了烤锅、栗炭火、红糖末、紫苏叶、薄荷叶、核桃仁、芝麻仁、菜籽油……这些在那个文革还没有结束的年代,还相当希罕的东西都神奇般在我们大杂院里摆着。周围几家人都是拼在一起来的,相当于我们现在常说的AA制,当然如何拼在一起,我那时还小,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商量着拼在一起。小孩子家家的只知道有好吃的东西,那便把内心装得满满当当的了。只关心哪一天烤哪家的,就希望自家的赶快烤出来就行,烤出来就有饼子吃了,其余的那是大人们的事情了。

  烤锅由两部分组成,下面一部分是平底的圆形烤锅,上面的跟下面的平底圆形也差不多,但比下面的小一点,能够放到下面烤锅里。开始烤饼子了,女人们也就忙开了,有的揉面,有的冲核桃仁,有的切红糖,有的就在烤锅里烧栗炭火……不一会整个大杂院里就传出了栗炭火和着红糖、紫苏叶、薄荷叶混杂在一起,无法言表的清香味。这种香味根植在记忆深处,永远都难以忘怀。那烤饼子的方法也是跟平时做食物是不相同的,所以记忆特别深刻。面发好后,加上作料、包芯,便用一个木头雕成的模子,压出各种花纹,当然大多数花纹是“寿”字的异体字,有点像八卦图,当然也有八卦图的,这是小饼子。大饼子一般就要在周边捏出花边,方言就叫狗牙子。中间是用做米糕的颜色,画上花草的样子,一个大饼上写“月”字,另一个大饼写上“日”字,每家至少有一对写上:“月”和“日”字的大饼子。将做好的饼子就放到平底烤锅里,再加上一个同样的平底盖上,下面的栗炭火就发在火盆里,上面的栗炭火就直接在锅盖上发火,然后就是用一把竹扇子扇火,当然要有一个比较有经验的人掌握火候才行,月饼的香味出来了,我们一群孩子闻到香味,便就停下原来玩耍的游戏,就等在烤锅旁边,等待着月饼出锅。

  大人们也知道这第一锅肯定是用来打发给馋嘴的小孩子们的,第一锅就烤成小饼子,每个孩子发一个后,才慢慢烤大饼子。就这样一家一家地烤,有时候院子里烤饼子常到深夜。如果没有烤完,第二天即便过中秋节了,也还继续烤着。晚上过节了,白天也要买点时鲜的鲜肉和鱼,一般出门在外的能回来都会回来团聚的。月亮升起的时候,就把一对写着“日”和“月”的大饼子拿出来供在八仙桌上,小饼子围在大饼子的四周。还煮些青玉米,青黄豆荚,还有成熟的梨、苹果、板栗、核桃……之类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庆丰收的节日。

  鹤庆的山区人过中秋节也与内地人相似,也还要“嗷嗷,嗷嗷嗷……”地唤狗,意思是天狗吃月亮了,把狗喊开,不要把月亮吃了的意思,或者吓唬天狗别吃月亮了。

  然后也要点上香,举着月饼,对着天空拜两拜,放在地上磕个头,在大门外泼碗冷水饭,让亡灵们回到家参加过节,这些礼节完成后,就可以大吃东西了,直吃得小肚子撑得鼓起来为止。

  最解馋的要数中秋节了。每一个孩子的童年充满了节日的记忆,也是因为那时候物质极度贫乏的原因,也为今后家乡观念种下了思念的种子

  壬篇:

  猪叫声声的十月周

  宰猪算是鹤庆农村最隆重的节日了。

  到十月周鹤庆山区大多数村寨就开始宰猪了。十月周就是农历的10月初10日,有的地方还要到墓地上上香,各地也有差异。而我们金锁邑村,一般宰猪不在十月周,大部分时候是在过年前几天,主要是等出门在外的亲友回来。

  宰猪前三四天,便通知亲戚朋友们,某天我们家宰猪了,过来玩一天。也有的还非常谦下地说我们家把家里小耗子(老鼠)剥一下皮,过来聚聚。

  宰猪的前一天,女主人就把院子打扫一新,借几套八仙桌摆好。事前还请个专门杀猪的杀手,还要请隔壁邻居在家的男子汉帮忙捉猪。杀猪的当天清早,天还不亮,女主人家或者家里大点的孩子,就要将前天晚上准备好的一大锅水烧开了,天大亮来家里杀猪的人就陆陆续续来到家里。主人就拿出家里蒸好的馒头,一面喝茶,一面等人,人齐了,就开始套大肥猪了。几个男子汉一齐围上去,把大肥猪按翻了,拖到长条桌子上,把猪的四脚捆绑好,嘴巴也捆绑好,以防不小心伤了人。几个男子汉就紧紧地将猪按在长条桌上,宰猪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杀猪尖刀,将一个放了少量水、盐、辣椒面、花椒面的洋瓷盆放到猪脖子下面,杀宰猪“扑哧”一刀,猪血便喷将出来。猪嚎叫几声,便不动弹。然后就弄一个大木缸,将烧开的水倒进去,点上几瓢冷水,大家七手八脚地将猪放到缸里烫,于是浇烫水的浇烫水,用刀刮毛的刮毛,提水的提水,翻身的翻身,烫蹄子的烫蹄子,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手脚忙利得很,于是有人将条桌洗净,将刮得雪白的大肥猪拉到条桌上,杀猪高手换了手里刀子,改成锋利无比的小条刀,割下猪头,再将汗圈(猪脖子)也割下来,从中间划开猪肚皮,将猪胸腔里面心脏内的护心血用勺子舀出来,血仓里血多的还说家里有闷财,有的人还喜欢喝护心血,说是对心跳有治疗作用。趁热喝了护心血,把嘴巴也喝得血淋淋的,就一个笑一个。也有准备了鹤庆乾酒的,弄成护心血酒。趁着还有些热乎气,就将猪肝从猪的胸膛里取出来,然后除去猪胆。妇女们已经将前一天准备的作料摆好了:有自家园子里种出来,红彤彤香脆脆,手工冲出来的新辣椒面;有纯天然本地产的小香葱;有鹤庆东山特产红花椒面,还有本地传统醋厂生产的老陈醋。更值得一提的是,鹤庆人自己酿造的酒,据说是用明清时候的老土配方酿就的,是乾隆下江南时封的名酒———鹤庆乾酒,就连冲洗猪肝的水,也是用从玉龙雪山上淌下来的纯自然雪水。

  性急的宰猪匠,已经用打气筒对着那副猪肝的气管,趁着猪肝的热气,将那猪肝打得鼓鼓的,把事先准备好了的辣子面、花椒面、切细的香葱和着乾酒,往猪肝气孔通道里填塞,直到填塞得差不多后,在外面涂上一些精盐,用根细麻绳子,将那个展翅欲飞,有些像雄鸡似的吹猪肝,挂在屋檐下面,经过冬天风霜的吹打,到春节或者有亲朋好友自远方来之时,只要在水里煮上几分钟,做成拼盘凉拌,那味道之纯美,绝对是天下一绝。

  扒出猪肚子里的肠子,开始旋火腿了,把脚蹄子弯成弓一样,顺着腿绕个半圆,火腿就成了。会翻肠子的,早就在小箥箕里解那窝肠子了。在所有的杀猪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要数翻肠子了,如果技术不行,整窝肠子全废了。而我们这里杀猪家家户户都要用肠子灌里脊和香肠,这两样土特产也是鹤庆馈赠亲朋好友最高档的礼物,怎能把一窝肠子给废了呢。只有胆大心细,有一定经验的人,才能将肠子收掇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才能吃着放心,送人安心。

  鹤庆人淹制的火腿被我们这里人形象地称为盘腿或者圆腿,就是在旋火腿时,宰猪匠的手艺好不好全看他的火腿圆不圆。旋得那个圆可以与圆规媲美,那就是是技术高超的宰猪匠了。淹肉的时候要将圆腿放在淹肉缸的最下面,要多淹上半个月才能出缸,反正好吃的东西下的功夫也多,功夫不到家就会出问题。这样美味的火腿就造就了鹤庆羊乳饼夹火腿的美食。

  而最繁琐的要数做鹤庆香肠和大肠里脊了。香肠的材料要选猪肉上肥夹瘦的肉,瘦肉太多,干了像木渣片一样,难以嚼动,肥肉太多,那不用说了,太油腻了不说,吃多了肯定对心脑血管不好,口感也差,只有肥瘦恰到好处口感那才一流的。要用手工盐臼冲出来的本地辣椒面,东山出产阴干后的鲜红花椒面,自家菜地里种出来的小香葱,倒上几两鹤庆乾酒,盐也要比例适量,那口感才好。特别考人的要将这些拌好的原料灌到猪小肠里,没有高超的技术和耐心是无法做到的。那大肠里脊的原料跟香肠差不多,只是将里脊灌进大肠的技术也是非常考人的。这两种特产就是对里脊和猪肉进行了原汁原味的保鲜,当然比起冰箱保鲜来说,不知健康和自然了多少倍。古人的智慧真是令现代人汗颜,他们利用自然的能力是超乎常人想象的。

  灌完了香肠和里脊肉,接下来是做鹤庆有名的猪酐酢。猪酐酢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坐子骨(猪脊背上的脊梁骨)剁碎后弄成,一种是用排骨、灌香肠里脊用不成的大小肠、还有吹肝用不成的子肝混合出来的,现在的鹤庆猪酐酢一般都是指后一种。反正鹤庆的将宰了年猪不要说粪便,就是猪毛拔下来也能换几斤盐巴。因此,云南人说鹤庆人是云南的犹太人,隔壁的丽江就说:“鹤庆人啃过的骨头,狗也不闻。”是说鹤庆人小气呢,不过反过看也在夸鹤庆人精明呢。为了将坐子骨剁碎,有时候鹤庆人也想出一些办法,就是用盐臼冲,冲得细细的,拌上自栽手工加工出来的辣子面,花椒面,封在祥云人烧制的土罐里,有客自远方来的时候,在木制甑子上蒸熟,那味道绝对是让人终身回味的。

  一般手脚麻利一点的宰猪匠,到10点左右高原暖洋洋的太阳,晒得人全身舒服的时候,猪也就算全面完工了。接上来是妇女们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准备杀猪客上的八大碗。与红白喜事的八大碗是不相同的,看似比红白喜事的八大碗简单,但比红白喜事的八大碗经典得多了。

  如果要让我在这两种八大碗之间作一个选择,我宁愿选杀猪时简单的八大碗。一般我们村的杀猪客与其它地方也有一不同的。杀猪客一定要把猪头煮粑,当然柳蒸猪头更好。柳蒸猪头的制作也是比较繁琐的,不过越繁琐的东西,味道越好。柳蒸猪用上下两口铁锅,将猪头细细刨制好,涂上自家做的蚕豆酱,用柳条放在锅里当甑板用,放进去水,将猪头摆在柳条制作的甑板上,盖上铁锅用大火猛蒸,那味道里有一股子柳条的酱香,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怀想味道。其次必需有的就是蒜苗炒瘦肉,那蒜苗是前一分钟还在家里菜地里长,后来大家七手八脚地才从地里拔回来拾捡出来的那种,有一股子新鲜的泥土味在里面。其它的就有排骨炖莲根,莲根也甸北产的才从几十米深的淤泥里采挖出来的新鲜老品种。最好吃的要数清蒸护心血了,用甑子蒸出来,有点油气在里面,软软地吃起来非常可口。还有就是我最喜欢的大肠炖慈菰,慈菰是山箐旁边的秧田里种出来的,一年四季都浸泡在山泉水里的那种,软糯中有一股子淡淡的清苦味,很容易让味觉记牢它们。还有最让城里人喜欢的是山豆腐炒麦兰淹菜,山豆腐是用魔玉加工出来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