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字代表什么动物生肖

“食”所从来——餐桌上的训诂,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感字代表什么动物生肖1

【著书者说】

作者: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本讲古代烹饪饮食文化的小书,也是一本普及训诂学的小书。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初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关系,但细说起来,关系还真挺密切。

这本书里涉及的都是烹饪饮食最普遍的事物,包括烹饪饮食的总名,烹饪原料及其加工,调料和人的味感,烹饪方法和厨艺、炊具和食具,饮食成品的名称,饮酒的生理,烹饪饮食的文化传统等。每篇的内容不过平常所记,顺手拈来,即兴而发,没有系统,也不求全,只是想以此唤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对文字训诂学的浅显方法稍有了解,对古代文献这方面的记载略加关注。早在汉代,训诂已经由于解释经典而登上了厅堂,希望今天,这门有用的学问不但能够“上得厅堂”,也能够“下得厨房”,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民以食为天”

先说烹饪饮食,也就是吃饭和做饭。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今,这件事都是可大可小,可浅可深。

说大一点,烹饪饮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饮食与人类俱在,不论在哪个时代和什么地方,饮食和人类的关系都是最密切的。烹饪从熟食开始,有了火,才有可能熟食,也才能有烹饪。古代典籍中记载熟食的传说很多。《礼记·礼运》阐释了烹饪饮食从远古到上古的演变:“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与《礼记》的说法如出一辙。考古的成果将火食的时间不断提前,从茹毛饮血到炮燔烹炙,人类有了新的活法,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阶段。

烹饪饮食还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战争的胜负。《尚书·洪范》说,天帝赐给夏禹一种治理国家的大法,称作“九畴”,其中的“农用八政”,说的是八种管理国家的日常政务,第一项就是“食”。关于饮食的重要性,古往今来有很多典故,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民以食为天”。楚汉相争时,刘邦多次在荥阳、成皋被项羽围困,因此想放弃成皋以东的地盘,屯兵巩、洛以与楚军对抗。说客郦食其给刘邦献策,让他趁项羽不经意时收复荥阳,因为在荥阳西北敖地山上有一个粮仓,各地往此输送粮食已有很长时间,能占有敖仓大量储备的粮食,其他的军事行动有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刘邦接受了他的建议,先有了充足的粮食,再加上正确的军事措施,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郦食其以粮食的重要性说服刘邦,他说:“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南宋武帝刘裕在位三年后,长子刘义符即位,两年后被杀害,三子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他继承父亲的改革政策,在位三十年成就了元嘉之治的太平盛世。刘义隆对农业十分重视,多次亲耕劝农,元嘉二十年下诏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夫辍耕,饥者必及,仓廪既实,礼节以兴。”这就是元嘉之治一切政令的基础。这两处“民以食为天”的记载,分别见于《史记》和《宋书》,历代当政者频繁引用,各种类书经常收存。“民以食为天”这个传统的观念,虽从帝王的御权之术而来,却是亘古不变的大实话。如果哪个国家连饭都不让老百姓吃饱,不管原因是什么,维持政权都难,还谈什么发展。吃饭事关每一个人,“民以食为天”也就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最基本利益的口头禅。

说小一点,烹饪和饮食的原始动力不过是为了果腹——自己吃饱,也让下一代吃饱。或者说,它不过是家家户户的庖厨和餐桌,无非是碗里饭、碟中菜、杯中酒而已。就个人和家庭而言,富足时山珍海味,丰盛有加;贫困时端着一个大碗稀汤,抓住一块杂面干粮,门边儿上、树底下、地头上随便一蹲,就是一顿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的目的越来越不单纯了。从在世的人吃,到对辞世者的祭;从生存和生长的需要,到对美味和营养的追求;从简单的进食、消化,到过程和动作的仪式化;从口感与味觉的满足,到色彩和样式的视觉享受;从个人的食用,到家庭的团聚、朋友的抒怀、乡愁的体验……几千年来,烹饪和饮食从口味到心享,已经不仅是物质文明,还有了深厚的精神内涵。于是,烹饪和饮食与许许多多自然的、社会的因素发生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在山河湖海中寻觅食材,通过农牧业生产扩大烹饪的原料,借助日渐精密的手工业创造烹食的器皿。人的口味与食品制作跟地势、季候、交通、居住条件等等发生了关联。在打上了时代和地域烙印的烹食习俗和礼仪中,可以考察出不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吃”造就了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又发展、改进、丰富了“吃”的技术与艺术。所以,往深里说,烹饪饮食文化是有关人类文明史的大课题,值得细微的文笔去大书特书。

就整体民族文化而言,中国人在烹饪饮食领域的创造实在令人惊叹。就食材的丰富,烹饪手法的多样,不同菜系口味之纷繁,果腹之外品尝、养生、治疗、交际等功能的众多,在世界上可以说无与伦比,漫长的烹饪饮食发展史,有多少高超的发明和技艺使人惊呼,有多少与之相关的生动故事让人神往。但是,要了解这些故事,学习这些技艺,必须去阅读古书,而训诂学,就是帮助我们准确读懂古书的桥梁。

《餐桌上的训诂》王宁著中华书局

《论语·乡党》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等说法。资料图片

插图由佟润欣绘制

插图由佟润欣绘制

插图由佟润欣绘制

插图由佟润欣绘制

训诂再现烹饪古史

现在再来说训诂学。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周代的宫廷学校分国学与乡学,其中包括小学与大学。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因为只有先学习了汉字,才能通过读书学习数学和礼、乐、射、驭等别的课程。所以周代就把认字、读书、作文这种开蒙的教育称作“小学”。秦始皇初兼天下后,讲求实用技术,烧毁经书,并发布很严厉的“挟书令”——除幕府外,民间不能私自藏书。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需要将先秦经典发掘出来,始创经学,以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为教材。汉字是表意文字,古文经学家手中持有还保存着古文字书写的经典,而早期古文字形义是统一的,因此可以利用汉字的字形来证实经典的意义,从而解读经意、还原历史。这就产生了将汉字形音义统一而整理典籍的学问,沿袭周代的名称,仍叫“小学”。这里的“小学”不是小学问,因为它和经典捆绑在一起,是经学的一个部分,在当时是大学问,所以汉代就有人给它翻案,说不能再把它“降在小学”。于是到了隋唐时期,便将“小学”明确分为文字(形)、声韵(音)、训诂(义)三门。这三门学问,虽各自都有自己的理念、方法和专书,但就解读古代文献的应用目的而言,形、音、义必须结合,文字、音韵、训诂是分不开的。东汉许慎尽二十年之力,作了一部《说文解字》,在五经话语系统的基础上总结了汉字的形义关系,并建立了上古音系统,是第一部把文字声韵训诂学引向科学的经典著作。

训诂学是解读古代汉语书面语意义的学问,它有三个基本方法:一个是“以形索义”,也就是利用汉字的表意性来解释古代典籍。第二个是“因声求义”,也就是考察词的古音,找到词的本字,再准确理解词的本义。清朝大学问家戴震说“故训音声,相为表里”,王念孙说“训诂之旨,本于声音”,都是说音和义的关系很重要。第三个是“因义证义”,是利用汉语词义的系统性和引申规律来确证意义的内涵。这三个方法合在一起,就是“形音义互求”。在这本小书里,是想一方面介绍古书上关于烹饪饮食的记载,一方面采用训诂学形音义互求的方法,让大家既熟悉了古人的生活,又熟悉了古人解读文献的训诂学。

利用汉字形音义的结合,追溯汉字和古代汉语词义的变迁,可以找到很多烹饪饮食文化的信息,使烹饪古史再现,它是写在书上的文物考古。这里只举一个例子:上古汉语中,“禽”是鸟兽的总名,这个字从“禸”,表示禽兽的脚爪,古人对禽兽的脚爪最为敏感,因为他们要靠脚印来辨识禽兽的种类与行踪。后来,人和鸟兽有了更深入的接触,分清了飞的和走的,汉字中就有了“禽”与“兽”的分立。《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禽”与“擒”同源,“兽”与“狩”同源,这说明,在语言里“禽”与“兽”分立之时,中原尚处在狩猎时代,烹食的肉类原料是以野生动物为主的。此后,人类分清了猛兽和驯兽,有一部分肉食的食材可以豢养了。于是由“兽”孳乳出“畜”字,“畜”在《说文解字》里有一个重文写作,从兹从田。“兹”有滋生、积累义,“畜”是豢养而积累下来的田猎物。有豢养,就必定有放牧。狩猎与畜牧并存,人类的生活资源有了剩余和积存,生产力又向前发展了一步。这是生产信息,同时也是烹饪饮食信息。汉字和汉语反映的这些信息,在典籍的记载里可以得到证明。《周礼》记载,在宫廷里掌管烹饪饮食的官宦(其实是家奴)最高为“膳夫”,他手下有“内饔”掌管宫廷内的饮食,“外饔”掌管祭祀及宫廷外皇亲的饮食。另有“庖人”是专管炮制肉食的,肉食的原料分六兽(麋、鹿、熊、麕、野豕、兔)和六禽(雁、鹑、鷃、雉、鸠、鸽),由“甸人”供应。“甸”是郊野,这里所说的“兽”和“禽”都是野味,经过狩猎获得,或有多余,养在郊野的园囿里。六畜(马、牛、羊、犬、豕、鸡),则是豢养在牢和圈里,可以按需取用。《周礼》记载的饮食管理的格局,与汉字汉语词汇的分合状况完全吻合。这个例子说明,了解烹饪饮食文化,需要阅读古代典籍、考证字词意义的发展。也就是说,需要有一点训诂学的常识。

我们已经在《舌尖上的中国》那些视频里看到了现代美食的制作,饱了眼福。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只要到各处去走一走,饱一饱口福更是不成问题。除此之外,我们是否还要对那些厨艺与美食的历史有一点了解,来充实一下我们的精神呢?诚如此,对中华民族的创造性,也会有更深的体会吧!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6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感字代表什么动物生肖2

转自:杭州市一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眼下又到了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吃货们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个季节,小龙虾大餐绝对是氛围感超强的美味。

然而,最近一条微博热搜#小龙虾的虾黄是肝胰脏#让吃货们手里的小龙虾瞬间不香了。

专家表示,小龙虾的“虾黄”其实并不是虾籽,而是虾的肝胰脏。肝胰脏是小龙虾的解毒器官。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寄生虫都会通过肝胰脏,建议大家不要食用。万万没想到,这看着诱人,吃着鲜美的“虾黄”竟是冒牌货,还是一个比较脏的器官!

先不论小龙虾的“虾黄”究竟吃了会不会给人体造成损害,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吃小龙虾一定要注意节制。

最近,杭州人李先生就因为吃小龙虾吃到走不了路。

每天一两斤小龙虾

关节疼到走不了路

李先生今年38岁,他是被家人搀扶着走进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的诊室。最近一段时间,李先生关节疼得不行,连走路也困难了,实在是忍无可忍,来到疼痛科想看看有没有好的止痛方法。

接诊的疼痛科俞良主任医师询问起李先生的既往病史,他说自己痛风已经很多年了,但这几年控制得还行,很久没发作了,没想到这次发作这么厉害,疼痛程度可以说是“破了纪录”。

俞良医生再询问李先生近段时间来的饮食和其他情况,慢慢地,他才道出了原委。平时,李先生最喜欢和朋友们聚餐,但知道自己有痛风老毛病,他基本上不碰海鲜,想着小龙虾没关系,最近就隔三差五和朋友们出去吃宵夜。连续几天,他每天一两斤小龙虾下肚,大快朵颐,日子过得无比惬意。

几天后,李先生就发现自己的身体有点不对劲了。关节疼痛、红肿,根据以往的经验,他知道自己是痛风发作,连忙服用自己的常用药,但这次效果甚微,难以走路,这才忍不住来医院就诊。

了解情况后,俞良为李先生做了一系列检查,检查显示他尿酸超高,肌酐升高还伴有血脂升高,种种迹象表明,李先生确实是痛风急性发作。

“这些年我其实控制得挺不错的,而且得这种病后,基本上都不碰海鲜,怎么会发作了?”李先生说起来一脸不解,因为痛风,他甚至宵夜时都戒掉了啤酒。

对此,俞良说,问题很可能就出在日日都吃的小龙虾这。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人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叫尿酸。

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

患有高尿酸血症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很多人熟知海鲜、啤酒、火锅等是高嘌呤食物,却不知道小龙虾嘌呤的含量非常高,大部分小龙虾经过烧烤和干制后水分及脂肪含量减少,再加上大量调味品等原因,会使嘌呤含量翻倍增高,所以,对于有痛风病史的患者来说,小龙虾应该从自己的饮食菜单中划去。

就算想吃,也最好是少吃一点,尤其不要在一餐中吃太多。

换种烧法更健康

一般来说,痛风患者不论在急性或缓解期,都应该避免吃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干香菇、豆类、沙丁鱼类、浓肉汤等。不过,不同的烹饪方法,也可以帮助降低食物中的嘌呤量。比如将食材先煮,把汤倒掉后再进行烹饪就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另外,尽量要清淡饮食,少加重口味调料,类似咖喱、芥末、生姜等辛辣刺激的调料会使植物神经兴奋,从而诱发痛风。

此外,也应该避免含果糖和蔗糖过多的碳酸饮料和果汁。

不过,俞良提醒,食物诱发痛风发作这方面,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应该注意总结自己的饮食规律。如果食用某种食物后会诱发痛风,就应该注意避开。

扩散提醒↓↓

来源: FM93交通之声

感字代表什么动物生肖3

舞剧《大河之源》海报

看完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我的心里一遍遍自动回放出那只雪豹的动人而又哀婉的斑纹图式,还有扎西的伟岸身影、卓玛和她妙曼的陶罐舞姿。这确实是一部有着原创舞蹈语言的动人舞剧。

谈起该剧中以雪豹斑纹图式为代表的舞姿,我不想用通常的来自美学的“美”字去概括,而宁愿换用中国自己的“文”的原初语义去理解。这部舞剧着力呈现若隐若现地闪烁于河湟文化里外之“文”。中国古人不把“美”太当回事,而是把“文”当成整个思想或智慧的基础。“文”在甲骨文字形中,像“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在金文中则是从心、文声,位于其核心的心形图案似有直指心灵的意思。这样,“文”也可理解为与心有关之物。在历代语言使用中,“文”的含义多种多样,大致有四个层面:一是人类观察到的外部自然之斑纹或纹理即自然之文,也即“天文”和“地文”;二是人类主体创造的所有符号表意系统的统称即“人文”;三是人类创作的表达情感、思想和想象力的文章及其他作品即文艺作品;四是人类据以创造符号表意系统的主体之文才,即“文人”,也就是艺术家。从这四层面看,《大河之源》是一部充分展示大河源头之四层“文”的形象的舞蹈艺术作品。

它自始至终吸引我的是以雪豹斑纹图式为代表的天地之“文”。雪豹是整部舞剧中最具原创力而又最令人喜爱的核心舞蹈形象,它的斑纹或花纹仿佛凝聚了整部舞剧之“文”的精华。以舞蹈演员的身体舞姿去惟妙惟肖地表现雪豹自身的“文”的形象,它既是写实的也是写意的,是外形斑纹写实、姿态上的写实与内在坚韧生命力的写意之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文”的形象。雪豹之“文”还同时与藏羚羊、牦牛、山鹰等多种动物形象形成奇妙的“文”的组合,共同构成一组我此前从未看到过的独特的“地文”型舞蹈艺术群像。

舞剧《大河之源》海报

进一步看,最具原创性和表现力的舞蹈艺术语言整体是多彩河湟轻纱舞。它先后以蔚蓝色、橙黄色、深红色等轻纱舞再现黄河奔流过程中经历的不同生态之纹理状貌,唤醒观众强烈的生态意识。同多彩黄河一样最具原创力和表现力的舞蹈段落是卓玛领舞的陶罐舞,生动感人地再现了位于河湟文化之源的先民生存图景。这些多彩河流舞姿与前述原创性动物舞姿一道共同透视出河湟文化本有的“天文”和“地文”间的融合形象。

该剧感人肺腑地叙述了扎西为代表的高原卫士形象,展现和赞美理想的当代人文形象。扎西等的文明与盗猎者的不文明或反文明间的斗争,说到底是人类与自身无尽贪欲的斗争。这是人类为保护生态而跟自然环境和自身贪欲进行的永恒战斗。看完整部舞剧,内心最受触动的就是人类跟自身的无尽贪欲的斗争场面,这具体化为扎西率领队员与盗猎者之间的殊死决战的感人形象,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地呈现为雪豹的美丽斑纹在盗猎者的长枪突刺下鲜血淋淋的残酷图景。扎西的英勇无畏造型和雪豹的勇敢坚强图式交融一体,共同树立起人类与动物一道同人类自身的贪婪行径展开搏斗的现代“斯文”形象。

这部舞剧的独特处还在于,设计出从“我”的叙述视角去观照和体验青海人民的高原卫士角色的整体象征形象。他既是旁观的外来闯入者,同时又是体验者,一度融入河湟文化卫士行列中。正是这位旁观及体验者的介入,让全剧体现出现实感,并由现实感发掘和串联起历史感,形成现实与历史、当代与古代乃至原始时代间的交融,也由此表达天文、地文和人文间生动融合的“文”的画卷。

舞剧《大河之源》海报

合起来说,这部舞剧全力关注和诠释的是天、地、人“三才”间生态组合关系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的《易经》文化留下了关于“天地人”“三才”的思想。《易·说卦》指出:“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天道、地道和人道之品格分别为阴阳、刚柔和仁义,这世界是由天地人及其阴阳、刚柔和仁义品格所组成的生态世界。从这个传统思想角度看,这部舞剧讲述了一则天地人“三才”之间有分也有合的“三才分合”的“文”的图景。它没有满足于一般地讲述“天人合一”的故事,而是首先重点展示“天地人”之间“合一”的重要性和艰难性,是在承认天地人三者间发生严重分化乃至对立形势下发出的对三者间“合一”的追求,所以用“三才分合”去理解更符合实际。由此看,这部舞剧可以说是一次寻求天文之阴阳、地文之刚柔、人文之仁义在严峻分化局面中的重新融合的有益尝试。

这部舞剧可以视为青海艺术界及中国艺术界运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语言去探索全球生态文化建设的一部力作,既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又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这部剧当然也存在可以探讨和完善的空间,例如在青藏高原文化的纯朴、天然与豪放舞姿方面的造型设计上还可以加强;来自内地的“我”假如改为大河漂流探险者或许更具表现力等。但这部舞剧所形塑的以雪豹斑纹图式为核心的大河文化之独特文采确实令人久久难忘。希望它可以将原创的舞蹈之“文”推向更加完美和成熟之境,为当前中国故事之“文”的品位奉献绝妙的建树。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作者:王一川

来源: 《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