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代表的生肖

辛丑年要来了,属相究竟从啥时候开始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将代表的生肖1

农历新年离大家越来越近,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期盼。

所谓“辛丑年”,其由来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有关。此外,古人还设计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辛丑为干支之一,“丑”对应的生肖为“牛”。

这也引发了人们新一波的讨论:干支纪年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说的“属相”应该从何时算起?生肖牛有啥传说?

“辛丑年”有何讲究?

日前,“农历辛丑年仅有354天”的话题登上热搜,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好奇,为何天数变少了?

究其原因,有专家指出,中国农历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来确定日期和月份,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一年的长度。

由于12个农历月的天数不够二十四节气的年长,13个月又超过了,故而采用适时增加闰月的办法来进行调节。而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没有闰月,是一个平年,共354天。

至于“辛丑年”的叫法,与古代很早就在使用的干支纪年法有关。所谓“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例如,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等顺序组合搭配起来,也不会重复,辛丑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

属相从啥时候开始算?

有趣的是,为了便于记忆,古人还专门设计了12种动物即十二生肖,来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辛丑为干支之一,“丑”对应的生肖为“牛”。

流传至今,十二生肖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先秦时期,典籍中就出现了相关记载。

比如,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的秦代竹简中,《日书》里有关“盗者”的内容与十二生肖比较接近,如“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

东汉王充的《论衡》则有如下记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其中就提到了十二生肖和对应的十二地支属性。

所以,出生在庚子年,属相是“鼠”,出生在辛丑年,属相则是“牛”,以此类推。不过,对属相从何时算起,网友们似乎也有不同看法。

有观点认为,属相是从立春那天算的;但也有人反驳称,属相是按农历算的,从正月初一开始到除夕结束。而且生肖比二十四节气出现的要更早。

民俗专家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属相应该从正月初一开始算。立春是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计算的,与古代的阳历有关;属相是跟着农历走的,与月亮的运行规则有关,所以,除夕子夜之时,属相交接。

生肖牛的故事与传说

不管属相从何时开始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中国人确实对十二生肖情有独钟。关于生肖牛,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在网上流传的一个故事中,牛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人世之间。有一次,玉帝派它去人间撒草籽,免得地面寸草不生。

结果,它不留神记错了玉帝的嘱咐,到人间后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结果第二年,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种庄稼。

玉帝特别生气,便罚它去人间帮农夫种地干活。老牛知过能改,帮助人们做了不少工作,勤劳又踏实,所以在排生肖时,它也被列入其中。

在十二生肖中,牛一直被认为是任劳任怨的代表,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古代有“鞭打春牛”的习俗,有促进春耕,祈盼丰年等寓意,后来也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记者 上官云)

将代表的生肖2

12月1日,马首铜像当天起在圆明园正觉寺文殊亭展出,为期三年。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流失海外的十二兽首,首次有“游子”重回故里圆明园。12月1日,马首铜像正式归藏圆明园,距离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过去了整整160年。

至此,圆明园西洋楼外的“十二生肖”,已有七尊归国,仍有五尊下落不明。

兽首的回归,有两种方式,捐赠和回购。中国政府一直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竞拍圆明园兽首。专家指出,中国买主的竞价,让中国非法流失文物价格飙升,不仅为未来流失文物的追索造成障碍,还助长了文物犯罪。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今天表示,对于历史上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开展追索返还,国际社会依然缺乏法律基础和普遍共识。

不过,近年来随着各国的共同努力,非法流失文物的返还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目前,我国与23个国家签署了追索返还双边协议,对阻止文物非法流通起到了关键作用。

归藏正觉寺

去年11月13日,马首铜像回归中国内地。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铜像即将在香港拍卖,随之积极斡旋,希望终止拍卖。2007年9月,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以6910万港币购得马首铜像,希望借此带动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国文物的工作。此后,马首一直在港澳地区展示。

12年后,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何鸿燊决定将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去年11月13日,马首铜像在国家博物馆揭开“面纱”。当天,这尊马首与其他六件已经回归祖国的兽首铜像聚首,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的序厅亮相,成为最受关注也最具象征意义的一组展品。

国家文物局接受捐赠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以更好地弘扬、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文物保护国际共识。

此番马首铜像归藏国家重回圆明园,为其百年回家之路画上完满句号。

马首展示的位置,位于圆明园正觉寺文殊亭。为了让文物安全回家,圆明园做了特别的准备。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文物返还办公室主任邓超介绍,圆明园是遗址公园,没有博物馆级别的安防条件,而正觉寺是整体围合的建筑,对其实施了安防与展示提升工程后,建立了完整的、有纵深防护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安放马首的文殊亭,是乾隆年间的文物建筑,与马首属于同一时代。

以马首铜像为核心,“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今天在圆明园正觉寺开幕。展览以马首回归为主线,分为圆明重光、万园之园、马首回归三个单元,展出文物、照片等约100组件。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介绍,该展览计划展出三年,马首将持续展出。

12月1日,圆明园展览中展出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模型。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纤毫毕现,堪称失蜡铸造工艺精品

圆明园马首铜像,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中,南侧由内至外第四尊——午马喷泉的主要构件。

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依每日对应时辰顺序喷水,只有到午时,十二喷泉同时喷涌,景象蔚为壮观。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以西洋水力钟为原型,依水力驱动自动运行,设计精妙,是海晏堂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马首铜像为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清乾隆年间由宫廷匠师精工制作,融合东西方艺术风格,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马首以分铸法、失蜡法和铆接工艺等多种技法制作,神态栩栩如生,毛发纤毫毕现,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马首材质为精炼红铜,色彩深沉厚重,历数百年风雨而不锈蚀。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并遭焚毁,圆明园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同流失海外。

去年,接收捐赠的马首后,国家文物局便组织专家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其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马首使用的材质为含微量铅锌的红铜。铜含量达98%左右,铅占比约1%,以及一定量的铁和锌。红铜熔点高达1083℃,需在较高温度下浇铸。使用红铜的原因,应当是为了呈现紫红色的效果。

研究人员对铜像内壁细节放大观察,发现内壁附着了不少白色残留物,可能是水垢等沉淀物,这表明马首铜像内壁有可能与水长期接触。内表面沉积了一层水垢,很有可能和其作为喷泉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关。

初步工艺分析证实,整个马首都使用精密铸造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工艺十分精湛,可谓失蜡铸造的精品。

马首的铸造工艺,经X光照相检测后得到还原。马首除了颈部前下方可见数个锔钉外,其他各个部位都无明显的分铸焊接痕迹,由此可知马首由浑铸而成,颈部和脸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头都应该是一体铸造,马脸及下颚的曲线都被流畅地展现出来。据此判断,整个马首都是使用精密铸造的方法——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可谓失蜡铸造的精品。

马首形象逼真到什么程度呢?近距离看,鬃毛和脸上的细小汗毛都纤毫毕现。顶部鬃毛采用分层制模,通过蜡梗与马首连接,一体浇铸而成。总体工艺水平相当高超,体现出该器物级别很高,非皇家需求而不能达到。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初步的推断,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的制作工艺值得深入研究发掘,为我国传统失蜡铸造工艺复原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9年11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原部长雒树刚与捐赠者何鸿燊先生代表何超琼女士为马首铜像揭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追索还是回购?兽首回归的方式之争

圆明园十二兽首,已有七尊回归祖国,收藏在北京。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五件下落不明。

兽首的回归,有两种方式,捐赠和回购。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企业家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得牛首、虎首铜像。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分别以774.5万港元和1544万港元在香港拍得牛首和虎首,同年,猴首也被中国保利集团以818.5万港元购得。猪首于1987年被美国一家博物馆购走,2003年被何鸿燊出资收购,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这四件兽首均存放在保利艺术博物馆。

流失海外一百多年的兽首,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在国际拍卖行,引发长达数十年的拍卖与追索之争。

中国政府一直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竞拍圆明园兽首。

鼠首和兔首曾于2009年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分别以1400万欧元价格被拍得,买家为中国商人蔡铭超,但是由于拒绝付款,导致流拍。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当时回应该事件,认为拍卖行坚持拍卖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违背了国际公约精神和文物返还原属国的国际共识。这一表态,代表了中国政府对待流失文物的基本态度。

“马首这类文物是被非法劫掠走的,如今拍卖最后往往也是中国买家互相竞价,导致非法流失文物的价格在国际上飙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授霍政欣对新京报表示,圆明园青铜兽首从上世纪80年代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出现,到2009年最后一次在巴黎拍卖,价格涨了一万多倍,“显然中国买家的相互竞价是重要原因。”

霍政欣表示,竞拍导致流失文物价格飙涨,反过来对文物犯罪会起到助长作用,也会对以后以法律途径追索文物产生潜在障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王云霞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政府不赞成竞拍非法流失文物,尤其反对国有单位和企业动用国家财政和国企资金购买非法流出的中国文物。如果个人去参与竞拍,无法强制禁止,但是向来并不鼓励。

她认为,圆明园兽首价格飙涨,也是因为国外拍卖行借此绑架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对非法流失文物进行追索,是最合理的方式,但存在法理上的困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这是目前国家文物追索返还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条约。其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于1995年又制定了《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这两份国际公约对文物非法出口起到了约束作用,并对返还流失文物作出规定。中国于1989年和1997年分别加入这两份公约。

不过,上述公约无法溯及既往,追索历史上的流失文物,需要满足两个较为“苛刻”的时间限制。第一个限制是文物流失时间必须在公约缔结之后;第二个限制,是文物流失时间还必须在流出国和流入国都加入公约之后,公约对这两国才具有效力。

因此,在法理上,历史上的流失文物的追索“无法可依”。比如早在1860年从圆明园流失的大量文物,如今还时常现身拍卖行,却无法强制索回。

2019年11月13日,七件兽首铜像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首次聚首。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各国努力之下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已经促成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

“对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生效前,历史上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开展追索返还,国际社会依然缺乏法律基础和普遍共识。”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今天表示。

不过,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共同努力,为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曙光。

2015年,针对“1970年公约”表述模糊、缺乏约束力和执行力等问题,缔约国通过了《1970年公约操作指南》,鼓励各国宽泛地解释公约,让更多文物能够适用公约。

霍政欣表示,中国近些年积极参与国际条约的完善和改革,比如制定《1970年公约操作指南》的历次谈判,中国都参与并提出自己的方案。2014年,中国主导制定了考古类文物返回的《敦煌宣言》,对本领域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文物返还领域出现了积极进展。比如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明确表态,法国将努力返还殖民时期劫掠的非洲文物。“在亚洲、欧洲、非洲都出现了积极进展,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文物追索取得重要突破的国际大背景。”霍政欣说。

在实践中,每当非法流失文物出现在交易市场,我国政府都积极采用斡旋、交涉、谴责等途径,阻止拍卖交易。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2018年4月在英国被拍卖的圆明园青铜虎瑩。拍卖之前,中国国家文物局数次发表声明,通过多种渠道与拍卖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拍卖和宣传。不过,拍卖行拒绝撤拍,虎鎣最终以41万英镑(约合366万元)价格被拍出。

但中国政府的发声,最终让事件“反转”。当月底,境外买家就联系中国国家文物局,希望将文物捐赠给中国。当年12月,归国虎鎣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通过外交、法律、双边和多边国际执法等途径,我国不断增强文物追索的能力,增加追索的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霍政欣说。近年来,我国与23个国家签署了追索返还双边协议,对阻止文物非法流通起到了关键作用。

“每一件文物的返还都很不容易,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今天表示,未来对待流失文物的返还,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包括谈判、协商、诉讼等。

2009年在中国反对声中上拍的鼠首和兔首,也迎来“反转”的命运。2013年4月,在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期间,法国皮诺家族表示已从文物原持有人手中买下了这两件兽首,希望无偿捐赠给中国。当年6月,两只兽首回归中国。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记者 浦峰

编辑 陈思 校对 卢茜

将代表的生肖3

作者:白未闻

农历辛丑年是十二生肖年中的牛年。当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个充满诸多磨难的鼠年后,便格外盼望着新的一年可以“牛”转乾坤,气象一新;人们都期冀于这个象征勤劳和淳朴的动物,能够为2021年带来平安、富足与祥和。

牛为“六畜”之首,其对于农耕社会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中外的文学史和艺术史中常常可见其身影。在唐代诗圣杜甫的《卖炭翁》中,牛是古代底层劳动人民悲苦生活的化身(“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在鲁迅的名篇《自嘲》中,牛又是奉献精神的最佳代言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北朝民歌《敕勒川》里,牛是北国苍茫天地中的勃勃生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在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中,虽无对牛的直接描写,它却似乎已经自然嵌入在我们对于江南一带如画风景和淳朴民情的想象之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西方的神话、宗教与艺术中,也同样活跃着牛的身影。

总之,牛便是这样一种可亲、可爱的生灵,在传统的农耕经济中扮演着任谁也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它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也寄身于古往今来无数的文物与艺术作品间。

勤劳的生灵:《耕织图》里的牛

牛具有食用、祭祀、骑乘等多重功能,但其最重要的功能,应当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古人往往以农耕与蚕织这两项农村重要的经济事业并举,并创作出诗文与图像相配合的《耕织图》,以劝勉百姓努力劳作、推广耕织技术,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之意;同时提醒当时的贵族阶层必须重视农业并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需具备“相彼贤达,犹勤陇亩”之精神。而在这些生动明快的乡村图景中,必少不得最重要的农耕劳力——牛。

至晚至宋代,《耕织图》便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系统化的图式。到了清代,《耕织图》的创作进入高峰,康熙帝曾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命宫廷画师焦秉贞绘《耕织图》,强调“衣帛当思织女之寒,食粟当念农民之苦”,要人们“敦崇本业,勤以谋之,俭以积之”,此后,雍正、乾隆、嘉庆等几代皇帝均有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耕织图》问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套四十六开《胤禛耕织图册》,是后来的雍正帝尚为皇子时请画师绘制的。册中表现耕、织的图画各占23幅,每一幅上部为胤禛所书诗句,下部为不同的耕织步骤。其中,第二幅“耕”、第三幅“耙耨”、第四幅“耖”、第五幅“碌碡”的画面中,均可见生动的耕牛劳作场景。所谓“耕”便指驱动耕牛,用犁翻地松土;“耙耨”指利用带钉齿的耙子除草松土;“耖”是把大土块切碎,初步平整水田的步骤;“碌碡” 则指布秧前将水田作最后整平的准备工作。这四幅画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在水田耕作播种育秧前的各项步骤中,牛是如何发挥其巨大作用的。这组册页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胤禛将自己绘成了农夫的样子出现于每一幅画面中;他或许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阿玛号召的积极响应,以期能够得到皇父的垂爱。

“耕” “耙耨” “耖”三幅中,角长体壮的耕牛均被描绘为缩颈耸肩、迈腿欲行的样子,似乎正在使出全部气力,拖动着各式农具,于田间勤勉劳作。而“碌碡”一页中,青牛则扭头回首看向化身为农夫的胤禛,似乎已颇为疲累,欲向主人讨得片刻休憩。四头牛茸茸的尾巴都垂荡在两股之间,不禁让人想起苏轼笔下有关于“戴嵩画牛”的小故事:据说当斗牛在角上用力时,其尾巴应该夹在两股之间,而非左右摇晃。不知《胤禛耕织图册》中的牛,是否在繁忙的农耕时,还有余力晃动它们身后的尾巴?

财富的象征:贮贝器上的牛

或许正因牛作为重要生产力,对于以稻作生产为主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也逐渐进入人们的信仰体系,成为某种力量或财富的象征。

古代青铜器上出现牛的案例不少,但最具特色、最能够反映人们如何将牛作为神力与财富象征的,莫过于滇国的青铜器。滇国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政权,其大约存在于战国早期而消亡于西汉初年,疆域主要为今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滇族人生产的青铜器中,牛与虎是最为常见的动物装饰题材。如果我们今天去往云南省博物馆参观,会发现一大批云南地区出土的、带有牛的形象的精彩文物:牛虎铜案、牛纹铜鼓、猛虎袭牛铜枕、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五牛铜针线盒、立牛曲管铜葫芦笙、虎噬牛长柄铜勺……他们造型奇特,状物生动,无不反映出古滇族人民瑰丽的艺术想象和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其中,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是一件尤为重要的珍贵文物,曾于2018年入选《国家宝藏》,堪称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贮贝器是滇族特有的一种青铜器类型,顾名思义,是用来贮藏贝壳(贝币)的。对于远离海洋的云南地区来说,贝壳是珍罕之物,可以作为货币通行。存放贝币的器物,也就类似于今天的储蓄罐。它往往呈叠鼓形或束腰圆筒形,束腰圆筒形的器身两侧常装饰虎形的双耳,器盖上则装饰有数量不等的长角铜牛。云南省博所藏的这件贮贝器约制于西汉时期,器盖上四头气魄雄壮的牛围绕着正中一位乘马骑士,骑士与马共铸于高出牛身的立柱之上,人物头梳椎髻,腰佩长剑,通体鎏金,显然地位煊赫,很有可能是一位古滇国皇族成员。围绕骑士的牛背后鬐甲部位(颈脊与背脊之间的隆突部位)皆有一个特别明显的隆起,这意味着它们应是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牛种——瘤牛。其肉质肥美,是一种可以被食用的家畜,也是滇文化中常用作祭祀的主要牺牲。食用和祭祀的重要功能,使得滇人眼中的牛也逐渐成为了某种神性与财富的象征,故而将其形象与储藏财富的贮贝器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

天神的化身:公主的乘骑

在西方的神话与宗教中,亦不乏与牛有关的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腓尼基国的公主欧罗巴容颜娇美,天神宙斯垂涎其美貌,化为一头高贵华丽的公牛混入国王的牛群,并诱使公主骑上牛背,随后驰入大海,将欧罗巴带离故土,并在一片崭新的大陆上与公主结合。这片大陆便以公主的名字命名为欧罗巴——也就是今天的欧洲。宙斯化身而成的公牛则被升入天界,成为众所周知的、黄道十二星座中的金牛座。这个绮丽的神话吸引了包括委罗内塞、居斯塔夫·莫罗、提香、伦勃朗、马蒂斯等众多艺术家将其作为画作的题材加以表现。以伦勃朗的画作《诱拐欧罗巴》为例,在这位举世闻名的艺术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其实很少尝试就神话题材进行创作。而在这幅画中,他充分展示了对戏剧化光影效果的熟练运用:在乌云笼罩的阴沉天空下,两束光分别照亮了故事中的两组人物,即骑着雪白公牛,正惊恐回望的欧罗巴公主,以及水边她惊恐又无奈的女伴们。天神化为的公牛扬起骄傲的尾巴,迈开雄健的双蹄,似乎正要从画面的左下角跃出,涉过宽广的水域,抵达另一片大陆。整幅画如同一出戏剧中的最高潮一幕,公主回首的目光似乎成为了她与她过往熟悉生活的唯一羁绊,而她的未来则将在命运女神的指引下,被胯下的公牛所永远改变。

顺着宙斯化身成为的公牛说开去——自从这头美丽的公牛被认为是天上的金牛座之后,又在罗马帝国时期人们信仰的宗教中变化出新的图式。如果参观过2017年曾经轰动京沪两地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你或许会对其中一尊大理石“密特拉屠牛像”存有印象。它刻画了一个带着罗马式帽子、穿着东方式裙子的年轻男子,左手掰起一头公牛的牛头,右手上的刀正刺进牛的身体。在牛的侧方,有一只狗和一条蛇正在舔舐公牛流淌的血液,还有一只蝎子正处于牛的身下。这名男子正是密特拉神(Mithras)。这尊神秘的屠牛雕塑类似于一种具象化的星图,其中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着一个星体或者星座:如白牛代表金牛座、蛇代表长蛇座、狗代表小犬座、蝎子代表天蝎座等等,而密特拉神本人的穿戴则类似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珀尔修斯(英仙座)。牛的形象,或许代表着人类在农耕社会中频繁利用其进行祈求丰产的祭祀,显示着牛作为祭祀牺牲的重要作用;而密特拉神正通过杀死公牛的方式,创造着新的宇宙秩序与新一轮的生命循环(牛的伤口处往往会被表现为长出葡萄和麦穗,象征着新生命的诞生)。

在《圣经》中,依然能找到牛的影子。《出埃及记》篇中,当摩西上西奈山领受十诫时,以色列人经过漫长的等待变得焦躁不安。摩西的兄长亚伦便用纯金首饰打造了一只金牛犊,并宣称这是领大家出埃及的神。耶和华得知,为人们崇拜异神而震怒。这个《圣经》中的故事也曾作为一个经典的绘画题材在许多艺术家的笔下被表现。17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尼古拉斯·普桑便创作过一幅与之有关的大型作品:一座金牛雕像显眼得耸立在画面中上部,前景中人头攒动,大家纷纷围绕着这异神狂欢起舞,而始作俑者亚伦则身穿白袍,立于金牛犊雕像的前方。画面后方左侧的背景中,刚从西奈山下来的摩西被描绘得相当渺小,他见到此情此景,正愤怒地将自己手中写有十诫的法版砸在地上。画面中的金牛被普桑处理为一头成年的公牛而非《圣经》中原本记载的牛犊。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牛与西方宗教、神话与艺术之间独特而紧密的关系,以及牛对力量、丰收、财富等内涵的隐喻。

殊异的意趣:东西方画“牛”

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土壤赋予了牛在其中不同的表现形态。而对牛的艺术表现亦是如此:中西画牛,大有异趣。

如果只能在灿如星斗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中选出一幅最具代表性的、描绘牛的作品,那也许便是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唐代牛畜类绘画不少,画牛题材的流行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农耕事业的高度发展。韩滉是活跃在唐朝中期的政治家,曾任宰相及两浙节度使等要职,也工于书法和绘画。人们称其画牛“落笔绝人” “稀世名笔”,足见对其功力的高度肯定。

《五牛图》中绘有五条大牛,毛色、形态各异,画家用较粗的线条勾勒出牛的肌肉走向,牛背、垂胡(牛喉下垂着的褶皱)、牛腹、牛腿的线条感各不相同,体现出韩滉观察生活的细致眼光与老辣的笔下功夫。居中的一头酱色牛正面朝向画外,构图角度为传统书画中所鲜见,也更显示出画家对于牛畜不同视角的表现能力和对立体感的把握。画面最左侧的牛带着络头,表现了牛在古代的骑乘功能。有学者认为,这是韩滉在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寓意人间的苦乐不均,表达了作者对于农民疾苦的同情。在这样一幅看似题材简单的作品中,竟也蕴含着画家深沉又复杂的感情。

而要说到西方画家画牛的代表,毕加索不可被忽略——毕竟,他来自于具有斗牛传统的国度西班牙,热情又残酷的斗牛活动影响着他的许多创作。1946年1月,他画下了一幅如同“一笔画”般极为简练的《公牛》,但在此之前,他曾经十一易其稿,公牛的形态从具体的形态逐渐走向几何形状的解构,并在不断简化的过程中删去不必要的修饰而保留最具特征性的关键线条,最终才得以形成单纯如儿童画一般的效果,让人不禁想起距今一万多年的西班牙古老岩画《野牛图》。毕加索曾说:“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形似显然已非其所求,这一组关于牛的绘画似乎正是他探索艺术之路的缩影。而这与韩滉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状物方式,相去甚远。

而谁又能说,这不是 “牛”在艺术中的两种不同表现呢?勤劳、敦厚、忠诚、有力、本分……我们给牛赋予了太多不同的意涵,牛在全球的艺术和文化中也呈现出了太多丰富的形态。今年,它又必将格外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每一个人度过踏实的一年、丰收的一年。(白未闻)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