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侯爵代表生肖

十二生肖: “马上封侯”与“辈辈封侯”,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与你每日分享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宫廷侯爵代表生肖1

下午3至5时(即“申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猴作为灵长的动物,通身透着机灵活泼,滑稽有趣,所以人们都挺喜欢猴。特别善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把猴子录进了象形字。《山海经》和《吕氏春秋》上称其为“猨”,《抱朴子》中称之为“猿”,至晋文学家傅玄作《猿猴赋》有云“戏猴而纵猿”之句。

在先秦时有一个这样的传说,云蒙山白猿之母病重不起,白猿往孙膑桃园偷桃被捉,跪地泣告,孙膑可怜动物尚知孝母,于是赠桃放白猿归山,猿母吃了桃后竟然病愈,白猿为报恩将洞中所藏《兵书》献给孙膑,孙膑终成齐国一代名将。

汉代人很推崇猴和猴艺,猴文化在汉代已达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也许是因为猴和“侯”同音。“侯”为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礼·王制》中记载:“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自此以后,五爵虽有变化,但历代都有侯爵。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给“猴”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显现了人们盼望封侯入仕,好时候到来的美好愿望。也许,猴文化,包容着史前图腾文化的主题,是佛、道、儒相混合的一种民间信仰,是人民群众心中的正义化身,驱除邪恶,祈福求安的保护神。

因此,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寓意辈辈都封为王侯,代代为官。

又如:三勿猴。三只猴子,一只掩嘴,一只捂耳,一只蒙眼。表现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的哲学思想。

在剪纸艺术形式中,其图案上表现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蝠形状,(“蝠”与“福”同音),构成“福寿双全”的画面;猴桃瑞寿,在吉祥物中,桃为五木之精,天上的神物,桃是增寿的瑞果,有长寿的寓意。猴与桃的结合,恰应了民间谚语猴桃瑞寿所表现的吉祥如意。

猴子是一种非常灵巧的动物,它的行动敏捷迅速,那一双修长有力的臂膀,在树林间荡来荡去,更是令人赞叹怎么会有如此轻巧的身手!猴和猿联系密切,是人类的近亲,无怪乎它们有着人类的智慧和聪颖。在中国史书中,猴代表发明家、即兴诗人及善于调动积极性的人。属猴人是聪明、狡猾、坚韧的代言人,他们有着超过其他属相的机智,性格坚韧,精明能干,好像什么问题也难不倒他们。猴子的好奇心特别重,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此人们常利用这个弱点来设计猴子。自古以来,人、猴之间,不知道产生了多少妙事轶闻。

相传,旧时的马厩上总要系上一只猴子,用以避邪,去温病,守护马匹安全,这也是西游记中孙悟空被玉帝封为弼马温的原因。

根据佛经记载,绘在敦煌石窟壁画中的猕猴奉蜜图(76窟,98窟,3窟,12窟),讲述了一位没有孩子的婆罗门教徒邀请佛祖释迦牟尼去他家,在途中,一只猴子拿走了佛祖的钵,佛弟子想去阻拦,但佛祖阻止了弟子,这只猴子拿着钵爬到树上,将蜂蜜装到钵内献与佛祖,佛祖没有接受,猴子将钵内虫子取出再献与佛祖,但佛祖还是没有接受。当猴子用水把蜂窝洗干净后,再献与佛祖时,佛祖收下了这个钵。猴子高兴地跳起来,手舞足蹈,做各种嬉戏,一不小心掉到井里淹死了。后来,这只猴子投生为婆罗门的孩子,成了佛门弟子。这也就是新野人在敦煌养猴的前因。我们可以说,猴子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成为最大众化的“万能之神”,下面就来看一些例子吧!

炕头上的“护娃猴”。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农家炕头上,常有一个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也有炕头狮),是专门用来拴六七个月刚学爬行的幼儿的。母亲将一根红绳系在石猴腿部的圆孔上,另一头拦腰拴住娃娃。据传说,猴能保佑娃娃平安,娃娃长大以后精明能干。

码头上的“护航猴”。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三门峡、陕县一带古渡口,在木船靠岸系绳的木桩上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端坐在木桩的顶端,似在东张西望。老艄公的解释是,孙猴子水性好,能潜入东海大闹龙宫,敬它可保驾护航,人船平安。

贺寿之神“抱桃猴”。猴子与“桃”似有天生不解之缘。自然界的猕猴天性喜食桃子;《西游记》中也有孙猴子偷吃西天王母蟠桃的故事。“蟠桃”在中国民俗传说中有两层意思:一曰长寿;二曰“驱邪”。宋代王安石《除夕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有以桃木驱邪的意思。猴子“神通广大”,还被古代的人寄予“祈雨”、“求子”等希望。总之在人民生活中,无论炕头、墙头、码头、槽头、口头,乃至寺庙石雕、居民建筑都有“猴先生”的位置。

也许正因为猴子灵性十足,所以被人们夸张为变化多端的精灵。在这些与猴有关的风俗和成语中,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着悠久深厚的民族思维和文化。

宫廷侯爵代表生肖2

十二生肖是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它在古代有很多叫法,如十二禽、十二兽、十二神、十二物、十二虫、十二属等,又俗称为十二属相。

十二生肖是何时出现的?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传说中,十二生肖的排序又是怎样确定的?作为十二生肖的十二种动物符号,它们都有什么象征寓意?古代有哪些名人,又与守护你的生肖相同?

关于十二生肖排序的原因,后人的解释也是大费周折。有的说与阴阳五行有关,有的说与动物的活动规律有关,如“子时”,老鼠最活跃;“丑时”,牛开始反刍;“寅时”,常听到虎啸;“卯时”,兔子出窝;“辰时”,多晨雾,疑似龙在其中;“巳时”,蛇出洞;“午时”,太阳最烈,与马相当(地支与马联系在一起可能相当早,如《诗经·吉日》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未时”,适合放羊;“申时”,猴子喜欢的时间段;“酉时”,鸡回窝;“戌时”,狗开始活跃;“亥时”,猪拱槽。这可能是十二生肖排列先后原因的较为合理的推测。

十二生肖中,每一种动物都是一个象征符号。

《瓜鼠图》 明 朱瞻基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鼠。老鼠是聪明的象征,尤其在保全性命上,老鼠更是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智慧和才能。苏轼的《黠鼠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钻进袋子出不来,就先叫,把人吸引来,然后装死,等人把它倒出来,马上就逃跑了。老鼠还象征富足,民间常说“仓鼠有余粮”,家里有粮食,老鼠才会多,所以在吉祥文化中,人们又反过来认为,老鼠多是家庭富裕的象征,一些地方甚至将老鼠奉为“财神”。老鼠还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据说一只母老鼠一年可生育5000只左右,因而民间常将鼠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在吉祥画中,画几只老鼠嗑瓜子,就象征着多子。老鼠与葫芦、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也可组成具有这样象征寓意的吉祥图案,与之寓意相似的还有老鼠嫁女的年画和剪纸,也表达的是古人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

古代属鼠的名人主要有:陶渊明、魏徵、骆宾王、王之涣、杜甫、刘禹锡、白居易、蔡襄、李清照、戚继光、郑成功、龚自珍等。

《五牛图》唐 韩滉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牛。中国是农耕文化,因而国人对牛感情很深。牛是吉祥的象征,古人用牛祭祀,用牛的肩胛骨占卜,牛具有沟通天人的作用。牛是力量的象征,一些地方往往喜欢以牛头、牛角作装饰,祈求用牛的强壮和力量禳灾避邪。《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其本相是一只大白牛,其本事高强,可与孙悟空相匹敌,被称为大力王,“大力”二字,正体现了牛的特征。牛还是踏实与奉献的象征,《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齐景公特别爱自己的小儿子,他常俯身扮成牛和儿子做游戏,这就是鲁迅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的典故。

古代属牛的名人主要有:霍去病、苏武、刘备、孟浩然、王维、李白、柳宗元、范仲淹、苏轼、顾炎武、谭嗣同等。

《虎威图》清末民初 张善孖 现藏天津博物馆

虎。虎作为百兽之王,常被民间视为勇猛、阳刚的象征,所谓虎虎生威,百兽震恐。所以古代“虎”的符号经常与军事有关,如虎旗、虎符、虎将等,都是取虎威猛的寓意。虎还有庇护和辟邪的象征寓意,《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早期的形象:“人面虎身……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西王母与虎有关,而西王母又是掌管不死药的,可以使人长生,所以古人认为虎可以庇护小孩子成长,于是满月时要给小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等。

古代属虎的名人主要有:张衡、阮籍、顾恺之、张九龄、归有光、宋濂、汤显祖、唐伯虎、文徵明、李时珍、魏源、严复等。

《梧桐双兔》清 冷枚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兔。兔是月亮的象征,汉代刘向《五经通义》说:“月中有兔与蟾蜍何?”这是认为月中有兔子和蟾蜍两种精灵。在西汉帛画中,我们发现,月亮上确实有一只大蟾蜍,旁边还有一只奔跑的兔子。闻一多在《天问释天》指出,最初的神话传说中,月亮上实际只有一只蟾蜍,“兔”完全是出于读音的误会,但发展到后来,大概人们喜欢兔子而不太喜欢蟾蜍这种动物,“玉兔”的形象逐渐压倒蟾蜍,成了月亮的代称。兔还是善良的化身,它几乎和其他任何一个生肖都能“合得来”。如兔与鼠有亲缘关系,兔属于“鼠兔”一科;在汉画像石中,兔和牛同处一个画面上;古人常说“蛇盘兔,必定福”,认为男属蛇,女属兔是最为理想的婚姻。人们希望马像兔子一样快,所以飞兔、赤兔等马皆以兔命名。在婚姻上,古代还有“青兔黄狗古来有,万贯家财足北斗”的说法,认为属兔和属狗的婚姻也很搭配。

古代属兔的名人主要有:曹丕、司马昭、李靖、狄仁杰、苏辙、郭守敬、戴震、段玉裁等。

《云龙图》南宋 陈容 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龙。龙的形象是集牛、马、虎、鹿、骆驼、蛇、兔、蜥蜴等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它不是自然界的生物,而是人们创造的动物形象。龙是男性的象征,《周易》中把“乾”作为男性的象征,而乾卦即是“龙卦”。龙是皇权的象征,帝王常常宣称自己是“神龙在世”“真龙天子”,以此来博取人们的信任和支持。龙还是成功的象征,“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考试中举则称“跳龙门”。

古代属龙的名人主要有:刘向、扬雄、班固、李商隐、温庭筠、朱元璋、王阳明、蒲松龄、纪昀等。

《五瑞蛇图》清 任伯年 现藏故宫博物院

蛇。在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女娲和伏羲均为人首蛇身,可见蛇地位之高。在上古时期,蛇是通神的象征,《山海经》中,山神往往都要拿着蛇,蛇是神的标志。蛇还是青春永驻的象征,古人看到蛇蜕皮,认为它能死而复生。蛇还是吉祥的象征,《诗经》中的《斯干》说梦到蛇是一种吉祥的预兆。闽越人对蛇最为崇拜,福建简称“闽”,便是门里奉蛇的造型。

古代属蛇的名人主要有:孔融、陆机、王羲之、祖冲之、周敦颐、黄公望、徐渭、于成龙、林则徐、章炳麟等。

《八骏图》清 朗世宁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古人崇拜马,《山海经》中有许多“人面马身”“马身龙首”的神灵。马奔跃驰骋,飘逸的造型象征着狂放不羁、气势非凡,此外,《易经》云:“乾为马”,马还是君主的象征。正因为马有这些特征和寓意,历代君王将帅都以拥有骏马为荣,如传说周穆王有八骏,秦始皇有“追风”,项羽有“乌骓”,唐太宗钟爱“六骏”———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他将这些马的造型刻在昭陵以表彰战功。很多古代著名画家喜欢画马,如唐代的韩干,专门给唐玄宗画马,他被誉为“画马鼻祖”。

古代属马的名人主要有:张良、李世民、康熙、章学诚、康有为等。

《开泰图》清 朗世宁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羊。羊是吉祥的象征,许慎《说文解字》曰:“羊,祥也。”在镜子的铭文中,“羊”字往往直接代替“祥”。明清木雕、瓷器中多有“三阳开泰”的图案,描绘母子三只羊在红日下的纹图,象征祥瑞安和。除了“三阳开泰”,还有“五羊”的说法,广州就是五羊之吉。传说有五个仙人带来了五只羊,带来了五谷丰登和祝福,广州将“五羊”奉为五谷之神,广州也被称为“羊城”。《诗经》中有一篇《羔羊》,国君让大臣穿上洁白柔顺的羔皮衣服,是希望他们的品德操行如同羔羊那样,节俭正直,表里如一。有一个成语叫“羊羔跪乳”,小羊羔在吃奶时跪在母亲面前,羊又是子女孝顺的标志。此外,羊还是美善的象征,《说文解字》对“美”的解释为:“美,甘也。从羊,从大。”

古代属羊的名人主要有:曹操、卢照邻、贺知章、元稹、杜牧、杨玉环、岳飞、司马光、欧阳修、曾巩、王夫之、焦循、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

《蜂猴图》清 沈铨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猴。一提到猴,人们肯定首先想到的是顽皮、聪明,这正是它的品性。此外,因为猴与“侯”同音,所以猴还是侯爵的象征,在吉祥画中,画一只猴子骑马,其寓意就是“马上封侯”。另外猴子还是长寿的象征,这主要是将猴子与“仙桃”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寓意。另外,明清时期,随着《西游记》的传播,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猴子逐渐有了神通广大、不畏强暴等象征寓意。

古代属猴的名人主要有:司马迁、武则天、韩愈、辛弃疾、文天祥、徐达、袁崇焕、阮元、孙诒让、左宗棠、黄遵宪等。

《子母鸡图》宋代 佚名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鸡。鸡象征光明,太阳东升西落,而鸡则早鸣晚栖,因啼叫而唤出太阳,所以人们往往将鸡和太阳联系起来。“鸡”因为谐音“吉”,常被作为吉元素,在吉祥画中,画一只站在石头上的大公鸡,就是“室上大吉”之意,因为公鸡打鸣,所以画一只大公鸡与牡丹,其寓意又是“功名富贵”,等等。我们熟悉的一个词叫“金鸡报晓”,金鸡在古代也是重要符号,古代在大赦天下时,其仪式是立一长杆,杆头设一黄金冠首的金鸡,口衔绛幡,然后把罪犯带到金鸡下面,宣布赦免的命令,所以金鸡又象征着大赦,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曰:“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正是取此意。

古代属鸡的名人主要有:杨坚、唐玄宗、颜真卿、郭子仪、寇准、王安石、苏洵、黄庭坚、张居正、郑板桥、张之洞、梁启超等。

《竹荫西狑图》清 郎世宁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狗。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象征忠诚,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狗又象征财富,狗忠实于主人,更通人性,很多人给自己的狗起个亲昵、吉祥的名字:旺财。据说广东人和香港人最早把狗叫旺财,“旺财”也是口音“旺旺”的意思。狗还象征吉祥,“天狗守吉祥”和“天狗保平安”成为对联中常用的话。

古代属狗的名人主要有:孔子、董仲舒、司马相如(原名小犬)、李渊、朱熹、黄宗羲、皮锡瑞、洪秀全等。

《牧猪图》清 任薰 现藏故宫博物院

猪。在民间,猪被称为“福运使者”,象征富足、吉祥、富贵。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中出土了一只陶猪,此猪头肥大,憨态可掬。我们常说“耳大有福”,崇尚大耳的习俗其实就是源于远古时期对猪神的崇拜。古代对大耳的崇拜多见于诗文,如《长歌行》中描写“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三国演义》中说刘备的长相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猪还是福运的象征,唐代时中了进士,学子要到大雁塔题名,须用“朱笔”,于是人们常用“朱笔题名”象征着高中,而因为“猪”与“朱”,“蹄”与“题”谐音,所以在民间形成习俗,亲友们会赠送给赶考的亲人红烧猪蹄,预祝赶考人“朱笔题名”。此外,猪还是财富的象征,猪被称为“金猪”“乌金”,唐朝的《朝野佥载》说:“洪州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

古代属猪的名人主要有:房玄龄、包拯、方以智、毛奇龄等。

总之,这十二种动物,每一种都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有着吉祥的寓意。而作为一个整体,十二生肖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装饰,如著名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它还与十二地支相结合而被用于纪年,于是,每个中国人出生后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属相,每个人的属相就如同个人的“守护神”,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对其进行崇奉,而这其中蕴含的正是人们对每种动物文化品性的认同。

节选自《符号里的中国》,有删节

(题图为十二生肖国画 徐悲鸿作品)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彭薇

来源:作者:赵运涛

宫廷侯爵代表生肖3

转眼间羊年将逝,猴年到来。自古以来,猴为灵长,精灵可爱,身手敏捷,是百姓们最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之一。猴子为何能跻身十二生肖之列?猴在古代有哪些吉祥意义呢?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生肖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吴裕成,让他来和大伙聊一聊生肖猴的那些事儿。

猴年马月从何来?

常言道猴年马月遥遥无期,但每每此时不禁心生疑问,这猴年马月究竟从何而来,又为何不是鸡年狗月,羊年鼠月呢。对此,民间传说不一,一说这个词语中的“猴”,本应为“驴”,实则为驴年马月。

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驴年马月”用来指不可知的年月(即事情遥遥无期,不能实现而言),但由于用来代表地支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中没有驴年,遂将驴改猴,也称“猴年马月”。加之,猴、马是百姓生活中的常见动物:猴淘气好玩,似人;马忠义善跑,是战场和英雄必备之物。两者相连,让人印象深刻。

除此以外,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猴年马月”一词的来历无从考据,多半源于方言的以讹传讹,极有可能是“候年码月”一词的义传音转。按照古代文言之意,“候年”指”候到年”,即等到年关之意。而“码月”中的“码”则有预料、准备、算到之意,两者联系起来即为慢慢等慢慢巴(望),在家好好地预计准备,到时候再去吧(去要债,或了却心愿)。按照这个音传的思路,也说“猴年马月”是北方方言“何年嘛月”的谐音变体。

但实际生活中也确有猴年马月一说。中国夏历(农历)使用干支纪年、月、日,其中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因此,既有猴年也有马月,但根据农历算法,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也是12个月一个轮回,当猴年遇上马月则需要等待12年的时间,可比牛郎织女相会的时间还长,难怪用此来表示遥遥无期。上一个“猴年马月”发生在2004年,而下一个“猴年马月”就在今年,即2016年6月5日(芒种)至7月3日(小暑前夕),人们很快又将迎来传说中的“猴年马月”了。

“申猴”说法有什么来头?

古代十二生肖中的十二中动物都各有特色,并与相应的天干地支相匹配。其中,申与猴配,俗称申猴,可“申”为何是猴,殊不知,申猴一词可是大有来头。申属猴,申猴之猴指的是红面猴——猕猴的一种。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记生肖:“申,环也。”古代“环”可读如“猿”,同音能假,“环”即指“猿”。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记:“申,猴矣。”申为猴。东汉《论衡》记:“猕猴,金也……土不胜金,猴何故畏犬?”由此可见,关于十二生肖的早期记载,猿、猴、猕猴均为申的属相。

除此以外,猴子变人的观念也交融于生肖文化之中,其中,申之所以选猴相对就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古代历法,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这样排下来,七月建申,为属猴的月份。以十二个月份而论,居于排头的地支是寅,这影响了古人对于地支序数系列的运用。比如五月五日端午节,又称重午——两“五”重叠;这就反映了古时“五”与“午”通用的情况。由午即五再向下推,隔着未之六,便是申之七了。这申之七,表面看似乎并无特殊,但古代的人日,又称人节、人生日,恰好选在正月七日,人为猴进化而来,人日即猴日,因此奠定了申属猴的基础。

但民间也流传着申者伸也的说法。相传古人见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涧中饮水,故将伸(申)称猴。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申为字像猴之形。”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语:“猴者候也。见人设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因状定猴之名,也较合理,又是一解。

十二生肖为何有猴?

向来好讨口彩和吉祥话的古代中国百姓也将申猴与许多美好事物相联系,从而演变出各类风俗传统。根据小说《西游记》第五回中所述:玉帝派孙猴子掌管天宫蟠桃园。孙猴子监守自盗,一通享用,还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桃为长寿的符号。《西游记》中蟠桃园里的仙桃,三千年一熟的,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六千年一熟的,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九千年一熟的,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猴子喜桃即猴子长寿,猴子献桃即猴子献寿,因此民间剪纸艺术中常有双猴献寿的作品。

猴的另一符号意义,则出自谐音。“猴”本来就是“候”也同“侯”。“候”的原义为“伺望,观察”,是猴性机灵聪明的一种表现。古人说,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也就是说,猿猴生性聪明警觉,善于识别猎手的诱饵,发现食物并不轻易去取,观望探察甚久,感到确实没有埋伏方才行动。

“侯”,是对美猴的称赞,引申为一种美。《诗经》上有“海直且侯”一句,《韩诗》解释说:“侯,美也。”转引为古代贵族爵位的第二等,所谓“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又泛指封有爵位的地方君主,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

于是封侯使“猴”增添了一种吉祥的象征意义。但是唐代诗人李白写道:“生不愿万户侯”,表明到了唐朝此观念已有所变化。

民间有很多关于猴子的吉祥形象,比如猴子骑马图则取意“马上封候”;猴子上枫树挂印,意为“封侯挂印”;猴子背猴,又称“辈辈封侯”。对于将拜相封侯作为人生目标及价值取向的古代百姓而言,猴子无疑是祝福吉祥的最佳符号。

孙悟空为何封官“弼马温”?

说起猴子,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可谓是中国人心中猴子形象的代表及标志。其中,孙猴子受招安,随太白金星上天宫,玉帝封其为“弼马温”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弼马温之职,按书中武曲星君的话说,是天宫御马的“正堂管事”。孙悟空去御马监上任,“查明本监事务,止有天马千匹”。这猴王养马,昼夜照看,尽心尽职,厩中天马被养得个个肉肥膘满。

在《西游记》中,猴子与马的不解之缘绝不仅限于此。在陪伴师傅一路向西的取经道路上,孙悟空与白龙马的关系也非比寻常。除去保护师傅外,孙悟空給自己的第二任务就是牵马。以至于途中,猪八戒双手举钯,上前赶马,马不惧他,仍旧缓缓而行。而悟空催马,只“把金箍棒幌一幌,喝了一声,那马溜了缰,如飞似的,顺平路往前去了”。可见猴子与马实乃绝配。

吴裕成告诉记者,其实孙悟空的这个封号“弼马温”是大有来头的。“弼马温”谐音“避马瘟”。借助猴子以避马瘟,是一项古老的俗信,历代农家类读物多有记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术》曰: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马厩中养猴,为了辟恶气、消百病,还说可以用来防疥。宋代许洞《虎钤经》“马忌”也有相同说法:“养猕猴于坊内,辟患,并去疥癣。”

猴子怎么就能避马瘟呢?有种解释是,治马瘟的药材,有名称“山皮猴”者,人们口传生讹,误为“猴避马瘟”了。这难说不是后来附会上去的一种说法。

“猴避马瘟”的依据何在?猴子灵活跳跃,带生气给马厩,这样的解说也只是显得表象的解说。猴避马瘟的俗信,是古代阴阳五行哲学派生出来的。探寻此说之由来,可以从生肖文化中找线索。申属猴,午为马。古人想象,申猴的水,可以制约午马的火,由此产生出猴避马瘟的说法。

我们知道,古人为十二地支分别划分了五行归属,从而纳入五行生克之说。地支午,五行归于火,其属相马也就被视为火畜。东汉《论衡·物势》说:“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火为水所害,故马食鼠屎而腹胀。”水克火,举出马食鼠之屎要腹胀为例证,实在显得牵强。

猴属申,地支申该是五行属水吧?然而,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在十二地支中,申、酉、戌为西方三支,同属金。所以,《论衡·物势》就讲:“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猕猴,金也。”申猴属金,称《西游记》中孙悟空为金猴,正得其所。但按照五行生克之说,火克金,金是不能制约火的。

猴避马瘟,表现了水对火的制约。既有此说,申猴之属水,又从何谈起呢?原来,古人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划分十二地支的五行归属,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古人认为,十二地支即十二辰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五行之气各有萌生、旺盛、消亡的过程。地支午方位正南,属火,但“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地支寅、地支戌也都与火沾边。同样,地支子方位正北,是属水的,但“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本来五行属金的地支申,也兼有了水的属性。

申猴所代表的是“水生于申”。“水生于申”,虽不如“壮于子”那样达到了水的极致,但它却以初生之水,被想象赋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进而古人想象,代表水所由生的地支申,可以制约代表火盛之极的地支午。十二地支中申与午的这种关系,影响于它们的两个属相,便产生出关于猴、马关系的联想:猴可治马,猴避马瘟。

编辑/ 陈品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悦读墅”(Joy-Reading-Room)

长按下方二维码便可立即加入悦读墅微信交流群,更有赠书活动等你参加